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工程施工勘察书

工程施工勘察书一、项目名称及位置项目名称:某某工程项目项目地点: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区某某街道某某号二、勘察范围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某某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某某平方米,涉及主体建筑、园林绿化、道路及管网等工程。
2、勘察内容:本次勘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地质勘察:对场地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下水情况等进行详细勘察。
(2) 地形测量:测绘场地的地形地貌,确定起伏变化、水流方向等情况。
(3) 地籍测绘:检测场地的土地性质与界线,确定土地权属。
(4) 环境勘察:调查场地周围的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噪音、污染源等情况。
三、勘察方法和技术1、地质勘察:采用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的方式对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
2、地形测量:采用测量仪器对场地进行高程测量、地形图绘制等工作。
3、地籍测绘:采用GPS、总站等测量仪器对场地进行测量和绘图。
4、环境勘察:采用调查问卷、现场观察等方式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
四、勘察计划根据项目需求,制定以下勘察计划:1、地质勘察计划:根据场地情况,制定现场取样点、实验室分析方法,以确保勘察结果准确可靠。
2、地形测量计划:确定测量路线、测量点,按照一定的采样密度完成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3、地籍测绘计划:确定测量范围、必要的信息采集点,绘制详细的土地界线图。
4、环境勘察计划: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工具和方法,对周边环境进行详细勘察。
五、勘察成果1、地质勘察结果:根据现场取样和实验室分析,得出场地的地质构造、地层情况、地下水位等数据。
2、地形测量成果:展示场地的地形地貌、高程变化等情况,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地籍测绘成果:绘制详细的土地界线、土地权属图,为土地使用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4、环境勘察报告:汇总周边环境的调查结果,分析环境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六、备注以上勘察成果将作为本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依据,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实施,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交付。
感谢各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支持与配合,衷心祝愿该工程圆满成功。
工程岩土的评价与图标编制—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书的内容

二、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书的编写
二、工程地质报告书附录部分——图表的编制
2.工程地质报告书附录图表成果
(7)勘探成果资料汇总表 勘探成果资料汇总表是根据实际钻孔勘探资料进行填写 ,内容有:不同钻孔位置所对应的深度、构造物类型、地层岩 性。
1.图表的编制说明
(3)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时,应先将勘探线的地形剖 面线画出,并标出钻孔编号,然后绘出勘探线上各钻孔中的地 层层面,并在钻孔符号的两侧分别标出各土层层面的高程和 深度。
二、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书的编写
二、工程地质报告书附录部分——图表的编制
1.图表的编制说明
(4)综合地质剖面图是通过场地所有钻孔柱状图而得 的,比例为1:50~1:200,须清楚表示场地的地层新老次序和 地层层次,图上应注明层厚和地质年代,并对各层岩士的主 要特征和性质进行概括描述,以方便设计单位进行参数选取 和图纸设计。
二、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书的编写
一、工程地质报告书文字部分的编写
报告书的任务在于阐明工作地区的工程 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从而 对建筑地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得出结论, 适应任务的要求。
二、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书的编写
一、工程地质报告书文字部分的编写
报
告
书
内 容
绪 论
通 论
专 论
结 论
结
构
二、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书的编写
2.工程地质报告书附录图表成果
(5)不良地质地段表 不良地质地段表需要根据野外勘察调查的资料填写不同 的起迄桩号所对应的长度(m)/位置、不良地质类型不良状况 描述和处理措施。
二、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书的编写
二、工程地质报告书附录部分——图表的编制
2.工程地质报告书附录图表成果
(完整word版)地质勘察任务书

地质勘察任务书1、项目概况1.1工程名称:;1.2工地地址:;1.3建设单位:;1.4项目概况:;1.5勘探范围:;1.6勘察内容:;1.7勘探周期:。
