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教学区地质的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2018-2019】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推荐word版 (16页)

【2018-2019】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推荐word版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篇一: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篇一:乌当实习报告第一章前言第一节教学实习的目的及任务一.实习目的乌当实习是我院地质类专业为学生准备的最重要的、历时最长的一次基础地质实习。

是在学完《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地史学》、《古生物学》、《岩溶学》、《岩石学简明教程》、《矿物学简明教程》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次野外地质综合教学实习。

二.实习任务1.学会地层剖面的实测;2.学会绘制地层剖面图及柱状图;3.掌握野外地质填图的方法及测制1︰25000乌当教学区地质图;4.学会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提交一份“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测量报告”。

第二节实习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一.实习区行政划分贵州大学乌当教学实习基地,位于贵阳市北东约16㎞,行政区划属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所辖。

实习区范围北起新庄--乌当--赵家庄一线,南抵写字崖--小关口山腰--大关口山腰;西起小谷农冲--大对门一线,东达苗天大麻窝--新河。

地理坐标:东经106°45′00″~106°50′30″,北纬26°35′00″~26°40′00″。

二.地貌类型三.交通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距贵阳市中心7公里,距贵阳国际机场8公里,距贵阳火车站10公里,贵遵、贵黄、东北绕城高速公路贯境而过,贵开路、航天路等城市一级主干道纵贯新天城区南北,测区内有水东路、贵乌公路与市区相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详见“乌当教学实习区交通位置图1:240000” 。

四.气象条件五.水系测区内的主要河流为:南明河、鱼洞河、月亮河,在来仙阁一带,汇集于北东方向流入乌江,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南明河支流。

六.人文东风镇人口约3万,有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主要分布在乌当坝子上,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条件较差山地。

实习报告 【实用】地质实习报告3篇

实习报告 【实用】地质实习报告3篇

【实用】地质实习报告3篇【实用】地质实习报告3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于是今年暑假学我来到了平煤地质工程勘探处勘探一队二号机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实习。

在钻探队实习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自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自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文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

这些知识和实习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

就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

都说安全是天,可以前也并没有怎么在意,在实习期间才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这里领导和工人都严格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新工人来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我来的时候就首先的让我学习了安全生产的法规。

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习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二、业务和技能。

这次我们打的是水文观测孔,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结合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

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

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动手操作水平。

期间主要对平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

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

乌当实习报告(共4篇)

乌当实习报告(共4篇)

乌当实习报告(共4篇)乌当实习报告(共4篇)第1篇:乌当实_报告构造地质学课程作业乌当山地质实_报告学院:矿业学院专业:矿业工程年级:级学号:学生姓名:授课教师:年6月26日1第一章乌当区概况贵州大学乌当教学实_基地,位于贵阳市北东约16,行政区划属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所辖。

地理坐标:东经10645001065030,北纬263500264000,150000国际分幅号为G48E0__9,110000国际分幅号为G48E0__91(2)。

一、自然地理乌当实_区位于乌当盆地,最高海拔为1359.6m 位于西南反向马鬃岭东北,最低海拔980m位于东北向南明河下游。

二、交通状况测区交通方便,有水东路,贵乌公路与市区相通。

贵阳市有铁路网、公路网与全国交通网相连,航班飞往全国主要城市,水路不通。

区内除个别村寨外都有简易公路相通。

三、气象条件实_基地位于底纬季风内,属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因海拔较高,具有明显高原性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昼夜温差较小雨量较大。

多年平均气温15.6,最低气温一月份为5,极端最低气温为-9.7,最高气温七月为23.3,极端高气温为34.7。

多年平均降雨量1178.3最大日降雨量708.6mm。

69月为雨季,为余年降水量60%以上,平均相对湿度为81%。

全年无霜期达285天,每年12月次年2月为冰冻期,测区灾害气候以干旱,倒春寒冰霜秋季低温连雨、冰雹、暴雨等。

受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隆升与下降幅度较大。

就区域而言,受地形影响具立体气候特点,工作区属高原季风温凉气候,具有冬春暖和,少雨干燥;夏秋凉爽,多雨湿润,四季如春的特点。

四、人文情况东风镇人口约2万,有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分布在乌当坝子上,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海拔11001200m条件较差山地。

