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消毒制度
养猪场消毒制度[1]
![养猪场消毒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e3bef9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0.png)
养猪场消毒制度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养猪场消毒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显得尤为紧要。
养猪场消毒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养猪场环境卫生和猪只健康,实行一系列的消毒措施和流程的规定。
本文将介绍养猪场消毒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重要内容和执行要求。
2. 目的养猪场消毒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养猪场环境的卫生,防备疾病的传播,并提高猪只的生长效益。
通过科学合理的消毒措施,削减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保持养猪场的干净度,保护猪只的健康。
3. 适用范围养猪场消毒制度适用于全部养猪场,包括规模大、中、小型的养猪场。
全部养猪场的管理人员、饲养人员和消毒人员都应当遵守该制度的规定。
4. 重要内容4.1 消毒区域划分养猪场应依据需要将场区划分为不同的消毒区域,包括猪舍、养猪场周边环境以及饲料存储区等。
不同区域需要实行不同的消毒方式和频率。
4.2 消毒设备和药剂选择养猪场应依据需要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例如高压喷雾器、消毒液喷枪等。
同时,应选用符合标准的消毒药剂,实在药剂的选择应依据养猪场的实在情况来确定。
4.3 消毒操作标准•消毒前必需清理场地,即清除杂物和污染物,以保证消毒的效果。
•消毒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佩戴好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品。
•消毒操作应严格依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消毒覆盖到每一个角落和设施。
•消毒结束后,应彻底清洗设备和工具,防止残留消毒药剂对下次消毒产生影响。
4.4 消毒频率依据养猪场的实在情况和需要,消毒的频率可分为日常消毒和定期消毒。
日常消毒重要针对猪舍内部的设施、饲槽等进行,可依据需要每天进行。
定期消毒一般在猪舍内没有猪只的情况下进行,周期一般为一周或一个月。
5. 执行要求5.1 管理人员要求•养猪场应指定专人负责养猪场的消毒工作,负责监督和执行消毒制度。
•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消毒工作的落实情况,发觉问题适时解决。
5.2 饲养人员要求•饲养人员应严格依照消毒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
养猪场消毒制度

养猪场消毒制度一、引言猪是我国主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之一,养猪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养猪场由于环境封闭、疾病传播迅速等特点,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袭,对养猪场的养殖效益和猪群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养猪场需要建立科学的消毒制度,以减少疾病传播、提高养殖效益。
二、消毒的重要性1. 防止疾病传播养猪场内存在着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它们是导致猪群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通过科学合理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地杀灭这些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的传播,保护养猪场内的猪群健康。
2. 促进养殖效益疾病的发生会导致猪群的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死亡率增加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养猪场的养殖效益。
通过科学消毒,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从而促进养殖效益的提高。
三、消毒方式1.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对养猪场进行消毒,主要有高温消毒和紫外线消毒两种方式。
高温消毒是指利用高温蒸汽或火焰对养猪场进行消毒。
高温可以杀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消毒效果。
对于养猪场内的饲槽、水槽、器具等适合使用高温消毒的设备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指利用紫外线对养猪场进行消毒。
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对于养猪场内的墙壁、地面等适合使用紫外线消毒的部位进行消毒。
2.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养猪场进行消毒。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漂白粉、过氧化氢、石碱等。
化学药剂可以杀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对于养猪场内的墙壁、水槽、地面等适合使用化学消毒的部位进行消毒。
四、消毒频率和时机1. 消毒频率养猪场的消毒频率应根据猪群的健康状况和环境卫生情况来确定。
一般建议养猪场进行定期消毒,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以保证养猪场的卫生环境。
2. 消毒时机消毒时机应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建议在猪群的出栏前、入栏后、发生疾病后等关键时刻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疾病的发生。
养猪场消毒制度

