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

合集下载

最新云南大学考研分数线分析考研难度

最新云南大学考研分数线分析考研难度

学校综合介绍云南大学招生基本信息解读云南大学(Yunnan University),简称云大,原名私立东陆大学,始建于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中国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并且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院校和省部共建高校。

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云南大学评估成绩进入全国前60名,30个学科进入榜单,有A+档学科1个、A-档学科1个、B+档学科2个、B档学科7个、B-档学科5个、C+档学科6个、C档学科3个、C-档学科5个,全国前30%的学科11个、前50%的学科达22个。

云南大学近三年硕士招生人数一览表。

2020年云南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800多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

2019年云南大学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500多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

2018年海南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300多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

年份招生总人数2018 33002019 35002020 3800分析:总体来看云南大学近几年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对比2018年,云南大学2019年招生人数比2018年增加200人,2020年的招生人数比2019年增加300人。

云南大学本年度录取分数线与国家线对比图再看2020年考研国家线总体趋势图考研一共13大学科门类,总体走向参差不齐,但依旧有规律可循。

2020考研的国家线走势分为三种:1.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

2.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

3.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计算出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也就是上涨分数最多的学科和下降分数最多的学科。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有3个:文学、管理学、享受少数民族照顾的考生.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的有5个:哲学(+5分)、法学(+5分)、教育学(+6分)、艺术学(+7分)、体育学(+7分)。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的有9个:经济学(-2)、历史学(-1)、理学(-2)、工学(-6)、农学(-2)、医学(-5)、军事学(-5)、工学照顾专业(-6)、中医照顾专业(-5)。

【爱考宝典】2020年云南大学法学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参考书目、 分数线、 报录比

【爱考宝典】2020年云南大学法学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参考书目、 分数线、 报录比

【爱考宝典】2020年云南大学法学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分数线、报录比云南大学法学学科始建于1931年,是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法科之一。

1933年成立法律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云南大学法律系整体搬迁至重庆,与其它高校法律系共同组建西南政法学院(今西南政法大学)。

1980年,云南大学法律系恢复重建并于次年招生,1999年独立建制为法学院。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0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近600人、非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500余人。

学院在编教职工81人。

教师中有教授14人、副教授35人,博士师生导师9人、校内外硕士生导师70人,20余名教师在全国法学类一级学会担任理事或常务理事。

学院现设有理论法学、宪法行政法学、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与国际法学等5个教研室。

1993年获批经济法硕士点,1996年获批宪法与行政法硕士点,1999年获批法律硕士学位授权,2003年自主增设民族法学博士学位授权,2006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7年在云南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动态调整中获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云南大学法学院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地方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夯实法学基础学科基础上,着力建设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南亚东南亚法律制度、禁毒防艾法律问题等特色优势学科方向,重点培育反恐法学、法律社会学与法律人类学、公共卫生法学、南亚东南亚法律制度、法律人工智能等为新的学科生长点。

建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四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四个省级法学会的专业研究会,集中了代表云南省最高的法学研究资源,也获得了相当的区域性影响力。

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云南大学法学学科被评估为B-等级,位列全国高校40余名。

学院教师科研能力及成果产出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四年来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在云南全省的法学类立项数中占比超过一半,在40所具有一级法学学科博士授权的高校中立项数排名第17位。

1980年恢复法学教育以来,云南大学法学院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法律专门人才,共培养硕士研究生 2000 余人,本专科生 10000 多人。

2020年云南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2020年云南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2020年云南大学考研招生简章2020年考研大军的行进,首要任务就是确定考研院校,准备报考云南大学的同学,要详细了解院校的招生简章。

那么2020年云南大学有哪些招考条件呢?跟着博仁考研老师,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招生计划(一)招生专业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

部分专业学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类别(领域)详见《云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原则上非全日制专业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二)招生计划2020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3800余人,包含推免计划、统、联考计划、单考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除部分专业是按方向招生以外,其余均为按专业招生,具体请参看《云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备注栏中的要求。

1.推免计划《云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全日制学术型及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均可接收推免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不接收推免。

可招收推免生的专业一般预留该专业50%的招生计划用于接收推免生(公布在中国研招网上的推免生数量为各专业可接收推免生的最大上限,非实际招生数)。

2.统、联考计划《云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包含推免计划和统、联考计划,各专业实际招收的推免生数以当年公布的推免生拟录取名单为准(预计将于2019年10月底公布)。

