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内河港功能定位及布置规划研究
浅谈内河港口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浅谈内河港口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发布时间:2022-07-21T02:56:33.69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5期3月作者:李继欢[导读] 内河港口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行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李继欢武宣县交通运输局广西来宾 545900摘要:内河港口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行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内河港口码头工程前期工作内容、必要性和作用,报批工作程序,供业界人士参考。
关键词:内河港口项目前期工作内容、工作的必要性和作用及工程程序。
一、前期工作基本内容本文重点对使用港口深水岸线的内河港口工程进行阐述。
使用港口深水岸线的内河港口工程开工建设前需要开展的前期专项工作,简称前期工作,包括建设规划和部门审批方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核准)、社会稳定风险报告、用地预审及项目选址意见书、环境影响报告、通航条件论证及安全评估报告、行洪评价报告(水行政许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安全评价报告、港口岸线使用申请审批、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审批、施工作业许可等十多个专项,涉及林地的还需办理审批手续。
虽然各地方可能稍有区别,但基本程序应该大致相同。
二、前期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港口工程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效益回报慢的特点。
同时,无论是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港口工程都必须严格按照《港口法》、《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进行规划建设,审批报建程序复杂,需要超前规划和建设,因此,开展港口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且前期工作是港口工程项目实现投资、进度及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做好前期工作意义重大。
三、前期工作开展程序(一)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首先项目建设意向单位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递交申请材料,包括:港口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拟建项目选址位置,总投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期限、资金来源、用地情况、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等。
广州空港经济发展规划专题三:广州空港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专题三:广州空港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一、研究框架(一)研究意义“广州空港经济发展规划”虽然由广州市主导、率先开展工作,但广州空港经济的影响却不仅仅局限于广州市域范围。
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体系,广州空港经济必须依托和服务更广阔的腹地,必须与珠三角、广东省、泛珠三角甚至更大区域范围形成密不可分的协作关系,才能形成强大而富有特色的“门户”核心功能。
因此,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发展广州空港经济的重要纲领。
(二)技术路线 只有确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才能科学地确定空港经济的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从而推动广州空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门户功能的不断升级。
本专题将通过三个方面对“广州空港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一是从产业空间格局和功能辐射格局两个方面研究门户功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二是结合国外空港经济区的发展经验,根据广州空港经济的特点,确定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模式、空间结构以及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内容;三是分析空港经济区与各腹地圈层的功能联系,确定空港经济区的功能辐射格局。
图3-1技术路线二、门户功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一)门户功能对产业空间格局的要求1.广州空港经济的门户功能与产业空间格局的关系广州空港经济与区域的协调发展,要求空间格局必须符合空港经济的运作特点,需求创新的发展模式和规划结构。
在空间方面,广州空港经济目前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发展空间受限;二是缺乏统筹规划,产业集群城镇组团尚未协调发展;三是临空工业园主导功能不鲜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规划重点从三方面进行空间发展引导:一是集约利用土地,扩大发展空间;二是统筹规划结构,明确城镇产业集群功能定位;三是协调园区功能,指导主导产业。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发展策略,促进空港经济区发展成为具有完善城市功能和性质的一体化发展的空港都会区。
2.广州空港经济的空间圈层划分要研究广州空港经济的空间载体与区域的协调发展,就必须首先研究空间载体的发展模式。
港口规划与布置:港口发展规划

2000~2005年世界集装箱贸易量及海运运力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年年年年年年
世界集 总量(百万TEU) 66
68
76
84
96 106 117
装箱贸
易量 年增长率(%) 10.7 3.0 11.8 10.5 14.3 10.4 10.4
全集装箱船 运力(万TEU)
276 18.9 280 19.7 271 53.5 278 52.0 272 72.2
