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驱虫保健常识

合集下载

奶牛的卫生防疫

奶牛的卫生防疫

奶牛的卫生防疫在牛生产中应坚持“防病重于治病”的方针,防止和消灭奶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代谢病,使奶牛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一)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疫工作1.日常的预防措施(1)奶牛应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

生产区门口应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消毒池内应常年保持2%—4%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药。

(2)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应更换工作服及鞋帽,经消毒室消毒后才能进入。

(3)生产区不准解剖尸体,不准养狗、猪及其他畜禽,定期灭蚊蝇。

(4)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副结核病的检疫。

检出阳性或有可疑反应的牛要及时按规定处置。

检疫结束后,要及时对牛舍内外及用具等彻底进行一次大消毒。

(5)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疥癣等体表寄生虫的检查,6—9月份,焦虫病流行区要定期检查并做好灭蜱工作,10月份对牛群进行一次肝片吸虫等的预防驱虫工作,春季对犊牛群进行球虫的晋查和驱虫工作。

(6)新引进的牛必须持有法定的检疫证明书,并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确认健康后方可人群。

(7)饲养人员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如发现患有危害人、牛的传染病者,应及时调离,以防传染。

2.发生疫情时的紧急防制措施(1)应立即组成防疫小组,尽快做出确切诊断,迅速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疫情。

(2)迅速隔离病牛,对危害较重的传染病应及时划区封锁,建立封锁带,出人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消毒,同时严格消毒污染环境。

解除封锁的条件是在最后一头病牛痊愈或屠宰后两个潜伏期内再无新病例出现,经过全面大消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解除封锁。

(3)对病牛及封锁区内的牛只实行合理的综合防制措施,包括疫苗的紧急接种、抗生素疗法、高免血清的特异性疗法、化学疗法、增强体质和生理机能的辅助疗法等。

(4)病死牛尸体要严格按照防疫条例进行处置。

(二)代谢病的监控工作由于奶牛生产的集约化和高标准饲养及定向选育的发展,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饲养的经济效益,推动了营养代谢问题研究的进展,但与此同时,若饲养管理条件和技术稍有疏忽,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健康、奶产量和利用年限,因此必须重视奶牛代谢病的监控工作。

最正确的牛驱虫方法,母牛喝牛尿是缺什么

最正确的牛驱虫方法,母牛喝牛尿是缺什么

最正确的牛驱虫方法,母牛喝牛尿是缺什么回答时间:在春季时进行第1次驱虫,在秋季时针对寄生虫严重的地方再驱一次。

药物:需要选择具有高效、低毒、经济实惠和使用方便特点的驱虫药;在大规模驱虫前,需要先进行部分驱虫试验后再大规模应用;要根据寄生虫病的虫子种类选择理想的驱虫药,不可盲目用药;不可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

一、最正确的牛驱虫方法1、驱虫时间(1)部分牛场会在春季(2-3月)时给牛驱一次虫,在秋季(8-9月)再驱一次寄生虫严重的地方,夏季时也可以增加一次。

(2)春秋两季驱虫主要是针对大部分的肥牛,如果是母牛驱虫,则是在产前驱一次。

在给孕牛驱虫时需要注意,所使用的驱虫药是否孕畜可用。

(3)一般建议在下午或晚上进行驱虫,因为牛会在隔天的白天时排出虫体,便于集中收集、处理虫体。

(4)给肉牛驱虫时除了要对症下药,还需要注意投药时间,投药过早会达不到驱虫效果,驱虫太迟会影响肉牛的发育,易形成僵肉牛。

所以通常需要根据虫体的种类、发育情况和季节确定肉牛的驱虫时间,建议首次给肉牛驱虫时,可选择在体重为30公斤左右时进行能达到良好的驱虫效果。

2、药物选择(1)肉牛选药原则高效、低毒、经济实惠和使用方便。

(2)注意事项①在大规模驱虫前,一定要进行驱虫试验,在对驱虫药物的剂量、用法、驱虫效果以及毒性、副作用有一定认识后再大规模应用。

②在用药以前,要通过牛粪以及各种症状进行确诊后,再根据感染寄生虫病的虫子种类选择理想的驱虫药,切不可盲目用药。

③不管选用何种药物,一种药物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成另一种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影响驱虫效果。