养猪场消毒制度
养猪场的消毒制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猪群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传播,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卫生。
以下是一些养猪场消毒制度的一般原则和措施:
1. 定期消毒:养猪场应制定定期的消毒计划,并确保按计划进行消毒,以保持猪舍和设备的卫生。
2. 温度控制:在进行消毒前,应将猪舍内的温度降至适宜的范围,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性。
3. 空气消毒:使用空气消毒剂,如烟雾消毒剂或气雾剂,对猪舍进行全面喷洒消毒,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4. 表面消毒:使用消毒剂对猪舍的表面、地板、墙壁、投料器具等进行喷洒或刷洗消毒,彻底清除细菌和病毒。
5. 水源消毒:对猪舍内的饮水设施、水管等进行消毒,防止疾病通过水源传播。
6. 人员和工具消毒:养猪场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消毒,尤其是进入猪舍前应洗手和更换专用工作服等。
7. 外来物品检疫:所有进入养猪场的物品,如饲料、工具等,在进入猪舍前应进行检疫和消毒,以防止引入病原体。
8. 隔离措施:对新引进的猪只或疑似患病的猪只应进行隔离,避免病原体传播。
9. 定期检测:定期对猪舍内的病原体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10. 健康管理:养猪场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个猪群的健康情况和疫苗接种情况,定期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做好疫苗预防工作。
总体来说,养猪场消毒制度是多层次、全面的,旨在确保猪群的健康和养殖环境的卫生。
这些措施的执行需要严格遵守,以保证养猪场的生产效益和防疫工作。
养猪场综合消毒

3.熏蒸。猪舍经水洗、干燥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加高锰
酸钾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福尔马林25~40mL,高锰酸钾 12.5~20.0g)消毒24h,然后开窗通风24h。
4.喷洒消毒剂。可选用1%~3%氢氧化钠、10%~20%漂白粉乳
剂、0.1%~0.5%过氧乙酸、3%~5%来苏尔、0.3%~1.0%菌 毒敌、0.25%~0.50%抗毒威等消毒液。消毒完毕用干净水 冲去残留的药液。 产房消毒同上。
• (二)人员消毒流程
• 进入猪场的一切人员,须经“踩、照、洗、换”四 步消毒程序(踩火碱消毒垫,紫外线照射5~10分钟, 消毒液洗手,更换场区工作服、鞋等并经过消毒通道) 方可进入场区。 • 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在生产区消毒间用消毒液 (如0.1%新洁尔灭)洗手,更换进入生产区的衣物、 雨鞋,经2%~3%火碱消毒池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 进入猪舍前,在外更衣室脱掉所穿衣物,在淋浴 室用温水彻底淋浴后,进入内更衣室,穿舍内工作服、 雨鞋后进舍。
三、 人员消毒
• (一) 人员消毒管理及要求
• 1.外来人员 除饲养员、兽医外,严禁外来人员进入 生产区 。 • 2.工作人员职工食堂禁止从场外购买鲜猪肉、牛羊肉及 其相关加工食品。 • 场内人员在场区内禁止与外来收猪人员接触。 • 3.饲养员 饲养员进舍工作,更换工作服、鞋并淋浴 后方可进入生产区;饲养员应固定工作岗位,禁止相互 串舍;发生疫情时,饲养员必须严格隔离。
• 工作人员在接触猪群、饲料等之前必须洗手,并用 0.1%的新洁尔灭浸泡3~5分钟,或用碘伏涂擦手部消 毒。
猪场超声波雾化人员进出消毒通道
每个进入猪场的人都要先换上消毒过的专用服装
四.猪舍消毒
• 对“全进全出制”饲养方式的猪场,在引进猪群前,应按以下顺序空舍 消毒:
养猪场的卫生消毒制度

养猪场的卫生消毒制度养猪场的卫生消毒制度1.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每月1号)2.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3.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持有效浓度。
4.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5.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6.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7.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8.猪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
9.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未尽事宜参照《卫生防疫制度》及附表附表:常用消毒药使用方法消毒药种类消毒对象及适用范围配制浓度烧碱大门消毒池、道路、环境猪舍空栏3% 2% 生石灰道路、环境、猪舍墙壁、空栏直接使用调制石灰乳过氧乙酸猪舍门口消毒池、赶猪道、道路、环境1:200 卫可生活办公区猪舍门口消毒池、猪舍内带猪体消毒1:1000 信得消毒剂生活办公区猪舍门口消毒池、猪舍内带猪体消毒1:800 信得菌毒杀生活办公区猪舍门口消毒池、猪舍内带猪体消毒1:1000 信得金碘生活办公区猪舍门口消毒池、猪舍内带猪体消毒1:2000 具体(1)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等消毒药消毒1次。
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沟、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消毒药物用2%火碱等消毒药,每周更换1次。
(2)人员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3)猪舍消毒①空舍消毒每批猪调出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消毒。
除粪-清扫-水洗-干燥-2%火碱等消毒液消毒-水洗-干燥-福尔马林熏蒸或火焰消毒-进猪。
②带猪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等消毒药进行喷雾消毒,喷雾的雾滴要求50-100微米。
猪场消毒管理制度

