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2版)》教学课件

第二章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2版)》教学课件

第四节 测量误差
一、测量误差的概念 对于任何测量过程来说,由于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或大或小的测量误差。因此,每一个实际测得值往往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近被测几 何量的真值,这种实际测得值与被测几何量的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可 以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表示。 1.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指被测几何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之差, 2.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取绝对值)与真值之比
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基准及其量值传递
(2)长度量块的分级 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五级,即0,1,2,3,K级,其中0级精度最高,3 级精度最低。K级为校准级,用来校准0,1,2级量块。量块的“级”主要是根据量块长 度极限偏差±te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tv来划分的。量块按“级”使用时,以量 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不需要加修正值,使 用较方便,但不如按“等”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3)长度量块的分等 量块按检定精度分为1~5等,其中1等精度最高,5等精度最低。 (4)长度量块的尺寸组合
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基准及其量值传递
一、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 国际上统一使用的米制长度基准是在 1983 年第 17 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的,
以米作为长度基准。米的新定义为:“米为光于真空中在(1/299 792 458)s 的时间间 隔内所行进的距离”。为了保证长度测量的精度,还需要建立准确的量值传递系统。 鉴于激光稳频技术的发展,用激光波长作为长度基准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复现性。 我国采用碘吸收稳定的 0.633 μm 氦氖激光辐射作为波长标准来复现“米”。
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基准及其量值传递
(1)长度量块尺寸方面的术语 1)量块长度 l。 2)量块中心长度 lc。 3)量块标称长度 ln。 4)量块长度偏差e。 5)量块长度变动量 v。 6)量块测量面的平面度fd。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配套课件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配套课件
公差与检测技术导论
互换性与公差
1. 互换性的概念
互换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 锁”。那么,为什么几把钥匙 能开同一把锁呢?这正是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互换性”在起 着作用。
1. 互换性的概念
什么是 互换性?
互换性
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 件,任取其一,不经过任 何挑选和修配,就能彼此 相互替换而使用效果相同 的特性。
6. 优先数系的实例
7. 本部分小结
✓ 优先数系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 调、简化、统一的一种科学数值制度。
✓ 国家标准规定,我国以“十进制的等比数 列”作为优先数系。
✓ 本课程中所涉及的有关标准里,基本上采用 优先数系。
公差与检测技术导论
几何量检测概述
1. 检测的概念 检验: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并作出
2.标准的概念
2.标准的概念
2.标准的概念
3.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贯彻实施的全部活动过
程。包括从调查标准化对象开始,经试验、分析和综合 归纳,进而制订和贯彻标准,以后还要修订标准,等 等。
4.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4.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4. 互换性的分类
按照互换的形式和程度不同,互换性可以分 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
分组互换 修配互换
......
5. 不完全互换举例
分组互换
13500.02
/
0.12 0.14
大尺寸,小公差
公差数值小 精度要求高 加工难度高
5. 不完全互换举例
分组互换
1350.02 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精品PPT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精品PPT课件
14
3.零线与公差带:以基本尺寸为零线,用适当比例画出
的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零线: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 定偏差和公差,零线以上为正,以下为负。
TD
孔 尺寸公差带: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
定的一个区域,表示尺寸允许变化的界限。公差 +
带有两个基本参数,即公差带大小(即宽度)与 0
+0.025
+

