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读书笔记模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读书笔记模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安全法(修订 草案)》修改情况
的汇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委员会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安全法(修订 草案)》审议结果
的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委员会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安全法(修订 草案三次审议稿)》
修改意见的报告
读书笔记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1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食品安 2
全风险监测和 评估
3
第三章食品安 全标准
4
第四章食品生 产经营
5
第五章食品检 验
1
第六章食品进 出口
2
第七章食品安 全事故处置
3
第八章监督管 理
4
第九章法律责 任
5
第十章附则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第三节标签、说明书和广告 第四节特殊食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委员会关于
精彩摘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释义
读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华人民 共和国
机构
办公
法律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
提案

食品安 全
行政法
方面
食品安全
草案
释义
食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习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习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习笔记1.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是中国为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而设立的基本法律。

本学习笔记将重点解析《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原则及其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 《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2.1 食品安全基本要求《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不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2 食品安全管理体制《食品安全法》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规定了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

2.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以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措施。

2.4 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5 食品经营和销售《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经营和销售的要求,规定了食品经营者应当具备的条件,以及食品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要求。

2.6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方式和内容,包括监督检查、抽样检验、信息公布等。

2.7 法律责任《食品安全法》设置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明确了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3. 《食品安全法》的原则《食品安全法》遵循以下原则:1. 保障人民健康原则:确保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

2. 预防为主原则:预防食品事故的发生,做到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3. 全程控制原则: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4. 社会共治原则: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管理。

4. 结论《食品安全法》作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法律,对食品安全管理体制、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经营和销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全面规定,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食品卫生安全培训笔记

食品卫生安全培训笔记

食品卫生安全培训笔记1. 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

- 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 食品安全意识包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正确的食品处理惯。

2. 食品卫生法律法规- 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

- 食品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

- 违反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将会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3.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 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规范和控制措施。

4. 食品卫生安全检测- 食品卫生安全检测是确保食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重要手段。

- 食品经营者应当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并留存相应的检测记录。

- 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包括对食品的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检测。

5. 食品卫生安全培训- 食品卫生安全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 食品经营者应当定期组织食品卫生安全培训,并留存培训记录。

- 食品卫生安全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处理技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6. 食品卫生安全责任- 食品卫生安全责任是食品经营者应尽的法定义务。

- 食品经营者应当承担食品卫生安全的主体责任,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

- 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包括对食品质量的监管、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等方面的责任。

以上为食品卫生安全培训的简要笔记,希望大家能够牢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共同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新《食品安全法》学习笔记

新《食品安全法》学习笔记

新《食品安全法》学习笔记
新《食品安全法》学习笔记
『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新〈〈食品安全法》学习笔记
知识点一:食品安全法调整范围
1、食品生产经营
2、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
3、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
4、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5、食品贮存运输
6、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安全
知识点二:科学、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内涵
1、预防为主
2、风险管理
3、全程控制
4、社会共治
知识点三:社会共治的力量
1、政府部门
2、食品行业协会
3、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
4、社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5、新闻媒体
6、食品生产经营者
7、科研机构
8公民个人
知识点四:食品安全标准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食药监部门制定、公布。

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食品安全知识点总结

食品安全知识点总结

食品安全知识点总结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和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介绍。

一、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没有任何致病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和异物,并且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

简单来说,食品安全就是人们在饮食过程中所面临的食品无害化的问题。

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至关重要。

食品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而食品安全是维护人们健康的重要保障。

不安全的食品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传染病、慢性病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

因此,食品安全是保障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

三、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管。

这些法律法规通常包括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以确保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整个过程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同时,这些法律法规还规定了食品安全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以便对食品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检测。

四、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1. 食品中的常见有害物质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常见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激素残留、添加剂等。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在饮食过程中应该及时了解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健康。

2. 食品中的常见致病微生物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常见致病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等严重问题,因此在选择食品时应当注意食品的质量,并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加工过程。

3. 食品中的常见保质期限食品的保质期限是指食品在规定条件下能够保持其基本品质和安全性的期限。

食品安全笔记.总结

食品安全笔记.总结

•安全的食品,是指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的危害的食品。

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特性-,可将食品污染分为三种类型,生物性的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的污染。

化学性的污染是指由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对食品造成的污染,如农用化学物质、添加了非食品级的、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法添加物,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管道等材料中的有害物质,重金属等;物理性的污染是指是指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杂质超过规定的含量,或吸附、吸收了外来的放射性元素对食品造成的危害。

生物污染主要是指危害人类健康的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对食品造成的污染。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细菌、真菌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