257 112.6 278 250 50.6 264 241 60.4 247 234 44.1 214
11.2 269 47.3 261 64.0 246 40.6 230
20.2 266 11.5 244 56.5 217 65.1 217
• 港口布局规划要认真分析具体港口与主要
国际航线相对位置、对主要生产或消费中 心的服务半径、与腹地运输连接设施的通 过能力、依托城市对港口成为国际贸易后 勤基地功能的衔接程度。修建深水航道、 泊位的自然条件等,依照规定确定港口集 装箱港区的性质和发展定位。
• ⑤ 港口布局规划中一定要对不同港口实
481
540
597
653
716
813
937
世界 年增长率(%) 9.6 12.3 10.6 9.4 集装箱
9.6 13.5 15.3
运力供
给 世界集装箱船
队
675 733 791 849 917 1017 1143
总运力(万TEU)
年增长率(%) 7.8 8.6 7.9 7.3 8.0 10.9 12.4
457 324 297 270 254 242 233 227
广东省游艇码头布局规划方案

广东省游艇码头布局规划方案一、概述(一)规划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艇正在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新消费品。
游艇码头发展不仅是港口功能的拓展,更重要的是作为港口休闲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促进临港服务业的发展,并涵盖旅游、娱乐、商业等服务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明确提出“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邮轮游艇旅游”、“把邮轮游艇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预示着我国港口休闲产业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广东作为全国的滨海旅游大省和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区位优势也比较明显,毗邻港澳,近台湾和东南亚,处于亚洲游艇市场较为活跃的区域。
根据欧美地区的发展经验,当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邮轮游艇经济开始萌芽,并随人均GDP的提升而发展。
广东省及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总量及人均消费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
2010年广东省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珠三角地区人均GDP更是突破1万美元,客观上具备了大力发展游艇休闲产业的经济基础,未来游艇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012年1月,《广东省游艇码头布局规划研究》通过了审查,根据审查意见的要求,最终组织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并形成《广东省游艇码头布局规划方案》。
本规划方案是制定广东省游艇码头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计划和游艇码头开发的重要依据,是广东省游艇码头发展、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对广东省游艇码头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
(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研究范围为广东省游艇码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中山、江门、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湛江、茂名、阳江、佛山、肇庆、云浮、韶关、清远、河源、梅州等21个城市。
(三)规划期限规划基础年为2010年,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
二、发展现状到2010年底,广东省已建有8家游艇会及6个游艇/游船码头,共有525个泊位,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地。
内河航道岸线规划与管理

内河航道岸线规划与管理摘要:内河航道整治提高了航道通航能力,通过岸线利用,可以建设港口,优化布局产业,设置沿岸景观带等,使航道充分发挥其整治效益和功能作用。
由于航道岸线利用涉及多个部门及缺乏航道岸线统筹规划等问题,往往导致航道岸线开发利用较为随意和无序,岸线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和保护,不能充分发挥干线航道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随着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的加快推进,做好航道岸线利用的统筹规划和有序管理,实现航道与沿线统筹发展,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关键词:内河航道;岸线;规划;管理对内河航道岸线的规划与管理的研讨,可以建立港口、增加相关产业、设置景观带等等,促使内河航道岸线能够实现价值和功能作用的最大化,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内河航道岸线的规划和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同时在内河航道岸线规划和管理中缺乏固定的经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岸线资源的利用率。
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内河航道岸线规划和管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航道岸线功能分类航道岸线按照功能性质分,大体可分为生产性岸线(包括货运港口码头岸线、临港工业岸线等)、生活性岸线(包括旅游客运码头岸线、城市生活岸线、景观岸线等)、跨河设施岸线(包括跨河桥梁和管线岸线等)、闸航管理设施岸线(包括船闸、服务区、锚地和航运管理岸线等)、其它自然及生态岸线几大类。
航道岸线利用规划需结合沿线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航运通道功能需要,对各类功能岸线确定合理的规模和布局。
二、内河航道岸线的规划思路首先,明确内河航道岸线规划的主要功能以及各个区域段中的核心功能。
这是内河航道岸线的规划的核心基础。
就生活性岸线而言,其主要布置在人流量相对密集的地段,尽量为城市人民的生活、居住、工作等提供良好的空间,一方面,港口规划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且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它必须符合航道的长远发展规划,旅游客运码头岸线要和陆地旅游景点相互结合统一规划布置,对于广东内河流域的旅游线路而言,尽量布置在河岸的两侧方便船只的行驶和游客的上下,对生产性岸线和公用货运港口岸线而言,要尽量布置在城镇的外围地段,最大限度减轻其对城镇居民的生活的影响。
