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呼和浩特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典故,在古代又称事类。

南朝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所谓事类,就是文章在表意抒情之外,根据故事来类比说明义理,引用故事、古语来论证今义。

刘勰的界定与分类,今天依然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并接受。

典故可以表现为一个词语或短语,也可以表现为一句话、一句诗甚至一段叙述。

简而言之,典故包括事典、语典两类。

一般来说,一个典故的意义,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典故最初生成时的意义;二是在文化传承的进程中典故被不断运用的意义,这个意义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化,甚至会大相径庭;三是当下使用的意义。

简单认识一个典故的意义,关注其当下使用的意义也能粗略理解,但要深入理解一个典故的意义,这三者是不可或缺的。

一句话,理解典故,不能脱离具体的空间语境:生成的语境,历史中使用的语境以及当下运用的语境。

一个典故的生成,首先是一个由多到少的凝练过程。

故事类的典故尤其如此,关羽疗伤的大段文字最终浓缩为“刮骨疗毒”四个字,甚或“刮骨”二字。

比较而言,语言类的典故浓缩幅度没有故事类那么大,但也必须有此过程,如修齐治平,就是对《礼记·大学》中开篇一大段文字的凝练,见贤思齐背后还隐含着“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其次,一个典故的最终形成,还需要一个意义逐渐明确、固定的过程。

典故生成的最初意义往往具有多种思想倾向,在生成之后的话语实践中借助新的具体语境被反复陈述,倾向渐趋固定,意义逐渐明朗,由此被大多数学者认可并使用。

关羽刮骨的典故可以指向受伤,可以指向疼痛,也可以指向勇敢无畏,而在文人的反复引用中,最终固定在了意志坚强、勇敢无畏的意义层面上。

2021届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届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届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在我国,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不难寻其踪迹。

从庄子的“技进乎道”到魏源的“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他们所提到的“技”、指的就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体现在产品“从99%提高到99.99%”的过程中,它是认真、执着,精细、完美的代名词。

正是技术从业者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让生产过程成为类似工艺品的雕琢过程,铸就了我国传统制造业曾经的辉煌。

说起工匠精神,就不得不提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中展现的我国现代工业者那些灵巧而智慧的手;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的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

大国工匠们“技术报国”的价值,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职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就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等,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高技能人才”。

遗憾的是,这些年在“君子不器”、白领崇拜等观念的影响下,更多人对从事与技术打交道的蓝领工作心有不甘。

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现实是“高级技工万金难求”之类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

这种人才发展的不均衡,抑制了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迸发,同时也让中国创造遭遇“人才瓶颈”。

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入工匠精神,关照现实,切中要害,不仅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健康的现代职业、专业观念,同时也将加速我国制造强国、创造强国的建设。

《中国创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但目前,我国制造业依然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部分产品不能满足日益精细化的消费需求。

有鉴于此,我们亟须坚守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打造“创造中国”的金字招牌。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泥土里”的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B . 阳朔古老的石板街——西街,房屋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工艺品店、书画店、旅馆、咖啡厅、酒巴、中国功夫馆星罗棋布,还聚集着许多洋人。

C . 巨人之路位于爱尔兰贝尔法斯西北的大西洋海岸,那由数万根玄武岩石柱聚集起来而形成的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真乃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恩赐。

D . 在黄岩岛事件中,中国海监船和渔政船迅速而有力的打击了菲律宾在南海的嚣张气焰,有效保护了中国渔民和渔船,让世人对中国的海监能力侧目而视。

2. (2分) (2017高三上·于都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明宣德靑花鱼藻纹菱口大碗以2.29亿港元成交,该拍品由一位亚洲藏家夺得,成交价高出1亿港元的预估价不止一倍之多。

B . 民间俗语中的“春捂”就是说,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季节环境处于相对平衡。

C . 澳门特区政府将持续支持中小企业,包括餐饮老店、特色老店的发展,并会根据社会经济和营商环境的改进适时调整管理措施。

D . 广大音年要抵得住困难与挫折,更要经得起考验和诱惑,出忧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

3. (2分) (2017高三上·安康期末) 下列各组中有关祝贺词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宜室宜家(贺人乔迁)②弄瓦之喜(贺人生儿子)③琴瑟和调(贺人新婚)④洙泗高风(贺校庆)⑤齿德俱增(贺寿辞)⑥杏坛之光(贺医生开业)A . ①③⑥B . ②④⑤C . ③④⑤D . ①②⑥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4. (15分) (2017高三上·海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神话是人类最原始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意识的存在。

尽管神话是对自然万物幻想式的解释,但是它仍然是一些客观现实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初民的生活情景、社会状况以及精神追求。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神话中英雄形象反映出来的真、善、美以及正直、大公无私、诚实等高贵品质都是原始先民社会中的道德典范及行为要求。

