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教案

合集下载

2.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2.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七、作业设计(体现分层作业)
1、完成教材P38的概念检测及拓展应用
2、完成教材P40的复习与提高
3、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八、板书设计
第3节伴性遗传
一、人类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三、外耳道多毛症——伴Y染色体遗传
九、教学活动建议
1、用好“问题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引言,自然切入主题;
决定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上,在遗传上总是和____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
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概述人类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
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对典型的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进行遗传分析
问题①: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问题②:I1号是红绿色盲患者,他是否将色盲基因传给II2号?这说明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
1min
1min
1min
15min
15min
5min
15min
5min
回顾旧知
回归教材
利用色盲检查图,引起学生兴趣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通过演绎、比较和分析等科学思维,归纳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用时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果蝇的眼色遗传
【伴性遗传】
【情景引入】
【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
【学以致用:分析血友病】
【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伴性遗传》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伴性遗传》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伴性遗传》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2、说明伴性遗传的概念;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识别遗传家系图,判断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4、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在生产实践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讨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2、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讨论和探究过程中,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启发学生认同道尔顿尊重科学、对小事认真分析和研究的科学态度。

2、在了解常染色体遗传病及伴性遗传传递规律的基础上,是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在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方面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重点1、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分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性状的传递方式以及这些性状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2、探究伴性遗传的传递方式,概括出伴性遗传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遗传家系图的判别、解题方法及思路。

2、探究伴性遗传的传递方式,概括出伴性遗传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学案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等六、课时分配:2课时象。

教师利用一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上述家系图。

讨论:1、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答案:男性。

与性别有关。

)2、Ⅰ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答案:3号和5号。

)3、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答案:没有。

因为Ⅰ代1号传给Ⅱ代2号的是Y染色体,如果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Ⅱ代2号肯定是色盲患者。

)4、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答案:因为Ⅱ代3号和5号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盖。

高中《伴性遗传》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伴性遗传》优秀教学案例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通过遗传图解的绘制和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内在动力。
2.增强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消除性别歧视,尊重生命多样性。
高中《伴性遗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伴性遗传》章节,是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性别与遗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伴性遗传的概念和应用往往感到困惑。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优秀教学案例,以期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深入掌握伴性遗传的规律。
本案例以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为对象,他们在前期课程中已学习了基因、DNA和遗传等基本概念,为学习伴性遗传打下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讨伴性遗传的奥秘。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介绍伴性遗传的定义、类型及特点,让学生了解伴性遗传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2.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通过讲解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如X染色体的显隐性遗传等,帮助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规律。
3.伴性遗传病实例分析:以色盲、血友病等为例,分析伴性遗传病的发生原因、遗传特点及防治措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应用,我将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家族中的色盲遗传现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伴性遗传的普遍存在。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3_伴性遗传_教学设计_教案_4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3_伴性遗传_教学设计_教案_4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伴性遗传概念;2、通过分析红绿色盲遗传方式,能说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3、能概述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红绿色盲婚配方式中患病基因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交流的能力;2、通过分析遗传图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自主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体验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了解伴性遗传病,树立优生优育的良好的责任感。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规律及特点;教学难点红绿色盲基因的传递规律分析。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讲解故事,导入新课在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当属春节,西方国家也有类似于我们春节的节日,叫做圣诞节。

18世纪,道尔顿在圣诞节就为妈妈精心挑选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开开心心的送给妈妈,妈妈收到礼物以后却对道尔顿抱怨袜子颜色太过于鲜艳说,你买的这双樱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很疑惑,于是拎着袜子去问周围的人,只有他弟弟和他的观点相同,道尔顿通过仔细对比分析发现,他和他弟弟的色觉不正常,原来他们都是色盲。

就这样,道尔顿成了第一个发现人类红绿色盲症患者的人,他也是被发现的第一个红绿色盲患者。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患者通常不能正常区分红色和绿色。

