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疗气象预报
气候变化背景下医疗气象研究综述

关键词 : 气候 变 化 ; 气象 ; 疾 病 研 究
0 引 言
大量 研 究 表 明 全 球 气 候 正 在 发 生 变 化 , 而
大部 分变 暖是 由人 类 活 动造 成 的 。经济 的飞 速 发展 , 极 大依 赖于化 石 燃 料 的燃 烧 , 而这 将 导 致
对人 类 疾病 的影 响 的 认 识 , 为 今 后 医 疗 气 象 的 研究 提供 参 考 。
变化 对人 类 疾 病 的影 响 的 研 究 进 行 概 括 综 述 ,
一
方 面指 出气 候变 化下 极 端 气 候 事件 对 疾 病 的
发生 和死 亡将产 生 深刻 影 响 ; 另一方面, 在 意识
到 了气候 变 化 对 人 类 健 康 的 负 面 作 用 之 后 , 介
绍 了国际 上进 行 的对人 类 未 来 热 引起 的疾 病死
的研究 表 明 , 在高 温期 间 , 导 致死 亡 最 可 能 的原
2 8
浙 江
气 象
3 4卷 1期
因是 血栓栓 塞疾 病 和严重 的心 律不 齐 以及 热 引 起 的休 克等 。 。 。 总之 , 未来 气 候 变 化 只会 加 剧 高 温 热 浪 对 人类健 康 的影 响 , 这 一 点 已经 获 得 了 普 遍 的 认 识, 然 而在 气候 变得更 加 极端 之 前 , 需 要更 多 的
面 的疾病 也有 同样 的危 险 。 R o g o t E等 认 为 高 温 能 引 起 生 理 上 深 刻 的 变化 , 如血 液 粘性 和心 输 出 量 的增 加 , 这 些将 导
关 。WH O( 世 界 卫生 组织 ) 估测在最近的 3 0年
中有 超 过 l 5万 的死 亡 病 例 以及 5 0 0万 疾 病 而 导致 的伤 残人 士都 受 到气候 变化 的影 响 。 在此 背景 下 , 本 文 将 近年 来 , 国 内外 对 气候
应用气象学第八章医疗气象.

11
4.1.2 晴空紫外线辐射理论计算
晴空瞬时UV总辐射通量密度公式: Quv=ηξQ (a2/r2) 其中a2/r2为日地距离订正值: (a2/r2)=1.00011+0.034221cosd+0.00128sind +0.000719cos2d-0.000077sin2d d=(2mπ/365) 其中 ξ臭氧订正系数,η比值(0.043) m为日数
25
3.1.4 紫外线指数预报服务规范
预报量 级的划分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紫外 对人体可能影响(皮 需采取的防护措施 辐射量(280nm-400 紫外线 线 别 nm) 瓦/m * 一 <5 级 二 5-10 级 三 10-15 级 5,6 中等 30-60 等,涂擦 SPF 指数大于 15 的防晒霜; 除上述防护措施外,上午十点至下午 四 15-30 级 7,8,9 强 20-40 四点时段避免外出,或尽可能在遮荫 处; 五 >=30 级 于 10 10 和大 很强 小于 20 要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 尽可能不在室外活动,必须外出时, 3,4 弱 60-100 擦防护霜等; 外出时戴好遮阳帽、太阳镜和太阳伞 可以适当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 涂 0,1,2 最弱 100-180 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275 22 279 20 285 25 290 45 294 100 300 85 305 60 310 40 315 20 320 0
强度 (%)
8
4.1.1 紫外线的生物效应
1 红斑效应 (4)红斑剂量的季节变化 5-8月份占全年总量的75%-76%, 4月、9月 占8%-9%, 3月、10月占3%-4%, 2月、12月占1%以下
C1,C2经验系数,0.994,0.098, τ浑浊系数
医疗气象

如通径分析,分类回归树等方 法,并用回归分析拟合出预报方 程达到了研究和分析的目的。20 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大学小儿 科主任Derudder教授首先用现代 统计方法分析了天气与疾病的关 系。
2)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 概率统计学科中应用较多的一个 分支,在医疗气象研究领域统计 学方法是应用最多的,利用统计 学方法能够得出某一种气象因素 或几种气象因素某一种疾病或几 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在还没有 弄清气象因素影响健康的机理机 制之前,统计学是重要的研究方 法之一。
• 常见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a) 季节病 凡疾病的发生或慢性疾患的恶化有明显的 周期性气候特征的,称为“季节病”。季节 病中除少数疾病如中暑、痢疾等发病在夏季 外,多数季节病大都发生在冬半年,如慢性 气管炎、肺心病、哮喘、心肌梗塞、肺炎、 感冒、精神病等。
b) 气象病 疾病的发生和非周期性的天气变化有关的, 称为“气象病”,如关节炎、瘢痕痛、脑出 血、胆结石、肺结核、咯血等。还有些疾病 既具有季节病的特点,也具有气象病的特点。 现在一般常用气团、锋面、反气旋和气旋等 天气系统作为指标,来研究诱发疾病的原因, 如在冬季冷高压的控制下,地面附近的大气 常常产生逆温,使污染物浓度不易较快稀释, 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
判别方程法 这种方法以判别分析来预测 疾病的高峰,采取方程或方程组,用一季节的 实际气象资料值代入判别方程,确定概率区间, 从而预测疾病的可能出现与否。 回归估计法 这种方法是找出几个对某种 疾病影响较大的气象要素作为因子,建立回归 方程,用历史观察资料代入方程,求出概率。 然后,只要把每天观测到的实际资料代入方程, 若计算出的数值大于概率,则表示疾病可能发 生或发作。
医疗气象
邓梅 12720492
1、医疗气象的发展 2、医疗气象研究内容 3、医疗气象学常用研究方法 4、常见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5、气象治疗疾病的几种方式 6、医疗气象预报 7、对策 8、致谢
气象与疾病的微妙关系

气象与疾病的微妙关系“了解天气、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老百姓就能趋利避害、未病先防,以达养生健身之目的。
”“医学气象成果是可以救人一命的,未来的医学气象指数预报需要做准做精做深,并且重视后续的评估和完善机制。
