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2-2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2 2.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2 2.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2)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试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 设。 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①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 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和预期子 代的基因型即可,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B、b。提示:亲 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 实验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预期子代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
答案:(1)支持
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2)控制眼色的基因无论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 上,测交实验结果皆相同 ②XbXb、XBY XBXb、XbY
考点2
4.教材36~37页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5.教材37页练习一中3题,教材38页中二和教材39页 自我检测一中判断题2、4、5,教材40页二中2题,四中1、 2题都是经典好题。
考点1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知识必备 1.细胞内的染色体 (1)根据来源分为: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2)根据与性别关系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3.写出F2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 雌性:________;雄性:________。 4.写出实验的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白眼性状的表现,总与________相联系。 实验结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________。 5.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 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支持/不支持)萨顿 的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 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 提出以下假设: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 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情况)

B2-2-2&3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B2-2-2&3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ZW
♂:ZZ
雌性产生两种卵子,雄性产生一种精子。
亲代
ZBW
(芦花雌鸡)
×
ZbZb
(非芦花雄鸡)
雄性♂
zz
雌性♀
配子
ZB
W
ZB
zw
子代
ZBZb
(芦花雄鸡)
ZbW
(非芦花雌鸡)
思考讨论
1、X、Y染色体是同 源染色体吗? 2、 位于性染色体上 的A、a基因,在遗传时遵循 分离规律吗?
二 、伴性遗传
XbY
XbXb
XbY
其它伴X隐性遗传病:血友病等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隐性遗传?
A、B家族的遗传哪一个有可能是伴性遗传? 小结:伴X隐性遗传系谱图:女儿患病,其父必患病; 母亲患病,其儿必患病。
练习: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生下三个儿子 和一个女儿,问:其中有几个色盲?
亲代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X X
配子 X
B
B
b
×
X
b
X Y
X
B
B
Y
子代
X X
B
B
X X
B
b
X Y
B
XY
b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 1 : 1 : 1
女 性 携 带 者 与 正 常 男 性 的 婚 配 图 解
亲代 女性色盲 XX 配子 X
b b
男性正常 × X
B
X Y Y
b
B
b
父亲正常 女儿一定正常
子代
X X
1
B
b
XY
男性色盲
1 :
母亲色盲 儿 子一定色盲

2013高三生物复习课件 2-2-2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91张

2013高三生物复习课件 2-2-2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91张

必修二 ·第2单元· 第二讲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2)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 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取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和F1中红眼雌果 蝇交配,后代性状比为1:1,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 因。 3.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提示] (1)相同点:隐性遗传为隔代、不连续;显性遗
传为连续遗传。
必修二 ·第2单元· 第二讲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2)不同点:常染色体上显、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 无性别倾向,在子代男女中表现几率相同;伴性遗传中,Y 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雄性个体表现,为限雄遗传;X染色体 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有明显的交叉遗传和患者男 性多于女性的特点;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 也有交叉遗传特点,但患者男性少于女性。
②雄果蝇: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用____表示)。 XY
必修二 ·第2单元· 第二讲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3.实验过程及现象 (1)过程: ♀♂交配 P:红眼(♀)×白眼(♂)―→F1:____ (♀和♂)――――→ 红眼 3 1 白眼(♂) 红眼 (♀和♂)、 _______ (2)现象:白眼性状的表现总 F2: ____ 4 4
必修二 ·第2单元· 第二讲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3.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以XY型性别决定为例) (1)有些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 位基因,因而XbY个体中的隐性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也能表 现出来。 (2)有些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 位基因,只限于雄性个体之间传递。 (3)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 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联系,如XbY。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总复习作业:必修2 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总复习作业:必修2 第2章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必修②第二章第二讲一、选择题1.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的雄果蝇交配得到F1,F1中雌雄果蝇交配得F2,你认为交配结果正确的是()A.F1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和红眼短翅B.F2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中的母方C.F2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D.F2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解析: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X B,纯合白眼正常翅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Y,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 B X 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 B Y,均表现为正常翅红眼,故A错误;让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源于F1中的母方,故B正确;F2雌果蝇中纯合子(1/8aaX B X B 和1/8AAX B X B)占1/4,杂合子占3/4,二者的比例不相等,故C错误;翅形的遗传与性别无关,F2中正常翅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短翅占1/4,故D错误。