3.单考计划2020年单独考试招生计划为10人,可进行单独考试招生的专业及具体要求详见《云南大学2020年为在职人员组织单独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法学研究生2024年招生计划及分数

法学研究生2024年招生计划及分数

法学研究生2024年招生计划及分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学研究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许多有志于从事法律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的大学生都希望能够考取法学研究生,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2024年法学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及分数也备受瞩目。

本文将结合相关资料,对法学研究生2024年招生计划及分数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招生计划1. 招生规模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法学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根据国家的需求和高校的教学条件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各高校法学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但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2024年的招生规模可能会有一定的调整。

2. 招生专业法学研究生的招生专业主要包括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国际法学、比较法学等。

每个专业都会有相应的招生计划,学生在报考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志愿和兴趣选择相应的专业。

3. 招生政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学研究生的招生政策通常包括统一招生考试、推免生、定向招生、自主招生等多种方式。

具体的招生政策以各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布的通知为准,考生在报考时应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二、考试分数1. 统一招生考试分数线根据往年的情况,法学研究生的统一招生考试分数线一般会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最低分数线附近波动。

具体分数线以各省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通知为准。

考生在报考时需要根据分数线合理规划复习计划,争取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2. 推免生分数要求法学研究生推免生通常需要符合一定的学分要求和学业成绩要求,同时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和考核。

不同学校对推免生的选拔标准有所不同,具体详情需要交流各高校招生办公室。

3. 定向招生和自主招生分数要求在定向招生和自主招生中,分数并不是唯一的选拔依据,通常还会考虑考生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实习经历等因素。

考生在报考时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学术积累,还要全面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三、复习建议1.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法学研究生招生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法学基础知识、法理思维能力和对法学研究前沿问题的了解。

刑法学(030104)专业研究生招生单位

刑法学(030104)专业研究生招生单位

刑法学(030104)专业研究生招生单位学科门类:03 法学一级学科:0301 法学专业名称:030104 刑法学北京:(10001)北京大学(10027)北京师范大学(1162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10002)中国人民大学(1004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0053)中国政法大学天津:(10055)南开大学河北:(10075)河北大学(11832)河北经贸大学(10094)河北师范大学山西:(10108)山西大学辽宁:(10140)辽宁大学(10175)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吉林:(10200)东北师范大学(10183)吉林大学黑龙江:(10212)黑龙江大学上海:(10246)复旦大学(10276)华东政法大学(10280)上海大学(10247)同济大学(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10284)南京大学(10319)南京师范大学(10285)苏州大学浙江:(10335)浙江大学安徽:(10357)安徽大学福建:(10385)华侨大学(10384)厦门大学江西:(10421)江西财经大学(10403)南昌大学山东:(10422)山东大学(11066)烟台大学河南:(10484)河南财经学院(10475)河南大学(10459)郑州大学湖北:(10486)武汉大学(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10542)湖南师范大学(10533)中南大学广东:(10561)华南理工大学(10590)深圳大学(10558)中山大学广西:(10593)广西大学(10608)广西民族大学海南:(10589)海南大学重庆:(10652)西南政法大学(10611)重庆大学四川:(10610)四川大学(10651)西南财经大学(10619)西南科技大学贵州:(10657)贵州大学(10672)贵州民族学院云南:(10673)云南大学陕西:(10726)西北政法大学甘肃:(11406)甘肃政法学院(10730)兰州大学。

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2023年)为做好云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提高选拔质量,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及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招生计划(一)招生专业2023年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其中部分专业学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招生类别(领域)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云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招生专业目录)。

我校除部分专业是按研究方向招生以外,其余均为按专业招生,具体以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备注栏中的要求和说明为准。

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我校2023年非全日制专业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必须选择“12 定向就业”。

(二)招生计划2023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100余人,包含推荐免试计划、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计划、单独考试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等。

1.推荐免试计划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全日制学术型及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均可接收推免生,非全日制以及部分联合培养的专业(研究方向)不接收推免,具体以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中公布为准。

可招收推免生的专业一般预留该专业50%的招生计划用于接收推免生(公布在研招网上的推免生数量为各专业可接收推免生的最大上限,非实际招生数)。

2.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计划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包含推免计划和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计划等,各专业实际招收的推免生数以当年公布的推免生拟录取名单为准(预计将于2022年10月底完成推免生接收工作后公布)。

