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简表--短 语、句子成分、单 句、复 句
高一划分句子成分划分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 (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 画眉 高兴地 唱 一首 歌。
[
]
〈
〉
[
]
〈
〉
(
)
新入学的高一新生桑田海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新颁发的《中学生规范要求》多遍。
在教室里,新入学的高一新生桑田海认真学习新颁发的《中学生规范要求》多遍。
今天,新入学的高一新生桑田海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新颁发的《中学生规范要求》多遍。
(
)
(
)
3
(
4
)
5、状语: 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是状语的标志。
如: 他仔细观察。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
]
[
介宾短语
[
]
补语: 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 “得”是补语的标志。
1、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2、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形成的压力叫血压。 3、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地成为现实。 4、他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5、青岛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弯弯曲曲的延伸着。 6、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7、几句话把大家逗得笑出了眼泪。 8、我 们 不 相 信 他 的 鬼 话。 9、在人们心目中,松鼠的确是一种漂亮的、驯良的、乖巧的小动物。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用在状语前后
附加 成分
用在补语前后
返回
1、主语:是一句话陈述的 对象,表示谁或什么;主 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 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 短语也可充当主语。如:
_回__家___的___感___觉__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返回
2、谓语:是对主语加以 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 或是什么。一般由动词和 形容词充当。如:
如: 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他一口水都不喝.
他一向态度和蔼. 这孩子,我也疼他 . 全班同学,我就服你.
返回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 ” “—— ” “~~”
“( )” “[ ]” “< >”
划在主语下面
划在谓语下面
主要 成分
划在宾语下面
用在定语前后
——————
———
~~~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 领属+数量+各种短语+形容词+名
词
句例: (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
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 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
语
句例:
[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
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
~~~~~
(全体) 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2
句例:
1、今天星期六。
——— ————
2、今天是星期六。
——— — ~~~~~~~~~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一、复句概说(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紧密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分句是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
例1: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似乎是无形的,但如果没有它的支撑和引导的作用,自然科学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例2:在经过战争、吞并和融合之后,华夏族已经成为黄河流域乃至东亚大陆人数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实力最强的民族,占据了当时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二)复句的特点1、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构成,可以表达比单句更为复杂的语义内容。
2、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做句子成分。
3、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分句之间一般都有停顿,书面上一般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
例1:这是一个不幸的人:二老双亡,无亲无故,孑然一身。
例2:你什么情况也不了解,就准备到电视台去赚钱?4、复句之间经常使用关联词语连接分句,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
例1: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
例2:这类信件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被历史学家视为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
例1“不是……而是”表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例2“不仅……而且”表明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三)复句与单句的区别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而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分句构成。
复句和单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结构是否包含构成单句的直接成分之间在结构上互相包含,存在着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结构关系。
复句的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作句子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主谓短语充当分句时,与另一个分句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与主谓短语作句子中的一个成分是不同的。
例1: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例2:我这才明白,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
例1是主谓短语“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在句中作主语。
例2是主谓短语“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在句中作宾语。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

(二)
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①人称代词
我、你、他、我们、你们
②指示代词
这、那、这里、那边
③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多少
(三)
动词
(附一)
能愿动词
(助动词)
(附二)
趋向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一、词 类
名称
定 义
语法特点
类 别
举 例
(一)
名词
(附)
方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
①具体名词
人、牛、山、水、对联
②抽象名词
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
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
