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方法分析

合集下载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

• 注:墙中心线至墙内侧和外侧的距离相等。 • ③内墙净长线(L内):内墙与外墙(内墙)交点之间的连线
距离。
• • L内=墙定位轴线长-墙定位轴线至墙体内侧的距离 ④底层建筑面积(S1)
【案例6-1】计算下图中各基数
图6-1 基数计算示意图
【案例解析】
• 解: • ①外墙外边线(L外)

• •
L外A轴=5.4×2+0.245×2=11.29m
• •
4、工程量计算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计算。 5、工程量计算一定要遵循合理的计算顺序。
四、工程量计算的方法: • 1、按施工顺序计算工程量
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计算顺序
确定各分项工程计算顺序
• 2、统筹法计算工程量
• (1)统筹程序,合理安排 • (2)利用基数,连续计算
(1)统筹程序,合理安排 • 如室内地面项目中的房心回填土、地面垫层、地 面面层。按施工顺序为: • • • ①房心回填土(长×宽×高) ②地面垫层(长×宽×厚)③地面面层(长×宽) 由上可以看出,按施工顺序计算工程量时,重复
长大于沟槽宽3倍 • 的土方工程。
槽长> 槽宽3 倍
槽底宽 ≤3m
1、人工挖沟槽 • (2)工程量的计算:
• ①不留工作面,不放坡沟槽:V=aHL
• ②不放坡沟槽:V=(a+2C)HL
• ③双坡沟槽:V=(a+2C+KH)HL
不放坡沟槽
双坡沟槽
2、人工挖基坑
• (1)概念:开挖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以内的土
房心回填土
1、沟槽、基坑回填 (1)定义 指室外地坪以下需埋置的隐蔽工程完成后, 就地取土回填的施工过程。 (2)工程量计算 V=挖方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物(包括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范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范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范一、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1.按照统一的计量单位进行计算,通常以立方米(m³)为主要单位。

2.采用同一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确定计算工程量的范围和界限。

4.在计算时考虑土石方工程的不同部位(如挖方、填方、边坡等)以及不同的地质情况和土石方材料的特性。

二、挖方工程量的计算1.挖方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公式为:V=A×h,其中V表示挖方工程量,A表示挖方区域的面积,h表示挖方的平均深度。

2.根据挖方区域的不同形状,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如直线挖方、坡挖方、弯道挖方等。

3.挖方工程量计算时需考虑土石方的扩散系数、回填系数和储备系数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三、填方工程量的计算1.填方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公式为:V=A×h,其中V表示填方工程量,A表示填方区域的面积,h表示填方的平均高度。

2.根据填方区域的不同形状,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如直线填方、坡填方、弯道填方等。

3.填方工程量计算时需考虑填方区域的压实系数、回填系数和储备系数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四、边坡工程量的计算1.边坡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公式为:V=A×h,其中V表示边坡工程量,A表示边坡区域的面积,h表示边坡的平均高度。

2.根据边坡的类型和坡度,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参数,如自然边坡、护坡边坡、挡土墙边坡等。

3.边坡工程量计算时需考虑边坡的抛掷系数、储备系数和变坡系数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五、其他因素的考虑1.在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中,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场地平整度、开挖坑底的排水处理等。

2.针对特殊情况,如特殊地质条件、难以开挖的部位等,可以采用专门的计算方法和参数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和确定。

总结: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范是土石方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制定统一的计算方法和规定,可确保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专题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专题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清单工程量:V=aHL=0.9×1.6×15.5=22.32m3 定额工程量:V=a+2c+KHHL =0.90+2×0.30+0.33×1.60×1.60×15.50 =2.028×1.60×15.50=50.29m3
二、 计算规则与方法
二、挖基础土方
2、挖基坑满堂混凝土基础或者独立基础
1矩形基坑 清单量010101003:
二、 计算规则与方法 五、土方运输
1清单量:挖基础土方清单项的工作内容包含土方运输.2定额量: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计算确定. 运土体积=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算例
算例
算例二
某工程人工挖基坑,混凝土基础长为1.50m,宽为1.20m,深度为2.20m,三类土, 土方场内运距60m.
1、计算人工挖基坑工程量及定额综合费. 2、编制工程量清单和用清单计算该分项工程造价.管理费费率为 11%,以人工费、机械费之和为基数计算,利润率为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人工费、机械费 之和为基数计算.
按设计图示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V=abH
定额量: V=a+2c+kHb+2c+kH H + 1/3k2H 3
二、 计算规则与方法
二、挖基础土方
2、挖基坑满堂混凝土基础或者独立基础
1圆形基坑 清单量010101003:按设计图示以基础垫层底面积
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V= R12 H
定额量: V= 1/3 π H( R12R 22R 1R 2)
清单工程量与计价工程量的区别
计价工程量
清单工程量
桩承台 垫层
内墙槽底净长
二、 计算规则与方法
槽底宽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范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范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范篇一: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A.1 土石方工程1.0.1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1 土石方工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照工程勘测资料与《计价规范》表A1.4-1《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对照后确定;2 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3 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4 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5 其他有关资料。

