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木材学

木材学

1.木材学:研究木材的构造性质、用途的专门学科2.木材:树木的躯干及其较粗大枝条的次生木质部。

·3.树木的组成部分:树根、树冠、树干4.树皮外皮的形态(7类13种):平滑、粗糙、纵裂(浅纵裂、深纵裂、平行纵裂、交叉纵裂、网状纵裂)、横裂、纵横裂、鳞片裂、刺凸(尖刺、鼓钉刺、瘤状突起)5.树皮的用途:可提取硬橡胶(杜仲),可提取鞣质(落叶松、华山松),可提取燃料(漆木、桦木),可制软木和软木制品(栓皮栎),可制取纤维(山杨、旱柳),可做药用(杜仲)6.木材的形成就是起源于形成层,它是通过形成层的细胞分裂、新生木质部细胞的成熟、成熟木质部细胞的蓄积等三个过程形成的。

7.形成层带:形成层原始细胞、木质部母细胞、韧皮部母细胞8.新生木质部细胞的成熟过程:1)细胞的扩大生长2)细胞壁增厚和木质化9.横切面:是与树干主轴或木材纹理成垂直的切面,即树干的端面或横断面。

10.径切面:是顺着树干长轴方向,通过随心与木射线平行或与年轮相垂直的纵切面。

11.弦切面:没有通过髓心的纵切面,顺着木材纹理12.径切板:将板厚中心线与生长轮切线之间的夹角在60º~90º的板材。

13.弦切面:将板厚中心线与生长轮切线之间的夹角在0º~30º的板材14.普通用材:介于30º~60º之间的板材15.生长轮:树木在每个生长周期内,形成层向内分生的一层次生木质部,围绕着随心构成的同心圆。

16.幼龄材:未成熟形成层产生的木材,占5~20个年轮17.成熟材:成熟的形成层产生的木材。

18.年轮:如果在温带和寒带树木的生长周期在一年中只有一度,形成层在一年中向内只生长一层木材,那么此时的生长轮称年轮19.轮界线:年轮之间的界限20.早材:温带和寒带的树种,通常生长季节早期所形成的木材,由于细胞分裂快,所形成的细胞腔大壁薄,材质较松软,材色浅,称为…21.晚材:温带和寒带的树种,生长季节晚期所形成的木材,由于细胞分裂慢,所形成的细胞腔小壁厚,材质较致密,材色深,称为…22.年轮内早材向晚材变化有急变、缓变两种23.晚材率:晚材在一个年轮中所占的比率。

