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35-36回检测及答案
《三国演义》31至40回题目及答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1.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这个战役对曹操来说有何重大意义?2.袁绍不听田丰的话,导致袁军大败,袁绍暗中悔恨自己不听田丰的话,可是他为什么又要杀死田丰?3.袁绍后妻刘氏劝袁绍立谁为继承人?4.曹操趁势追击袁绍,曹操的军队为何能受到百姓的欢迎?5.史涣被谁射死?6.曹操运用程昱的什么计策,引诱袁绍到河上,背水死战大败袁军于仓亭,袁绍至此已经失去了和曹操抗衡的力量?7.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在孙乾的劝说下投奔了谁?8.刘表军内谁不同意刘表接受刘备的投奔?9.曹操军中,谁劝曹操先攻破袁绍,然后直取荆襄?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1.袁绍在得知什么事情后,旧病复发,吐血而亡?2.袁谭军中将领汪昭是被谁斩死的?3.逢纪被谁斩了?4.袁谭准备设计杀掉袁尚,袁谭军中谁认为兄弟不应该互相残杀?5.岑璧被谁斩于马下?6.袁谭令谁作为使者,星夜赍书往见曹操?7.谁向曹操建议趁着袁谭、袁尚兄弟相残之计,帮助袁谭讨伐袁尚?8.曹操将女儿许配给谁为妻?哪两个人为媒人?9.在得知什么事情之后,曹操便有了杀袁谭的心意?10.尹楷被谁斩了?11.曹操派吕旷、吕翔去招安袁尚军中哪两个将领?12.袁尚被曹操打败之后,逃往哪里去了?13.曹操听从谁的计策决漳水淹冀州?14.辛毗留在冀州城内的八十余口老小,被谁尽皆杀了?15.审配最终投降曹操了吗?16.袁绍军中哪一个谋士曹操爱惜他的才华,不但赦免了他,还命他为从事?17.曹操攻破冀州后,他的哪一个儿子违反曹操禁令,提剑进入袁绍家的后堂?第三十三回曹丕趁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1.曹丕纳谁为妻?曹操同意吗?2.谁自领了冀州牧?3.曹操阵营谁因为狂傲被许褚杀了?4.曹操在许攸死后,访问冀州贤士。
得到了哪一个贤士?5.曹操自统大军攻打袁谭,袁谭向谁求助?该人帮助袁谭了吗?6.辛评为何会死?7.袁谭被谁杀死?8.郭图被谁射死?9.曹操大败袁谭之后,夺得了哪一个地方,并安抚百姓?10.袁熙部将哪两个人投降了曹操,曹操封为列侯?11.黑山贼谁引军十万来投降曹操,曹操封为平北将军?12.谁违反曹操禁令,哭袁谭?曹操被他的忠义感动,不但没有杀他,还封他为什么官?13.曹操采用荀攸的什么计,攻破了并州?14.高干被谁杀了?15.袁熙、袁尚被谁令人杀了?16.曹操用谁的遗志,平定了辽东?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1.曹操意外掘得一个铜雀,留哪两个儿子在什么河之上修筑铜雀台?2.曹操有五个儿子,曹操平日最爱哪一个儿子?3.操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领兵回许都,养精蓄锐,分兵屯田。
《三国演义》答案

一、选择题(7×5分)1、(第1回)南阳何颙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此人指( A )A、曹操;B、刘备;C、董卓。
2、(第2回)汉末。
十常侍欺骗君王,把持朝政,首先在灵帝前揭露十常侍罪行。
( B )A、何进;B、刘陶;C、陈耽。
3、(第4回)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强迫蔡邕为侍中。
( C )A、何进;B、袁绍;C、董卓。
4、(第5回)三英战吕布,三英指( C )A、张飞,赵云,黄忠;B、关羽,张飞,赵云;C、刘备,关羽,张飞。
5、(第6回)孙坚飞奔洛阳救火,于井中得玉玺,离袁绍而去江东。
荆州刺史谁截住孙坚讨玉玺?( A )A、刘表;B、黄祖;C、公孙瓒。
6、(第9回)王允与吕布计议杀卓,派李肃假传天子诏要禅位于卓,卓欣然以往。
被杀。
哭董卓,王允将他下狱缢死。
( C )A、李儒;B、张济;C、蔡邕。
7 (第10回)董卓死后,把持朝政的是。
( C )A、李傕、贾诩;B、李儒、张济;C、李傕、郭汜。
二填空题(7×5分)1、(第一回)许劭评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2、(第4回)董卓摄君害民,曹操持王允的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
3、(第4回)操因多疑而杀吕伯奢全家,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4、(第五回)为召集义兵讨伐董卓,曹操发矫诏,各镇诸侯响应,袁绍被推为盟主。
5、(第8回)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戮,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想要借吕布杀董卓。
三简答题(2×15分)1、(第1回)写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第5回)温酒斩华雄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
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挺身而出。
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不久,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30-40回《三国演义》每回题目+答案

30-40回《三国演义》每回题目+答案《三国演义》第三十回1.忠言逆耳弃暗投明兵不厌诈围魏救赵措手不及2.绍兵临发时(田丰)从狱中上书谏袁绍不能妄兴大兵。
下寨后(沮授)又谏袁绍应缓守,等彼军不战自败,被袁绍锁禁军中。
两军对峙,袁绍说自己是奉“(衣带诏)”讨贼。
第一轮厮杀(曹操)(填人名)大败,引军退至官渡。
