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劳动安全

合集下载

劳动安全保证书铁路

劳动安全保证书铁路

劳动安全保证书铁路为确保铁路劳动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行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我作为铁路行业的一名员工,特向领导和同事们郑重承诺并保证如下:一、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责任心我深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铁路行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切实加强自我安全保护和防范意识,对自己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和隐患有清晰的认识,并始终对自身的安全负责,对同事的生命安全负责。

二、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我将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安全培训和学习活动,努力学习和掌握铁路劳动安全知识、技能和应急处置方法,提高自己的安全防护能力,使自己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到安全生产知识入脑入心,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安全守护者。

三、严格遵守劳动安全规定,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在工作中,我一定严格遵守劳动安全规定,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不做可能危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对于工作中使用的工具、设备,我会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良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四、积极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我将积极参与到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对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提出整改建议,积极配合单位完成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确保自己和同事们的劳动安全。

五、做好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将认真学习事故应急预案,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正确、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六、强化团结协作,共同维护劳动安全在工作中,我将加强和同事们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劳动安全,做到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在此,我郑重承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上保证,为确保铁路劳动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铁路行业规章制度(铁路劳动安全)

铁路行业规章制度(铁路劳动安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有关人身安全规定 (四)本线封锁时邻线(线间距小于6.5 m)来车下道规定
1.领线最高速度不超过120 km/h (含)时,本 线可不下道。 2.领线最高速度120 km/h到160 km/h(含)之 间时,本线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 3.领线最高速度超过160 km/h时,距离不小于 2000 m 。
三、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
四、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有关人身安全规定 (一)距钢轨头部外侧的距离
距钢轨头部外侧的避车距离是下道避车的横 向安全距离 1.最高速度< 120 km/h时,一般应满足2 m。 2.最高速度120 km/h到160 km/h之间时, 不小于2.5 m。 3.最高速度160 km/h到200 km/h之间时, 不小于3.0 m。
二、铁路运输系统作业人员劳动安全关键点通用控制措施
通用措施规定在铁路既有线从事作业的所有人员,必须认真落实下列劳动安全 控制措施:
3.行车、特种作业人员,机械 设备、工具操作人员,须经专业安 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持证 上岗。
4.作业中必须按规定着装、佩 戴防护用品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前行列车因故樱车 司机和运转车长均违窜 后续列车自停故潭 司机误认信号加速运行
一、事故概况
1991年1月31日零时50分,哈尔滨局佳木斯分局绥佳线香兰至木良间 K303处,892次货物列车由于机车差示压力计误动作,使柴油机连续停机, 由于乘务员技术水平低,未能排除故障迫使列车在区间停车。后续4102次单 机,因机车自动停车装置关机运行,违章闯过木良站第二接近红灯信号机进 入有车分区,后又开汽运行,于零时57分与892次列车尾部相撞。造成892 次运转车长死亡;守车报废,货车小破1辆,机车小破1台;单线中断行车5 小时05分;直接经济损失41760元。构成行车重大事故

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

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

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精选5篇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精选5篇】,供你选择借鉴。

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篇1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此次开展的”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既是对当前新形势下,铁路安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也是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上的集智聚力,更是对于提升铁路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铁路运输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作为基层单位,铁路战线的排头兵,随着近些年来我局新设备新技术大量应用、新职人员快速增多以及客运快速、货运重载、交叉混跑等特殊生产组织方式下,铁路传统安全管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确保铁路安全万无一失,是每名干部职工必须深思的重要问题。

我认为安全要从“一静、一动”中入手。

一静,是要让干部职工戒骄戒躁,静下心来。

让每个干部职工都从心里认识到,安全不仅仅是对铁路的一项工作,更是对一种对自身的重要保障。

引导大家从自身角度出发,自觉地学习安全教育,从过去历年来的所发生的事故案例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反思和查找自身是否存在“懒惰”和“侥幸”心理,工作上是否存在“经验主义”。

