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合集下载

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学习建筑结构的抗震试验,首先要解决如下的问题:抗震试验按照试验方法和试验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伪静力试验量测项目和内容一般应包括哪些?伪静力试验的结果如何表达,如何用于进行结构抗震性能的评定?如何通过结构的强度、刚度、延性、退化率和能量耗散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来分析结构的特性和能力?拟动力试验的特点?地震模拟振动台动力加载试验在抗震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在选择和设计振动台台面的输入运动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掌握结构抗震试验的特点是荷载作用反复,结构变形很大,试验要求做到结构构件屈服以后,进入非线性工作阶段,直至完全破坏。

因此试验中要同时观测结构的强度、变形、非线性性能和结构的实际破坏状态。

建筑结构的抗震试验按照试验方法和试验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伪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和动力加载试验。

要理解各种试验方法和试验手段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获得测试结果和进行分析。

通过伪静力试验,能获得结构构件超过弹性极限后的荷载变形工作性能(恢复力特性)和破坏特征,也可以用来比较或验证抗震构造措施的有效性和确定结构的抗震极限承载能力。

进而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非线性分析服务,为改进现行抗震设计方法和修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这种试验方法的设备比较简单,甚至可用普通静力试验用的加载设备。

加载历程可人为控制,并可按需要加以改变或修正。

试验过程中,可停下来观察结构的开裂和破坏状态,便于检验校核试验数据和仪器设备工作情况。

由于对称的、有规律的低周反复加载与某一次确定性的非线性地震相差甚远,不能反映应变速率对结构的影响,无法再现真实地震的要求。

为了弥补伪静力试验的不足,可利用计算机技术,用计算机来检测和控制整个试验。

结构的恢复力可直接通过测量作用在试验对象上的荷载值和位移值而得到,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来完成非线性地震反应微分方程的求解。

这种方法称为拟动力试验。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方法浅谈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方法浅谈
第 2 增 刊 7卷 21 0 1年 1月





Vo . 127,S p e up l
Stu t r l r cu a Engn e s i e r
Jn 0 1 a .2 1
结 构 低 周 反 复 加 载 试 验 方 法 浅 谈
卢 文胜 李 斌 h 曹文 清 曹 海
( 济 大 学 结 构 工 程 与 防灾 研 究 所 , 海 20 9 ) 同 上 00 2


本 文首 先对试 验 系统 的组 成进 行 了简单 介 绍 , 然后 对 试验 操 作及 试 验 过程 中容 易 出现 的 问题
进 行 了总结 , 并提 出解 决设 想 。文 中着重 分析 了梁柱 节 点试 验反 力架 中存 在 的安 装 空 隙及 竖 向 力加 载
f w r r e rne rbe s x t gi rat nf m f em— —o mn o tet sc s rb m fn o adf f e c .Polm ii ec o a eo a t cl i s, uha o l s — r o re e sn n i l b o u jnt p e oi
所示为一个双作 动器 同时加载 的试验 。
构 伪静力试验 的一种方式 , 也是结构试 验 中一项 重 要 的试 验方 法 。结 构低 周 反 复加 载试 验 加 载系 统
包 括液压 伺 服 作 动 器 、 源 、 道 系 统 、 感 器 系 油 管 传
统、 控制 及操作 系统等 。系统 的工作 原理是 根据 试 验要求 , 由控制 操作 系统发 出加 载指 令 , 通过 伺 服
Qu s—t t a ig Tet a isa i Lo dn s c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不同加载方案得到的滞回曲线
周期性加载的局限性

由于地震对结构的输入是随机的,结构 的反应也是随机的,任何一种周期性加 载方案都不可能很好地代表地震作用。
传感器的设置
1. 2.