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测试看看你们是不是红绿色盲患者。

经调查,我国男性色盲患者约7%,女性色盲患者约0.5%,可以发现红绿色盲的遗传与什么相关?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讲授】一、伴性遗传概念一、伴性遗传概念请同学们勾画23页伴性遗传概念。

伴性遗传: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板书】2.3伴性遗传一、概念接下来我们就首先以红绿色盲症为例来研究伴性遗传规律。

【活动】二、伴性遗传规律【板书】二、遗传规律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要研究人类遗传病的规律,做遗传实验肯定是不可行的,通常,我们会通过分析研究家系图,从中获得信息。

高中生物教案《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教案《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教案《伴性遗传》第一章:伴性遗传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理解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掌握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1.2 教学内容伴性遗传的定义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比较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遗传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传递规律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染色体模型介绍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区别1.4.2 讲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定义1.4.3 比较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1.4.4 讲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遗传1.4.5 举例说明伴性遗传的现象1.4.6 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第二章:伴性遗传的类型2.1 教学目标了解伴性遗传的类型掌握不同类型伴性遗传的特点2.2 教学内容类型1:X连锁隐性遗传类型2:X连锁显性遗传类型3:Y连锁遗传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同类型伴性遗传的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2.4.2 讲解类型1:X连锁隐性遗传的特点和实例2.4.3 讲解类型2:X连锁显性遗传的特点和实例2.4.4 讲解类型3:Y连锁遗传的特点和实例2.4.5 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第三章:伴性遗传的遗传咨询3.1 教学目标理解伴性遗传的遗传咨询的重要性掌握伴性遗传的遗传咨询方法和步骤3.2 教学内容伴性遗传的遗传咨询的意义伴性遗传的遗传咨询方法和步骤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伴性遗传的遗传咨询的重要性和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讨论伴性遗传的遗传咨询的意义3.4.2 讲解伴性遗传的遗传咨询的重要性和方法3.4.3 介绍伴性遗传的遗传咨询的步骤:家族史采集、风险评估、遗传检测、咨询和指导3.4.4 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第四章:伴性遗传的实例分析4.1 教学目标分析伴性遗传的实例应用伴性遗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2 教学内容分析伴性遗传的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应用伴性遗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伴性遗传的实例和分析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讨论伴性遗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4.2 讲解红绿色盲的伴性遗传实例和分析方法4.4.3 讲解血友病的伴性遗传实例和分析方法4.4.4 讲解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伴性遗传实例和分析方法4.4.5 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第五章:伴性遗传的实验研究5.1 教学目标了解伴性遗传的实验研究方法掌握伴性遗传的实验操作技巧5.2 教学内容伴性遗传的实验研究方法: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基因敲除伴性遗传的实验操作技巧:染色体观察、基因敲除操作5.3 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进行伴性遗传的实验操作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5.4 教学步骤5.4.1 引入:讨论伴性遗传的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5.4.2 讲解伴性遗传的实验研究方法: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基因敲除5.4.3 讲解伴性遗传第六章:伴性遗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6.1 教学目标理解伴性遗传疾病的诊断方法掌握伴性遗传疾病的基本治疗方法6.2 教学内容伴性遗传疾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家族史、遗传咨询、基因检测伴性遗传疾病的基本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伴性遗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6.4 教学步骤6.4.1 引入:讨论伴性遗传疾病对患者及家庭的影响6.4.2 讲解伴性遗传疾病的诊断方法6.4.3 讲解伴性遗传疾病的基本治疗方法6.4.4 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第七章:伴性遗传与性别决定7.1 教学目标理解伴性遗传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掌握伴性遗传性别决定的机制7.2 教学内容伴性遗传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XY型性别决定、型性别决定伴性遗传性别决定的机制:SRY基因、AMH基因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伴性遗传与性别决定的关系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7.4 教学步骤7.4.1 引入:讨论性别决定的基本原理7.4.2 讲解伴性遗传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7.4.3 讲解伴性遗传性别决定的机制7.4.4 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第八章:伴性遗传与进化8.1 教学目标理解伴性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掌握伴性遗传生物进化的机制8.2 教学内容伴性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性染色体变异、基因流伴性遗传生物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基因突变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伴性遗传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8.4 教学步骤8.4.1 引入:讨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原理8.4.2 讲解伴性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8.4.3 讲解伴性遗传生物进化的机制8.4.4 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第九章:伴性遗传与生物技术9.1 教学目标理解伴性遗传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掌握伴性遗传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9.2 教学内容伴性遗传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基因克隆、基因编辑伴性遗传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PCR技术、CRISPR/Cas9系统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伴性遗传与生物技术的关系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9.4 教学步骤9.4.1 引入:讨论生物技术在伴性遗传研究中的应用9.4.2 讲解伴性遗传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9.4.3 讲解伴性遗传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9.4.4 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第十章:伴性遗传与伦理问题10.1 教学目标理解伴性遗传伦理问题的内涵掌握伴性遗传伦理问题的处理原则10.2 教学内容伴性遗传伦理问题的内涵:歧视、隐私、基因筛查伴性遗传伦理问题的处理原则:公平、尊重、保护隐私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伴性遗传与伦理问题的关系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10.4 教学步骤10.4.1 引入:讨论伴性遗传研究中的伦理问题10.4.2 讲解伴性遗传伦理问题的内涵10.4.3 讲解伴性遗传伦理问题的处理原则10.4.4 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五章:伴性遗传的实验研究环节内容:进行伴性遗传的实验操作重点和难点解析:实验操作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伴性遗传知识的重要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伴性遗传》教案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伴性遗传》教案

