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68)
(物理)初中物理压强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压强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压强1.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a F ,压强为a P ,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b F ,压强为b P ,则A .a b F F =,a b P P <B .>a b F F ,a b P P =C .a b F F =,a b P P =D .a b F F <,a b P P < 【答案】A 【解析】 【详解】放在水平面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不管怎样放置,饮料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和液体的重力之和,即F a =F b =G 总;由于瓶盖的面积小于瓶底的面积,由p Fs=知道,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即p a <p b .2.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m 甲可能小于'm 乙B .'m 甲一定小于'm 乙C .'m 甲可能大于'm 乙D .'m 甲一定大于'm 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的质量相等,由m=ρV=ρL 3可得:ρ甲L 甲3=ρ乙L 乙3, 由图可知,L 甲>L 乙,则ρ甲L 甲2<ρ乙L 乙2,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h 的部分时,截取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 甲=ρ甲△V 甲=ρ甲L 甲2h ,△m 乙=ρ乙△V 乙=ρ乙L 乙2h ,因△m 甲-△m 乙=(ρ甲L 甲2-ρ乙L 乙2)h <0,所以,△m 甲<△m 乙,即甲截取的质量小、剩余的质量大,乙截取的质量大、剩余的质量小,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后,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即m′甲一定大于m′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典型计算题(word,有解析).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物理人教版第九章压强典型计算题(word,有解析)1.一个质量是40kg 的中学生,他每只脚着地的面积为120cm 2,他走路时对地的压强是多少帕?(g=10N/kg)2.冬天河面结冰,冰层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4Pa ,一个质量为40kg 的小孩一只脚的面积为160cm 2,他能不能步行通过冰面?3.在封冻的冰面上,若人的每只鞋底面积是125cm 2,体重为500N 的人恰好可以通过,如果每只鞋底面积是175cm 2,最多可以让体重为多少N 的人通过冰面?4.在海滩案发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站立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铸了如图所示的鞋模.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cm ,质量为657g ,又经过测试,达到同样脚印的压强为1.5×104Pa ,罪犯的体重为多少?(ρ蜡=0.9×103kg/m 3)5.如图所示,物体A 重100N ,边长都为25cm ,当它放在桌子中间和它有 52在桌面外时,桌面受到的压强分别是多大?6.如图所示,边长a 为0.1m 、密度ρ为0.5×103kg/m 3的立方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立方体的一个侧面和一个竖直的光滑挡板全部接触.用一个与挡板垂直的力F 推立方体,F 的大小为6N ,试求:(1)立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 1;(2)立方体对挡板的压强p 2(g 取10N/kg).7.一个平底薄壁杯子内装150g 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 2,(g=10N/kg),如图所示,求:(1)求距离杯底3cm 处某点受到水的压强;(2)求水对杯底的压力;(3)若杯子的质量是70g ,求桌面所受杯子的压强.8.如图所示,有一个底面积是200cm 2、高为10cm 的柱形容器,顶部有一个面积是40cm 2的小孔,孔上装有一根倾斜管子,从管子上端灌水,当h 1=20cm 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少?水对容器顶面的压强为多少?9.一油库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m 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m 处发现有一个半径为2cm 的圆形漏油孔,求:(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罐壁处施加多大的力?(煤油密度ρ=0.8×103kg/m 3,取g=10N/kg)答案:1.解: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F=G=mg=40kg ×10N/kg=400N ,受力面积:S=120cm 2=0.012m 2,对地的压强: p=Pa mN S F 3.33333012.04002≈= 答:他走路时对地的压强约为33333.3Pa .解析:分析: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 求出其大小,走路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着地的面积,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对地的压强.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要注意走路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着地的面积,两脚站立时为两只脚着地的面积,计算过程注意单位的换算.2.解:∵小孩步行时一只脚着地∴s=160cm 2=0.016m 2,∴p =2016.0/1040m kg N kg S mg S G S F ⨯====2.5×104P a >2×104Pa 答:他不能步行通过冰面. 解析:点评:固体压强计算,一要注意在水平面上时F=G ,二分析清楚受力面积:站立是两只脚着地,步行时一只脚着地.3.解:体重为500N 的人对冰面的压力:F=G=500N ,冰面承受的最大压强: p=Pa mN S F 424102101252500⨯=⨯⨯=- 每只鞋底面积是175cm 2时,允许通过的最大压力: F ′=ps ′=2×104Pa ×2×175×10-4m 2=700N ,即允许通过的最大体重为700N .答:最多可以让体重为700N 的人通过冰面.