南林考研木材学名词解释

南林考研木材学名词解释

1.显心材树种:木材心、边材材色有明显区别的。

2.隐心材树种:木材心、边材材色无明显区别,但心、边材含水率有差异的。

3.辐射孔材:早晚材管孔大小无显著差异(散孔材),管孔分布不均匀,呈辐射状排列。

4.径列复管孔:2至数个管孔相邻形成径向排列,除两端的管孔呈圆形外,中间一部分的管孔呈扁平状。

5.纹孔室:邻近纹孔膜较宽部分的纹孔腔称纹孔室。

6.纹孔腔:纹孔中纹孔膜至细胞腔的全部空间。

7.纹孔缘:具缘纹孔处的次生壁凸出呈拱形的部分称为纹孔缘。

8.纹孔口内含:纹孔内口的外缘不超过纹孔环,称纹孔口内含。

9.胞间道:指不定长的细胞间隙,通常储藏着由泌脂细胞和泌胶细胞分泌的树脂或树胶。

10.胞间隙:木材细胞不能紧密排列时,形成的细胞间隙。

11.树脂管胞:细胞腔内含有树脂的管胞。

12.树脂细胞:针叶材中的轴向薄壁细胞。

13.胶质木纤维:木纤维壁层结构中均具有未木质化的胶质层,故称为胶质木纤维。

14.受压木管胞:管胞断面呈圆形,胞间隙增加,胞壁具螺纹裂隙。

15.射线管胞:针叶材松科某些属中的厚壁射线细胞。

16.环管管胞:阔叶材中形状不规则而短小的管胞,侧壁有具缘纹孔。

常围绕于大导管的周围与木纤维之间。

17.导管状管胞:阔叶材中其形状,排列很像一种比较原始而构造不完全的导管。

但它不具穿孔,侧壁常有具缘纹孔,螺纹加厚。

18.聚合木射线:在多列木射线中夹杂木纤维或导管的木射线。

19.栎木型木射线:具单列木射线和极宽木射线,且两者区分明显。

20.表面束缚水:是以氢键力束缚在木材吸着位置上的,含水率0~6%。

21.被束缚水:是在表面束缚水上通过分子吸引力承接着的吸着水,含水率6~15%。

22.木材蠕变:在恒定应力下,木材应变随时间增长而增加的现象。

23.应力松驰:木材承受静荷载后,在应变为常数的情况下,应力随时间增长而递减的现象。

24.闭塞纹孔:针叶材的具缘纹孔,由于相邻细胞不均衡的压力,致使纹孔塞侧向位移,从而将一个纹孔口堵住,呈闭塞状态的纹孔称为闭塞纹孔。

木材学

木材学

1.木材学的内涵及外延是什么?★广义木材学(IAWS) :木质化天然材料及其制品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生产、加工工艺的科学依据。

★狭义木材学:木材科学是研究木质原材料的学科,它的范围包括木材结构、性质(化学、物理、力学)、缺陷和性质改良理论等内容。

2.木材的优点a.木材容易加工,加工所需能量较低,不易污染环境;b.木材质轻而强度高,强重比大;c.气干木材对热、电的绝缘性好,保温性好,不易结露;d. 木材有吸收能量大,耐冲击;木材有天然的美丽的花纹、光泽和颜色,有特殊的装饰效果;e.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对红外线的反射作用;f.具有隔音性能;g.木材有调节湿度的功能;3. 木材缺点a.木材干缩湿胀,尺寸不稳定,容易变形、开裂、翘曲;b.木材容易腐朽和被虫蛀;c.小尺寸木材易于燃烧;d.木材性质具有高度的变异性,绝对强度小e.木材具有天然缺陷第1章木材的宏观构造1.木材都有哪些主要的宏观特征以及主要宏观特征的概念?木材的宏观构造特征主要宏观特征1 木材的三切面2 年轮、生长轮3 早材、晚材4 边材、心材5 木射线6 管孔7 胞间道8轴向薄壁组织次要宏观特征9 材色及其在木材识别、利用上的意义10 木材的气味和滋味11 木材的结构、纹理与花纹2 木材名称学名:即拉丁文名,这种命名法叫双名法。

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是经过国家有关行业或标准管理单位授权制定和颁布实施的名称。

商品名:进入市场,用于交换的木材便成为商品,称之为商品材。

俗名:俗名或别名为非正式名称,是木材种类的通俗叫法,往往具有地方性,故又称地方名。

学名:即拉丁文名,这种命名法叫双名法。

“二名法”=“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如: 银杏Ginkgo biloba Linn.3、具正常树脂道的树种?4、木材和木质资源材料?5、木材宏观特征中的弦切面、径切面木材、生产和流通中的弦切板、径切板有什么不同?P256.木材是怎样形成的?木材的形成就是起源于形成层,它是通过形成层的细胞分裂、新生木质部细胞的成熟、成熟木质部细胞的蓄积等三个过程形成的。

木材学

木材学

一、名词解释环孔材:在一个年轮内,早材管孔比晚材管孔大得多,早材管孔沿年轮呈环状排列,这样的木材称为环孔材,如麻栎、苦楝、香椿、刺楸、刺槐等。

木材纹理:指构成木材主要细胞的排列方向放映到木材外观上的特征。

年轮:温带、寒带及亚热带地区树木一年内仅生长一层木材,所以称为年轮。

树脂道:针叶材中长度不定的细胞间隙,其边缘为分泌树脂的薄壁细胞。

木纤维:指两端尖锐,呈长纺锤形。

腔小壁厚的细胞。

穿孔:两个导管分子之间底壁相通的空隙称为穿孔。

纤维素:指植物纤维原料中除去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后,所残留的全部碳水化合物。

纤维饱和点:指木材胞壁含水率处于饱和状态而胞腔无自由水时的含水率。

木材容许应力:指将小而无疵木材试样所测得的力学强度进行合理折扣后所得的强度值。

二、填空1、阔叶材根据管孔在年轮内的分布分为三大类,麻栎为环孔材,枫香为散孔材;针叶材根据年轮内早晚材变化分为两类,马尾松年轮内早晚材为急变;杉木为缓变。

2、针叶材主要组成分子有管胞、木射线和树脂道;阔叶材主要组成分子为木纤维、导管、木射线和轴向薄壁组织。

3、哈尔滨、乌鲁木齐、武汉三地平衡含水率分别为13.5%,12.1%,15.4%,从哈尔滨制材厂锯制的同一批板材气干后分别发往二地,该批板材尺寸在乌鲁木齐将变小,在武汉将变大。