0
位置。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位置由基本偏差确
-
定。
Td

基本尺寸
基本偏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 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距离零线最近的那个极限 偏差。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大小。
15
尺寸公差带图(举例)
例1-1:画出基本尺寸为Ø 50,最大极限尺寸为Ø 50 .025 、最小极限尺寸为Ø 50 mm的孔与最大极 限尺寸为Ø 49.975 、最小极限尺寸为Ø 49.959mm 的轴的公差带图。
从作用上看:极限偏差用于控制实际偏差,是判断完工零件是否 合格的根据,而公差则控制一批零件实际尺寸的差异程度。
从工艺上看:对某一具体零件,公差大小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即加工精度的高低,它是制定加工工艺的主要依据,而极限偏差 则是调整机床决定切削工具与工件相对位置的依据。
两者联系:
▪ 公差是上、下偏差之代数差的绝对值,所以确定了两极限偏差也 就确定了公差。
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
D1
形成的包容面)。
d1
轴(shaft):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 (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
理解:
❖ 从加工看:孔的尺寸越加工越大,轴的尺寸越加工越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第2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第2章
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称为配合公差,以Tf表示。配 合公差反映配合的松紧变化程度,即配合精度。配合精度(配 合公差)取决于配合的孔与轴的尺寸精度(尺寸公差)。
对于间隙配合,配合公差可表示为: Tf=|Xmax-Xmin|=(Dmax-dmin)-(Dmin-dmax) =(Dmax-Dmin)+(dmax-dmin)=Th+Ts
差值大,则允许尺寸变动范围大,因而要求的加工精度低;相 反,若公差值小,则允许尺寸变动范围小,因而要求的加工精 度高。
(3)极限偏差表示每个零件尺寸允许变动的极限值,是判 断零件尺寸是否合格的依据。
(4)从作用上看,公差影响配合的精度;极限偏差用于控 制实际偏差,影响配合的松紧程度。
2.2.4公差带图
过渡配合的平均松紧程度,可能是平均间隙,也可能是平 均过盈。当相互交叠的孔公差带高于轴公差带时,为平均间 隙;当相互交叠的孔公差带低于轴公差带时,为平均过盈。在 过渡配合中,平均间隙或平均过盈为最大间隙与最大过盈的 平均值,所得值为正时,则为平均间隙,为负时则为平均过盈, 即
图2.7过渡配合
4.配合公差
最大过盈
Ymax=EI-es=0-(+0.023)=—0.023 平均间隙
2.1概述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各项标准已逐步与国际标准(ISO) 接轨。国家技术监督局不断发布实施新标准,相继颁布了公 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T1800.1—1997、GB/T1800.2— 1998、GB/T1800.3—1998和GB/T1804—1992,代替了旧 标准。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 基础公差体系,可以基本满足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要。
图2.5间隙配合
由于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在各自的公差带内变动,因此,装 配后各对孔、轴间的间隙也是变动的。当孔为最大极限尺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

制造误差
由于加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零件的实际尺寸、形状和 位置与理想状态存在偏差。
测量误差
由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和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的 不准确性。
磨损与疲劳
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振 动等因素,导致零件的几何量精 度逐渐降低。
几何量精度的检测方法
1 2 3
比较测量法
将待测零件与标准件进行比较,通过直接观察或 使用测量工具来评定零件的几何量精度。
技术测量的定义是使用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对各种量值进行测量,以获得准确、 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详细描述
技术测量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物理原理的测量方法,通过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设备 ,对各种量值进行测量,如长度、宽度、高度、重量、温度等。它涉及到多个领 域的知识和技术,如几何量测量、机械量测量、电磁量测量等。
技术测量的基本要素
0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
系统误差: 由于某种确定的、经 常性的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其 大小和符号可以预测。例如,测 量仪器的偏差或老化。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随机误差: 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 测量误差,其大小和符号无法预 测。例如,温度、压力的微小波 动或测量仪器的不完善。
粗大误差: 由于测量者疏忽或外 部干扰引起的明显错误。例如, 读数错误或记录错误。
游隙的检测是为了确定轴承在安装后 是否具有足够的游隙,以保证轴承的 正常润滑和运转。
圆柱齿轮的互换性检测
01
02
03
04
圆柱齿轮的互换性检测主要包 括齿形精度、齿向精度和齿距
精度的检测。
齿形精度的检测是为了确保齿 轮的齿形符合设计要求,以减 小齿轮运转时的振动和噪声。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配合有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它是指孔的尺寸减去相配
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差值为正时,称为间隙,用X
表示;差值为负时,称为过盈,用Y表示。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配合种类
(1)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称为间隙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见图 6-3)。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0.039 0
50 0..079 ,轴 0 054
,求Ymax、Ymin及Tf。
解: Ymax=Dmin-dmax=50-50.079=-0.079
Ymin=Dmax-dmin=50.039-50.054=-0.015
Tf=|Ymin-Ymax|=|-0.015-(-0.079)|=0.064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例6-1 已知孔 40 0 0.025,轴 限偏差与公差。
40 0..009 0 025
,求孔与轴的极
解:
孔的上偏差ES=Dmax-D=40.024-40=+0.025
孔的下偏差EI=Dmin-D=40-40=0 轴的上偏差es=dmax-d=39.991-40=-0.009 轴的下偏差ei=dmin-d=39.975-40=-0.025 孔公差TD=|Dmax-Dmin|=|ES-EI|=|40.025-40|=0.025 轴公差TD =|dmax-dmin|=|es-ei|=|39.991-39.975|=0.016
Tf=|Xmax-Ymax|=|0.030-(-0.034)|=0.064
第6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6.1.2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1.标准公差系列
标准公差是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值,标准公差值见表6-1,由表可以看出,标准公差与公差等 级及基本尺寸有关。 1)公差等级 公差等级是用来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在基本尺寸 一定的情况下,公差等级系数是决定标准公差大小的惟一参 数。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件第5章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件第5章

