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十大著名定律
经典的十大定律

经典的十大定律
1.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错,那么它就一定会出错。
2. 帕金森定律:工作会膨胀到填满所有可用时间。
3. 马太效应: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4. 罗斯托定律:最不可能的事情总是发生。
5. 帕累托原则: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
6. 布鲁克斯定律:添加人力只会使项目迟到更久。
7. 皮特定律:工作会扩张来填满可用时间的一部分。
8. 鲍姆定律:当一个项目迟到时,它的经理会试图加快它。
9. 戈德温定律:任何快速前进的技术都会向自己的瓶颈靠拢。
10. 马斯洛法则:人们会先满足基本需求,然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 1 -。
十大管理学定律

1、彼得原理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甚至,会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机制。
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
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
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基础上的。
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3、木桶定律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
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4、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
在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即:赢家通吃。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1.吉尔伯特定律:员工的价值,在于他们的问题。
2.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人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3.帕金森定律:事情总是会膨胀到所需的时间和资源的程度。
4.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5.马蝇效应: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也会精神抖擞,奔跑起来。
6.华盛顿合作定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7.木桶定律: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8.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9.刺猬法则:保持适度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10.破窗效应: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11.格雷欣法则:在竞争中,劣币会驱逐良币。
12.二八法则:大部分成果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产生的。
13.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14.南风法则:温暖胜于严寒。
15.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16.鲶鱼效应:通过引入竞争对手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7.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18.青蛙法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20.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21.吉格勒定理: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22.鸟笼效应:如果你在房间里挂一只空鸟笼,那么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买一只鸟回来养。
23.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那里听到的就愈多。
24.古特雷定理: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
25.波特法则: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26.蓝斯登定律: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十大经典管理学定律

十大经典管理学定律:
1. 彼得原理:指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
2. 酒与污水定律: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3. 木桶定律:水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
4. 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5. 纳尔逊原则:没有困难的事情,你不值得去解决。
6. 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敬重同意”。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我们所有的人共有一个”。
3.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建议,开诚布公”。
7. 氨基酸组合效应:指组成人体蛋白的8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7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8. 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9. 氨基酸失衡理论:团队成员搭配不良或过于绝对平均主义会造成内耗丛生,无法达到1+1>2的效果。
10. 特雷默定律:每个人的才华虽然高低不同,但一定是各有长短,
因此在选拔人才时要看重个人专长、而非全能,在用人体制上要勇于破除“完美主义”,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职场十大定律

职场十大定律职场十大定律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毕竟世界是社会主宰每一个人,而职场是我们每个人年青的战场,下面职场十大定律,看完一生收益,欢迎阅读了解。
一、素养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行事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点评:思可相反,得须想成二、统御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
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
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三、沟通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提出者: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费斯诺点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牢骚效应: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点评: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
新人必备的十大定律

新人必备的十大定律
作为一名新人,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定律,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是新人必备的十大定律。
一、学习定律: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二、沟通定律:沟通是一种艺术,要善于倾听,尊重他人,避免冲突。
三、时间定律: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四、质量定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要始终保持高品质的工作态度。
五、创新定律: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要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断创新。
六、团队定律: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要积极融入团队,发挥个人优势。
七、责任定律:责任是一种担当,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推卸责任。
八、效率定律:效率是工作的核心,要善于利用工具,提高工作效
率。
九、沉淀定律:沉淀是一种积累,要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知识。
十、坚持定律:坚持是一种信仰,要坚持自己的理念,不断追求进步。
以上十大定律,是新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只有掌握了这些定律,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职场心理学的18个定律

职场心理学的18个定律职场心理学是研究职业生涯中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在职场心理学中,有许多定律被提出来描述和解释人在职场上的行为和决策。
以下是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定律:1. 帕金森定律:任务所需的时间会根据可用时间而扩大。
2. 鲁宾逊定律:任务永远不只是完成一半,而总是要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3. 墨菲定律:任何事情如果可能出错,那么就一定会出错。
4. 罗斯伯格定律:如果你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你就没有一天在工作;如果你讨厌自己的工作,那么你就没有一天不在工作。
5. 彼得原理:每个人都会升到他不能胜任的职位。
6. 布鲁克斯定律:面对一个问题时,最简单的解决方案通常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7. 塞洛定律:成功需要准备、机遇、勇气和决心。
8. 格雷特定律:事实是,我们都是非常平凡的人,但只要我们做出了非凡的努力,我们就可以创造出非凡的成就。
9. 莫特森定律:在职场上,领导者需要保持弹性和适应性,以便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10. 瑞克特斯缪勒定律:在一个团队中,最强的人并不是那个说话最多的人,而是那个真正引领这个团队向前发展的人。
11. 派克定律:在任何群体中,20%的人会做出80%的贡献,而其他80%的人只能做出20%的贡献。
12. 土豆原则: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那就不要把自己当成土豆,而要像洋葱一样不断剥开自己,并不断寻找提高的空间。
13.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人继续前进的动力,来自于他已经积累的动量。
14. 索科洛夫教授法则:想要让别人理解你的话,就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15. 阿姆斯特朗定律:你的行为比你所说的话更有说服力。
16. 奇普卡定律:在职场上,成功的人能够不断学习并适应变化,而失败的人则总是把自己锁定在舒适区内,并拒绝尝试新事物。
17.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工作满意度由工作本身和工作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18. 波多尔斯基定律: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在他们所期望的情况下发生。
职场28定律

