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消毒“误区”和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猪场消毒以及消毒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猪场消毒以及消毒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猪场消毒以及消毒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一、消毒的目的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传播。

二、消毒的分类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将消毒分为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未消毒三类。

预防性消毒:是指结合整天平时的饲养管理对圈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器械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

预防性消毒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出消毒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一个星期消毒一到两次。

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消毒的对象包括病畜所在的圈舍、隔离场地以及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

即刻消毒一次一般是每天消毒一次。

终末消毒:是在病畜解除封锁、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螨虫可能残留的致病菌而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三、消毒过程中其存在的误区1、平时不消毒,发生疫病时才消毒。

在牲畜群体的生长环境中,存在着数以万计的病原菌。

群体发病是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外界病原菌入侵。

通过消毒可大大降低畜禽传染病群体感染疾病的机率。

有的养殖户平时千万别消毒,发生传染病以后一天消毒传染病好几次,没发病时1个月消没用一次毒,容易发生传染病。

2、错误使用生石灰。

在实际生产中,有些户在门口撒一些生石灰或熟石灰进行消毒。

实质上,生石灰消毒的机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形成氢氧化钙,安全卫士进而水解出的碱性氢氧根离子具有杀菌杀毒的作用。

因此、使用生石灰消毒最好的方法是生石灰与水1:1混合,然后再加水配成10%-20%的石灰乳再进行消毒,现配现用效果才好。

不极小与水配成石灰乳消毒作用是很有限的,有的人选用熟石灰消毒,熟石灰是没有消毒示范作用的。

3、消毒药使用的浓度越大,价格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有些养殖户在消毒时,认为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实质上,使用浓度大,消毒效果并没有因为的增大而消毒效果增加,即便是浪费药物,浪费钱而已。

猪舍消毒的误区

猪舍消毒的误区

猪舍消毒的误区养殖是我国比较重要的养殖项目,并且养猪也是农村主要的经济来源。

养猪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各种疾病,很多朋友为了预防疾病,会经常的对猪舍进行消毒,但是大多数的养殖户都没有正确的消毒方法。

出现了一些误区,导致不仅没有有效的预防疾病,还影响了猪群的生长。

那么大家在对猪舍进行消毒的时候会有哪些误区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1、不生病不消毒对猪舍进行消毒是为了减少或者是杀死存在与猪舍中的病菌,但是很多农户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都不会进行消毒工作。

虽然猪舍暂时没有发生疾病,但是在外部还是会产生许多病原或者是存在病原的携带者。

这些携带者会将病菌通过各种物质传播到猪舍,入侵猪群,导致疾病的产生。

如果没有及时消毒的话,猪舍中病原就会逐渐积累,引发更为严重的疾病。

所以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消毒,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各种疾病发病率。

2、消完毒不发病对猪舍消毒只是起到一个预防的作用,它并不能完全的隔绝病菌,杜绝疾病的发生。

很多朋友就认为对猪舍消毒后就不会发生疾病了,其实是错的,很多时候猪舍没有病菌,但是许多病菌会通过空气、老鼠等一系列介质传播到猪舍。

并且猪群自身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例如粪便没有及时清理的话也会产生大量的病原体。

所以我们一定要定期定位,全面的消毒,加强日常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发病率。

3、消毒剂接触到猪群一般我们使用的消毒剂对病原体有非常大的抑制作用,但是消毒剂的作用非常强,不仅对病菌有抑制作用。

对猪身上的活体细胞也会产生影响,如果猪群接触到消毒剂,特别是喷雾状的,当猪吸入之后会对猪的呼吸道产生非常大的危害。

会破坏呼吸道的免疫系统,使病菌有入侵的机会,导致极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如果生殖器接触到还会严重影响到后期的繁育与排泄,所以我们在消毒的时候一定不能让猪群接触到消毒剂。

4、饮用水消毒很多朋友在消毒的时候为了消毒更加全面,会对猪的饮水也进行消毒。

但是这样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消毒剂无法有效的被水溶解,甚至还会破坏水分子。

养猪场认清消毒的19个误区(2)