”“气候变化并非世界末日,研究气象与疾病的关系也不是为了让大家杞人忧天,是为了掌握规律顺应自然,将气象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歪风邪气”让疾病肆虐?气象与人体健康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
早在一二千年前,我国医学典籍《伤寒论》、《黄帝内经》、《难经》中就有这方面的论述。
古代医学把自然界中正常的气候变化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
如果六气变化急剧,则可能成为致病的邪气。
那么风云变化是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吗?“气象条件是各种疾病的诱发要素,并非直接致病因子。
”多年研究气象与人体健康的北京气象学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陆晨表示,除了由温度过高引发的中暑、温度过低引发的冻伤之外,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都是间接的,天气变化、气候反常会使人体不能与之适应而产生以气象为诱因的各种疾病。
由于季节交替转换,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等都将发生改变,有时这些改变来得很快,这对人们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加重病情,甚至死亡都有一定的影响。
人体与环境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
如果环境中的因素超出了人体所能适应的范围,那么环境因素就会成为一个致病因子。
陆晨认为,人类疾病中虽然大部分并不是气象要素所引起,但一些气象因素的变化,可使某些疾病加重或复发。
如心脑血管疾病极易在冷锋过境、寒潮、高温热浪等强天气状况下发生,大风天气时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的发病率变高等等。
习惯上,我们往往称这些与天气气候变化有关的疾病为“气象病”。
医学气象学初步揭示气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关于天气气候与人体健康的研究便已经开始。
当时,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小儿科主任De Rudder教授首先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了天气与疾病的关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病理科主任Petersen教授系统地进行了气候对疾病及疗养方面的研究;美、前苏联、英、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
医疗与气象——精选推荐

医疗与气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产生了一系列的边缘学科,先后出现了卫星气象学、农业气象学、畜牧气象学、林业气象学、航空气象学、生物气象学等,相应各交叉学科,又从天气预报派生出了各种专业气象预报,医疗气象预报就是生物气象学与天气预报相结合出现的一门预报新领域。
一、医疗气象预报的任务1、定义医疗气象预报是预报大气环境变化对人体影响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预报流程是分析各种天气预报资料,制作出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预报,依据病理生物气象学理论制作出医疗气象预报。
医疗气象预报涉及到的学科有天气预报分析学、气象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传染病学及临床医学等。
2、医疗气象预报的任务医疗气象预报的任务是预测自然大气和人工环境是否适合人类活动的气象条件,通过预报使人类在日常活动中避开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利用有利的大气环境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合理开展生产活动。
提高工作效率。
医疗气象预报的主要任务有三方面:(1)研究天气、气候对正常健康人生理过程的影响机理。
(2)研究制作短期、中期及长期医疗气象预报的方法,提高预报准确率。
(3)研究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气候条件的气象要素与疾病的关系,127;包括直接或间接关系。
二、医疗气象预报的重要性人类的进化及文明的发展过程都与气候的变迁有关,不管世界物质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但人类不能脱离赖以生存的大地、大气、水及动植物环境,人类没有支持它生存的外界环境更不可能存在。
人体与外界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外界环境作用于人体,不是简单的改变它的一般状态,而是在机体内引起各种复杂的反应,以便使人类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的气温条件下,会根据冷热产生适应与调节,例如,在寒冷时肌肉会颤抖以产生热量,炎热时出汗,通过汗液的蒸发以散热,气象还能影响人们的行为与心理,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反应时间,从而与工伤、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天气变化还可以使人类致病,诱发某种疾病或使某种疾病恶化或加重,另外,病毒、细菌等疾病传媒的繁殖都与气象条件有关。
医疗气象研究意义与展望

医疗气象研究意义与展望摘要:天气、气候的变化不仅会对人类的衣、食、住、行与生产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还与人们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大量实践证明,气象信息对医疗至关重要。
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医疗气象的研究与应用备受关注。
