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AMS_CAR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建模与仿真
基于ADAMS的双横臂悬架的仿真及优化

如 图 3 6所 示 。 ~
委
证
军 轮 行 程/ mm
图 6 前 轮 前 束 角 随 车轮 跳 动 曲线
基 u 娶
摇 + H
由图 6可看 出 : 轮前 束 角 的初 始值 为0 O 1; 前 . 1。 随着 车 轮 的 跳 动 , 值 的 变 化 范 围 为 一 1 3 9 ~ 其 .0。
对 优化 前 后 车 轮定 位 参 数进 行 对 比, 结果 如 图
7 1 ~ O所 示 。
援
坚 l 1 娶
+ H
要求 车轮 从 满 载 位 置 起 上 下 跳 动 ±5 0 mm 的 范围内, 车轮 外倾 角 变化 在 1以 内 。从 图 9可 以 看 。
出: 优化后 , 双横臂 独立 悬架 的 车轮外倾 角 的初始 值
ml。表 3为优 化后 悬架 的部分 硬 点坐 标 。 T l
车 轮行 程 / m a r
表 3 双 横 臂 独 立 悬 架 优 化 后 硬 点 坐 标
图 4 主 销 内 倾 角 随 车 轮 跳 动 曲 线
mm
由图 3可 以 看 出 : 销 后 倾 角 的 初 始 值 为 主
5 3 75 ; . 6 。主销 后倾 角 随 车 轮上 跳 而增 加 , 变 化 范 但
[] MS . u n gss es naayi: es n2 0 . . 6 C R n i up ni nls V ri 0 7 1 0 n o s o
基于ADAMS的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基于ADAMS的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一、概述本文以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和软件,从新车型开发中悬架系统优化选型的角度,对悬架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仿真,旨在研究悬架系统对整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影响。
文章提出了建立悬架快速开发系统平台的构想,并以新车型开发中的悬架系统优化选型作为实例进行阐述。
简要介绍了汽车悬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设计要求。
概述了多体动力学理论,并介绍了利用ADAMS软件进行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基于ADAMSCar模块,分别建立了麦弗逊式和双横臂式两种前悬架子系统,多连杆式和拖曳式两种后悬架子系统,以及建立整车模型所需要的转向系、轮胎、横向稳定杆等子系统,根据仿真要求装配不同方案的整车仿真模型。
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悬架系统在左右车轮上下跳动时的车轮定位参数和制动点头量、加速抬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汽车侧倾运动时悬架刚度、侧倾刚度、侧倾中心高度等侧倾参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前后悬架系统进行初步评估。
1. 悬架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在车辆动力学中的作用悬架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的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负责连接车轮与车身,不仅支撑着车身的重量,还承受着来自路面的各种冲击和振动。
悬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稳定的乘坐舒适性,保持车轮与路面的良好接触,以确保轮胎的附着力,以及控制车辆的姿态和行驶稳定性。
在车辆动力学中,悬架系统扮演着调节和缓冲的角色。
当车辆行驶在不平坦的路面上时,悬架系统通过其内部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吸收并减少来自路面的冲击和振动,从而保持车身的平稳,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同时,悬架系统还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路面的变化,自动调节车轮与车身的相对位置,确保车轮始终与路面保持最佳的接触状态,以提供足够的附着力。
悬架系统还对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悬架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能,使驾驶员能够更加准确地感受到车辆的行驶状态,从而做出更为精确的操控动作。
基于ADAMS_CAR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建模与仿真

(Colle ge of Auto m otioe engineering , Jilin unioersit y , Changchun 130022 , China )
Abstract : A double w ishbone suspensi on model of a pickup was built usi ng ADAM S/ CAR . The ki ne matics of t he suspensi on was uncovered base on t he general t heor y . The experi mental results show t hat t he antidi ve/ anti-lift 、 ri de rate and t otal roll rate perf or mance are i mproved re mar kable by putti ng 20 mm down t he low control ar m f ront poi nt connected to t he body . Key words : auto moti ve engi neeri ng ; double w ishbone suspensi on ; si mulati on model ; ki ne matics ; ADAM S/ CAR