虽然在上古时期还没有道德这一准确的概念,但是初民生活中无成文的行为规范要求已经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对于真善美的宣传和颂扬是人们得到共识的普遍道德追求。

神话正反映了人类早期的道德追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集体劳动和相互关心是原始社会道德的重要特征。

他们为着公共的利益,敢于牺牲、不屈不挠,往往表现出正直、刚毅、诚实的高贵品格。

这一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反映是很充分的。

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的氏族成员都以维护自己部落的共同利益作为最高法则,这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集中地出现在了我国的古代神话中。

无论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射日除害的后羿、治理洪水的鲧禹、还是炼石补天的女娲、遍尝百草的神农等等,他们既是人们理想化了的天神,也是为部族的共同利益而勇敢献身的英雄,具有高尚、纯洁的个人品性。

从中国古代神话中可以看出,道德这一观念形态,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并成为调节氏族成员之间以及氏族部落之间关系的准则。

这一准则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道德伦理体系,但是已经为人类的道德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原始社会公有制的道德类型。

中国神话形成了重视社会责任、倡导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德行至上的道德伦理观。

中国神话中的神也往往是完美的伦理与道德的化身,是古代伦理道德的标榜和偶像。

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中国神话是善的神话,反应了人类早期的道德追求。

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雅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红”的特点就是借势。

自媒体可以以网红方式上位,而传统媒体做不到。

“网红”只要让人记住自己的名字就可以迅速变现,而传统媒体不行,无论如何转型,传统媒体还是得靠自己的核心内容。

当一家媒体为赢得用户,不是靠自己生产的新闻内容,不是靠独家新闻、独到评论,而且是一直靠头版的广告效应,靠头版广告的抖机灵、玩噱头,这种影响根本不可持续。

因为这样做表面上提升了影响,增加了广告收入,实际上是在透支自己的公信和广告资源。

“网红”一般都是没几天,那种撩读者痛点痒点的套路很快就会让人。

头版营销用的无非就是“网红”那套,事件营销的新鲜劲儿过后,读者和市场都不会吃这一套了,广告主会迅速转向新一个热点和兴奋点。

试想,当新闻纸变成了广告纸,报摊上读者一眼看到的是的广告,而不是新闻,作为报纸脸面的头版只剩下了报名,读者会选择这样的报纸吗?当一家媒体不是努力去提升新闻品质,不是靠高质量的报道吸引用户,还能叫媒体吗?(),也没有积累对媒体来说最重要的影响力资源,这并非聪明之举。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声名鹊起各领风骚不厌其烦不可名状B . 一夜成名独占鳌头不胜其烦莫名其妙C . 声名鹊起独占鳌头不厌其烦不可名状D . 一夜成名各领风骚不胜其烦莫名其妙(2)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家媒体为赢得用户,不是靠独家新闻、独到评论,不是靠自己生产的新闻内容,而且是一直靠头版的广告效应,靠头版广告的抖机灵、玩噱头,这种影响根本不可持续。

B . 当一家媒体不是靠自己生产的新闻内容,不是靠独家新闻、独到评论赢得用户,而一直靠头版的广告效应,靠头版广告的抖机灵、玩噱头,这种影响根本不可持续。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普查调研考试(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普查调研考试(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3届呼和浩特市高三年级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近代以前漫长的几千年时间,我们所谓的“中国”其实一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是文明水准的象征。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t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历史上的中国是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的。

那么,今天的中国,如何从这种历史传统之中汲取情感滋养和精神能量,涵养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到底何在?我们的文化自信的第一个来源,是源于传统,源于它的源远流长、亘古而新。

由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绘制的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2017年的时候在故宫展出,人们排队数小时,只为了在它面前流连驻足5分钟。

这幅画之所以带来强烈的心灵悸动,正是流淌在我们血液当中的文化基因的力量。

正因有同样的一种文化基因,一幅画作才能够穿越时空、跨越山河,与今天的我们达到了深度的共情。

这种自我生命与天地万物相合一的精神气度,这种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的天下情怀,这种刚健雄浑、立万象于胸怀的浩然之气,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明特质和价值追求,也是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许倬云先生讲,中华文明“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

在民族遭遇危机的艰难时刻,我们能够屹立不倒、积极求变,最终走出历史悲情,实现凤凰涅槃;在民族振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勇于突破、敢于创新,不断地赋予传统精神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2021年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鲁迅的通过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振兴疲弱的旧中国的理想,我们称之为“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

精神至上主义是鲁迅思想模式的一个特征,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依据又主要与儒家文化传统有关。

精神至上主义作为鲁迅的一种思想模式,它需要长期的环境、心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训练才能形成。