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敞开心扉,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将一些好的思路和措施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意识,真正把安全当作“饭碗”工程,时刻保持对安全工作的敬畏感,深化落实“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不断将安全风险管理引向深入。

一动,要让干部职工地行动起来,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

坚持以规章制度、作业标准、作业流程作为防范事故发生的“红线”,在作业过程中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下去。

同时,进一步完善专业检查监督制度,强化对关键区域、关键岗位、关键时间的控制,加大对关键性、惯性问题的的整治力度,确保各项技术、管理、作业和设备标准得到有效落实。

要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风险管控常态化,这不仅仅是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也是规避风险,确保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铁路劳动安全

铁路劳动安全
程度。
培训考核
对员工的培训成果进行 考核,确保员工具备必 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
安全制度的制定
根据铁路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适 合企业的安全制度。
安全制度的宣传与培训
加强安全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 并遵守相关规定。
操作规程的完善
根据设备、工艺和作业特点,制定科学合理 的操作规程。
案例二:人员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
总结词
人员操作失误也是铁路劳动安全事故的常见原因,涉及调度员、司机、乘务员和 铁路职工等多个岗位。
详细描述
例如,某列旅客列车在通过一个道口时,由于司机未及时减速,导致与一辆农用 拖拉机相撞,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司机疏忽大意 ,未认真瞭望。
案例三: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
行业标准与规范
铁路行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劳动 安全的行业标准与规范,如《铁路劳 动安全规程》、《铁路交通事故应急 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等。
铁路劳动安全风险
02
设备故障风险
设备老化
设备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性能下降,增加故障风险。
维护不当
缺乏定期维护和保养,可能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 现故障。
更新换代滞后
破坏行为
人为破坏铁路设施,可能导致列车运行受阻或发 生事故。
非法侵入
非法侵入铁路设施,可能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威 胁。
铁路劳动安全管理
03
与措施
设备维护与检修
01
02
03
04
定期维护
对铁路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 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预防性检修
根据设备磨损和老化规律,进 行预防性检修,避免设备故障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劳动安全守则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劳动安全守则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劳动安全守则随着铁道交通的不断发展,铁路劳动安全成为确保铁路运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促进铁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铁路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劳动安全守则。

本文将介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劳动安全守则的相关内容。

一、劳动安全基本原则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劳动安全守则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治理。

以人为本是指将人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预防为主是指在工作中要注重事前预防,通过制定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综合治理是指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确保工作环境和设备安全可靠。

依法治理是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强化监管和执法,加强安全管理和责任追究。

二、劳动安全责任铁路劳动安全守则明确了各级责任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企业是主体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保障员工安全。

员工是劳动安全的直接责任主体,应当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积极参与培训和演练,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相关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参与劳动安全保障工作。

三、劳动安全管理要求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劳动安全守则要求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制订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范、紧急救援预案等,明确各项规定和流程,确保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包括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应急处置演练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 预防事故风险:企业应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完善事故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4. 强化安全监控和管理:企业应加强对装备设施的监控和维护,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铁路施工劳动安全知识

铁路施工劳动安全知识

铁路施工劳动安全知识
(一)基本要求:
1.各种作业必须规定着装,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品、工具及测试设备。

工作场所,严禁穿高、中跟鞋,以防扭伤。

禁止穿迷彩服和红色衣服上线路作业。

2.坚持集体上下班和安全互防、互控制度。

所有上下班人员应坚持一侧列队行走和前后互防、互控制度,前后相距不得超过20米,确保上下班人身安全;人员未全部回来时,带班负责人必须落实人员去向,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班;如沿线路附近行走,必须按行车速度规定离开线路最外股钢轨2米或2.5米以外(困难地段除外),并迎列车方向行走,不准走道心和枕木头,不准横越线路。

