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美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美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材分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组成的《罗马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启示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3、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4、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教学准备:1、电脑、投影仪;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二、学情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作为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又存在了近千年的原因,学生不易理解。

但是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系统的历史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本课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能力进行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东罗马帝国版图、《查士丁尼法典》和《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时间等基本史实。

目标2:简述《查士丁尼法典》和《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历程,认识罗马成文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重点、难点)目标3:结合教材与材料,认识拜占庭帝国走向衰亡的原因;(重点、难点)目标4:结合教材与材料,分析归纳拜占庭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

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罗马帝国何时衰亡的?何时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的?西罗马帝国何时灭亡的?生回答。

师: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存续下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东罗马帝国是如何发展壮大并最终灭亡的。

2.讲授新课(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东罗马帝国版图、《查士丁尼法典》和《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时间等基本史实。

师出示图片: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版图师:拜占庭帝国在查士丁尼统治时,版图涵盖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因东罗马帝国首都在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说出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师讲述查士丁尼: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出身于巴尔干半岛一个农民家庭,成年后跟随叔父查士丁从军,经历了战争考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答案: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过渡:拜占庭帝国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横跨欧亚非三洲,国内外贸易发达,在蛮族入侵大动荡时,不但没有灭亡,反而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拜占庭帝国的疆域有了很大的扩展,而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查士丁尼大帝。

(3)简介查士丁尼一世(4)过渡:查士丁尼辛苦征战20多年,最后令他流传于世的却是他在位期间组织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

(5)思考:找出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者、目的、组成、组要内容。

4.学习第二部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看书梳理拜占庭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答案:外族入侵: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9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十字军东征: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扩大罗马教会在东方的势力范围,攻打拜占庭帝国。

看视频《十字军东征》。

(2)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千年帝都,君士坦丁堡,曾经的中世纪欧洲第一城,在奥斯曼土耳其人75厘米的巨炮陷落了,与之一同灭亡的是这个4世纪到14世纪的帝国,从此不复存在了,君士坦学生找书回答学生阅读课本后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利用视频资料理解知识点---十字军东征。

丁堡被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一个时代结束了。

(3)问题思考:在几个世纪里,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拜占廷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廷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和启示。

答案:外族的入侵;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十字军的征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等。

启示:开放促使文明繁荣富强;保守封闭致使文明衰落。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目标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价值。

2.识读地图,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阅读出自《查士丁尼法典》的史料,透过现象看本质。

3.通过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的学习,认识到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秩序的规范。

4.通过对拜占庭文化的了解,认识到历史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激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热情;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多元的,只有在扬弃中才能获得发展。

教学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953年,在咸阳底张湾的一座隋墓中,出土了一枚拜占庭帝国的金币。

为什么中国会出土拜占庭帝国的金币?拜占庭帝国是怎样的国家?这枚金币能说明什么问题?进而导入本课。

探究新知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一)编纂背景【教师活动】出示地图《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

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学生活动】了解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思考:拜占庭帝国强盛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后回答: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教师活动】小结: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二)编纂过程【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查士丁尼一世(483—565)》,简要介绍查士丁尼。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528年,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出示《罗马民法大全》相关知识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3.10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3.10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学科:历史年级:九年级主备人:审批:学校.课题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型新授周次序号教学目标了解查士丁尼在法制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及地位;知道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灭亡的过程;掌握拜占庭文化的主要代表及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

二、讲授新课(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东罗马帝国教师: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哪些地区?学生: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2.《罗马民法大全》史料1如图。

查士丁尼小简历姓名:查士丁尼补充在位时间:527-565年出身:农民社会关系:叔父查士丁(前任皇帝)语言:通晓拉丁文和希腊文特长:法律、宗教、军事史料2一个好皇帝……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的指导。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些法律?学生: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史料3根据朕的宪令,若非特殊情况,私人财产是不得侵犯的。

