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图表题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考题讲解——图片、图表、漫画 解题技巧你会吗?

中考语文考题讲解——图片、图表、漫画 解题技巧你会吗?

中考讲义语言文字应用·图片、图表、漫画教学目标会做图片、图表、漫画类型习题。

能通过读图捕捉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准确表达。

学习内容知识梳理一、命题热点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之为读图时代。

浏览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时会看到图表、图片、漫画类题目。

图表所选材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尤其以调查表居多,如台州卷的“废旧电池回收”的问卷调查,苏州卷的“中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泸州卷的“近三年市民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株洲卷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状况调查等。

读图材料涉及图徽、新闻、历史画面、漫画、招贴画等,材料鲜活,时事性强。

从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图表的类型主要有图片(人、物、景)、图标(徽记、标志)、漫画、表格等;从命题解题角度可分为:常识类、概括说明类、信息筛选类、写作类、活动类等。

二、解题技巧1.图表题答题技巧(1)观察分析,捕捉信息。

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所有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

读图表时应特别注意两点:①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

可能是材料的重要之处,也可能是观点的源头。

②图表细节。

图表中的一些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

(2)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3)文字表达,扣住要领。

①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②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图表分析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图表分析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图表分析题型介绍:图表分析题是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新题型。

它综合考查考生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推断评价的能力。

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

解题思路:1、推敲题干2、分析图表3、归纳概括例题分析:例1.请参照下表所示内容,用简明的文字介绍漳州市电话号码由六位升为七位的方法。

不超过50字。

(含标点)1994年8方法是:参考答案:首位是“2”的号码,在首位和第二位之间加“0”;首位是“9”的号码,在首位之前加2”;长途区号一律使用596”。

例2.为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某校有关领导对使用不到一年的新教学大楼的卫生间设施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参考答案: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非常必要。

例3.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

(5分)(l)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①②(2)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l)示例: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

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

⑤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

(2)示例: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②让和平永驻人间。

③让战争远离人类。

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⑤让世界充满爱。

例4.根据下表,讲清新加坡华人家庭用语的实际情况,所补写文字不要出现百分比或其他数字,不超过35个字。

(2分)注:16%未填家庭用语。

新加坡,,因为英语是新加坡主要官方语言,所以相当一部分华人家庭使用英语或英语、华语兼用。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表材料类、文字材料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表材料类、文字材料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表材料类、文字材料类答题技巧
图表材料类试题一般要求学生从图表的数据中筛选信息,分析数据趋势,综合结论,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或对数据的变化写出结论和评价意见。

解答图表材料类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审标题,细看表头。

审清标题,明确答题方向。

表头是制作统计表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统计的标准和依据,也是分析表格的切入点之一。

(2)观察图表,对比分析。

表格关注项目名称及数据变化,柱状图关注柱体高度及变化趋势,饼状图关注各部分所占比例,坐标图关注曲线变化趋势。

通过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异同,来把握其趋势或揭示其问题。

(3)归类别,作概括。

在图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再做一些数值上的综合统计工作,快速总结出某种规律,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客观表述,要注意恰当的说明顺序,并注意表程度、范围的数字。

答题常用词语:
(1)表程度范围:一小部分、一部分、近一半、大部分、绝大部分;
(2)表增长趋势:增加了、增长到、增长了XX倍;
(3)表下降趋势:减少了、减少到(“减少”后不能用倍数)
中考例题如下:
1.(2019山东德州)概括图中主要信息。

(50字以内)(4分)
答案:中国春节档电影观影人次和票房,2018年较前两年有大幅提升,2019年观影人次稍有减少,而票房略有增加。

(4分)
2.(2019江苏苏州)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4分)
材料一
4月26日,麦肯锡发布了基于银联交易数据做参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以下是其中的两张图表。

中考语文“图表类”语言综合运用题目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图表类”语言综合运用题目答题技巧

图表题1、审题方法(1)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

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

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①审标题。

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②审图表。

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

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

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冋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冋题,从而得岀结论。

③审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图表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时)。

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兔答题偏向。

(2)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

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①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②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③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

(3)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

①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②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

总之,解答看图表述题时一个完整的过程:仔细审题是前提,认真思考是关键,准确表述既是目的又是终结。

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进行一定的训练,重点抓好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就一定能做好图表分析题。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图表题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图表题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图表题解题技巧作者:唐曙光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10期摘要: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

考生在面对“综合性学习图表题”此类题目时有些不知所措。

结合长沙市的历年中考试题,分析归纳出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考生找到“图表题”的解题技巧,希望他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关键词: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图表题;解题技巧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它反映新课程理念,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

