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重金属处理

合集下载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与特征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与特征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与特征一、引言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本文将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与特征。

二、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密度、高原子量或较高的原子序数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等。

这些重金属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危害,具有潜在的毒性和累积性。

三、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来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中含有各种重金属,经过城市排放后可能进入污水处理厂。

2. 生活污水:包含一定量的重金属,例如洗涤剂、食物添加剂等。

3. 大气沉降:城市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颗粒,通过降雨等方式进入污水处理厂。

四、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根据实验测试结果,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主要包括铅、汞、镉等,含量普遍较高。

其中,铅含量最为突出,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

五、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特征1.毒性:重金属具有一定的毒性,对土壤和水生态系统造成较大损害。

2.累积性:重金属在生物体内可能积累,长期摄入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3.可移动性:重金属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可移动性,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

六、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1.针对重金属污染,可以采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如离子交换、络合沉淀等。

2.采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微生物或植物的作用将重金属还原或转化。

3.加强源头防治,减少重金属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量。

七、结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和政策,减少重金属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以上是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与特征的详细内容。

《2024年我国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处置分析》范文

《2024年我国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处置分析》范文

《我国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处置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沿海地区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泥。

这些污泥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一旦处理不当,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研究我国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处置方法,对于保障环境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1. 污泥中重金属的来源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大气沉降等。

其中,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污泥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尤其是铅、锌、镉、铬等重金属在污泥中的含量较高。

2. 污染状况分析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因地区、行业、季节等因素而异。

总体来看,部分地区的污泥中重金属含量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尤其是铅、镉等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三、污泥中重金属的处置方法1.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泥中重金属处置方法,包括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但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剂,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2. 生物法生物法是一种环保型污泥中重金属处置方法,包括生物吸附、生物积累、微生物还原等。

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对重金属进行吸收、转化和固定,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3. 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是一种将污泥中的重金属转化为有用资源的方法,如从污泥中提取金属、制备复合肥料等。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不同处置方法的优缺点分析1. 物理化学法虽然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但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剂,可能产生二次污染,且处理成本较高。

2. 生物法则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和适宜的处理条件。

3. 资源化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处理成本,但需要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持。

污泥中重金属的毒理研究与治理措施

污泥中重金属的毒理研究与治理措施

污泥中重金属的毒理研究与治理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量日益增加,相应的污泥产量也大幅增多。

城市污泥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多、富集了较多重金属元素,需要进行妥善处理与处置。

目前,对于污泥可采取的处理与处置方法包括污泥农用、污泥堆肥、污泥焚烧发电和污泥填埋。

重金属是污泥中所含有的污染物之一,与其他许多污染物不同,重金属元素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一旦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圈,重金属元素的毒性将会给动物体产生严重损伤,影响动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甚至影响动物的种群数量,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

因此必须要对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十分妥善的处理,避免或减少其对于动物健康的影响。

污泥中对动物健康具有较大危害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Cd(镉)、Zn(锌)、Cu(铜)、Pb(铅)等。

1污泥中重金属进入环境的主要途径城市污泥来源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过脱水处理后以非流动状态存在。

污泥在进行处理与处置过程中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中对动物健康造成危害。

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主要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进入环境当中,即水、大气和土壤。

1.1污泥中重金属通过水途径进入环境污泥填埋是将污泥经过预处理之后送往垃圾填埋场进行最终处置,经过预处理的污泥在有机质含量、含水率和重金属元素稳定性上都会有较好的改善,预处理多为固化处理。

露天填埋的污泥经雨水或其他地表水的浸泡,在堆埋过程中以渗滤液的形式溢出,渗滤液通过填埋底层的薄弱地带下渗进入地下水环境中,对其造成污染,进一步通过水循环重金属元素将会进入环境之中。

1.2污泥中重金属通过大气途径进入环境污泥中重金属进入大气环境多是在污泥焚烧处理过程之中,污泥的焚烧技术由于可较大程度的减少污泥的体积,可以彻底的消灭其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但是如果焚烧过程没有很好的控制,将会造成二次污染,其中富集在污泥中的重金属存在两种迁移途径:一种是很好的被固定在污泥焚烧残渣中,另一种是随飞灰进入到大气环境当中。

