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和汛期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2024年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2024年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2024年夏季是我国高温和汛期交叉的时期,气温较高、降雨较多,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为了确保各单位在夏季高温和汛期期间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各相关单位,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

2. 应急小组:由各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各自单位的事故应急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全体员工组成,根据需求配备专业救援人员,包括医疗救援、消防救援、抢险救援等。

三、预案内容1. 预案宣传和培训(1)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和职责,并定期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每年在高温和汛期之前,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和模拟演练,特别是针对高温和水灾等特殊情况的应急演练。

2. 高温期间的安全措施(1)加强劳动防暑措施:制定防暑降温方案,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防暑降温设施,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工作量,定期组织体检等。

(2)加强机械设备安全检修:检查和维护相关设备的防暑措施、散热系统、电源系统等,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3)防范高温火灾风险:加强火灾隐患排查,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防护,严格执行消防制度,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

3. 汛期间的安全措施(1)加强降雨期间的防洪工作:制定防洪应急预案,做好防洪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确保防洪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危险地带的巡查和监测:对于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地区,加强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做好转移和救援工作。

(3)加强水上交通的安全管理:保证船舶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严格执行相关航行规定,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应急处置流程(1)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各单位负责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报告上级领导。

(2)应急指挥中心立即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和救援措施的制定。

夏季高温及防汛预案

夏季高温及防汛预案

夏季高温及防汛预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繁出现,我国夏季高温和防汛形势日益严峻。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夏季高温和防汛突发事件的能力,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目标1. 预防夏季高温引发的火灾、中暑、用电紧张等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防止洪水、内涝等自然灾害,减少财产损失。

3. 提高应对夏季高温和防汛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预案适用范围1. 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夏季高温及防汛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2. 本预案所指夏季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的天气。

3. 本预案所指防汛是指洪水、内涝等自然灾害。

三、预警分级1. 高温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别对应着极度高温、高温和轻度高温。

2. 防汛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别对应着特大洪水、大洪水和一般洪水。

四、应急响应措施1. 高温应急响应措施:(1)加强电力供应,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加大水资源调度,确保供水安全。

(3)加强对户外作业的监管,避免高温时段进行长时间户外作业。

(4)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中暑、热射病等疾病的救治能力。

(5)广泛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2. 防汛应急响应措施:(1)加强洪水监测预警,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2)提前做好疏散转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3)加强防洪工程调度,确保防洪设施安全运行。

(4)加大抗洪抢险力度,及时排除洪水险情。

(5)加强防汛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汛意识。

五、组织协调1.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夏季高温和防汛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

2. 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夏季高温和防汛工作。

3.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要积极参与夏季高温和防汛应急处置,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六、预案的启动、调整和终止1. 预案启动:当出现高温预警或防汛预警时,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立即启动。

2. 预案调整:根据天气变化和突发事件发展情况,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措施。

夏天防汛应急预案5篇

夏天防汛应急预案5篇

夏天防汛应急预案5篇夏天防汛应急预案5篇夏天防汛应急预案怎么写?防汛是指汛期运用防洪系统的各种措施,守护防洪工程,控制调度洪水,保障保护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夏天防汛应急预案。

夏天防汛应急预案(精选篇1)一、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各级党政负责人和防汛责任人要始终坚守岗位,深入乡村一线和抢险救灾现场,掌握辖区内雨情水情和灾情,落实各项应对措施,指导防汛防洪工作,对已成灾的地区要动员组织一切力量进行抢险救灾,确保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进一步强化转移避险。

坚持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果断转移水库下游、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城乡低洼地区、危旧房等危险区域人员,该转移的转移、该避险的避险,并妥善安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进一步强化巡查排险。

要加强涉水道路、桥梁、隧道等危险地区交通管制,设置安全隔离标志,引导行人和车辆远离危险区域,确保人民群众安全。

因交通中断、被水围困的学校要果断采取停课等措施,确保中小学生人身安全。

四、进一步强化防汛纪律。

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有关人员要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和灾情,并按规定及时上报信息,不得瞒报、缓报、漏报。