伴性遗传一、伴性遗传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

2.人类的伴性遗传病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鸡的性别决定(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表示为ZW 。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表示为ZZ 。

2.实例分析重点聚焦1.什么是伴性遗传?2.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共研探究]在婚前体检中,汤姆辨别不出红绿色盲检查图中的图形,被医生确定为红绿色盲,而他的父母色觉都正常。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思考分析人类的染色体组成(1)正常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正常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

(2)只有一部分生物具有性染色体,主要有XY型和ZW型。

有些生物无性染色体,如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无性染色体。

(3)男性个体进行正常减数分裂时,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同时存在X、Y两条性染色体。

(4)X、Y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X和Y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

二者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X、Y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在非同源区段,不存在等位基因。

(5)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请填写下表:2.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1)汤姆是色盲,他的妻子露丝色觉正常,但露丝的父亲是色盲。

请思考露丝婚后所生的孩子会患有色盲吗?请写出遗传图解进行说明。

提示:由题意可以判断露丝为红绿色盲女性携带者,他们婚配的遗传图解如下:根据遗传图解得出:露丝婚后所生的男孩中,色盲和正常概率各为1/2;所生女孩中,携带者和色盲的概率各为1/2。

(2)汤姆的外祖父是色盲,则色盲基因的遗传途径为:外祖父→母亲→汤姆。

(3)为什么色盲女性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色盲患者?提示:男性只有一条X 染色体,当女性为色盲时,基因型为X b X b ,其中一条X 染色体必然来自于父亲,故父亲的基因型为X b Y ,表现为色盲;色盲女性若生一个儿子,则必将一条X 染色体传给儿子,故儿子的基因型为X b Y ,也是色盲。

生物教案:第二章第节伴性遗传

生物教案:第二章第节伴性遗传

第3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一)作者:姚卫娟,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本文系江苏省新课程教学创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教材背景分析《伴性遗传》是在学生学习了遗传定律、减数分裂的基础上安排的,其中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是对遗传定律的补充和深化,也是对遗传定律的复习和梳理过程。

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在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推理,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体验,激发他们探索遗传规律的愿望。

教学策略伴性遗传部分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通过色盲的测试,色盲被发现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通过遗传图解的绘制,进一步巩固遗传图解书写的规范性;通过对四组婚配图解的分析,得出伴性遗传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介绍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真正全面地了解伴性遗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伴性遗传,分析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2)举例说出与性别有关的其他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让学生练习,理解遗传规律。

