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课件
《工程测量学》课件 3-1精度要求与技术设计

一、精度要求水深测量的精度主要由测点的测深精度和定位精度决定,其精度必须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特定测量项目的精度要求。
国际上权威和通行的测深精度标准是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IHO)制定的国际海道测量标准。
/一、精度要求在我国,水深测量的国家标准主要是《海道测量规范》、《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行业标准有《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等,这些技术标准对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与陆地测量的要求基本相同,对测深精度的规定一般与IHO的要求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
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的年限一般为5年,过了年限后,国家标准就要被修订或重新制定。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标(GB)和推荐性国标(GB/T)。
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发布,在该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
例如:机械、电子、建筑、化工、冶金、经工、纺织、交通、能源、农业、林业、水利等等,都制定有行业标准。
测绘—CH—国家测绘局一、精度要求《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1998)对深度测量的要求:3.4.3 深度测量一般采用回声测深仪,深度测量极限误差(臵信度95%)的规定见表1。
一、精度要求对定位精度的要求:通常是根据测图比例尺和项目的特定要求来规定,尽管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对测深定位精度的要求基本应满足:测图比例尺定位点点位中误差图上限差(mm)1:200-1:500 2.0>1:5000 1.5≤1:5000 1.0定位中心应尽量与测深中心保持一致,当二者之间的水平距离超过定位精度要求的1/2时,应将定位中心归算到测深中心。
一、精度要求主测线与检查线的重合点水深值比对是检查水深测量的主要指标。
主测线、检查线点位图上距离1.0mm 内的重合深度点深度不符值限差的规定:当超限的点数超过参加比对点总数的25%,或图幅拼接的点位水深比对超限时应重测。
《工程测量课件》PPT课件

测物体的信息,以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 位置的的理论和技术。
◆海洋测量学:研究海洋定位,测定海洋大地水
准面、海底和海洋地形、海洋重力、磁力及 编制各种海图的理论和技术。
◆工程测量学:为某项工程项目所进行的专门测
量,包括勘探阶段、设计阶段、 施工阶 段、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地形测 绘、施工测量、变形测量等)。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及确定地球表面 (包括空中、地表、地下和海洋)物体空间位置, 以及对这些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储存、管理 的科学。
2.测量学科的分类 ◆大地测量学 :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
及其变化。解决大范围地区的控制测量和地球重 力场问题。(分常规大地测量学、空间大地测量 学、卫星大地测量学)
◆地图制图学 :研究各种地图的制作理论、方法
及应用的科学。如地图编绘、投影、整饰、 印刷及建立地图数据库等。
储运工程测量属工程测量学范畴。面向储运 工程项目在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3、主要任务:
◆测绘地形图(勘探阶段)
◆使用地形图(设计阶段)
◆建(构)筑物施工放样、建筑质量检验 (施工阶段)
1、大地坐标系
(以参考椭球体面为基准面):经度L、维度B、高程H 1954北京坐标系(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原点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天文台中心) 1980西安坐标系(IUGG-75椭球) (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34°32′27.00″N108°55′25.00″E
2.空间直角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
L N INT [ 60 1]
n
INT
[
L
1030 30
1]
6 0
6N-3
工程测量ppt课件

第二章
电磁波测距
一、仪器加常数的测定
1、仪器加常数
加常数是由于仪器电子中心与其机 械中心不重合而产生的。有时,反 光镜的反光中心与其机械中心也不 重合,也同样产生加常数。
2、加常数的测定方法
六段解析法是一种不需要预先知道测线精确长度 而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本身的测量成果,通过平差 计算求定加常数的方法。
由于仪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仪器内部发生变化
以及在运输、操作过程中受震动和空气污染等, 使仪器其加常数也有变化。
按仪器检定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改正。
2、频率改正
f - f0
ΔDf=
D
f0
当测距的精度要求较高时,测距仪应在仪器检定
部门做主频检定,按此式进行改正。
3、周期误差改正
先求出所测距离不是一个整测尺段的尾数。根 据此尾数查表或周期误差改正图。
5、波道弯曲改正
(1)波道弯曲的几何改正
K2
ΔDhl=
S3
24R地2
(2) 折射率代表性误差的改正 ΔDk2=-(2K- K2 )S3/(24R地2)
6、水平距离的归算—斜距改正
测距仪测得观测值加上以上五项改正后,即可得 到仪器参考点至反光镜间的斜距。现将斜距改化 为水平距离。 D0=Dcosα(斜距D和视线的垂直角)
2、将L、R代如指标差公式i=(L+R)/2
3、用公式L0=L-i(R0=R-i)求出正确读数 4、在盘左或盘右位置,再精确照准目标,将测 微盘对准正确读数的分秒值,然后用指标水准器 调整螺旋使正确读数的度盘分划像精密重合。此 时,指标线被校至正确位置,但水准气泡偏离了。 用指标水准器改正螺旋,使气泡影像吻合。
实际生产中的一种简单测定加常数的方法:
工程测量课件第2章水准测量