5.2.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在标准中,将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分为四类——幅度
参数、间距参数、混合参数和曲线参数。下面主要介绍评定 表面粗糙度的常用参数。
1.与高度特征有关的参数——幅度参数 1) 评定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Ra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上各点纵坐标绝对值的 算术平均值,如图5-8所示(图中的横坐标轴代表中线)。 Ra用公式表示为
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与零件的实际轮廓形状有关,它是 反映零件表面耐磨性能的指标。对于不同的实际轮廓形状,
在相同的评定长度内给出相同的水平截面高度c时,Rmr(c)越 大,则表示零件表面凸起的实体部分就越多,承载面积就越
大,因而接触刚度就越高,耐磨性能就越好。图5-12(a)的轮 廓耐磨性能较好,图5-12(b)的轮廓耐磨性能较差。
(4) 耐腐蚀性方面。表面越粗糙,腐蚀性气体或液体越容 易在粗糙度的凹谷处聚集,并通过表面微观凹谷渗入到金属 内层,造成表面腐蚀。
(5) 接触刚度方面。表面越粗糙,表面间的实际接触面积 就越小,致使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越大,造成峰顶处的局部塑 性变形加剧,接触刚度下降,从而影响机器的工作精度和平 稳性。
Rsm
1 m
m i 1
X si
同样,在计算参数Rsm时,需要判断轮廓单元的高度和间 距。若无特殊规定,缺省的高度分辨率应按Rz的10%选取,缺 省的间距分辨率应按取样长度的1%选取。且上述两个条件都
应满足。
图5-11 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计算用图
3.与形状特征有关的参数—曲线参数 在标准中,共用了3个参数和两种曲线来表达轮廓的形状 特征。与其他参数不同的是,这些参数和曲线都不是定义在
取样长度上,而是定义在评定长度上。这里只介绍常用的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2

平均间隙更能体现其配合性质: 平均间隙更能体现其配合性质:
Xav =(Xmax +Xmin)/2 >0 (
间隙的作用: 间隙的作用: 储存润滑油 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尺寸变化 补偿弹性变形、 补偿弹性变形、制造与安装误差
3. 过盈配合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其差值为负时叫做 过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 过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 过盈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过盈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特征参数:最大过盈Y 最小过盈Y 特征参数:最大过盈 max和最小过盈 min。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代 数差称为最大过盈。 数差称为最大过盈。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代 数差称为最小过盈。 数差称为最小过盈。
基本尺寸与极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寸
图1-2
实际尺寸
6. 最大实体状态(MMC)和最大实体尺寸(MMS) 最大实体状态( )和最大实体尺寸( ) 孔或轴在尺寸极限(公差)范围内, 孔或轴在尺寸极限(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 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 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是孔 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 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用通规来 检验是否合格。 检验是否合格。 7. 最小实体状态(LMC)和最小实体尺寸(LMS) 最小实体状态( )和最小实体尺寸( ) 孔或轴在尺寸极限(公差)范围内, 孔或轴在尺寸极限(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 少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 少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 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 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用止 规来检验是否合格。 规来检验是否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过盈配合,孔的公 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7 级时,轴应比孔高一 级,如H7/p6,而孔的 公差等级低于IT7级时, 孔和轴的公差等级应 取同一级,如H8/s8。 这样可以保证孔和轴 的工艺等价性。
2021/4/16
14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四、一般、常用和优先使用公差带 孔、轴公差带是由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等级所组成。国标规 定基本偏差28种,标准公差20级,它们可以组成很多种公差 带。 孔有:20X 27+3(J6、J7、J8)=543种; 轴有:20X 27+4(J5、J6、J7、J8)=544种。 由这些孔、轴公差带可以组合成近30万种配合。如果将这庞 大的配合种类都交付生产上使用,既起不到标准化的作用也 不利。
2021/4/16
21
6.尺寸∠ 500mm优选配合的配合特性
2021/4/16
22
2021/4/16
23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2021/4/16
24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要点: ①国家标准规定的14个形位公差项目及其含义; ②形位公差的标注要点及其区别; ③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公差原则; ④形位公差的测量与误差评定方法; ⑤形位公差与配合的工程应用。
8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2021/4/16
9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三、基准制 极限与配合制度规定出松紧不同的配合,来满 足各类机器零件配合性质的要求,以实现孔、轴的三 种配合。 基孔制:空的基本偏差为“0” 基轴制:轴的基本偏差为“0”
2021/4/16
10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基孔制和基轴制选择的原则 1. 看所配零件中有没有标准件,如轴承,与轴承外圈配则 应该采用基轴制,而与轴承内圈配则应该采用基孔制; 2. 所配零件中没有标准件的,优先选用基孔制,因为孔比 轴难加工。轴的公差一般比孔的高一级。
2021/4/16
4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3.公差带
2021/4/16
5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二、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GB/T 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 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 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 1800.4—1999《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 1801—1999《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 1803--2003《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ram孔、轴公差带》 GB/T 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2021/4/16
15
1.一般、常用优先轴公差带
2021/4/16
16
2. 一般、常用优先孔公差带
2021/4/16
17
3.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
2021/4/16
18
4.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
2021/4/16
19
5.公差等级的主要应用范围
2021/4/16
20
6.尺寸∠ 500mm优选配合的配合特性

