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课内外阅读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升练习+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升练习+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
(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小妹妹把衣服弄破了,不敢向奶奶说明qínɡkuànɡ( )。
她把右臂shōu suō( )着藏在背后,奶奶拉她过来,用针线在衣服的xiùtǒnɡ( )上绣了一朵含苞欲放的huālěi( ),美丽极了!(二)、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①fènɡ②fénɡ1.我从门缝( )里望进去,看见妈妈在缝( )补衣服。
①màn ②wàn2.那些瓜蔓( )长得很快,四处蔓( )延,爬满了整个墙壁。
(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4分)1.你看那些软绵绵( )的云朵正在天空中飘浮呢。
2.那冰条儿掉落下来,落在人的脖子里,凉冰冰( )的。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4分)理直气( ) 一丝不( )( )头转向一尘不(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9分)1.我的心跳得很厉害。
(8分)(1)改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5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小明围绕《都是淘气惹的祸》为题所选择的材料,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有( )。
(6分)(多选)A.在教室里踢足球,把窗户玻璃打碎了B.给金鱼喂太多的饲料,把它给胀死了C.看见张奶奶过马路,主动把她扶过去D.好奇把收音机零件拆开,却不能还原(六)、判断正误。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卷提升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卷提升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sāi ɡuàn jiǎo huo cā hēi áo yèwǎnɡ luòxí jījì mòniàn dao bàn dǎo chuí dǎ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浸.入(qìn jìn)颤.抖(zhàn chàn)和煦.(xù jù)投掷.(zhì zhèng)涉.水(shè bù)瞄.准(miāo miáo)汤匙.(chí shi)伺.机(shì sì)三、比一比,再组词。
瞻(_________)潮(_________)瑕(_________)讯(_________)檐(_________)嘲(_________)暇(_________)迅(_________)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从每一行中选择一个词语写句子。
惟(____)惟(____)余音(____)(____)威风(____)(____)斩(____)截(____)笔走(____)(____)汹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
深刻深奥1.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______),不容易懂。
2.这件事给我留下了(______)的印象。
尊敬孝敬恭敬3.(______)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我(______)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
5.老师为了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而辛勤工作,我们应该(______)他们。
第五单元提升试题 六年级语文(上)(含答案)

第五单元提升试题六年级语文(上)(含答案)-----学校 -----班级姓名_______成绩_______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积累运用一、我会认真书写。
(3分)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二、读句子,在语境中读拼音些词语。
(7分)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xī xié( )的当儿,chéng bǎi shàng qiān( )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的,pàng yóu yóu( ) 的,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
您看吧,有的bǐ jiān( )晒太阳,有的wò zh e( )说家常,有的双双在sàn bù( ),有的成对儿比jī jiǎo( );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xiào liào( ),有yǒng wǔ( )的正生,有huá jì( )的丑角。
胜利的拉开sǎng zi( )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táo zǒu( )。
xíng xíng sè sè( ),画不出也写不出。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6分)瀑.布(pù bào)铁轨.(guǐ guī)苔藓.(xián xiǎn)瞟.见(piǎo piē)腥.味(xīng xǐng)高粱.(liáng niáng)青苔.(tāi tái)蔗.糖(zè zhè)斗篷.(péng pén)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升练习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升练习附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小妹妹把衣服弄破了,不敢向奶奶说明qínɡ kuànɡ( ).她把右臂shōusuō( )着藏在背后,奶奶拉她过来,用针线在衣服的xiù tǒnɡ( )上绣了一朵含苞欲放的huā lěi ( ),美丽极了!(二)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①fènɡ ②fénɡ1.我从门缝.( )里望进去,看见妈妈在缝.( )补衣服. ①màn ②wàn2.那些瓜蔓.( )长得很快,四处蔓.( )延,爬满了整个墙壁. (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1.你看那些软绵绵...( )的云朵正在天空中飘浮呢. 2.那冰条儿掉落下来,落在人的脖子里,凉冰冰...( )的.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理直气( ) 一丝不( )( )头转向 一尘不(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9分)1.我的心跳得很厉害.(8分)(1)改比喻句:(2)改夸张句:2. 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小明围绕《都是淘气惹的祸》为题所选择的材料,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有( ).(6分)(多选)A.在教室里踢足球,把窗户玻璃打碎了B.给金鱼喂太多的饲料,把它给胀死了C.看见张奶奶过马路,主动把她扶过去D.好奇把收音机零件拆开,却不能还原(六)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2.课文《盼》是铁凝写的.( )3.“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这句话表现了“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 )4.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5.课文《小站》末尾一句“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歌颂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二、积累运用.(10分)1.课文原文填空.(6分)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 长, 长,地是一天一天地 . , , .2.古诗文填空.(4分)(1)俗话说:“不热不长, .”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 .”又说:“处暑不出头, .” (3)文章之道, ,本丰则木茂.三、阅读感悟.(20分)(一)课内阅读.(8分)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1.短文是按“雨后美景”和“心中盼望”来写的,请用“∥”把短文分作两层.(2分)2.围绕“雨后美景”这个中心意思,短文主要写了( ).(4分)(多选)A.四周变得安静B. 清爽的空气C.明晃晃的马路D.挂满雨滴的小杨树3.“我”心中是“盼”着下雨的,可却把“雨后美景”写得如此美丽,这样写有何用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12分) 夏 夏天到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1.通读全文,作者笔下的“夏”有( )等特点.(2分)(多选)A. 夏天的色彩是碧绿的B.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C. 夏天的旋律是轻松的D.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换成其他词语?说说理由.(3分)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的舰船. 3.“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表现在( ). (2分)A. 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B. 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C. 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D.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4.