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品课件

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阿拉伯人
1453
拜占庭 文艺复兴
1.查士丁尼一世是罗马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被列 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查士丁尼对罗 马法的主要贡献是( B ) A. 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B.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促成《法学汇纂》等多部法典的
形成
C.开始编写罗马成文法
C.《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本邦人与外邦人的关系
D.《查士丁尼法典》具有形式主义特点
2.《查士丁尼法典》包括了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
《新法典》是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 的。上述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B ) A.皇帝的命令就是法律 B.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C.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D.罗马法只是皇帝敕令的汇编 3.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说明了( D ) A.侵略扩张导致人民反抗、亚历山大帝国灭亡 B.穷兵黩武、内部矛盾重重的罗马帝国灭亡了 C.外族人的入侵 ,导致古埃及文明衰落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世界名城君士坦丁堡
是以罗马帝国皇帝君 士坦丁命名的。罗马 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 马的首都。后又成了 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 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 城市和港口,是全世 界唯一的地跨欧亚两 洲的城市
圣索非亚大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
课堂小结
《 查拜 士占 丁庭 尼帝 法国 典和 》
学习目标
1.知道拜占庭帝国的起源、发展和灭亡的基本
史实;
2.理解并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部分以 及对后世的影响。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出生于马其顿托莱索 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到君士坦丁 堡投奔充当禁卫军首领的舅父(一 说伯父)查士丁,受到良好的教育。 查士丁称帝后(518—527),将查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学习目标: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价值。
新课解读:知识点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拜占庭帝国的由来: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
所以人们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2、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的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②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社会稳定;③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④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4、查士丁尼简历:483年生于农民家庭。
其叔父靠军队发迹,并最终爬上东罗马君主宝座。
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
528年,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5、《查士丁尼法典》: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内容:影响:①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③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知识点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灭亡过程:(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2)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3)东征的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其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繁荣一时。
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为了稳固帝国的法律体系,编纂的一部法典,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对古代欧洲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
2.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认识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
2.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案例分析法:分析拜占庭帝国的典型事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图片展示法:展示拜占庭帝国的建筑、艺术等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历史背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课件。
3.图片:拜占庭帝国的建筑、艺术等图片。
4.参考资料:关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学术论文、书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拜占庭帝国的建筑、艺术等,引导学生关注拜占庭帝国的繁荣。
提问:你们对拜占庭帝国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讲解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操练(15分钟)分析拜占庭帝国的典型事件,如拜占庭帝国的扩张与衰落。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三单元
拜占庭帝国
帝国灭亡
罗马帝国分裂
查士丁尼继
(东西罗马帝国) 位
西罗马帝国 灭亡
阿拉伯人入 侵
外族入侵
奥斯曼土耳其 入侵
395年
476年
527年
7世纪
9世纪 14世纪初 1453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三单元
拉
使得阿拉伯人遭遇了惨重的失败。
在西方,阿拉伯人消灭了拜占庭帝
伯
国在非洲北部最后的驻军,占领从突尼
人
斯直到摩洛哥的广袤土地。
入
希
侵
腊 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三单元
过程 ②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 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 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意义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第三单元
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 集大成者。
——《社会变迁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编撰》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 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 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5.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
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 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D ) A.皇帝的权力来自于法律 B.罗马法保护皇帝的权威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罗马法治意识比较浓厚
6.下列不属于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的是( A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
丁尼法典》
【知识框架】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重点梳理】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历
史
地
位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衰亡过程(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西欧封建主组建的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3)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影响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知识延伸】
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固守传统,沉醉于昔日的荣光,没有创新意识;长期的对外征战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国力下降;不断遭受外族的入侵;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主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后又复国,但从此国势日渐衰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最终将其灭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共23张幻灯片)

材料一: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 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
材料二:在东罗马帝国的最后一夜,一些东 罗马人趁乱登上拉丁人的战舰,他们携带着古代 的珍贵文献流亡到西欧各国,使得生活在天主教 神权世界的人们重新看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亚历山大和恺撒,以及其他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光 辉思想。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人性战胜了神性, 希腊人的理性光明照穿了教皇和封建制度所构成 的重重帐幕,给西欧带去了文艺复兴之光。在拜 占庭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西欧的新世界。
《法理概要》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新法典》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 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 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 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 罪处理” •材料三: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 (担保人)代为清偿,……。 •材料四: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 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 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 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军事封建制度
措施: 将行省改为
军区,把自由民 编入军队,军事 将领成为地方行 政长官。
拜占庭帝国时间轴
罗 马 帝 国 分 裂
西 罗 马 帝 国 灭 亡
查 士 丁 尼 继 位
《 查 士 丁 尼 法 典 》
395 476 527 529 565
多
阿个
拉军
伯 人
事 势 力
入进
侵攻
奥斯 曼土 灭 耳其 亡 入侵
问题: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1、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对东 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东西文化交流架 起了桥梁。 2、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西 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3、对西欧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 件,起了保护作用。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东正教圣像中的查士丁尼
四、余辉如虹(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文明
基督教文明
东方文明
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古希腊罗马文明 基督教文明 东方文明
观察拜占庭地理位置,拜占庭帝国文化有怎样的特点?
拜占庭文化在西方
“战乱迫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逃离家园,移居到相对 安定的西欧,推动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拜占庭 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 热潮…”
——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索》
阅读材料,你得到什么信息?
古典文化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精神
古代
近代
现代
拜占庭图腾
俄罗斯国徽 西里尔字母 俄文字母
观察图片,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塞尔维亚字母
四、余辉如虹(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时间上的桥梁作用
近代文艺复兴
空 间 上
希腊罗马古 典文化
的 桥
基督教文化
兼收并蓄
1.《罗马民法大全》承认什么制度的合理性?与之前相比有何进步性?
奴隶制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2.《罗马民法大全》对哪些法律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 3.你觉得《罗马民法大全》中体现了什么精神直至今日依然有其价值。 法制精神
根据材料讨论罗马民法大全的地位
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最后一位伟大的 罗马皇帝
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 ③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 ④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查士丁尼一世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 历史 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教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亡;学习和领会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以及帝国在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掌握有关《罗马民法大全》的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拜占庭帝国兴亡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拜占庭帝国的兴亡史,使学生认识到开放宽容导致文明进步,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进而坚定我国走改革开放之路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查士丁尼法典》难点: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因其以东部城市士坦丁堡为首都,历史上又称东罗马帝国。
其国运延续千年久,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这幅图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述的这个帝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皇帝的画像。
查士丁尼像二、讲授新课: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东罗马帝国的经济为什么比较活跃?生: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部地区。
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2简述《罗马民法大全》的形成过程。
生: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529年,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
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简要评价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知识框架】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重点梳理】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背景(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目
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概况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
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
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评价
及历史地位《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
《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衰亡过程(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西欧封建主组建的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3)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影响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
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知识延伸】
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固守传统,沉醉于昔日的荣光,没有创新意识;长期的对外征战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国力下降;不断遭受外族的入侵;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主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后又复国,但从此国势日渐衰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最终将其灭亡。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