答案:B2.(2013·南昌模拟)已知果蝇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其控制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I区段;刚毛对截毛完全显性,其控制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Ⅱ区段上(如图)。

两种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B.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C.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D.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解析: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A、a,控制刚毛与截毛的基因为B、b。

纯种野生型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X AB X AB、X AB Y B,突变型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X ab X ab、X ab Y b。

野生型雌果蝇(X AB X AB)与突变型雄果蝇(X ab Y b)杂交,F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X AB Y b,不会出现截毛和白眼。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详案
课题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时
第一课时
教研组
生物组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概述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并了解科学家探索的过程。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基因和染色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行为,存在一致性。本节课通过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本节课的内容涉及性染色体,与后续的伴性遗传有连贯性,需要学生掌握。
3.基因的数量染色体的数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4.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上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
的过程中,会随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上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彼此分离的同时,上的自由组合。
同学们,时间到,接下来大家根据ppt上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ppt翻页至议的内容)
提问: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进入配子时有什么样的特征(同源、非同源)?
在形成配子时,基因进入配子有什么样的行为(等位、非等位)?
【旧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和基因的平行关系】
提问“思考(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有什么关系?”
那么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在孟德尔提出他的遗传理论之后,其他科学家都带来了什么新的思考?
三、议min
1.快速核对思的答案,并解决错误;
2.除了回交,还有什么样的杂交组合可以验证摩尔根的解释?【火箭班】
3.非等位基因间是否一定能够自由组合?为什么?
4.(在ppt上用图片表示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学生思考配子的基因型有哪些?并回答非等位基因间是否一定能够自由组合?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生物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当你学好生物就会发现,电视剧和广告中也充满了生物的奥秘,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分离定律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自由组合定律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2、基因在染色体上:①萨顿假说;②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伴性遗传:①类型及应用第3章基因的本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DNA分子的结构(双螺旋)3、DNA的复制:①半保留复制实验证据;②DNA分子的复制过程4、基因是有遗传物质的DNA片段第4章基因的表达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①RNA的组成与分类;②转录;③翻译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中心法则;②控制途径;③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染色体变异:①结构变异;②数目变异3、人类遗传病:①常见类型;②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③人类基因组计划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7章现在生物进化理论1、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2、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②隔离和物种形成③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区别:精卵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1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4.1DNA复制、转录与翻译4.2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5.1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变异)、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区别5.2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5.3“遗传病发病率”与“遗传方式”的调查5.4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所测染色体分析5.5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5.6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6.1育种方式的选择6.2几种育种方式7.1共同进化的类型与实例7.2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7.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启动子、终止子与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常见几种酶学好生物的几个小方法1首先,我们需要端正心态,不能再拿得过且过、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对待生物。

必修二2-2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必修二2-2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必修二2-2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一、选择题1.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

推断其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B.外祖母C.外祖父D.祖母答案 B解析患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 b Y,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其致病基因来源于他的母亲,而母亲视觉正常,故其母亲基因型为X B X b,而该男孩的外祖父视觉正常,所以其母亲的X b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其外祖父而只能是来自于其外祖母,并且其外祖母的基因型同样是X B X b。

2.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在于() A.近亲结婚容易使后代产生新的致病基因B.近亲结婚的双方携带的致病基因较其他人多C.部分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所控制D.部分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所控制答案 C解析每个人都携带几个隐性致病基因。

正常婚配情况下,这些致病基因纯合(表现出病症)的几率较小。

而在近亲结婚的人群中,由于他(她)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较近,夫妇双方同时携带某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故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高。

3.在人的下列每个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中期B.白细胞C.红细胞D.卵细胞答案 B解析次级精母细胞中期含一条性染色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含染色体;卵细胞中含有一条性染色体,白细胞中含两条性染色体。

4.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

某男性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儿子和女儿都有可能出现患者答案 D解析血友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某人患血友病(X h Y),其岳父正常(X H Y),岳母患血友病(X h X h),其妻子的基因型为X H X h。

