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类方演示文稿70页PPT
合集下载
简谈半夏泻心汤PPT课件

简谈半夏泻心汤与 “寒热错杂”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 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 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 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 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 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 心汤主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10》)。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壅滞的邪热是单纯的热邪还是湿热?
后世认为半夏泻心汤等主要用于湿热病证。 元·戴元礼认为:“泻心诸方,取治湿热最当。”; 李时珍《本草纲目》“用泻心汤亦即泻脾胃之湿
热,非泻心也。”;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苦降能清热除湿,辛
通能开气泄浊”,并指出“湿热非苦辛寒不能”;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治暑湿痞证,用半夏泻心
[讨论]:
1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什么? 脾胃虚弱,邪热壅滞,脾胃升降失常
脾胃虚弱从何而来?
临床误治,(就像149条,少阳病误用攻下法) 损伤脾胃;
先天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基因学说); 饮食不节、不洁伤脾胃; 药物伤脾、手术伤脾胃; 情志伤脾胃,过思伤脾胃; 劳倦内伤等都可导致脾胃虚。
条文中的“胸中”与“胃中”是指上下部而言。 热邪偏于上,包括胃脘,上至胸膈,故称“胸 中有热”;
“胃中有邪气”,是指腹中有寒邪,所以腹中 痛。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 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 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 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 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 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 心汤主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10》)。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壅滞的邪热是单纯的热邪还是湿热?
后世认为半夏泻心汤等主要用于湿热病证。 元·戴元礼认为:“泻心诸方,取治湿热最当。”; 李时珍《本草纲目》“用泻心汤亦即泻脾胃之湿
热,非泻心也。”;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苦降能清热除湿,辛
通能开气泄浊”,并指出“湿热非苦辛寒不能”;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治暑湿痞证,用半夏泻心
[讨论]:
1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什么? 脾胃虚弱,邪热壅滞,脾胃升降失常
脾胃虚弱从何而来?
临床误治,(就像149条,少阳病误用攻下法) 损伤脾胃;
先天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基因学说); 饮食不节、不洁伤脾胃; 药物伤脾、手术伤脾胃; 情志伤脾胃,过思伤脾胃; 劳倦内伤等都可导致脾胃虚。
条文中的“胸中”与“胃中”是指上下部而言。 热邪偏于上,包括胃脘,上至胸膈,故称“胸 中有热”;
“胃中有邪气”,是指腹中有寒邪,所以腹中 痛。
《中草药介绍半夏》参考PPT

万花丛中 两点绿
20
21
7
注意: 1、 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 2、不宜吃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 3、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 患者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 禁服大蒜 4、不能吃辣椒,特别是热性病症 5、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宜忌生、冷、油 腻。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感动瞬间
18
194Biblioteka 什么是维C银翘片维C银翘片为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 外感风热所致的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 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为感冒 类非处方药药品。薄膜衣片。除去包衣 后显灰褐色,略带有少许 白色斑点;气 微、味微苦。
5
6
吃中药时不能吃哪些水果! 凉寒性水果:梨、山渣、菱角、柑子、 百合、香蕉、甘蔗、柿子等
无处不在的化学魅力
——药物知识
1
2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有关 维C银翘片的病例报告数共计1885例, 严重病例报告共计48例,无死亡报告。
3
不良反应表现为:
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 症;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 应、昏厥;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溶 血性贫血等。
浅谈半夏和水半夏PPT课件

2021
7
区别
半夏
水半夏
横径
大于高度
小于高度
麻点
集中在块茎的顶部 散布整个块茎浅
(根痕) 下部钝圆光滑
小而不易识别
底部
钝圆
中部以下渐细
内部粉性 粉性饱满充实
内部隙裂不实
麻舌感 麻舌刺喉
不明显
2021
8
功能主治
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归脾、胃、肺 经。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 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 脘痞闷,夜卧不安,瘿瘤痰核,梅核 气症,外用消肿止痛。
2021
16
炮制品
清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分 别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 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生,切厚片, 干燥,筛去碎屑。
2021
17
炮制品
姜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 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取出;另取生姜 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 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
2021
清半夏 姜半夏 法半夏
辅料2.5kg 生姜25kg
甘草15kg 生石灰10kg.
2021
20
炮制品品性状
清半夏:形同半夏。表面淡灰色至灰 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 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清 水半夏形同水半夏,其他形状同清半 夏
2021
21
炮制品品性状
2021
9
临床应用
1. 用于痰多咳嗽:是治疗湿痰寒痰要药。 痰湿壅滞、咳嗽气逆 -----与陈皮、茯苓等配
伍;治痰多咳嗽-----贝母配伍应用。 可用治寒痰-----白芥子、生姜等同用 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 治热痰-----瓜蒌、黄芩等配伍; 治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半夏-贝母-麦冬PPT课件