解析: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先根据p= F/S求出冰面承受的最大压强;再根据题意求出每只鞋底面积是175cm 2时,允许通过的最大体重.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的简单计算,关键是知道人走路时是单脚着地,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4.解:蜡鞋模的体积:V=33730/9.0657cm cmg g m==ρ 蜡鞋模的底面积:s=22231043.22433730m cm cmcm h V -⨯===, 罪犯对水平面的压力(即罪犯的重力):F=Ps=1.5×104Pa ×2×2.43×10-2m 2=729N=G ,答:罪犯的体重为729N .解析:分析:用蜡鞋模来估测罪犯的体重,一般可简要归结为两个步骤:①先估算罪犯的脚底面积;已知蜡鞋模的质量,可利用密度公式求得其体积,进而可通过测出蜡鞋模的平均厚度来求得鞋底面积.②通过定理测试,得出达到同样脚印所需的压强;然后利用F=PS 求得压力的大小(S 为两个鞋底的面积),而对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这个特点即可得到罪犯的体重.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重力等知识点,难度不大,计算时注意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此题内容新颖,把物理知识与侦破案件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5.解:物体在桌面中间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p=Pa mm N S G S F 160025.025.0100=⨯== 物体有52×0.25m=0.1m 在桌面外时, 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S ′=0.25m ×(0.25m -0.1m)=0.0375m 2,物体对桌面的压强:p ′=Pa mN S F 67.26660375.0100'2=≈=答:物体放在桌子中间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为1600Pa ;分析: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求出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然后由压强公式求出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应用压强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求出桌面的受力面积.6.解:(1)∵ρ=V m ,∴立方体的质量: m=ρV=0.5×103kg/m 3×(0.1m)3=0.5kg ,立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 1=2)1.0(/105.0m kg N kg S mg S G S F ⨯====500Pa ; (2)立方体对挡板的压力F ′=6N ,立方体对挡板的压强:p 2=Pa m N S F 600)1.0(6'2== 答:(1)立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500Pa ;(2)立方体对挡板的压强600Pa .解析:分析:(1)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立方体的质量,立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由压强公式可以求出立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2)立方体对挡板的压力等于立方体受到的推力,由压强公式可以求出挡板受到的压强.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压强,应用密度、压强公式可以正确解题.7.解:(1)距离杯底3cm 处某点的深度:h=12cm -3cm=9cm=0.09m ,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 3×10N/kg ×0.09m=900Pa ;(2)水对杯底的压强:p ′=ρ水gh ′=1.0×103kg/m 3×10N/kg ×0.12m=1200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 ′S 容=1200Pa ×10×10-4m 2=1.2N ;(3)桌面所受杯子的压力:F ″=G 总=(m 杯+m 水)g=(0.15kg +0.07kg)×10N/kg=2.2N ,桌面所受杯子的压强:p ″=Pa mN S F 220010102.224=⨯=-答:(1)距离杯底3cm处某点受到水的压强为900Pa;(2)水对杯底的压力为1.2N;(3)若杯子的质量是70g,桌面所受杯子的压强为2200Pa.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距离杯底3cm处某点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求出受到水的压强;(2)已知水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利用公式F=PS可求水对杯底的压力;(3)桌面所受杯子的压力等于水和杯子的重力之和,根据G=mg求出其大小,然后根据压强公式求出桌面所受杯子的压强.点评:本题考查液体深度、液体压强、压强和压力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8.解:(1)水的深度为:h=h1+h2=20cm+10cm=30cm=0.3m,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底=ρgh=1.0×103kg/m3×9.8N/kg×0.3m=2940Pa.(2)容器顶距离液面的高度为h1=20cm=0.2m,水对容器顶的压强:p顶=ρgh1=1.0×103kg/m3×9.8N/kg×0.2m=1960Pa.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940Pa;水对容器顶面的压强为=1960Pa.解析:分析:(1)已知水的深度,利用公式p=ρgh可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先求容器顶距离液面的高度,再利用公式p=ρgh求水对容器顶的压强.点评:本题考查压力、压强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水的深度(水的深度指的是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而不是到容器底的距离)的计算9.解:(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p=ρgh=0.8×103kg/m3×10N/kg×4m=3.2×104Pa;(2)小孔所处的深度:h′=5m-0.5m=4.5m,煤油对小孔的压强:p′=ρgh′=0.8×103kg/m3×10N/kg×4.5m=3.6×104Pa,小孔的面积:S=πr2=3.14×(2×10-2m2)2=1.256×10-3m2,煤油对塞子的压力:F=p′S=3.6×104Pa×1.256×10-4m2=4.5216N,∵施加的力和塞子受到的压力相等,∴需要在罐壁处施加的力为4.5216N.