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中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复习大道之行也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大道之行也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大道之行也含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大道之行也》一填空题1 《大道之行也》选自,大道,古代指。

2 《礼记》是经典之一,是(朝代)对以前各种着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

二解释下列词语1选贤与能()2故人不独亲其亲()()3讲信修睦()()4不独子其子()()5矜()6寡()7孤( )8独( )9废疾者()10男有分()11女有归()12货恶其弃于地也( )13谋闭而不兴( )14盗窃乱贼而不作( )( )( )15故外户而不闭()16是谓大同( )三问答题1 “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2 哪句话体现了贷尽其用,人尽其力?3 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不满于当时社会的现实?4写出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

5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6 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7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西汉(朝代)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着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

二解释下列词语1选贤与能(与通举)2故人不独亲其亲(动词,以-----为亲)(父母)3讲信修睦(诚信)(和睦)4不独子其子(动词,以----为子女)(子女)5矜(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6寡(老而无夫的人)7孤( 幼而无父的人 )8独( 老而无子的人 )9废疾者(残疾人)10男有分(职分)11女有归(女子出嫁)12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13谋闭而不兴( 发生 )14盗窃乱贼而不作( 指造反 )( 指害人 )( 兴起 )15故外户而不闭(门)16是谓大同( 指理想社会。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道之行也》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加色的词语。

①男有分.,女有归②是. 谓大同2.翻译句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①职分、职守②这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3.示例:这句话体现了一种社会的博爱精神,启示我们要想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就要从自己做起,真诚地关爱、帮助他人,为营造社会的博爱、互助氛围而努力。

试题2:《大道之行也》(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 能与:同“举”,推举B.故人不独亲. 其亲亲:亲人C.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D.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兴起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吴广者. ,阳夏人也C.不必藏于.己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其.如土石何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礼记》。

《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C.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2019中考古文鉴赏:大道之行也

2019中考古文鉴赏:大道之行也

2019中考古文鉴赏: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鳏同:矜)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理想。

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理想。

3.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

行,施行4.为:是,表判断。

5.〔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6.〔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

修:培养。

7.独:单独。

8.〔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9.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10.终:终老,终其天年。

大道之行也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中考试题分课精编:八年级上册

大道之行也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中考试题分课精编: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中考试题分课精编《大道之行也》◎名句积累(共6小题)【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1.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大道之行也》)【2015年内蒙古包头市,2012年内蒙古包头市】2.,讲信修睦。

(《礼记·大道之行也》)【2015年四川省广安市】3.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2013年内蒙古包头市】4.,不必藏于己。

(《礼记·大道之行也》)【201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2012年四川省南充市】6.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答案】1.壮有所用2.选贤与能3.天下为公4.货恶其弃于地也5.选贤与能,讲信修睦6.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课内阅读(共1份)【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三(三)(8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⑴故人不独亲.其亲()⑵力恶.其不出于身也()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所恶有甚于.死者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7.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答案】14.⑴以……为亲(赡养)⑵憎恶(2分,每小题1分)15.B(2分)16.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分,“行”与“修”各0.5分)17.要点: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对比阅读(共1份)【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古文阅读】(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014年沈阳中考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答案译文

2014年沈阳中考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答案译文

大道之行也⑪大道⑫之行也,天下为⑬公,选贤与(jǔ)(通“举”)能⑭,讲信修睦⑮。

故人不独亲⑯其亲,不独子其子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孤、独、废疾者⑱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⑲,女有归⑳。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⑴;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wèi)己⑵。

是故⑶谋闭而不兴(xīng)⑷,盗窃乱贼而不作⑸,故⑹外户⑺而不闭⑻,是谓⑼大同⑽。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抚育自己的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这就是理想社会。

1. 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 子:以.......为子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道之行也》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道之行也》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道之行也》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中考阅读理解选择一、文学常识《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

儒家经典“五经”指的是《》《》《》《》《》二、文言实词1.通假字(1)选贤与.能同,意思为:(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1)不独子其子.古义:今义:现代汉语中专指儿子(2)男有分,女有归.古义:今义:返回,属于(3)货.恶其弃于地也古义:今义:一般指货物或商品参考答案(4)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今义:一般指偷东西的人3.词类活用名词的意动用法①故人不独亲.其亲原意为:亲人,句中意为:②不独子.其子原意为:孩子,兼指儿子和女儿,句中意为:4.其他重点实词(1)大道之行也行:(2)天下为公公:(3)选贤与能贤:能:(4)讲信修睦信:修:(5)故人不独亲其亲.亲:(6)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寡:孤:独:废疾:(7)男有分,女有归分:(8)货恶其弃于地也货:恶:(9)盗窃乱贼而不作作:(10)故外户而不闭外户:5.一词多义(1)闭①是故谋闭.而不兴②故外户而不闭.(2)修①讲信修.睦②邹忌修.八尺有余(3)独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③独.行其道三、文言虚词1.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于①货恶其弃于.地也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3.为①天下为.公②不必为.己4.其①不独子其.子②货恶其.弃于地也四、句子翻译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3.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五、问题探究1.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2.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可用原文回答)3.这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20年福建省初中7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票与运用(2U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大道之行也. _____________。