注意关键内容的量测 恢复力试验中的P-、M-、-等参数 研究破坏机制时破坏区域塑性铰 设计合理的测点数量 提高测量精度 传感器有足够的量程,满足大位移量测 要求
砖墙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砖墙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砖墙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全貌
窗间墙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无砂碎砖混凝土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试 验
EVG 3 D 板 恢 复 力 特 性
带框剪力墙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载框 试架 验结 点 低 周 反 复 加
东 方 明 珠 电 视 塔 节 段 模 型 施 工
东方明珠电视塔节段双向恢复力特性试验
试验前准备工作
受弯构件恢复力特性试验
高架桥悬臂梁恢复力特性试验
恢高 复架 力桥 特悬 性臂 试梁 验平 面 外
高 层 建 筑 转 换 层 抗 震 性 能 试 验
梁 式 转 换 层 结 构 破 坏 现 象
砌块墙体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带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滞回特性试验
混凝土砌块抗震性能试验
多层框架结构
砌体结构
梁式试件

1. 2. 3.
对于在弯矩、剪力、轴力作用下的梁式试件, 可采用横卧受力形式,试件加载点应设计有 突出梁面和梁底的支托 消除加载设备对梁身的局部影响 明确理论危险截面位置 模拟压弯构件锚入支托部分钢筋的工作
梁式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应采取 消除自重的措施。
梁式试件
单层砖房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破坏现象
二层砌体结构房屋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

六、试验加载装置设计 1、强度要求 2、刚度要求 3、真实要求 4、简便要求
七、试验设备准备计划 试验荷载方案完成后,需进行制定试验设备准备计划, 说明设备的型号、数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以及准备方式。
第五节 试验观测方案设计
测试方案通常包括的内容有: (1)按整个试验目的要求,确定试验测试的项目; (2)按确定的量测项目要求,选择测点位置; (3)综合整体因素选择测试仪器和测定方法。 一、观测项目的确定 在确定试验的观测项目时,首先应该考虑反映结构工作 状况的整体变形,如梁的挠度。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 据试验目的,也经常需要测定一些局部变形,如应变、裂缝 和钢筋滑移等。 总的来说,破坏性试验本身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观测 项目和测点可以少些,而非破坏性试验的观测项目和测点布 置,则必须满足分析和推断结构工作状况的最低需要。
五、地震模拟振动台 地震模拟振动台是再现各种地震波对结构进行动力 试验的一种先进试验设备,其特点是具有自动控制和数 据采集及处理系统,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和闭环伺服液压 控制技术,并配合先进的振动测量仪器,使结构动力试 验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摇动千斤顶手柄时,蜗杆就带动螺旋杆顶升,对结构施 加顶推压力,加载值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测定。 三、螺旋、弹簧加载 常用构件的持久荷载试验。当荷载值较小时,可直接 拧紧螺帽以压缩弹簧;当荷载值很大时,需用千斤顶压缩 弹簧后再拧紧螺帽。
第四节 液压荷载
液压加载是目前结构试验中应用比较普遍和理想的一 种加载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利用油压使液压加载器(液 压千斤顶)产生较大的荷载,试验操作安全方便,特别是 对于大型结构构件,当试验要求荷载点数多、吨位大时更 为合适。
仪器的量程应该满足最大测量值的需要。仪器最大被测值 宜小于选用仪表最大量程的80%,一般以量程的1/5~2/3范围 为宜。 选择仪表时必须考虑测读方便省时,必要时采用自动记 录装置。 2、读数的原则 在进行测读时,一条原则是全部仪器的读数必须同时进 行,至少也要基本上同时。 目前如能使用多点自动记录应变仪进行自动巡回检测, 则对于进入弹塑性阶段的试件跟踪记录尤为合适。

第4章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

第4章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

屈服荷载的确定
无明显屈服点的构件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ivi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通用屈服弯矩法
能量等效面积法
现代结构试验方法
4.3极限荷载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ivi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桥梁钢筋混凝土墩的剪切破坏
§1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概述
5.12汶川地震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ivi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 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是6920亿,四川是6177亿,占四川的 GDP58.8%,相当于四川一年的GDP的接近60%,相当于全国 GDP的2.5%,加在一起直接的经济损失占全国的2.8%,
❖ 非周期性动力试验 ⑴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⑵人工地震试验 ⑶天然地震试验
§1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概述
现代结构试验方法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ivi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4混凝土结构抗震试验的目的
研究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
——承载力、刚度、变形能力、滞回环形状、耗能能力、 破坏机制
§3 加载制度及试验方法
现代结构试验方法
3.2回载控制点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ivi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屈服前(控制力) ——(0.5、0.75、1.0)屈服荷载 屈服后(控制位移) ——(1.0、2.0、3.0、4.0)屈服时位移

[注册结构专业基础]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讲义_secret

[注册结构专业基础]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讲义_secret

第四节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结构承受的地震荷载实质上是承受多次反复的水平荷载作用,由于结构是依靠本身的变形来消耗地震输给的能量,所以结构抗震试验的特点是荷载作用反复、结构变形很大,试验要求做到结构构件屈服以后,进入非线性工作阶段直至完全破坏。

