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式调速器全程式调速器和调速特性
拖拉机试题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拖拉机汽车学》试题库说明:1.试题库共有五类大题,140个小题。
2.试题涵盖了本课程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3.选题时应注意各主要章节和各类型试题的合理搭配。
一、选择题(各2分)1.活塞环的端间隙指的是活塞环()的间隙。
A.放入汽缸后切口处B.自由状态时切口处C.与环槽之间2.活塞环的边间隙指的是活塞环()的间隙。
A.切口处B.与汽缸之间C.与环槽之间3.气门间隙过大将造成()。
A.汽缸漏气B.气门早开C.气门晚开4.气门间隙过小将造成()。
A.汽缸漏气B.气门开启延续时间缩短C.气门晚开5.摩擦式离合器自由间隙过大将造成()。
A.离合器打滑B.离合器分离不彻底C.离合器不能可靠传递动力6.摩擦式离合器自由间隙过小将造成()。
A.离合器打滑B.离合器分离不彻底C.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增加7.变速箱互锁机构的作用是()。
A.防止同时挂两个档B.防止脱档C.起止动作用和全齿长啮合作用8.变速箱自锁机构的作用是()。
A.防止同时挂两个档B.防止挂倒档C.起止动作用和全齿长啮合作用9.中央传动调整的内容是()。
A.轴承预紧力、齿侧间隙、啮合印痕B.轴承间隙、齿侧间隙、啮合印痕C.轴承预紧力、二轴轴向位置、啮合印痕10.简单式差速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是()。
A.差扭不差速B.差速不差扭C.即差速又差扭11.当土质均匀,地面起伏不平时,用力调节法耕作时,()。
A.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好B.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C.耕深均匀性差,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12.当土质均匀,地面起伏不平时,用位调节法耕作时,()。
A.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好B.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C.耕深均匀性差,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13.当土质均匀,地面起伏不平时,用高度调节法耕作时,()。
A. 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好B.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C.耕深均匀性差,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14.当地面平坦,土质不均匀时,用高度调节法耕作时,()。
车用柴油发动机油门特性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arts
· 63 ·
图 3 全程调速器油门特性
图 5 全程调速曲线
图 6 两级调速曲线
图 4 两级调速器油门特性
路况不同且每个司机的开车习惯又大不相同,所以这些不 受控的司机操作习惯是不可能有数据来支撑研究的。那么 如何在不同司机操作下也使得发动机更好的经济性呢?这 是每个整车匹配考虑的首要条件,在不影响整车性能的前 提下,如何削弱司机操作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司机通过 控制油门踏板的踩踏量来控制发动机进气量的多少,从而 确定喷油量多少。而不同油门开度下发动机所输出的扭矩 是由油门特性决定的,油门特性的缓急直接影响着司机操 作的直观感受,如何找到司机操作感觉很好又省油两者之 间的平衡是每一个匹配工程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简 单分析一下油门特性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发动机特性

项目六发动机特性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发动机的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及柴油机调速特性的定义。
理解各个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各个曲线的正式成立和位置对发动机的性能有何影响;柴油机安装调速器的原因。
了解柴油机和汽油机特性曲线的异同点及形成原因;万有特性的应用;两级式调速器和全程式调速器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及各自的特点。
本项目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