3、常规驱虫广谱驱虫药(1)常规驱虫药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左咪唑、芬苯达唑、丙硫咪唑。

(2)特定驱虫用药①血液内:血虫净(三氮脒)。

②肝片吸虫:硝氯酚,氯氰碘柳胺钠。

③消化道寄生虫:左旋咪唑,氯氰碘柳胺钠。

④脑包虫(囊尾蚴):吡喹酮。

⑤驱线虫: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

最正确的牛驱虫方法

最正确的牛驱虫方法

最正确的牛驱虫方法
首先,定期驱虫是保持牛健康的基本方法之一。

定期使用驱虫药物对牛进行排虫是防止牛患上寄生虫病的有效手段。

在选择驱虫药物时,应根据牛的体重和驱虫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合理用药,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导致的药物残留和对牛的伤害。

同时,定期驱虫也需要注意药物的轮换使用,避免寄生虫对驱虫药物产生抗药性,从而影响驱虫效果。

其次,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预防牛患上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牛舍的卫生环境应该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粪便积聚,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在牛的饲养管理中,还应该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情况,避免因为饲料受到污染而导致牛患上寄生虫病。

此外,合理的饲养密度和合理的饲养结构也能够减少牛患寄生虫病的风险。

再次,定期进行兽医检查也是预防牛患上寄生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兽医可以通过对牛的体检和粪便检查来及时发现牛患上寄生虫病的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可以帮助养牛户及时发现并处理牛患上寄生虫病的情况,保障牛的健康。

最后,科学的药物使用和合理的驱虫周期也是保护牛健康的关键。

在使用驱虫药物时,应该根据牛的实际情况和兽医的建议进行
合理用药,避免因为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牛的健康问题。

同时,驱
虫周期也需要根据牛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调整,避免
因为驱虫周期不当而影响驱虫效果。

综上所述,选择最正确的牛驱虫方法对于保护牛的健康和养牛
户的经济收益至关重要。

定期驱虫、合理饲养管理、定期兽医检查
和科学的药物使用都是保护牛健康的重要手段,希望养牛户们能够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牛驱虫方法,保障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饲养奶牛莫忽视驱虫保健

饲养奶牛莫忽视驱虫保健



. z 01 0
奶 牛注射 疫 苗 ,往往 预防效 果较 差 ,
奶牛对疫苗的应答水平低,进行驱虫 保健能提 奶牛肌体免疫力。 .
奶 牛进行 驱 虫保 健‘ ,可防止 一 后 些疾 病 的大 面 积传播 ,我们 知道体 外 寄生 虫是某 些疾 病传播 的主 要媒介 , 没有体 外寄 生 虫的大量存 在 ,像 牛焦
虫等血液原 虫病就会得到 餐好哟 控
种植养殖
Z ON ZH Y H G AN ZH J G

饲养奶牛莫忽视驱虫保健
j : :








在饲养l 的 程中 有许多 帆。另外像疟疾等细菌病的 奶 趋 发生率也
养 殖户 重视治疗 、 忽视 预 防保健 ,从 而 导致饲 养管理 水平低 、疾 病发生 率 高 、药物治疗 费用高。 尤 其是 基 础 管 理 中 的驱 虫保 健 观 念差 .很 多奶 牛养殖 户两 三年不 驱 虫 ,有 的用一些效 果差 、毒性 大 , 已 经被 淘汰 的药物 ,如敌 百虫 等 ,有 的 在泌 乳期使 用禁 用 的药 物 ,造成 奶 牛 寄生 虫大量 隐性感 染 ,致使 奶 牛疾病 抵抗力低 ,发病率高,经济效益差。 有 的养 牛 健 对 奶 牛 的 疾 病 诊 断、确诊也有特殊的意义 。 由于基 层兽 医站 受实验 条件 的 限 制,无法 进行 寄生 虫虫卵 的检测 , 当 兽 医发现 奶牛 腹泻 、高烧 、流产 、气 喘等 临床 症状 时 ,无 法排除 是细 菌病 毒 感染 ,还是 寄生 虫病感染造 成 的 , 往往 使用 抗生 素治疗疗 效不佳 ,浪 费 大量的资金 ,造成严重的损失。 果养 殖 场进行 了驱 虫保健 ,可 排