由于设备和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大量的结构抗震试验都是采用低周反复加载的试验方法,即假定在第一振型(倒三角形)条件下给试验对象施加低周反复循环作用的位移或力(图18—4—1),由于低周反复加载时每一加载的周期远远大于结构自身的基本周期,所以这实质上还是用静力加载方法来近似模拟地震作用。

为此人们又称低周反复静力加载试验为伪静力或拟静力试验。

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的不足之处在于试验的加载历程是事先由研究者主观确定的,荷载是按位移或力对称反复施加,因此与任一次确定性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相差很远,不能反映出应变速率对结构的影响。

一、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一)单向反复加载1.控制位移加载法控制位移加载法是在加载过程中以位移为控制值,或以屈服位移的倍数作为加载的控制值、这里位移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可以是线位移,也可以是转角、曲率或应变等相应的参数。

当试验对象具有明确有屈服点时,一般都以屈服位移的倍数为控制值。

当构件不具有明确的屈服点时(如轴力大的柱子)或干脆无屈服点时(无筋砌体),则由研究者主观制订一个认为恰当的位移标准值δ0来控制试验加载。

在控制位移的情况下,又可分为变幅加载、等幅加载和变幅等幅混合加载。

(1)变幅加载控制位移的变幅加载如图18—4—1(a)所示。

图中纵坐标是延性系数μ或位移值,横坐标为反复加载的周次,每一周以后增加位移的幅值。

用变幅加载来确定恢复力模型,研究强度、变形和耗能的性能。

(2)等幅加载控制位移的等幅加载如图18—4—2所示。

这种加载制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始终按照等幅位移施加,主要用于研究构件的强度降低率和刚度退化规律。

(3)变幅等幅混合加载混合加载制度是将变幅、等幅两种加载制度结合起来如图18—4—3所示。

带轻质墙板钢管混凝土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_王静峰

带轻质墙板钢管混凝土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_王静峰

第46卷增刊22013年土木工程学报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Vol.4620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156、5080806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12-0838)作者简介:王静峰,博士,教授收稿日期:2012-10-02带轻质墙板钢管混凝土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王静峰1,2李响1龚旭东1王波1(1.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9)摘要:为了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轻质墙板与钢管混凝土框架的共同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进行6榀带轻质墙板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研究参数有柱截面类型、墙板厚度、墙板连接形式和墙板类型。

详细观察试验过程和结构破坏特征,分析水平荷载-水平位移关系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等。

研究表明,带片状轻质墙板钢管混凝土框架试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延性,能满足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框架与轻质墙板(WKP 板和NALC 板)采用U 型卡扣件或钩头螺栓等连接件,具有良好的共同工作性能和安全可靠性,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安全应用。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框架;片板;低周反复荷载;延性;耗能能力中图分类号:TU37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31X (2013)S2-0172-06Study on cyclic loading tests of CFST frames with light-weight wall panelsWang Jingfeng 1,2Li Xiang 1Gong Xudong 1Wang Bo 1(1.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China ;2.Anhui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Key Laborator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China )Abstract :To study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failure mechanism between light-weight wall panels an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 )frames subjected to seismic loading ,six specimens under cyclic loading were carried out.The test parameters included the column section type ,the panel thickness ,the panel connection type and the panel type.Test process and failure modes for the structure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Hysteretic curves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were also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e CFST frames with light-weight panels exhibited good seismic behavior and ductility ,so that they satisfied the request of structural seismic design.By using U-shaped buckles and hooked bolts ,the CFST frames with light-weight wall panels under seismic loading displayed good co-operative performance and safety reliability ,so that they could be well applied in building engineering.Keywords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 )frame ;wall panel ;cyclic loading ;ductility ;energy dissipation E-mail :jfwang008@163.com引言围护墙体系是钢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墙体改革的重点。

建筑结构试验名词解释

建筑结构试验名词解释

建筑结构试验一、名词解释1、结构动力特性试验:指结构受动力荷载鼓励时,在结构自由振动或强迫振动情况下量测结构自身所固有的动力性能的试验。

一八10 082、结构动力反响试验:指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量测结构或特定部位动力性能参数和动态反响的试验。