污水处理中的重金属去除与治理

污水处理中的重金属去除与治理
农产品安全问题
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对人体健 康造成危害。
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毒性
重金属对生物体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生物体 死亡或产生生理障碍。
生物变异
重金属可能导致生物遗传物质变异,产生基因突变等 问题。
生物行为异常
重金属可能导致生物行为异常,如水生生物游动困难 、鱼类行为失常等。
治理效果
经过治理后,该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重金属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有效地保护了周边水体和生态环境。
经验教训
传统沉淀法对于某些重金属去除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改进处理工艺 。
某工业园区重金属治理案例
案例概述
某工业园区采用活性炭 吸附法去除重金属,通 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将 重金属从污水中去除。
治理效果
电化学法
总结词
利用电化学反应将重金属离子从污水中去除。
详细描述
电化学法是一种新兴的重金属去除技术,通过电解或电沉积等电化学手段,使重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沉积反应,进而从污水中去除。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低浓度重金属污水的处 理,但能耗较大,且可能产生二水处理中的重金属去除与 治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4
目录
• 污水处理中的重金属来源 • 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 重金属的去除技术 • 重金属治理现状与挑战 • 重金属治理的案例分析
01
污水处理中的重金属来源
工业废水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原 材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和 成品等,都可能含有重金属。
治理效果
这些新型技术对于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好,且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为
重金属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03
经验教训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特征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特征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特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源头和处理工艺。

污水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铅、汞、镉、铬等多种重金属物质。

此外,在处理工艺中,用于废水处理的化学药剂也会带来重金属污染。

例如,聚合氯化铝等混凝剂中含有铝离子,石灰中含有钙离子,这些化学药剂中的重金属会以沉淀的形式富集在污泥中。

据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可能超过标准限值,达到或接近有毒有害物质的水平。

1.毒性:重金属具有很强的毒性,能够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铬、镉和铅是常见的高毒性重金属,其毒性主要表现在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的损害。

2.沉积:重金属在污泥中以沉淀的形式存在,沉积在污泥颗粒和胶体上。

这些重金属以胶体状态存在于污泥中,从而增加了重金属与污泥颗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重金属的富集程度。

3.稳定性:重金属在污泥中的稳定性较高,对于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等变化不敏感。

因此,在处理污泥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才能有效地去除重金属。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具有毒性和稳定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重金属从污泥中释放到环境中的风险。

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稳定化处理技术,包括重金属固化、渗滤液处理等方法。

通过将重金属转化为难溶解或不可溶的化合物,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

此外,城市污水处理厂也应加强废水的预处理,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减少重金属污染对污泥的影响。

总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了解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和特征,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管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重金属污水处理

重金属污水处理

重金属污水处理一、背景介绍重金属污水是指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如铅、汞、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离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

因此,重金属污水的处理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重金属污水处理的原理重金属污水处理的目标是将重金属离子从废水中去除或者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

1. 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是将重金属离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

在适当的pH值和温度条件下,重金属离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物,通过过滤或者离心等操作将沉淀物与废水分离。

2. 吸附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将重金属离子吸附在其表面,从而实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离子交换树脂等。

废水通过吸附剂床层时,重金属离子会被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吸附,从而实现去除。

3. 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其上的其他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特定的离子选择性,可以选择性地吸附重金属离子。

当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满重金属离子后,可以通过酸洗或者碱洗再生,使离子交换树脂重新恢复吸附能力。

4. 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半透膜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其他物质分离,从而实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超滤、反渗透等。

通过调节膜的孔径和操作条件,可以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分离。

三、重金属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重金属污水处理的具体工艺流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处理流程示例:1. 原水处理原水处理是指对进入处理系统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油脂、有机物等杂质,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常见的原水处理方法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池沉淀等。

2. 化学沉淀将经过原水处理的废水调节pH值,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物。

通过沉淀池或者沉淀槽将废水与沉淀物分离。

《2024年我国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处置分析》范文

《2024年我国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处置分析》范文

《我国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处置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产生的污泥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若处理不当,将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以及探索其合理的处置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一)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径流等。