猪场消毒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猪场的卫生环境,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发生,保障猪的健康生长,特制定本制度。
一、消毒管理的目的为了确保猪场生产过程中病原体的彻底灭活,保障猪场环境的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和发生,促进猪的健康生长。
二、消毒管理的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猪场的各个工作区域,包括猪舍、饲料存储间、卫生设施、办公室以及其他相关区域。
三、消毒管理的责任部门1. 猪场管理人员要落实消毒管理的责任,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消毒计划,确保整个猪场环境的卫生安全。
2. 猪场的技术人员负责消毒操作的具体实施,保证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消毒管理的制度流程1. 制定消毒计划。
猪场管理人员应根据猪舍的不同情况和猪的生长阶段,制定消毒计划,明确消毒的时间、范围和方法。
2. 选用合适的消毒剂。
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用合适的消毒剂,确保能够有效杀灭各类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3. 进行消毒操作。
技术人员根据消毒计划,使用正确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操作,确保对各个区域都能够进行全面且彻底的消毒。
4. 检查消毒效果。
消毒操作完成后,要对消毒效果进行检查,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5. 消毒记录和报告。
猪场管理人员要对消毒工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消毒的时间、范围、方法、消毒剂的使用量和浓度以及消毒效果等信息。
五、消毒管理的注意事项1. 根据猪场的不同情况和需要,制定消毒计划,确保针对性和有效性。
2. 选择消毒剂时要注意其对病原体的杀灭效果,不同区域和场所要选用不同的消毒剂。
3. 在进行消毒操作时要确保猪只不在场,避免对猪只造成伤害。
4. 对消毒剂的使用量和浓度要按照要求进行控制,以确保达到消毒的效果。
5. 消毒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和通风,确保猪场环境的卫生安全。
六、消毒管理的监督检查1. 猪场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消毒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对消毒工作不到位或存在问题的,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养猪场消毒制度(5篇)

养猪场消毒制度消毒的作用主要是杀灭病菌。
在规模化猪场,有四道屏障用来杀灭病菌。
第一道是大门,第二道是生产场区,第三道是猪舍入口,第四道是猪舍内部。
下面我们来详细的看一看。
第一道屏障是生产区的大门,大门担负着将病菌拒之门外的作用。
生产区需要设置两道门,一道大门用来给车辆消毒,另一个小门用来给人员消毒。
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少不了车辆的出入,这些车辆从繁华的地方驶来,难免会带有许多病原菌,所以车辆进入之前,要先给它消毒灭菌。
只要进入猪场的车辆,就要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可以使用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消毒主要针对车辆的车轮。
外来人员的车辆只能进到生产区的外面,不允许进入生产区,只有运送饲料和运送猪只的车辆才允许进入生产区,这些车辆要经过更为严格的消毒才能进生产区。
在生产区的大门前面,有一道消毒池,春夏秋三季,可以用____%-____%的火碱水溶液,泼洒在消毒池里,火碱是一种消毒作用极好的药物,其____%-____%的溶液,可杀死繁殖型细菌和病毒。
为了保持火碱水溶液的洁净,每____至____天更换一次。
在北方的冬季,由于气温较低,使用火碱水溶液容易冻成冰,可以采用生石灰泼洒消毒池的方法给车辆消毒。
生石灰来源广、价格低、杀菌消毒效果好,对大多数细菌有较大的杀菌消毒作用。
每隔三到五天,生石灰会发生潮解而变硬,这时候要更换新的生石灰。
工作人员也是将病原带入场区的主要媒介,因此,进入猪场的人员必须严格消毒。
走进消毒室,用紫外线照射____分钟。
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应更换消毒好的防疫服、鞋、帽,防疫服、鞋、帽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进入场区前,工作人员也要经过一个消毒池,池内盛有____%菌毒敌或____%-____%来苏尔消毒液,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脚踩消毒池消毒。
防疫服仅限在生产区内使用,不得穿出生产区。
第二道屏障是生产场区。
因为病菌的传播途径很广,除了车辆和工作人员会带入病菌外,通过尘土、空气等媒介也会传播病菌。
养猪场消毒制度