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古代的诗人也描写了很多关于乡村人们劳动繁忙的古诗,你还记得其中的哪一首?请默写下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习作平台.(30分)你一定品尝过成长的滋味,请你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把中心意思写生动,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高兴忧伤痛苦幸福激动期盼焦急烦恼参考答案一、(一)情况收缩袖筒花蕾(二)1.①②2.②①(三)1.硬邦邦 2.热乎乎(四)状苟晕染(五)1.(1)我的心里像装了一只小兔子一样,扑腾得非常厉害.(2)我的心跳得快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了.2.“热天”不仅仅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3.ABD(六)1.√ 2.√ 3.√ 4.√ 5.√二、1.稻秧甘蔗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2.(1)不热不大(2)看谷秀割谷喂老牛(3)必先立本三、(一)1.“说来也怪……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打在雨衣上的事.”2.ABCD3.短文写“雨后美景”,是为了突出“我”盼望第二天能看到雨点淋在雨衣上出现更美的情景.(二)1.BD2.不能.因为“扑打”写出麦浪翻滚的气势;“涌”描写麦浪翻滚的动态情景,准确生动.3.ABCD4.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秋两季的色彩特点.5.示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提示:这是一次以描写人物心情为主的作文.习作要求从所提供的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本次习作的中心意思.写作之前,先想一想你的生活经历中发生的哪一件事情,最能与所有提供的词语相吻合,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写作的时候,想一想哪些事例可以为中心意思服务,就把这些环节作为重点来写.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是这篇文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可通过直接表白或者景物、环境描写来侧面烘托,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人教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5五单元测试提升练习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5五单元测试提升练习试卷(含答案)知识·能力·运用(共4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4分)1.选字填空。
(6分)【瀑爆】()发()布【铜筒】()镜炮()【嚷镶】()嵌叫()【袖油】汽()领()【讯迅】通()()速【酱浆】泥()()油2.照样子,写词语。
(8分)(1)AABB式词语:窸窸窣窣、(2)部首相同表示植物的词:苔藓、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4分)理()气()一尘不()眉飞色()小心()()(1)他做错了事情,还地说是别人的错。
(2)明明地给大家讲他去故宫游玩的见闻。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A.积累.劳累.B.蔓.草蔓.延C.明晃晃..晃.动 D.店铺.铺.满2.下面词语填入句中最恰的一组是()。
(1)他再三()老师准许他参加这次的夏令营。
(2)我不()财富,我只希望家人平安。
(3)张连长()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连。
(4)遇到敌人,要和他斗智斗勇,()是没有用的。
(5)琳琳再三()妈妈给她买那件红色的连衣裙。
A.乞求哀求请求央求恳求B.哀求恳求乞求请求央求C.恳求乞求请求哀求央求D.请求央求恳求哀求乞求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就喜欢。
B.有一段时间我正在做有关电池的实验,想要确立存在我心中已久的疑问。
C.我心里十分地很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
D.夏天,万物皆在跳跃地长,蹿着高地长。
4.在白露那个时候种麦太早,寒露那个时候种麦太晚,秋分这个时候种麦子正好。
如果用一句谚语来形容这样的现象,最恰当的是()。
A.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B.六月六,看谷秀C.夏天不热,五谷不结D.人怕老来穷,禾怕寒露风四、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0分)1.选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4分)①表示语气的断续,延续;②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③表示语言中断;④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⑤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不识字的老师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
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
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
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
”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
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
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
”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大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
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
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
”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
”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
”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
部编版2022-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部编版2022-202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部编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1.课内阅读。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农作物到了该长得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这段话说明了________也在长的道理。
(2)根据课文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
(________)(3)这段话是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4)选段中运用了两句谚语,你能再写两句谚语吗?(________)2.课内阅读。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农作物到了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文中的“热天”是指人的________时期。
最后一句中的“长”不仅仅指________的成长,________的增长,________的增加,还要看________的积累,________的提高。
(2)请你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你在棚架上看瓜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1)节选的第2自然段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用“________”画出来。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升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升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得分:一、积累运用(共2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shùn间无处寻觅。
①轨ɡuǐ②shùn瞬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C )①7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②各地援鄂医疗队逆行出征,以忘我投入和惊人业绩了医护人员不惧生死、敬佑生命、为民族担当高贵品格之内涵。
③线上学习令我们获得了应对学习困难的经验, 历练了我们自主学习、自律自制的品质。
A.欺凌揭示反而B.凌辱揭示反而C.欺凌诠释而且D.凌辱诠释而且导析:C “欺凌”指欺负,凌辱;“凌辱”指欺侮,侮辱。
根据句意,第一空应选语义更重的“欺凌”。
“揭示”指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诠释”指说明,解释。
根据“以忘我投入和惊人业绩”的提示,第二空应选“诠释”。
“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而且”表示递进关系。
“获得了应对学习困难的经验”和“历练了我们自主学习、自律自制的品质”是递进关系,所以第三空应选“而且”。
故选C。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C )A.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购买的关键。
B.面对观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正在不断丰富展览内容。
