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的故事

合集下载

世界历史上的拜占庭帝国

世界历史上的拜占庭帝国

世界历史上的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又称东罗马帝国,是一个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帝国,它在欧亚大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相当悠久,延续了超过千年之久。

本文将为您介绍拜占庭帝国的起源、政治体制、文化传承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起源与发展拜占庭帝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30年,当时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迁都至拜占庭,将其命名为君士坦丁堡。

这个城市地处战略要地,位置优越,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君士坦丁大帝对拜占庭帝国的建设付出了巨大努力,进行了行政、军事和经济的重组,开创了一种新的帝国模式。

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拜占庭帝国逐渐壮大,成为了一个繁荣强盛的帝国。

二、政治体制拜占庭帝国的政治体制相对复杂且独特。

首先,皇帝在政治体制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被视为上帝的代表。

其次,帝国设立了严密的官僚机构,以管理和控制广大领土。

在行政方面,拜占庭帝国采用了地方自治制度,各地地方官员负责管理并征收税款。

此外,拜占庭帝国还实行了一部详尽的法典,包含了国家的各项法律规定。

三、文化传承拜占庭帝国在文化上有着丰富的传承。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拜占庭帝国对希腊文化的保护和传播。

希腊哲学、文艺复兴以及基督教文化都得到了拜占庭帝国的支持和发展。

此外,拜占庭帝国还对教育非常重视,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之一——君士坦丁堡大学。

这个大学吸引了许多学者和文化人前来学习和交流,对整个欧洲的文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拜占庭帝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传播和保护了希腊文化,成为了希腊文化在中世纪时期的重要传承者。

其次,拜占庭帝国的国际贸易和商业活动为欧亚大陆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始于13世纪,面临着外敌的侵袭和内部弊端的困扰。

最终,拜占庭帝国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攻陷,结束了它悠久的历史。

总结拜占庭帝国作为一个伟大而辉煌的帝国,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足迹。

东罗马帝国的覆灭拜占庭帝国的终结

东罗马帝国的覆灭拜占庭帝国的终结

东罗马帝国的覆灭拜占庭帝国的终结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曾经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然而,它最终还是走向了覆灭,成为了历史的一页。

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的分裂。

当罗马帝国的西部地区逐渐陷入混乱和衰落时,东部地区凭借着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繁荣的经济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得以延续并发展。

君士坦丁大帝将首都迁至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成为了拜占庭帝国的核心。

在其辉煌时期,拜占庭帝国的文化、艺术和科学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它融合了古希腊、罗马和基督教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文化。

在建筑方面,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装饰令人赞叹不已。

在法律领域,《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对后世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占庭帝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威胁。

外部的压力不断增加,来自蛮族的入侵、阿拉伯人的扩张以及塞尔柱突厥人的崛起,都给帝国的边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尤其是在 11 世纪以后,帝国在小亚细亚的领土逐渐丧失,经济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内部的政治腐败和权力斗争也不断侵蚀着帝国的根基。

皇位的争夺常常引发激烈的内战,各方势力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贵族和官僚的贪婪导致了税收的加重和民众的不满,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军事上的失利也是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帝国的军队在面对外敌时,由于战略失误、装备落后以及兵源不足等问题,多次遭遇惨败。

例如,在曼齐刻尔特战役中,拜占庭帝国的军队被塞尔柱突厥人击败,这一败使得帝国失去了小亚细亚的大片领土。

经济方面,拜占庭帝国过度依赖贸易,但随着地中海贸易路线的改变以及新的贸易中心的出现,帝国的经济优势逐渐丧失。

同时,频繁的战争和内部的动荡也导致了农业生产的破坏和商业的衰退。

宗教问题也给拜占庭帝国带来了困扰。

东西方教会之间的分歧不断加剧,最终导致了 1054 年的大分裂,这进一步削弱了帝国的凝聚力。

在 1453 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千年帝国的兴衰与遗产

拜占庭帝国:千年帝国的兴衰与遗产

拜占庭帝国:千年帝国的兴衰与遗产拜占庭帝国,又称为东罗马帝国,是古代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95年。