1.0.2 土方工程1 平整场地:1)平整场地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及找平。

挖、填土方厚度超过±30cm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 挖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3 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4 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凡图示沟槽底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5 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

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计算放坡。

6 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即基础垫层底之间净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7 地下室土方大开挖后再挖地槽、地坑,其深度以大开挖后土面至槽、坑底标高计算,加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如室外地面发生水平运输,则另计一次水平运输。

8 人工挖土方深度超过1.5m时,按表一增加工日。

表一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深度(以内)│2m│4m│6m┃┠─────┼────┼────┼────┨┃工日/100m3│ 4.72│14.96│22.24┃┗━━━━━┷━━━━┷━━━━┷━━━━┛9.地下室人工挖土深度超过1.5m时,按表二增加工日。

土石方工程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土石方工程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说明(一)本章包括:土方工程,石方工程,回填,运输4节共53个子目。

(二)挖土方定额子目中综合了干土、湿土,执行中不得调整。

(三)土壤含水率大于40%的土质执行挖淤泥(流砂)定额子目。

(四)平整场地是指室外设计地坪与自然地坪平均厚度≤±300mm的就地挖、填、找平;平均厚度>±300mm的竖向土方,执行挖一般土方相应定额子目。

(五)定额中不包括地上、地下障碍物处理及建筑物拆除后的垃圾清运,发生时应另行计算。

(六)土方工程无论是否带挡土板均执行本定额。

(七)挖沟槽、基坑、一般土方的划分标准:1.底宽≤7m,底长>3倍底宽,执行挖沟槽相应定额子目;2.底长≤3倍底宽,底面积≤150m2,执行挖基坑相应定额子目;3.超出上述范围执行挖一般土方相应定额子目。

4.石方工程的划分按土方工程标准执行。

(八)基坑内用于土方运输的汽车坡道已包括在相应定额子目中,执行时不得另行计算。

(九)混合结构的住宅工程和柱距6m以内的框架结构工程,设计为带形基础或独立柱基,且基础槽深>3m时,按外墙基础垫层外边线内包水平投影面积乘以槽深以体积计算,不再计算工作面及放坡土方增量,执行挖一般土方相应定额子目。

(十)管沟土方执行沟槽土方相应定额子目。

(十一)土方回填定额子目中不包括外购土的费用,发生时另行计算。

(十二)土(石)方运输子目中不包括渣土消纳费用,渣土消纳费应按有关部门相关规定另行计算。

(十三)人工土(石)方定额子目中已包含打钎拍底,机械土(石)方的打钎拍底另执行本章相应定额子目。

(十四)石方工程中不分岩石种类,定额中已综合考虑了超挖量。

(十五)土方、石方(碴)运输的规定:1.机械挖沟槽、基坑、一般土方,运距超过15km时执行第四节土(石)方运输每增5km定额子目。

2.回填土回运执行第四节土方回运运距1km以内及每增5km定额子目。

3.石方(碴)运输执行第四节石方(碴)运输相应定额子目。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案例及计算规则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案例及计算规则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案例及计算规则土石方工程是指在土地开发、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等项目中,对地表地下的土石进行开挖、填方、回填等工作。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是对土石方工程进行数量和容积的估算和测算。

下面将给出一个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案例及计算规则。

案例:地拟进行道路建设工程,需要进行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道路设计参数如下:道路段1:起点高程100.00米,终点高程110.00米,路宽12米,路基宽16米,路堤坡度1:2.5,过渡坡度1:1.5道路段2:起点高程110.00米,终点高程95.00米,路宽12米,路基宽16米,路堤坡度1:2.5,过渡坡度1:1.5计算规则:1.计算道路段1的填方量:填方量=路基宽*路宽*坡度*长度坡度根据设计参数可得,长度根据起点高程和终点高程的差值计算。

2.计算道路段1的挖方量:挖方量=填方量+路基宽*路宽*过渡坡度*过渡长度过渡长度根据设计参数可得。

3.计算道路段2的填方量和挖方量的方法与道路段1相似。

计算过程:1.计算道路段1的填方量:填方量=16*12*(1/2.5)*(110.00-100.00)=4608立方米。

2.计算道路段1的挖方量:过渡长度=(110.00-100.00)*1/1.5=6.67米挖方量=4608+16*12*(1/1.5)*6.67=5217.28立方米。

3.计算道路段2的填方量:填方量=16*12*(1/2.5)*(95.00-110.00)=-6912立方米。

填方量为负数表示需要进行挖方。

4.计算道路段2的挖方量:过渡长度=(110.00-95.00)*1/1.5=10米挖方量=-6912+16*12*(1/1.5)*10=-6912+1280=-5632立方米。