养猪场认清消毒的19个误区(2)

养猪场认清消毒的19个误区(2)误区(七)已经消毒,畜禽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尽管进行了消毒,但并不一定就能收到彻底的消毒效果,这与选用的消毒剂品种、浓度、质量及冷藏方法有关。

就是已经彻底规范消毒此后,短时间内很安全,但许多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飞禽,老鼠等媒体传播,养殖动物自身不断污染环境,也会使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必须定时、定位、彻底、规范消毒,同时结合有投资计划地免疫接种,养殖场才能做到养殖动物一律病或少得病。

消毒不是万能的,但是离了消毒是万万不能的。

误区(八)做不做终末消毒都一样经验告诉我们,新建的养殖场疾病很少,而老养殖场疾病很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养殖场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畜禽分泌物、体表脱落物,以及鼠粪、寄生虫虫卵、污水或其它污物,这些有机物化学物质中藏匿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不但会病原菌传播给下一批动物,使他们发病,同时这这些残留物还会消耗或中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严重影响了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干扰以后的消毒效果。

因此,一定要做好终末消毒。

消毒很重要,清洁卫生比消毒更重要。

误区(九)大门口建有消毒池就万事大吉了许多规模化养殖场都设置有紫外消毒街灯、车辆消毒池和员工消毒地下通道等,但是浓度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如消毒池消毒药的在不够、不定期更换塑料制品、消毒池消毒液不干净、员工未必走消毒通道、不开紫外灯、紫外灯照射时间不够等现象;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杜绝,养殖场出现疫情是必然的。

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都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制度,但是生产实践中又不可能完全彻底的封闭,如何对人流、物流、车流进行彻底的消毒是任何一个养殖场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到位,将是养殖场首屈一指最大的安全隐患。

这里要特别强调对拉猪车以及有的放矢车上的工作人员要彻底成功进行有效消毒,本场全盘参与装卸车的人员必须彻底更衣、消毒。

误区(十)装猪台不在养殖场里面,根本不用消毒绝大多数的装猪台都是建在猪场的外面,有很多人认为消不消毒都不会对猪场造成威胁,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大家想一想,拉猪车是不是什么猪都拉,谁的猪都拉,并且咱们的人员亦需和他们接触……所以,装猪台要加大消毒液浓度彻底进行消毒。

养猪场如何走出消毒的误区

养猪场如何走出消毒的误区

养猪场如何走出消毒的误区养猪场如何走出消毒的坏习惯?消毒后后不清理污物彻底的机械清除是有效消毒的前提。

消毒前应先将运来可移走的用具运至舍外清扫、浸泡、冲洗、刷刮,并反复消毒,舍内从屋顶、墙壁、门窗,直至地面和粪池、水沟等按顺序认真清理和冲刷整洁,然后再进行消毒。

消毒不严格消毒是非常细致的工作,要全方位地通过消毒,如果留有“死角”或空白,就起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对进入医务人员生产区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程序和要求进行消毒,强制禁止工作人员不按要求冷藏而随意进入生产区或“串舍”。

用干燥的木炭消毒在养殖场或种苗舍入口池中,堆放厚厚的干石灰,这起不到如何有效的消毒作用。

使用石灰消毒最好的方法是加水配成10%~20%的石灰乳,用于涂刷畜禽舍墙壁1~2次,既可消毒灭菌,又有涂白美观的作用。

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药细菌、病毒对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对消毒剂也可能产生耐药性,因此最好是几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交叉。

消毒液不现配现用消毒池中的消毒液不勤换、不保持有效浓度。

消毒液要现配现用,否则可能会会发生化学变化,造成“失效”。

消毒池中的消毒液要经常更换,保持相应的浓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用刺激性较强的消毒药带畜消毒或空栏消毒后不冲洗残留较为明显药物用强酸、强碱等刺激性强的消毒药进行带畜消毒,会造成畜眼、呼吸道的刺激,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皮肤的腐蚀。