X H X h×X h Y后代中儿子和女儿均有患病可能,概率均为50%。

5.(2010·潍坊)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XXY的色盲孩子,原因可能是() A.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B.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C.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D.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答案 C6.下列哪项比例不符合1∶3 () A.基因型为Aa的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个数之比B.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杂合子自交后代的隐性个体与显性个体之比C.正常双亲生了一个色盲儿子,预测后代有病个体与正常个体的比例D.紫茉莉的花斑植株授以绿色植株的花粉,产生的花斑植株与绿色植株的比例答案 D解析基因型为Aa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两种类型的卵细胞,比例为1 1,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一次减数分裂之后,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比例为1 3。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上面介绍的萨顿的推理,也是类比推理。 他将看不见的基因 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 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应当注意的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 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探究活动2: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解释孟德
尔的杂交实验(用D/d表示)
——伴Y遗传(限雄遗传) 雄性:XY -
(2)在同源区段Ⅱ X、Y同源区段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雌性:X- X-
雄性:X- Y-
基因的表 示方法
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如果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DD、Dd、dd 先写性染色体后写基因
二.果蝇杂交实验 1.提出问题
红眼是显性性状 3:1的性状分离比符
合分离定律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 之间的关系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CONTENTS
目录
01
萨顿的假说
0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03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问题探讨
人有46条染色体,但是旨在揭示人类 基因组遗传信息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却 只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讨论:1.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为 什么首先要确定哪些染色体?
复习巩固
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复习巩固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这是一种巧合吗?
萨顿用蝗虫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 胞的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定律中基 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非常相似。
一、萨顿的假说 染色体行为
从此,摩尔根成了孟德尔理论的坚定支持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按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Ⅲ一8
个体不一定患病,其原因是基因型可为

(3)色盲属于隐性伴性遗传,图乙中Ⅲ-5
个体一个隐性基因来自Ⅱ-4、Ⅱ-4的这个 基因则来自Ⅰ-1,所以Ⅰ-1的基因型为
XBXb,而Ⅱ-2正常,其基因型应为XBY。

(4)图甲中Ⅲ-8的基因型为l/2aaXBY或
l/2AaXBY,图乙中Ⅲ-5个体的基因型为
遗传系谱图
一般规律
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父母有病儿子 常显或X 世代遗传 有正常者一 显 定是显性 父亲有病女儿 世代遗传患 最可能X 全有病最可 者女性多 显 能X显 于男性 母亲有病儿子 都正常非X 隐 非X隐 隔代遗传
父亲有病儿子 世代遗传、 最可能Y 全有病最可 只有男性 上 能Y上 患者

感悟拓展
有的与性别有关,有的与性别决定无关(如
色盲、血友病等)。

自主梳理 一、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
1.特点:位于 性别
上的基因所控制 相关联的现象。
的性状总是和

2.人类红绿色盲症 (1)基因的位置:X染色体上。

(2)相关基因型
项目性 别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正常
(携带者)
XbXb
XBY
X bY
表现型
正常
色盲
正常
色 盲

多于 (3)遗传特点:①男性患者 儿子 母亲
隔代 女性;②往
往有
遗传现象;③女性患者的
一定
患病;④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
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3.抗维生素D佝偻病
(1)遗传病类型:伴X显性遗传病。 (2)患者的基因型:①女性:XDXD、XDXd。
得出如下结论:

(1)若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当父亲患病而
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而儿子患病),则致病
基因一定不在X染色体上;

(2)若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当父亲正常而
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而儿子正常),则致病
基因一定不在X染色体上;

(3)若患者仅限男性,且表现为连续遗传现
象,则致病基因(显性或隐性)位于Y染色体



4.实验现象的解释(略) 5.解释的验证:
测交法 染色体
。 上。
染色
6.实验结论:基因在
染色体
体 7.发展:一条 线性
上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在

上呈
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减数第一次 后
(1)发生时间:
分裂
同源染色
期。
体 (2)描述对象: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 等位基因
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上的基
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 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以XY型性别决定
为例)

(1)有些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
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因而XbY个体中的隐 性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出来。
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上的 自由组合。

互动探究 1.萨顿提出假说的方法是什么? 提示 类比推理。 2.在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中,遗
传因子称为什么?

