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中地理总复习-中国的南方地区 Word版含解析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高考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高考随着高考的临近,南方地区的学子们都在紧张备战中。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和梳理知识,下面将对南方地区高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地理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气候湿润,夏季雨量较多。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和台风。
此外,南方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如五岳之一的华山、黄山,以及大江南北流淌而过的长江、珠江等。
2. 历史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
古代南方地区有吴国、越国等古代国家,后来又陆续出现了南宋、广东、广西等政权。
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早,其中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两个地区。
3. 文学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的文学作品以其细腻、多情而著名。
古代文学名家有苏东坡、陆游等,他们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了自然的美和人文情怀。
近代文学中,南方地区的作家有老舍、巴金、沈从文等,他们以真实的生活为题材,展现了南方地区独特的社会风貌。
4. 科学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其中,广东、浙江两个省份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科研实力雄厚。
南方地区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积极开展创新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
南方地区还是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的所在地,这些研究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5. 经济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的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制造业发达,尤其在电子、纺织等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另外,南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也是南方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此外,南方地区还以农业为基础,种植着丰富的水果、蔬菜和水稻等农作物。
通过对南方地区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这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这也为我们在高考中更好地回答相关题目提供了参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紧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高三地理总复习南方地区

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练习:2008年江苏地理 练习:2008年江苏地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 材料一: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 有色金属有27 27种 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有色金属有2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 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 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 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二: 16为 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材料二:图16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材料三: 材料三:湘东和湘南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储量情况表
②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西部以高原、 A.四川盆地素有“紫色盆地” A.四川盆地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 四川盆地素有 天府之国”之称; B.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 B.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 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 溶岩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 (溶岩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 ③山地 横断山脉、南岭山脉、雪峰山脉、 横断山脉、南岭山脉、雪峰山脉、武夷山脉是我国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 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 资源的特点有 ▲ 、 ▲ 。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 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 分布在 ▲ ,影响其 分布的主 导因素是 ▲ 。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 分析比较湘东和湘 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 业的有利条 件。(4分) 分
种类多, (1)种类多,储量大 (2)西部和南部
Hale Waihona Puke 3.水文:河湖众多,水资源与水能丰富 水文:河湖众多,
南方地区核心知识点总结

南方地区核心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特点南方地区地处中国的南部,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
首先,南方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和温带水果的生长。
其次,南方地区的地形多样,既有丘陵山地,又有平原河流,山水相间,景色优美。
另外,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广东的珠江、澳门的澳门河、广西的漓江等都是南方地区著名的水系。
总的来说,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多样、水资源丰富。
二、历史文化南方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
广东作为南方地区的重要代表,自古就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所以在历史上曾是各种商业、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悠久的壮族文化,壮族是中国人口第三多的少数民族,其独特的服饰、建筑、歌舞等文化表现形式固然丰富多彩。
海南是中国的热带海岛,其地处东南亚,是东南亚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汇之地,早在三国时期就已有人居住。
南方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多元。
三、经济发展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其发展速度较快,并在国内有一定的地位。
首先,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良好,气候适宜,粮食丰富,而且南方地区还是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地之一,例如广东的荔枝、榴莲,海南的椰子、火龙果等。
其次,南方地区的工业发达,广东和香港都是中国的重要制造业中心,工业产品出口占有很大比重。
再次,南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总的来说,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
四、社会发展南方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也较为良好,其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密度较大,城乡差异较小。