发动机经常在较大的负荷和转速范围内工作,仅了解某点或几点的性能指标和参数,往往是不够的,而需要了解在整个工作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任务一发动机工况、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一、工况发动机的运行情况,简称工况。
工况以功率Pe和转速n来表示。
根据发动机的用途,其工况可分为以下几类:(1)恒速工况 n=常数,如发电机组中的发动机,其转速基本保挂持不变,功率Pe随负荷而变化,称为线工况。
(2)螺旋桨工况作为船舶主机的柴油机按推进特性工作,柴油机功率与转速的立主成正比Pe=kn3,k为比例常数,见图中的曲线2。
(3)面工况汽车在运输作业时,发动机的功率Pe和转速n都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
如图中阴影所示,曲线3中发动机在各种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
(4)点工况内燃机的转速n及功率P e均近似不变,如内燃机作为排灌动力。
二、发动机特性发动机性指标随着调整情况及运转工况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特性,特性用曲线表示称为特性曲线。
其中随着调整情况而变化又称为调整特性。
发动机的性能特性包括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空转特性等,速度特性又包括外特性和部分速度特性。
三、发动机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发动机的有效指标P me、T tq、Pe、be、B与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如下列诸式:平均有效压力有效功率有效转矩燃油消耗率小时耗油量要了解上述指标随工况变化的情况,就必须分析ηv、ηi、ηm、α随工况的变化。
四、发动机功率标定根据国家标准CB1105.1─1987《内燃机台架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内燃机标定功率依不同用途分类如下:(1)15min功率适用于汽车、军用车辆、摩托车的发动机功率的标定。
第6章发动机特性

2.外特性曲线历程分析
1)扭矩Ttq曲线
Ttq
K3
v
m
i
因n供油量(不多),则有:Ttq
k 3vi m
(在节气门开度一定时,α值基本不随转速而变化)
Ttq的变化取决于 、和
v
i
随 n的变化: m
① v随n的变化关系
v
n1
n
随n气流惯性v;n节流损失 v。
v在某一中间转速n1最大,高于或低于此转速 都v 下降。
标定功率速度特性代表该机在使用中允许达到的 最高性能 。
柴油机部分速度特性曲线
因不同油量调节拉杆位置 时, Δb随n的变化趋势 基本相同(随n而), 所以其部分速度特性的
Ttq、Pe、be 随转速n的
变化与外特性基本平行。
第三节 发动机负荷特性
——转速n不变,发动机的经济性指标随负荷变
化的关系。
2)1h功率——可连续运转1h的最大有效功率。适用于拖拉 机、工程机械、船舶用发动机功率标定。
3)12h功率——可连续运转12h的最大有效功率。适用于拖 拉机、农业排灌、电站等发动机功率标定。
4)持续功率——允许连续运转的最大有效功率。适用于农业 灌溉、电站、船舶、铁路牵引等发动机功率标定。
大气修正
大气状况是指发动机运行地点的环境大气压力、 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同一台发动机由于在不同大气状况下使用,其性 能差别很大,需要规定一种标准大气状况,并且 还应有一种办法,把在不同大气状况下试验所得 的结果,换算成标准大气状况下的数值;
国家标准(GB1105.1-87)规定了一般用途的 往复活塞式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标准环境状况是:
第一节 发动机工况
一、工况
第七章 发动机特性

im
第7章 发动的机特性
(二)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随着节气门的关小,节 流损失增大,充气效率减 小,使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的、低于外特性值。且转 速越高,充气效率减小的 越多,因此,节气门开度 越小,随转速增加,扭矩、 功率曲线下降得越快,并 使最大扭矩及最大功率点 向低速方向移动。
第7章 发动的机特性
第7章 发动的机特性
外特性: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标 定循环供油量位置时的速度特性称为 柴油机标定功率速度特性。 部分负荷速度特性:当油量调节 机构固定在小于标定循环供油量各个 位置时,所测得的速度特性。
第7章 发动的机特性
(一)外特性曲线变化趋势
1.扭矩曲线变化趋势
柴油机的扭矩曲线 比汽油机平坦。 柴油机扭矩曲线的 变化趋势,很大程度 上决定于每循环供油 量随转速变化的情况 。