港口规划与布置PPT课件

3)时间序列法:所谓时间序列就是同一变量的一 组观察值,按其发生时间先后次序予以排列。
4)趋势外推法:就是利用某种函数分析描述预测 对象某一参数的发展趋势。趋势预测模型最常 用的有多项式曲线、指数曲线和对数曲线等预 测模型。
第二章:港口营运与船舶
第一节:货物及其在港内的作业方式 一、货种与装运方式 二、港口统计货物品种分类 三、货物在港内作业方式
第二节:港口腹地、港口吞吐量
一、腹地 二、现代港口腹地的竞争表现 三、吞吐量、通过能力 四、吞吐量调查、预测
一、港口腹地
1、港口腹地的含义 2、港口腹地分类:1)按照腹地位置:前方
码头组成:按生产作业性质可分为装卸作业地带、辅助
生产作业地带、铁路站场用地和预留发展用地所构成。
装卸作业地带:布置有供装卸运输机械操作运行的码头
前沿作业地带,仓库堆场及集疏运设施。
辅助作业地带:布置有各种流动机械库、工具库、机具
修理厂、总降压站及变 电站、供热建筑、消防车库、材 料库、作业区办公楼等设施。
用线 港内道路供流动机械运行,并与城市道路和疏港道路相连接。 装卸机械:包括用于码头前方、库场内和船舱内的各种起重
机、装卸搬运机械。 生产辅助设施是完成港口生产不可缺少的,主要有①给排水
设施;②供电系统,③通 言设施.④辅助生产建筑,如流动机械 库、机械修理厂、消防站、办公楼等。 港口EDI服务中心。
2 )联系原则: 地区间的经济活动与交通运输是密切联系的, 不同性质的企业、部门对运 输的要求有所不同,但各种 生产活动都可以通过运输建立起各种联系,通过这 种关 系可以进行运量的预测;
3)平衡原则: 货物通过各种运输方式汇集到港口,并在此疏 散。 港口的运输能力应与其相接的其他运输能力相匹配, 就货运量而言也应是总体平衡的。
广州港概况

二、 各码头简介
二、 各码头简介
二、 各码头简介
二、 各码头简介
二、 各码头简介
二、 各码头简介
1、 南沙一期
二、 各码头简介
1、 南沙一期 四个5万吨级泊位(10万吨级结构),交通部核准靠泊能力
主码头岸线总长334米,设计底标高-7.5米 2个7000吨级泊位,1个3000吨级泊位 (2)汾水头液化气专业码头 码头岸线总长149米,设计底标高-5.0米 3000总吨泊位(1000吨级码头改造,1993年,当时 是全国最先进的液化气码头)
二、 各码头简介
14、 河南公司 (3)内三码头
码头岸线总长208米,设计底标高-6.0米 2个3000吨级泊位 (4)内四码头 码头岸线总长285米,设计底标高-7.0米 2个5000吨级泊位
水道—川鼻水道—大虎水道—坭洲头水道—63#—浮标 莲花山东航道或西航道—新沙航道—赤沙水道—东1 浮—大濠州水道—黄埔水道或75#—铁桩水道—新造 水道—汾水头水道—沥滘水道—南河道—白鹅潭
三、 航道简介
4、航标间距 (1)广州港是以海港规范标准设置航标,面向上游分左右岸,
红浮为左侧标,绿浮为右侧标 。 (2)伶仃1#/2#~伶仃51#/52#等距对标,约1海里布置一对航标,
二、 各码头简介
13、 黄埔公司洪圣沙码头
二、 各码头简介
13、 黄埔公司 (2)洪圣沙码头
2万吨级,核准5万吨级靠泊能力 主码头岸线总长518米 1泊位:设计底标高-10.5米 2泊位:设计底标高-10.5米 连接水域:宽131米,设计底标高-8.5米
内河货运港口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内河货运港口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内河货运港口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作为连接内陆和海运的纽带,内河港口在促进经济增长、提升贸易效率和推动区域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内河货运港口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首先,内河货运港口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河货运港口不仅能够提供物流服务,还能够吸引周边地区的投资和企业扩张。
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内河港口能够将货物快速、高效地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从而促进地区的产业发展。
此外,内河港口还能够带动就业,提升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其次,内河货运港口在提升贸易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比于传统的海运,内河货运港口更加便捷、高效。
内河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可以缩短货物的运输距离,减少中转环节,提升物流效率。
此外,内河货运港口还能够为货物提供定期航线服务,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到达目的地。
这些优势使得内河货运港口成为贸易的首选模式,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另外,内河货运港口的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
随着全球贸易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内河货运港口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内河货运港口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成为连接中国内陆和国际市场的重要纽带。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内河货运港口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内河货运港口的运作效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将优化供应链管理。
此外,内河货运港口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合理引导。
政府应该加强对内河货运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多元化的政策支持,鼓励内河港口的创新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内河货运港口的规划管理,推动港口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内河货运港口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不容忽视。
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提升贸易效率和推动区域一体化,内河货运港口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霞:塑纽.