答:(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为3.2×104Pa;(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为3.6×104Pa,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罐壁处施加4.5216N的力.解析:分析:(1)知道煤油深度和煤油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煤油对罐底的压强;(2)根据题意求出小孔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煤油对小孔的压强,又知道小孔的半径可求面积即为塞子的面积,利用F=pS计算煤油对塞子的压力,利用相互作用力求出施加的力.点评:本题考查物体所受液体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小孔深度和面积的计算,要注意小孔这个深度是离液面的距离,不是距离容器底的距离,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初中物理试卷灿若寒星制作。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全)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全)1.如图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已知B端顶面离容器底6厘米,A端液面离容器底26厘米。
求B端顶面受到的压强。
2.底面积为40厘米2 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测得距液面30厘米处的器壁上的A点处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2352帕斯卡。
求该液体的密度。
3.一容器盛有深度为20厘米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液面下4厘米深处A点的压强是540帕,那么液体对距容器度部4厘米处B点所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4.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个边长为30cm的正方体箱子,箱子重50 N,其顶部有一根长20 cm、横截面积为4 cm2 竖直的管子与箱子相通,管子重10 N,管子和箱子都灌满水,求: (1)箱内顶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2)箱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3)水的重力;(4)箱子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03kg/m3 ,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多大6.油罐里装着 m深的煤油,在罐壁上有2 cm 2 的小孔,用塞子塞着,塞子中心距罐底 m,(煤油的密度是×103 kg / m 3 ),求煤油对塞子的压力。
7.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千克,底面积为1×l0-2 米2 。
在容器中装入千克的酒精后,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
求:(1)酒精的体积V酒精。
(2)装入酒精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ρ酒精=0.8×103 千克/米3 )8.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杯中盛水,水的质量是,玻璃杯重,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2 cm 2 ,则水对杯底部的压强是多少P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9.一开口的杯子,装上8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
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2,外部底面积为60cm2 ;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
则水对杯底的压力多大。
八年级物理压强计算专题[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压强计算专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4cf5ee650e52ea551898f9.png)
压强计算专题1、以以下图,平底茶壶的质量是300 克,底面积是 40 平方厘米,内盛千克的水,放在面积为 1 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中央。
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多大?⑵当小明将 100 克的玻璃球放入茶壶内,水面上升了1 厘米,但水并未溢出。
此时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2、如图 8 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容器容积为×10-3米3,底面积为× 10-2米2,高为 20 厘米,容器重1牛,当它盛满水时求:(1〕水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3、随着电热水器的不断改良,图 l4 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的容积为2L,壶身和底座的总质最是,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
( ρ水=×l033250cm,装满水后水深 l6cm kg/m ) 求:(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3)装满水后桌面碰到的压强。
4、两只容积相等、高度和底面积都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 A 和 B 的平面图以以下图,容器 A 的底面积为 400 厘米2,高为 10 厘米。
两个容器都盛满水且放在水平桌面上。
不考虑两个容器自己的重力和体积大小。
求:(1)容器 A 中水的质量。