部分负荷速度特性:节气门部分打 开时的速度特性。
第7章 发动的机特性
(一)外特性曲线 1.Ttq曲线变化趋势
Ttq max
曲线呈上凸形状。
Ttqmax对应的转速: ntq
ntq
第7章 发开度 一定时,过量空气 系数α可视为常数。
μ 或K值大,表明在不换档的情况下, 爬坡能力、克服短期超负荷的能力越强。
汽油机 μ =10%~30%;K=1.2~1.4 柴油机(未校正) μ =5%~10%;K=1.05。
第7章 发动的机特性
2. 转速储备系数φn
nB n ntq
nB——标定工况转速; ntq——最大扭矩转速。
第7章 发动的机特性
第7章 发动的机特性
(二)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第7章 发动的机特性
三、发动机扭矩特性 1.扭距储备系数μ和适应性系数K
调速器调速特性

调速器调速特性调速器的调速特性是指在原动机调速器的自动调节下,机组的转速(或频率)与原动机输出的有功功率的关系。
它又分为静态调速特性和动态调速特性。
静态调速特性仅指调速器调节完毕后的稳定情况,如图2-3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如果转速(或频率)随输出的有功功率的增加而下降,那么调速器的静态调速特性称为下倾的有差调速特性(曲线2)。
如果转速(或频率)不随输出的有功功率变化,则称为无差调速特性(曲线1)。
图2-3 静态调速特性为了使发电机组能稳定地并联运行,船舶发电机组调速器的调速特性一般采用有差特性。
调速器的有差调速特性一般用调差系数n K 来表示n K =-P n ∆∆=NN P n n -0=αtan 式中:tan α—有差调速特性的斜率通常调差系数在3%~5%,规范规定:n K ≤5%,这样,调差系数n K 就是有差调速特性曲线的斜率,且恒为正值,n K 越小,则有差调速特性越平坦;反之越陡。
当有功负载变化量一定时,n K 越小的机组,其频率变化量相对较小;当频率变化量一定时,n K 越小的机组,其有功负载变化量相对较大。
船舶发电机组调速器的动态调速特性指当有功功率突变时,机组在调速器的自动调节下,从一个稳定状态到另一个稳定状态的过渡过程,频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典型调速器动态调速特性如图2-4所示。
图2-4 动态调速特性《钢制海船入级规范》规定,带动发电机的原动机(包括柴油机和汽轮机)须装有调速器,其调速特性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突然卸去额定负载时,其瞬时调速率不大于额定转速的10%,稳定调速率不大于额定转速的5%,稳定时间(即转速恢复到波动率为±1%范围的时间)不超过5s 。
这些对原动机调速性能的要求,其实质在于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频率波动也在上述的范围之内。
f 1f。
汽车构造上_陈家瑞_第3版_复习资料

汽车构造上陈家瑞第3版复习资料1、对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曲轴每转两圈,活塞往复运动四次,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内燃机。
如果曲轴每转一圈,活塞往复运动两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二冲程内燃机。
2、气缸总容积(V a)等于气缸工作容积(V h)与燃烧室容积之和(V c),即V a = V h+ V c 。
压缩比(ε)等于气缸总容积和燃烧室容积之比,ε= V a/ V c=( V h+ V c)/ V c=1+ V h/ V c3、示功图: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曲轴转角或气缸容积变化的曲线图。
(可用示功器在试验中直接测得的)示功图的作用:由示功图可以得到许多重要数据,如气缸内气体的瞬时压力和温度,最高爆发压力,着火时刻,燃烧终点,燃烧规律等,它们是分析内燃机工作过程好坏的原始数据。
4、内燃机的总体构造,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点火系、润滑系、冷却系、起动装置。
5、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运行性能指标。
6、柴油机调速特性:在调速器起作用时,柴油机的性能指标随转速或负荷变化的关系。
有两级式调速器和全程式调速器两种。
一般汽车上用二级式。
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用柴油机一般装用全程式。
(1)两级式调速器的调速特性:由于调速器的作用,使速度特性的两端得到调整。
转速变化时,扭矩曲线急剧变化。
中间部分按速度特性变化。
(2)全程式调速器:由于调速器的作用,柴油机的转矩和燃油消耗率曲线得到了改造,它不仅能限制超速和保持怠速稳定,而且能自动保持在选定的任何速度下稳定工作。
7、曲柄连杆机构受的力:主要有气压力P,往复惯性力P j,旋转离心力P c和摩擦力F。
如图1。
注:只有在需要画分力时才需参照图2、图3、图4。