严肃防汛纪律,加强责任追究,对因防汛工作履职不到位、失职、渎职等造成重大影响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夏天防汛应急预案(精选篇2)一、继续加强防汛防洪各项工作。

各地尤其是长沙、益阳、岳阳等地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防汛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决不可有丝毫麻痹、侥幸和松懈。

各地要按照防汛应急响应的要求,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克服久战人疲、麻痹松劲等不利因素,毫不松懈地做好当前退水期湘水、资水、沅水干流和洞庭湖区堤防的“查险、处险、守险、抢险”工作。

切实加强对薄弱堤段、险工险段的重点防守和抢护。

继续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坚决杜绝脱岗、漏岗、空岗现象。

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并上报灾险情等信息,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虚报、谎报等行为。

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一、前言夏季高温和汛期是自然灾害频发、安全事故多发的时期。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企业必须制定一份详细的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指导企业在高温和汛期期间如何预防和应对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运行。

二、预案目的1. 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运行,减少因高温和汛期引发的安全事故。

2. 提高员工对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的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因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风险。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部门和员工,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区域等。

四、预案内容1. 成立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成立由企业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企业的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应急工作。

指挥部成员包括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维修部门、消防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制定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措施(1)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组织员工参加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高温中暑的预防和处理、汛期安全生产知识、应急疏散演练等。

(2)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电气设备、排水系统等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在高温和汛期期间,加强设备的冷却和防潮措施,防止设备因高温和汛期引发故障。

(3)加强安全生产巡查在高温和汛期期间,增加安全生产巡查的频率和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巡查内容包括生产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应急疏散通道等。

3. 制定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制定应急预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分工、应急措施等内容。

(2)开展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演练内容包括应急疏散、设备应急启动、消防演练等。

(3)储备应急物资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包括防暑降温药品、防汛物资、消防器材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高温及汛期的应急预案

高温及汛期的应急预案

高温及汛期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我国在高温及汛期期间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高温及汛期期间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1.4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综合防范;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2. 组织指挥体系2.1 国家级应急指挥部成立国家级高温及汛期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高温及汛期灾害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

2.2 地方级应急指挥部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级别的高温及汛期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地区的高温及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2.3 企事业单位应急指挥部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单位的高温及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3. 预防预警和信息报告3.1 预防措施(1)加强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高温、汛期等预警信息。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抗旱、排涝等能力。

(3)组织开展高温及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高温及汛期防灾减灾意识。

3.2 信息报告各级应急指挥部应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高温及汛期灾害信息畅通。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应急指挥部。

4. 应急响应4.1 Ⅰ级响应当发生特别重大高温及汛期灾害时,国家级应急指挥部启动Ⅰ级响应。

4.2 Ⅱ级响应当发生重大高温及汛期灾害时,地方级应急指挥部启动Ⅱ级响应。

4.3 Ⅲ级响应当发生较大高温及汛期灾害时,企事业单位应急指挥部启动Ⅲ级响应。

5. 救援救治和恢复重建5.1 救援救治(1)各级应急指挥部应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开展受灾群众救援工作。

(2)及时调度医疗资源,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汛期高温安全应急预案

汛期高温安全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有效应对汛期高温天气,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灾害损失,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地区汛期高温天气可能引发的各类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汛期高温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领导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汛期高温安全应急工作。

四、预警及响应1. 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地质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掌握汛期高温天气发展趋势。

(2)根据预警信息,适时启动本预案。

2. 响应(1)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对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与安置(1)根据实际情况,对受威胁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疏散。

(2)搭建临时安置点,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2. 灾害救援(1)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开展灾害救援工作。

(2)对被困人员实施紧急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3. 防灾减灾(1)加强防汛工程建设和维护,提高防洪能力。

(2)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4. 电力保障(1)加强电力设施巡查,确保电力供应稳定。

(2)对受损电力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供电。

5. 交通保障(1)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确保交通秩序。

(2)对受损道路进行抢修,尽快恢复通行。

六、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1)储备充足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确保物资供应。