3、结构劳累试验:指结构构件在等幅稳定、屡次重复荷载的作用下,为测试结构劳累性能而进行的动力试验。

二七八4、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指在地震模拟振动台上进行的结构抗震动力试验。

5、短期荷载试验:指结构试验时限与试验条件、试验时间或其它各种因素和基于及时解决问题的需要,经常对实际承受长期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在试验时将荷载从零开始到最后结构破坏或某个阶段进行卸载,整个试验的过程和时间总和仅在一个较短时间段内完成的结构试验。

一八6、长期荷载试验:指结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研究结构变形随时间变化规律的试验。

七7、现场试验:指在生产或施工现场进行的实际结构的试验。

8、相似模型试验:按照相似理论进行模型设计、制作与试验。

十9、缩尺模型:原型结构缩小几何比例尺寸的试验代表物。

07 09 蟹相似:对象是实际结构〔实物〕或者是实际的结构构件壁枇似:是仿照〔真实结构〕并按肯定比例关系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它具有实际结构的全部或局部特征,但大局部结构模型是尺寸比原型小得多的缩尺结构。

结构抗震试验:是在地震或模拟地震荷载作用下研究结构构件抗震性能和抗震能力的特意试验。

拟动力试验:是利用计算机和电液伺服加载器联机系统进行结构抗震试验的一种试验方法。

地震模拟震动台试验:是指在地震模拟振动台上进行的结构抗震动力试验。

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是一种以操纵结构变形或操纵施加荷载,由小到大对结构构件进行屡次低周期反复作用的结构抗震尽力试验。

短期荷载试验:是指结构试验时限与试验条件、试验时间或其他各种因素和基于及时解决问题的需要,经常对实际承受长期何在作用的结构构件,在试验时将荷载从零开始到最后机构破坏或某个阶段进行卸载,整个试验的过程和时间总和仅在一个较短时间段内〔如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完成的结构试验长期荷载试验:是指结构在长期何在作用下研究结构变形随时间变化规律的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学习建筑结构的抗震试验,首先要解决如下的问题:抗震试验按照试验方法和试验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伪静力试验量测项目和容一般应包括哪些?伪静力试验的结果如何表达,如何用于进行结构抗震性能的评定?如何通过结构的强度、刚度、延性、退化率和能量耗散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来分析结构的特性和能力?拟动力试验的特点?地震模拟振动台动力加载试验在抗震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在选择和设计振动台台面的输入运动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掌握结构抗震试验的特点是荷载作用反复,结构变形很大,试验要求做到结构构件屈服以后,进入非线性工作阶段,直至完全破坏。

因此试验中要同时观测结构的强度、变形、非线性性能和结构的实际破坏状态。

建筑结构的抗震试验按照试验方法和试验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伪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和动力加载试验。

要理解各种试验方法和试验手段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获得测试结果和进行分析。

通过伪静力试验,能获得结构构件超过弹性极限后的荷载变形工作性能(恢复力特性)和破坏特征,也可以用来比较或验证抗震构造措施的有效性和确定结构的抗震极限承载能力。

进而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非线性分析服务,为改进现行抗震设计方法和修订设计规提供依据。

这种试验方法的设备比较简单,甚至可用普通静力试验用的加载设备。

加载历程可人为控制,并可按需要加以改变或修正。

试验过程中,可停下来观察结构的开裂和破坏状态,便于检验校核试验数据和仪器设备工作情况。

由于对称的、有规律的低周反复加载与某一次确定性的非线性地震相差甚远,不能反映应变速率对结构的影响,无法再现真实地震的要求。

为了弥补伪静力试验的不足,可利用计算机技术,用计算机来检测和控制整个试验。

结构的恢复力可直接通过测量作用在试验对象上的荷载值和位移值而得到,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来完成非线性地震反应微分方程的求解。

这种方法称为拟动力试验。

人们总希望通过动力加载试验来研究结构的动力反应、结构抵抗动力荷载的实际能力与安全储备。

结构抗震动力试验的难度与复杂性比静力试验要大。

首先,荷载是以动力形式出现,它以速度、加速度或一定频率对结构产生动力响应,由于加速度作用引起惯性力。

以致荷载的大小又直接与结构本身的质量有关,动力荷载对结构产生共振使应变及挠度增大。

其次,动力荷载作用于结构还有应变速率的问题。

应变速率的大小,又直接影响结构材料的强度。

在结构试验中,人们发现加荷速度愈高,引起结构或构件的应变速率愈高,则试件强度和弹性模量也就相应提高。

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变化尤为显著。

在动力反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强度要比静力低周反复加载提高10%以上,由此可见动力加载对应变速率所产生的作用。