(2)通过遗传图解的绘制,培养学生规范书写遗传图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伴性遗传的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教学过程(一)伴性遗传的概念教师:展示四幅色盲测试图,对学生进行色盲测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课件展示色盲被发现的小故事.提问:红绿色盲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病几率相同吗?学生回答:不同.(教师就势引导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二)伴性遗传的特点1.红绿色盲的遗传出示一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提问:(1)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是如何判断的?(2)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引导:(学生在具备遗传定律部分的知识基础上,回答第一个问题很肯定,但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思路通常会有些乱。

人教版高中学习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人教版高中学习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一、课题:《伴性遗传》二、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伴性遗传的看法2〕比较基因分散定律与伴性遗传,理解它们的一起点和伴性遗传的特别性,申明伴性遗传的特点3〕理解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2、技术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资料及图形解决分析问题的综合本事。

2〕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质问题,熟习解答遗传问题的技术、技巧。

3、感情目标:1〕培育学生的慎重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经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转达规律培育学生辩证唯心主义的思想。

三、课型与课时新讲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育器具幻灯片课件,多媒体,教材表示图五、教育要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六、教育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七、教育形式1.教法伴性遗传的知识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于是我采纳学生阅读议论、联合教师举例以及解说表示图进行教育,最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形象思想和抽象思想相联合,产生深刻的印象。

其余,着重学生独立观察发现、探究沟通,多鼓舞学生思虑并互相议论,扬长避短,并进行概括总结,富裕发挥学生的智慧。

学法在学法上,我从学生的特点,知识阻碍,动机和兴趣长进行分析〔1〕开始是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要抓住学生特点,踊跃采纳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以及学生遍布的踊跃主动参加的学习形式,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有效地培育学生本事,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2〕此后在知识阻碍上: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育中应予以简单清楚,由浅入深的来进行分析。

〔3〕其次在动机和兴趣上:应鲜亮本课的学习目标,富裕利用教育幻灯片、教材表示图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议论,在讲堂上富裕调换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引起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八、教育过程〔一〕导入新课简单让学生回首前面性别选择形式,人的性别选择形式是属于XY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新课内容:
(一)、性别决定
1、方式
性染色体决定例:人、哺乳动物等
染色体组倍数决定例:蜜蜂
基因决定例:玉米
环境决定例:龟
(1)性染色体决定
XY型♀:XX♂:XY
ZW型♀:ZW♂:ZZ
XO型♀:XX♂:X
XY型:
性别决定过程:
(二)、伴性遗传
2、在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常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常非伴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常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常非伴性
教学过程及内容
(四) 、课堂总结
一、性别决定方式
性染色体决定例:人、哺乳动物等
染色体组倍数决定例:蜜蜂
基因决定例:玉米
环境决定例:龟
二、伴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伴Y遗传
三、人类遗传病解题规律
1、先判断显隐性
有中生无,有为隐性
无中生有,有为显性
伴性遗传教案
教学
课题
伴性遗传
所用
教材
教材名称: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变异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册
自用
参考书
中学教材全解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板书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充分了解性别决定方式,并且能够说出具体事例的性别决
定方式。
2、能够熟记常见伴性遗传病,并能进行归类总结。
能力目标:1、通过对伴性遗传规律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辨识遗传系谱图,
推断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生体验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
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
教学
重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
难点
分析遗传系谱图
教学
方法
教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探究发现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整理归纳法

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用色盲实例引出伴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1)遗传特点
①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的现象。
③男患者的母与子一定患病。
伴Y遗传(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1)遗传特点
①男全患,女全正
②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三)、人类遗传病解题规律
1、先判断显隐性
有中生无,有为隐性
无中生有,有为显性
2、在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
1、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2、分类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伴Y遗传
伴X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症)
(1)相关表现型及基因型
女性
男性
表现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基因型
XBXB
XBXb
__XbXb_
XBY
XbY
(2)遗传特点
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②女患者的父与子一定患病。
③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