空栏消毒后一定要冲洗,否则残留的消毒剂会造成畜禽蹄爪和皮肤的毁容。

不发疫病不消毒虽然没有会发生传染病,但外界环境可能已存在科粉,传染源会排出毒素。

措施如果此时没有改采严密的消毒措施,病原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等传播途径,入侵易感畜禽,引起疫病发生。

养殖场有效消毒的常见误区

养殖场有效消毒的常见误区

投稿信箱y@63年第期P IG S TO DAY▲!2006年是中国养猪业不平凡的一年,在较多猪场爆发的“无名高热”病也有多种病因之说,所有同仁都已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良好的生物安全是养殖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如何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感染压力及不同的生产阶段下执行正确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方案尤为重要。

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以及对现代消毒科技观念的理解,总结出养殖场有效消毒的常见误区,以利于畜禽场管理者们建立有效消毒的正确观念。

误区一:空栏消毒前不做彻底有效的清洁许多养殖场只是空栏清扫后用大量的清水简单冲洗,就开始消毒,这种方法不可取。

因为消毒药物作用的发挥,必须使药物接触到病原微生物。

经过简单冲洗的消毒现场或多或少存在甚至不易被烧碱清除的有机物,如血液、胎衣、羊水、体表脱落物、动物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油脂等,这些有机物中藏匿着有大量病原微生物。

这些藏匿着的病原微生物,消毒药是难以渗透其中发挥作用的。

这样,本栋猪舍上批猪遗留下来的病原又给下一批猪带来安全隐患。

同时,消毒药物与有机物,尤其是与蛋白质有不同程度的亲和力,可结合成为不溶性的化合物,并阻碍消毒药物作用的发挥。

再者,消毒药被大量的有机物所消耗,严重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

所以说,彻底的清洁是有效消毒的前提。

正确的做法是:打扫清除后,使用良好的清洁起泡剂,能彻底清除栏圈的死角和破损缝隙中的油脂等污物,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直至完全清洁。

误区二:消毒池用烧碱消毒,且一星期只换水加药一次许多养殖场门卫消毒池用烧碱,浓度根本没有仔细称量换算,有效浓度达不到3%,也不考虑空气、阳光这些因素对其消毒效果的影响,更没能做到2d 更换药水1次。

因为,烧碱的水溶液只能维持2d 的有效消毒效果,2d 以后药已失效,根本达不到消毒效果。

所以说这种消毒池是形同虚设。

其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烧碱起反应,迅速降低了池中起消毒作用的氢氧根离子浓度。

我们曾做过试验,从上水加药开始,每天用试纸测定pH 值2次后得知,池中3%的烧碱水已失效。

猪场常见的四个消毒误区

猪场常见的四个消毒误区

非洲猪瘟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随着人们在与非洲猪瘟的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已经有许多凭借生物安全管理成功防控的案例。

猪场虽然在积极地实施生物安全,但消毒并不等于生物安全。

选择可靠的产品,掌握科学的方法,合理消毒才能真正保护好猪场。

合理方法是在使用生石灰时必须配成10%~20%的乳液进行消毒。

另外,铺撒生石灰后再用2%火碱消毒液喷洒使生石灰变成石灰乳,两种强碱性药物作用,其杀灭病原的作用会增强。

熟石灰放久了,就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化学反应,生成没有氢氧根离子的碳酸钙,这时的熟石灰已完全丧失了杀菌消毒的作用。

为了保证生石灰的消毒效果,最好现买现用。

72PIGS TODAY July 20202 误区二:戊二醛、聚维酮碘雾化人员通道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作用于菌体蛋白的巯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对非洲猪瘟有效、性价比高等特点。

但是戊二醛属于中等毒力,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有害,对眼睛、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还可引起过敏反应。

单方的聚维酮碘虽然对人体无害,但是目前还没有实验理论数据证明对非洲猪瘟有效,也不可取。

合理思路是: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微生物并且对人员、动物安全,不同的病原微生物选用不同的消毒剂,不同的消毒对象选用不同的消毒剂。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性,当前的主要灭活手段是高温及消毒。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传染病研究室主任仇华吉研究员关于非洲猪瘟消毒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目前对非洲猪瘟有效的消毒剂主要有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碘酸、戊二醛、火碱、生石灰等,火碱只适合环境、设备、空舍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物适合人员消毒。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19年版)》的通知中还提到75%酒精和碘化物也可以作为人员消毒使用。