结构抗震动力试验可以分为周期性的动力加载试验和非周期性的动力加载试验。

要掌握其加载方式和响应特点。

一、建筑结构抗震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学习加载制度,要掌握静力试验加载制度的种类:掌握单向反复加载的方法(控制位移加载法,控制作用力加载法以及控制作用力和控制位移的混合加载法),特点和作用。

在控制位移的情况下,掌握变幅加载、等幅加载和变幅等幅混合加载等方法的基本做法和研究目的。

了解双向反复加载的方法、特点、作用及适用围。

掌握《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l01—96)规定的伪静力试验加载方法,注意加载的分级,加载的阶段,加载控制,加载的次数以及明确需要获得的参数,结构伪静力试验的观测项目和量测仪器,掌握对结构伪静力试验的观测设计,构件选择。

确定伪静力试验量测项目和容应根据研究或检验的目的确定,一般宜包括:试验荷载值(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和结构支承反力值;结构构件在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包括挠度、位移、支座转角、曲率和剪切变形等;结构主体材料混凝土和砌体的应变;结构构件主筋和箍筋的应变;结构构件钢筋在锚固区的粘结滑移;裂缝宽度及分布形态。

要注意不同类型试件及不同测试参数时的测点布置布置原理各自的特点。

主要涉及墙体试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及梁柱组合体试验的观测项目和测点布置。

合理选择结构伪静力试验的量测仪表,针对所测试的项目选择合适的仪表和设备,注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原理。

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结构试验数据采集中的应用,各种被测量(如位移、变形、曲率、转角、应变等)均可通过各种传感器将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要注意掌握起采集原理。

结构伪静力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结构在经受模拟地震作用的低周反复荷载后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

伪静力试验的结果通常是由荷载-变形的滞回曲线以及有关参数来表达,它们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基本数据,可用以进行结构抗震性能的评定。

同时,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评定,可以相对比较各类结构、各种构造和加固措施的抗震能力,建立和完善抗震设计理论,提出合适的抗震设计方法。

因此要掌握对所测量项目的进一步分析方法。

基本概念和所反映的性能。

主要指标包括强度,刚度,滞回曲线形状,骨架曲线,延性系数,退化率,能量耗散。

由伪静力试验都可以获得上述各个方面的指标和一系列具体参数,通过对这些量值的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各类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劣并做出适当的评价。

建筑结构抗震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步骤结构伪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1.静力试验加载制度的分类(1)单向反复加载1)控制位移加载法又可分为变幅加载、等幅加载和变幅等幅混合加载等方法。

a.变幅加载控制位移的变幅加载如图8-1(a)所示。

(a)控制位移(b)控制作用力图8-1 伪静力试验低周反复加载制度b.等幅加载控制位移的等幅加载如图8-2所示:c.变幅等幅混合加载混合加载制度是将变幅、等幅两种加载制度结合起来,如图8-3所示。

图8-2 控制位移的等幅加载制度图图8-3 控制位移的变幅等幅混合加载制度2)控制作用力加载法控制作用力的加载制度如图8-1(b)所示。

3)控制作用力和控制位移的混合加载法混合加载法是先控制作用力,一直加到屈服荷载,再用位移控制。

从转变为控制位移加载起,即按屈服位移值的倍数μ值控制,直到结构破坏。

(2)双向反复加载1)X,Y轴双向同步加载2)X,Y轴双向非同步加载非同步加载是在构件截面的X,Y两个主轴方向分别施加低周反复荷载。

有如图8-4所示的各种变化方案。

图8-4 双向低周反复加载制度2.《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l01—96)规定的伪静力试验加载方法(1)伪静力试验加载应采用控制作用力和控制位移的混合加载法。

试件屈服前,按作用力(荷载)控制分级加载,在临近开裂荷载值和屈服时宜减小级差,以便准确得到开裂荷载值和屈服荷载值。

试件屈服后,按位移控制。

(2)正式试验前,应先进行预加载,可反复试验两次。

混凝土结构预加荷载值不宜超过开裂荷载计算值的30%;砌体结构不宜超过开裂荷载计算值的20%。

(3)正式试验时,宜先施加试件预计开裂荷载的40%-60%,并重复2-3次,再逐步加到100%。

(4)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反复加载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加载卸载的速率宜保持一致。