拜占庭帝国在中世纪时期,成为了欧洲和亚洲的文化、宗教和政治中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过程、政治制度、文化成就以及遗产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过程1.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始于公元395年,当时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他的两个儿子统治。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设在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因此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建立,标志着古代罗马帝国的分裂,也预示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

2.黄金时代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大约从公元6世纪中叶到1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拜占庭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拜占庭帝国的领土扩张到了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非等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在政治方面,拜占庭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为了巩固皇权,拜占庭帝国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如设立官僚机构、加强中央集权等。

此外,拜占庭帝国还实行世袭制,确保皇位的稳定传承。

在经济方面,拜占庭帝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发达的贸易网络。

拜占庭帝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充足。

同时,拜占庭帝国还控制了地中海贸易的要道,与周边国家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往来。

在文化方面,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罗马的文化传统,同时又吸收了东方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建筑、艺术、宗教等方面。

拜占庭建筑以其宏伟壮观、精美细腻而著称于世,如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等。

拜占庭艺术则以马赛克画、壁画、金器等为代表,展示了拜占庭人民高超的艺术技艺。

此外,拜占庭帝国还是基督教东正教的中心,对世界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衰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占庭帝国逐渐陷入了内外困境。

从10世纪中叶开始,拜占庭帝国的国力逐渐衰落,领土不断缩小。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40):拉丁人君堡泄愤肢解东帝国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40):拉丁人君堡泄愤肢解东帝国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40):拉丁人君堡泄愤肢解东帝国上文中介绍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因为帮助阿莱克修斯四世和伊萨克二世推翻阿莱克修斯三世的统治,十字军与他们的“船家”威尼斯人希望获得前者许诺的高额报酬,但由于帝国政权频繁更迭,新登基的阿莱克修斯五世拒绝了前任对拉丁人的承诺。

这无疑给了长期与罗马人累积仇恨的拉丁人反戈的借口。

1204年君堡陷落后的形势1204年4月13日,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终于在十字军和威尼斯共和国的联合围剿下露出破绽。

拉丁人从君士坦丁堡西北角的布雷契耐进入城内,这座成为罗马帝都近千年的巨大城市沦为待宰羔羊。

君堡的三日浩劫此前拉丁人的进攻中,君士坦丁堡已经有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城中多处沦为火海。

然而,拉丁人特别是十字军并未在占领东罗马首都后就此收手。

这座罗马帝国的第二座京城遭遇到了人类历史上最知名也是最惨烈的浩劫,拉丁强盗们在短时间内让君堡千年的文明化为焦炭。

即便是基督教最为神圣的教堂和修道院,也因为财富没能躲过拉丁人的疯狂掠夺。

任何具有金钱价值的物品都会成为十字军和威尼斯人的目标。

最终,拉丁人总共在这里掠走了90万银币,威尼斯人如愿拿到了自己“应得的”15万银币,十字军则“只得到”5万银币。

后来十字军与威尼斯人平分了搜刮来的20万银币,其余的50万银币则被十字军成员偷偷据为己有。

描绘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艺术作品拜占庭当代希腊裔美国籍历史学家斯佩罗斯·弗里奥尼斯(Speros Vryonis,1928-2019年)这样描述:拉丁士兵把欧洲最伟大的城市变成了人间地狱。

三天的浩劫里,君士坦丁堡不断发生着谋杀、强奸、抢劫和破坏的故事,这些恶行连几个世纪前的汪达尔人和哥特人都望其项背。

君士坦丁堡原本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古典时期和拜占庭艺术博物馆,一个拥有惊人财富的贸易中心,拉丁人对他们发现的财富感到震惊。

虽然威尼斯人也欣赏灿烂的拜占庭艺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出自拜占庭的海外领地),后来也保存了劫掠来的的大部分艺术品,但法国人和其他拉丁十字军肆无忌惮地破坏了这些艺术珍宝,甚至让修道士饮酒、侵犯修女和谋杀东正教神职人员。

拜占庭的陷落故事概括500字

拜占庭的陷落故事概括500字

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篡权者阿莱克修斯一世开始,他引入西欧封建分封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军队,对突厥进行了有力的抵抗,并收复了一些东部领土。