掌握养猪场正确消毒观念与方法

掌握养猪场正确消毒观念与方法

掌握养猪场正确消毒观念与方法消毒的目的就是降低感染疫病发生的机会,而不是增大猪的应激,消毒不能起到保健,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不能用保健药物来代替消毒。

在养猪生产消毒中,误区多多,我们需要加以改进这些认识和行为。

在生产中我们需要树立这些观念:1.消毒保健胜过预防投药,预防保健重于治疗用药。

2.投药不能代替消毒保健,消毒保健可以减少投药。

3.合理使用消毒剂和制定消毒方案,切实做好消毒保健工作。

4.消毒保健不应增加猪群应激,达到绿色消毒保健目的。

对消毒认识的十大误区未发生疫情可不消毒或随意消毒消毒工作是净化环境,切断传染源的一个最重要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畜禽养殖中,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也应消毒。

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疫病流行。

另外,消毒次数和消毒强度不够,不能进行定期预防性消毒,就不能有效减少和控制饲养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就有可能暴发疫病。

所以未发生疫情也应做好消毒工作,并且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已经搞好消毒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消毒预防是疫病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但不是唯一措施。

有许多消毒工作存在消毒盲区,即使再严密的消毒措施也很难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病原体仍可以通过空气、飞禽、老鼠等媒介进行传播。

因此,除了进行严密的消毒外,还要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随便使用哪种消毒剂都可以做好消毒工作,消毒剂能杀菌就行,能否杀病毒无所谓消毒效果的好坏与使用的消毒剂有直接关系,许多消毒剂都有不同程度的消毒缺陷,要么不稳定,消毒作用时间短,要么杀菌能力强,但对病毒无效。

如广泛使用的季铵盐类消毒剂虽然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但因为没有杀病毒的能力,因而成为有缺陷的消毒剂。

所以评价消毒剂好坏不能单看它的杀菌能力,而是要看它有没有杀菌、杀病毒的综合能力。

消毒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消毒浓度是决定消毒液杀菌(毒)力的首要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浓度越高越好,如96%以上酒精不如70%酒精的杀菌效果好。

猪场消毒5大误区,您遇到过吗

猪场消毒5大误区,您遇到过吗

猪场消毒5大误区,您遇到过吗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型猪场面临规模小、环境差、生产管理不到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环境问题,造成猪场防疫压力大,经常受到疫病威胁!猪场内外的消毒虽然受到一定的重视,但是在具体执行当中由于各种限制因素的存在,而导致采行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的局面。

其中猪场普遍存在消毒中存在的误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带猪消毒理解有误带猪消毒的侧重点不应该局限于猪的口部,而应包括猪周边环境所在的弹性及周围环境,因为很多病原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如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等。

特别是在当前的寒冷季节里,多数猪场为了能保持猪舍内的温度,猪舍的门窗紧闭,造成空气污浊,许多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胃部并侵入猪体内引起疾病。

(2)消毒剂选择不合理很多猪场使用醛类及过氧乙酸消毒剂给猪舍用来喷雾消毒,这是不对的。

因为这些消毒剂刺激性强,容易造成星毛黏膜损伤,激发猪群的呼吸道心律不整。

低质还有某些猪场选择廉价低质消毒剂,这也是不推荐的。

好看我们猪病通建议选择品牌和信誉度好的厂家生产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使用,控管猪场消毒效果高效。

(3)追求表面不探实质因为养猪生产中的效果不容易直观评价,配运严格的消毒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有些规模猪场配备有专门的冲洗消毒工)物力(需要购买一定的消毒设备)财力(有猪场外请工程人员挖水泡粪中的地沟,费用了得)。