4、观察木材用三切面,微观上木射线的组成应在三个标准切面观察,测量木射线的高度和宽度应在弦切面进行。

针叶材管胞壁上的具缘纹孔在径切面早材位置观察明显。

5、木材顺纹抗压可测定其最大抗压强度,而横纹抗压只能测定比例极限时的压缩应力,木材冲击韧性的单位是焦耳/cm2。

6.木材密度有四种,工业生产常用气干密度,林木改良常用基本密度。

(还有生材密度和绝干材密度)。

7.木材梁承受弯曲载荷时,梁上方的压应力最大,梁下方的拉应力最大,中性层顺纹剪应力最大,因此当梁带有一边缘的活节,节子一边应作为中方摆放才能最大安全。

三、简答(1)、简述木质高分子材料有哪些优点、缺点?如何改良与利用?答:优点:1、易于加工;2 木材质轻强度高,强重比大;3、木材是热与电的不良导体;4 、木材吸收能量大,耐冲击;5、木材是弹性塑性复合体,使用过程具有安全感;6、木材具有天然美丽的花纹、光泽、颜色,起到装饰作用(视觉特性);7、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对红外线的反射作用;8、木材隔音、具有调湿性能。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㈠材结构:(每个概念的后的数字为在书本的页数,本答案仅供参考)1、概念(名词解释):(1)心材:在木质部中,靠近树皮(通常颜色较浅)的外环部分,含水率高,立木时具生理功能的木材称边材,担负着由下往上输送水分和养分。

29(2)边材:在靠近髓心周围与边材之间(通常颜色较深)的木质部,在立木时已不具有生理功能的。

28(3)早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髓心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浅,组织松软,又称为春材。

26(4)晚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树皮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深,组织紧密,材质坚硬,又称为秋材。

27(5)管孔:导管在横断面上的孔穴状称管孔。

30(6)纹孔:通常指木材细胞壁增厚产生次生壁过程中,初生壁上局部没有增厚而留下的孔隙.45(7)穿孔:两个导管分子直径底壁相通的孔隙.62(8)#字区:(9)螺纹加厚:在细胞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凸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

48(10)螺纹裂隙:是应压木中一种不正常的构造特征,其管胞内壁上具有一种贯穿次生壁并且呈螺旋状的裂隙.49(11)结晶区:沿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纤维素大分子链的排列状态并不都相同。

在大分子链排列最致密的地方,分子链规则平行排列,定向良好,反映出一些晶体的特征,所以被称为纤维素的结晶区。

43(12)非结晶区——当纤维素分子链排列的致密程度减小、分子链间形成较大的间隙时,分子链与分子链彼此之间的结合力下降,纤维素分子链间排列的平行度下降,此类纤维素大分子链排列特征被称为纤维素非结晶区(有时也称作无定形区)。

44(13)氢键::当氢原子以主价健与电负性很强的氧原子结合后再以付价键与另一电负性很强的原子相结合所形成的键。

(14)树脂道:在针叶材中,由泌脂细胞围成的特殊孔道。

57具有正常树脂道的针叶树材主要有松属、落叶松属、云杉属、黄杉属、银杉属及油杉属。

(15)导管:阔叶材各类纵向细胞中有一种直径较大,专门承担输导作用的组织.60(16)木射线等各种细胞:在针叶材中木射线由射线薄壁细胞组成。

木材学-复习资料

木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形成层: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包裹着整个树干、树枝和树根的一个连续的鞘状层,又称为侧向分生组织。

2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和髓之间,是由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而来的永久组织,运输养分和水分,支撑植物体,是树干的主要部分。

分为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具有生长轮。

3纹孔:木材细胞壁加厚产生次生壁时,初生壁上未被加厚的部分,即次生壁上的凹陷。

是相邻细胞间水分和养分的通道。

4螺纹加厚:在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突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这种加厚组织称为螺纹加厚。

5微纤丝:由基本纤丝组成的一种丝状的微团系统。

6吸湿滞后: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由吸着过程达到的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低于由解吸过程达到的平衡含水率的现象。

7纤维饱和点:当细胞腔中没有自由水,而细胞壁中结合水的量处于饱和状态,这时的状态称为纤维饱和点8蠕变:在恒定应力下,木材应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现象9松弛:在恒定应变条件下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10管胞:针叶树材中沿树干主轴方向排列的狭长状厚壁细胞。