就鲁迅的精神结构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而言,鲁迅从小受到的是正规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鲁迅的精神结构在本质上是与儒家传统紧密传承的。

鲁迅之所以被誉为“民族魂”,之所以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而没有成为昙花一现的思想者,之所以始终没有失去他的现实意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

鲁迅的“个人”是指一种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又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所以他才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最终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上来。

在鲁迅看来,个人化的思想是历史进化和社会解放的动力之源。

他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标准。

他所提倡的是与肯定个性精神和思想意识的重要地位合拍的文化价值,他所反对的一般也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也不断地变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

鲁迅走上文艺的道路是出于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

作为文艺家的鲁迅,也正是自觉用这样一种价值原则去选择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选择。

鲁迅批判政治和张扬文艺并非他真正的和最终的目的。

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

概而言之,从存在角度说,这种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否是一种自觉,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觉十分复杂,但无可辩驳的是鲁迅的思维所触及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精神至上的思想倾向。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3题;共10分)1. (6分)(2019·东北三省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全球生态足迹网络”报告显示,________7月29日,人类已用光2019年全年的水、土壤和清洁空气等自然资源定量。

水是生命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保护地球首先要珍惜地球上的水。

()。

但是,水的循环产生是有条件的。

以中国的长江流域为例,该水系涉及的所有地区都受到长江的阴泽,原因在于长江有________的奔流,长江源头的冰川和冰雪层在不停融化,形成水流。

固然,如果气候变化造成水循环的种种环节出现,长江流域的水就提前可能透支。

例如,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影响到水蒸气在长江源头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峰的降落和融雪融冰,长江的水源就会减少,从而影响长江流域人们的生存,尽管现在还感觉不到这种生存的威胁,只是在水的使用上出现了________的情况。

因此,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至少是________水资源可循环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在保护地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截止不生不灭捉襟见肘维护B . 截止不生不灭寅吃卯粮维护C . 截至生生不息寅吃卯粮维持D . 截至生生不息捉襟见肘维持(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水是可更新资源,能在较短时间内循环产生或再生产出来B . 水是可更新资源,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产生C . 水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产生,是可更新资源D . 在较短时间内,水是可更新资源,能再生产出来或循环产生(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固然,气候变化如果造成水循环的种种环节出现,长江流域的水就可能提前透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望西都,。

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她带着明信片按图索骥,为每一家书店拍照、写见闻、写评论、敲下纪念章,在微博开设“100个独立书店走访计划”话题。

B. 作为波兰东南部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热舒服的航空和制药业在波兰举重若轻,其中航空业更是闻名欧洲。

C. “远望号”船队自从走向浩瀚的海洋,就时常与狂风恶浪狭路相逢。

面对一次次艰险,他们经历着抉择和考验。

D. 睡眠时间与身体状况休戚与共,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因此,我们不管工作多紧张,也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最近十几年来,如何扭转全运会赛场的不正之风和全运会良好的社会形象,越来越成为中国体育界必须解决的难题。

B. 网上的一篇《求助:宝宝2岁,发现O型腿!怀疑是纸尿裤惹的祸!》的帖子,网友对此纷纷否定,专家对此持肯定态度。

C. 本次活动旨在挖掘全社会青年设计人才的才华与创意,鼓励青年设计人才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梦想。

D.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生产、传播的门槛降低,在公众得以创造真正多元、自主新闻的同时,虚假信息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音乐的发展也是连续的。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到那时,现代音乐也将以一种主流音乐为方向!①整个西方音乐在21世纪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向前迈进②然而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那场音乐革命的推动下③多元化、一体化现象必将越来越多④从出现到繁荣,再到消失,音乐也遵循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⑤不过有一点世界终将以一种符合全球的文化为主流A. ①③⑤④②B. ③②④①⑤C. ④②①③⑤D. ③⑤④②①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5.请仿照画线句,另写两个句子。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6分)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生命的整体都是相互依存的。

你使它快乐,它也会使你快乐。

如果你能使一朵鲜花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

6.新闻点评是用概括的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鲜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

要求:观点正确,态度鲜明,语言概括。

(5分)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走高,步步逼近全国收视冠军《中国好声音》。

现在一到播出时间,就有好多人搬着小板凳守在电视机前,乖乖地“听写”。

奉为圭臬、僭越、户枢不蠹……这些词只根据拼音你能写对吗?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1分)武昌怀古栖一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

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岛雨漫天。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

【注】①栖一:唐末五代诗僧。

②台榭:孔颖达疏《尚书》曰:“台,积土为之,所以观望也。

台上有屋谓之榭。

”后世多称“歌舞台榭”。

作者为何发出“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的感叹?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5分)这首诗的颈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6分)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宗白华诗哲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

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

”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神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思考。

先谈“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

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理知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造福民生。