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这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起源。

十字军收复了尼西亚,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

虽然阿莱克修斯的孙子曼纽尔一世是十字军的朋友,但双方都不能忘记他们互相革除了对方的教籍,拜占庭对源源不断经过其领土的罗马天主教十字军的意图很持怀疑。

11世纪和12世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和来自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诺曼人不断攻击帝国,并对帝国的省份进行掠夺。

亚历克修斯给予贸易专权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尤其成为反西情绪的对象。

他们成为“法兰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

尤其威尼斯人特别受反感,尽管威尼斯的船只是帝国舰队的骨干。

与此同时,突厥依然是一个威胁,1176年他们击败了曼纽尔。

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企图征服拜占庭帝国,但给帝国带来最大摧残的却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这次东征的目的是占领埃及,但威尼斯人获得了领导权。

在他们的怂恿下十字军1204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他们建立了一个短期的封建王国(拉丁帝国),而拜占庭的力量却彻底被削弱了。

拜占庭帝国这时已经四分五裂了: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和特拉比松同立。

前者由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统治。

1261年他们收复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战败了伊庇鲁斯,恢复了帝国。

但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欧洲,而把他们在亚洲的敌人忘了。

这时他们幸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穆斯林内部分裂。

当奥斯曼帝国建立后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国几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了。

拜占庭向西方求救,西方提出的条件是两个教会必须统一。

拜占庭虽然颁布法律统一教会,但拜占庭的居民并不接受罗马天主教。

一些西方的雇佣军来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数人宁可拜占庭死亡。

他们看着奥斯曼帝国将剩余的地域蚕食。

一开始奥斯曼帝国认为攻击君士坦丁堡代价太大,不值得,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非常坚固,除十字军外上千年中没有人能够攻克它。

土耳其历史-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王朝和瓦伦提尼安王朝)

土耳其历史-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王朝和瓦伦提尼安王朝)

⼟⽿其历史-拜占庭帝国(君⼠坦丁王朝和⽡伦提尼安王朝)拜占庭帝国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基督教帝国,其重要性可以做这样的最简单的表述:如果拜占庭帝国在⿊暗时期初期和西罗马帝国⼀起崩溃了,那么西⽅整个基督教⽂明,就不可能存在了。

关于拜占庭帝国起始的年代,就如同我国的春秋和战国的年代划分⼀样,是很难有定论的。

根据不同性质的划分,⼀般来说,有以下⼏种观点:1,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坦丁⼤帝迁都拜占庭(君⼠坦丁堡),此后以拜占庭为⾸都的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2.公元378年,⽡伦斯皇帝在亚德⾥亚堡被西哥特⼈击败,标志着罗马帝国的黄⾦岁⽉结束,欧洲进⼊了⿊暗时代,从此之后的罗马帝国和以前政治统⼀的帝国,在性质上发⽣了变化,于是此后的东部的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3.公元395年,统⼀罗马帝国的最后⼀个皇帝狄奥多西⼀世去世,罗马帝国正式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此后的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4,公元476年,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废,作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东罗马帝国从此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5,公元610年,东罗马帝国希拉克略王朝建⽴,希拉克略皇帝下令将官⽅语⾔从拉丁语改为希腊语,从此东罗马帝国成为了⼀个纯粹的希腊⼈帝国,所以最狭义的拜占庭帝国也有从610年希拉克略王朝开始算的。

本⽂就以君⼠坦丁堡的创建者,第⼀位基督教皇帝君⼠坦丁作为拜占庭世系的起点。

⼀.君⼠坦丁王朝1 ,君⼠坦丁⼀世(306-337),罗马皇帝。

戴克⾥先“四帝共治”时期的凯撒(副皇帝)君⼠坦提乌斯⼀世之⼦。

被称为君⼠坦丁⼤帝。

305年,两位奥古斯都戴克⾥先和马克西⽶努斯双双退位。

306年7⽉,不列颠军团推举君⼠坦丁为奥古斯都。

从311年到324年,君⼠坦丁先后击败马克森提乌斯(312年)和李锡尼(324年),成为了罗马帝国唯⼀的皇帝。

313年君⼠坦丁和李锡尼共同发布《⽶兰敕令》,给予了基督教合法地位,结束了罗马帝国内持续200年的对基督教的迫*害⾏为。

拜占庭帝国建立

拜占庭帝国建立

拜占庭帝国建立拜占庭帝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王朝,在公元四世纪至十五世纪期间,影响深远。