云南大学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生复试名单公示

云南大学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生复试名单公示

云南大学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生复试名单公示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50 常鹏75 52 105 116 348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13 邓富娟72 72 98 98 340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55 邓健67 56 104 98 325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89 狄若冰64 71 81 95 311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92 郭世亮61 70 100 90 321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上线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17 郭元君72 60 109 107 348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1368 韩雪56 61 104 86 307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1448 何炯俨71 68 107 87 333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39 胡泽琴71 62 111 104 348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4487 黄韬59 65 97 88 309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0440 姜天成56 62 98 92 308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665 蒋正权73 51 87 98 309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241 乐俊臣71 67 77 93 308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25 李富春75 59 106 92 332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03 李昊78 71 105 113 367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42 李浩73 63 106 107 349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46 李辉68 59 94 98 319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629 李敬琳70 70 111 110 361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05 李沁怡70 61 116 103 350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661 李易霖64 68 112 93 337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670 梁诗涵65 75 107 82 329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4261 林罡60 52 98 99 309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1265 刘畅65 66 103 78 312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4441 刘奋阳74 43 113 110 340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61 刘薇77 73 118 113 381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5186 刘韵68 57 87 97 309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07 柳钰莹70 67 102 84 323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1961 龙森71 71 99 87 328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639 鲁磊73 60 93 80 306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9662 吕梦67 64 106 97 334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01 马静思62 46 113 98 319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70 孟华娟63 64 95 84 306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51 母璐琳77 68 104 99 348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18 宁云64 64 106 88 322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28 戚志鹏67 52 112 105 336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1236 起海珊72 64 87 85 308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626 石茵70 61 93 86 310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29 谭思思76 68 93 87 324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0424 唐华苓55 68 90 97 310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4116 王碧晖69 68 104 108 349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3991 王慧63 64 87 92 306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0781 王鹏英52 69 118 117 356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38 王仁亮72 64 75 95 306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1879 王适竞68 58 93 101 320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57 王妍琦64 71 85 86 306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83 吴晓东68 57 110 105 340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656 肖婵娟76 58 100 94 328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75 谢光维74 63 107 92 336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698 徐道梅71 54 118 118 361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673 徐靖江65 59 88 110 322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6290 晏金祥67 63 107 103 340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124 阳雨航60 55 86 112 313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79 杨安森71 63 108 82 324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44 杨浩66 60 90 92 308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0667 杨珊67 67 94 81 309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05 余宗燕74 63 104 104 345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1376 张富平70 61 99 92 322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13 张梦娇75 65 111 114 365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86 张胜柯72 69 108 82 331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83 张思瑶75 61 97 109 342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69 张璇76 58 105 102 341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201 张志道52 75 85 97 309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63 张紫彧74 68 70 84 296 少数民族政策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69 赵飞72 54 109 91 326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65 郑巧71 55 109 107 342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624 钟孟霓69 58 89 95 311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0104 周昌岐66 58 105 85 314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833 周晖57 49 101 98 305法学院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2702 周笑延69 72 102 83 326。

