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合集下载

混凝土冬期施工要求

混凝土冬期施工要求

混凝土冬期施工要求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但是在冬季的低温环境下进行施工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以下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要求。

1.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温度是决定其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处于正确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温度应该在5摄氏度以上,以确保混凝土的凝固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可以采取加热混凝土原材料、使用加热混凝土的混合料、在混凝土施工现场提供隔热材料等措施。

2.使用快凝剂: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会变长,从而延长工期。

为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可以使用加快凝固剂。

这些加快凝固剂能够促进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使混凝土更快地凝固和硬化。

同时,快凝剂还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增强其耐寒性。

3.加强保温措施:在冬季施工中,保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保温措施可以包括使用隔热料、覆盖保温材料等方式。

隔热料可以避免混凝土的过早冷却,提供充分的时间让混凝土凝固和硬化。

覆盖保温材料可以防止混凝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其温度稳定。

此外,还可以采取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加热水管道的方法,通过循环加热水来保持混凝土温度的稳定。

4.控制水灰比:在冬季施工中,应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以避免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和耐久性减弱。

一般来说,水灰比应该尽量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如0.40-0.45之间。

此外,还可以采取使用高效减水剂的方式,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并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5.喷雾湿润: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应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防止表面水分的迅速蒸发和冷却。

可以通过喷洒水或使用喷雾器将水雾喷洒到混凝土表面,保持其湿润状态。

这样可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稳定,并防止混凝土表面的龟裂和起泡等问题。

总之,在冬季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使用快凝剂、加强保温措施、控制水灰比以及喷雾湿润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
1. 温度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应不低于5°C。

在没有采取保温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温度一般不得低于-5°C。

2. 水泥和骨料要求:冬季施工时,水泥应选用冬季适用的水泥,并遵循规定的混凝土配合比。

骨料应选择干燥并符合规定要求的骨料。

3. 水的使用:在冬季施工中,应使用温水进行搅拌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的温度不低于指定的温度。

4. 温度监测:应持续对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温度满足要求。

5. 保温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例如覆盖塑料薄膜或搭建遮阳棚等,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过早冻结及保持温度的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的规定,具体的混凝土冬季施工规定可能因不同地区或项目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施工前,建议详细咨询相关技术部门或专业人士,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混凝土冬季施工需要遵守以下规范:
1. 保护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止混凝土受到低温的影响。

常用
的保温措施包括在浇筑后立即覆盖保温材料,并使用保温罩或帐篷进行封闭。

2. 控制水泥和混合料温度:在冬季施工中,应尽量控制水泥和混合料的温度,通常要
求水泥温度不低于5℃,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0℃,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固和强度发展。

3. 确保充分搅拌:冬季气温低,混凝土易凝结,因此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保证充分
的搅拌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4. 控制浇筑厚度:在冬季施工中,应控制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通常不超过150mm,以便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凝固和强度发展。

5. 加速养护:冬季施工后的混凝土需要更长时间的养护,以保证其强度的正常发展。

通常可以采取加热和覆盖保温的措施来加速养护过程。

6. 防止冻融损伤: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容易受到冻融损伤,因此需要采取防冻措施,在
浇筑混凝土之前,可以在模板上覆盖保温材料,并在施工结束后采取覆盖保温的措施。

总之,混凝土冬季施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温和防冻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凝固
和强度发展。

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规范

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规范

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规范摘要:本文旨在规范混凝土路面的冬季施工,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

文章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施工后的验收要求。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温度控制冬季气温较低,对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有一定影响。

在施工前,应根据气温情况合理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凝结和早期强度发展。

1.2 隔离措施为防止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应采取隔离措施,如搭建遮阳棚或使用加热设备等。

1.3 防冻措施冬季气温较低,容易引起混凝土内部冻胀引起的损坏。

在施工前,应添加适量的防冻剂,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1 施工时间选择应选择气温较高、天气较好的时段进行施工,避免恶劣天气对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2.2 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时间、浇筑时间和坍落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工艺性能。