①表示喜悦的
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
唉、哎哟
③表示愤怒的
哼、呸
④表示惊讶的
唉呀、咦
⑤表示呼唤的
喂
⑥表示答应的
嗯、唉
(十二)
拟声词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①经常充任修饰语。
②能单说。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
嘟嘟!摩托车开来了。
二、短 语
名称
定 义
举 例
并列
短语
由两个以上的词并列组成的短语。有的用连词“和”、“或”、“并且”等连接,有的不用。
个人和集体 赞成或反对 讨论并且通过了 多快好省 伟大、光荣、正确的
现代汉语 语法

(二)动词
1、动词的种类
(1)动作 (2)心理活动(3)存在、变化、消失 (4)判断动词(5)能愿动词(6)趋向动词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前面能加副词“不”,但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一部分表示可持续动作的动词重叠可以表示短暂。
2.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面,同数词一起组成 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2)一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组成BB式。
BB式重叠量词作主语、定语表示“每一”或“许 多 BB式重叠量词作谓语表示“多” BB式重叠量词作状语表示“逐一” 数量短语重叠作定语,表示数量多 数量短语重叠作状语,表示按次序进行
所见所闻 不要被他的话所蒙蔽。 为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给——加强语气。 连——表示强调。 们——表示群体。
这事儿被他给办砸了。
我把房间都给收拾出来了。
我连想都没想过。
连三岁孩子都懂这理。
小弟弟小妹妹们。
陈士强们拉了一天船,
半夜未到家。
(四)语气词 1.表示陈述语气:的、了、吧、啊、啦、也好、嘛
名、动、形、区别、数、量、副、代、拟声词、叹词
词
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种类(1)表示人和事物 (2)表时间 (3)表处所 (4)表方位 2、名词的语法特征 (1)常作主语和宾语。 (2)名词前一般能加数量短语不能加副词。 (3)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有的名词能加“们”表示群体。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以及状语。 方位名词组成方位短语表处所或时间,也可单用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划分句子成分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
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

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展。
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
生长在江南的同志们看到这些水墨画高兴得直鼓掌。
练习三、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STEP1
STEP2
STEP3
在战争年代,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主语承前省或蒙后省的几个单句形式之间,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隔开,是复句。
只有句中没有逗号隔开的并列关系的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连动短语作谓语的句子才是单句。
02
单、复句的区别
例二
1、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正义,爱和平。 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 3、想到自己不久就要一个人在世界上了,欧也妮便跟父亲格外亲近,把这感情的最后一环握得更紧。 4、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以上为复句 5、他的手又黑又脏。 6、他出门看了看天。 ——以上为单句
目的关系:以、以便、为的是、免得、以免等
解说关系:指不相连的复指中的复句。
复句的类型
各种关系的复句举例
一、并列关系: 1、白天海面的涨落叫“潮”,晚上海面的涨落叫“汐”。 2、但有时并不是因为缺乏表达能力,而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 二、承接关系: 1、一五O六年,哥伦布去世,接替他职务的是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波。 2、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巩固记忆,积累知识,提高分析能力,也是一种练笔的有效方式。 三、递进关系: 1、在场的人都笑了,有的甚至笑弯了腰。 2、这些藻类不仅可以吃,而且可以作工业原料,甚至于可以从中提取某些贵重金属元素。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123

因
果
复
句
前一分句提出原因,后一分句说明结果。
因为……所以 由于
……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可见)等。
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目
的
复
句
一个分句叙述事实或措施,另一分句说明目的。
为了 为……起见 以 以便 用以 以免 免得等。
①表示喜悦的
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
唉、哎哟
③表示愤怒的
哼、呸
④表示惊讶的
唉呀、咦
⑤表示呼唤的
喂
⑥表示答应的
嗯、唉
(十二)
拟声词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①经常充任修饰语。
②能单说。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
嘟嘟!摩托车开来了。
二、短语
名称
定 义
举 例
并列
短语
由两个以上的词并列组成的短语。有的用连词“和”、“或”、“并且”等连接,有的不用。
③表示时间的
从、自从、当
④表示状态方式的
用、以、按照
⑤表示原因的
由于、因、因为
⑥表示目的的
为、为了、为着
⑦表示比较的
比、跟、同
⑧表示排除的
除了
(九)
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
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
①介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众。
因
果
复
句
前一分句提出原因,后一分句说明结果。
因为……所以 由于
……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可见)等。
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
名 词
我写字,你读书
代 词
大家喜欢他
短语
我们要学习对联格律和有关知识我看见他来了
(四)
补
语
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作补充说明的成分,指出行为动作的情况、结果、可能性,动作延续的时间或者性状的程序
动 词
你继续说下去
形容词
这本书写得好
数量词
文章看了几遍了
代 词
你学得怎么样了
介词结构
鲁迅生于1881年
短语
改革开入二十年来,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今天是国庆节。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疑问句
提出疑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难道不是最可受的人吗?
祈使句
表示禁止、命令、请求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时,也可用感叹号。
你要注意身体。你要勤奋刻苦。出发!禁止吸烟。不准讲话!
对后进学生,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帮助。
承
接
复
句
各分句间按时间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件。
又 便 于是等。
穿过一个干涸的砂石河,又爬上一面土坡,就看见了那个村子。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选
择
复
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要在这几件事情中选择一件。
或者……或者 是……还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宁可
我们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这本书我看过,而且看了不止一遍。
你们连新战士的枪法尚且那么准,何况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呢?