2019云南大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云南大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云南大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1 教育学原理全日制10745 郭碧淅91.80 82.4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1 教育学原理全日制10778 肖佳玲84.20 75.3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1 教育学原理全日制10792 黄龙龙84.00 75.6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1 教育学原理全日制10802 刘爽84.20 75.3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1 教育学原理全日制10847 龚丽萍84.60 75.2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1 教育学原理全日制10864 李鑫丹82.20 75.3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4 比较教育学全日制10888 曾颖娴84.80 74.7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4 比较教育学全日制10893 黄盼盼84.20 76.4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4 比较教育学全日制10907 向芝洁88.20 76.9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6 高等教育学全日制11049 王琪86.60 76.6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6 高等教育学全日制11052 浦双颖83.00 75.1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6 高等教育学全日制11123 许婷婷82.40 75.1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6 高等教育学全日制11134 何梦丽87.40 78.0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6 高等教育学全日制11145 黄萍82.20 74.5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6 高等教育学全日制11158 杨欣88.60 78.1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6 高等教育学全日制11159 赵基琳83.80 74.8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6 高等教育学全日制11184 袁惠81.80 75.1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6 高等教育学全日制11188 余亮83.20 74.40 非定向就业第41 页,共97 页2019(按照学院代码+专业代码+考生编号后五位排序)学院考生编号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培养方式姓名复试成绩综合成绩拟录取类别备注代码后五位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0106 高等教育学全日制11213 郭红霞80.40 75.0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0018 吴燕79.60 71.3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1114 魏潇82.73 73.56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1170 马颖丽91.60 77.6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1553 李琳80.66 75.73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1580 周梦璇85.33 74.36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1715 林伟82.73 73.27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1877 赵明磊90.93 77.47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2875 翟大娜82.53 72.87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2911 徐昊82.00 74.2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8260 许倩文83.00 73.2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8988 刘楠84.66 74.53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08999 马艳秋88.20 77.70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0903 陈述奇83.86 77.33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225 鲁艳芳83.20 74.00 定向就业少数民族骨干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239 左荷婷85.33 74.47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240 杨仕珍85.40 78.70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249 和碧莲81.73 73.56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267 皇明月85.26 72.23 定向就业少数民族政策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285 张媛89.00 76.3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295 龙运东89.73 78.56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04 李倩88.73 77.56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05 贺春艳81.20 72.5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09 陈云凤85.13 77.66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10 王文娟81.60 72.5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15 苏敏84.93 73.97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20 李金娥88.86 76.13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24 沈亚丽84.46 74.53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48 牛艳84.13 74.77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60 高阳87.53 75.77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67 金瑞90.33 80.87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68 李存梅85.40 75.3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76 王力俊79.73 69.56 定向就业少数民族骨干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78 马永宣81.93 73.17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90 李红丽83.06 74.53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394 邝松琼83.46 73.83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418 张蕾80.93 71.97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424 李照顺83.06 73.03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434 罗元莹86.00 75.80 非定向就业第42 页,共97 页2019(按照学院代码+专业代码+考生编号后五位排序)学院考生编号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培养方式姓名复试成绩综合成绩拟录取类别备注代码后五位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437 张琴86.26 75.13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440 王伟芳86.40 78.00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457 杨秉达87.13 75.56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1466 张三磊83.73 76.27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3491 曹晓澜86.06 75.93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4872 龙华83.60 74.70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6301 黄瑶瑶82.73 73.47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7785 张美文87.20 79.4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18149 张廷丽79.86 72.13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21564 伍婉雯84.66 75.33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32694 颜倩82.06 74.93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33223 柯盈78.80 71.70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38795 李英艳81.26 72.53 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61166 姬俊辉83.06 77.73 非定向就业011 高等教育研究院045101 教育管理非全日制91079 李紫81.73 72.56 非定向就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大学一、学校简介:云南大学坐落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春城昆明,是中国西部建立较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文化传承可追溯到1499年始建的云南贡院。

云南大学1923年4月开始招生,是一所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教育9大学科门类,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和省部共建重点院校。

云南大学在八十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曲折前进,取得了令人骄傲的辉煌业绩。

1937年4月~1949年8月,著名教育家、数学家熊庆来,受云南省主席龙云之聘,就任云南大学校长。

熊氏治校,循思想自由,取兼容并包,罗致人才不讲学派,广纳百家博采众长,唯求学问不究资历。

一时间,云南大学大师云集,名流荟萃,灵光璀璨,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甚大的综合性大学。

建国以来,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云南大学,为云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云南大学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辅以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体系。

云南大学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

1981年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是第一批获得学位授权的高校。

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发展,云南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36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5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企业工作站,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158个硕士学位授权,有MBA、MPA、法律硕士、工程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同时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和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至今共培养了研究生5000余人,为国家和云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云南大学现有各类在校研究生近12000人。

其中,博士研究生72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250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073人。

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141人,硕士生指导教师近531人。

在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中位于第84位。

统计数据来自新浪教育。

二、法学院简介云南大学的法学教育始于1931年,1952年院系调整时,法律系并入西南政法学院,1980年重建法律系。

1999年6月,原云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云南大学,成立了法学院。

云南大学法学院是云南省最主要的法学教育与研究基地,设有经济法、刑法、民商法等九个教学研究中心和法学与禁毒学教学实验中心,还设有云南法学研究所、民族法学研究所和东南亚国家法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法学和禁毒学两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734人。

2005年,法学院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下设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九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设有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达1000余人。

法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具备扎实的办学条件。

师资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4人;博士14人、硕士27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0人。

学院还聘请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学院兼职教授,参与学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法学院建有两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审判法庭,设施齐备,能充分满足模拟审判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学院还同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十多家法律实务部门共建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充分保障了学院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开展。