西洋思想最后所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

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

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

《论语》上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

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

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观照着世界的旋律,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活泼的庄子也说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

荀子歌颂着天地的节奏:“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

”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日用器皿上,使形下之器启示着形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

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再谈“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制作了玉质的日用器皿,后来把它们作为我们政治上、社会上及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

在青铜器时代我们竭尽当时的艺术技能把日用器皿,如烹饪的鼎、饮酒的角等等,制精制美,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

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

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不仅仅是我们役使的工具,而且可以同我们对语,同我们情思往还。

但我们也曾得到过科学权力的秘密。

火药同指南针这两项发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控制世界的权力——路上霸权与海上霸权,中国自己倒成了这霸权的牺牲品。

我们发明火药,却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新年里享受平民式的欢乐。

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却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万位与走向,使我们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中华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却轻视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使我们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欺侮,我们的灵魂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正面临着极大的问题。

\ (选自《艺境》,有删节)关于“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哲人仰观俯察宇宙秘密的目的,并不像西方哲人那样想获得“科学权力的秘密”。

B.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被泰戈尔认为是中国人的一种极其伟大的天赋。

C.中国古代哲人找到的“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

D.中国古代哲人把找到的宇宙旋律的秘密渗透进现实生活,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的一项是A.四时运行和万物生育,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这种秘密。

B.新石器时代制作了玉质器皿,后来我们把它们作为政治、社会和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

C.我们将崇高意义与优美形式赋予现实的器具,使它们已不再仅仅是被役使的工具。

D.我们没有用火药和指南针来获取霸权,而用来享受新年的平民式的欢乐和适宜的自然环境。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西方哲人探求宇宙万物的目的是了解与控制,因此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探求过程中的真谛与乐趣。

B.庄子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而荀子歌颂天地的节奏,他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相径庭。

C.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体现在“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D.在重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否则,我们便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俄罗斯妈妈【俄罗斯】弗拉季斯拉夫·费多托夫1944年夏天,列宁格勒城里出现了第一批德国战俘。

他们是被押来拆除一栋在战争期间被炸坏的大楼。

突然,人群中响起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叫喊声:“混蛋!畜生!”紧接着,一个手臂细瘦、双拳紧握的老妇人推开前面的人,朝走在队伍边上的一个年轻德军战俘扑了过去。

“你这是干什么?你就是打死他,也换不回你的亲人啊……而且也不止你一个人这样……”巴甫洛夫娜安慰着这个老妇人。

巴甫洛夫娜的女儿丽托奇卡是在列宁格勒被封锁后的第一个冬天饿死的。

儿子科连卡7月份去当了志愿兵,8月份就在卢加牺牲了。

那个受了惊吓的德国小兵,长得又瘦又小,红红的头发,跟巴甫洛夫娜的儿子科连卡也许年龄一样大,也那么年轻。

一次,她无意中看见了那个被袭击过的红发年轻德国战俘。

战俘们的队长,正在按照守卫士兵们的吩咐朝他大喊大叫。

中午,车给战俘们送水。

每次咽水时,汉斯,她这么称呼那个红头发的、笨拙瘦小的年轻德国战俘,细细的脖子上突出的喉结一动一动。

她觉得他非常可怜,要是能给他点吃的该多好啊。

她回到家,切了几片黑面包,抹了点猪油。

再从只剩下半罐的糖罐里取出两块糖放在上面,然后又取了一块……“妈妈……好……好………谢谢……好……谢谢。

”汉斯结结巴巴地说着,那块面包在他的嘴里嚼了很长时间,怎么也咽不下去。

第二天,她躲着看守的士兵,又把自己带来的一小包吃的转交给汉斯。

此后的一天,上车的时候,一个守卫朝汉斯又喊又叫,想从他手里夺下那个小凳子。

“你要带着凳子去哪儿?”汉斯怎么也不肯松手,抓得紧紧的。

“长官,请您允许……可以吗?”汉斯用德语夹杂着俄语请求着。

“你快松手吧。

他愿意把凳子顶在脑袋上你也别管。

”另一个守卫的士兵过来解围。

战俘们七手八脚地把汉斯推上了卡车,把那个小凳子藏了起来,免得让守卫的士兵看着不顺眼。

巴甫洛夫娜的茶还没喝完,门铃响了。

铃声很短,很突然。

肯定不是邻居,她的那个女邻居不这样按门铃。

门外站着的是汉斯。

这不是做梦,也不是幻觉。

他一只手拿着那个蓝色小凳子,一只手攥着从头上摘下来的船形军帽。

“这是给您的礼物,俄罗斯妈妈……”汉斯用自己的母语激动地快速说道。

如果巴甫洛夫娜能听懂德语的话,汉斯最后的一句话是:“我永远也忘不了俄罗斯妈妈的善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