该题考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语言创作类、材料整理类、图表转述类和活动参与类等,考生对此类题目有些难以应付。

本文将着重谈谈综合性学习中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图表包括表格、柱形图、饼图和坐标曲线图等。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知识面广、概括性强和涉及学科领域多等特点,主要要求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或者谈看法建议等,考查学生认图判断、筛选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为了准确有效地完成答题,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与策略,才能在做题时得心应手,胜券在握。

我们先看下面2011年长沙市中考真题。

【三、探究与应用(共9分)10.应用】“文明”是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长沙市一直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

为了响应长沙市的文明创建活动,某校初三(1)班组织了“文明先锋小队进社区”的活动。

作为成员之一的你,请完成如下任务:【活动一】调查文明现状(2分)为了解某社区的文明现状,“文明先锋小队”从社区获取了以下统计数据,请你写出阅读下面两份统计表后得出的结论:我的结论:【活动二】设计文明板报(2分)(略)【活动三】协助文明劝导(2分)(略)解答这类题目我们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我们知道,题干不仅明确了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还常常显示答题区域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暗示性。

所以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从题干中捕捉有效信息,获得解题要领,是解答图表题的前提和准则。

中考图表题、漫画题解题策略

中考图表题、漫画题解题策略
言概 括 。 参考答 案 :这幅 漫画 表现 的是 “ 白色污染 ”对地 球 的危 害 。
根 据组 图 ,简要 说 明人民群 众 日 交通 工具 的变化 。 常
解析:此类试题要求对画面进行描述 ,考生在回答时不但要抓住画面中的各 个事物 ,分析事物本身的含义或寓意 ,还要抓住事物 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共同反
集 贸市场 等 商 品零 售场 所将 一 律 不得 免 费提 供 塑料 购物 袋。 学校 就 此组 织 了一 系 列 活动 ,请 你 也参 与这 一活动 。
【 搜集资料 】桌小组从 网上搜索到这样一幅漫画,请你说
出这幅 漫画运 用的表 现 手法及 主 旨。
解 析 :首 先 ,要 抓 住 画 面 中 的 主 要人 物 ,找 出他 ( )与其 他 人 物 或 事 物 她
之间的联系 ,按照 “ “ 谁” 干什么” “ 怎么样”组织语言。由图可以看 出画的是

个人提着一个 白色的垃圾袋 ,袋子上写着 “ 白色污染 ”四个大字。其次 ,要认
真 审读 标题 ( 包括 表注 ),因 为标 题 对答 题 往往 起 到提 示 与 指 向的作 用 ,抓 住 标
题 ,就圈定了答题范 围,把握了答案主题 ,明确了答题方向。最后 ,用简洁的语
令”生效之前塑料袋使 用量 “ 0 5 只 )”锐减到 “ 18 2( 限塑令 ”生效首 日 “0 95
( ) ,以及 无 纺 布袋 销售 量从 “ 只 )”激 增到 生效 之 后 “0 只 )”即 只 ” 0( 5 0( 可得 出答案 。

参考答案 :( 限塑令”执行后 ,塑料袋使用量大幅下降 ,无纺布袋销售量 1 )“
映 的主题 ,再 用简明 、连贯 的语 言表达 出来 。

中考语文图表题解析完整版

中考语文图表题解析完整版
无从下手
顾此失彼
表述混乱
应对措施:
(1)了解一些中国的汉字文化,如汉
字的篆体、印章等。 (2)进行一些数字和图形的联想训练。 (3)有条理的介绍一些事物。
仔细观察右面这枚“国家节水标志”,准确理 解标志的含意,然后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格处填 写适当的文字,使上下句衔接自然。(4分)
目瞪口呆、狮子大开口等。 (2)某些公园景点,任意提高门票价 格,仿佛门前的狮子张开血盆大口,使 游客望而却步。
学生失误:
①所拟标题不能反映主题。如拟题是“公园票价”, 不能围绕讽刺或赞扬的主题拟写标题。 ②审题不清。第一问,没有看清题目要求“不超过6 字”;第二问,介绍漫画内容答成画面寓意。 ③介绍画面遗漏信息。如:画面内容:公园景点(对 象)、门票涨价(事情)、游客反应(态度)三方 面。有的同学遗漏了一方面。没有说游客的反应。 ④语句不通顺,有语病。
解析:
①请概括漫画的主要内容。 ②请说出漫画的讽刺意义。 (1)读画。先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长眼睛和 手的地球带着口罩、汽车和汽车尾气; (2)析画。弄清要素之间的关系:因为汽车尾 气,地球才戴上口罩; (3)悟画。联系现在的环境污染现象,寓意就 明了了——人类过多的向空气中排放废气,污 染了地球的环境。我们应该逐步改善地球的空 气质量。 (4)述画。根据要求简洁科学地表述。
例:下面是一位学生参加某市“雏鹰金奖争章”夏令营活动时 对150位学生的调查,请根据下面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眼里的家长教育方法 0.8 0.6 0.4 0.2 0 引导 训斥 睁一眼闭一眼 25% 2% 73%
(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怎样的问题? (2)请你就家庭教育给家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例:根据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图表题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图表题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图表题解题技巧
中考是学生们的重要考试,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尤其是语文考试,不仅要充分备考,也要掌握解题技巧。