11木射线:位于形成层以内的木质部上,呈带状并沿径向延长的薄壁细胞集合体。

分为初生木射线和次生木射线。

阔叶树材木射线分为四类:单列木射线、多列木射线、聚合木射线、栋式射线(由单列木射线和极宽木射线组成)12树脂道:由薄壁的分泌细胞环绕而成的孔道,是具有分泌树脂功能的一种组织,为针叶树材构造特征之一。

13具缘纹孔:指次生壁在纹孔膜上方形成拱形纹孔缘的纹孔,是厚壁细胞上存在的纹孔类型。

14闭塞纹孔:针叶树材的具缘纹孔,由于相邻细胞不均衡压力,致使纹孔塞侧向位移,从而将一个纹孔口堵住,成闭塞状态的纹孔15交叉场:在经切面由射线薄壁细胞和早材轴向管胞相交叉区域称交叉场。

交叉场的纹孔式称交叉场纹孔,是针叶树材识别最重要的特征。

交叉场纹孔分为五类:窗格状、松木型、云杉型、杉木型、柏木型16导管穿孔:两个导管分子纵向相连时,其端壁相通的空隙称为穿孔。

南京林业大学 考研 木材学 名词解释

南京林业大学 考研 木材学 名词解释

1.学名:由拉丁文或者拉丁化的其他文字组成的树种名称,由属名+种名+定名人组成。

商品名:是以木材外貌特征、构造、用途、材性相近或一致的树种归为一类名称,常以属为基本单位。

2.髓心:髓与初生木质部的合称,组织松软,强度低,易开裂,多节。

髓斑:树木生长过程中,形成层受到昆虫伤害后伤愈形成的深色斑纹。

3.侵填体:阔叶材边材转变为心材时由于压力差,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的原生质在纹孔膜包被下经纹孔挤入导管。

拟侵填体:当针叶材树脂道内压力下降时,泌脂细胞就向树脂道内伸展,堵塞局部或整个树脂道。

4.螺纹加厚:在次生壁内表面上,由于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凸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壁。

锯齿状加厚:硬松类树种射线管胞内壁的螺纹加厚呈锯齿状,径面发达。

5.纹孔:指次生壁上的凹陷结构,是次生壁在增厚过程中所遗留的局部未增厚的部分。

穿孔:两个导管分子之间底壁相通部分的空隙。

6.生材:刚砍伐的木材,含水率很高,70%~140%。

湿材:经水运的木材,含水率高于生材,70%~300%。

7.弯曲强度:指木材抵抗弯曲破坏的能力,用破坏时的最大应力来表示。

弯曲能力:木材弯曲破坏前的最大弯曲能力,可用曲率半径的大小来度量。

8.吸湿:是木材吸收气体状态的水分。

吸水:是木材吸收液体状态的水分。

9.漏节:节子严重腐朽,并蔓延到树干内部,引起木材内部的腐朽。

腐朽节:节子质地松软,由于枯枝受腐朽菌侵蚀而腐朽。

10.年轮明显度:两个年轮之间交界处的组织有显著差异,明显衬托出一条界线,它的明显与否称为生长轮明显度。

早晚材转变度:一个年轮内从早材到晚材的过度变化缓急程度。

1.胞间道:由分泌细胞围成的狭长孔道。

2.导管:由一连串的轴向细胞形成的无一定长度的管状组织。

3.聚合度:是指构成缩水聚合物的单体数目。

4.全干缩率:表示木材干缩的程度。

G G A A A Y 00-= G A —生材的尺寸或体积,0A —绝干材的尺寸或体积5.纤维素:为环状吡喃型D-葡萄糖基相互以β,1-4糖苷键连接成的分子链。

木材学-【名解,填空】

木材学-【名解,填空】

【名词解释】生长轮:通过形成层的活动,树木在一个生长周期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在橫切面上呈现一个围绕着髓心的完整轮状结构,称为生长轮或生长层。

09年轮:如果在温带和寒带,树木的生长周期在一年中只有一度,形成层在一年中向内只生长一层木材,那么此时的生长轮也叫年轮。

*年轮明显度:一年晚材到翌年早材横切面:指与树干长轴或木纹相垂直的切面,即树干的端面或横断面。

(条状节)径切面:指顺着树干长轴方向,通过髓心与木射线平行或与生长轮垂直的纵切面。

弦切面:指顺着树干长轴方向,与木射线垂直或与生长轮相切的纵切面。

(显微镜观察木射线)径切板:在木材生产和流通中,将板宽面与生长轮之间的夹角在60°~90°的板材,称为径切板弦切板:板宽面与生长轮之间的夹角在0°~30°的板材,称为弦切板。