广州内河港功能定位及布置规划研究
汤伊琼
(广州建港工程勘察设计院,广东广州511442)
牌要】本文介绍了广州内河港总体规笺fj工作的情况,重点阐述规划思路和工作框架,结合广州市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内河港功能定位及港口布置规划方案.可供其他内河港口规鬟吐工作借鏊。
鹾薯禽§司内河港;规划愚路;功能定位;规划方案
广州港口包括广州港及广州内河港,广州港指传统意义上的广州港海港,而广州内河港指广州市行政区域内除广州港港界范围外的内河港口。
广州内河港范围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约250多条,包括23条主要河流及230多条小河涌,总长约1500公里,主要分布在广州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增城等±良至2009年底,广州内河港共有生产性码头泊位148个,岸线长度8.44km,设计通过能力1996.5万吨、56.6万T E U。
随着广州市外向型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珠三角城镇工业发展的加快,在广州港快逮发展的带动下,内河港近年来稳步发展。
2009年,内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4万吨,其中外贸货物10959万吨,内贸货物1044.1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39万T E U,对促进广州市物流发展及推动城镇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已颁布的旷州港总体规戈D尚未包括内河港范围,为促迸广州内河港与城市协调发展,使内河岸线开发利用具备科学、合理的规划依据,开展了广州内河港总体规划工作。
图1广州港口港区分布图
1研究内容及重点
根据交通运输部对港口总体规芰i j编制工作的要求,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广州内河港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港口现状、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确定广州内河港的港口性质、功能和港区划分,并对港口岸线利用、水陆域布置、港界、港口建设用地配置等进行规划。
结合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思路,及广州内河港发展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广州内河港总体规划着重研究内河港的功能定位,136丽碎丽并提出与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港口布置规划方案。
2规划思路与工作框架
21总体思路
1)结合广州市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统筹协调发展,处理好港、城之间的发展关系,促进港口与腹地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2)处理好与上层次规划的衔接关系,与水利防洪、交通等相关规划充分协调:
3)充分利用广州内河港口岸线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港口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使其成为广卅港口体系的有效补充:
4)以推动广州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广州市城镇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使广州内河港的发展规划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综合运输发展有高度的适应性:
5)为远景发展留有足够的发展余地,充分体现规划对港口建设的引搠。
22工作框架
在充分分析港口发展现状和运输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城市发展要求,围绕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提高港口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港口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分工,提出广州内河港的总体发展方向,并对主要港区进行总体布局规划,提出岸线利用规划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水陆域布置方案及集疏运规划等。
广州内河港总体规划的工作框架如下:
3广州内河港功能定位
3.1综合评价
1)作用及特点。
广州内河港已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形成沿西江、东江、北江三大河网片区分布的空间格局,以内河港口为依托,沿江已经形成电厂、大型加工制造业基地等工业走廊,l f缶港产业布局态势初显端倪。
内河港已成为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港发展江海联运的重要物流节点,广州地区与港澳地区物资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此外,广州内河港泊位等级整体偏低,500吨级以下泊位占白位总数的81%;业主码头比重较大,占生产性泊位的80%,且多为通用泊位。
2)存在问题。
内河港口设施陈旧,泊位等级偏低:内河航道多处于自然状态,缺乏维护,未实现同等级航道网络化:港口服务功能较为单一,港口现代物流业务尚未发展起来;部分码头与城镇发展不协调,岸线统筹规划不足。
3.2港口性质和功能