(《礼记・大道之行也》)(2) ___________________ 将军百战死, 。

(《木兰诗》)(3) ___________________ 月下飞天班, C (李白《渡荆门送别》)(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风卷地口草折, β(岑伞《白畫歆送武判倉归京》)(5) 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壌开。

(李贺《豚门太守行》)(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浩荡題愁白日斜. O (龚自渗《己亥杂诗(其fi)>)(7〉苏轼(江城子・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达词人希钮被軌廷重用的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8)《<论涪>十二章》中"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强两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2.下列句子没宥语桶的一项是(3分)A.他无法理館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份債的根本原因足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訪疫成果的重娈前捉。

C.卷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场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背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3.阅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离腦)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请人^Ch6ng J)(A t崇B.崇)高理想与爱园箱神、讲吹分为两部分:歳半邹分是对历史的回溯②(A SU B. ShlIft),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⅛L王的经历;卷半部■分书骂讦人对来来道路的探素甲(A.历程B.里崔),通过神於天地芬求其理舫不得的除述,表达对理想的不塀迪求。

沖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乙(A.琳Jfi滿吕B.丰区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册象.丙u (1)根抿拼音为文中①处诜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觀的读音。

(完整版)大道之行也中考题及答案.docx

(完整版)大道之行也中考题及答案.docx

18.解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意思。

( 2 分)⑴ 与能,信修睦与:⑵故人不独其⑶ 溪行,忘路之近:⑷停数日,辞去第一个“ ”加点去:19.将下面句子翻成代。

( 2 分)⑴大道之行也,天下公。

⑵ 人甚异之,欲其林。

20.【乙文】中三画句子分从哪些方面体了【甲文】所述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生活?(答两)( 2 分)三画句子:⑴土地平,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犬相。

⑵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垂髫,并怡然自。

⑶便要家,酒作食。

村中有此人,咸来。

21.【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之?两文各自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2 分)【答案】 18.⑴通“ ”,推,;⑵名的意用法,以⋯⋯人;⑶ 着,沿着;⑷离开。

19.⑴在大道施行的候,天下是人所共有的。

⑵ 人到片景色很是惊异,想走到林子的尽。

20.⑴写桃花源里田园貌,一派富足宁静的景象;⑵写桃花源中人着安居的幸福生活;⑶写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

21.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大同”社会生活貌的再)。

[甲文]重于(或“ 述”),[乙文]重于叙(或描写)。

14.解下列句中加点的。

( 2 分)⑴故人不独其第一个“ ”加点⑵力其不出于身也:15.下列句中加点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是()( 2 分)例句:其弃于地也加点:于A.每自比于管仲、毅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C.今吾以十倍之地,广于君D.所有甚于死者16.用代翻文中画的句子。

( 2 分)大道之行也,天下公,与能,信修睦。

17.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 分)【答案】 14.⑴以⋯⋯(养)⑵憎( 2 分,每小 1 分)15. B( 2 分)16.在大道施行的候,天下是人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拔出来(大家事),(人人)求信,培养和睦(气氛)。

( 2 分,“行”与“修”各 0. 5 分)17.要点: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②人人都能安居③ 尽其用,人尽其力( 2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三答1“ 大同” 社会的是什么?天下公,与能,信修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⑵故人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加点
⑶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⑷停数日,辞去去: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⑵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20.【乙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甲文】所阐述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生活?(选答两处)(2分)
三处画线句子: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⑶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1.【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2分)
【答案】18.⑴通“举”,推举,选举;⑵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⑶顺着,沿着;
⑷离开。

19.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⑵渔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20.⑴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的景象;⑵写桃花源中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⑶写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

21.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

[甲文]侧重于议论(或“阐述”),[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加点⑵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恶: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加点词:于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所恶有甚于死者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7.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
【答案】14.⑴以……为亲(赡养)⑵憎恶(2分,每小题1分)
15. B(2分)
16.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分,“行”与“修”各0.5分)17.要点: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三问答题
1 “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哪句话体现了贷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3 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不满于当时社会的现实?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写出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5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一人人都能受得社会的关爱。

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三贷尽其用,人尽其力。

6 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
文中描述的“大同”社会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社会,那里的人们有着纯洁无邪的心理,互助合作,和睦相处,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盗窃乱贼,人与人之间平等,公正,互爱。

这样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7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

“大同”与“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

人与人之间都是自由,平等互爱,和睦相处,是一个理想社会。

8.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

“与”通“举”,推举。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9.本文用到的成语:鳏(矜)寡孤独、夜不闭户、天下为公、老有所终
10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