3.曹军被袁军围困,曹操命(刘晔)造(发石车)以炮石击溃袁军弓箭手。
4.曹军得到消息去劫袁军粮,烧粮而归,袁绍欲斩送粮大将(韩猛)。
因(淳于琼)醉酒致使乌巢失陷。
5.(许攸)因袁绍言不听,计不从,转投曹操,教其破袁绍之计。
(张郃)与(高览)因郭图谗言也降曹。
沮授死不降曹,因在曹营中(盗马)被曹操所杀,厚葬。
《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1.心烦意乱踌躇未决十面埋伏尸横遍野虚张声势人困马乏落荒而走身无立锥养军蓄锐2.袁绍后悔没有听(田丰)的话,后又听人谮言派人杀之,后此人在狱中自刎。
袁绍儿子(袁熙)、(袁谭)前来助战,袁绍卷土重来,曹操采用(程昱)的“(十面埋伏)”之计,击败袁绍。
后刘备攻打(许都),曹操打败刘备,刘备狼狈而逃,依附(荆州)的(刘表)。
3.分别说说袁绍三个儿子的姓、字、守地、性格和辅佐的人。
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性刚好杀,由辛评、郭图辅佐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柔弱难成,无人辅佐他三子:袁尚,字显甫,留在袁绍身边,英雄之表,礼贤下士,由审配、逢纪辅佐《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1.掎角之势虚张声势土崩瓦解博古通今措手不及2.受刺激而发病。
(感冒)因听信谗言而彼此产生仇怨。
(馋隙)趋奉、献媚。
(阿谀)3.(袁绍)败病交加,吐血而亡,子(袁尚)继承大业,兄(袁谭)不满,兄弟相斗。
最后,(袁谭)支撑不住,投降(曹操),(袁尚)兵退(冀州)精明的曹操抓住机会,采用(许攸)的计策,派兵掘开(漳河水),水淹(冀州),最终攻下城池。
《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1.披发垢面歃血为盟道路崎岖兵贵神速鸠夺鹊巢按兵不动2.(曹丕)趁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
三国演义分回小测(21-40)答案

《三国演义》分回小测(21-40)答案(第21回——第25回)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刘备担心久在曹操身边生变,便借口截击袁术领兵离开了许都。
刘备刚走,曹操意识到自己放虎归山了,急忙派人去迫。
刘备摆阵迎接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坚决不肯回去,此后袁术兵败身死,刘备于是乘机占领了徐州。
B.董承做梦遭遇曹操,口中大骂“曹贼休走”不料被身边的太医吉平得知,便将实情告诉吉平。
吉平发誓效命汉献帝,不料被家奴告发,消息走漏,于是,曹操诈患头风,令吉平为之用药。
吉平下毒害曹操未成,反被毒打。
C.曹操派孔融去招降刘表。
孔融临行时向曹操推荐祢衡。
祢横横为人狂傲,曹操侮辱他给他一个击鼓的差吏。
祢衡借自己具有魏晋风度的狂傲行为击鼓骂曹,堪称痛快淋漓,曹操大怒,立杀祢衡。
D.关公被围困土山,和前来劝降的张辽约定三事:一为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为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赡养,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为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曹操听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E.关羽归附曹操后,曹操曾让他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但关羽却秉烛于门外,对待二位夫人很恭敬。
后来曹操又以厚礼重金宝马相赠,但关羽拒收厚礼重金,收下了赤兔马。
9.答案:CDC.出自第二十三回“弥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邢”。
曹操派祢衡出使荆州,欲借刘表之手杀之。
D.出自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曹操爽快答应前两个条件,第三个却觉难从,后经张辽劝说才同意。
10.后人有诗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此处说的是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事,请简述该故事。
10.刘备归附曹操,担心被害,每日于后园种菜,韬光养晦。
/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试探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
/刘备列举数人,都被否定。
/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时,刘备大惊,筷子掉落在地。
/时雷雨大作,刘备以胆小怕雷掩饰,曹操于是不再怀疑。
30-40回《三国演义》每回题目 +答案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1.忠言逆耳弃暗投明兵不厌诈围魏救赵措手不及2.绍兵临发时(田丰)从狱中上书谏袁绍不能妄兴大兵。
下寨后(沮授)又谏袁绍应缓守,等彼军不战自败,被袁绍锁禁军中。
两军对峙,袁绍说自己是奉“(衣带诏)”讨贼。
第一轮厮杀(曹操)(填人名)大败,引军退至官渡。
3.曹军被袁军围困,曹操命(刘晔)造(发石车)以炮石击溃袁军弓箭手。
4.曹军得到消息去劫袁军粮,烧粮而归,袁绍欲斩送粮大将(韩猛)。
因(淳于琼)醉酒致使乌巢失陷。
5.(许攸)因袁绍言不听,计不从,转投曹操,教其破袁绍之计。
(张郃)与(高览)因郭图谗言也降曹。
沮授死不降曹,因在曹营中(盗马)被曹操所杀,厚葬。