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医疗气象进行概述,接着分析了医疗气象研究的意义,后针对医疗气象事业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为尽可能避开气象条件的不良影响,通过有利的气象条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进而促进医疗气象事业的飞速发展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医疗气象;气象条件;疾病;研究;意义引言大量实践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与此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增加,全球升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各地区气候均发生异常变化,不仅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还极易导致人类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扩大疾病分布范围,增强其强度,并导致传染病肆虐。
另外,气候变化还极易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主要包括干旱、台风、暴雨等。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地区日死亡量的增加均与极端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另据WHO估测,在未来的30年内有将近500万的伤残人士及超过15万的死亡病例均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由此可见,开展医疗气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医疗气象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与难点,严重制约了医疗气象学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了医疗气象研究的重要意义,后针对医疗气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发展展望,对于最大限度减少疾病发生几率,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进而推动医疗气象学的又好又快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1医疗气象研究概述1.1定义所谓医疗气象学指的是研究大气环境变化对人类机体的影响规律,进而为疾病治疗与卫生保健提供科学服务的一门学科,这一学科也被称为生物气象学,是医学与大气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该学科主要对气象与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对“气象要素”和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衡量、分析与研究,进而明确气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规律。
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天气预报”

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天气预报”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诱发心血管事件的“祸根”。
有人问能否预测“黑云压城”之前“风吹草动”的迹象?有,做一下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气象预报”可预测“祸起萧墙”的征兆。
某师范大学附中教语文的范老师,年方四十五,身子略显肥胖,因整日埋头教学、缺乏运动,又喜食红烧肉,爱抽烟,体检时发现高血压。
这一阵子忙于辅导学生中考,时常头昏,前些天上课时突然感到一侧手脚麻木,握粉笔的手使不上劲。
好在几分钟稍瞬即逝,一切完好如初。
但范老师心里很是害怕,晚上找到邻居刘主任请教。
在医院超声科工作的刘主任详细询问了范老师的病史,测过血压,根据范老师一时性的手脚麻木、无力正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征状,提示颈内动脉可能供血不足,有必要做一下颈动脉超声检查。
次日范老师准时来到超声科,刘主任嘱其平卧于检查床上,暴露颈部,运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娴熟地握着变频探头沿其颈动脉走向纵切扫查,然后将探头旋转90度沿血管走向横切扫查,并测量有关指标。
探察发现范老师颈总动脉膨大分叉处及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有较多斑块聚集,引起血管腔狭窄超过50%;狭窄处血流变细流速增快,呈现五色镶嵌的彩色血流,且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超过1.0毫米,内膜表面粗糙不平。
范老师后经心内科专家会诊与其他检查,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
经过降压、降脂、抗凝等综合治疗,头昏症状渐减,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也未再“造访”。
俗话说“一叶知秋,一斑窥豹”。
颈动脉超声检测连结心脏与大脑的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隆出腔内的斑块数量及判断斑块的构成,可以最大可能地预测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
现今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慢性血管炎性疾病,其程度可以反映人体大、中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状况。
尸体解剖证实,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通常并存,其中一个血管系统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常常预示着另一个血管病变的严重性质。
