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合集下载
第1章 绪论

物理净化: 稀释、扩 散、沉淀
化学净化: 氧化、还 原、分解
生物净化:水中 微生物对有机物 的氧化分解作用
土壤的净化作用
污水排入河流的混合过程
竖向混合阶 段
横向混合阶 段
断面充分混合后 阶段
持久性污染物 的稀释扩散
非持久性污染物的 稀释扩散和降解
水体的氧平衡 (氧垂曲线)
水体的氧平衡(氧垂曲线)
应有安全使用的保障
城 市 污 水 回 用 的 几 个 方 面
城市生活用水 和市政用水
供
水
城 市绿地灌 溉
市政与建筑用水 城 市 景 观 工 艺生产用 水 冷 却 用 水 锅 炉补充 水
农业、林业、 渔业和畜牧业
工 业
地下水回灌 其他方面
其 他杂用 水
思考题
1、在污水处理中,主要有哪些水质指标? 2、什么是生化需氧量?试比较生化需氧量与 化学需氧量。 3、试述水污染控制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4、污水处理一般分为三级,每级的主要处理 对象是什么?
机
物
酸性条件下,硫酸银作为催化剂,氧化性最强。 废水中无机的还原性物质同样被氧化。 如果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则化学需氧量和 生化需氧量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生活污水通常 在0.4-0.5。
化 学 性 指 标
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
TOC: total organism carbon 在950℃高温下,以铂作为催化剂,使水样气化燃烧,然后测定气体 中的CO2含量,从而确定水样中碳元素总量。 测定中应该去除无机碳的含量。 TOD: total oxygen demand 在900~950℃高温下,将污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 包括难分解的有机物及部分无机还原物质),燃烧氧化成稳定的氧 化物后,测量载气中氧的减少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TOD测定方便而快速。 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的相关关系。在水质条 件基本不变的条件下,BOD与TOC或TOD 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第1章绪论

2.染料
6.信息化学品 9.催化剂 3.涂料(包 (包括感光材 和各种助 括油漆和 剂 料、磁性材料 油墨) 等)
“催化剂和各种助剂”
(1)催化剂 分为炼油用、石油化工用、有机化工用、合 成氨用、硫酸用、环保用等 (2)印染助剂 含柔软剂、匀染剂、分散剂、抗静电剂、纤 维用阻燃剂等 (3)塑料助剂 含增塑剂、稳定剂、发泡剂、阻燃剂 (4)橡胶助剂 含促进剂、防老剂、塑解剂、再生胶活化剂 等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化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
工业发展的重点。80年代以来,随社会的发展、生
产工艺技术的改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化工产品
出现多样化、功能化、精细化的特点。成为化学工
业的起点,化学工业由发展基础化工转向重点发展
精细化学工业,使化学工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历
史时期。
20
(5)水处理剂 含水质稳定剂、缓蚀剂、软水剂、杀菌灭藻 剂、絮凝剂等 (6)纤维抽丝用油剂 涤纶长丝用,涤纶短丝用、锦纶用、腈纶用、 丙纶用、玻璃丝用油剂等 (7)有机抽提剂 吡咯烷酮系列、脂肪烃系列、乙睛系列、糠 醛系列等 (8)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 含引发剂、阻聚剂、终止剂、调节剂、活化剂 等
我国1986年首先由原化工部提出了一种暂行分 类方法,包括11类产品,这种分类主要考虑了化 工部所属精细化工行业的情况,因此并未包含精细 化工的全部内容,例如,医药制剂,酶,精细陶瓷 等就未包括在内
18
1986年原化工部对精细化学品分类
1.农药 7.食品和 10.化学药品 4.颜料 饲料添加 (原料药)和 剂 日用化学品 11.功能高分子 5.试剂和高纯 材料(包括功 8.粘合剂 物 能膜,偏光材 料等)
第1章 绪论