私人财产包括:金钱、房产、土地、奴隶……史料4被释自由人是从合法奴隶地位中释放出来的人。

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上课用教案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上课用教案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课标要求: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二、素养目标1.时空观念:秦末农民起义的时间;2.史料实证: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3.历史解释: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4.唯物史观: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5.家国情怀: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三、重难点1.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2.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四、导入提到拜占庭帝国,有学者是这样描述的“拜占庭帝国就像一个身着盔甲、手持圣经和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特殊人物。

”这让人不禁心生好奇,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帝国?一位赳赳武夫还是一位虔诚儒雅的学者?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历史课堂《光荣与梦想:一个文化帝国的兴衰历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拜占庭帝国,梳理帝国历史,感受拜占庭帝国的文明风采。

五、新课(一)帝国梦想(拜占庭帝国文明的兴起)【看图说史】引导学生观看地图梳理罗马帝国的历史,知道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设问:(1)描述一下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的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判断依据是什么?(2)结合地图,罗马帝国分裂的因素有哪些。

【历史放映厅】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拜占庭帝国都城的由来。

【材料研读】结合地图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都城的选择对于帝国文明兴起的重要意义。

结合拜占庭都城建筑图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拜占庭帝国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关系。

设问:拜占庭帝国的帝国梦想是什么?(二)盛世辉煌(拜占庭帝国文明的形成)【古迹游览】通过图片和视频感受圣索菲亚教堂的恢弘,引导学生思考查士丁尼修建圣索菲亚教堂的原因。

3.10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3.10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4.对比分析:拜占庭帝国与古罗马帝国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有所不同。
5.学习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等方式,深入理解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知识。思考题:请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原因、,《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地位等话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模拟法:安排学生进行历史情景模拟,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思考和分析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原因,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提高课堂趣味性。
2.教学手段:
-法典中包含了基督教的教义和教规,对基督教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它整理和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法律成果,对欧洲的文化传承有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①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的基本概念
-拜占庭帝国的定义
-《查士丁尼法典》的起源和内容
②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拜占庭帝国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法律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查士丁尼法典研究网站:收录了关于《查士丁尼法典》的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学生可以在此深入了解法典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典型例题讲解
七、典型例题讲解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例题来加深对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的理解。例题将涵盖关键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例题1:比较拜占庭帝国与古罗马帝国的异同。
3.10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拜占庭帝国的基本概况;知道《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认识《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及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认识到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陞使文明衰落。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及其影响,拜占庭帝国创造的辉煌成就。

教学难点:认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教学用具:教案、PPT教学程序:1、导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一起进入第11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学习。

(明确课题)二、新授(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1 .拜占庭帝国概况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

后来,该城被称为君士坦丁堡。

罗马帝国分裂后,这里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PPT展示拜占庭帝国的整域图,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基本概况。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49-51页内容,完成拜占庭帝国兴衰的时间轴。

按照时间抽顺序分别讲述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大事件。

2 .查士丁尼的统治(PPT展示查士丁尼的人物介绍)483年,查士丁尼出生于托莱索(今南斯拉夫境内)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就表现出超人的精力和智慧。

518年,查士丁尼的叔父被拥立为皇帝,即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一世对自幼跟随着自己的侄儿查士丁尼寄予了厚望,让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自杳士丁尼一世即位后,查士丁尼就协助叔父常理政务,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其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被誉为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皇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5.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

《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几部法律?
提示: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

6.问题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提示:《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图片展示:《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2.教师提问: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怎样?
提示: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3.教师提问: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势力入侵。

4.问题思考: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提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

我们坚信宽容开放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未来的中国会更美好。

5.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文化,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要求我们有一种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学会包容、吸收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断进步。

3 板书设计
1.《查士丁尼法典》:目的、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意义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时间、对文化的影响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两大问题。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这两大问题分别探讨了《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和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

学生对于拜占庭帝国的探讨比较感兴趣,气氛热烈,展示较好,对于《罗马民法大全》的认识不够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