区内经济较发达,但人的文化素质较差。

五、经济情况实_区以农业为主,是贵阳蔬菜基地之一。

贵州乌当区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贵州乌当区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贵州理工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道桥151班指导教师:张敏学生姓名:王兴实习单位:乌当实习基地实习日期: 2016.12.26-2016.12.31目录1 实习概要 (03)1.1实习地点位置 (03)1.2实习目的 (03)1.3 实习组织安排 (04)2 实习内容 (05)2.1实习动员大会 (05)2.2石英砂岩....................................... (06)2.3白云岩........................................ (07)2.4页岩.......................................... .............. (08)2.5泥岩..................................... ................. .. (09)2.6石灰岩.................................... .. (10)2.7节理.................................... ..... (11)2.8岩层产状........................... .......... .. (12)2.9岩层产状的测量..................... .......... .. (13)2.9乌当断层一碗水出露点... ....................... . (14)3 实习总结与感想................................................ (16)一、实习概要1.实习地点位置交通位置贵州理工学院乌当实习基地交通位置:乌当实习区位于贵阳市北东约16KM,其范围北起新庄—乌当—赵家庄一线,南抵写字崖—小关—口山腰—大关口山腰;西起小谷龙冲—大对门一线,东达苗门大麻窝—新河一线天。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篇1一、实习目的与背景本次实习旨在将课堂所学的地质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我们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质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于XXXX年XX月至XX月期间进行,地点位于某地质公园及附近地区。

三、实习内容1. 地质现象观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点的地质现象进行了全面观察。

包括地貌特征、岩石类型、构造形态、矿产资源等方面。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地质现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岩石鉴定与分类通过专业指导,我们学习了岩石的鉴定方法,对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进行了详细分类。

此外,我们还采集了部分岩石样本,进行了室内鉴定。

3. 地质剖面测量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地质剖面的测量方法,并对实习地点的地质剖面进行了实地测量。

通过测量数据,我们绘制了地质剖面图,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4. 地质灾害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实习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包括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了解。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地质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熟悉地质学研究方法。

2. 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实习时间较短本次实习时间较短,部分内容无法充分展开。

建议延长实习时间,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地质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实习地点单一本次实习地点较为单一,希望今后能够安排多个实习地点,以便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室操作、野外实践等课程内容,以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贵州乌当区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贵州乌当区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贵州理工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道桥151班***师:*****名:**实习单位:乌当实习基地实习日期: 2016.12.26-2016.12.31目录1 实习概要 (03)1.1实习地点位置 (03)1.2实习目的 (03)1.3 实习组织安排 (04)2 实习内容 (05)2.1实习动员大会 (05)2.2石英砂岩....................................... (06)2.3白云岩........................................ (07)2.4页岩.......................................... .............. (08)2.5泥岩..................................... ................. .. (09)2.6石灰岩.................................... .. (10)2.7节理.................................... ..... (11)2.8岩层产状........................... .......... .. (12)2.9岩层产状的测量..................... .......... .. (13)2.9乌当断层一碗水出露点... ....................... . (14)3 实习总结与感想................................................ (16)一、实习概要1.实习地点位置交通位置贵州理工学院乌当实习基地交通位置:乌当实习区位于贵阳市北东约16KM,其范围北起新庄—乌当—赵家庄一线,南抵写字崖—小关—口山腰—大关口山腰;西起小谷龙冲—大对门一线,东达苗门大麻窝—新河一线天。

地质精选实习工作报告(精选5篇)

地质精选实习工作报告(精选5篇)

地质精选实习工作报告(精选5篇)地质精选实习篇1一、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二、实习地区概况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

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

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

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

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

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习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乌当区实习报告

乌当区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乌当区位于贵阳市北郊,是贵阳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乌当区的地质特征,提高地质专业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我们于XX年XX月对乌当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层剖面实测、地质填图等工作,使学生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加深对地质知识的理解。

二、实习目的1. 了解乌当区的地质背景,掌握区域地质构造特征;2. 学会地层剖面的实测、绘制地层剖面图及柱状图;3. 掌握野外地质填图的方法及测制1:25000乌当区地质图;4. 学会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提高写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区概况乌当区位于贵阳市北郊,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5′~106°50′,北纬26°35′~26°40′。

乌当区总面积约46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980m至1350m之间。

乌当区地貌类型多样,包括河谷地貌、峡谷地貌、岩溶地貌、构造侵蚀剥蚀地貌等。

2. 地质填图实习期间,我们以1:25000比例尺对乌当区进行了地质填图。

主要内容包括:(1)地层划分:乌当区地层发育齐全,自下而上依次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