如因作业环境限制必须横越线路或通过道口及无避车台的桥梁时,必须坚持“一站、二看、三通过”,并先设好防护,同驻站联络员确认无车时方准通过。

通过时要注意机车、车辆动态及脚下有无障碍物,严禁抢越股道。

在长大桥上行走要拉开距离,来车时及时分散,躲进避车台。

上下桥必须由桥头或检查梯上下,严禁用绳索或攀爬电杆上下桥。

3.所有人员横越铁路时,必须坚持“一停、二看、三通过”,注意机车、车辆动态及脚下有无障碍物,严禁抢越股道。

4.横越停留车辆时,严禁钻车,应从车门处、通过台、车钩上越过或在停留车辆两端5米以外绕行,并要防止提开车钩,注意车辆动态和邻线来车。

5.严禁在钢轨上、枕木头、道心坐卧、站立或在车底下避雨、乘凉、休息。

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车代步。

6.严格执行作业标准、操作规程等有关安全规章制度,不简化作业过程。

严。

2024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3篇

2024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3篇

2024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3篇铁路劳动安全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铁路员工我深刻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第一”这句话也时刻铭记在广大铁路职工的心中,从铁路部门的管理到铁路职工的一言一行,都是将安全放在了首位,这次铁路将“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作为重点工作,确保铁路安全持续稳定。

安全是铁路的永恒主题。

在目前运输安全还不能完全依靠先进设备和技术得以保障的情况下,要确保运输生产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坚持现代管理发展方向,当前铁路安全要素和形势变化的基础上,创新铁路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强化铁路安全管理的必由之路。

在提高装备、科技保安全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安全规律,发挥人的作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安全保障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安全风险管理,提升安全风险意识,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我们要从一线职工着手,从最简单的风险源辨识,到风险源的查找,将安全风险管理运用到各项工作中去,从安全风险的概念,到安全风险的辨识以及安全风险的分析和总结,从管理上深入,从意识上提高,在行动中见证,在实践中将安全与风险结合并运用,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建设现代化铁路放在第一位,为安全风险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搞好铁路安全管理越来越成为重中之重的课题,也是亟需的现实需要。

特别是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

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后,高速发展的中国铁路安全运行的担子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这一切都要求铁路在安全管理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运输生产,就要在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上下功夫,这是深入落实“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安全运输生产及各项工作的具体措施。

通过推进“三化”工作,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整体工作质量,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通过推行安全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加深对“管理问题是铁路安全的主要风险源”这一安全管理理念的认识,科学构建安全管理职责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安全管理行为,严格履职考核追究,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铁路劳动安全培训(新改)

铁路劳动安全培训(新改)

铁路信号
是指示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的命 令,包括信号灯、信号旗、信号 钟等。
铁路标志
是指示铁路设施、设备状态和作 业要求的标志,如禁止、警告、 指示等标志牌。
铁路作业安全规范
作业前准备
检查作业环境、设备和工 具,确保安全可靠。
作业过程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 违规操作,注意观察周围 环境,及时发现并处理安 全隐患。
铁路技术发展对劳动安全的影响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 泛,这将对铁路劳动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速铁路的普及
随着高速铁路的普及,列车速度的提高将对铁路劳动安全提出更高 的要求,需要加强相关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客流量和运输需求,需要加强车 站和列车安全管理,确保旅客和员工的安全。
体健康和防护。
现代铁路劳动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铁路劳动安全涉及的领域更加广 泛,包括设备安全、职工健康、 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
未来铁路劳动安全
未来铁路劳动安全将更加注重智 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 安全管理的效率和预防事故的能
力。
Part
02
铁路劳动安全基础知识
铁路信号与标志
铁路劳动安全培训( 新改
• 铁路劳动安全概述 • 铁路劳动安全基础知识 • 铁路劳动安全风险与应对 • 铁路劳动安全培训与实践 • 铁路劳动安全未来展望
目录
Part
01
铁路劳动安全概述
铁路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保障铁路职工生命安全
铁路劳动安全是保障铁路职工生命安 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 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 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防暑降温高温天气可能导致从事户外作业人员中暑甚至死亡时间的发生,给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加强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保护工作,防止因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引发的作业人员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2年6月29日颁布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一节中暑症状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一、中暑诱因有人以为中暑一定是在阳光下、室外环境中,在家中是不会中暑的,这是误解,在家中不通风也没有空调的环境,也会导致中暑。