夹角为60°~90°的板材心材:在靠近髓心周围与边材之间(通常颜色较深)的木质部,在立木时已不具有生理功能的。

09边材:在木质部中,靠近树皮(通常颜色较浅)的外环部分,含水率高,立木时具生理功能的木材称边材,担负着由下往上输送水分和养分熟材:一部分树种,树干中心部分与外围部分的材色无区别,但含水量不同,中心水分较少的部分可称为熟材早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髓心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部分,由于环境温度高,水分多,细胞生长快,材色较浅,组织松软又称为春材晚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树皮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部分,由于细胞分裂慢,形成细胞腔小壁厚,材色较深,组织紧密,材质坚硬,又称为秋材晚材率:晚材在一个年轮所占的比例心材树种(显心材树种——心·边材颜色区别明显的树种叫心材树种(显心材树种),如松属、落叶松属、红豆杉属、柏木属、紫杉属等针叶树材;楝木、水曲柳、桑树、苦木、檫木、漆树、栎木、蚬木、刺槐、香椿、榉木等阔叶树材09边材树种——心·边材颜色和含水率无明显区别的树种叫边材树种,如桦木、椴木、桤木、杨木、鹅耳栎及槭属等阔叶树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材:树木的躯干及较粗大枝条的次生木质部,由形成层分生所形成。

幼龄材:它位于髓心附近, 幼龄材围绕髓呈柱体, 是受顶端分生组织活动影响的形成层区域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

也即未成熟的形成层产生的木材。

边材(sapwood):许多树种的木材(生材)横切面上,靠近树皮部分,材色较浅,水分较多,称为边材。

心材(heartwood):许多树种木材(生材)的横切面上,靠近髓心部分,材色较深,水分较少,称为心材。

熟材(ripewood):一部分树种,如云杉属、冷杉属、水青冈、山杨等,生材时树干中心部分与外围部分的材色无区别,但含水量不同,中心水分较少的部分可称为熟材
心材树种:木材横切面上中心部位木材和外围部位木材材色有差异,水分含量有差异,中心部位水分含量少的树种。

边材树种:木材横切面上中心部位木材和外围部位木材材色无差异,水分含量也无差异的树种。

熟材树种:木材横切面上中心部位木材和外围部位木材材色无差异,但水分含量有差异,中心部位水分含量少的树种。

生长轮(growth ring):通过形成层的活动,树木在一个生长周期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在橫切面上呈现一个围绕着髓心的完整轮状结构,称为生长轮或生长层。

年轮(annual growth ring):如果在温带和寒带,树木的生长周期在一年中只有一度,形成层在一年中向内只生长一层木材,那么此时的生长轮也叫年轮。

早材(early wood):温带和寒带的树木,通常生长季节早期所形成的木材或热带树木在雨季形成的木材,由于环境温度高,水分足,细胞分裂快,所形成的细胞腔大壁薄,材质较松软,材色浅,称为早材;
晚材(late wood):温带和寒带的树木,通常生长季节晚期所形成的木材或热带树木在旱季形成的木材,由于树木的营养物质流动缓慢,形成层细胞的活动逐渐减弱,细胞分裂慢,所形成的细胞腔小壁厚,材质较致密,材色深,称为晚材。

导管(vessel):是绝大多数阔叶树材具有的中空状轴向输导组织,为一串轴向的细胞组成;
胞间道:分泌细胞围绕而成的长形胞间空隙。

贮藏树脂的胞间道叫树脂道,存在
于部分针叶树材中。

贮藏树胶的胞间道叫树道,存在于部分阔叶树材中。

胞间道有轴向和径向(在木射线内)之分。

结晶区(crystalline area):在基本纤丝内,纤维素分子链排列平行规则的部分,称为结晶区;在结晶区内,x射线衍射图反映是高度结晶的。

无定形区(非结晶区, amorphous region):基本纤丝内结晶区以外的部分,纤维素分子链排列不紧密,不平行的部分。

纹孔(pit):在木材的细胞壁加厚产生次生壁时,加厚不均匀,遗留若干空隙,这些初生壁上未被增厚的部分,即次生壁上的凹穴。

具缘纹孔(bordered pit):次生壁在纹孔膜上方成拱形纹孔缘的纹孔。

见于导管和管胞。

螺纹加厚:在细胞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凸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