(1)气体压力P在每个工作循环的四个行程中始终存在。
但进气行程和排气行程中气体压力较作功和压缩行程中的气体压力要小得多,对部件影响不大,故我们只讨论作功和压缩行程中的气体压力。
《内燃机原理》复习总结第六章

第六章作业一、柴油机直列柱塞泵供油系统三大精密偶件指的是什么?答:针阀偶件:喷油器针阀和针阀体柱塞偶件:柱塞和柱塞套筒出油阀偶件:出油阀和阀座二、两极式调速器的作用?答:当外界阻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根据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喷油泵的供油调节齿杆位置,相应改变供油量,使柴油机以稳定的转速运转。
稳定怠速,限制最高转速。
三、柴油机直列泵高压燃油产生的原理是什么?供油量如何调整?什么是调速特性?答:原理:柱塞在下止点时,柴油经油孔进入柱塞套内,随着凸轮驱动柱塞上移,进油口被柱塞封闭,柱塞套筒内油压迅速升高,此时出油阀被打开,随着柱塞的继续上移,进油口与斜槽相平,套筒内压力迅速下降,出油阀被关闭。
如何调整供油量:齿杆拉动柱塞转动时,斜槽与进油口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柱塞有效行程改变,由此调整进油量。
调速特性:当发动机转速增加时,柱塞移动速度也增加,柱塞套筒上的油孔节流作用也增加柱塞上移时,即使柱塞尚未完全封闭油孔,由于节流作用,燃油一时来不及从油孔挤出,同理,柱塞回位也有此现象,相当于增加了柱塞的有效行程,从而增加了供油量,结果是发动机转速进一步升高,如此发动机转速越来越高,导致飞车。
相反,当转速降低时,转速会越来越低最后导致熄火四、简述柴油机加装调速器的必要性。
答:外界阻力变化时会导致柴油机转速变化,由于汽车是在负载经常变化的情况下工作的,为了在外界阻力变化时喷油泵能自动调节供油量,在直列柱塞泵上加装调速器。
总结:一、柴油供给装置:柴油箱,输油泵,柴油滤清器,喷油泵,喷油器,高压油管。
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道。
混合气形成装置:燃烧室。
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排气消声器。
二、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点:(1)燃料的混合和燃烧是在气缸内进行的。
(2)混合气形成的时间很短(15~35∘CA)(3)柴油粘度大,不易挥发,必须以雾状喷入。
(4)可燃混合的形成和燃烧过程是同时、连续重叠进行的,即边喷射、边混合、边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动机工况特点
发动机工况
当发动机工况(即功率和转速)为适应需要而变化时,其性 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噪声、烟度等 )也随之而变, 因此,评价和选用发动机时就必须考察它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 才能全面判断它能否满足要求,对于工况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的 车用发动机尤其是这样。
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调整情况及运转工况而变化的关系称为
之配合的运行工况发生变化,因而发动机工况变化规律与所
带动的工作机械的工作情况有关。 根据内燃机的用途,其使用条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恒速工况:发动机转速近似保持不变,而功率改变。 (2)流体阻力工况:发动机功率与转速成一定函数关系, 常见为接近三次幂函数关系Pe≈kn3, K为比例常数. (3)陆上运输工况:驱动汽车等陆上运输车辆时,都属于 此类。
程主要参数联系起来。 发动机特性种类很多,其中主要有负荷 特性、速度特性、调速特性、烟度特性、排
放特性和噪声特性等。
二、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负荷特性是指发动机转速不变,其经济性指 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以曲线表示,则称为负 荷特性曲线,当汽车以一定的速度沿阻力变化的
道路行驶时,就是这种情况。此时必须改变发动
机油门来调整有效转矩,以适应外界阻力矩的变 化,保持发动机转速不变。
1.汽油机的负荷特性
当汽油机保持某一转速不变,而 逐渐改变节气门开度(同时调节测功器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负荷,如改变水力测功器水量,以保
持转速不变),每小时耗油量B和耗油 率be随功率pe(或转矩Ttq,平均有效压
力pme)变化的关系称为汽油机负荷特性。
2.过程参数的推导
V VS o h Q Lo
发动机工况
每循环加热量Q(kJ)为
V
VS
一充气效率; —工作容积(m3); —过量空气系数;
o 一大气状态下空气密度(kg/m3);
h —燃料低热值;
Lo —理论空气量(kg/kg).