在语文综合考试中,图表题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解答这部分题目要充分利用所提供的图表信息,善加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

首先需要提醒考生,图表题往往涉及到比较、综合、分析等推理类的题型,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干,弄清楚考查什么,以及考查什么类型的题目。

在认真阅读题干之后,应该先仔细观察图表,把握其整体脉络,得到大致了解,摸清图表中所载数据和信息的结构和关系,这是解答图表题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考生可以抓住每项数据的特点,运用比较、综合、分析的方法,从细节中发现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比如有一题,问两个城市游客人数的变化,考生可以先做数字对比,看看数据间是否有对比,以及对比的大小。

此外,可以俯视图表,从中发现趋势,用趋势来说明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用比例来分析,并且把不同的概念与比例相关联,从而得出结论。

有时也需要结合题干,根据上下文来解读图表。

故考生在解答图表题目时,需要结合题干中提到的相关文字,对图表中的规律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解答题目。

此外,图表题解题时,需要注意针对性填写,这需要考生根据题干及图表中提供的信息,灵活运用比较、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细节,形成合理答案。

总之,解图表题是一个较为综合,理解且动手实践的过程,考生需要做到在观察过程中,结合语境,发现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所以,在备考中,考生可以多做一些此类的综合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使自己更好地通过考生中的语文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图表题答题技巧篇一:中考语文考题讲解——图片、图表、漫画解题技巧你会吗,中考讲义语言文字应用?图片、图表、漫画会做图片、图表、漫画类型习题。

能通过读图捕捉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准确表达。

知识梳理一、命题热点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之为读图时代。

浏览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时会看到图表、图片、漫画类题目。

图表所选材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尤其以调查表居多,如台州卷的“废旧电池回收”的问卷调查,苏州卷的“中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泸州卷的“近三年市民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株洲卷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状况调查等。

读图材料涉及图徽、新闻、历史画面、漫画、招贴画等,材料鲜活,时事性强。

从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图表的类型主要有图片(人、物、景)、图标(徽记、标志)、漫画、表格等;从命题解题角度可分为:常识类、概括说明类、信息筛选类、写作类、活1动类等。

二、解题技巧1.图表题答题技巧 (1)观察分析,捕捉信息。

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所有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

读图表时应特别注意两点:?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

可能是材料的重要之处,也可能是观点的源头。

?图表细节。

图表中的一些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

(2)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3)文字表达,扣住要领。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2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等,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占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

?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2.图片题答题步骤(1)描述图片。

(从形状、色彩等方面描述) (2)分解图标组成部分,明确各部分的象征意义。

(3)整合图片含义,整体考虑图标的寓意。

(语句通顺、简洁、合乎逻辑) 3.漫画题答题技巧(1)看标题:即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

(2)看形象: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

(3)析手法:透视夸张手法了解漫画意图。

(4)读文字:联系漫画中的说明文字来理解漫画。

有些漫画,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就只能借助文字。

(5)联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

3(6)注细节:漫画中的有些细节对理解漫画寓意很有帮助,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

例题讲解例一(2014?株洲)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2010-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表二:全国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根据表一,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近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理解及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一要看清题干,理解图表所要表达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对图表进行仔细解读,掌握图表中的数字信息,注意纵向和横向,理清各信息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趋势、变化或规律;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将不同的关系表示出来。

从表中看,本次调查项目有两个,即“2010-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表一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得出信息:近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或逐年增长。

表二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得出信息: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过(太、很)大。

表二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得出信息:我国城镇居民人均4可支配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根据题目要求,能概括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1)增长较快或逐年增长。

(2)差距过(太、很)大。

(或差距逐年拉大)(概括出两点即可)例二(2014?河南)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该画面的内容。

要求:?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考生对图徽的分析理解及表达能力,题干已经指出图标的主题,要求我们“说明该画面的内容”,并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在表述时要注意语言风格、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