2021/4/16
6
1.标准公差系列 为了实现零部件的互换性并满足各种使用要求,公差值必 须标准化。设计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标 准公差。
2021/4/16
7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2.基本偏差 国家标准对 孔和轴分别 规定了28种 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靠 近“0”线
2021/4/16
测量基准: 用于测量已 加工表面位 置和尺寸依 据的标准
装配基准: 用来确定零件 或部件在机器 中位置所采用 的基准
2021/4/16

但轴承盖需要经常拆卸,应该采用间隙配合,同时考虑到 轴承盖的性能要求和加工的经济性,轴承盖配合尺寸采用 9精度,选择轴承盖与箱体孔的配合为 J7/f9。
2021/4/16
轴承标注
13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5.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 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是指孔和轴加工难易程度应相同。
在常用尺寸段内,对间隙 配合和过渡配合,孔的公 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8级时, 轴比孔应高一级,如 H8/g7、H7/n6。当孔的精 度低于IT8级时,孔和轴的 公差等级应取同一级,如 H9/d9
的代数差称为 下偏差(EI、ei)。上、下偏差。
2021/4/16
3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2.尺寸公差 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 差与下偏差之差。它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 孔的公差:
轴的公差: Ts
Ts
Ts dmax dmin es ei
Ts dmax dmin es ei

2021/4/16
11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3. 如果一根轴和多个孔配合,且配合性质不同时, 也选择基轴制。 发动机的活塞轴与连杆铜套孔和活 塞孔之间的配合。
2021/4/16
12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4.允许采用非基准制配合。非基准制配合是指相配合的孔和 轴,孔不是基准孔H,轴也不是基准轴h的配合。 轴承盖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在箱体孔中装配有滚动轴承和轴 承盖,有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它与箱体孔的配合是基轴制配 合,箱体孔的公差带已由此而确定为 J7(H6H7J6J7等),如果轴承盖与箱体 孔的配合坚持用基轴制,则配合为J/h, 属于过渡配合。
2021/4/16
25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做好几何误差检验的关键点 1.掌握几何公差的概念(关键是公差带) 2.掌握几何公差的常用检验方法 3.掌握检验量具的使用方法
2021/4/16
26
第二单元 几何公差及检测
一、有关基准 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 线、面。
设计基准: 定位基准: 根据零件在 在加工时, 机器中的位 用以确定工 置、作用, 件在机床上 为了保证其 或夹具中正 使用性能而 确位置所采 确定的基准。 用的基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山东交通学院 冉广仁
2021/4/16
1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2021/4/16
2
第一单元 极限与测量
一、有关尺寸偏差、公差的术语、定义 1.极限偏差极限偏差 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称为上偏差 (ES、es);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