(2)岩浆岩:乌当区岩浆岩主要为侵入岩,包括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

(3)构造:乌当区构造复杂,主要为褶皱、断层、节理等。

3. 地层剖面实测与绘制实习期间,我们对乌当区典型地层剖面进行了实测,并绘制了地层剖面图及柱状图。

实测内容包括:(1)地层厚度:通过对地层剖面实测,了解地层厚度变化规律。

(2)岩性特征:通过对地层剖面实测,观察岩性特征,分析岩性变化规律。

(3)化石:通过对地层剖面实测,观察化石,了解化石组合特征。

4. 地质实习报告编写实习结束后,我们根据实习成果,编写了乌当区地质实习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1)实习区概况:介绍乌当区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当教学区地质的实习报告
第一节教学实习的目的及任务
一.实习目的
乌当实习是我院地质类专业为学生准备的最重要的、历时最长的一次基础地质实习。

是在学完《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地史学》、《古生物学》、《岩溶学》、《岩石学简明教程》、《矿物学简明教程》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次野外地质综合教学实习。

二.实习任务
1.学会地层剖面的实测;
2.学会绘制地层剖面图及柱状图;
3.掌握野外地质填图的方法及测制1︰25000乌当教学区地质图;
4.学会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提交一份“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测量报告”。

第二节实习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
一.实习区行政划分
贵州大学乌当教学实习基地,位于贵阳市北东约16㎞,行政区划属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所辖。

实习区范围北起新庄--乌当--赵家庄一线,南抵写字崖--小关口山腰--大关口山腰;西起小谷农冲--大对门一线,东达苗天XX窝--新河。

地理坐标:东经106°45′00″~106°50′30″,北纬26°35′00″~26°40′00″。

二.地貌类型
乌当实习区的范围不大,但地貌类型多样,可观察到河谷地貌(阶地、漫滩、
河心滩等)、峡谷地貌、岩溶地貌、构造侵蚀剥蚀地貌等。

乌当实习区位于乌当盆地,最高海拔1350m位于图幅西南角,最低海拔980m位于东北向南明河下游,最大高差370m。

三.交通
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距贵阳市中心7公里,距贵阳国际机场8公里,距贵阳火车站10公里,贵遵、贵黄、东北绕城高速公路贯境而过,贵开路、航天路等城市一级主干道纵贯新天城区南北,测区内有水东路、贵乌公路与市区相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详见“乌当教学实习区交通位置图1:240000”。

四.气象条件
实习基地位于底纬季风内,属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因海拔较高,具有明显高原性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昼夜温差较小雨量较大。

测区灾害气候有干旱,倒春寒冰霜秋季低温连雨、冰雹、暴雨等。

受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隆升与下降幅度较大。

就区域而言,受地形影响具立体气候特点,工作区属高原季风温凉气候,具有冬春暖和,少雨干燥;夏秋凉爽,多雨湿润,四季如春的特点。

五.水系
测区内的主要河流为:南明河、鱼洞河、月亮河,在来仙阁一带,汇集于北东方向流入乌江,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南明河支流。

六.人文
东风镇人口约3万,有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主要分布在乌当坝子上,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条件较差山地。

区内因在建设经济开发区,经济较发达,但人的文化素质较差。

七.经济
乌当区是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带中心城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坐落其中。

实习区原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玉米、土豆、蔬菜等,现在主要经济农作物为桔子、板栗、杨梅、樱桃等。

原是贵阳蔬菜基地之一,现在在建设乐湾国际。

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业方面以乡镇企业及私人企业为主,近年来新建一批现代高薪企业如药厂、光学仪器、管材、花卉苗圃等,这些极大地刺激了对农副产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需求,使种植业、交通运输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八.实习区内旅游乌当区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别具一格。

实习区内旅游业极为发达,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和观光农业连接起来,主要有风景区有情人谷、渔洞峡、来仙阁等。

第三节实习区的地质调查史
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有许多著名地质学家如丁文江、王曰伦、乐森璕、蒋溶等曾先后到此作个调查。

1944年,李四光教授对该地
区第四纪冰川进行了系统研究,著有《贵州高原冰川之遗迹》一文。

乐森璕、蒋溶及罗绳教授曾在贵阳附近作过详细调查并有《贵阳附近地质旅行指南》及《贵阳附近地质构造》等文发表。

解放后,特别是自1956年以来,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逐渐展开,先后有不少单位来此调查。

虽然各单位工作的任务和目的不尽一致,但都注意到地质工作的基础--地层,在区内发育颇好,分别测制了不少剖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对该地区地层系统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贵州省区调队在开展《1:20万贵阳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对本地区剖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

其后,地质系的师生和其他调查研究人员在实习和科研过程中,在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特征、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特征、油气储层特征和本地区地热资源研究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乌当实习基地的地质内容。

第四节本次实习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1.收集本地区地质资料。

2.地质踏勘。

3.测制地质剖面。

4.建立区域地层层序。

5.野外地质填图。

A.穿越法。

B.追溯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