2.3 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积雪和结冰,防止人员滑倒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后的验收要求3.1 结构强度检验使用适当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施工完成的路面进行结构强度的检测,确保路面满足设计要求。

3.2 平整度检验采用平整度仪等工具,对路面进行平整度检测,保证路面的平整度满足要求。

3.3 防滑性检验使用防滑滑行仪等工具,对路面进行防滑性检测,确保路面在冬季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结论:通过合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施工后的验收要求,可以保证混凝土路面在冬季施工时的质量和安全。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冬季施工的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冬季施工要点

混凝土冬季施工要点

混凝土冬季施工要点一、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条件在寒冷的冬季,混凝土的施工条件受到严格限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条件要求:1. 温度要求•混凝土浇筑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得低于0℃。

•混凝土的原材料也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水的温度不应低于5℃,骨料和水泥的温度应在5℃至25℃之间。

2. 湿度要求•施工现场的湿度要适中,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的湿度会导致混凝土凝固缓慢,而过低的湿度则容易使混凝土过早干燥,影响强度的发展。

3. 风速要求•在混凝土施工期间,避免强风吹拂施工现场。

强风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过快,从而损害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4. 防冻措施•在寒冷地区或低温季节施工时,需要采取防冻措施。

比较常见的防冻措施有添加防冻剂、保温覆盖和采用加热设备等。

二、冬季混凝土施工要点1. 预热施工材料•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提前对水泥、骨料等原材料进行预热处理,以确保它们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可以利用专用的预热设备或将其存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

2.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在冬季施工中,要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尽量减少水的用量。

过多的水分会使混凝土易于冻结,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添加防冻剂•在寒冷地区施工时,可以向混凝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防冻剂。

防冻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冰点,延缓混凝土的凝冻时间,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 保温覆盖•在浇筑混凝土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温覆盖,防止混凝土受到低温的冻害。

可以使用绝热材料进行覆盖,如泡沫塑料板或保温棉等。

5. 使用加热设备•在极寒地区施工时,可以使用加热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加热,以保持施工现场的温度。

常见的加热设备有加热棒、加热板等,需要注意安全使用。

三、冬季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混凝土冻结•在寒冷地区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遭到冻结,会导致强度下降、开裂等问题。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防冻剂、加热混凝土、保温覆盖等。

2. 混凝土过早干燥•在冬季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容易过早干燥,从而影响其强度的发展。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操作要求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操作要求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操作要求1、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冬季条件下灌注的混凝土,在遭受冻结之前,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其临界抗冻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30%,C15及以下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

2、冬期施工混凝土原材料确定(1)采用P.O42.5、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胶泥材料用量280~400kg/m³,水灰比不应大于0.6。

(2)混凝土所有粗石子采用5-10、10-20、16-31.5三种级配的石子;砂子质量满足JGJ52-2006标准。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3)混凝土所用的粉煤灰质量满足GB/T1596-2005标准。

(4)矿粉满足GB/T18046-2008标准。

(5)外加剂采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混凝土拌合用水采用自来水或地下水。

(6)冬季施工各部位详细配合比具体在拌合站提供后上报监理部审批。

3、骨料的存放与保温(1)施工用砂1)在冬期施工来临前,备足冬期施工所需的砂石料,砂石料用彩板围挡遮盖,四周设置排水沟,防止雪水溶化后,侵入砂石堆料中,因气温低,使砂石料凝结成块。

2)在拌和站内砂石骨料仓搭设彩板保温棚,保温棚内设置热风机,保证棚内温度不低于10℃。

利用原有的骨料大棚Φ200钢管立柱作纵向支撑,横向1.5米一道4cm×8cm方钢。

骨料仓后侧纵向6米、3米依次布置一道10cm×10cm方钢立柱,横向1.5米一道4cm×8cm 方钢网络结构骨架,用彩板进行保温围护。

前侧预留滑动式棉门帘以便装载机运料。

拌和站楼上砂子料仓需要进行保温包裹,保温材料选用保温软泡沫板。

(2)砂子的加热在骨料保温棚内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热风机,对砂石料进行保温,每个骨料保温棚内设置温度计各一个。