养猪场消毒制度您是否正在为与养猪场,消毒,制度相关的资讯遍寻无果而挠头,管理文库力图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养猪场消毒制度文章,希望能解决您的需求。
篇1:养猪场消毒制度养猪场消毒制度一、环境消毒1.全场环境每月第1周和第3周用消毒液喷雾消毒1次。
2.猪场出入口的车辆消毒池、猪场舍出入口脚踏消毒池和洗手消毒盆,每周一和周四更换药水,保证消毒药的有效浓度,如遇大雨等特别情况应适时更换。
二、人员消毒1.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换鞋,并在更衣消毒室内消毒15分钟以上,换下的衣裳、鞋子放在消毒间消毒。
2.饲养员不得串舍,进入猪舍必需脚踏消毒池或消毒垫,手在消毒盆清洗消毒。
3.外来人员原则上不许进入生产区,有特别需要必需进入生产区时,必需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在更衣消毒室内消毒15分钟以上,入场时应按指定路线进入。
您正在浏览的文章由.glwk8.om(管理文库)整理,版权归原、原出处全部。
三、猪舍消毒1.饲养管理员每天负责清扫猪舍,清除排泄物;料槽、水槽和用具等保持清洁,做到勤洗、勤换、勤消毒。
2.猪舍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依据《建筑法》《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在公正互利、公正合理、诚实信用的原则下,经协商,就甲方建盖养猪场的建筑工程承包事宜达成以下协议:一、工程承包方式:包工包料,由乙方负责购买施工所需材料、雇佣施工人员、组织施工等。
二、工程承包范围:乙方依据依照甲方的要求进行房屋基础、土建、装饰、水电及附属配套工程施工。
实在工程项目、预算工程量、承包单价及工程造价甲方的权利和责任:1、向乙方供应施工图纸。
2、工程保修:保修期一年。
保修期内若显现质量问题,乙方在接到通知后三天内进行返工或维护和修理。
若在规定时间内乙方未到场维护和修理,甲方有权另请施工队维护和修理,所发生费用由乙方支出。
七、违约责任:凡违反以上条款均属违约,违约方必需向守约方赔偿违约金,为总合同价款的5%,损失另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场消毒制度
一、猪场应实行预防疫病消毒,疫病发生期间消毒和疫病终末期消毒制度。
消毒周期为每周一次,每次新猪入栏前应提前进行消毒。
二、猪场应根据所需消毒物品的种类和消毒药的用途选择方法进行消毒,并应选择同类的消毒药交替使用。
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规定,
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三、宜采用的消毒方法和消毒药如下:
1、物理方法
(1)紫外线消毒:在直射阳光下曝晒,数小时翻动一次,用于工具和衣物消毒。
(2)火焰消毒:成品猪出栏后、新猪入栏前,用木糠稻草等在栏内燃烧。
(3)焚毁:用火直接焚烧毒物品至炭化,用作被污染的用具、垫料、残余饲料和病猪消毒。
(4)煮沸消毒:在煮沸消毒器内加水煮沸杀菌消毒,免疫接种工具煮沸30分钟。
(5)高压蒸气消毒:高压物放在高压消毒器内,加热升压消毒。
防疫用具、衣物保持消毒15-20分钟。
2、化学方法
使用政府防疫部门提供或指定的化学消毒药剂定期消毒猪舍,用于车辆消毒的消毒池应保持有药水状态,饲养人员进入猪栏前应使用消毒喷雾消毒。
四、鼠、蚊、蝇的控制
1、猪场应定期灭鼠,扑灭的鼠和残余鼠药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2、猪场应定期灭蚊、灭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