浅谈医疗气象信息分析在疗养康复工作中的作用

现 在 医 学 模 式 ,涵 盖 了 与 人 类 疾 病 和 健 康 有 关 的 全 部 因 素 。 医 疗 气 象 信 息 分 析 的 实 质 就 是 顺 应 现 在 医 学 模 式 的 要 求 , 寻 找 和 消 除 破 坏 人 体 与 环 境 之
诺 伊 大 学 的病 理 科 专 家 就 开 始进 行 气 候 与 疾 病 、 气 候 与 疗 养 方 面 的 系 统 研 究 , 近 几 年 已 得 到 广 泛 的 重 视 。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的 飞 速 发 展 和 物 质 文 化 水 平 的 不
1 . B I≤2 9 为 健 康 , 4≤ B ≤ 2 . 8 5≤ M 3. 2 MI 7 9为 超 重 ,
B ≥2 MI 8为 肥 胖 , MI 1 . B ≤ 8 5为 体 重 偏 低 。其 余 据 《临 床 疾 病 治 愈 好 转 标 准 》做 出 诊 断 。
2 结 果
高 血 压 按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建 议 的 血 压 判 断 标 准 , 即 成
老 年 前期 在职 干 部 应 加强 健 康 教 育 和 健康 指 导 , 采 取 综 合 干 预 和 预 防 保 健 措 施 , 强 保 键 工 作 , 变 亚 加 改 健康 状 况 , 于提 高部 队战斗 力有很 重要 的意 义 。 对
(收 稿 日 期 : 06 0 - 8 ) 20- 5 0
从 本 文 67 名 老 年 前 期 在 职 干 部 体 重 指 数 与 2
“ 高 症 ”对 应 分 析 , 重 、 胖 症 与 代 i 性 疾 病 是 四 超 肥 舅 }
密 切 相 关 的 , 病 率 成 正 比 关 系 , 该 引 起 有 关 部 门 患 应
率 会 比 一 般 人 高 。当 脂 肪 沉 积 于 心 肌 或 心 内膜 , 形 会 成 脂 肪 心 而 使 心 功 能 不 全 。 肥 胖 是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的 危 险 因 素 , 资 料 报 导 , 重 指 数 每 增 加 1 缺 血 性 有 体 , 脑 卒 中 的 发 病 危 险 增 加 6% 。 肥 胖 者 可 造 成 脂 肪 肝 , 引 起 肝 细 胞 坏 死 , 致 肝 硬 化 。长 期 糖 代 谢 紊 乱 可 引 导 发 糖 尿 病 , 糖 尿 病 几 乎 是 肥 胖 者 的 专 利 , 资 料 报 而 有 道糖 尿 病患 者 7 0%一 5 的 人 体 重 一 减 轻 , 情 就 有 8% 病 改 进 。高 尿 酸 血 症 可 引 发 发 痛 风 。鉴 于 上 述 分 析 , 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医疗气象预报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时间:2011-04-29 08:38来源:互联网作者:admin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气象的研究和应用也备受人们关注。
医疗气象预报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天气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信息预测需求十分必要。
医疗气象预报对气象部门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开拓专业气象服务领域
845612081,骆驼论文网竭诚为您服务,本站永久域名: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气象的研究和应用也备受人们关注。
医疗气象预报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天气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信息预测需求十分必要。
医疗气象预报对气象部门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开拓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医疗气象预报的定义、研究范围以及医疗气象信息的应用进行解释和说明,阐述了医疗气象预报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论证了其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骆驼论文医疗气象预报气象服务发展和应用
气象环境与人体健康一直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科学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产生了一系列的边缘学科,先后出现了卫星气象学、农业气象学、畜牧气象学、林业气象学、航空气象学、生物气象学等,相应各交叉学科,又从天气预报派生出了各种专业气象预报,医疗气象预报就是生物气象学与天气预报相结合出现的一门预报新领域。
一、医疗气象预报
1.1定义
医疗气象预报是预报大气环境变化对人体影响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预报流程是分析各种天气预报资料,制作出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预报,依据病理生物气象学理论制作出医疗气象预报。
医疗气象预报涉及到的学科有天气预报分析学、气象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传染病学及临床医学等。
1.2医疗气象预报的研究内容
医疗气象预报是预报容易患某种疾病的天气条件及可能引起的疾病倾向,是为了预防天气变化对健康造成危害而发布的天气预报。
大气电磁场、空气电离、太阳黑子、紫外线、红外线、空气污染及生物病原体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等都是医疗气象预报研究的重要内容。
1、影响人类健康的因子①气象要素。
如气温、风、湿度、气压、太阳辐射等;②大气化学。
如紫外线、红外线的光化学作用以及大气污染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硝酸等;③生物因子。