导致重视部分猪场虽然重视消毒液,但是只停留在表面,生产人员消毒的操作方式随便、不规范,只是走过场,应付了事。

(4)依赖单一品种的消毒剂这和猪场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类似。

如果养猪场长期猪场使用单一品种的消毒剂,那些对该品种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就未必会存在,并且其他敏感的尖锐病原也会存在变异的发生。

这样下来,消毒效果就如同隔靴雷米扎县,起不到作用。

我们猪病通建议猪场要定期更换消毒剂的品种,做到消毒无死角。

(5)猪场不发病不消毒消毒分为暂时性消毒和猪场临时性消毒。

预防性消毒就是针对地区火鸡场所在地区的常发疾病种类,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定时定期进行的一种很有必要的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 免疫使用 活苗免疫 ,加强 免疫不论 使用活苗 还是灭 活苗 ,
性率 。
的抗 体水平 ,但这并 不能说 明弱毒疫苗 在控制猪 蓝耳病 方而 血清 型很 多 ,P S 毒株之 间免疫交叉保护性差[。因此 ,对 RR V 4 】 于猪 蓝耳病 的防控 ,应采取综 合防控措 施 ,加 强饲养管 理 , 关键在于提高猪群P R 抗体的水平 与整齐度 。 RS ( 灭 活苗与弱毒 苗各 有优 缺点。弱毒苗注入体 内的效 3)
帮 助猪 场生产者建立正确 的消毒保健观念 。 ( ) 1 消毒保健胜 过预 防投 药 ,预防保健重 于治疗用 药。 ( 2)投药不能代替消 毒保健 ,消毒保健可 以减少用 药。 ( ) 3 合理 使用消毒剂和消 毒方案 ,切实做好消毒保健 工作。 ( 4)消毒保健不应增加猪 群应激 ,达到绿 色消毒保健 目的。
性场 应该选用 灭活苗 ,而 阴性 场最好选 用免疫效 果好 的弱毒 疫苗 。
3 讨论
( ) 体检测结果表 明,首次免疫不论用灭活苗还是用 参考 文献 1抗
1 ] 刘景华. 动物病毒学[】 版. :科学出版社 ,19 M. 第2 北京 97 活 苗 ,免疫 效果都 达不到农 业部规定 的标准 ,抗体效 价不 足 【 殷 震 , [ 梁皓仪 . 同蓝耳 病疫苗 的免疫 效果一 抗体 效价分 析[】 猪 , 2 】 不 J养 . 以抵抗蓝 耳病 ,同时抗体水 平不集 中 ;首次 免疫使用 活苗免
12 做好消毒就不会再发生疫病 .
消毒 预 防是 疫病 防制 的关 键措 施 之一 ,但 不 是唯 一措 施 。有许多 消毒工作存 在盲点 ,即使再严 密 的消毒措施也 很 难彻 底消灭病 原微生 物 、切断传 播途径 ,病原体仍 可通 过空 气 、飞禽 、老 鼠等媒介 进行传 播 。因此 ,除进行严 密 的消毒 外 ,还要有计划地进行 免疫接种 和药物预防 。 1 对消毒认识的 “ 误区 ” 1 1 未发生疫情可选择不消毒或随意消毒 . 13 任何一种消毒剂都可 以用做 消毒 . 消毒 工作 是净化 环境 、切 断传染病 的一 个最重要 和行之 消毒剂 能杀菌就行 ,能否杀病 毒无所谓 。消毒效果 的好 有 效的办法 。在养 猪过程 中 ,尽管平 时没有疫 病发生 ,但也 坏 与使用 消毒 剂 的类 型有直接 关系 ,许 多消毒剂 都有不 同程
果 与感染野 毒没有多 大差别 。会 同野毒 一样穿 过胎盘侵 害胎
抗体 阳性率 均显著 高于首免 、加强都 用灭活 苗免疫 的抗 体 阳 比猪高致病性 猪蓝耳病灭活苗效果好。由于P R V的基 因型或 RS
2 3 首免 与加强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比较 。