养牛驱虫注意什么事项

养牛驱虫注意什么事项

养牛驱虫注意什么事项养牛驱虫是牛群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

牛群中虫害的发生会引起牛身体状况下降,产奶量减少,甚至导致牛群中的传染病扩散。

因此,合理的驱虫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牛群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是养牛驱虫的一些注意事项:1.制定科学的养牛驱虫计划:牛场应该有一份驱虫计划,根据牛群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计划应该明确驱虫周期、驱虫药物的种类、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等。

2.定期检查驱虫效果:在进行驱虫操作后,牛场应定期检查驱虫效果,观察牛身上的虫子数量和虫卵的情况。

如果发现效果不好,要及时调整驱虫方法和药物。

3.合理选择驱虫药物: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驱虫药物可供选择,牛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驱虫药物。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规,防止药物残留对牛群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4.注意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驱虫:驱虫的时间选择很关键,一般建议在牛离开牧场或进入冬季前进行驱虫。

这样可以降低虫害传播的风险,并减少对牛的生产性能的影响。

5.采用多种防治方法:除了使用驱虫药物,牛场还可以采用其他防治方法来控制虫害。

比如定期清理牛舍、保持牛舍的干燥和清洁,使虫卵和幼虫无法或难以生存。

6.防止药物抗性:长期使用同一种驱虫药物可能会导致虫卵和幼虫对药物产生抗性,从而影响驱虫效果。

因此,牛场应定期更换不同种类的驱虫药物,避免对同一种药物过度依赖。

7.加强饲养管理:牛的饮食和饮水条件应该保持良好。

合理的饲养和管理有助于提高牛的免疫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此外,保持牛群的健康状态,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也能有助于预防虫害的发生。

8.定期做兽医检查:牛场应定期请兽医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以及进行驱虫效果的评估。

兽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合理的建议,并进行适时的治疗。

总之,养牛驱虫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驱虫计划、驱虫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防治方法的多样性、饲养管理和兽医的定期检查等。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养牛驱虫,才能提高牛群的健康水平,保障牛群的生产效益以及人类食品的安全。

最正确的牛驱虫方法

最正确的牛驱虫方法

最正确的牛驱虫方法牛驱虫是畜牧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牛只身体内寄生的寄生虫会严重影响牛只的健康状况,甚至导致生产力下降。

因此,科学合理的牛驱虫方法对于牛只的健康和畜牧生产都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是牛驱虫的关键。

在市面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驱虫药物,但是并不是每种药物都适合每种寄生虫。

因此,在使用驱虫药物之前,一定要根据牛只身体内的寄生虫种类进行检测,然后选择对应的驱虫药物。

同时,在使用驱虫药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切忌随意增减用药剂量,以免造成用药效果不佳或者对牛只身体造成伤害。

其次,定期进行驱虫是保障牛只健康的重要手段。

寄生虫的繁殖速度很快,如果不及时进行驱虫,寄生虫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对牛只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议每隔一定的时间就对牛只进行一次驱虫,以保持牛只身体内寄生虫的数量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另外,注意牛只的饲养环境卫生也是牛驱虫的重要一环。

牛只饲养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寄生虫的传播和繁殖。

因此,在日常的牛只饲养管理中,一定要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减少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从根本上控制寄生虫的数量。

最后,要注意牛只的饲养和管理,提高牛只的免疫力也是预防寄生虫的重要手段。

健康的牛只免疫系统会对抗寄生虫的侵害,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要保证牛只的合理饲养和合理营养,提高牛只的抵抗力,减少寄生虫对牛只的侵害。

总之,科学合理的牛驱虫方法对于牛只的健康和畜牧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定期进行驱虫,注意牛只饲养环境卫生,提高牛只的免疫力,这些都是保障牛只健康的重要手段。

希望广大畜牧生产者能够重视牛驱虫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牛驱虫,保障牛只的健康和畜牧生产的顺利进行。

奶牛春秋驱虫

奶牛春秋驱虫

奶牛春秋驱虫(3-4月,9-11月早春、晚秋)驱虫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体内外寄生虫都管用(球虫病不敏感用百球清),肌肉注射,每50公斤体重1毫升;
疥螭虫,体表寄生虫,除癞灵,外用,涂抹;
百球清®5%(妥曲珠利混浊液)0.25毫升口服/每公斤体重,120小时(5天)后再次服用一次即可。