• (3)EDI在国际贸易中的工作过程
• EDI的具体传输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第一步:制作订单。参与贸易的一方将单据内容用计算机 文件的形式存储下来,并通过EDI软件将其转换成标准文 件,从而形成一份电子订单。 • 第二步:发送订单。将此订单通过EDI数据通讯系统传输 给EDI交换中心。 • 第三步:接收订单。贸易伙伴通过EDI数据通讯系统,从 EDI交换中心读取数据。 • 第四步:签发回执。贸易伙伴将取回的订单,利用EDI软 件还原成计算机文件并成自动产生一份回执,经确认后, 此电子订单回执被传输到EDI交换中心。 • 第五步:接收回执。发送订单的一方从EDI交换中心取回 订单回执,从而完成整个单据的传递。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在《国际 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成立统一法公约》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国 际贸易的发展,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减少国际贸易中的各种障碍,在联合国国际贸 易法委员会的倡导下,于1980年3月在由62个 国家代表参加的维也纳外交会议上通过,并于 1988年1月1日生效。
关境的本国商品以及进口后没有经过价格 又运出关境的复出口商品。
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 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 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1.1.2 国际贸易类型
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 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
水平贸易
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 间开展的贸易活动
5按贸易伙伴经
济发展水平划分
垂直贸易
1.2.1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1)中国对外贸易的建立和发展
(1)建国初期我国的对外贸易 (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对外贸易
1.2.1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2)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1)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 政策
• EDI的具体传输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第一步:制作订单。参与贸易的一方将单据内容用计算机 文件的形式存储下来,并通过EDI软件将其转换成标准文 件,从而形成一份电子订单。 • 第二步:发送订单。将此订单通过EDI数据通讯系统传输 给EDI交换中心。 • 第三步:接收订单。贸易伙伴通过EDI数据通讯系统,从 EDI交换中心读取数据。 • 第四步:签发回执。贸易伙伴将取回的订单,利用EDI软 件还原成计算机文件并成自动产生一份回执,经确认后, 此电子订单回执被传输到EDI交换中心。 • 第五步:接收回执。发送订单的一方从EDI交换中心取回 订单回执,从而完成整个单据的传递。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在《国际 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成立统一法公约》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国 际贸易的发展,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减少国际贸易中的各种障碍,在联合国国际贸 易法委员会的倡导下,于1980年3月在由62个 国家代表参加的维也纳外交会议上通过,并于 1988年1月1日生效。
关境的本国商品以及进口后没有经过价格 又运出关境的复出口商品。
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 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 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1.1.2 国际贸易类型
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 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
水平贸易
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 间开展的贸易活动
5按贸易伙伴经
济发展水平划分
垂直贸易
1.2.1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1)中国对外贸易的建立和发展
(1)建国初期我国的对外贸易 (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对外贸易
1.2.1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2)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1)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 政策
第1章 绪论

匀热传导下,与型腔接触部分形成一层凝固壳,即为铸件的表层,又
称为薄壳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2 金属充填铸型的形态
• 第二阶段:在铸件表层形成壳后,金属液继续充填铸型,当第二阶段 结束时,型腔完全充满,此时,在型腔的截面上,金属液具有不同的 黏度,其最外层已接近于固相线温度,而中间部分黏度很小,还处于 液态。 • 第三阶段:金属液完全充满型腔后,型腔、浇注系统和压室是一个封 闭的水力学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处压力是相等的,压射力通过铸件
下一页
返回
1.1 压铸成形过程
• 压铸模闭合后,压射冲头1复位至压室2的端口处,将足量的液态金属 3注入压室2内,如图1-1(a)所示。压射冲头1在压射缸中压射活塞的 高压作用下,推动液态金属3通过压铸模4的横浇道6、内浇口5进入 压铸模的型腔。金属液充满型腔后,压射冲头1仍然作用在浇注系统, 使液态金属在高压状态下冷却、结晶、固化成形,如图1-1(b)所示。 压铸成形后,开启模具,压铸件脱离型腔,同时压射冲头1将浇注余 料顶出压室,如图1-1(c)所示。之后在压铸机顶出机构的作用下,将
• (2)提高压铸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 (3)逐的使用寿命。
返回
表1-1 常见的压铸分类方法
返回
图1-1 金属压铸成形
返回
图1-2 压铸压射过程有关参数变化关系
返回
图1-3 金属液在型腔内的充填形态
返回
图1-4 全壁厚充填理论的充填形态
返回
图1-5 三阶段充填理论的充填形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2 金属充填铸型的形态
• 该理论的结论如下。 • (1)金属液通过内浇口进入型腔后,即扩展至型壁,然后沿整个型腔 截面向前充填,直到整个型腔充满金属液为止。其充填形态如图1-4 所示。 • (2)整个充填过程中不出现涡流状态,在实验中没有发现金属堆积在 型腔远端的任一实例,凡是远端有欠铸的铸件,在浇口附近反而完全 填实。
第1章 绪论-1

教材: 普通遗传学(张桂权主编,2005) 参考书: 遗传学(李惟基主编,2007) 遗传学学习指导(李雅轩等主编,2006) 遗传学(朱军主编,2003) 基因组学(杨金水主编,2006) 生物信息学(许忠能主编,2008)
38
liuxd(C)
遗传学 Genetics
国家精品课程
“基于创新型混合教学模式”
18
liuxd(C)
遗传学 Genetics
国家精品课程
第1章 绪论-- 1.2 遗传学的发展
1900年,孟德尔遗传学被重新发现; 1905年,Bateson定名 “遗传学”(Genectics); 1909年,Johannsen提出了“基因”(gene)一词; 1920年,H. Winkler提出了“基因组”(genome) 一词,用以代表一个生物的一组染色体所包含的全 部基因;
6
liuxd(C)
遗传学 Genetics
国家精品课程Biblioteka 第1章绪论-- 1.1
什么是遗传学?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 (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 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 形成新物种 * 遗传+ 变异+ 人工选择—— 动、植物新品 种
7
liuxd(C)
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的能力成长为核心
41
liuxd(C)
遗传学 Genetics
国家精品课程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创新”
教学管理
教学内容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2
liuxd(C)
遗传学 Genetics
国家精品课程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 论