《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1.心烦意乱踌躇未决十面埋伏尸横遍野虚张声势人困马乏落荒而走身无立锥养军蓄锐2.袁绍后悔没有听(田丰)的话,后又听人谮言派人杀之,后此人在狱中自刎。
袁绍儿子(袁熙)、(袁谭)前来助战,袁绍卷土重来,曹操采用(程昱)的“(十面埋伏)”之计,击败袁绍。
后刘备攻打(许都),曹操打败刘备,刘备狼狈而逃,依附(荆州)的(刘表)。
3.分别说说袁绍三个儿子的姓、字、守地、性格和辅佐的人。
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性刚好杀,由辛评、郭图辅佐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柔弱难成,无人辅佐他三子:袁尚,字显甫,留在袁绍身边,英雄之表,礼贤下士,由审配、逢纪辅佐《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1.掎角之势虚张声势土崩瓦解博古通今措手不及2.受刺激而发病。
(感冒)因听信谗言而彼此产生仇怨。
(馋隙)趋奉、献媚。
(阿谀)3.(袁绍)败病交加,吐血而亡,子(袁尚)继承大业,兄(袁谭)不满,兄弟相斗。
最后,(袁谭)支撑不住,投降(曹操),(袁尚)兵退(冀州)精明的曹操抓住机会,采用(许攸)的计策,派兵掘开(漳河水),水淹(冀州),最终攻下城池。
《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1.披发垢面歃血为盟道路崎岖兵贵神速鸠夺鹊巢按兵不动2.(曹丕)趁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
三国演义章回检测 答案

《三国演义》1——20回测试答案一、填空题1、曹嵩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曹嵩2、没向督邮送钱张飞3、董卓吕布董卓吕布董卓4、陈宫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5、张飞关羽刘备6、曹操刘备7、袁术吕布刘备8、张绣典韦 9、张绣不准纵马毁麦曹操割发代首10、夏侯惇 11、吕布白门楼上刘备二、简答题1、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2、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灵机一动,忙称自己有口宝刀,欲献董卓。
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称想试试董卓赐的马。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3、董卓战将华雄连斩诸侯联军二将,袁绍无措, 关羽毛遂自荐,因官阶太小,袁术反对;曹操力荐,关羽立下军令状。
曹操备了热酒一杯,关羽却说待他斩了华雄后再饮不迟。
众诸侯听得关外喊声大举,不一会,关羽马到中军,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4、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
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的部将杀死。
《三国演义》21-40回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唯使君与操耳2、陈琳3、苦肉计4、黄祖5、衣带诏6、程昱7、颜良汉寿亭侯 8、韩非,秦琪 9、鲁肃 10,许褚11:碍主的卢 12:天时人和荆州西川二、多选题1、AC (A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
C:斩祢衡的是黄祖)2、CD (C送与锦战袍,还有纱棉做的护髥的囊,D关羽斩颜良是在知道刘备在袁绍处之前,离开时和曹操,张辽见面,二人避而不见)3、BC(B是华佗的徒弟帮忙治的。
三国演义31-36教师版

《三国演义》31-36回综合检测学号姓名填空1.袁绍败回冀州后,两个儿子前来助战,于是袁绍卷土重来。
谋士【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劝曹操诱袁绍至河上,曹军背水死战,必将取胜。
2.曹操与袁绍在【仓亭】鏖战之际,刘备率数万人马乘虚奔袭曹操的许都。
后曹操亲自回兵迎战刘备,刘备人马被曹操分兵合围,狼狈逃奔。
谋士【孙乾】提出投奔荆州刘表,并愿充当说客。
仁厚的刘表一听说刘备要来很高兴,但部将【蔡瑁】认为不可,但刘表不信谗言,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
3.曹兵破冀州,【审配】为袁尚守城,因辛毗为曹操谋划,审配斩其老小八十余口。
审配侄儿申荣向与辛毗交好,故而竟为曹军献门。
城破,审配被俘,至死仍要求面北向主而亡。
又俘得为袁绍写檄文之【陈琳】,只因“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操虽惜其才未杀之。
4.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
5.绍不听谋士【审配】“深沟高垒”之计,往拒操兵。
6.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反思自己的政治生涯,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
7.曹操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派人取徐母至许都。
又由【程昱】仿照徐母笔迹写信召徐庶来许都。
徐庶中计入了曹营。
8.【单福】即见玄德,为了试探玄德的仁德,称其所乘的卢马将妨主,但可赠予所仇怨之人,先妨仇人再乘之,可谓“禳马”。
玄德闻之,为之色变,称单福初来不教其正道,只做利己妨人之事,甚为不好。
判断,√×1.[×]袁绍【曹操】曰:“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
”河北的义士代表人物有崔琰、王修。
2.刘备在徐庶的计谋下成功击败曹仁,夺取了樊城。
3.[×]官渡之战,袁绍后悔没有听从沮授[田丰]的计策而导致了失败,此人最终自刎于狱中。