2.过程参数的推导
根据平均有效压力 Pme (kPa)定义
m i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发动机空转时,其指示功率完 全消耗在内部损失上,即 pi pm ,m 0 ,此时be为无穷
大。
i
1.汽油机的负荷特性
逐渐增大节气门开度,由于 m i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同时上升, b e 迅
速下降。当节气门开度增至全开度的80%左右,为了保证 最大功率,化油器中的省油器 ( 或多腔分动化油器中的副 腔)起作用、供给α=0.8-0.9的浓混合气,燃烧不完全,
一、发动机工况
一、发动机工况
若工作机械阻力矩增加,如图中T’R曲线,若发动机油量 控制机构不变,则其转速就要降低,直至Ttq 与T’R曲线相交 的B点,即转矩TtqB= T’RB ,转速为nB时才达到新的平衡,发 动机再次稳定工作。可见,由于稳定工作必须满足转矩相等 的条件,当工作机械阻力矩或转速变化时,就引起发动机与
负荷 节气门开度 m
i
be — 曲线陡
i 下降,使 be又重新上升。
当汽油机转速一定时,每小时燃料消耗量 B 主要决定 于节气门开度和混合气成分。节气门开度由小逐渐加大时,
充入气缸的混合气量逐渐增多, B 也随之增加,直至混合 气成分变浓后.B上升更快一些(图中曲线变陡)。
1.汽油机的负荷特性
be 曲线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3.6 1 6 be 10 k3 e h i m
发动机特性,其中随调整情况而变化的又称调整特性,如前述 柴油机供油提前角调整特性、汽油机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化
油器调整特性等均属此类;性能指标随运行工况而变化的又称
性能特性。特性用曲线表示称为特性曲线,它是评价发动机性 能的一种简单、方便、必不可少的形式。
1.发动机工况特点
发动机工况
根据各种特性曲线,可以合理地选用发动机,并能更有
效地利用它。了解形成特性曲线的原因以及影响它变化的 因素,就可以按需要方向改造它,使发动机性能进一步提 高,并设法满足使用要求。
发动机输出的有效指标通常用平均有效压力Pme、有效 转矩Ttq,有效功率Pe、有效燃料消耗率be以及每小时耗油 量B表示。这些指标与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可以推导 如下。
发动机工况
We e Q Pme Vs Vs
式中 We 每循环有效功(KJ); e 有效热效率。
ev o h h i i pme o mv k mv Lo Lo
Hale Waihona Puke 2.过程参数的推导发动机工况
式中
m —机械效率。
PmeVs ni k1 v im n 1200
1.汽油机的负荷特性
由式
be 3.6 1 106 k3 e h i m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可知,be 的变化取决于m 和 i
的变化。随着负荷增加,节气门的开度加大,气缸内残 余废气量相对减少,燃烧速度增加,而且由于相对热损 失减少及燃料汽化条件改善,均使 i 增大,当转速一定, 负荷增加时,机械损失功率pm变化不大,而指示功率pi随 pm m 1 迅速增加。 负荷成比例加大,因此 p
ipmeVs K 2 v i m 0.0314
i —指示热效率;
pe
Ttq
3.6 1 6 be 10 k3 e h i m
v B be pe k 4 n
式中
K1,K2,k3,K4比例常数
2.过程参数的推导
发动机工况
上述公式将发动机重要性能指标与工作过
第六章发动机的特性
一、发动机工况
发动机的运行情况(简称工况)是以其发出的功率pe
和转速n来表示。此功率、转速应该与发动机所带动的 工作机械要求的功率、转速相适应。只有当发动机发出 的转矩与工作机械消耗的转矩相等时,两者才能在一定 转速下按一定功率稳定工作。如图所示,TR曲线为工作 机械所消耗转矩随转速的变化,Ttq曲线是发动机油量控 制机构一定时,转矩随转速的变化,此时发动机只能在 TR, Ttq曲线相交的A点,即转矩TtqA= TRA,转速为nA的 工况下稳定工作。当然,工作机械阻力矩和转速是会变 化的,其变化规律取决于不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