(5)施加反复荷载的次数,屈服前,每级荷载可反复一次,屈服后,宜反复三次。

当进行承载力或刚度退化试验时,反复次数不宜少于五次。

(6)对整体原型结构或结构整体模型进行伪静力试验时,荷载按地震作用倒三角形分布,施加水平荷载的作用点集中在结构质量集中的部位,即作用在屋盖及各层楼面板上。

结构顶层为1,底部为零,中间各层自上而下按高度比例递减。

结构伪静力试验的观测项目和量测仪器1、结构伪静力试验的观测设计伪静力试验的对象有基本构件,如梁的受弯、偏压柱的抗剪;扩大构件,如框架、梁柱节点、砖石或砌块墙体;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组合构件等。

整体结构,砌体或混凝土整体房屋的真型或模型结构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伪静力试验量测项目和容,一般宜包括下列各项:试验荷载值(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和结构支承反力值;结构构件在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包括挠度、位移、支座转角、曲率和剪切变形等;结构主体材料混凝土和砌体的应变;结构构件主筋和箍筋的应变;结构构件钢筋在锚固区的粘结滑移;裂缝宽度及分布形态。

(1)砖石及砌块墙体试验的观测项目和测点布置1)墙体变形a)墙体侧向位移,如图8-5所示。

图8-5 墙体侧向位移的测点布置b)墙体剪切变形可由布置在墙面对角线上的位移计来量测。

c)墙体的荷载-变形曲线,如(图8-6),即可自动绘制墙体的荷载-变形曲线,即墙体的恢复力特性曲线。

图8--6 墙体荷载-变形曲线量测系统2)墙体应变墙体应变量测需布置应变网络测点,由三向应变求得剪应力和主拉应力。

3)裂缝观测要求量测墙体的初裂位置、裂缝发展过程和墙体破坏时的裂缝分布形式。

4)开裂荷载及极限荷载准确测得初始裂缝,即可确定初裂荷载。

可由荷载-变形曲线上的转折点,即斜率首先发生突变处的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

(2)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及梁柱组合体试验的观测项目和测点布置1)节点梁端或柱端位移主要是量测在梁端或柱端加载截面处的位移,见图8-7。

b)墙体剪切变形可由布置在墙面对角线上的位移计来量测。

图8-7 梁柱节点组合体的测点布置2)梁端或柱端的荷载-变形曲线由梁端或柱端所测位移和荷载传感器所测的荷载值输入X-Y函数记录仪绘制试验全过程的荷载-变形曲线。

与图8-6所示墙体的荷载-变形曲线量测方法相同。

3)节点梁柱部位塑性铰区段转角和截面平均曲率在梁上,可在距柱面0.5hb(梁高)或hb处布置测点,在柱上,可在距梁面0.5hc(柱宽)处布置测点,如图8-7所示。

4)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由量测核心区对角线的变形计算确定。

5)节点梁柱主筋应变主筋应变由布置在梁柱与节点相交截面处纵筋上的应变测点量测:为测定钢筋塑性铰的长度与钢筋锚固力,可按试验要求沿纵筋布置一定数量的测点,如图8-8所示。

6)节点核心区箍筋应变测点可按节点核心区箍筋排列位置的对角线方向布置(图8-9(a)),这样,可以测得箍筋的最大应力。

如沿柱的轴线方向布点,如图7-9(b)所示,则可测得沿柱轴线垂直截面上箍筋应力的分布规律,每一箍筋上布置2-4个测点。

由此可估算箍筋的抗剪能力和核心区混凝土剪切破坏后的应变发展情况。

图8-8 节点梁柱主筋应变测点图8-9 节点核心区箍筋应变测点7)梁纵筋通过核心区的滑移量由量测靠近柱面处横梁主筋上B点对柱面混凝土C点之间的位移Δ1与B点相对于柱面处钢筋上的A点之间的位移Δ2的比较,求得滑移量Δ=Δ1-Δ2。

见图8-10。

图8-10 纵筋滑移测点布置8)节点和梁柱组合体混凝土裂缝开展及分布情况。

9)荷载值与支承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