首先,南方地区的教育水平较高,广东、香港等地都有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对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南方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也较高,医疗资源较为充足,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人们的健康水平相对较高。
南方地区复习总结课件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
区
门
港澳与祖国地区的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二.方法点拨
美丽富饶的宝岛 外向型经济
廉
理
价
经
劳
验
动
等
力
香港
珠江三角洲
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
合 作 模 式 港澳地区
承接海外订单、样品制 造、新产品新工艺开发、 原材料元器件的供应。
厂
前 店 后 厂
店
五、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在中国的位置
26
26
22
22
森林 “亚洲天然植物园”
樟脑产量世界首位
水稻 “海上米仓”
甘蔗 菠萝
“东方甜岛”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全国最大城市 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上海
长江三 长江 角洲 流域
全国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历史文化名城 经济发展水平 最高的城市群 核心城市——上 海
发达的交通
四、特别行政区
四、特别行政区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内地
资
生
金
活
、
消
技
费
术
品
、
、
人
原
才
料
、
、
管
地形特点:长以江平三原角为洲主地区,地势低平,地形 成都平原:位于长江上游
我中国国四交通通图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中国我交通国图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位置优越
-------------- ------------
: 地形特点 地形以平原为主
成都平原位于长江上游
影响因素: 1、位置 2、地形 3 、交通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之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之南方地区知识点地理位置和范围:100°E-120°E 20°N-34°N地理位置: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临东海和南海。
范围: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
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
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如广西的壮族和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的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人民生活:食:大米,住:通风散热(砖瓦、竹木);行:传统船舶;体育:游泳、龙舟竞赛。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⑴地貌特点及分布:平原、丘陵交错。
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地形区。
⑵气候类型及耕地类型: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一年二熟或三熟。
河湖河汊密布,灌溉条件良好;耕地多是水田。
⑶农业生产:·粮棉基地淡水鱼:7个商品粮基地:成都、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夏种水稻,冬种小麦和油菜。
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居全国首位(“鱼米之乡”)。
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含磷、钾)。
生产稻、麦、棉、油菜籽、甘蔗、柑橘等,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经济林木、水果:蚕丝产区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两广、闽、台盛产甘蔗;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基地;水果中柑橘产量最大;南部沿海还出产香蕉、荔枝、桂圆、菠萝、椰子。
经济林木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樟树。
⑶存在问题:①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②水污染严重。
③江南丘陵的红壤贫瘠,水土流失。
④能源供应不足。
·对策:①加强长江、淮河的洪涝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加固堤坝,疏浚水道。
②改良红壤(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种茶树、油树、杉木、马尾松)。
③开发水能资源,建设大型水电站(如三峡);建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⑴工业基地有: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中国地理之南方地区

3、自然条件
1)地形崎岖多山,跨三级阶梯,地质灾害频发;
2)气候多样,有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暴雨容易出 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山高谷深,水能资源丰富,但是河流的航运条件差;
4、资源优势明显
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集中且地域组合好;
2)能源丰富:水能、天然气、煤炭、北部湾油气; 3)水热资源丰富,但耕地短缺;
气候特点
• 基本特征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降水量在800毫 米以上,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台湾火烧寮为全国“雨极”, 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东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大。 冬季气温在0度以上。雷州半岛,云南和台湾南部以及海南在15 度以上。云南,广东,海南,台湾受寒潮影响小。 • 夏季风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雨季长。每年5月份夏季风从 华南沿海登陆,雨季开始。6、7月份夏季风势力增强北抬,形 成江淮准静止锋,阴雨连绵,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 流域。7、8月易形成伏旱。9月,降雨锋面南移至该区域,10月 以后冷空气势力进一步增强,夏季风移出该区域,雨季结束。 此外,西南地区常受西南季风影响。 • 昆明准静止风北方地区的冷空气及西南气流受地形阻挡而形成, 常出现连绵阴雨天气。出现在冬半年,位置介于昆明和贵阳之 间。
泛亚铁路 南昆铁路
(四)三峡水利工程建设
(1)位置特点:三峡位于湖北宜昌西陵峡三斗坪, 为河流峡谷地带,蓄水条件好,处在全国地势二、 三级阶梯过渡带上,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亚热 带湿润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大,冬季不结冰,库区 地质条件稳定安全。
2、意义和作用: 防洪、发电、航运 3、三峡移民安置:就地后靠、就近安置和开发性移民 4、三峡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南方地区全解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 有 种类多、;储量大、;分布不均 。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西部和南部的,山区 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地形 (3) 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佳途径是( )
A.建小水电站 B.开采小煤窑
C.钻小气井
D.上山砍柴
(4)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 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36. (36分)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 完成下列问题。
4.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
凸出的原因是
A. E、F两地的地势高于四周 B. E、F两地的地势低于四周
C. E地的地势高、F地的地势低
D. E地的地势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5.M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酸性土壤的改良
B.盐碱地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沼泽地的保护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橡胶
三、亚热带、热带经济林木和水果
(二)、水果
•想一想,我们平时食用的水果中,哪些来自南方?