它的建立与罗马帝国的分裂密切相关,标志着古代罗马世界的转变。

本文将探讨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及其历史背景。

一、罗马帝国的分裂公元三世纪末,由于政治不稳定、军事衰败和民族侵略,罗马帝国逐渐疲弱。

此后,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即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西哥特人所灭,并宣告灭亡。

二、拜占庭帝国的建立1. 君士坦丁大帝的重要性君士坦丁大帝是拜占庭帝国建立的关键人物。

他在公元330年将首都由罗马迁至新罗马(后来的君士坦丁堡),为拜占庭帝国奠定了基础。

2. 君士坦丁堡的战略位置君士坦丁堡位于海峡两岸,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这使得君士坦丁堡成为一个军事要塞,对抵御外部侵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基督教的作用君士坦丁大帝也把基督教定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并在拜占庭帝国的建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督教的传播加强了帝国的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统一。

4. 拜占庭帝国的特点拜占庭帝国与罗马帝国相比,更加注重东方的文化和传统。

它的统治者与居民更多地接受了希腊文化,这在语言和宗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发展1. 利奥六世的改革拜占庭帝国在第八世纪末遭受外部压力和内部问题的困扰。

为应对这些挑战,拜占庭的皇帝利奥六世开展了一系列的军事和行政改革,提高了帝国的军事实力和管理效率。

2. 拜占庭帝国的辉煌时期中世纪,拜占庭帝国达到了其巅峰时期。

在十世纪和十一世纪,该帝国恢复了东部地中海贸易的繁荣,并保持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同时,拜占庭文化也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3.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从公元1204年到1261年,拜占庭帝国遭受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摧残。

这次东征导致了帝国的分裂和虚弱,拜占庭帝国的势力逐渐衰退。

四、拜占庭帝国的终结1453年,拜占庭帝国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

君士坦丁堡被罗穆洛斯二世占领,标志着拜占庭帝国的结束。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之路君士坦丁与君士坦丁堡的传奇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之路君士坦丁与君士坦丁堡的传奇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之路君士坦丁与君士坦丁堡的传奇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之路:君士坦丁与君士坦丁堡的传奇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是欧洲及中东地区历史上最重要的帝国之一。

它的兴起与陨落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其中君士坦丁与君士坦丁堡无疑是最为闪耀的传奇。

一、君士坦丁的兴起与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公元4世纪初,罗马帝国正面临内忧外患,分裂成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两个部分。

君士坦丁大帝,作为罗马帝国的将领,通过一系列的战争统一了东西部,并使东罗马帝国成为实质上的中心。

君士坦丁还有着伟大的远见,他认识到废寝忘食地建造一座集政治、经济和军事于一体的城市的重要性。

于是,他选择了一座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将其命名为君士坦丁堡,即现在的伊斯坦布尔。

二、君士坦丁堡的政治与军事重要性君士坦丁堡不仅地处欧亚交通要道,还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其地势险要,东西两侧分别有亚洲和欧洲,北侧紧靠黑海,并有宽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相连。

这使得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不可逾越的屏障,封锁了敌人对帝国的入侵。

此外,君士坦丁堡还是一座经济繁荣的城市。

作为连通亚洲和欧洲的枢纽,它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站。

君士坦丁堡的繁华也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定居,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环境。

三、君士坦丁堡的文化与宗教影响君士坦丁堡的建立不仅给拜占庭带来了政治和军事上的重大优势,还对其文化和宗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君士坦丁拥抱基督教,并在帝国内大力推行基督教,使得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东正教的中心。

众多教堂、修道院和文化机构建立于此,使得君士坦丁堡成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中心。

四、君士坦丁堡的衰落与拜占庭帝国的末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占庭帝国逐渐陷入衰落。