.
7
十九畏
• 硫黄畏朴/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 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 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
8
【常用中成药】
• 二陈丸(陈皮+半夏 +茯苓+甘草,燥湿 化痰,理气和胃。 治疗咳嗽痰多,胸 脘胀闷)
• 止咳橘红丸(清肺润 燥,止咳化痰)
.
9
木香
.
25
【功能与主治】
• 性温,味辛,有毒。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
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
十八反当中提到半夏反??
.
26
【链接】伪品水半夏的鉴别
• 天南星科植物 • 鞭檐梨头尖的块茎。 • 主产于广西。 • 无镇吐作用,不可代
半夏使用。
.
27
【链接】伪品水半夏的鉴别
• 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
• 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 滑,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 有偏斜而凸起的叶痕或芽痕, 下端略尖;
• 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
28
.
29
第8章 重要生药
川贝母
.
30
川贝母
【来源】百合科植物
• 川贝母
• 暗紫贝母 • 甘肃贝母
• 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 健脾和胃)
.
17
• 附注:土木香:菊科植物土木香的根
• 川木香: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习 称油头
.
18
第8章 重要生药
半夏
.
19
.
20
伪品
.
21
中药学_半夏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半夏
炮制: 具角质样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 感,嚼之略粘牙。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半夏
性味: 辛,温;有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半夏
归经: 归脾、胃、肺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半夏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 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 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半夏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 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 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 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 臭,味辛辣、麻舌而剌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半夏
炮制:
清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 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 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100kg半 夏,用白矾20kg。本品为椭圆形、类圆形 或不规则片状,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 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 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质脆,易 折断,断面略呈角质
半夏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半夏>>>
名称:半夏 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 麻玉果、燕子尾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半夏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半夏
药材基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干燥块茎。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 晒干。
中药材:半夏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半夏
炮制:
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
半夏介绍PPT课件

于是,白霞就用这种药和生姜一起煮汤给乡亲们治咳嗽病, 效果甚好。但这种植物块茎含浆液丰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 使用。
一天,白霞在河边清洗这种药的时候,不慎滑入河中丧命。 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药命名为“白霞”。后来,人 们又发现白霞在夏秋季节采收,加上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把 “白霞”改成“半夏”了。
.
10
.
11
.
8
第四节 我司半夏质量控制
半夏是我司主打品种,我司一直致力于半夏炮制的研究和生 产。
源头控 制
取样 分样 留样
质量控 制
生产控 制
安全性 控制
试剂准备 仪器准备
检测 报告
质量控制基本流程
.
4C控制 体系
放行 生产
9
第五节 我司半夏饮片特色
1、选用优质药材,控制产地优势,确保药材来源可靠、质量稳定。 2、严格执行规范科学的炮制方法,传承与发展并重,确保炮制后产品减毒增效,满足中医临床不同需要。 3、深入研究原药材和饮片的质量变化规律,确保饮片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4、控制药材来源与GMP规范化生产结合,实现药材及饮片可追溯。
干燥白矾水浸泡甘草石灰水浸泡干燥干燥半夏广泛应用于临床饮片调配中成药制剂含有半夏的中成药制剂约有200多种包括半夏糖浆半夏止咳糖浆半夏和胃颗粒半夏曲川贝半夏液复方半夏止咳糖浆藿香正气水橘红痰咳液等
——XXXX制药有限公司
.
1
半夏概述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叫白霞的姑娘,她在田野里割草 时,挖到了一种植物的地下块茎,由于饥饿难耐,她就试着 将块茎放在嘴里咀嚼,想拿它填饱肚子。谁知吃完就吐了起 来,她赶快嚼块生姜止呕,呕吐止住了,连久治不愈的咳嗽 都治好了。
半夏入药始载于《五十二病方》,现行版药 典也收录在列,是一味常用、多用的中药。
一天,白霞在河边清洗这种药的时候,不慎滑入河中丧命。 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药命名为“白霞”。后来,人 们又发现白霞在夏秋季节采收,加上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把 “白霞”改成“半夏”了。
.
10
.
11
.
8
第四节 我司半夏质量控制
半夏是我司主打品种,我司一直致力于半夏炮制的研究和生 产。
源头控 制
取样 分样 留样
质量控 制
生产控 制
安全性 控制
试剂准备 仪器准备
检测 报告
质量控制基本流程
.
4C控制 体系
放行 生产
9
第五节 我司半夏饮片特色
1、选用优质药材,控制产地优势,确保药材来源可靠、质量稳定。 2、严格执行规范科学的炮制方法,传承与发展并重,确保炮制后产品减毒增效,满足中医临床不同需要。 3、深入研究原药材和饮片的质量变化规律,确保饮片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4、控制药材来源与GMP规范化生产结合,实现药材及饮片可追溯。
干燥白矾水浸泡甘草石灰水浸泡干燥干燥半夏广泛应用于临床饮片调配中成药制剂含有半夏的中成药制剂约有200多种包括半夏糖浆半夏止咳糖浆半夏和胃颗粒半夏曲川贝半夏液复方半夏止咳糖浆藿香正气水橘红痰咳液等
——XXXX制药有限公司
.
1
半夏概述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叫白霞的姑娘,她在田野里割草 时,挖到了一种植物的地下块茎,由于饥饿难耐,她就试着 将块茎放在嘴里咀嚼,想拿它填饱肚子。谁知吃完就吐了起 来,她赶快嚼块生姜止呕,呕吐止住了,连久治不愈的咳嗽 都治好了。
半夏入药始载于《五十二病方》,现行版药 典也收录在列,是一味常用、多用的中药。
半夏厚朴汤PPT课件