用好莫能菌素,6月龄内犊牛0.5g,预防球虫;
成母牛1.5g/日(或者肉牛每日15g口服)增加10%的饲料消化率。

牛球虫病
牛球虫:只要有牛的地方,都会有球虫,球虫主要危害1岁以内的牛,导致肠道的严重损伤,出现不同程度,大育成牛也有被侵害的报道;的腹泻、继发感染,甚至死亡。

牛球虫病是由一类艾美耳属的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在全球均有报道。

感染牛主要艾美耳球虫有12种。

牛艾美耳球虫、邱氏艾美耳球虫和阿拉巴艾美耳球虫是以上12种球虫中能引起临床发病的最重要3种。

所有的艾美耳球虫都是单主寄生,在动物间的传播主要通过
摄入含有虫卵的水或者饲料引起;
牛艾美耳球虫潜伏期(从感染到虫卵排出)为17-22天,邱氏艾美耳球虫16-19天,阿拉巴艾美耳球虫6-8天。

亚临床症状影响也很大,球虫主要破坏肠粘膜,饲料转化率低,造成浪费;
断奶犊牛和6-7月龄育成球虫可能性大,不一定带血。

鉴别: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大都出生后发病,大肠杆菌K99出生后1・2天,沙门氏杆菌3.7天内的多。

犊牛控制球虫病:百球清®5%(妥曲珠利混浊液)20毫升口服(断奶后),5天再口服一次。

奶牛的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

奶牛的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

奶牛的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一、奶牛场首先要重视防疫卫生对于养牛户来说,无论采取何种饲养方式,都首先要重视防疫卫生工作,以下提出的是防疫卫生工作的要点:(一)牛场应建有围墙、围栏或防疫沟,生产区和生活区要严格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应装有紫外线消毒灯和备洗手用的消毒液,地面有消毒用的踏板;消毒池内要有消毒液。

消毒液要使用防疫管理部门指定的消毒液,药液要保持有效浓度并定期更换。

同时,在生产区门口应设立醒目的防疫须知标记。

(二)非本场车辆和人员不能随意进入牛场内本牛场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需更换工作服和胶鞋,不准携带动物、畜产品等进场。

牛场工作人员要保持好个人卫生,工作服、帽和鞋要保持清洁并注意修剪指甲。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每年要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应及时调离牛场。

(三)要经常保持牛场的环境卫生牛舍和运动场要每日彻底清扫;粪便和污物要及时清理出场并经堆积发酵处理;夏季做好防暑降温,消灭蚊蝇,场内无积水;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每周进行牛舍和运动场的卫生消毒;每月进行全场的卫生消毒工作。

(四)要严格控制牛只出入已售出的奶牛,不能再回牛场;购入的牛,必须有国家法定检疫部门的检疫证书,进场前要进行隔离检疫,确认健康后,才可以进场入群。

(五)要进行检疫按照国家关于奶牛的检疫和免疫规定,每年春季和秋季,要进行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检疫,检疫合格的可继续饲养,呈阳性反应的要扑杀。

每年春季要进行炭疽芽孢的免疫注射,同时要按国家规定接种牛口蹄疫疫苗。

以上讲述的是奶牛场防疫卫生的基本知识,防疫卫生是奶牛生产的生命线,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二、初生至六月龄犊牛的保健管理(一)做好母牛接产卫生母牛的接产卫生分为两部分,一是产房的卫生消毒和接产工具的清洗消毒;二是临产母牛的后躯部位清洗消毒。

做好母牛接产卫生的目的是让犊牛初生时有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减少初生犊牛与病原微生物接触的机会。

(二)做好犊牛初生后的脐带消毒接产时,应尽快将7%碘酊涂于犊牛的脐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驱虫保健常识
奶牛寄生虫病是影响奶牛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感染寄生虫可引起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病情的恶化可造成牛死亡,甚至给整个牛群带来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可给奶牛场造成严重损失甚至毁灭性打击,但其症状不明显,造成的危害不易察觉,容易被奶牛养殖人员所忽视,所以奶牛驱虫工作是奶牛保健体系中预防疾病的重要工作之一,奶牛场兽医必须加强奶牛驱虫保健意识,保证奶牛的健康,促进后备奶牛生长发育,预防奶牛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奶牛寄生虫疾病的危害
目前对奶牛造成严重危害的寄生虫主要包括蠕虫,节肢动物类体外寄生虫,其中胃肠道线虫,疥螨、蜱、虱危害最为严重,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后能够对机体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吸取营养
许多肠道寄生虫可直接吸取奶牛机体营养,导致贫血,发育受阻,还会分泌消化酶于组织上,使组织变性溶解为寄生虫的营养液,从而间接与机体争营养,降低饲料转化率。