转向角变化曲线 S teeri ng angle curve
图12 F i g .12
轮距变化曲线 W heel track curve
从上述悬架特性参数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 轮距变化量等多项特性指标都满足设计 !前轮定位角、 要求; 抗点头 / 抗抬头效应较差; 悬架刚度和侧倾角刚度在车轮上跳时迅速降低。 " #
利用ADAMS_car对双横臂悬架的动态仿真与分析

利用ADA M S/car对双横臂悬架的动态仿真与分析黄杰文,黄菊花(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南昌330031)摘要:利用ADAMS/car软件对样车建立双横臂悬架仿真模型,并对后倾拖距、磨胎半径、侧倾中心、四个定位角和车轮跳动量进行动态仿真。
通过对仿真结果与样车悬架相应参数进行比较,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动特性与样车悬架动特性的一致性。
其结论对汽车悬架的设计与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ADAM S/car软件;双横臂;动态仿真中图分类号:TP39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33(2010)03—0127—05D ynam i c si m ul a ti on and ana lysis of double w ishbone ba sed on ADA M S/carHUANG J ie2wen,HUANG Ju2hua(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llege,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31,China) Abstract:The si m ulati on model of double wishbone sus pensi on of sa mp le vehicle was established using ADAMS/car s oft w are,and dyna m ic si m ulati ons of sus pensi on trail,scrub radius,r oll center,f our orientati on angles and wheel ju mp ing was done.The si m ula2 ti on result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 ponding para meters of sa mp le vehicle sus pensi on,and it was als o verified that dyna m ic characteristics of si m ulati on model and samp le vehicle sus pensi on are consistent.The conclusi on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 opment of vehicle sus pensi on.Key words:ADAMS/car;double wishbone;dyna m ic si m ulati ons0 引言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主要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削弱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平顺地行驶[6]。
基于ADAMS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

虚 拟与仿 真
基于 A DAMS双横臂独 立悬架的 运动学建模与仿真
刘 虹 , 其东 , 王 汤传 玲
( 肥工 业大 学 , 徽 合 肥 20 0 ) 合 安 3 0 9
Ki ma i s M o l nd S m u a i n o ih n n e e de tSus e so s d o ne tc dei a i l to fW s bo e I d p n n ng p n i n Ba e n ADAM S
关键 词 : ADAMS 双 横臂独 立悬 架 ; ; 建模 ; 仿真 中 图分类 号 : 6 U4 3
文献标 识 码 : A
汽车设 计 中的虚 拟样机 技术 是 以多体动 力学为 理论 基 础 的口 。可 采 用 机 械 系 统 仿 真 软 件 AD ] — AMS进行 双横臂独 立悬 架运 动学 分析 , 应用拉 格 朗 日( a rn e 乘子 法建 立 系 统 运 动 方 程 。在 AD L ga g ) — AMS软 件 中广 义 坐标 的选 择 直 接 影 响动 力学 方 程 的求解 速度 , 因此应 选 择 适 当 的广 义 坐标 对 物 体 进 行 描述 , 对于 刚体 i采 用质 心 在惯 性 参 考 系 中 的笛 , 卡 儿坐标 和 反映刚 体方位 的欧 拉角 ( 或广义 q q t一 。 ( , ,)
式 中 T—— 系统 动能
0 引 言
悬 架系 统 是汽 车 的一个 重 要 总成 , 系统 性 能 其 优劣 , 直接 影响 整车平 顺性 和操 纵稳定 性 。 因此 , 悬架 系统设 计是 整 车 开 发过 程 中 的一 个 重 要 环节 。
LI Ho g W ANG Qi o g TANG Ch a U n , —d n , u n—l g i n
利用ADAMS对双横臂独立悬架进行仿真分析