❖ 梅核气,本方加苏梗、白梅花、香附、郁金,以疏 肝理气化痰。
新药研制提要
梅核气因情志不遂诱发,多兼见咽喉不利, 新药研制时,可合四逆散疏肝理脾,加贝浙母 和桔梗祛痰利咽。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癔病、胃神经官能症、 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 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第四组成员;黄镝,李莉思,林雄,喻玄,肖辅, 刘晓茜,祝蕾,陈曦文,刘青霞
❖ 辨证要点:该方为治疗情志不畅,痰气互结所致的 梅核气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 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主证病机分析
七情郁结 痰气凝滞
➢ 痰气互结于咽喉:咽中如 有物阻,咯咳不出,吞咽 不下,苔白腻,脉弦滑
➢ 肺胃气机不畅:胸膈满闷, 或咳或呕
半夏(君药)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组成:
半夏—升 15克 生姜五两 9克 用法:
厚朴三两 9克 苏叶二两 6克
茯苓四两 12克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
三夜一服。
主治:痰气郁结之梅核气。
病机:七情郁结兼中上二焦寒痰停饮。
治法:行气解郁、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 原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2、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 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 宜使用本方。
运用——临证加减(1)
❖ 呃逆,属肝气犯胃,气逆痰阻者,本方加柴 胡、白芍、青皮,以增强舒肝解郁之力。
❖ 恶阻,属脾胃虚弱,聚湿生痰,痰随冲气上 逆者,方加白术、红人参,取其补益脾胃之 力,以除痰湿之源。
❖ 风寒咳喘,本方加麻黄、杏仁、苏子易苏叶, 以止咳平喘。
❖ 泄泻,属寒湿者,加苍术、藿香之芳香以化 浊,以使寒湿解除。
新药研制提要
梅核气因情志不遂诱发,多兼见咽喉不利, 新药研制时,可合四逆散疏肝理脾,加贝浙母 和桔梗祛痰利咽。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癔病、胃神经官能症、 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 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第四组成员;黄镝,李莉思,林雄,喻玄,肖辅, 刘晓茜,祝蕾,陈曦文,刘青霞
❖ 辨证要点:该方为治疗情志不畅,痰气互结所致的 梅核气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 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主证病机分析
七情郁结 痰气凝滞
➢ 痰气互结于咽喉:咽中如 有物阻,咯咳不出,吞咽 不下,苔白腻,脉弦滑
➢ 肺胃气机不畅:胸膈满闷, 或咳或呕
半夏(君药)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组成:
半夏—升 15克 生姜五两 9克 用法:
厚朴三两 9克 苏叶二两 6克
茯苓四两 12克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
三夜一服。
主治:痰气郁结之梅核气。
病机:七情郁结兼中上二焦寒痰停饮。
治法:行气解郁、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 原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2、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 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 宜使用本方。
运用——临证加减(1)
❖ 呃逆,属肝气犯胃,气逆痰阻者,本方加柴 胡、白芍、青皮,以增强舒肝解郁之力。
❖ 恶阻,属脾胃虚弱,聚湿生痰,痰随冲气上 逆者,方加白术、红人参,取其补益脾胃之 力,以除痰湿之源。
❖ 风寒咳喘,本方加麻黄、杏仁、苏子易苏叶, 以止咳平喘。
❖ 泄泻,属寒湿者,加苍术、藿香之芳香以化 浊,以使寒湿解除。
天南星科—半夏PPT课件

.
18
姜半夏:本品为片状,表面棕色至棕褐色。 质硬脆,切面淡黄棕色,常呈角质样光泽。气微 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本品为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 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 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 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
19
水半夏 天南星科植物鞭 檐犁头尖。又称 戟叶半 夏。 [性味] 辛,温,有毒。 [功效] 燥湿,化痰,止 咳。
.
16
姜半夏的加工法是: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 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片切片煎汤,加白矾 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 (每100kg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法办夏的加工法是: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 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 二次,合并煎液,倒入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 搅拌,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 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 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 干。
生于水边湿地, 分布于 广东、广西等地,大量 栽培,代半夏入药,据 报道本品虽有化痰止咳 作用, 但无止呕作用, 故其功能並不与旱半夏 完全相同,不可代用。
.
20
伪品 水半夏
.
21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22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
14
功效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 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 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3~9g。
.
15
依据临床用药需要,半夏可进一步加工为清半夏、 姜半夏、法半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