2、勘察任务查明并评价工程地质情况,为地基基础(含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等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2.1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貌成因类型及地貌单元的划分;2.2查明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以及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和地基承载力指标;并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2.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2.4查明建筑物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如溶洞、古河道或人工洞穴等)及其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供不良地质现象的防冶工程所需的计算指标及资料,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2.5评价确定场地土类别、对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并对饱和土、粘土、沙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断,查明有无可液化的地层,指出他们对场地或地基的危害程度,提出治理方案建议;2.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层的渗透性、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及其规律、地表径流条件,以及地下水对建筑物的侵蚀性等。
2.7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2.8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宜的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处理和沉降分析等有关的计算参数及应注意的事项。
如地基条件决定需采用桩基,应提出采用何种桩基、其相应的桩径尺寸、桩端持力层情况等,提出单桩极限承载力与计算公式。
对于地基处理应提供具体的处理方案及计算指标。
2.9提供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基坑开挖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有关资料。
分析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施工及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变化影响,并提出防治建议等。
3、勘察依据3.1本勘察任务书以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设计技术资料3.2相关标准规范,包括但不限于: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1998)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1999)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6)《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4、主要勘察技术要求4.1本次勘探为详细勘探,勘探人应结合现有设计资料,严格按国家现行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标准进行,并提供符合深度要求的详勘报告;4.2勘探人应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定,科学合理地确定本工程的勘察等级。
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要求提交勘
一、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二、拟建工程概述。
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四、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的描述与评价。
五、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的评价。
六、场地水文、工程地质的综合性评价、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及基础的设计建议。
七、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及监控、预防措施的建议。
结构类型
对差异沉降敏感程度
建(构)筑物基础情况
主要设备说明
地下室或地下设备情况
形状
尺寸(米×米)
材料
砌置深度(米)
单位荷重
(吨/米)或
总荷重(吨)
设备名称
设备基础
敏感程度
对差异沉降
重状况说明
使用期间荷
形状
(米×米)
尺寸
材料
砌置深度(米)
单位荷重
(吨/米)或
总荷重(吨)
1
2
3
4
委托任务单位(公章)提出任务单位(公章)设计总负责人:填任务书人:地址:
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场地位置
勘察技术要求
按国家现行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布钻孔个(见附图)
1.查明建筑物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要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
2.查明建筑物场地内各层岩土的类型、结构、厚度、坡度,并进行物理学试验。
八、成果报告附件: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钻探地质柱状图。
4.土工试验成果表。
5.其他测试成果表。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边坡工程勘察任务书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名称:******花园工程地点:*****勘察阶段:边坡工程详细勘察一、工程概况1.建筑物名称:边坡工程2.建筑物类型:低层、高层建筑3.边坡范围:约1万m2(暂定)详钻孔平面布置图二、勘察要求所有地质勘察工作,应按如下规范要求执行: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7)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边坡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三、本工程勘察的具体要求:1.查明星河丹堤北侧边坡周边是否有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若有存在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5章的要求。
2.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勘探点间距约15~20m(共布置155个钻孔(暂定),详见附图)。
一般性勘探点要求进入中等风化岩层或稳定土层3~5m,控制性勘探点需进入中风化岩层3~5m或进入坡脚高程以下稳定地层不小于5m,控制性钻孔占钻孔总数的1/3以上,在基岩出露较浅处,可用探井和探槽。