(2)容器 A 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容器 B 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5、如图重为 120N、底面积为 0.1m 的物体在 20N的水平拉力 F 作用下沿水平川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 20s.求:(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6、质量是 20t 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每条履带的宽度是,求:(1〕坦克所受的重力是多大?〔 g 取 10N/〕(2〕坦克在平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3〕若是坦克垂直经过一条宽度是的壕沟,当坦克位于壕沟的正上方时,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7、有两个实心圆柱体 A 和 B 叠放在一起 , 并且完好接触 , 放在水平川面上 , :A 、 B两圆柱体的高分别为8cm、 10cm, A 与 B 的底面积之比为 1∶ 4, A 对 B 的压强是 2000Pa, B 的密度是 3×103kg/m3.求 : (1) 圆柱体 A 的密度; (2) B 对地的压强 (g =10N/kg).8、“海宝〞是 2021 年上海世博会的桔祥物,其形象以以下图。
初中物理压强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p 表示圆柱体
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F 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 t 变化的大致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分析】 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圆柱体露出水面
前,二是露出水面后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
【详解】
AB、由于圆柱体被匀速提起,故而深度 h 与时间 t 成一次函数关系,由 p=ρgh可得:圆柱
F=G=mg)相等; A 的底面积大,根据
p
F
可知
S
p 甲 1< p 乙 1,当两容器中分别注入相等高度的甲、乙两种液体后即
h 甲=h 乙、且 ρ甲< ρ乙 ,根
据 p=ρgh可知,甲增加的压强小于乙增加的压强,即△
p 甲<△ p 乙,由于加入液体后各自容
器底部的压强为 p 甲=p 甲 1 +△ p 甲 ;p 乙=p 乙 1+△ p 乙,所以, p 甲< p 乙。
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 B.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故 A 正确;
(1)增大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利用大气压的知识分析即可判断;( 4)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
的体积变大,利用 F浮 水 gV排 ,来分析受到的浮力情况。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答案)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答案)1、⑴ m A =ρA ·V A =2×103千克/⽶3×(0.2⽶)3=16千克。
⑵ F B =G B =m B g =13.5千克×9.8⽜/千克=132.3⽜ p B =BB S F =BB S G =B B S g m = 23.03.132⽶)(⽜=1470帕。
⑶∵ p A =AA S F =AA S G =AA S g m =22.0/9.816⽶)(千克⽜千克?=3920帕。
∴若将B 物体从其右侧沿竖直⽅向切去质量为Δm 的部分,且将切去部分叠放在A 物体上,则B 物体仍为柱体且⾼度和密度都不变,因此B 物体对地⾯的压强不变仍为1470帕;⽽A 物体对地⾯的压⼒将增⼤且地⾯的受⼒⾯积不变,因此A 物体对地⾯的压强将要增⼤,即⼤于3920帕。
所以A 物体对地⾯的压强⼤于B 物体对地⾯的压强,故⽅案⼀“不⾏”。
若将A 物体从其沿⽔平⽅向切去质量为Δm 的部分,且将切去部分叠放在B 物体上,使⼆者对⽔平桌⾯的压强相同。
则:p A ′=p B ′AA S gm m )(?-=BB S gm m )(?+;即:22.0(16⽶)千克m ?-=23.05.13⽶)(千克m ?+因此:Δm =6.923千克。
故⽅案⼆“⾏”。
2、①m 甲=ρ甲V=5.0×103千克/⽶3×2×10-3⽶3=10千克②F 甲=G 甲=m 甲g =10千克×9.8⽜/千克=98⽜ p 甲=F 甲/S 甲=98⽜/10-2⽶2=9.8×103帕③错误;错误。
△h =△V /S ⼄=10-3⽶3/(2×10-2⽶2)=0.05⽶△p ⽔=ρ⽔g △h =1.0×103千克/⽶3×9.8⽜/千克×0.05⽶=4.9×102帕 3、(1)m A =ρA V A =0.3×103千克/⽶3×(0.2⽶)3=1.6千克(2)p B =ρB g h B =0.3×103千克/⽶3×9.8⽜/千克×0.1⽶=294帕(3)p A ’=p B ’⽔平切:F A ’/S A =F B ’/S B(m A g - m 1g )/ S A =(m B g + m 1g )/ S A(1.6千克- m 1)/0.04⽶2=(0.3千克+ m 1)/0.01⽶2 m 1=0.08千克竖直切:F A /S A =F B ’/S Bm A g / S A =(m B g + m 2g )/ S A1.6千克/0.04⽶2=(0.3千克+ m 2)/0.01⽶2 m 2=0.1千克V 1∶V 1=m 1∶m 1=0.08千克∶0.1千克=4∶54、①ρ甲=m 甲/V 甲=5千克/(10-3⽶3)=5×103千克/⽶3②F 甲=G 甲=m 甲g =5千克×9.8⽜/千克=49⽜ p 甲=F 甲/S 甲=49⽜/(10-2⽶2)=4900帕(或p 甲=ρ甲gh 甲=5×103千克/⽶3×9.8⽜/千克×0.1⽶=4900帕)③(1)错误(2)正确5、(1)m ⽔=ρ⽔V ⽔ =1×103千克/⽶3×3×10-3⽶3=3千克(2)h =3×10-3⽶3/ 0.015⽶2=0.2⽶p =ρgh = 1×103千克/⽶3 ×9.8⽜/千克×0.2⽶=1960帕(3)F =G , p =SF , p ′A =p ′BAA S F =BB S F AA S g m =BB S g m015.031⽶千克千克m-+=201.0.50⽶千克m ?+m =1.3千克6、(1)m =ρV =3×103千克/⽶3×1×10-3⽶3=3千克 p =ρgh =3×103千克/⽶3×9.8⽜/千克×0.1⽶=2940帕(2)⽤表达式表⽰正确即可,说明变⼩7、⑴G=mg=0.5千克×9.8⽜/千克=4.9⽜⑵ p=ρgh =1.0×103千克/⽶3×9.8⽜/千克×2×10-1⽶3=1960帕⑶错误;正确 8、⑴V =m /ρ=2千克/1.0×103千克/⽶3=2.0×10-3⽶3⑵ F=G=mg =2千克×9.8⽜/千克=19.6⽜ p =F/S =19.6⽜/0.01⽶2=1960帕⑶⼩红 V ’=1.5×10-3⽶3 9、(1)m ⽔=ρ⽔V ⽔=1.0×103千克/⽶3×2×10-3⽶3=2千克 (2)F A =G A 总=(m ⽔+m 容)g=(2千克+0.5千克)×9.8⽜/千克=24.5⽜ p A =F A /S A =24.5⽜/0.01⽶2=2450帕(3)①没有可能②h ⽔=V ⽔/S =2×10-3⽶3/0.01⽶2=0.2⽶p ⽔=ρ⽔gh ⽔=1.0×103千克/⽶3×9.8⽜/千克×0.2⽶=1960帕 h 酒=V 酒/S =3×10-3⽶3/0.01⽶2=0.3⽶ p 酒=ρ酒gh 酒=0.8×103千克/⽶3×9.8⽜/千克×0.3⽶=2352帕若增⼤同⼀深度当p ⽔>p 酒时,ρ⽔g(h ⽔+Δh )>ρ酒g(h 酒+Δh )⽶⽶千克⽶千克⽶⽶千克⽶⽶千克酒⽔⽔⽔酒酒2.0/108.0/100.12.0/100.13.0/108.033333333=?--??=-->ρρρρh h h液体将超出容器的⾼度,∴不可能达到p ⽔>p 酒若减少同⼀深度∵Δp =ρgh ,由于ρ⽔>ρ酒,Δp ⽔也⼤于Δp 酒∴不可能达到p ⽔>p 酒10、(1)F A =G A =m A g=3千克×9.8⽜/千克=29.4⽜(2)P B =F B /S B = G B /S B = m B g /S B =9.8⽜/0.01⽶2=980帕(3)P A =F A /S A =29.4⽜/0.04⽶2=735帕 P A ’=P B ’735帕+(△F/S A )=980帕-(△F/S B )△F =1.96⽜m=G/g=△F/g=1.96⽜/9.8⽜/千克=0.2千克 11、(1)F A =G A =m A g =0.8千克×9.8⽜/千克=7.84⽜(2)p B =F B /S B =ρB gh B =0.1×103千克/⽶3×9.8⽜/千克×0.2⽶=196帕(3)①正确。