柑橘、香蕉、荔枝、 龙眼、菠萝、椰子
•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产自海南岛的水果是Fra bibliotek四、矿产资源
大冶 铁矿
马鞍山 铁矿
浙江秦山
攀枝花 铁矿
铜仁 汞矿
高三地理总复习:南方地区

(2006年北京 文综卷)36、 读图12,回答: (1)指出图示 区域柑橘冻害 分布特点,分 析甲地无冻害 的原因。 (2)简述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柑橘生产的影响。 (3)按加工层次,柑橘加工业划分为以罐头生产、原汁榨取为 主的初级加工业,以饮料生产、香精与色素提取、果酸加工为主 的中高级加工业。 分析甲地柑橘加工业的区位优势,说明不同加工层次的布局指向。 (4)说出图中轻冻害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5)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说明其 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答案要点: (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 北)加重,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柑橘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市场地域扩展。 (3)原料丰富,市场大,劳动力成本低等,初 级加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中高级加工业是 市场指向型工业 (4)酸雨,土壤侵蚀,土壤和水体污染等 (5)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 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2005年全 国文综卷Ⅱ) 39.根据图8 和资料回答 问题。
(1)图8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A、B、C三大部分,其中A属于 _______高原,B属于_________平原,C属于________山地。 (2)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据记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 宫廷小……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阿房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西 13公里处,隔渭河与咸阳相望。 (6)请用符号“●”在图8中标出阿房宫的大体位置。
第二节
高考大纲要求: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 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第二节
南方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练五中国的南方地区
1.(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________(填“东”或“西”)部人口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分)
(2)江西省、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该类工业在这两省布局,主要考虑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生态保护和修复是长江经济带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保护长江水环境的角度考虑,图中C、D两地的生态保护重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与区域内其他河流相比,乌江冬季径流量较丰富,其主要原因是乌江流域冬季受___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流域内________丰富。
(2分)
(5)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三角地区的积极意义。
(2分)
2.(温州市2015年10月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组合,涵盖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
材料二图甲为长江中下游示意图,图乙为湖南水口山某工业区生产联系示意图,表格为2013年武汉、长沙、南昌产业结构表。
(1)图中所示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______________,其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2)据遥感资料显示鄱阳湖的面积在不断减小,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江西省南部面临的主要生态破坏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3)武汉、长沙、南昌三市中产业结构最优的是________________,该市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4)该区域众多河流实现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其有利于梯级开发的条件有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________________。
(2分)
(5)结合图乙,阐述该工业联系的地理意义。
(2分)
3.(湖州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调研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展示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
发市场。
材料二中国某区域简图及2012年浙江省三次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统计图。
(1)广州此时吹________风,广州风速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昆明。
(2分)
(2)浙江省区域发展处于________阶段,此时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增长态势。
(2分)
(3)图中所标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城市等级最高的是________。
(1分)
(4)图中能源调配工程是______________,对广州大气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5)简述义乌小商品城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3分)
4.(台温丽衢2015学年高二期末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16日到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我国某省区及周边区域图和P城2014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图(%)。
(1)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旨在加强产业活动中不同地域的________________联系。
(1分)
(2)该省西北部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与B城市相比,A城市职能种类较________,同等级城市之间距离较________。
(2分)