这主要是由于政治内部腐败、外敌压力和军事实力衰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君士坦丁堡曾数次被入侵,最终在1204年遭到了第四次十字军的洗劫,加速了帝国的瓦解。

然而,君士坦丁堡并没有彻底消亡。

在1261年,拜占庭帝国恢复了对该城的控制,并且延续到1453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光千年——拜占庭帝国当东方的中华帝国发出的光辉照耀着东亚大陆时,此时在西方,有一个庞大的帝国也放射出夺目的文明之光,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这个帝国就是罗马,当公元三世纪时,它已经呈现出苍老疲敝之态了,各地将军自立为王,连连混战,后来这种局面被一个人打破,他就是戴克里先,这与中华的隋朝颇有相似,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统一了中国,并创造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而此时的戴克里先也结束了内乱,并创造了一种新的帝国管理制度,那就是有名的四帝共治制:东西部各两个皇帝,西部皇帝为正职,称成为奥古斯都,东部为副,称为凯撒,,副职为正职的养子或女婿。

在这场危机中,东部和西部由于原本存在的差异而导致了更大的更大的分裂,此时,周边蛮族又伺机而动,使得原本衰落的帝国更加衰亡了,就在危机之时,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帝王,他的名字与凯撒,屋大维,将永垂罗马史,他就是君士坦丁,他的出现不仅给帝国注入了新的血液,还导致了另一个伟大的帝国的诞生,高瞻远瞩的君士坦丁大帝似乎看到了帝国东部的优势,决定在东部新建一个都城,历史证明大帝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个伟大的都城最后成了享誉世界的千年古都,它让帝国更好的对付蛮族和边境的管理,并连通着欧亚大陆的商业和文化线路,也是帝国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帝国屹立千年而不倒,它就是——拜占庭(后被大帝改为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大帝不仅统一了帝国,新建了都城,还开启了共治皇帝时代,并改革了行政区划分,继续戴克里先的职业世袭制,并大量招募蛮族兵,他的另一个史无前例的举措就是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并将皇权凌驾于神权之上。

君士坦丁大帝的出现让罗马这头苍狼仿佛又抬起头来,但是一切可能出现的辉煌随着他的逝去而变得不可能了,帝国陷入了他的儿子们导致的混战中,直到另一个人的出现——迪奥多西一世,当人们以为罗马会再次迎来一个君士坦丁时期的春天时,历史却让它成为罗马的最后一个晚秋。

他死后,两个儿子将帝国一分为二,从此出现了东西罗马帝国,当西罗马在饥荒、经济等内患和蛮族入侵等外患中慢慢覆灭时,东罗马帝国因为本身的经济稳定,朝政较清明度过了这个危机,于是,公元476年,原来屹立着两个帝国的欧亚大陆上只有一个帝国。

此时的拜占庭帝国已没有昔日罗马帝国的光彩,但这并不代表它没有这个梦想,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后,这个帝国迎来了一个伟大的帝王,这个伟大的帝王一直怀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罗马的光彩重新照耀起来,同时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出生贫寒,但命运之神却垂青于他,先后有舅舅查士丁,妻子提奥多拉帮他成为一代帝王,他带着“一个皇帝,一个法律,一个帝国”的目标出发了,伴随他的是皇后提奥多拉和大将贝利撒留,他制订了新的法律——《罗马民法大全》,建造了中古世界的奇观——圣索菲亚大教堂,还从中国引入了养蚕技术,击败了波斯,征服了汪达尔人。

东哥特人,西哥特人,保加利亚人,拜占庭人似乎看到了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但历史是何其的相似,君士坦丁大帝匆匆完成了统一大业,而査士丁尼的帝国之梦也仅仅是昙花一现。

开始是大瘟疫的降临,然后是帝王和将星的离去,最后是外敌的入侵。

后代的君王也为这个帝国之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帝国于是又内忧外患,直到另一个伟大的帝王出现,他一个总督、海军将领的儿子,推翻了一个不受欢迎的皇帝的统治后,被推举为皇帝。