多数食源性疾病的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而微生物中又以细菌为主。

•).微生物;通常情况下,用我们肉眼细菌是看不见的生物。

(二). 微生物中,细菌是污染食品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类群。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三种: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称之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三).细菌特点;1.体形特别微小2.结构简单,形态各异3.无处不在,种类繁多4.生长快速,容易培养•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有哪些? 1、原材料受污染原料食品在采集、加工前表面往往附着细菌,尤其原料破损之处大量聚集。

2、加工过程受污染 a)环境污染: 空气中的细菌会随灰尘沉降到食品。

b)加工中的交叉污染: 灭菌不彻底; 加工用水、用具、设备和杂物不清洁以及加工过程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

c)从业人员的污染: 从业人员的手直接接触食品(半成品.成品);加工人员的鼻涕、唾液,皮肤生疖、脓疮、粉刺等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食品. 3、储藏过程的污染不良的储藏条件会使细菌通过空气,鼠,或昆虫污染食品,不良的储藏条件会使残留细菌生长繁殖。

4、运输与销售过程的污染运输工具,容器具不符合卫生条件,散装食品销售用具,包装材料的污染,销售人员不合理操作。

新食品安全法读书笔记

新食品安全法读书笔记

新食品安全法读书笔记【篇一:新食品安全法心得体会】食品安全心得体会八年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6月1日开始实施,实行了近14年的《食品卫生法》同时被废止。

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仅一个词的改变,折射出食品安全正在面临的危机以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紧迫要求。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与功能评价所一直承担着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检测和功能评价工作,所以特别重视和关注《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和贯彻,多次组织全所进行集体学习和讨论,领会其与检测有关章节内容的实质内涵。

现就大家学习《食品安全法》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亮点一食品安全有了国家统一标准《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统一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

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等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这对我们检验机构来说,检验依据就更明确了。

过去食品安全标准“不标准”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软肋。

以黄花菜为例,根据卫生部门的标准,它不属于干菜,不得有二氧化硫残留。

而根据质检、农业部门的规定,黄花菜属于干菜,且明确了其二氧化硫残留标准。

如此“打架”的食品标准不仅让食品生产企业困惑,更让检验机构无所适从。

亮点二食品检验机构和人员的责任更大了《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准入制度,第五十八条规定“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食品进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的检验报告。

” 第五十九条规定:“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

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 第九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检验机构的检验资格;依法对检验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食品安全学重点学习笔记

食品安全学重点学习笔记

食品安全学重点学习笔记第一章绪论1、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一般是指食品本身对食品消费者的安全性,即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2、安全食品的定义安全食品是指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要,并经权威部门认定,在合理使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食品。

目前,中国生产的安全食品广义的可包含四个层次,即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后三种是狭义范畴的安全食品。

3、常规食品的定义是指在一般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下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或质监部门检验,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

4、无公害食品的定义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符合一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的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将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所加工的产品。

5、绿色食品的定义、A级AA级是在生态环境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在生产过程中限定使用允许的化学合成物质。

绿色食品分为A级AA级,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限时、限量、限品种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化肥、农药。

AA级:原料是利用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而生产出的农产品,生产中以及之后的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

6、有机食品的定义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和一定的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

有机农业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

有机食品是最高级的安全食品。

7、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1)标准上的差异无公害食品执行的是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绿色食品执行的是相关的行业标准;有机食品执行的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联合委员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本标准而制定的相关标准,具有国际性。

(2)运作方式的区别无公害食品的认证组织是农业部和各省厅;绿色食品的认证组织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推荐性标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机食品的认证组织是国际有机食品认证委员会,或其委托的国内有机食品综合认证的权威机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食品安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我们每天都要摄取一定量的食物,从食物中获取我们每天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我们生命的健康成长,甚至和人们的幸福生活直接挂钩。

有句话说:“病从口入。

”就是警戒我们要小心摄取各种各样的食物来源,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

食品质量和安全不仅关系着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因而食品质量和安全永远是热门话题。

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掌握大量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专家,但是了解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助于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幸福美满。

首先我们要大概了解什么是食品安全?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通俗的食品安全概念我觉得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食品数量。

试想一下如果连最基本的粮食数量都不能保证,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如何谈论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只会想着如何获取更多的食物,其质量如何根本就是一个次要的问题。

大跃进时期,
中国的粮食产量严重不足,那时候人们为了充饥,吃草皮、树根、树皮等等,当时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近年来,全球粮食性危机越来越严重,据朝鲜日报中文报08年4月15日报道,全球严重缺乏粮食甚至引发暴乱。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此警告称,全球各地正在发生粮食暴乱,还有很多人活活饿死。