(4)从区域发展阶段看,P城市处于________阶段,整个区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_____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分)
(5)说出图中物流中心的分布特点。
(2分)
答案解析
1.(1)东地形
(2)有色金属矿(原料产地)廉价丰富的水电资源(能源地)
(3)退耕还林(森林植被)退耕还湖(湖泊湿地)
(4)昆明准静止锋(锋面、准静止锋、冷锋)降水
(5)缓解能源紧张,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人口、工业区位因素,区域生态问题及环境特征成因。
(1)四川省内以AB 一线为界,西部地区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形崎岖,人口分布相对较少,东部地区为四川盆地,地势平坦,农业生产条件好,人口密集。
(2)我国南方的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同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山地丘陵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3)图中C 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点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D地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平原湖泊地区,重点是湖泊湿地保护。
(4)乌江发源于云贵高原,冬季河流流量较大,说明该流域冬季降水多,冬季该流域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降水丰富。
(5)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常规能源缺乏,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西电东送工程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缓解能源紧张,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等。
方法技巧 1.地区生态问题的出现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密切相关:例如: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不合理人类活动一般出现土地荒漠化(次生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湿地消失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①丘陵、山区:一般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化、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②平原地区:一般出现湖泊、湿地减少(淤积、围湖造田)、气候变干(我国的东北地区因大面积开垦耕地)。
2.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区位条件:附近有廉价、丰富的能源资源(水电、火电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知识归纳影响我国的主要准静止锋:
(2)围湖造田水土流失
(3)武汉工业化阶段
(4)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多低山丘陵,落差大,水能丰富
(5)增加新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废
弃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区域发展阶段、生态问题、资源形成条件、工业联系的意
义。
(1)据图可知该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管道运输最适宜。
(2)鄱阳湖的面积不断减小的人为
因素是围湖造田。
江西南部地区为山地,所以产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3)依据表格可知
武汉的产业结构最优,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工业化阶段。
(4)影响水能的两个因素:①水量:
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②落差:南部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落差大。
(5)
该工业联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回答):增加新的产品,提高
经济效益;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规律总结依据生态问题的定义可知,所有区域内产生的生态问题都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密切相关。
人类活动情况决定了会不会出现生态问题,但是生态问题的类型是由区域的自然特征决定的。
例如本题设问的区域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据此可知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
3.(1)偏北(或东北)小于
(2)工业化不平衡(或加速)
(3)上海
(4)西电东送改善大气质量(或减少大气污染)
(5)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相关产业集聚,产品来源广。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等压线分布,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对商业区位因素的分析。
(1)据图判断,广州位于高压脊的东侧,所以其风向是东北(偏北)风,其风速小于昆明,原因是昆明处等压线较密集。
(2)依据2012年浙江省三次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可知,浙江省的发展处于工业化阶段,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或加速)增长态势。
(3)图中所标城市中上海属于直辖市,规模最大,所以其服务范围最大、城市等级最高。
(4)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能源调配工程是西电东送的南线工程。
其有利于改善广州的大气环境质量。
(5)义乌小商品城形成的区位因素:市场、交通、商品生产、政策支持等。
4.(1)科技与信息
(2)西南高、东北低等高线数值的变化河流流向
(3)多大(远)
(4)工业化不平衡
(5)城市附近,交通线交会处。
解析本题以文字材料、区域地图和统计图为情境材料,综合考查地域联系方式、地形、城市等级体系和区域发展阶段以及交通等知识。
第(1)题,互联网是现代通讯手段,可进行技术交流与信息传递,互联网加强了地域之间的联系。
第(2)题,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变化与河流流向可得出:该省西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第(3)题,图中A为杭州,B为宁波,杭州城市等级较宁波高,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彼此之间相距越远。
第(4)题,根据统计图可知:P城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应处于工商业(或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
第(5)题,由图可知,物流中心邻近城市,位于交通线的交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