他就是希拉克略。

当时拜占庭帝国是四面楚歌,于是这位帝王开始建立军区,实行兵农合一、军政兼容的制度,军区制使得拜占庭的军事实力提升,于是拜占庭解除了外患,特别是波斯人的威胁。

但是这样的好景不长,此时阿拉伯帝国已经崛起,并在不断地开拓疆土,帝国在于阿拉伯作战时节节败退,于是叙利亚和北非被阿拉伯人给占领了。

当希拉克略的曾孙君士坦丁四世即位后,情况有所好转,同时,由于新式武器——希腊火的出现,阿拉伯人在进攻君士坦丁堡时受挫,而后与帝国签订了合约,这次战争对于拜占庭人而言,是拯救了他们的帝国,而对于欧洲人来说,这场战争的意义更大,它使欧洲免遭阿拉伯军队的蹂躏,同时使基督教免遭伊斯兰教的征服,也许上帝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儿子所创造的宗教就这样被别的教给征服,所以当阿拉伯人在向拜占庭侵犯时,它保佑拜占庭人打败了敌人,从而保护了东正教;当阿拉伯人侵犯高卢时,他们被法兰克人击败,天主教于是被保护了,历史就是这样,如果阿拉伯人在这两次入侵中有一次得手的话,那么今天的世界未免太过于单调了,东方和西方也就没有那么多吸引人的文化差异了。

当阿拉伯人的威胁解除后,帝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王朝——伊苏里亚王朝,这个王朝发生了一场运动,人们称之为——损坏圣像运动,其结果是神权的削弱和帝国对教会控制的全面加强,同时也是东西教会大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苏里亚王朝之后,帝国内乱不止,军区贵族的势力得到了加强。

而后,有一位伟大的君主出现了,他和査士丁尼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出生卑微,但却都有非凡的统治能力,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马其顿王朝时代,这也是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

他就是瓦西里,帝国在他的统治之下,内部和外部的局势都有较稳定的局势,瓦西里后,其子可没他这样的能力,于是在外事上不时失利,其子死后,帝国又陷入了内斗中,政权逐渐被军人所掌控,军人的统治让帝国在对外战事上取得了不少胜利,到瓦西里二世,帝国在军事上的辉煌已达到了极点,这也是拜占庭由盛转衰的开始,旷日持久的战争耗费了国力,使得中小军农和自由农民破产,军人贵族的势力增强。

在此之间,发生了一个重要的事情,东正教成了斯拉夫人的重要宗教,俄罗斯因此成为基督教的一员。

当瓦西里去世后,帝国变走向衰弱,但这次历史的长河吞没了它,从此帝国在没有出现一个可以和之前的几位明君相比的君王,帝国也在没有崛起过,一直走向灭亡。

但这个黄金时代却让人无法忘记,如果一个人要怀恋拜占庭的疆域时,当然会去回想査士丁尼时代,但如果一个人对拜占庭的文化感兴趣,最好就是去研究一下这个黄金时代的文化。

但黄金时代后便是帝国的衰落,此时军人贵族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了,于是各军事首领各地割据,大贵族左右着政权,在加上军区制的衰败,女人干政,个贵族家庭的争斗,于是帝国内乱不止,此时帝国的在外部受到了三个方向的外敌压力——东方的塞尔柱突厥人,西方的诺曼底人,北方的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在巴尔干半岛蠢蠢欲动,最为严重的便是塞尔柱突厥人的崛起了,历史最终也将见证它给这个帝国所带来的影响。

塞尔主人对拜占庭的不断入侵,帝国虽组织了反击,但总是归于失败,于是帝国东部的领土被不断地蚕食。

于是这场竞争中两个帝国的实力不断地发生了改变,半个世纪后,拜占庭已不是这些突厥人的对手。

国力不断衰弱的拜占庭不得不向同样信仰基督教的西方求助,于是一场深刻影响历史的事情开始了,那就是十字军东征,但令拜占庭人未想到的是,这样的求援最终变成了引狼入室,在第四次东征时,十字军的入侵不再是东部的伊斯兰地区,而是拜占庭的古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无疑是对原本已经很羸弱的帝国的一次致命打击,从此更加一蹶不振了,但历史似乎不愿看到这个帝国就这样灭亡了。