其中,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往往含量较高,尤其是铅、铬、镉、铜等元素,它们随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最终在污泥中累积。

(二)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普遍超标,尤其是铅、镉等元素的超标情况较为严重。

这些重金属元素一旦进入环境中,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三、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的处置分析(一)常用的污泥处置方法目前,沿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污泥处置方法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焚烧、填埋等。

其中,土地利用是较为环保的一种方式,但需要严格的重金属含量控制;焚烧可以减容,但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填埋则需选择合适的场地,并采取防渗措施。

(二)针对重金属污染的处置策略针对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首先应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的排放,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重金属的含量。

其次,在污泥处置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处理,如化学固化、生物吸附、物理化学法等,以降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和特性的污泥,应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处置效果。

四、案例分析以某沿海城市为例,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处理污泥中的重金属。

首先,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降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其次,采用化学固化法进一步固化污泥中的重金属;最后,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土地利用或焚烧等后续处理。

重金属污水处理

重金属污水处理

重金属污水处理一、背景介绍重金属污水是指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如铅、汞、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离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因此,重金属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的重要任务。

二、处理方法1.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加入适量的沉淀剂,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使重金属离子与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该方法适合于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

2.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将重金属离子与交换树脂进行交换,使重金属离子被吸附在树脂上,从而实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该方法适合于重金属浓度较低的污水处理。

3. 吸附剂法吸附剂法是利用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从而去除重金属污染物。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铁等。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

4.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渗透、过滤等作用,将重金属离子与水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方法有超滤、逆渗透等。

膜分离法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适合于重金属浓度较低的污水处理。

三、处理设备1. 沉淀池沉淀池是用于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污水的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促使重金属离子与沉淀剂充分接触反应,并形成沉淀物。

沉淀池应具备良好的搅拌和沉淀效果,以确保处理效果。

2. 离子交换柱离子交换柱是用于离子交换法处理重金属污水的设备。

其内部填充有交换树脂,重金属离子在经过交换柱时被树脂吸附,从而实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离子交换柱应具备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高的吸附效率。

3. 吸附剂过滤器吸附剂过滤器是用于吸附剂法处理重金属污水的设备。

其内部填充有吸附剂,重金属离子在经过过滤器时被吸附剂吸附,从而实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吸附剂过滤器应具备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好的过滤效果。

4. 膜分离装置膜分离装置是用于膜分离法处理重金属污水的设备。

其主要包括膜模块、膜容器和膜支撑体等组成部份。

膜分离装置应具备良好的膜分离效果和较高的处理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重金属处理随着当今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量兴建,有效缓解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泥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由于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其资源化农用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但污泥中重金属元素已成为制约污泥资源化农用的关键因素。

许多学者针对如何减少和降低城市污泥中重金属毒害作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系统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还达不到要求。

因此对城市污泥进行重金属去除方法和资源化农用的系统研究,就显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桂林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作为试验对象,以有效去除和降低城市污泥中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为目的,以污泥的资源化农用作为研究的最终手段,从生物、化学和电化学处理三个方面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文对桂林市城市污泥的成分和化学性质作了详细分析,得出桂林城市污泥完全符合污泥资源化农用的营养物质要求。

同时对桂林城市污泥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测定,对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作了评述,为进一步采用不同方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得出,桂林市污泥中大多数元素以稳定性较好的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形式存在,通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安全地加以资源化利用。

试验得出:微生物方法更能有效地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

重金属元素的去除除与pH值有关外,微生物的代谢、吸附等特性也可以大大促进污泥中的重金属形态的转变和促使重金属元素的溶出。

同时对硫和硫酸亚铁盐作基质时最佳的投配比进行了讨论,得出硫作基质时投配比分别为3g/l 最佳。

在污泥接种时,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离子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且有利于淋滤周期的缩短。