3.布设测斜孔判断滑动面的位置和空间分布,以及评价滑坡的现今活动性,于主轴断面和两侧(各1个)的辅助断面上,布置测斜孔,可利用已成钻孔,埋设测斜管后填砂作为测斜孔。
4.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5.判明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提供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6.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基础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7.对山体的整体稳定性作出评价,提供边坡治理设计所需各岩土层的抗剪强度参数,包括直剪快剪、固结快剪(每一主要地层不少于9件)对可疑易滑地层增作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不少于6件)。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任务书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任务书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某某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委托单位:某某路局勘察单位:某某勘察设计院勘察地址:某某道路勘察范围:某某道路整体工程概况:某某道路是一条重要的干道,为了保障道路的安全和稳定,需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以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地质条件。
二、勘察目的1.明确地质构造和地质构造条件,确定地层的分布特征、巨相和工程地质取水情况。
2. 对道路沿线的岩土地层、地基承载力和地基稳定性等进行综合的勘察评价,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3. 找出影响工程安全和可行性的地质灾害隐患,提供防灾减灾的科学依据。
三、勘察内容1. 地质勘察1.1 地质调查:包括山地地貌、植被覆盖情况、岩石地层、地下水情况等。
1.2 地质构造:确定地质构造类型、构造特征、构造变形、构造背景等。
1.3 地质灾害:对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详细调查。
2. 地下水勘察2.1 地下水文地质勘察:包括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方向等。
2.2 地下水化学勘察:对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3. 岩土工程勘察3.1 岩土地层勘察:对路基地质和地层特征进行详细勘察。
3.2 地质力学性质测试:包括土壤抗压强度、泥质土的强度特性、岩石的抗压强度等。
3.3 地基承载力勘察: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
4. 其他勘察内容4.1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2 断层、裂隙勘察:对断层、裂隙开展精细勘察,做出合理评价。
四、勘察方法1. 野外地质勘察:采用地质测量、地质钻探等方法,绘制地质调查图、地质构造图、地下水位图等。
2. 岩土工程勘察:进行岩土样品采集、实验室测试、工程地质参数分析等。
3. 其他方法:包括遥感、遥控、无人机等新技术手段。
五、勘察成果1. 勘察报告:详细反映实际地质情况、地基承载力、地质灾害情况等。
2. 勘察成果图:包括地质图、地下水位图、地基承载力分布图等。
3. 勘察数据:包括岩土样品测试数据、数据分析报告等。
工程勘察任务书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3.工程地质剖面图
4.工程地质柱状图
5.岩土试验成果
6.其它
建 (构) 筑 物
设 备
地下
室层
数及
高程
备
注
顺
序
号
名
称
设计地坪高程
m
层
数
平面
尺寸
(长×宽)
m×m
高
度
m
安全等级
结构
类型
基础
型式
柱
距
m
荷 载
对变
形敏
感程度
名
称
尺
寸
m
埋置深度
m
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要求提交资料份数
工程地址
勘察单位
勘察阶段
委托日期
要求得交资料日期
委托单位应提供的有关资料
1.批准兴建的有关批文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料
3.已建电梯设计资料
4.经审查并有拟建物平面布置的现状地形图
5.拟建场地内地下埋设物情况:1)供水管道、2)天然气管道、3)下水管道、4)电缆、5)地下洞室
工程勘察任务要求Biblioteka 1.查明场地地基岩土的地层、岩性、地质结构、不良地质作用(有明确判断、结论和防治方案)、地下水及其侵蚀性。
2.评价场地工程地质问题,对可能出现的边坡、相邻建筑物、地下洞穴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3.选择基础持力层,建议基础型式;提供地基承载力及地基基础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参数,施工方案的建议。
重量
KN
对变
形敏
感程度
勘察任务书明细表

6评价地基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7评价场地地震效应、判别地震液化等级;
8对需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变形特征;
9提出地基基础方案与地基处理措施建议。
提出任务书
日期
年月日
随任务书
附图
份张
要求提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料日期
年月日
要求提交
资料份数
份
顺
序
号
建(构)
筑
物名称
设计
±0
标高
(m)
设计
基底
标高
(m)
层
数
高
度
(m)
建
(构)
筑
物
分
类
结
构
类
型
对
差
异
沉
降
敏
感
程
度
拟采用地基基础方案及参数
需说明的其他参数
基
础
方
案
形
状
尺寸
m×m
材
料
埋
置
深
度
(m)
墙
荷
重
KN/m
最
大
单
柱
荷
载
KN
地
下
室
层
数
地
基
方
案
注: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交建设单位,一份由提出任务单位保存。
提出任务单位(公章)总设计师:提出任务人:地址:电话:
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明细表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场地位置
见总图
勘
察
技
术
要
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