当这些十字军士兵攻占的帝都后,并没有夺取整个帝国,于是拜占庭的血脉得到了保存,而保存着帝国血脉的是三个贵族,这三个贵族在昔日的领土上建立了三个据点,并成立了三个王国——特拉布松王国,伊庇鲁斯王国,尼西亚帝国,历经曲折后,尼西亚复兴了帝国。

但这并不意味着帝国的重新崛起,此时的帝都几乎是一座废城,而拜占庭也如同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将开始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两百年。

此时仍内忧外患,而且拜占庭在欧亚的商贸地位完全被土耳其给去取代了,而土耳其也已经崛起了,统治者无法判断形势,要么亲土耳其,要么亲西方,昔日辉煌的帝国一步步走向了死亡的深渊。

当土耳其的巴耶扎克成为苏丹时,这位野心勃勃的帝王曾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帝国濒临灭亡,但碰巧的是当时的莫卧儿帝国的帝王帖木儿在于土耳其大战中取胜了,无心的救了这个千年帝国,使它多走了半个世纪。

但这天还是来了,当默罕默德二世即位时,拜占庭帝国迎来了那一天,1453年将是帝国的最后一年,此时的拜占庭已只剩下一座帝都,称不上帝国了,但拜占庭人在这刻却给世人展现了衣服誓死拼搏的悲壮画面,一万守军对抗十七万入侵者,君士坦丁堡那著名的内外双城墙对抗五十多门大炮,这场战争无疑是毫无悬念的。

但末代君王君士坦丁十一世却与臣民们表现的一场顽强,他们仍每天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对着主祷告。

5月29号拂晓,敌人发动了全面进攻,这次,全能的主再也无法保护他的子民,君士坦丁堡陷落了,末代君主战死了,千年帝都惨遭劫掠,徒留着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默默的见证了这一切。

1453年5月29日,千年帝国拜占庭寿终正寝。

当人们为这个帝国的灭亡惋惜时,不得不思考帝国覆灭的原因。

从地图上看,拜占庭位于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航道和欧亚两洲之间的陆地交通要冲,这使得帝国处于四面包围的局势,西有西哥特人,北非有汪达尔人,东有波斯人,南部有保加利亚人,西南部有诺曼人,帝国在千年历史中,总要不断的抵制这些这些国家,帝国很少有宁静的日子,于是,国力便在一次一次的战争中逐步消耗,同时,由于拜占庭是原来罗马帝国的分支,很多拜占庭帝王想重现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于是不断的开拓疆土,最典型的就是査士丁尼,他在位期间征服过不少周边蛮族,极力想重新塑造昔日的罗马帝国,同时,他又喜欢华丽与威严,他对建筑有着狂热的喜爱,他想成为第二个所罗门甚至比所罗门更伟大,于是在帝都内修建了不少宏伟的建筑,最著名的便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不断的对外扩征和大兴土木,无疑让帝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消耗很大,同时由于征服使得帝国的版块很大,帝国也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但是要维持住这样的地位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后来的几个皇帝无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可见,査士丁尼的梦想在追求和维持中都让帝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同时,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东西方的地理和文化差异以及关于关于圣子,圣父,圣灵的争执让罗马教会和君士坦丁主教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造成了东西教会分裂,帝国与西方各国的关系较差,从十字军东征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西方国家对帝国没有一点友情,前三次东征,他们打劫了帝国的不少地方,而且还没有履行和拜占庭的合约,第四次东征,十字军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更是表现了他们完全没把这个所谓的同教弟兄当弟兄看。

帝国没有很好的盟友,拜占庭陷入了孤立中。

同时由于君士坦丁大帝所创建的共治皇帝制度没有明确规定皇位的继承人一定是当世皇帝的长子,因此皇位也不像中国那样存在较少的争议。

皇位的这种不确定性造成了皇位继承人的斗争,加剧了王室内乱和政权频繁更迭,使得统治很不稳定,导致拜占庭逐渐衰弱。

同时,统治者又多无能,许多统治者毫不关心国家政事,反对赛马很有热情,同时又喜欢花天酒地的生活,如瓦里西二世之后的君士坦丁八世仅三年时间就将国家积累的财富耗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