分泌毒素
寄生虫在奶牛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排出代谢产物
及毒素,对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在组织和血液内的寄生虫所造成的影响或损害更为明显。

机械损伤
大量的蛔虫或绦虫寄生,就会引起肠道阻塞,严重的会引起肠破裂。

肠内寄生虫用吸盘附着于肠壁可引起黏膜损伤。

另外虫体移行也可造成奶牛器官机械损伤,引起器官组织发炎或损坏,干扰生命活动,甚至死亡。

传播疾病
寄生虫可造成奶牛皮肤或黏膜损伤,这为其他病原进入奶牛机体打开门户,可引起并发症,同时,部分寄生虫本身就是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可引起奶牛感染传染性疾病,对牛群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另外,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也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如隐孢子病等。

奶牛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
在我国奶牛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中,断奶前后的犊牛最易感,寄生虫疾病可引起犊牛营养不良,生长停滞甚至死亡,其临床表现为有神经症状,瘫痪、机体有结节,肩部、肋部、后肢皮下关节处有结节,皮肤表面有疥癣,结痂,皮毛有虱、蚤等。

其次为泌乳期奶牛,可造成产奶量下降,乳脂率低,产奶高峰期短,流产、不孕等。

对于育成奶牛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缓慢,体重减轻,
毛长、毛干,磨蹭,掉毛、消瘦、腹泻、拉血便、黑便、贫血等,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等。

奶牛驱虫保健程序
每年春秋两季的全群驱虫,对于饲养环境较差的养殖场,每年在5月份~6月份增加驱虫一次。

各场可根据当地寄生虫感染程度和流行特点来制定最佳驱虫程序,并按程序长期防治;药物推荐使用奶牛专用驱虫药爱普利,皮下注射每50千克体重1毫升。

犊牛在断奶前后必须进行保护性驱虫,防止断奶后产生的营养应激,诱导寄生虫的侵害。

种公牛每年必须保持四次驱虫,以保证优良的健康状况。

母牛要在进入围产前进行驱虫,以保证母牛和犊牛免受寄生虫的侵害。

育成奶牛在配种前应当驱虫,以提高受胎率。

新进奶牛进场后必须驱虫并隔离15天后合群。

转场或转舍前必须进行驱虫,减少对新舍的污染。

奶牛寄生虫病防制措施
奶牛寄生虫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具体防治措施分为以下几点:实行科学饲养,加强管理,保持饮水,饲料厩舍及周围环境卫生,控制感染途径。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驱虫,定时化验,定时检查,逐个治疗。

驱虫药选择上应当以高效、广谱、低毒、绿色、无残留、无副作用,使用方便为原则。

消灭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根据当地情况如化学剂、生物剂和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辟新渠道,施发农药等方法消灭中间宿主。

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厩舍,粪便、垫料等进行堆积发酵或无害化处理。

提高兽医人员专业素质,加强驱虫保健意识,确保寄生虫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讨论
制定合理的定期驱虫制度,可有效地防治奶牛感染寄生虫疾病,间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后备奶牛生长,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提高奶牛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同时避免因寄生虫在奶牛体内移行造成的继发感染。

不正确的驱虫程序、药物选择会造成极大地隐性损失。

传统的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阿维菌素等药物因为有耐药性,驱虫谱窄,弃奶期长,毒性大等缺点,已不能满足奶牛场的实际需求,因而可防、可治、广谱、安全、长效、无毒、无残留的驱虫药成为新的研发方向,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多的是奶牛专用驱虫药爱普利,普遍反映效果较好,它是国家批准
的唯一可安全用于奶牛泌乳期的驱虫药,具有安全、无残留、无弃奶期,抗虫谱广,一次使用可同时驱杀体内外寄生虫,一次注射药效持续42天等特点。

国内奶牛业亟待提高驱虫保健意识,加强基础饲养管理水平,加强重视预防用药,改善牛群品质,提高抵抗力,降低奶牛发病率,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