老年人、产妇、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或体质较差的人容易出现中暑。

中暑时一个与气温室温相关的季节病,是可以预防的。

二、中暑症状及处理办法中暑按病性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与重症中暑三种情况。

1.先兆中暑一般表现为:疲乏、头晕、眼花、耳鸣、口渴、恶心、注意力不集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处理方法:此时让病人立即离开闷热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并松开衣服,让其喝点含盐饮料或冷开水,一般即可很快复原,如果病人不便转动,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或用电风扇吹风,并给予清凉饮料或人丹、风油精等解暑药物,也可停止中暑的发展。

2.轻症中暑除了有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以下症状:皮肤灼热、心悸胸闷、体温升高(38.5摄氏度以上大量出脉搏加快等。

处理方法:除需将病人立即搬离闷热环境外,还要脱去衣服,让其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包裹四肢和躯干,一边用电风扇吹风,让病人体温尽快下降。

对面色苍白、伴有呕吐和大量出汗者,应及时喂以淡盐水(1L水中加入2-3g食盐)或清凉含盐饮料。

3.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按症状可分为4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1)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

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2)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

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

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列日的暴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细胞的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

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处理方法:昏迷、抽搐、高烧、休克等症状,属于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需要立即送医院急救。

第二节中暑危险辨别一、生产性热能生产性热能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作。

铁路企业主要产生生产性热源的设备(如内燃机车柴油机、锅炉)、处所(内燃机车驾驶室和机房、空调发电车机房)等,接触生产性热源的作业人员(如内燃机车乘务员、地勤检修人员、空调发电车司机)等。

二、高温天气露天作业1.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存在高温、高辐射、作业时,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这些变化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是适应性反应,但如果超过范围,则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病变。

2.铁路企业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包括线路施工、维修作业,接触网施工、维修作业,电务施工、维修作业,调车作业、列检作业、房建施工作业等。

3.从事铁路企业高温作业的人员包括线路工,巡道工,探伤工,信号工,接触网工,调车作业人员、列检作业人员、房建施工作业人员等。

三,防暑降温缺陷1.高温天气露天作业,作业人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禁忌疾病。

2. 高温天气露天作业,防暑降温措施不到位。

如未佩戴防护用品。

3.作业环境不良。

如高温,高辐射、高湿度、通风不良、气压不适等。

4.安全管理。

如建立防暑降温措施、高温中暑应急预案不完善、未进行防暑降温检查、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作业现场未配备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未调整岗位、高温天气作业人员连续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等。

5.防暑降温设施缺乏。

如未合理设置电风扇,空调,通风机等。

第三节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和预防中暑措施为了加强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预防中暑事件的发生,铁路企业作业人员应掌握防暑降温基本常识和预防中暑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防暑降温的常识1.作业人员作业时要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2.各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防暑降温、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

3.各单位应当在高温工作环境设立休息场所。

休息场所应当设有座椅,保持通风良好或者配有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要合理调整公休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4.高温天气要保证作业现场饮水或清凉饮料供应充足么。

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茶水或清凉饮料等,有效的防暑降温;高温天气现场作业人员要随身携带防暑药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5.作业人员出现中暑症状时,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供给防暑降温饮料,并采取必要的对症处理措施;病情严重者,应当及时送医疗卫生机构治疗。

6.合理应用,及时补充水分。

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

因这些水溶性维生素容易随汉排出。

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出汗多时,要喝些盐汽水,如图12-1所示。

7.保持充足的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如图12-2所示。

8.空调不易过冷。

医疗气象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应该不断调节居室温度,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