转
折
复
句
在语义上,后一分句同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
虽 虽然(尽管)……但是(可是、却),或只在后一分句用“但”、“然而”、“只是”、“不过”、“却”等。
文章虽短,内容却很丰富。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①性质形容词
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
(五)
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 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 数
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 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 数
一倍、十倍、百倍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
一、词类
名称
定 义
语法特点
类 别
举 例
(一)
名词
(附)
方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
①具体名词
人、牛、山、水、对联
②抽象名词
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
很高兴地说
(七)
复
指
成
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指同一样事物并作同一个句子成分的一种成份。
称代式复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放在句首,句中和它相应的是一个代词,称代句首的词或者短语,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中国***——这是多么伟大的名字啊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才是我们应有的风格
重迭式复指:两个词或者短语紧紧相连,从不同的角度表示同一事物,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感叹句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举 例
并
列
复
句
各分句平等地排列在一起,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也 又 既……又
一方面……一方面
不是……而是等。
内容多的数万字,少的只有几百字。
我们写对联不是装文雅,而是学知识
……也(决)不 与其
……不如等。
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有做丝?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递
进
复
句
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有进一层的意思。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还、并),或只在后一分句用“而且”、“并且”、“更”等,有时还用“不但”……“反而”表示。含有反诘语气的递进关系,还常用“尚且……何况”来表示。
昨天的书展,少说也有几万人参加
四、单句
名称
定 义
举 例
结
构
分
类
主谓句
具备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练好基本功。
这本书很好。
省略句
依赖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省略了一个或几个成分的句子(省略了的部分,如果需要,可以确定地补出来。
船在哪儿?~在镇西北角。
谁去?我~。
你买了几本书?~五本~。
⑤概 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六)
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②单音节量词能重迭,重迭之后含有“每”的意思(个个、条条是每个、每条的意思)
①名量词(物量词)
一个(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
②动量词
去一次、说一遍、看一眼
(七)
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
(十)
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
①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
②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①结构助词
的、地、得
②时态助词
着、了、过
③语气助词
吗、呢、吧
(十一)
叹词
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分,它能独立成句。
他做的又快又好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
(五)
定
语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形容词
红花红的花
数量词
三个人两本书
名词、代词
祖国的儿女他的书
短语
又高又大的建筑
你来的时候
(六)
状
语
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
副 词
刚来很好
形容词
快走慢慢地说
代 词
多么高这么说
介词结构
从北京来为人民服务
短语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目
的
复
句
一个分句叙述事实或措施,另一分句说明目的。
为了 为……起见 以 以便 用以 以免 免得等。
为了写好对联,必须认真学好对联格律。
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有关知识学好,以便有一个好的基础。
(他写)的对联 (意义深远)的大会(我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介宾
短语
由介词和宾语组成的短语。“介”在前,“宾”在后。
他(在教室里)看书我(从去年)就开始练习书法了
三、句子成分
成分
名称
定 义
经常用的
词或短语
举 例
(一)
主
语
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
名 词
社会主义好
代 词
无主句
只有谓语部分,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主语部分并非省略不说,而是说不去或者不需要说出,一般不能补出来)。
下雪了。
禁止吸烟。
散会了。
独语句
在一定条件下,由一个词或一个偏正短语形成的句子。
火!
多聪明的孩子!
清晨。铁路附近的一所小学。
用
途
分
类
陈述句
叙述一件事情,或作出一个判断,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个人和集体 赞成或反对 讨论并且通过了 多快好省 伟大、光荣、正确的
偏 正
短语
由中心词(正)和对中心词起修饰作用的词(偏)两部分组成的短语。“偏”在前,“正”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的”、“地”连接,有的不用。
精妙的对联 好孩子 不断地提高 认真学习
述宾
短语
由动词(述)和被动词支配的词(宾)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宾”在后。又称动宾短语。
①介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
④介词结构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有少数也能作补语或定语。
①表示对象、关系的
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
②表示处所、方向的
在、向、从、往、朝
她的女儿郑萍,是个优秀的小学教师
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一个美丽、清洁的城市
(八)
独
立
成
分
不作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也不同它们发生结构关系的一种成分,位置较灵活,往往能够自由移动。
呼语:词、短语
同志们,加油干哪!
应答语:词
好,编写方案就这么定了
感叹语:叹词
啊,祖国——母亲
插说:词、短语
那满山的枫树,你看,叶子全红了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一般不能和名短语合。
①表示程度的
很、太、最、十分、非常
②表示范围的
都、全、只、统统、仅仅
③表示时间的
正、刚、又、曾经、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