尊天命
在 命死 天 富生 贵有
反天命
人不不天荀 定为为行子 胜桀尧有 天亡存常
自然科学史上的黑暗时期,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公元5到15世纪)表1.1
变化论 布丰(法国人)认为物种可 变,生物是逐渐演化的,提出 生命源于海洋不是神造的
林奈(1707~1778)瑞典分 类学家。“双名命名制”的创始 人,又是一位物种不变论者。他 的最著名的著作是《自然系统》. 该书给出的分类体系有几个重要 特点:A 在亚里士多德的“种”、 “属” 分类等级的基础上,增设 “纲”、“目”两个分类等级。 (现在使用的分类体系,在林奈 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门”、“科” 两个新等级。)B 采用双名命名 制,给每一种生物都定出学名, 它是由属名和种名两个名字组成。 学名之后还有加上为之命名的科 学家的名字,并附上这种生物的 特征介绍,记录在案。
3.从进化生物学入手揭示发育的机制(表1.4)
三 学习和研究进化生物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意义
1.促进生物学的发展 2.指导动植物育种 3.帮助我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基本方法
1.注意因果关系的分析,把握精神实质 2.运用比较的方法,从不同层次上加以研究、综合 3.实验研究与观察相结合
(二)进化论的形成
1.灾变论与进化论的斗争 灾变论的代表人物是居维叶(1769-1832)认为:地球在不同时期不同 地点发生了巨大的灾难性的变化,毁灭了当时的动植物,以后又由其他地 方迁来了新类型。( 其学生多宾尼) 圣提雷尔--同源器官、同功器官的创始人。 拉马克(图1.2) 图1.2 拉马克(1744-1829)经 过长期的考查提出了进化论,他 是第一位系统阐明生物进化思想 的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1794年 提出生物学这个名词。在他之前 将动物区分为有血与无血动物, 由他开始区分为脊椎与无脊椎动 物。
第1章绪论

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和其他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在教学时必须 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并上机实践,有条件时 还应安排其他必要的实验。
教材
第1章 绪论
教学目标
本章阐述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 的表达形式、误差分类、误差来源;给出 描述误差大小的精度概念及其与误差类型 之间的关系;给出测量中的有效数字概念 及其在数据处理中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 本章内容,使学生对测量误差分析及其数 据处理的问题有一个概貌的了解,为学习 后面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开尔文
为了纪念他在科学上的功绩,国际 计量大会把热力学温标(即绝对温 标)称为开尔文(开氏)温标,热 力学温度以开尔文为单位,是现在 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钱学森(1911-2009 )
信息技术包括测量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测量技术是信息技术的 关键和基础。
钱学森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杰出贡献科 学家;中国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
误差
组成设备的 主要零部件 的制造误差 与设备的装 配误差
设备出厂 时校准与 定度所带 来的误差
读数分辨 数字式仪 ຫໍສະໝຸດ 器件老化、力有限而 器所特有 磨损、疲劳
造成的读 的量化误 所造成的误
数误差 差
差
二、误差的来源
测量环境误差
指各种环境因素与要求条件不一致而造 成的误差。
▪ 对于电子测量,环境误差主要来源于环 境温度、电源电压和电磁干扰等
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如何科学实验和工 程实践所获得的大量数据信息,必须经过合理的数据 处理并给出科学的评价,才有其实际价值。
误差理论在科学技术和工程实践中的重 要地位与作用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掌握误 差理论已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之基本必需。
第1章 绪论

日本神户(阪神)地震(7.2级)
1995 年 11 月 17 日, 22 万栋房屋倒塌或严重损
坏,死亡6348人,伤4万人,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第1章 绪论
二、我国的地震情况
1.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 原因是:我国正好介于地球的两大地震带之间。
周期长,振幅大,传播慢,破坏力大。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第1章 绪论
地震波
(二)面波(地表传播) 1、瑞雷波(Rayleigh):上下运动 2、乐普波(Love):水平左右运动 成因:地表反射 地震波通常到达次序:纵波——横波——面波 震动最剧烈的情况:横波+面波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第1章 绪论
一、抗震设计的大致分类: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岩土工程抗
震、空间结构抗震、地下结构工程抗震等。
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1. 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抗震;
2. 抗震问题贯穿《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注册考试》内容。
第1章 绪论
3.我国的地震活动地区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
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
山一带、 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第1章 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