2.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开展应急救援培训,提高救援人员业务水平。

3. 资金保障(1)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确保应急资金需求。

(2)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汛期高温的应急预案

汛期高温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汛期高温1. 目的为确保我国汛期高温期间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高应对高温汛期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汛期可能带来的损失,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汛期高温灾害的应对工作。

其他以高温气象条件为直接诱因,并直接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相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3. 预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4. 事件分级依据气象条件、高温汛期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高温汛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5. 组织架构成立汛期高温应急指挥部,由国务院副总理担任指挥长,成员包括教育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卫生部、国家气象局等部门负责人。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6. 预防措施6.1 气象预警国家气象局要加强对高温汛期的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息,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决策依据。

6.2 宣传教育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高温汛期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3 应急预案制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温汛期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7. 应急响应7.1 Ⅰ级响应(特别重大高温汛期事件)当出现特别重大高温汛期事件时,指挥部立即启动Ⅰ级响应。

各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全力开展救援工作。

7.2 Ⅱ级响应(重大高温汛期事件)当出现重大高温汛期事件时,指挥部立即启动Ⅱ级响应。

各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7.3 Ⅲ级响应(较大高温汛期事件)当出现较大高温汛期事件时,指挥部立即启动Ⅲ级响应。

各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7.4 Ⅳ级响应(一般高温汛期事件)当出现一般高温汛期事件时,指挥部立即启动Ⅳ级响应。

高温防汛应急抢险预案

高温防汛应急抢险预案

高温防汛应急抢险预案一、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明确高温天气和洪涝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流程,确保各级应急机构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二、组织机构设立高温防汛应急指挥部,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应急抢险工作。

指挥部下设预警监测组、应急响应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交通疏导组等专门小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三、预警机制1. 加强气象监测,及时收集高温天气和洪水信息。

2.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做好防范措施。

四、应急措施1. 高温天气应对:- 提醒居民减少户外活动,避免中暑。

- 为户外工作者提供防暑降温物品,如清凉饮料、防晒霜等。

- 开放公共场所作为避暑中心,为老人、儿童等易受高温影响的群体提供服务。

2. 洪涝灾害应对:- 启动防洪设施,加固堤坝,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 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险情。

- 准备沙袋、抽水机等抢险物资,随时待命。

五、救援行动1. 确保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专业救援人员和志愿者参与救援。

2. 对受灾区域进行搜救,优先救助被困人员。

3. 设置临时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食物、饮用水、衣物等基本生活保障。

4. 开展灾后心理疏导和卫生防疫工作,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六、物资保障1. 提前储备足够的救灾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帐篷、衣物等。

2. 确保物资运输通道畅通,必要时启用紧急运输机制。

3. 与社会各界合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物资捐赠和志愿服务。

七、信息沟通1. 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各级应急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

2. 及时向社会公布灾情和救援进展,维护社会稳定。

八、后续工作1. 灾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灾情评估,为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2. 制定灾后重建计划,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 总结应急抢险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高温和汛期应急预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鸥鹏·中央商业街2#楼及车库工程夏季高温和汛期应急预案编制单位: 重庆中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年月日夏季高温期间和汛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现正值夏季高温及汛期时期,高温天气期间,由于工人体质不同,容易造成中暑、晕倒等事故,以及汛期到来,经常会遇到大风、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将可能对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水情况、施工用电、大型起重机械的施工和外架防护造成安全事故,为了防止以上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农民的身体健康、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订本安全生产预案。

一、防暑降温办法1、管理目标及组织机构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

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

针对高温、潮湿、闷热的天气,为保障现场施工工人的人身健康,特编制本防暑降温办法,保证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施工。

本项目部各级人员要把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

增强职工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确保职工安全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 Array、防暑降温具体措施 1)、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包括新工人、临时工)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

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露天作业场所,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尽量设法使工人避开强烈的太阳辐射热,尽量做到合理安排劳动时间。