在集料仓下部的廊道内设置风盘机2组,保证含水分的骨料下料通畅。

集料仓廊道设置温度计一个,随时掌握廊道内不同的骨料温度。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

混凝土冬期施工一般规定混凝土在施工当中需要注意一些冬期条件,以确保它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一般规定。

一、气温混凝土施工在低温下的最佳温度在5-15 ℃之间。

假如气温低于5 ℃,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会变得特别缓慢,而且可能会在硬化之前受到损害,因此需要实行相应的措施加快其硬化速度。

二、区域和季节问题季节和区域的问题应当被考虑在施工当中。

南方地区的冬季比北方地区的冬季暖和,因此更适合混凝土的施工。

混凝土的施工日期必需是在气温高于-5 ℃的日期内进行。

当气温低时,混凝土会发生热裂,使其表面变得粗糙并导致环保问题。

三、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冬季施工时,水泥和沙子必需保持暖和,并卸载到混凝土搅拌机中。

不要使用冻结的水泥或含雪的沙子,否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不均和波浪式的刺激。

四、混凝土搭配比搭配比应依据气温选择,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in cooler temperatures, there might be a need to increase the cement content or use an accelerator to achieve the right consistency.五、混凝土的保持混凝土的保持方法重要有以下三种:1.加热保温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通过掌控混凝土温度来改善混凝土凝固的时间,并保证其硬化质量。

热水管或发热管可以直接放在框架中。

另外,也可以在施工前使用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灌注区域来削减混凝土和灌注区域之间的温差。

2.使用附着剂混凝土施工中,可以使用附着剂或加速凝固剂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凝固,以加添混凝土在寒冷天气下的硬度。

加速装置通常是氧化铝或焦化人工钙石灰等物质。

3.遮盖保温在混凝土灌注完后,应使用保温材料覆盖其表面,以便保持肯定的温度和湿度,帮助混凝土的硬化并避开冰冻蒸发。

可以使用塑料膜や保温毛毡等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

六、施工作业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掌控时间和速度,以保持混凝土的质量。

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要求

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要求

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要求
1. 施工前准备:确保施工场地的环境符合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设备和工具的良好状态。

施工前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制定施工计划,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配比和添加剂。

2. 混凝土浇筑:在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的冻结。

对于大面积浇筑,可以使用保温毯或地热系统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

对于小面积浇筑,可以使用混凝土添加剂来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3. 温度控制:混凝土凝固的温度是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冬季施工中,必须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以确保其达到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4. 混凝土质量检验:对于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是至关重要的。

必须进行混凝土强度、密实性、渗透性和抗冻性等相关测试,以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5. 防止冻融损害:冬季施工后,必须采取防止冻融损害的措施。

这包括使用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避免冷凝水渗入混凝土内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总之,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要求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防止冻融损害,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1 混凝土冬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1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施工应符合本节有关规定。

1.2冬季施工期间,当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或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前,均不得受冻。

C15及以下的混凝土,当其抗压强度达到5MPa前,也不得受冻。

浸水冻溶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1.3进入冬季施工前,应预先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根据年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

对于大跨度拱桥、高架桥、隧道洞口附近及零小分散工程,不宜安排在冬季施工。

2)收集工地气象台(站)历年气象资料,设置工地气象观测点,建立观测制度,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

3)落实有关工程材料、防寒物资、能源和机具设备。

4)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

2 冬季施工应根据工程类别、气象资料、材料来源和工期等要求,通过热工计算及经济分析,选择下列两类施工方法:
2.1在养护期间不需要对混凝土加热的蓄热法、掺外加剂法、负温早强混凝土法和综合法。