提示
遗传因子就是现代生物学上的基因。


要点归纳
一、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染色体类型

2.性别决定
XY型性别决定 ZW型性别决定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 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 一定正常?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Ⅰ -2的基因型是________。

1.遗传方式判定顺序:先确定是否为伴Y
遗传(是否患者全为男性)→确定是否为母系
遗传(是否为母系遗传)→确定是显、隐性→
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2.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
(1)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为伴
X隐性遗传。

(3)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
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为伴 X显性遗传。 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推知致病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也可否定伴
aaXbXb,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
1/2×1/2Aa×l/2XbY=1/8。

(5)先天愚型即为21三体综合征,可能的染

方法点击 正确判定遗传系谱中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其基本方法是“反证法”,即首先观察分析 遗传系谱,初步得出其可能的遗传特点,再 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根据伴性遗传“交叉遗传”的特点,可以
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7号个体的 色盲基因直接来自母亲(5号),根据系谱图, 1号不患病,说明5号的色盲基因来自2号。
命题热点1 遗传系谱判定方法 【例1】图中甲、乙是两个家庭系谱图, 乙家族患色盲(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 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实验者:
摩尔根 果蝇 繁殖快 染色体
2.实验材料:
(1)特点:体积小,易饲养、

XX
少易观察。

(2)染色体组成:
①雌果蝇: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用 XY
表示)。

3.实验过程及现象

(1)过程:
性别
(2)现象: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 联系。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Ⅲ-5结婚, 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


答案 (1)常

(2)不一定
基因型有两
种可能

(3)XBXb XBY
(4)1/8
(5)23A+X
22A+X(或22A+X 23A+X) 染色体畸变

解析
(1)根据Ⅰ-1、Ⅰ-2号与Ⅱ-5号,
即两个患病的双亲生出一个正常的女儿,可 以确定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性遗传及应 用
选择题 2009年、2008年广东卷
非选择 2009年、2008年广东、 题 江苏卷
伴性遗传和遗 传病
自主梳理 一、萨顿的假说 染色体 1.内容:基因是由 携带着从亲代 染色体 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 上。

染色体 2.原因:基因和 行为存在着明显 的平行关系。 完整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独立 性和染色体 性。 配子形成 和 受精 形态结构 在 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 染色体 的 。 基因 染色体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也成 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对的 只有一个, 父方 成对的 也只有一条。 同源染色体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 , 非同源染 非等位 一个来自母方, 也是如此。 色体 (4) 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3.如果系谱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从可 能性大小上判断: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 很可能是显性遗传病。

(2)若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率相当, 则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不易凝固基因h 为显性,则图中甲、
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


)
A.XHY,XHXH
色盲、 血友病
抗维 生素D 佝偻病

二、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方
一般规律 父母无病女 儿有病一 定是常隐 父母有病女 儿有正常 的一定是 常显 父母无病儿 子有病一 定是隐性
法 遗传系谱图
遗传方 式 常隐
遗传特点 隔代遗传男 女发病相 率相等 世代遗传、 男女发病 率相等
常显
常隐或 隔代遗传 X隐
B.XHY,XHXh C.XhY,XHXh D.XhY,XHXH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题遗传方式为X染
色体上隐性遗传。甲为男性患者,其基因型
为XhY,乙的后代中有男性患者,其基因型
为XHXh。

答案 C

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
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

答案 B 解析 考查色盲遗传的特点,红绿色盲是
上的
等位基因 同源染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色体

(3)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发生时间:
减数第一次 后 非同源染色体
分裂
期。 上的
非等位基因
(2)描述对象: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
(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非等位基因 (3)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项目 类型 雄性个体 雄配子 雌体个体
两条异型性染色体 两条同型性染色体 X、Y Z、Z 两种,分别含X和 一种,含Z Y,比例为1∶1
两条同型性染色体 两条异型性染色体 X、X Z、W 决定于父方 决定于母方 哺乳动物、双翅目
后代性别

二、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1.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
错误的是

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