穿孔(perforation):导管分子轴向串成导管时,两个导管分子之间(端壁)相通的空隙。

交叉场纹孔——在径切面由射线薄壁细胞和早材轴向管胞相交叉区域的纹孔式。

基本密度:木材在绝干时重量最小,饱和时体积最大,两者的数值稳定,基本密度不随含水率变化而变化。

与其它密度相比数值最小,测定结果较为准确,是最能反映该树种材性特征的密度指标,应用广泛。

绝对含水率:水分质量占木材绝干质量的百分率。

纤维饱和点:木材中不包含自由水,且吸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含水状态,叫木材的纤维饱和点。

常用f.s.p.表示。

平衡含水率:当木材在一定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和散失水分的速度相等,即吸湿速度等于解吸速度,这时的含水率称为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吸湿滞后: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吸着时的平衡含水率总比解吸时要低,这种现象称为吸着滞后。

介电常数ε:木材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与同体积尺寸、同几何形状的真空电容器的电容量之比。

由于空气的介电常数约为1,所以通常取ε为介质电容C与空气电容C0之比。

ε=C/C0(ε为介电常数,无因次量)。

导热系数:温度梯度一定下的热传导。

以在物体两个平行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为
单位,温度差恒定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以λ表示。

单位为W/(m.k)。

导温系数(热扩散率):在非稳态下,温度在木材中均衡传播的能力,是固体温度变化速度的指标,常以α表示。

弹性:指木材在外力(小于弹性极限)作用下发生变形,撤除外力后变形完全恢复的性质。

塑性:指木材在外力(大于弹性极限)作用下发生变形,撤除外力后产生永久残留变形的性质。

弹性模量(E):物体(木材)产生单位应变所需要的应力,它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它是材料刚性的指标。

应力(σ):在外力P作用下,材料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称应力。

通常用σ表示,单位MPa(N/mm2)。

应变(ε) :外力作用下,物体单位长度上的尺寸或形状的变化称为应变。

蠕变:指在一定的温度和较小的恒定外力作用下(应力不变), 材料的形变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松弛:指在恒定温度和形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木材内部的应力随时间延长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韧性:木材吸收能量和抵抗反复冲击载荷的能力,也是木材在不致破坏的情况下所能抵御的瞬时最大冲击能量值。

单位KJ/m2 。

硬度:是木材抵抗其它刚体(不产生残余变形物体)压入的抗凹能力。

容许应力(permissible stress of wood)—在木结构等设计中,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客观因素对木材强度的影响,从而对标准试验方法测得得强度值给予适当得折扣,所得的强度值称木材的容许应力。

即木构件在使用或荷载条件下,能长期安全地承受的最大应力。

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部机械力而不致破坏的能力,表示单位截面积上材料的最大承载能力。

顺纹抗压强度:力的方向平行于木材纹理,给试件全部加压面施加载荷时的强度。

顺纹抗拉强度:是指木材沿纹理方向承受拉力荷载的最大能力。

抗弯强度是指木材承受逐渐施加弯曲荷载的最大能力,可以用曲率半径的大小来
度量。

它与树种、树龄、部位、含水率和温度等有关。

应力木:在倾斜的树干或与树干的夹角超过正常范围的树枝中所出现的畸形结构,是树木为了保持树干笔直、或使树枝恢复到正常位置所产生的一种生长应力,称之为应力木
白腐:白腐菌破坏木素与纤维素所形成。

受害木材多呈白色、淡黄白色或浅红褐色、暗褐色等,干燥时木材表面不开裂,有大且浅色或白色斑点,并显露出纤维状结构,木材横断面好似许多小蜂窝或筛孔,故这种腐朽也叫筛孔状腐朽或腐蚀性腐朽。

白腐后期,材质松软,容易剥落。

褐腐:褐腐菌侵蚀或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所形成。

受害木材外观呈红褐色褐腐或棕褐色等,质脆,中间有纵横交错的块状裂隙。

褐腐木材的纤维素量剧烈褐腐减少,而木质素含量基本无变化。

褐腐后期,木材变为深浅不同的褐色粉块,很容易捻成粉末,所以又称粉末状腐朽或叫破坏性腐朽。

变色:木材正常颜色发生改变者。

根据变色发生的原因分为化学变色和真菌变色。

根据变色的部位分为边材变色和心材变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