职场28定律下面是关于职场的28定律,快来了解一下吧!1、玩笑定律:单位里的男女之间,表面上玩笑开得越大,实际上什么事情也没有;有时连句玩笑话都不说的男女,说不定背地里已经搞到一块儿了。
2、承诺定律:承诺未必能够保证成功,但是没有承诺,也就没有成功。
3、地位定律:有人站在山上,有人站在山下,虽然站的地位不同,但是两者眼中看到的对方是同样大小的。
4、职称定律:能晋升高级职称的人,准保不是单位里业务能力最强的人;而业务能力一般的人,却最会搞公关。
5、经费定律:上级下来指导工作的次数多,证明单位的经费充足;若上级长时间没来指导工作,则反映近期经费短缺。
6、编制定律:人员超编的,一定是“肥缺”单位;长期缺员的,一定是“清水衙门”。
7、变动定律:每次新领导上任,机关必有一次人事变动。
8、晋升定律:年底受表彰嘉奖的,都是些做工作的;年底升官晋升的,却常常是未受表彰嘉奖的。
9、提拔定律:大家都觉得这个人该被提拔,这个人肯定得不到提拔;单位一把手觉得该被提拔,这个人很快就会得到提拔。
10、先进定律:单位里年终评选出的先进工作者,并不是单位里工作最多或最有成绩的人,而是最会在领导面前干工作的人。
11、尊重定律:单位里越是表面上被大家尊重的人,就越是容易受到大家轻视。
12、个性定律:在单位里,一个人的个性,与他的业务能力成正比。
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越强,个性也就越强;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越差,就越没有个性。
13、省时定律:要想学会最节省时间的办法,首先必须学会说“不”。
14、会议定律:参加会议的人越多,会议的内容也许越不重要。
15、谎言定律:人非生而知之,说谎也一样,原因无非有四:大人教的、被领导吓的、利益驱使的、社会风气使然。
16、蓝斯登定律:往上爬的时候,你一定要保持梯子的稳固,否则,你下来的时候,你可能会摔倒。
17、托利得定律: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要看他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场十大著名定律-转载
上网看到的一篇很好玩的文章,放在这有兴趣的同事可以看看。
帕金森定律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
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苛希纳定律
西方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四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三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三倍,工作成本就要多六倍。
苛希纳定律告诉我们,在管理上并不是人多力量大,管理人员越多,工作效率未必就会越高。
苛希纳定律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并找到一个最佳人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
马蝇效应
林肯少年时和他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里犁玉米地,林肯吆马,他兄弟扶犁,而那匹马很懒,慢慢腾腾,走走停停。
可是有一段时间马走得飞快。
林肯感到奇怪,到了地头,他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马身上,他就把马蝇打落了。
看到马蝇被打落了,他兄弟就抱怨说:"哎呀,你为什么要打掉它,正是那家伙使马跑起来的嘛!"没有马蝇叮咬,马慢慢腾腾,走走停停;有马蝇叮咬,马不敢怠慢,跑得飞快。
这就是马蝇效应。
马蝇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只有被叮着咬着,他才不敢松懈,才会努力拼搏,不断进步。
"南风"法则
"南风"法则也称"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
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尽力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从而激发出工作的积极性。
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
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一样,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的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品,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将它毁坏掉。
零和游戏原理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但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
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
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
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手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
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件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往往会保持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感。
因此,企业的领导者要合理地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完成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与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工作。
“蘑菇定律”
许多单位都会把初学者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任其自生自灭。
这就是蘑菇定律。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当“蘑菇”的经历,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
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现实。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都会得到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
对个人而言,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的发挥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