2.2在养护期间需利用外部热源对混凝土加热的暖棚法、蒸气加热法、电热法和热热综合法。

3 冬季钢筋加工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有关的规定。

(冬季电弧焊接时,应有防风、防雪及保温措施,并应选用韧性较好的焊条。

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4 冬季混凝土的配制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4.1宜选用较小的水灰和较小的塌落度。

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时,其试配强度应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

4.2水及骨料应按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满足混凝土浇注需要的加热温度。

首先应将水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但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

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

片石混凝土掺用的片石可预热。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预热。

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塌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

混凝土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

4.3骨料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4.4拌制设备宜设在气温不低于10℃的厂房或暖棚内。

拌制混凝土前及停止拌制后,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鼓筒。

4.5混凝土的运输容器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有保温设施。

运输时间应缩短,并减少中间倒运。

5 冬季混凝土的浇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5.1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污渍。

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正温。

5.2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工作应符合本规范第5.11节的有关规定。

当旧混凝土面外露钢筋(预埋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 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预埋件),进行防寒保温。

当混凝土不需要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和地基接触面的温度不得低于2℃。

当浇注负温早强混凝土时,对于用冻结法开挖的地基,或在冻结线以上且气温低于-5℃的地基应做隔热层。

5.3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并分层连续浇注,分层厚度不得小于20cm。

[1][2]
5.4采用加热养护的整体结构,当混凝土的养护温度高于40℃时,应预先安排混凝土的浇注顺序和施工缝的位置。

5.5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环境气温和进入喷射机的材料温度不应低于5℃。

已喷射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

5.6预应力混凝土的孔道灌浆应在正温下进行,其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受冻。

6 冬季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应按施工方案通过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低于5℃,细薄截面结构不宜低于10℃。

2 当室外最低温度高于-15℃时,地下工程或表面系数(冷却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不大于15m-1的工程应优先采用蓄热法养护,并符合下列规定:
1)所采用的保温措施应使混凝土的温度下降到0 ℃以前达到本规范8.1.1条规定的强度。

2)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立即防寒保温。

保温材料应按施工方案设置,并保持干燥。

结构的边棱隅角应按加强覆盖保温,迎风面应采取防风措施。

3)位于基坑中的混凝土,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可待顶面混凝土初凝后,采用放水淹没的方法养护;但当基坑地下水位超出混凝土顶面的高度小于冰层厚度时,不得放水养护。

3 当用蓄热法养护不能达到要求时,可采用外部热源加热法养护,养护制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整体浇注表面系数等于或大于6m-1的结构,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5℃/h;小于6m-1的结构,不得大于10℃/h。

2)用蒸气加热法养护的混凝土,当采用快硬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养护温度不得高于60℃。

3)采用电热法养护的混凝土,当结构的表面系数小于15m-1 时,养护温度不宜高于40℃;大于15 m-1 时,养护温度不宜高于35℃。

4)恒温养护结束后,表面系数等于或大于6 m-1的结构,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h;小于6 m-1的结构,不得大于5℃/h。

4 当采用电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混凝土外露面覆盖后,方可通电加热。

2)必须采用交流电源,电极的布置应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均匀。

当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应停止通电加热。

3)工作电压宜采用50~110V。

当每立方米混凝土内钢筋用量不大于50kg时,也可采用120~220V,严禁采用电压大于380V的电源。

4)养护过程中应观察混凝土表面的湿度。

当表面开始干燥时,应暂停通电,并以温水湿润混凝土表面。

5)掺用减水剂的混凝土,应经试验确认电热法养护对其强度无影响后,方可采用。

5 当采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时,棚内底部温度不得低于5℃,且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湿润;采用燃煤加热时,应将烟气排出棚外。

6 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时,其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露表面应覆盖,在负温条件下不得浇水。

2)混凝土初期养护的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当达不到规定的温度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3)当混凝土温度低于防冻剂的温度时,其强度不应小于3.5MPa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