试验首次证实,硫酸亚铁盐作基质时在曝气条件下可以不需预酸化,也可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论文系统地比较了不同的酸剂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效果,得出不同酸剂对不同的重金属元素的去除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重金属元素不同,其最佳的处理环境也不同;pH值越低,重金属元素的去除效果越好,氧化剂可对污泥中部分重金属的去除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试验,对桂林市的部分超标污泥采用2%H2O2和10%HCl处理后效果更好,完全能满足我国农用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标准的要求。

本文对电化学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进行了探索,采用高电压和高电流更能有效去除金属离子。

首次针对污泥处理设计了污泥区与重金属回收区分离的处理装WP=6 置,在极液与污泥交界面设置隔膜,避免重金属元素重新发生沉积的可能,在通电4h左右,对污泥中重金属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文中也对不同方法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采用微生物处理污泥中的重金属,所需费用约为1.04元/ m3,采用化学方法时,用2%H2O2和10%HCl的处理费用为6.03元/ m3,而采用电化学方法每处理1吨污泥需耗电费4.4元。

并得出了目前的最佳处理方法为微生物法。

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经处理后制成的有机复混肥对水稻等作物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肥效优于市场上同水平的其它有机复合肥,表明污泥资源化利用具有较好的前景。

同时不会造成水稻的稻谷和稻茎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增加,因此,尽管在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但经过处理后在水稻种植中施用是安全的。

但须重视部分重金属As、Pb、Zn在土壤中富集作用。

国内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研究动态及分析-生物淋滤法前景广阔摘要: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是影响城市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去除污泥中重金属是当前市政工程和环境工程研究的热点,本文收集了目前我国正在研究且与环保疏浚关联性较强的重金属去除方法,并简单分析、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综合评价生物淋滤法发展前景广阔,可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便较早应用于环保疏浚生产中。

关键词:城市污泥重金属去除生物淋滤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为减轻水域污染指数,全国大中小城市大量上马增建了污水处理厂,伴随而来的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泥,一方面污泥的任意堆放不仅占地多,而且还可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污泥内含丰富的N、P、K及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肥效,综合营养物质含量高于普通农家肥,若不加以利用将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但污泥中同时还含有对人畜产生危害的重金属,而重金属与其它污染物不同,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一旦进入土壤,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会在植物体内累积,最终通过食物链对人畜产生危害,因而污泥中重金属成为限制其污泥进一步利用的主要因素。

如何有效去除重金属是解决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性问题。

目前,很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涌现出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正在研究或初见成效的去除污泥中重金属方式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稍做分析,通过比对生物淋滤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效果较好,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费用较低,本文将重点做介绍。

1.重金属的危害及污泥中重金属的来源1.1、何为重金属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具有明显的生物毒性的一类金属元素。

重金属具有毒性大,生物富集性强,不可自然降解及来源复杂等特点。

主要包括镉、铬、汞、铅、铜、锌、银、锡、砷、铝等,按毒性来讲汞、镉、铅、铬、砷毒性较强,称‚五毒‛。

1.2重金属的危害重金属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抑制动植物生长。

动植物饮用或浇灌受污染的水,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动植物生病死亡,庄稼棵粒不收。

(2)通过饮水或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重金属可以经过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在较高级生物体内成千万倍富集起来,然后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如日本著名公害事件‚骨痛病‛就是因为消费者长期食用了被矿山与冶炼厂镉污染了的稻米和大豆所引起的;还有国内每年以几何倍数增长的‚血铅病‛等都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

最近2011年10月14日经济参考报报道:《土壤重金属污染集中多发,多地出现‘癌症村’》,记者走访了多个癌症及怪病多发村,都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

癌症村最小死亡者仅9岁,有的村大人吃当地水,给孩子买矿泉水。

很多原来被老白姓传得神乎其神的怪病村现在多数被证实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

(3)重金属长期在土壤存留,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

1.3污泥中重金属的来源污泥中重金属来源主要有工业排放、输水管道的腐蚀和城市地表径流三个方面。

其中工业排放或矿山开采是形成癌症村的主要危险源。

城市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后,70%-90%的重金属元素会通过吸附或沉淀转移到污泥中,有人采集了全国30个大中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样品,化验分析了其金属含量,其中锌和铜(管道腐蚀)在污泥中含量最高,是污泥中最主要的金属污染物,其次是铬、锰、铁。