中考物理 压力与压强问题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甲>F 乙.若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截去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的关系是A .△m 甲一定小于△m 乙B .△m 甲可能小于△m 乙C .△m 甲一定大于△m 乙D .△m 甲可能大于△m 乙【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对地面压力F 甲>F 乙,由图可知S 甲>S 乙,由压强公式:Fp S=可知,p p 甲乙>,对于自有放置在水平面的上柱体,还可以用p gh ρ=计算物体的压强,由图可知,h 甲<h 乙,所以得到:ρ甲>ρ乙.若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甲截去部分对地的压强大于乙的,因为受力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则截去部分对地的压力大于乙对地的压力,水平面上放置的物体压力等于重力,所以△G 甲>△G 乙,即Δm 甲>Δm 乙. 故选C.2.如图所示,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两个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现从容器内抽出高度相等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
若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剩余甲、乙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 )A .m ′甲<m ′乙,p ′甲<p ′乙B .m ′甲<m ′乙,p ′甲>p ′乙C .m ′甲>m ′乙,p ′甲>p ′乙D .m ′甲>m ′乙,p ′甲<p ′乙【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从容器内抽出高度相等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即F F ∆=∆甲乙①根据Fp S=则有 p S p S ∆=∆甲甲乙乙②由图可知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低面积,则p p ∆>∆甲乙根据p gh ρ=可知ρρ甲乙>抽出等高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中剩余液体的高度由图可知h h ''>甲乙根据p gh ρ=可得剩余部分液体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p p ''>甲乙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①式可知抽出部分液体的重力关系G G ∆=∆甲乙即m m ∆=∆甲乙根据②式由p gh ρ=可得g hS g hS ρρ∆=∆甲甲甲甲③可知当甲、乙容器中液体高度相同时,质量相同。
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计算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计算题基础知识1.压强公式(1)压强:(普遍使用)SFp =(2)(适用于液体、气体)ρgh =p (3)g=9.8N/kg 或者说明时取g=10N/kg 2.单位换算(1)力的国际单位是N, 受力面积国际单位是m 2,压强的国际单位是Pa 。
(2)21N/m =Pa 1(3)面积单位换算2-622-42m 10=1mm , m 10=1cm (4)Pa 101.01=760m m Hg = 1atm 5⨯ 3.常用到的公式(1)重力公式mg =G (2)变形公式gG=m (3)变形公式m G =g(4)具体问题中,在没有特殊说明,取g=9.8N/kg ;为了计算方便常常取g=10N/kg ,这种情况下,命题者在试题里会直接给出。
4. 重力公式能解决的基本问题重力公式mg =G 涉及三个物理量,一个是常量,所以知道一个可以求解另一个。
比如:已知物体的质量,可以求重力。
已知物体的重力,可以求出质量。
也可以根据本公式,结合密度公式求解物体体积等物理量。
5. 利用压强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方法 Ⅰ.对压强公式SFp =的理解 (1)压力F 不一定是由重力引起的,所以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
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表面垂直;(2)受力面积S 是指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可以等于或小于物体表面积,但绝对不会大于物体的表面积。
(3)在理解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之后,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 的单位是牛顿(N ),受力面积S 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 2),这样得到物体所受压强P 的单位是帕(Pa )。
(4)在讨论压力作用效果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即当压力F 一定时,压强P 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P 与压力成正比。
如果在增大压力F 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强是增大的;在减小压力和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时,压强是减小的。