不利于汽车的稳定性。 计算结果从图7来看, 轮距变化 在1898.6~ 1903.5 mm, 车轮上跳时轮距适当增加, 满 足轮距变化量应在- 10~ mm的要求。 10 侧倾中心高度是指侧倾中心的离地高度, 前后 悬架侧倾中心的变化形成汽车的侧倾轴线。理论上 要求侧倾轴线尽量高并且和地面平行, 以减弱车身 的侧倾趋势, 并且尽量使侧倾时前后轴荷转移相近, 以保证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但是对独 立悬架来说, 前悬架侧倾中心高度为 0~ mm, 后 120 悬架侧倾中心高度为 80~ mm。因此常常需要在 150 前轴增加横向稳定杆以提高前轴的侧倾刚度, 对纵 向侧倾中心提供抗制动点头的能力。 计算结果从图 8 来看, 侧倾中心高度在90~ mm变化。 125
利用 ADAMS对双横臂独立悬架进行仿真分析 / 吕振华, 常
放, 杨道华等
设 计・研 究
利用ADAMS 对双横臂独立悬架进行仿真分析
吕振华 1, 常 放 1, 杨道华 1, 2, 张天兵 3
( 1. 清华大学 汽车工程系, 北京 100084 ; 2.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商用车研发中心, 湖北 十堰 442001 ;
收稿日期: 2005- 03- 12
D ( 113.84, 63.81, 485.06) ; E ( - 228.77, - 90.83, 228.77) ; B ( 5.22, - 248.07, 409.05) ; A ( 475.32, - 211.73, 409.52) ; F ( 31.63, 22.91, 789.72) ; C ( 8.91, - 295.86, 865.73) ; P( 17.01, - 182.23, 838.63) ; G( - 7.08, - 178.81, 1108.52) 。
基于ADAMSCar的汽车悬架系统_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ADAMS/Car的汽车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良□中□及格□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签名)年月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院(系):专业:班号:任务起至日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ADAMS/Car汽车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立题的目的和意义:汽车悬架是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的弹性联结装置的统称。
wgx-基于ADAMS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仿真设计

基于ADAMS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仿真设计摘要:双横臂独立悬架是常用的悬架形式之一,在汽车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要求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
其突出优点在于设计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空间导向杆系的铰接点的位置及控制臂的长度,使得悬架具有合适的运动特性。
本文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View建立了某轻型汽车的前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模型,进而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了上横臂长度主销长度、上横臂在汽车横向平面的倾角、下横臂长度和下横臂在汽车横向平面的倾角的值最终优值,从而为设计和改进提供快速、可靠的技术依据,达到大幅度降低设备研制成本,大大降低了轮胎的磨损情况的目的。
关键词:ADAMS 双横臂独立悬架车轮定位参数建模运动学仿真分析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
现在,他已经突破了二位图纸电子化的框架,装向三维实体建模、动力学模拟仿真和有限元分析为主线的虚拟样机制作技术。
使用虚拟样机制作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预测产品的性能,优化产品的设计,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节约开发费用。
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可以直接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也可以使用其它CAD软件(如:Pro/ENGINEER)传过来的造型逼真的几何模型;然后,在几何模型上施加约束、力/力矩和运动激励;最后对机械系统进行交互式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在系统水平上真实地预测机械结构的工作性能,实现系统水平的最优设计。
目前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已广泛应用在轿车的前后悬架上,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空间导向杆系的铰接点的位置及控制臂的长度,使得悬架具有合适的运动特性。
采用运动学原理和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可以分析双横臂独立悬架的空间运动和前轮定位参数下轮胎的运动,提出轮胎磨损的评价指标,从而可以建立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前轮定位参数与轮胎磨损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同时可以研究双横臂独立悬架初始状态和定位参数对轮胎磨损的影响以减少轮胎磨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1-5497(2004)04-0554-05收稿日期:2004-01-24.作者简介:宋传学(195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 -m ail :son g chx !基于ADAM S /CAR 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建模与仿真宋传学,蔡章林(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要:运用ADAM S /CAR 软件建立了某皮卡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模型,在理论验证的基础上揭示了该悬架的运动规律。