C.线上学习期间,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和选择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
D.近段时间“地摊经济”火遍大江南北,摆摊儿、逛夜市的热度也随着气温飙升。
导析:C C项,语序不当,将“使用”和“选择”调换位置。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部编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课内外阅读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走进书里去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
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________ 瞬间——________(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5)作者把________比喻为________的宴席。
把________比喻为________的快餐。
(6)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7)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搏;奈;豪;影(2)细致;永恒(3)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4)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看影片和卡通虽然有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5)阅读;细嚼慢咽;电视前的观赏;便捷的快餐。
(6)阅读书籍。
(7)略【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3)、(4)、(6)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7)谈自己的观点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搏;奈;豪;影(2)细致、永恒(3)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4)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看影片和卡通虽然有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5)阅读、细嚼慢咽、电视前的观赏阅读书籍。
(6)便捷的快餐。
(7)略【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4)、(6)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二)引路人雨淅渐沥沥地下个不停。
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
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
“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撒。
“噢,噢,不要紧。
”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
“太谢谢你了,小姑娘。
”他很感动地说。
我们一起向前走去。
突然。
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
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
”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绊倒的。
”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
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
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
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
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
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
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照样子,写词语。
小心翼翼(ABCC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文中事件的起因是“我”撞到了________,后来“我”发现他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于是“我”决定________。
(3)当发现水泥板被拿开后,“我”和“他”的做法分别是什么?(4)题目“引路人”一是指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
(5)文中的“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答案】(1)文质彬彬;得意扬扬;仪表堂堂(2)身旁的一个行人;扶他回去(3)“我”不满地嚷着,并提醒大伯走一边|他”:把水泥板盖到了下水道上。
(4)“我”是他回家路上的引路人;他是“我”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5)文中的“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热心、为他人着想。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此题从给出的词语“小心翼翼”来看,是ABCC式结构,即第三个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
(5)评价人物形象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文质彬彬、得意扬扬、仪表堂堂(2)身旁的一个行人、扶他回去(3)“我”不满地嚷着,并提醒大伯走一边|他”:把水泥板盖到了下水道上。
(4)“我”是他回家路上的引路人;他是“我”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5)文中的“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热心、为他人着想。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题的理解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形象。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爱祖国祖国的山川大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我们有头顶的珠穆朗玛峰,有的黄土高原,有的西双版纳,有的华北平原,有的黄河,有的扬子江……祖国的大地山河哟!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我爱我们的祖国的土地!狂风曾经扫荡过它,大雨曾经;中刷过它,帝国主义的炮火曾经轰击过它。
尽管受了这些磨难,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万卉争荣,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然的生意。
我爱祖国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种植庄稼,挑来河水,把我哺育大。
我怀念我的乳母,她用她的乳汁哺养我,她用宽厚的手掌抚摸我的头。
直到今天,我的身上还能感受到她怀里的体温。
我爱祖国的语言。
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一起跳跃。
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和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
那些日子。
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怀念。
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
痛苦_________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同志_______祖国的山川风物_______幸福________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________(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文中的横线上,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
A.一泻千里 B.浩浩荡荡 C.千年积雪 D.莽苍E.一望无际 F.草树蒙密(2)给短文的最后一句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万卉争荣: ________(4)第3段画线的句子是该段的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 。
(5)短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6)文中划线词语“人物”的意思是________。
你能写出这“画廊”中三个不同领域的名人吗? (7)最后一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痛苦”和“幸福”矛盾吗?为什么?(8)关于热爱祖国的名言有很多,请你将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热爱祖国是一种本能。
诸葛亮说:“________,________。
”曹植说________,________ 。
“说:“________。
”【答案】(1)C;D;F;E;A;B(2),,、:。
(3)春季很多种鲜花争相开放。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4)中心句;总领、概括本段(5)短文从祖国大自然的风景、祖国的土地、祖国的劳动人民、祖国的语言四个方面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6)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示例:诗仙——李白书法家——王羲之画家—齐白石(7)不矛盾。
‘痛苦”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