(5)压强公式SFp =是定义式,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681.电动自行车质量大,速度高,为交通安全埋下严重隐患,2018年1月16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报批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规范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等技术指标,调整完善了车速限值、整车质量、脚踏车骑行能力等技术指标,要求电动机额定功率≤400W。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2)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按50cm2计,当质量为50kg的人骑着55kg的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路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取g=10N/kg)(3)若某辆电动自行车以24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54N,电动自行车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按80%计,则该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额定功率是否可能超标?(4)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限制电动自行车质量和速度可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2.有一种电子秤的原理如图所示,它由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显示重力大小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三部分构成。
其中AO长20cm,BO长5cm,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6V()重的小学生站在踏板上,双脚与踏板的接触面积为,小学生对踏板的压强为多少?(2)电子秤开机后且没有秤量物体时,压力传感器R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3)当重200N的小学生站在踏板上时,通过压力传感器R的电流为多大(答案保留两位小数)(4)电子秤的电池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为了保证秤量准确,则踏板触点B应向靠近______(选填“A”或“O”)方向移动。
3.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
如何减少能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多数家用汽车的发动机均为汽油机,它把汽油燃烧产生的内能部分转化成机械能,再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行驶,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辆小汽车,如图所示,小明坐着这辆汽车匀速行驶144km,用时2h,消耗汽油9kg,其发动机的功率为23kW.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1)汽车效率比较低,原因是什么?指出两点即可。
(2)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大?(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4)观察小汽车的外型,判断小汽车在水平路面高速行驶和静止时,对地面压力哪一个大?为什么?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
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
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______。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______阻力(填“>”、“<”或“=”).快到站点时,列车鸣笛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______。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乘客在站台边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答:______。
5.一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功率为60kW,飞轮的转速为60r/s,活塞移动的距离为50cm,活塞的面积是100cm2。
求:(1)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燃气做多少功?(2)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是多少?---- ---- ----1.答案: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解析:解:(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2)电动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F压=G总=(m车+m人)g=(55kg+50kg)×10N/kg=1050N,路面受到的压强:p===1.05×105Pa;(3)因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电动自行车的牵引力F=f=54N,电动自行车的机械功率:P机械===Fv=54N×m/s=360W,由η=×100%=×100%=×100%可得,电动机的电功率:P电===450W>400W,所以,该车的电动机额定功率可能超标;(4)影响动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高,电动自行车的动能就越大,一旦发生碰撞,破坏性就越大。
答:(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2)路面受到的压强是1.05×105Pa;(3)该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额定功率可能超标;(4)影响动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高,电动自行车的动能就越大,一旦发生碰撞,破坏性就越大。
(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即通电能动,电动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2)电动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等于人和车的质量之和,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受力面积为两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根据p=求出路面受到的压强;(3)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根据P===Fv求出电动自行车的机械功率,利用η=×100%=×100%=×100%求出电动机的电功率,然后判断该车的电动机额定功率是否可能超标;(4)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本题考查了电动机的原理和重力公式、压强公式、功率公式、效率公式的应用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2.