4.[×]《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诸葛亮【徐庶】,被赞誉的人是_徐庶【诸葛亮】。
三国演义31-40回检测

《三国演义》31—40回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刘备在荆州受到刘表款待,获许屯兵新野。
刘表的后妻蔡夫人始终对刘备心存疑虑,时时劝刘表要防备。
B.蔡夫人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刘琮为继承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
刘备自知失言,连夜离开荆州回新野。
蔡夫人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欲谋陷害。
在宴会上,刘备察觉他们的意图,借如厕之际,骑的卢马仓皇而逃。
C.刘备马跃檀溪脱险后,遇见了水镜先生,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了伏龙、凤雏,于是刘备日夜盼望得到二人。
在遇到卧龙、凤雏之前,刘备遇到了单福,于是便拜单福为军师。
在与曹仁的首次交锋中,单福就显示了军事才能。
D.刘备第一次前往隆中拜访,却无缘谋面,归途中遇见了诸葛亮的密友崔州平。
数日后,刘备再次前往,遇见了诸葛亮的另外两位密友石广元和孟公威,以及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归途中还遇见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但与诸葛亮仍无缘谋面。
E.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
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这是刘备第三次到隆中的情景。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新春来临,刘备第三次去隆中。
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张飞忍无可忍,怒气大发,要放火烧房,被关羽劝阻。
刘备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悠醒来,又去后堂更衣,半晌才出。
刘备敞开肺腑,向他请教天下大势。
B.诸葛亮送给刘备一幅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说:“将军欲定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C.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答应出山。
刘备和他一起回到新野,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
有一日,刘备亲自结帽送给孔明。
孔明看见,非常感动,便立即把帽子戴在头上。
D.刘表的长子刘琦惧怕继母蔡夫人加害,苦苦哀求,向诸葛亮讨得了—条良策,带兵守江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第35-36回检测
学号姓名
一、填空
1.刘备在过檀溪后,遇到了“水镜先生”,他对玄德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此两人分别是、
2.刘备在的计谋下成功击败曹仁,夺取了樊城。
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判断:单福即见玄德,称其所乘的卢马将妨主,但可赠予所仇怨之人,先妨仇人再乘之,可谓“禳马”。
玄德闻之,为之色变,称单福初来不教其正道,只做利己妨人之事,甚为不好。
单福乃明言,以此着试玄德仁德之故。
()
订正:
2.判断:曹操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派人取徐母至许都。
又由程昱诈称与徐庶结为兄弟,诱使徐母写信召徐庶来许都。
徐庶中计入了曹营。
()
订正:
3.徐庶受骗,向刘备辞行。
孙乾秘密献计让刘备苦留徐庶,从而使曹操杀了徐母,徐庶为报仇必定全力相助。
但是这一建议刘备并未采纳,认为“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子母之道,不义也。
”()
订正:
4.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
()
订正:
三、简答
1.简述刘备治理新野(34-35回,这是很能说明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
答: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
(3分)他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
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2分)
2.“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
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诗中“泣别”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两位人物?他们分别的原因是什么?末两句写的是什么事?(5分)
答:
35-36回
填空 1.司马徽/诸葛亮/庞统 2徐庶 3徐庶/诸葛亮
判断 1.对 2.错。
程昱仿写,不是徐母亲写 3.对 4.对
简答 2.刘备/徐庶。
(2分)徐庶在逃难中投奔刘备,为他出谋画策打败曹仁。
曹操用程昱计,囚禁徐母,后程昱仿徐母笔迹写信骗徐庶至许都。
(2分)临行前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