学院以建设"西部一流、国内著名、面向世界"的研究教学型法学院为目标,坚持"科学的民主法制信念、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熟练的法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办学理念,积极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好、基础知识厚、应用技能精、创新能力强"的高级法律专业人才。

到目前为止,已经为全国培养和输送各种层次法科毕业生5000余人。

学院在做好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目前已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1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完成省部级课题50多项,获各种层次的教学、科研奖100余项。

在学术交流方面,除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长期保持交流和联系外,还与美国、英国、挪威、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联系。

在2009年中国大学法学100强排名中,云南大学排名为23位。

名师风采梁慧星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杂志主编,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及论文《合同法》(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经济法的理论问题》(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民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合著),法律出版社1991年;《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法律出版社1991年;《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民法总论(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中国物权法研究(上、下)》(合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合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为中国民法典而斗争》,法律出版社2002年;《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合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

方慧,法律史、民族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法学),中国法学会法律史研究会干事,主要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理学和民族法学的教学工作。

主要著作与文章:《中国民族史》、《蒲江早期的社会经济情况》,《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集刊》第六期,《元代澜沧江以西的蒲人》,《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集刊》第七期等。

陈云东,国际经济法教授,法学硕士(北京大学,1996)、法学博士(厦门大学,2003),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硕士生导师,讲授国际经济法等课程,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主要著作与文章:《知识产权领域不存在法律冲突》(《现代法学》89年第3期—),析汇票结算制度中的几个法律问题》(载于《东陆学林》第一集,云大出版社91年版),《国际经济法学》(参编专著,撰写第十章,西北大学出版社92年8月版),《票据法的理论与实践》(专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晓辉,民族法学、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法学),1983年-1986年,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专业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4年,在英国阿伯丁大学法学院访问,任客座教授。

1986年起,在云南大学院法学院任教,讲授刑法学、外国刑法学、犯罪学、法律人类学课程。

现任云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主要著作与文章:《中国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民族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等。

张卫平(又名:章程)民事诉讼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西南政法学院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6年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学院客聘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带教导师。

(一)学术研究率先提出了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问题,并提出了以民事诉讼体制转型为导向的,一整套关于民事诉讼体制、模式的宏观分析框架以及制度调整的理论与技术,形成了具有个人独创性的民事诉讼体制及转型理论。

(二)主要著作独著1.《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成都出版社1992);2.《破产程序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3.《诉讼构架与程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4.《探究与构想——民事司法改革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5.《守望想象的空间》(自选集、法律出版社2003);6.《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

7.《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主要合著1.《中国审判理论研究》(重庆人民出版社1991);2.《破产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3.《民事诉讼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4.《民事诉讼现代化与制度建构》(法律出版社2000);5.《司法改革:分析与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

(三)论文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要有:1.《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现代法学》1996);2.《诉讼标的及识别》(《法学研究》1996);3.《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重述》(《法学研究》1997年);4.《民事诉讼中的失权与正义性》(《法学研究》1999);5.《自认制度及结构分析》(《清华法学评论》1999);6.《再审事由研究》(《法学研究》2000);7.《法院体制的非行政化——一种法院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法商研究》2000);赵云,荷兰鹿特丹伊拉莫斯(Erasmus)大学法学博士(师从国际知名国际法学教授Peter Malanczuk),荷兰莱顿大学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学士。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国际法、航空航天法、电子商务法、争端解决法、国际经济法。

曾任荷兰鹿特丹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及争端解决研究所研究员,现为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助理教授,国际空间法学会会员,亚太法律协会会员。

为“亚洲国际法发展基金SATA”(向亚洲学者开放)以及荷兰“伊莎-迪德里斯-福斯霍尔奖”(向国际青年学者开放)的首位获奖者。

有诸多著作发表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德国、荷兰、韩国等国际知名刊物;此外,还在《政法论坛》、《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国际商法论丛》、《时代法学》等国内法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其专著包括《香港网络空间法》,及即将出版的《电子商务的争端解决》。

云南大学法学院部分专业情况招生专业评定级别法学理论B+民商法学 B三、报考信息:云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考试笔试中的科目有:政治理论、英语、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

云南大学的复试工作一般在4月中旬进行,届时请留意网站公告: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登录云南大学研究生部网站下载复试通知书,并按规定携带相关证件和证书参加复试(具体见考生复试通知书)。

2、学校对报考资格的复审将在复试阶段进行。

3、云南大学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差额比例120%左右)复试,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以同等学历报考的考生,在复试阶段加试两门主干课(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