. -首免抗 体情况 _
=免抗 体情况
组 别
比较 安全 的 ,可 以诱 导一定 的抗体产 生 ,如果抗 体与野 毒 的
由上 图知 ,首 免不论使用灭活苗还是 用活苗 ,平均SP /值 基 因序列 比较相似 ,会产生较 好 的保 护 ,如果 基因序列 不相 都不 高 ,虽然首免 活苗平均SP 比灭活苗高 ,但是差 异不显 似 ,则保护力 比较差。 /值 著 。首次免 疫使用 活苗免疫 ,加强免 疫不论使 用活苗 还是灭
3 吉林省 白山市浑江 区河 口畜牧兽 医站 ,白山 14 0 ; . 33 0 4 吉林省 白山市浑江 区太安 畜牧兽医站, 白山 14 0 ) . 3 3 0
猪场 如何 在不 同环境 、不 同感染压力及 不同 的生 产阶段 要坚 持消毒 。如果不及 时消毒 、净化环境 ,环境 中的病原 体 执 行正确有 效 的消 毒方案 十分重要 。特别是 近几年 ,猪病病 就会越积越多 ,积累一定量就会引发疫病流行 。 因变 得复杂 ,给养猪场 防病工作 提 出了高要求 ;尤 其是2 0 06 另外 ,消毒 次数 和 消毒 强 度不 够 ,不 能坚 持 定期 预 防 年 、2 0 年猪 “ 名高热病 ”大 流行 使我 国养 猪业经历 了最 性消 毒 ,就不 能有效减少 和控制 饲养环境 中病原微 生物 的数 07 无 为严峻 的考验和洗礼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结合对现代绿色消毒 量 ,就可能爆 发疫病 。所 以未 发生疫情 也应做好 消毒工作 , 科技 的理解 ,归纳出养猪场消毒常见误 区,提出了应对策略 , 并且贵在坚持 、持之以恒 。
疫 ,加强免 疫不论 使用活苗 还是灭 活苗后 , 体效价 大大提 抗 『] 朱 良强 ,王非 ,占松鹤 ,等 .安徽省猪蓝耳病疫苗临床免疫效果 3 高, 抗体水平更加集中,非常有利于抵抗疫病。 调查l.安徽农业科学 , 09 7( 7 J 1 2 0 ,3 2 )_115 1 16 32 30 ~ 30 ,11 1 () 2 有资料报道 ,仔猪蓝耳病弱毒苗免疫效果好 于灭 活 [ 花象柏. 4 】 猪蓝耳病疫 苗预防探讨[ . 医与饲料添加剂 ,2 0 ,1 J兽 J 08 3 ( 3): 1 3 苗免疫 】 次试 验表明 ,国产弱毒疫苗较灭 活疫 苗产 生较高 。本
疫 病 防 控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 1年 0 1
2误
赵振 国’曹金荣 赵振凤 郭 宇 张义成。 侯跃华
(. 1吉林省 白山市浑江 区板石畜牧兽医站 ,白山 14 0 ; 330
2 吉林省 白山市浑江 区七道江镇畜牧兽医站 ,白山 14 0 ; . 330
儿 。如果疫 苗的基 因序列与某 一群体存 在 的蓝 耳病病毒 基 因 序列相似性达 到7 % ~8 %时 ,疫 苗会 比较 有效 。如果基 因序 0 0 列不 同,则可能会 引发 一场新 的蓝耳病到来 。
灭 活苗 诱导 有 效免 疫 力 的能力 比较差 ,但 在 使用 上 是
I 组
I 组 I
因此 ,要 根据每个 猪场不 同的情况来选择 疫苗 。灭 活苗
活苗 ,平均S 值都明显升高 了 ,而且加强免疫使 用灭活苗平 的安 全性 大大高于弱 毒苗 ,而且不存 在散毒 的危险 , 而再 / P 然 均 S 值高 于活苗 。实验结果表 明 ,仔猪首免用 活苗 ,加强用 好 的灭活 苗的效果也 不能 和弱毒苗相 比。所 以对于种猪 和 阳 / P 灭活苗 ,免疫抗体水平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