近代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
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是什么?

一、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是什么?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出现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单一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紧,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中国之所以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反抗,加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霸中国。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封建社会,其基本特点是: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帝国主义列强以武力打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最反动的势力。
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仍然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势力。
第三,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剥削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势力、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的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的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新民主主义背景

官僚资本。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 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 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 地位。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相勾结, 利用其政治、经济特权和其他方面的优势,极力阻止 和排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有发展成 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 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 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 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观看视频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 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 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十三
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
小罢工百余次、参加人数在 三十万以上。
香港海员罢工
这是中国工人阶级第—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 的较量。它开始于香港,波及于长江,前后经四个月。1922 年1月,香港海员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他们在苏兆征、 林伟民等领导下,克服港英当局的种种阻挠和破坏,将罢工 坚持了五六十天.使香港的海上航运、市内交通和生产事业 全部陷入瘫痪,终于迫使港英当局取消封闭海员工会的命令, 答应为海员增加15一30%的工资罢工的胜利,增强了工人阶 级的战斗勇气和信心,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 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 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 史的新纪元。
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不仅促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 级觉醒,也促使了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 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觉醒。在俄国十月革 命影响下,欧洲很多国家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 东方无产阶级革命也蓬勃发展起来。俄国与中 国相邻,其国情与近代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更为大
毛概课件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最凶恶的敌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主 要 社 会 基 础 大资产阶级竭力扩张官僚 资本,企图扼杀中国革命
官僚资本主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 农民
最基本的动力 主力军 基本动力 革命动力之一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点 击 图 片 收 看 视 频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红军长 征后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 略问题》中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 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 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的国情
政治 侵略
租界地内的“国中国”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的国情
经济 侵略
在外国巡捕监视下的中国劳工
第一节 文化 侵略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的国情
中 共 二 大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 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 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 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 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中共二大
林 祥 谦
总结工人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单靠 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 利,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民族资 本先天不足,主 要是轻工业,缺 乏重工业的基础。
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把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制定政策和规划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重要方面:1.了解历史成就和挑战: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近代中国的历史经历了战争、革命、建设等繁重的任务和深刻的变革,对于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重要指导意义。
同时,了解历史成就和挑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对外政策的制定和拓展国际合作的方向。
2.指导政策和规划制定: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于制定政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了解中国的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当前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科学的政策建议和发展规划。
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特有的国情和问题,才能制定出符合中国具体情况的可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3.推进改革和发展:把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于推进改革和促进发展非常重要。
了解中国的历史经验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深刻认识存在的问题,为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合理把握社会矛盾和风险,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实现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
4.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把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推动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了解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特点,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建设。
综上所述,把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于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制定政策和规划未来发展,以及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的国情,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近代社会的基本国情

近代社会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转换。
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引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首要对象)、封建主义(主要障碍)、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1.无产阶级(最基本动力)2.农民阶级(中国革命的主力军)3.城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4.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动力之一)--两面性阶级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政治: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极具特色内容)。
中国近代史贯穿的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思想

中国近代史贯穿的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思想许世显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110年的历史。
这110年的历史,一方面是外国列强用大炮和资本把大清帝国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们与中国的反动政府相勾结,压迫人民,镇压革命,使中国人民受尽列强的欺侮和凌辱,遭受了无穷尽的苦难。
另一方面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与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统治者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
经过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反帝反封建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赶走了外国侵略者。
这就是近代中国的国情。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认为这一段历史蕴含着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1991年3月9日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指示信,充分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中国近代史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它到底包含着哪些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呢?一、反映中国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屈辱史,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行。
以教育学生认清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及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警惕帝国主义搞 和平演变 的图谋。
在近代中国史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
如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83年法国发动的中法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的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的侵略战争及1937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等等。
他们先后强迫中国政府签订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从而把中国权利统统出卖给帝国主义。
他们侵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抢走了无法计算的矿产资源,掠去了巨额的赔款,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
仅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日本就掠去赔款2.3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 中国赔款本息达9.8亿两白银。
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在占领区的掠夺更加野蛮。
帝国主义各国的侵略和掠夺,养肥了他们自己,使中国处于十分贫穷落后的状态。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不了解近代中国国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和时代特征,便不可能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也就无法正确领导中国革命。
1、近代中国国情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不同于封建社会,也有别于资本主义社,蕴含着特殊的社会矛盾和革命要求。
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这是因为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存在,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又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尽管有了某些发展,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较大的作用,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加之受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封建社会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尽管被推翻了,但并未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整个社会呈现出典型的半封建性。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中国实际上处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一,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加上幅员辽阔、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性。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及两大历史人物手写笔记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及两大历史人物手写笔记一、从宏观来看,近代中国国情有三个:社会性质,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使得中国不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而成为半殖民地国家;西方列强的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使得中国不再是一个完全封建的国家,而成为半封建国家。
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
半殖民地社会决定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半封建社会决定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由来已久,是早就存在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新出现的、近代中国比较典型的矛盾,且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人们可以通过反封建来反帝,所以两对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3、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是由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从微观来看,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就是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扩展资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
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顺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