实验结果证明:将下控制臂与车架前安装点下调20mm ,可使悬架的抗点/抬头性能、悬架刚度和侧倾角刚度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车辆工程;双横臂悬架;仿真模型;运动学;ADAM S /CAR中图分类号:U 463.33文献标识码:AM odeli n g and si m ulation of double w ishbonesus p ension based on ADA M S /CARSONG Chuanxue ,CA I zhan g li n(C olle g e o f A uto m otio e e n g ineerin g ,Jilin unio ersit y ,C han g chun 130022,C hina )Abstract :A double w ishbone sus p ension m odel o f a p icku p w as built usi n g ADAM S /CAR.T he ki ne m atics o f t he sus p ension w as uncovered base on t he g eneral t heor y .T he ex p eri m ental results show t hat t he anti-di ve /anti-lift 、ri de rate and total ro ll rate p erf or m ance are i m p roved re m arkable b y p utti n g 20mm down t he low contro l ar mfront p o i nt connected to t he bod y .K e y words :autom oti ve en g i neeri n g ;double w ishbone sus p ension ;si m ulation m odel ;ki ne m atics ;ADAM S /CAR悬架的结构特点对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影响至关重要[1]。
双横臂悬架有诸多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轿车、轻型车等的作为前悬架。
文献[2]"[4]以不同的数学方法对双横臂悬架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
本文以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 S /CAR 为手段分析了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规律。
该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求解精度高、修改方便、通用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悬架和整车设计开发[5"8]。
1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图1为简化的前悬架刚性铰链连接模型。
下控制臂1的一端通过橡胶衬套与副车架7连接,并可以绕2个与车架的连接点的连线转动,在刚性铰链连接的模式下简化为1个转动铰链。
另一端通过球铰与转向节3连接;上控制臂2的连接方式与下控制臂的连接方式相同;转向横拉杆5一端通过球铰与第34卷第4期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V o l .34N o.42004年10月Journal o f Jili n U n ivers it y (En g i neeri n g and T echno lo gy Ed ition )!!!!!!!!!!!!!!!!!!!!!!!!!!!!!!!!!!!!!!!!!!!!!!!!!!!!!!!!!!!!!O ct .2004转向节3连接,另一端通过等速万向节与地面连接;转向节3通过转动铰链与车轮9连接;减振器8上端与车架连接,下端与下控制臂连接;扭杆弹簧4一端与车架固接,一端与下摆臂固接;横向稳定杆6两端与下摆臂连接,中间通过橡胶衬套与车架连接。
整个悬架放置在激振台架l0上。
通过在激振台l0上施加垂直方向的运动来计算各参数的变化规律。
利用文献[2]介绍的理论方法计算外倾角随车轮跳动距离!的变化规律,并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见图2)。
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是仿真中考虑了橡胶衬套,而理论计算中没有考虑。
图l3D 数字化虚拟样机模型F i g .l 3D d i g italized virtual p ro to t yp e m ode l 图2车轮外倾角对比曲线F i g .2C a m ber an g le contrastive curve2计算结果将激振台架上下激振位移设置为50mm ,使左右车轮同步上下跳动,计算悬架跳动过程中主要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
!"#前轮定位角外倾角:图3为外倾角的变化曲线,变化范围为-0.4 !0.5 /50mm 。
车轮跳动时的外倾角变化对车辆的稳态响应特性等有很大影响[l ],所以应尽量减少车轮相对车身跳动时的外倾角变化。
前束角:图4为前束角变化曲线,变化范围为-0.03 !0.37 /50mm 。
设计时希望在车轮跳动时前束角不变或变化幅度较小。
图3外倾角变化曲线F i g .3V ariational curves o f ca m ber an g le 图4前束角变化曲线F i g .4V ariational curves o f toe an g le主销后倾角:图5为主销后倾角变化曲线,变化范围在2.42 附近。