答案:A解析: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小学生对踏板的压强:p====1×104Pa;(2)电子秤开机后且没有秤量物体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为0,由表格数据可知,压力传感器的阻值R=30Ω,则压力传感器R消耗的电功率:P===1.2W;(3)当重200N的小学生站在踏板上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50N,由表格数据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R′=27Ω,通过压力传感器R的电流:I==≈0.22A;(4)电子秤的电池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会造成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变大,要想减小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应增大压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应把踏板触点B向左或A方向移动。
答:(1)小学生对踏板的压强为1×104Pa;(2)电子秤开机后且没有秤量物体时,压力传感器R消耗的电功率为1.2W;(3)当重200N的小学生站在踏板上时,通过压力传感器R的电流为0.22A;(4)A。
(1)小学生对踏板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又知道双脚与踏板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根据p=求出小学生对踏板的压强;(2)电子秤开机后且没有秤量物体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为0,由表格数据可知其阻值,根据P=求出压力传感器R消耗的电功率;(3)当重200N的小学生站在踏板上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压力传感器R的电流;(4)电子秤的电池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会造成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变大,要想减小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应增大压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踏板触点移动的方向。
本题中主要考查了压强和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理解这一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解决此题的前提,对我们分析题意的能力要求较高。
3.答案:解:(1)汽油机工作时的能量损失:①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时,有一部分燃料没有完全燃烧,就随着废气被排到空气中,带走一部分能量;②排气冲程中排出的废气温度很高,带去一部分热能;③热机工作时,气缸机件散热,消耗一部分内能;④热机内相对运动的机件间摩擦做功消耗能量。
由于以上能量的损失,导致了汽油机的效率比较低。
(2)汽车的速度:v===72km/h=20m/s,∵P=Fv,∴牵引力大小:F===1150N;(3)汽车行驶两小时做的有用功:W=Fs=1150N×144000m=1.656×108J,9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9kg×4.6×107J/kg=4.14×108J,汽油机的效率:η===40%;(4)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大,因为高速行驶时,汽车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对汽车的压强小,使汽车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答:(1)汽车效率比较低,原因是①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时,有一部分燃料没有完全燃烧,就随着废气被排到空气中,带走一部分能量;②排气冲程中排出的废气温度很高,带去一部分热能。
(2)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150N;(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40%;(4)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大,因为高速行驶时,汽车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对汽车的压强小,使汽车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解析:(1)热机的工作过程是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因此转化出来的机械能是有效利用的能量,转化成的其它能量都是损耗掉的能量。
从热机的工作过程入手即可分析出汽油机效率低的原因。
(2)求出汽车的速度,利用P=Fv求牵引力大小;(3)利用W=Fs求有用功,利用Q放=mq求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总能量),利用效率公式求汽油机的效率;(4)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汽车自身的重力,高速行驶时,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本题考查了速度、做功、牵引力、能量、效率等的计算,主要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热机的效率低,说明能量的损耗大,结合热机的工作过程,从能量的损耗角度去分析热机效率低的原因。
4.答案:减小阻力= 空气B高速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火车解析:解:(1)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型是通过减少汽车的迎风面积,来减小空气的阻力作用;(2)因为列车在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列车的动力等于所受阻力;快到站点时,列车鸣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3)传统的铁轨都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来保护路基。
传统的路基都有碎石,碎石能增加透气和透水性,能减小噪音和减小列车的振动。
无砟轨道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
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
这也是无砟轨道和传统轨道的重要区别。
(4)高速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