从港口性质上来看,广州内河港是广州港的重要补充,是广州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及西江上游地区之间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是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平台。
从港口功能上来看,广州内河港将以矿产资源、工农业原材料及产品、内外贸集装箱储运为主,兼顾发展旅游客运和城市休闲功能,相应加快发展临港工业和物流眼务功能,逐步发展成为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和生态绿色港口。
广州内河港将成为水运物资集散,临港工业开发的重要支撑,港口物流发展的平台,水陆转运的重要门户和外贸口岸,具备为水运行业服务的信息服务、运输管理、支持保障服务等功胄E o
结合广州内河港各港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待征及自然条件特点,提出各港区功能定位如下:1)西江港区:以服务南部工业为指向,同时发展港口滨水休闲业。
2)北江港区:构建多式联运体系,为北部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3)东江港区:客货运并举,港口货运功能与城市生活和滨水休闲功能同步发展。
4总体布置规划方案
4.1:规划原则
1)以新时期国家区域与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为取向,以实现城市发展战略为目标,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强调规划的前瞻性与适应性
2)结合广州内海港的性质和功能定位,梳理各段岸线的功能,整合、调整港口岸线及后方陆域使用性质,优化港城界面,促进港城协调发J夏o
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拓展和完善港口服务功能,促进I倚巷产业、港口休闲产业、港口增值物流业务发展。
4)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港口岸线与土地资源,注重环境保护,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
4.2港区援划方案
根据现有码头布局及港区功能定位,‘结合周边地区产业、物流、城市生活等发展需求,进行各港区及下属作业区的布置规划。
广州内河港划分为西江港区、北江港区和东江港区共三大港区,各港区布置规划如下:
西江港区含括的内河水网众多,规划分为东沙、沙湾、蕉门、大岗
工程技术
和万顷沙共5个作业区,主要承担腹地经济发展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资、原材料运输,并为临港工业提供运输服务,拓展港口物流、信息、商贸等功能,逐步发展具备集装箱、散杂货、油品等物资转运功能的综合港区,并依托优越的集疏运条件发展港口物流:同时,沙湾水道、市桥水道沿岸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岭南水乡文化。
规划西江港区500~3000吨级集装箱泊位60个,500~5000吨级通用泊位78个,500—5000吨级危险品泊位10个(远期将进行功能调整),港口滨水休闲岸线133km,砂石临时装卸点21个(近期规划21个,远期保留6个)。
最尤白位等级为5000吨级。
北江港区以白坭水道和流溪河下游为主,划分为赤坭、花都港、神山、石井和流溪河共5个作业区,主要满足区内产业发展所需能源、原材料、外贸物资的水运需求,并利用优越的集疏运条件,建立公路、铁路、水路的快速联运系统,同时满足沿河地区城市物资配送需求。
规划北江港区500—1000吨级多用途泊位79个,500—1ooO吨级通用泊位81个,500吨级危险盛白位2个(远期将进行功能调整),及砂石l临时装卸点18个(近期规划18个,远期保留6个)。
最大泊位等级为1000吨级。
东江港区以东江北干流为主,自下而上划分为新塘、仙村、石滩和荔城共4个作业区,规划在东江北干流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产业的港口货运功能,为腹地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及制成品运输服务:同时,兼顾城市生活和滨7Y,hk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利用增江流域优越的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内河观光航线及游艇休闲活动。
规划东江港区1O o。
吨级多用途泊位23个,500一1000吨级通用泊位30个,500~1000吨级危险品泊位12个,港口滨水休闲岸线123km及砂石临时装卸点11个(近期规划”个,远期保留4个)。
最大泊位等级为1000吨级。
5结论
广州内河港总体规划,一方面结合后方产业园区发展要求,相对集约布置港口作业点,拓展和完善港口服务功能,促进I陆巷产业、港口增值物流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广州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整合、调整港口岸线及后方陆域使用性质,优化港城界面,并在特色区域规划发展港口休闲产业,优化姗i生活滨水空间:此外,结合城市化进程发展建设需求,进行砂石I临时装卸点规划,有利于内河岸线的合理利用,使内河港更好地服务于士也区经济及城市发展。
广州内河港的规划思路、规划方案可供其他内河港口借鉴。
作者简介:汤伊琼,女,1983年生,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港口规划设计工作,现工作于中交第二扳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参考文献]
f lj l广州巷务局广蝌碴口发展战咯研究Ⅱ1.2009.
【21鲁殿忠.安特卫普巷规划建设的几点做法叽.巷口工程。
1990.
f3】薛鸿超进—步发挥河口港功能——论南京港口发展战略与对策Ⅱ】南京社会科学.1996.
f4】陈有文.王晋,姚苑平现代城市港口发展理念在海口维新海作业区规划中的实践U1.水运工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