主销后倾角对转向时的车轮外倾角变化影响较大。
若主销后倾角设计较大,则外侧转向轮的外倾角会向负方向变化。
当前轮主销后倾角较大时,需增加前轮转向所必须的横向力,以抵消外倾推力,这样不仅转向弱,而且最大横向加速度·555·第4期宋传学,等:基于ADAM S /CAR 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建模与仿真也会增大。
一般认为合理的主销后倾角为2 !3 。
主销内倾角:图6为主销内倾角变化曲线,变化范围为l !l .9 。
主销内倾有利于减小主销横向偏移距,从而可减少转向时驾驶员加在方向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同时也可减少从转向轮传到方向盘上的冲击力。
内倾角不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车轮绕主销转动的过程中,轮胎与路面之间将产生较大的滑动,增加了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阻力,这不仅使转向发沉,而且加速了轮胎的磨损。
实际设计时,选内倾角为7 !l3 。
图5主销后倾角变化曲线F i g .5V ariational curve o f caster an g le 图6主销内倾角变化曲线F i g .6V ariational curve o f ki n gp i n i ncli nation an g le!"!悬架刚度、侧倾角刚度、制动点头量和加速抬头量悬架刚度:图7为悬架刚度变化曲线。
随着车轮的由下往上跳动,悬架刚度不断减小。
设计时应尽量避免,需要改进。
侧倾角刚度:图8为侧倾角刚度变化曲线。
压缩时侧倾刚度减小,意味着在侧向加速度增大时悬架的抗侧倾能力反而减弱,设计时不希望出现。
图7悬架刚度变化曲线F i g .7V ariational curve o f ri de rate 图8侧倾角刚度变化曲线F i g .8V ariational curve o f to tal ro ll rate制动点头量和加速抬头量:图9,图l 是纵向加速度为9.8m /s 2时的点/抬头量。
可以看出,制动时悬架变形量较大,抗点头性能较差;加速时悬架变形量也较大,抗抬头性能较差。
在做整车试验时,也出现相同的情况,需要进行改进设计。
!"#车轮跳动产生的转向角、轮距变化量车轮跳动产生的转向角:图ll 为转角变化曲线,左、右车轮变化相反。
在车轮跳动过程中,方向盘固定,由于转向拉杆的作用,左右车轮会产生绕主销的转动,从而使左右车轮产生转向角。
一般要求将该转角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不仅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而且会加剧轮胎的磨损。
轮距变化量:图l2为左右车轮轮距变化量。
跳动时,车轮绕瞬时中心摆动,左右轮之间的距离必然产生变化。
轮距的变化一方面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轮胎的横向滑移,导致轮胎的磨损,降低了轮胎的使用寿命[4]。
设计时应尽量控制轮距变化量。
·655·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34卷图9点头量F i g.9D ive 图10抬头量F i g.10L ift图11转向角变化曲线F i g.11S teeri n g an g le curve图12轮距变化曲线F i g.12W hee l track curve从上述悬架特性参数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前轮定位角、轮距变化量等多项特性指标都满足设计要求;"抗点头/抗抬头效应较差;#悬架刚度和侧倾角刚度在车轮上跳时迅速降低。
3改进设计针对上述不足,在尽量少改动零部件的前提下,将下控制臂与车架前安装点向下调整20mm。
改进前后主要参数对比如图13$图16所示。
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改动前和改动后结果。
可以看出:改动后悬架刚度和侧倾角刚度曲线降低趋势得到改善,点/台头量明显减小。
图13悬架刚度F i g.13R i de rate图14侧倾角刚度F i g.14T o tal ro ll rate·755·第4期宋传学,等:基于ADAM S/CAR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建模与仿真图15点头量F i g .15D ive 图16抬头量F i g .16L ift4结论(1)本文成功地将ADAM S /CAR 运用于双横臂独立悬架分析,并充分考虑连接点橡胶衬套的弹性特性。
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悬架的多种性能参数。
(2)通过将下控制臂与车架前安装点下调20mm ,可使悬架的点/抬头量明显减小、悬架刚度和侧倾角刚度下降趋势明显改善。
该方法通用性强,可用于各种悬架分析计算和设计。
参考文献:[1]郭孔辉.汽车操纵动力学[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GUO K on g hui .D y na m ics o f C ontro llab ilit y f or A utom ob ile [M ].Chan g chun :Jili n S cience and t echno lo gy pub lish i n gH ouse ,1991.[2]戴旭文,谷中丽,刘剑.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学分析和计算[J ].车辆与动力技术,2002(2):29-33.DA I Xu W en ,GU Zhon g li ,L I UJian.K i ne m atics anal y s is and calculation o f t he doub le-W ishbone i nde p edent sus p ens ion o fWhee led-vich icle [J ].v i h icle and D y na m ics t echno lo gy ,2002(2):29-33.[3]胡宁,郑冬黎.