如花粉和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
这些因子通过机体的神经系统和皮肤、肺脏、感觉器官等在人体内引起一系列反应。
2、气候与疾病凡疾病的发生或慢性疾患的恶化有明显的周期性气候特征的,称为“季节病”。
季节病中除少数疾病如中暑、痢疾等发病在夏季外,多数季节病大都发生在冬半年,如慢性气管炎、肺心病、哮喘、心肌梗塞、肺炎、感冒、精神病等;有的则有秋末冬初和春季两个发病峰期,原因是在秋末冬初和春季是大气环流大规模调整和转换的时期,天气变化比较急剧,冷空气活动频繁,致使疾病多发。
3、天气与疾病疾病的发生和非周期性的天气变化有关的称为“气象病”,如关节炎、脑出血、胆结石、肺结核等。
还有些疾病既具有季节病的特点,也具有气象病的特点。
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就是在强冷高压过程下发生持续的下沉逆温的一例。
二、医疗气象预报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天气预报,已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信息。
许多人为了上班上学、出差旅行,收听天气预报广播,观看天气预报电视节目。
了解今天或明天的高空大气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以便于进行自我增减衣服,来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
如今,在原有的气象预报基础上,服务性更强的医疗气象预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现阶段医疗气象预报主要有以下几种服务产品:
1、长期医疗气象预报例:某气象局6月底发布的长期医疗气象预报:走入7月,梅雨期即将结束,转为一段很明显的盛夏高温时期,一方面应该注意防暑降温,预防中暑;
2、中期医疗气象预报例:某气象局发布的一周医疗气象预报:预计下周中期受弱冷空气影响,我地以多云到阴为主,对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可能有较轻的不利影响。
28日到3月2日:晴间多云,对人体无不利影响,弱冷空气3日夜间开始影响我地,对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炎可能有较轻的不利影响。
提请公众注意。
3、短期医疗气象预报A.某气象局2005年1月16日17时发布的医疗气象预报:由于受变性冷高压控制,温度日较差较大,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缓解作用,但是早晚温差大,容易使人受凉,感冒病人有可能增多。
请注意添衣保暖。
B.某气象局2005年7月23日17时发布的医疗气象预报:由于受大陆高压控制,我地天气晴好,有可能出现相对湿度大于60%,气温38℃以上的高温高湿天气。
4、医疗气象等级预报某气象局2005年7月23日17时发布的医疗气象预报:由于受副热带高压作用,本市受西风气流影响,气温明显上升,中暑指数达4级,中暑机率偏高,希有关方面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根据上述情况,制作医疗气象预报主要目的和意义,就是根据大气变化规律,预报未来大气环境条件给人们带来疾病和倾向,提醒人们着装或调节人工环境小气候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三、结束语
人类的进化及文明的发展过程都与气候的变迁有关,不管世界物质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但人类不能脱离赖以生存的大地、大气、水及动植物环境,人类没有支持它生存的外界环境更不可能存在。
人体与外界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外界环境作用于人体,不是简单的改变它的一般状态,而是在机体内引起各种复杂的反应,以便使人类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影响,人类在自然情况下利用适宜的气象条件,进行健身治病已有数千年历史了。
根据不同的自然气候区建立疗养院就是一个先例。
因此医疗气象预报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对拓展气象服务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富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医疗气象预报能做啥,2001;
本篇文章来源于骆驼论文网()原文出处:/a/jingji/zhongguojingji/2011/0429/81789.html
医疗气象学家研究认为,这是精神病患者对气温、气湿和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所致。
春天,气候变化无常,正如民谚所云“春天猴儿面,阴晴随时变”。
特别是菜花飘香时节,或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或阴雨连绵,冷风阵阵,寒气袭入。
研究表明,当气温高至26℃,空气湿度大于70%时,人的精神容易疲惫,思维迟钝,烦躁不安,极易激怒;当气温下降,天气阴沉时,人的精神常陷入不知所措、沮丧和抑郁状态,表现为神情恍惚,六神不安,婴幼儿还可能产生骚动、哭闹等现象。
这是气温、气湿和气压等气象要素剧烈变化对正常人产生影向的表现,而精神病患者对这些气象要素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有的表现为发怒、狂妄、骚动,常发生过激冲动性行为;有的表现为忧郁、安定,出现呆若木鸡的神态。
精神病临床调查统计表明,一年中3~5月为精神病复发率最高时期,特别在油菜花飘香的4月份达到顶峰。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要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防止病情复发。
首先,要及时收听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根据季节特点和天气变化,对精神病人加强科学管理和护理,防患于未然。
其次,要监督精神病人严格遵守医嘱,进行正规治疗,切不可擅自中断。
另外,对复发的精神病人要早治疗,并有专人看管、照顾,以防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