海地因粮食紧缺至少已有5人死亡。

埃及、喀麦隆、科特迪瓦、毛里塔尼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发生了类似情况。

因而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必须是保障食物的数量充足;第二,是食物的质量:对人体健康,对生命安全。

这一点很难保障,特别是在21世纪工业化发达的社会,大量的化学物质的使用使食物失去安全性。

因为食物往往要经过不同的环节,在每个环节中往往不可避免地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工商部门在一个蔬菜市场查获一批硫磺熏制过的“问题生姜”,共约1000公斤。

据介绍,一些商贩把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清洗,然后用化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烟熏;2011年04月13日,央视报道称,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色素、防腐剂等,将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馒头、黑米馒头等,工人还随意更改馒头的生产日期。

“染色”馒头进入了上海部分超市销售;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

另外,还有很多如地沟油事件、三聚腈胺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等等,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食物从生产环节开始,经过一环又一环的加工制作,就不停的收到各种不同的有害添加剂的污染和破坏,质量水平急剧下降,到进
入到百姓餐桌已经是含有大量伤害人体健康的变质食物了。

第三,对食品的更高要求:没有受到环境污染。

因为水源、土壤、空气等环境因素,这一点也很难保障。

食品安全消费误区和如何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弄清食品安全消费误区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

站在日常消费者的角度,以我自身为例,我觉得以下这些观点都是常见的。

1、没有弄清楚保持期和保存期的区别,认为保持期和保存期
是一样的。

保持期(最佳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

超市或一些商场常把一些快到保存期的食物低阶出售,有些人贪小便宜就买了,但是买回去之后很快就过期了,这种做法不但没有省到钱,还伤害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因而千万不要购买超过保存期的预包装食品: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未必不能吃,但过了保存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特别注意食品标签上的保持期或保存期。

2、认为食品添加剂都是不安全的或是安全的,偏向于绝对化。

当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时,一般来说对人体影响不大;当食品添加剂过量时,往往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我想这可以用物极必反的原理来解释。

如在蜜饯、果脯、山楂羹、茶饮料、易拉罐装碳酸饮料中常常会有甜味剂、防腐剂使用超标的情况,这可能会致癌;如在酱卤类制品、灌肠类制品、休闲肉干制品、五彩糖这类食品中,色素使用可能超标,长期食入含有着色剂的食品后,人体健康会受到影响,过量的污染物还会对人体主要脏器造成损害。

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会有一定的危害。

3、认为天然食品对健康更加好处。

其实这种观点也有偏差。

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天然毒素,如毒蘑菇中含有致命的有毒物质,河豚的鱼胆和血中含有致死性的河豚毒素;一些动植物因贮存不当产生毒性物质,如发芽的马铃薯芽眼处产生龙葵素,可引起人食物中毒;处理加工不当,没有去除或破坏有毒物质,未煮熟的扁豆可引起食物中毒。

4、食物颜色越鲜艳,看起来越新鲜越安全。

如用硫磺熏制出的红辣椒、红山楂片,用甲醛拌制出的红香肠,用福尔马林浸泡出来的海鲜等等,我们敢吃吗?我们挑选食物时并不能仅仅靠眼睛观察。

当然我们对食物的误区之处并不仅仅是这么多,我们学习更多关于对食物知识的掌握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保障食物安全。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热爱自己的生活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认为掌握一些挑选食物、各种清理食物中的有害成分的技巧,
和学习一些关于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挑选商品、外出就餐等,我们要注意一些细节,六“要”:一要看证件,要到那些持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的经营场所购买有质量保障的食品,如正规的商店、超市和标准的农贸市场;二要看包装,要看包装有无破损或外漏,包装装潢的文字、图案是否印刷整齐清晰,是否有仿冒嫌疑的;三要看标签,看企业名称、地址、成分配料、等级等是否齐全、清楚(中英文);四要看保质期,看是否有提前的或过期的或涂改伪造的;五要看是否有防伪标识(中国商品一大特征之一);六要及时所要购物凭证,因为这很可能是你维权的重要证据。

五“慎重”:慎重选择到街边路边的无证无牌照的小摊点购买食物,如街边的烧烤啊,热狗啊,鸡爪等等,因为很脏很乱;慎重考虑不要贪小便宜,因为“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我想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慎重买太鲜艳、太白的食物,因为可能添加了太多食品添加剂,慎重买保存时间过长的食物,因为低温保存时间过长可能产生致病细菌;慎重买散装食品,注意是否防尘、防蝇设施,是否以劣充优,售货员是否戴手套、口罩等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关注食品安全,了解更多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