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学分析[J ].汽车工程,1998,20(6):362-366.HU N i n g ,ZHENG D on g li .the ki ne m atic anal y s is o f dual W ishbone i nde p endent sus p ens ion [J ].A ulom ob ileEn g i neeri n g ,1998,20(6):362-366.[4]李新耀,张印,周良生,彭莫.双横臂扭杆悬架的特性分析及设计计算[J ].汽车工程,2003,25(1):15-19.L I X i n y ao ,ZHANG Y i n ,ZHOU L ian g shen g ,pENG M o.Charaeteristic anal y s is and calculation o f W ishbonei nde p endent sus p ens ion W it h tors ion bar [J ].A ulom ob ile En g i neeri n g ,2003,25(1):15-19.[5]DEAK I N A ndreW ,CROLLA D avi d ,RAM I REZ Juan pab lo ,HANLEY R a y .the eff ect o f chass is stiff ness on race carhand li n g balance [C ]!SAE t echn ical pa p er 2000-01-3554.[6]L I N Y i ,ZHAN W enzhan g ,L I U Y an ,ZHONG X i n.D y na m ics s i m ulation research on ri g i d-e lastic cou p li n g s y ste mo f carsus p ens ion [C ]!SAE t echn ical pa p er 2000-01-1622.[7]SLAttENGREN Jes p er .U tilization o f ADAM Sto p red ict tracked veh icle p erf or m ance [C ]!SAE t echn ical pa p er 2000-01-0303.[8]HOLDM ANN peter ,KOHN ph ili p ,M OLLER B ertra m.S us p ens ion ki ne m atics and com p liance-m easuri n g ands i m ulation [C ]!SAE t echn ical pa p er 980897.(责任编辑陈永杰)·855·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34卷基于ADAMS/CAR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建模与仿真作者:宋传学, 蔡章林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刊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年,卷(期):2004,34(4)被引用次数:30次1.HOLDMANN Peter;KOHN Philip;MOLLER Bertram Suspension kinematics and compliance-measuring and simulation∥2.SLATTENGREN Jesper Utilization of ADAMS to predict tracked vehicle performance 20003.Lin Yi;ZHAN Wenzhang;LIU Yan;ZHONG Xin Dynamics simulation research on rigid-elastic coupling system of car suspension 20004.DEAKIN Andrew;CROLLA David;RAMIREZ Juan Pablo The effect of chassis stiffness on race car handling balance[C 20005.李新耀;张印;周良生;彭莫双横臂扭杆悬架的特性分析及设计计算[期刊论文]-汽车工程 2003(01)6.胡宁;郑冬黎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学分析 1998(06)7.戴旭文;谷中丽;刘剑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学分析和计算[期刊论文]-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2(02)8.郭孔辉汽车操纵动力学 19911.杨英.刘刚.赵广耀.YANG Ying.LIU Gang.ZHAO Guang-yao基于ADAMS机械模型的车辆主动悬架控制策略与仿真[期刊论文]-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1)2.任秀欢.何杰.赵池航.陈一锴.彭佳.Ren Xiuhuan.He Jie.Zhao Chihang.Chen Yikai.Peng Jia基于ADAMS/Car的汽车侧风稳定性虚拟试验研究[期刊论文]-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4)3.夏长高.高晓辰基于ADAMS/car的双横臂悬架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分析[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7)4.黄杰文.黄菊花.HUANG Jie-wen.HUANG Ju-hua利用ADAMS/car对双横臂悬架的动态仿真与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制造工程2010(3)1.潘筱.林逸.陈潇凯.王冬成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弹性转向特性[期刊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2(3)2.王启涛.张虎.宁介雄.