计算总工程量:总填方量=道路段1填方量+道路段2填方量=4608-6912=-2304立方米。

总挖方量=道路段1挖方量+道路段2挖方量=5217.28-5632=-414.72立方米。

根据计算结果,道路需要填方2304立方米,挖方414.72立方米。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有图示和公式)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有图示和公式)

工 5.4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
程 项 目
5.4.4 其他相关规定
5、围墙、挡土墙、窨井、化粪池等都不计算平整场地。 6、基槽放坡开挖时,在交接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但
单位工程中如内墙过多、过密,交接处重复计算工程量过
大,已超出大开挖的土方量时,应按大开挖计算工程量
7、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放坡应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工 5.4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
程 项
5.4.5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示例——工程量计算
目 序 定额 工程项目名 单
号 编号


数量
计算式
三层等高式大放脚的增加面
积为:
0.0625×0.126×(1+2+3)
×2=0.0945
V=VⅠ+VⅡ=22.94+14.37
4
M5水泥砂浆 砖基础
m3
37.31
VⅠ=(0.365×1.2+0.0945) ×43.08=22.94
程 5.4.3.3.1 挖地槽(沟槽) 项 5、地槽宽度——图示 目 K为放坡系数。
放坡是防止槽壁坍塌而采取的 构造措施。开挖基槽时,是否 需要放坡,以及放坡系数的大 小,可按下表取用:
显 然 , 放 坡 时 部 , 宽 = B 图 2 度 C 示 1kH 基 2B 槽 2 C k 底 H 2
将挖方区、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出的工程量列表汇总,即 为该建筑场地的土石方挖、填平整工程总量。
3、计算公式
工 5.4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
程 5.4.3.3.5 挖土方——按体积计算. 项 3、计算公式 目
工 5.4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
程 5.4.3.4 人工凿钢筋混凝土桩头 项 按桩截面面积乘以被凿断的桩头长度以m3计算。 目 5.4.3.5 回填土——按体积计算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范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范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范一、计算方法1.1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使用的计算方法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如《土石方工程计量规范》、《土方工程测量规范》等。

1.2计算方法应满足以下要求:(1)计算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准确反映土石方工程的实际情况;(2)计算方法应简单易行,便于实际应用;(3)计算方法应能够满足工程量计算的快速性和精确性要求。

1.3根据土石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横断面法、纵断面法、平均面积法、体积平均法等。

二、测量精度要求2.1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测量精度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如《土石方工程数量测量规范》等。

2.2测量精度的要求应根据土石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工程量计算的测量精度不应超过实际工程量的10%。

2.3测量精度应考虑以下因素:(1)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2)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3)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三、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程序3.1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制定工程量计算的计划和方案;(2)进行现场勘测和数据采集;(3)进行工程量计算;(4)核实工程量计算结果;(5)编制工程量计算报告。

3.2工程量计算的计划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量计算的范围和目标;(2)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和准确度要求;(3)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步骤和方法;(4)工程量计算的时间进度和人力资源安排。

3.3现场勘测和数据采集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勘测地点、勘测时间、数据采集仪器的型号和精度等。

3.4工程量计算的核实过程应进行比对和检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5工程量计算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量计算的结果和计算方法;(2)工程量计算中使用的数据和参数;(3)工程量计算的误差估计和准确度分析;(4)工程量计算的结论和建议。

四、工程量计算的管理和使用4.1工程量计算应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数据的保存、备份和归档等。

4.2工程量计算结果应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使用,为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方法分析
【摘要】大型土石方工程开展工作往往是在不
断的地形中进行,由于不同地貌地形环境相对复杂,
所以本文将对大型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的几种方法
进行分析。