仔细分析构图元素,不难发现有“电影胶片”“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三部分。

我们可以先总后分,再按照由上而下、由左至右的方位顺序来介绍。

【参考答案】示例一:该宣传画由左右两部分构成。

左边有图案和文字,图案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图案右下角是“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

右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

(意对即可)示例二:该宣传画由图案与文字两部分构成。

图案位于画面的左边,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

文字部分包括图5案右下角的“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和右边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

(意对即可)例三(2014?东营)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赛活动。

上面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思路点拨】此题是考查考生对漫画的分析理解及语言表达的能力,题目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即四个要点。

这类题,在介绍之前,一定要把握漫画的主旨。

根据文字、画面提示,可以确定该漫画讽刺的是“只空想而不实做”的人。

再观察漫画,发现有双线并行、对比的特点。

最后,在表述时,要根据题目要求,“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参考答案】示例:漫画由左右两部分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内容构成:左边是一个人,总“想在这里种树”,在地上依次画四次圆圈,圆圈由少到多;右边是另一个人,与左边画圈人相对应的是,栽树、挑水、浇水、树下乘凉。

当前者在地上画满无数圆圈回头时,猛然发现对面已经长成的一棵大树矗立在眼前。

画面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又互相对比照应,辛辣地讽刺了只空想而不实做者的可笑可怜,构思别出心裁,寓意耐人寻味。

6一、图表1.(2014?重庆一中模拟)下面是“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各科分值变化一览表”,请仔细阅读并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此改革方案的主要信息。

(不少于三点)(注:高考分文科、理科,文理科生除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考试外,还要分别参加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考试。

)【答案】主要信息:?到2016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由2013年的150分增加到180分(或增加30分); ?文、理科综合由300分增至320分(或增加20分); ?英语学科分值将由150分降至100分(或降低50分)。

2.(2014?曲阜师范大学附中调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同行合作,对北京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源头解析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具体如下图。

读图,完成下面题目:(1)北京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有:(2)由此看出治理雾霾需要我们:【答案】(1)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

(2)改善能源结构,优化企业技术升级。

3.(2014?上海徐汇区二模)根据材料,7完成下列题目。

最近,上海市统计局在本市16周岁及以上常住市民中展开了一次关于时间够不够用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从上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有(多选题)( ) A.半数以上的市民认为时间够用。

B.大部分市民认为时间不够用。

C.超过四成的市民认为时间不够用。

D.极少数市民认为时间不够用。

(2)根据调查统计,最受市民认同的有关时间的名言是“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填篇二:中考语文图画题的解题技巧中考语文图画题的解题技巧这几年,图画题进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这类题目,先给学生提供一幅图画,(商标、会徽、徽标、标识、招贴画、漫画等)然后要求读图,完成相关题目。

这种题不仅考察了考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考察了考生的想象力,可谓一箭“数”雕。

图画题的类型:1、新闻图片型:即所提供的图画是一张新闻图片,要求考生观察图片,在把握图片内容的基础上按要求答题。

仔细观察右边的这幅图,参照所给示例,为图中的女孩写一段赞美辞。

要求:语句通顺,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8答案:示例: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你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答:得分点:运用修辞1分;点出人物勇敢、镇定等精神2分;语句通顺1分. 是标识题:图画是各种标志,包括各种会标及标识等。

要求考生能大致阐述其含义,或谈观后感,三是漫画题型:据漫画介绍它的内容、主旨,阐述漫画的讽刺意义。

示例3、看图说话:用说明的文字介绍这幅题为“书生”的漫画(90字以内)。

(2分)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主旨。

(1分)答案:3、(1)书店内,三位读者在读书,他们有的席地而坐,屁股下垫着一本书;有的坐在书架的书上,有的趴在书柜的书上。

有的边喝饮料便读书,地上零乱地放着书与快餐盒及饮料罐等。

(2)批评了在书店里读书而不爱惜图书、不讲社会公德的现象。

四、宣传画型:据画说内容,宣传画的含义,或说出自己观后的感受。

示例4(介绍右边这一幅赈灾活动宣传画的内容与含义。

(3分) 内容: 含义:示例4((3分) 内容:一颗大的“心”中有一幅中国地图;这幅中国地图由许多颗小的“心”组成。

含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奉献爱心,支援灾区人民。

(意思对即可)9解题方法1、全面解读。

从图画的整体上去观察,观察时应注意:一是画面本身,包括画面中一一切事物、图案形状、人物动作、神态等;二是画面中的人物语言,这些只言片语常揭示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