正确的做法是:居室的温度应在26~29摄氏度之间不断变换,才对身体健康有利。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

9.降温不宜过快。

大汉淋漓时,到风扇前揭开衣服猛吹,或拧开水龙头,让冷水直冲而下,实现"快速降温"的方式,尝尝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甚至引起各种疾病。

10.衣服不宜过露。

保健专家指出,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摄氏度,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图12-1 良好的生活习惯图12-2 过度疲劳易诱发中暑二、防暑降温相关规定和措施(一)铁路企业室外作业人员防暑降温措施1.铁路企业室外作业人员(所有工种)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作业现场必须配足生活用水、清凉饮料、防暑药品(霍香正气水、十滴水,祛风油等)、灭蚊物品等,野外作业要携带蛇药。

有条件的组织人员将西瓜、绿豆稀、防暑汤等防暑降温物资送到作业现场。

2.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入暑前组织完成"双高"作业人员的体检,防止员工因患有职业禁忌症而在生产过程导致人身伤亡事故。

3.在连续高温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及时调整作息时间,避开和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保证生产人员休息,适当减轻劳动强度。

4.施工作业人员:因"天窗修"、紧急故障抢修等原因不能避开高温时时段的作业和没有防暑降温设施作业场所作业时,要督促个人做好防护,有条件的要搭建简易凉棚和设置机械通风设备。

5.机械乘务员:确保公寓、调车点、候车室、休息室、食堂等处所的防暑降温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做好备班楼空调的养护和维修,确保乘务员备班质量,保证班前休息好;配足生活用水、防暑药品(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祛风油等)、蛇药。

6.轨道车司乘人员:确保轨道车配备的空调、发电机正常运转;严格落实候班制度,重点抓好班前休息;配足生活用水、防暑药品(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祛风油等)、蛇药。

7.机务,车辆检修人员:确保休息室等所处的防暑降温设施设备状态良好;作业时要携带蛇药。

8.调车作业人员:确保休息室、备班室等防暑降温设施设备;严格落实备班制度;重点抓好班前休息;作业时要携带蛇药。

9.严禁员工私自下河塘游泳或洗澡,防止淹溺事故的发生。

10.各单位要加强对防暑设备设施和防暑降温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11.积极改善施工或作业地点生产生活环境。

要认真落实施工或作业地点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分降温,确保施工及作业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并为施工及作业人员提供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用品。

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宿舍和食堂必须安装电扇,有条件的单位,应在宿舍安装空调。

12.确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要切实做好施工及作业现场及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上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上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品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二)预防中暑相关措施在酷热的环境中,当人体体温上升时,身体机能会自然地做出一些生理调节来降低体温,例如增加排汗和呼吸次数。

可是,当环境温度过高,这些生理调节不能有效地控制体温时,当体温升至41摄氏度或以上时,会出现全身痉挛过昏迷等现象,称为中暑。

此时,若不及时替换者降温及进行急救,便会有生命危险。

容易中暑人群:过胖人,儿童,长者,患病者,在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也是易中暑的高危人群。

预防中暑的措施如下:1.经常留意气象台发出之天气警告,在炎热天气下应采取措施,以防中暑。

2.在室内尽量打开窗户,利用风扇和空气调节以保持通风凉快。

3.避免在湿热的环境下作剧烈运动,应选择室内通风的场所进行。

4.如要外出,可穿着浅色、宽松和通爽的衣物,戴上宽边帽子或伞以阻挡阳光直射及帮助散热。

5.在酷热的天气下,不应作长程的登山或远足等活动。

6.户外活动最好安排早上或黄昏后。

7.应补充足够水分,以防脱水现象。

8.避免喝含咖啡因和酒类等利尿饮品。

9.不应留在停泊了的车内。

10.若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向医生求诊。

(三)防暑降温相关规定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安检总安健〔2012〕89号《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要求,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作业人员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在高温天气期间,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