为XXXXC-2、Z-5雨水泵站及进站雨水干管工程施工图设计提供设计参数,需贵方编制《XXXXC-2、Z-5雨水泵站及进站雨水干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委托事项如下: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项目为XXXXC-2、Z-5雨水泵站及进站雨水干管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本工程主要分四部分,即C-2雨水泵站、C-2雨水泵站的进站雨水干管(分北侧、东侧、南侧3个方向进站,附图中标注有“本次设计管道”)、Z-5雨水泵站、Z-5雨水泵站的进站雨水干管(仅南侧1个方向进站,附图中标注有“本次设计管道”)。
C-2雨水泵站规模为12836.03L/s,规划占地7278m²,位于黄河大道与鹏程河交叉口西北角。
Z-5雨水泵站规模为6434.56L/s,规划占地5256m²,位于XXXX 滨湖大道、华山路交叉口西北角,在凤栖河西侧。
C-2、Z-5具体位置详见附图。
C-2雨水泵站的勘察包括格栅及提升泵房、管理及变配电室、维修及储藏室及雨水涵。
工程详细特征见下表。
工程特征一览表
建筑物 名称 层数(地上/地下) 基础类型
结构 类型
基础埋深(m ) 基底压力(kPa )
建筑物长宽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格栅及提升泵房 1/1
矩形 钢混 -11.4 130
19.3×
17.6
乙级
管理及变配电室 1 矩形 框架 -1.30 60 24×7.5
维修及储藏室
1 矩形 框架 -1.30 60 18×7.5 雨水涵 矩形 钢混
-8.8~-3.1
100
宽度2.2
或2.4,长度见附图
Z-5雨水泵站的勘察包括格栅及提升泵房、管理及变配电室及雨水涵。
工程详细特征见下表。
工程特征一览表
建筑物 名称 层数(地上/地下) 基础类型
结构 类型
基础埋深(m ) 基底压力(kPa )
建筑物长宽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格栅及提升泵房 1/1
矩形 钢混 -10.6 120 28×13
乙级
管理及变配电室
1 矩形 框架 -1.30 60 18×7.5
雨水涵
矩形
钢混
-7.5~-4.7
90
宽度
2.2,长度见附图
C-2雨水泵站的进站雨水干管分北侧、东侧、南侧3个方向进站,附图中标注有“本次设计管道”。
北侧进站干管位于太行山大道(海河路-黄河大道)东侧,在太行山大道50#桥处北侧通过现状过路涵与泵站相接,其中穿越红旗渠路段,由新乡市政设计院随道路进行设计(附图中文字注释)。
东侧干管位于黄河大道49#桥北侧,穿越鹏程河。
南侧干管位于鹏程河(淮河路-黄河大道)西侧,与黄河大道相交处,需开挖穿越。
Z-5雨水泵站的进站雨水干管位于南侧方向,附图中标注有“本次设计管道”。
管道具体位于凤栖河西侧(华山路23#桥南侧-滨湖大道)。
穿越滨湖大道段(南北两个检查井之间),随新乡市政设计院设计的滨河大道3#桥引道重修进行设计、建设。
二、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目的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及岩土工程参数,对基础设计作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为此,勘察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
(1) 查明C-2、Z-5雨水泵站周围及进站雨水干管沿线主要防护构筑物范围内及其邻近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岸边的地层结构,各类土层的性质、坡度,基岩的构造、风化程度及深度、断层或破碎带的位置,并对岸坡稳定性、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进行评价,提供基础的设计和验算所需参数。
(2) 查明场区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3) 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对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进行分析预测,并作出评价;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4) 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分析地下水和场地土对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判定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 对天然地基的可行性作出评价,对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论证,若采用桩基础则对桩型及桩端持力层的选择提供建议,并提供各岩土层桩基参数。
(6) 对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降水方案等其它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和论述。
三、要求提交勘察资料内容
1、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震效应、地层岩性及均匀性。
2、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计算参数等的建议值。
3、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变化规律及其和地表水补排关系的分析。
4、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5、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特殊性岩土的描述及其危害程度的评价。
6、地基基础方案的分析论证及设计所需的各项岩土参数。
7、对建(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预测及预防、监控及治理措施的建议。
8、按照《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2012第8.4.5条和9.4.5条分别对中水输水管道工程和中水泵站工程进行重点分析。
9、附图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原位测试成果图表、室内试验成果图表等。
四、报告书应符合《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201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的相关规定。
五、附图
XXXXC-2、Z-5雨水泵站及进站雨水干管工程总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