现正在主体施工期间,钢筋工及木工需要长时间在楼面上操作,因此要及时调整工作时间,上午可以安排在6:30~10:30时间施工,下午安排在15:00~19:00时间施工,从而可以避免在太阳辐射最热的时间段施工。

若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安排人员轮流施工,以避免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状态下作业。

要严格执行以下时间安排:A、当最高气温达到35°时,停止当日12:00—15:00段露天作业(注:在没有降温设施的塔吊、挖掘机等的驾驶室内作业视同露天作业),且12:00—15:00工人露天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采取换班轮休等方法,缩短工人连续作业时间,并不得安排加班。

B、当劳动场所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时,停止作业;3)保证现场饮水供应充足。

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4)落实防暑降温药品。

要切实关心在高温天气下坚持施工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药品。

5)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落实卫生保健措施,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1)要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和满足防暑降温工作需要。

要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切实做好对工地的环境卫生、食堂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宿舍的通风,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

(2)对露天、高温和高处作业人员进行预防性体检,各单位应在入暑前完成这项工作,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病、持续性高血压、严重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肝、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后恢复期的职工均不宜从事高温及高空作业,应及时调离高温或高处作业岗位,另行分配适当工作。

(3)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的有关要求,对高温作业环境进行分级评价,并做好作业岗位的监测结果警示牌挂牌公示。

施工现场应设置休息场所,场所应能降低热辐射影响,内设有座椅、风扇等设施。

(4)施工现场应视高温情况向作业人员免费供应符合卫生标准的含盐清凉饮料,饮料种类包括盐汽水、凉茶和各种汤类等。

做好清凉饮料、茶水和凉茶的供应工作。

露天作业的地方要保证全天充足供应茶水。

(6)健全中暑、各类流感等事故报告制度和应急机制。

各单位要加强对高温天气作业人员的防暑和中暑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施工现场应配备常用的防暑药品,有相应的兼职中暑急救员,一旦中暑人员病情严重应立刻送医院治疗。

各项目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上报公司、行业安全生产主管和监督管理部门、当地工会和卫生防疫机构,不得瞒报。

3、中暑应急救护措施1)、中暑症状表现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轻度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37.5度以上。

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

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度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施救方法先兆和轻度中暑:(1)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解开衣扣以助身体降温,适当给予清凉含盐饮料。

(2)先用人丹、十滴水、解暑片(1-4片),霍香正气丸或涂清凉油,也可用刮痧疗法。

(3)体温高者可用冷敷或冷水、冰水擦身以助散热。

重症中暑:(1)物理降温:用冷水(冰水或水中加少量酒精)迅速敷擦全身,使皮肤发红并加风扇降温,头部、颈侧、腋下及腹股沟部放水袋或冰袋,头部如能放置冰帽更好。

(2)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

急救中心:120火警中心:119报警中心:110交通事故急救:122二、汛期安全生产本工程主体施工已经完成,现在是砌体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因此,雨季施工期间应重点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雨季施工准备措施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夏季施工作业时间尽量向两端压缩,避开中午的高温,气温超过37℃时,停止室外作业,在洞内作业时应有通风降温措施。

遇较大的暴风雨天气应停止所有的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方。

2、做好现场与道路排水。

(1)根据施工平面图、排水总平面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无阻。

(2)雨季施工现场临近高地,应在高地边挖好截水沟与排水沟。

(3)保证道路畅通。

(4)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防护。

对材料库全面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做到通风、不漏雨渗水、仓库周围排水畅通,墙基坚固,确保材料的质量安全。

(5)水泥要采取防潮措施,应储存在仓库内,且不能直接堆放在地上,应垫木板或预制板,离地面至少30cm。

施工现场使用水泥随用随拉并要有防雨措施,下垫上盖。

(6)怕热怕潮的材料,如油毡、电气材料、焊条等应储存在仓库内。

木制半成品根据存放的温度、湿度要求,也应存放在仓库内。

(7)钢筋、模板等材料存放采取相应的防雨措施,应用垫木垫起,大宗材料堆放点周围应设排水沟。

(8)搅拌机、木工机械、卷扬机、钢筋机械、电焊机等机械操作场所应搭设防雨棚。

(9)严格按防汛要求设置连续、畅通的排水设施和应急物资,如水泵及相关的器材、塑料布、油毡等材料。

2)、各重点分项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1、混凝土工程(1)尽量避免在雨天浇筑混凝土,大雨天气严禁施工。