张建军全地面起重机悬架导向机构建模与仿真分析[期刊论文]-工程机械 2011(4)3.王启涛.蒋浩中.王文佳.张建军.宁介雄基于ADAMS的多桥转向机构制造误差的研究及工程应用[期刊论文]-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1(8)4.罗鑫源.杨世文.杨军.王拖连基于ADAMS的双横臂悬架的仿真及优化[期刊论文]-公路与汽运 2011(5)5.吴健瑜.罗玉涛.黄向东FSAE赛车双横臂悬架优化设计[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1(10)6.丁飞.韩旭.刘桂萍.赵亮.莫旭辉.周星星悬架导向机构硬点灵敏度分析及多目标优化设计[期刊论文]-汽车工程 2010(2)7.张亮亮.裴永生.吴丹丹基于ADAMS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期刊论文]-现代机械 2010(4)8.黄东明.王良模.井广红.尹春华基于ADAMS/CAR的某轻型载货汽车前悬架仿真分析[期刊论文]-汽车技术2010(9)9.任凯.王军杰.吴德宏基于ADAMS/CAR的微型客车麦弗逊前悬架仿真和优化设计[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3)10.刘新田.黄虎.赵礼辉.刘长虹.郭辉.王岩松下横臂橡胶衬套刚度对车轮定位参数影响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制造工程 2010(9)11.刘新田.石少亮.黄虎.赵礼辉.王岩松.郭辉减震器下衬套刚度对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性能影响分析[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0(10)12.杨波.左曙光.覃霍.韩乐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硬点匹配设计[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0(10)13.王启涛.张虎.宁介雄.张建军基于ADAMS/CAR的全地面起重机悬架导向机构建模与仿真分析[期刊论文]-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0(10)14.王南.王晶.平恩顺基于ADAMS/Car的双横臂悬架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期刊论文]-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15.朱晓霞.钟绍华基于ADAMS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优化分析[期刊论文]-北京汽车 2009(2)16.郝海生.黄勇.庹永恒基于ADAMS/CAR的汽车前悬架仿真分析[期刊论文]-北京汽车 2009(4)17.李伟.李吉.张俊雄.陈英.任永新苹果采摘机器人机械臂优化设计及仿真[期刊论文]-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6)18.黄虎.刘新田.金孟.袁佳前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对车轮定位参数的影响[期刊论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8(1)19.钱尼君.黄菊花.张庭芳汽车前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分析[期刊论文]-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8(1)20.蒋国平.周孔亢旅行车独特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8(4)21.冯挽强.程秀生.马志良基于ADAMS/DRIVELINE的VDT-CVT的建模与仿真[期刊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2.邢天伟.宋传学虚拟样机技术在汽车悬架分析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3)23.仝光.叶本刚.田玉冬基于ADAMS的麦弗逊悬架性能仿真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7(4)24.郭孔辉.王爽.丁海涛.张建伟后悬架非对称式橡胶衬套弹性耦合特性[期刊论文]-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6)25.刘进伟.吴志新.徐达基于ADAMS/CAR的麦弗逊悬架优化设计[期刊论文]-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6(9)26.李杰.闫楚良.杨方飞联合收割机振动筛的动态仿真与参数优化[期刊论文]-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5)27.方琼基于整车动力学仿真的某越野车后悬架改进设计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28.方飞麦弗逊前独立悬架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29.王辉装备半主动悬架的整车虚拟样机协同仿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30.饶剑基于ADAMS的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学位论文]硕士 200531.王南.王晶.平恩顺基于ADAMS/Car的双横臂悬架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期刊论文]-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本文链接:/Periodical_jlgydxzrkxxb2004040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