2、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及处理方法比较2.1源头控件重金属的溶解度小,性质稳定,难以去除。

降低重金属污染首先应从源头做起:即加强对各工业企业污水排放监控,将有害工业废水单独处理,实现安全排放,从源头防止有害工业废水进入城市排水网,降低重金属的污染。

2.2污泥中重金属处理方法比较一旦造成重金属污染,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污泥中重金属进行预处理,国内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很多方式方法。

现介绍几种去除率高、与环保疏浚关联性强的方法,并比较如下:(1)化学法:常用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化学方法主要有利用酸化法提取重金属和加入改良剂使重金属稳定化两种。

酸化法去除重金属是通过向污泥中投加硫酸、盐酸、硝酸等酸性化学物质,降低污泥的PH值,使污泥中大部分重金属转化为离子形态溶出;或者用EDTA、柠檬酸等络合剂通过氯化作用、离子交换作用、酸化作用、螯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络合作用,将其中的重金属分离出来,达到减少污泥重金属总量的目的。

有试验表明:按照1:1的HCL/H2SO4对污泥进行处理,重金属的去除率均在60%以上,多数达到100%。

这种方法去除效果很好,而且所需时间较短,但处理中需消耗大量的酸,处理后需要大量的水和石灰来冲洗或中和污泥,同时仪器易被强酸腐蚀,使该工艺花费较大,而且操运烦琐,使得化学法不能大规模应用于实际之中。

(2)电化学法:在污泥中插入电极对,在电极对上施加微弱直流电形成直流电场,污泥内部的矿物质颗粒、重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有机物等物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电化学反应,通过电激发、电化学溶解、电迁移、自由扩散等方式发生迁移,并富集到电极两端,使重金属以沉淀或金属形式析出,加以回收。

此方法首先将不同形态的金属污染物转变成可溶态进入液相系统,然后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离子迁移和电渗定向迁移出土壤。

该方法对可交换态或溶解态的重金属去除效果较好,但是对于不溶态的重金属首先需改变其存在状态使其溶解再将其去除。

因此重金属的存在状态对效果影响较大。

该方法对金属的去除效果较好,所需的耗能也较低,去除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对环境不利的物质,但此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渗透性高传导性差的污泥不太适用。

该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试验。

(3)重金属固定技术:就是通过加入药剂将重金属加以固定,降低其生物有效性或活性,以使污泥土地使用后重金属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且不宜迁移转化,从而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固定作用的工艺主要有堆肥、减性稳定和热处理等。

2010年我们环保事业部承担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污水库治理项目,就使用了重金属固化中的减性稳定技术。

重金属的固定作用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期内能减轻重金属的危害,但不能从根本上降低重金属的含量,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仍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4)生物淋滤法生物淋滤法是指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的直接作用或其代谢产物的间接作用,产生氧化、还原、络合、吸附或溶解作用,将固相中某些不溶成分(重金属、硫及其它金属)分离浸提出来的一种技术,最初用于难浸提矿石或贫矿中金属的溶出或回收。

目前全世界正将此技术扩展应用到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并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

污泥生物淋滤技术是通过向污泥中添加一定的底物使污泥中存在的特异化能自养型的嗜酸性硫杆菌获得能量,加强催化、氧化作用,降低污泥体系的PH值,使难溶态的重金属从固相溶出进入液相,再通过污泥脱水而达到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目的。

此方法操作简单,去除效率较高,一般重金属去除率达90%以上,成本费用也较低。

其主要优点如下:①生物淋滤不需要加酸对污泥进行预酸化,与化学沥滤比可节省80%的耗酸量。

②启动迅速,沥滤效益高、时间短,适用于处理任何污泥。

③操作简单,运行过程无需特殊控制,在10-37度范围内均能沥滤重金属(最佳温度是25-30度),冬季也无需加热,所用基质S和FeSO4.7H2O容易保存和运输。

④污泥经生物淋滤后,脱水性能大幅度提高,脱水时不需要添加絮凝剂,有效节省污泥脱水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