小雨天气施工时新浇筑的混凝土及时覆盖篷布或塑料布,避免雨水冲刷。

在浇筑过程中,遇大雨应立即在合理部位设置施工缝,并铺好防止雨水冲刷混凝土表面的遮盖材料。

如混凝土施工不允许间断要在浇筑面上搭设防雨棚,随浇随用防雨材料覆盖。

(2)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前,要了解2~3天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大雨。

混凝土浇筑现场要预备大量防雨材料,以备浇筑时突然遇雨进行覆盖。

钢筋密集无法覆盖处受雨水冲刷部位,必须剔至实处再进行下道工序。

混凝土浇筑部位的积水要清理干净。

模板隔离层在涂刷前要及时掌握天气预报,以防隔离层被雨水冲掉;(3)雨季期间高温、阴雨造成温差变化较大,要特别加强对混凝土振捣和拆模时间的控制,依据高温天气混凝土凝固快,阴雨天混凝土强度增长慢的特点,适当调整拆模时间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4)雨期施工时,应加强对混凝土粗细骨料含水量的测定,及时调整用水量;雨天作业振捣手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并加好垫板,雨后及时检查有无下沉;(5)下雨时不得进行钢筋焊接、对接等工作,急需时应做好防雨工作或将施工作业移至室内进行;刚焊接好的钢筋接头部位应防雨水浇淋,以免接头骤然冷却发生脆裂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2、脚手架脚手架的安全与稳固性直接影响到工人的生命安全。

在雨期施工中,任何麻痹大意和疏忽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雨期施工,脚手架应采取如下措施:(1)适当添加与建筑物的连接杆件。

这样可增加脚手架的整体性与抗倾覆的能力,增加稳固性。

(2)脚手架上的操作平台应做好防滑与防跌落措施,竹跳板应铺满加固,在平台两边加装防护网等。

(3)经常性检查脚手架连接处的连接件,如发现松动或位移要及时加固和恢复。

(4)金属脚手架要做好防漏电措施。

脚手架与现场施工电缆(线)的交接处应良好的绝缘介质隔离,并配以必要的漏电保护装置;或者重新布置现场施工电缆(线),避免与金属脚手架的交接。

3、钢筋工程(1)现场钢筋加工完成的材料一律按规定码放整齐,下部用木方或其它材料垫起,高于地面30cm,避免雨水侵泡,并不得积压。

在施工面钢筋安装就位经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防止钢筋长时间搁置雨淋生锈,锈蚀严重的钢筋要进行除锈,并经重新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雨期施工期间焊条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受潮。

使用前要经烘干方可使用。

(3)现场加工钢筋要搭设钢筋加工棚,严禁露天作业。

(4)绑扎钢筋及浇筑混凝土前要将钢筋上的泥土、污物清理干净。

(5)钢筋冷拉后要及时加工,加工后的成品或半成品做好防雨措施。

4、施工机械(1)防雨所有机械棚要搭设固牢,防止倒塌淋雨。

机电设备采取防雨、防淹措施,可搭设防雨棚或用防雨布封存,机械安装地点要求略高,四周排水较好。

安装接地装置。

移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要可靠灵敏;(2)防雷击夏季是雷电多发季节,在施工现场为防止雷电袭击造成事故,必须在钢管脚手架、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人货电梯等安装有效的避雷装置,避雷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3)防触电施工现场用电必须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三级电箱作重复接地,电阻小于10Ω;电线电缆合理埋设,不得出现老化或破损的电缆;职工宿舍安置安全电压,遇暴风雨天气,要安排专业电工现场值班检查,必要时立即拉闸断电,所有职工下班前必须将各设备工具电源断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