【关键字】大型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引言
大型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需要根据实际的自然
地貌的数据进行计算,一般在计算的过程中不论使用
何种方法都不可能得到绝对准确的数据,但是,我们
可以尽量的做到无限接近工程量准确数据,提高计算
结果的可靠性。
二、图解法
一般对于一些地形相对复杂、存在较大的高度差
的地方使用图解法。具体的方法是将需要测量的地方
用三角形进行固定,然后用比例尺进行距离的测量,
采用三点平均高乘的方法计算面积,得出工程量,然
后在对土石方的用量进行统计核算。但是,该方法使
用起来存在难度,并且还有一定的误差,在现实中很
少被使用。
三、DTM法(不规则三角网法)
不规则三角网(TIN)是数字地面模型DTM表现
形式之一,该法利用实测地形碎部点、特征点进行三
角构网,对计算区域按三棱柱法计算土方。基于不规
则三角形建模是直接利用野外实测的地形特征点(离
散点)构造出邻接的三角形,组成不规则三角网结构。
使用该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首先三角网中的点和线
可以完美的与施工地点复杂的地理环境相结合,然后
利用这些资料作为结点;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对
本土数据以及精度的影响;能够有效的对施工场地的
关键地貌环境进行保存,对于比较复杂的、不规则较
为严重的地形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所以,在进行土方
量的计算中应用TIN计算方式能够提高计算的准确
度。总的来说,该种方法的精准度还是比较高的,应
为三角形的网络构造能够适应众多的环境,更为贴近
实际的表达出施工场地的环境地貌特征。
四、横断面法
4.1划分横断面
首先应该了解地形图的布置方向,然后将整个场
地进行若干小块的划分。一般来说划分的时候如果地
形出现了较大的起伏,那就选取起伏大的防线,取垂
直于某一个做标轴的位置。如果是下场的地带,就选
取主要建筑物的边长位置。在紧靠的横断面的间隔距
离选择的时候应该根据地形的变化设定,起伏越大的
越密实,反之亦然。
4.2画断面图
先将横断面的轮廓线绘制而出,一般来说轮廓线
之间的断面就是挖方的断面。
4.3计算断面面积
计算的时候首先可以选择求积仪法,该方法主要
需要将横断面的样式绘制在厘米级的图纸上,然后使
用求积仪对各个断面的面积进行测量。其次是急剧发,
就是把整个断面翻转90°,然后将其分成三角形或者
梯形进行计算。(如下表)
附表 常用横断面面积计算公式
4.4计算土石方量
根据计算出来的各断面面积和相邻两断面间的间
隔距离,依次计算出各自的土石方量。计算公式如下:
V=(S1+S2) *L/2
式中V―相邻两断面间的土石方量(m3 )
S1,S2,一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2)
L―相邻两断面间的距离(m)
五、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与横断面法的测量几何原理是基本相同
的,不论是多么复杂的地形一般都可以选用盖房,在
该方法的使用中一般需要将地形度划分中若干的网
格,一般常用的方格为20 m*20 m,如果地形复杂或
精度要求高,也可选用10 m*10 m,甚至5 m*5 m,
否则反之,但最大不宜超过50 m*50 m。在各方格角
点上,需要按照实际的地形将高度以及建设的标准进
行注定,然后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5.1计算施工高度
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方格网上面标注的
实际测量高度等数据,使用的公式为:
施工高度=地面标高一设计标高
如果计算的结果大于设计的标高那就是挖方,反
之则为填方,最后需要将计算的数据填写在左上角。
5.2确定零点绘制零线
如果使用的网格当中出现了挖方以及填方的数
据,就需要对出零点进行设计。出零点的定义就是与
地面标高相等高度的设计标高,这些标高不需要填充
以及挖掘。然后将整个网格上面的所有零点连在一起
就是零线,并将零线作为挖方与填方的界线使用。
一般来说,所谓的零点一般在方格上面的角点处,
判断的方法主要是看角点的施工高度是不是0,如果
是就是零点。如果不是,且两边的施工高度存在正负
之分,那么在方格的边上肯定会有零点。以下将使用
公式法的方式简介零点位置的确定。(如图1)
式中X―零点至1点的距离(m)
A-----方格网边长(m)
h1,h2----1点与2点的施工高度(m)。计算时均
用绝对值代入公式。
5.3计算土石方工程量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时,应按各方格中不同的几何
图形,运用公式分别计算出挖方或填方工程量。
各种几何图形体积计算公式
(1)正方格的体积计算公式为(图2a)
V =(h1+h2+h3+h4) xa2/4
式中h1,h2,h3,h4为各角点施工角度,均用绝
对值代人,施工高度为正,则体积V为挖方,反之为
填方。
(2)底面为三角形截面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图
2h)
V=(b*e*∑h)/6
式中∑h=h1+O+O
(3)底面为五边形截面棱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为(图
2n)
V=[a2-(a-b)*(a-e)/2]*∑h/5
式中∑h=∑h=h1+h2+h3+O+O
(4)底面为梯形截面棱柱的体积计一算公式为(图
2d)
V=a*(b+e)*∑h/8
式中∑h=h1+h2+O+O
5.4将土石方工程量列表汇总
结束语
一般来说,如果是对大型的沟渠类进行土石方工
程量计算可以选用横断面法;如果是大型的工业厂房
或者是机场之类的平整场地,就应该采取方格网法进
行计算,如果是一些山地或者是复杂山区,则可以选
择TIN方法。但是,总的来说,相关土方量计算方法
的选择必须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等条件进行综合分
析,才能够选择出合适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牛俊峰 赵跃华 浅谈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方
法 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20期
[2]周远忠 大型土石方工程造价计算方法与应用
建筑经济 2013年09期
[3]周远忠 张冰心 王方顺等 大型土石方工程合
同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 建筑经济 2014年0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