十字丝分划板护罩
3. 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i角)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选择在相距80~100米距离两端A、B处钉木桩或放置尺 垫;在距A、B等距离处(S1)安置水准仪。
用双面尺或变动仪高法,测出A、B两点间的平均高差hAB。由 于前后视距相等,高差hAB不存在i角误差。
aa11′△ i
A
S1
D
hAB = a1′-b1 ′
b1′
i△
b1
B
hAB
D
a2′
a2
i
b2
B
hAB
A
S2
水准仪搬至S2处测量A、B两点间的高差hAB ′:
hAB ′=a2 ′-b2 若hAB ′= hAB ,则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否则,计算i角。当 i〃>20″, 则需校正。
h
i
DAB
=206265〃
△h=a2 ′- a2 , a2 = b2 + hAB ;
点O)的纵向切线。当气泡居中时,该轴线处于水平位置。水 准管精度较高,用于精平水准仪。
水准管分划值 :水准管圆弧2mm弧长所对的圆心角。
符合水准器
2
R
调节微倾螺旋
(2)圆水准器
L´
2mm L´
圆水准器轴(L´ L´):通过
圆水准器零点(分划圈中心)的 球面法线。当气泡居中时,该轴
线处于竖直位置。圆水准器精
平地fh容40 L 山地fh容12 n
mm mm
(1)闭合水准路线
1 闭合水准路线
BMA 支水准路线 Ⅰ
•∑h理=0, •fh= ∑h测
Ⅱ
(2)附合水准路线
2
3
•∑h理=HB-HA
• fh= ∑h测-( HB-HA )
《工程测量学》课件 3-3水深测量

水深测量(简称测深)是水下地形测量最主要的内容。
根据使用的测量工具,测深方法主要有:人工测量测深声呐测量此外,机载激光雷达测深仪(Airborne Lidar Bathymeter)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用于水质透明度好的水域,测深深度可达60米,目前,该项技术并未得到广泛使用。
本节将重点介绍:人工测深单波束声呐多波束声呐测量一、人工测深在水下地形测量中,最早的测深工具是测深杆和测深锤。
尽管现在的测深设备主要是测深声呐,但在在水草密集的区域,或者极浅滩涂等声呐设备无法工作的地方,这些原始的测深工具仍然在发挥作用。
一、人工测深测深锤重约3.5kg,水深与流速较大时可用5kg以上的重锤。
在测深锤的绳索上每10cm作一标志,以便读数。
由于测深锤只适用于水深较小、流速不大的浅水区,测深时应使测深锤的绳索处于垂直位臵,再读取水面与绳索相交的数值,其测深精度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有很大关系,且工作效率低。
一、人工测深一、人工测深测深杆适用于水深5m以内且流速不大的水区。
同样,在测深杆上每10cm作一标志,以便读数。
现在虽然很少用测深杆进行水深测量,但在浅滩测量时,当回声测深仪难以反映小于1m的水深时,用测深杆进行水深测量更加有效。
二、单波束测深仪测量在19世纪20年代,人类就能够测量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直到一个世纪后才研制出了第一台回声测深仪,逐渐结束了人类用测深锤和测深杆测量水深的历史。
目前,回声测深仪(也称测深声呐)用途最广,是国内外进行水深测量的最基本的仪器。
1914年,美国设计制造第一台回声测深仪;约1940年,周同庆(1907-1989,物理学家、教育家)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自动回声测深仪。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与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测深技术不断得到改进,测深仪从模拟信号处理发展到数字信号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水深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二、单波束测深仪测量(一)测深原理测深仪的型号虽多,但其测深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声波在同一介质中均匀传播的特性。
《工程测量学》课件 5-1控制网精度确定的一般方法

工程建筑物的放样是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放样——把图纸上已设计好的各种工程建筑物、构筑物,按照设计的要求测设到相应的地面上,并设置各种标志,作为施工的依据,以衔接和指挥各工序的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现代工业建设规模一般都很大,各种建(构)筑物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因而建筑场地的占地面积较大,有时可达到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
工程测量的任务十分繁重。
工程施工中的测量工作与其他的一般测量工作不同,它要求与施工进度配合及时,满足施工的需要。
工业企业建筑物在施工之前都要在原有勘测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施工控制网,为工程建筑物的放样提供一个合理的测量控制基础,这样对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十分有利。
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应遵守“由总体到局部”的原则,即首先在现场定出建筑物的轴线,然后再定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
采用这样一种放样的程序,可以免除因建筑物众多而引起放样工作的紊乱,并且能严格保持所放样各元素之间存在的几何关系。
例如,放样工业建筑物,则首先放出厂房主轴线,再确定机械设备轴线,然后根据机械设备轴线,确定设备安装的位置。
又如,放样大坝,则首先放出大坝的主轴线,然后再放样各坝段轴线,根据坝段轴线再放出坝段每层的形状、尺寸等。
工程建筑物主轴线放样的精度要求,主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建筑区的地形情况(主要决定工程量的大小)建筑区的地质情况(主要决定建筑物的稳固性)例如,扩建的工业场地上建筑物的主轴线,要考虑与现有建筑物的联系,而大坝主轴线的放样,主要是考虑地形与地质情况。
当施工控制网仅用于放样建筑物的主要轴线位臵时,由于主要轴线位臵的放样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相对细部放样而言)。
例如,工业场地上厂房主轴线放样精度为2cm。
因此,对厂区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也不太高。
但是,当施工控制网除了用于放样主轴线外,尚需直接用来放样辅助轴线和个别细部结构时,则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就大大提高。
例如,桥梁的施工控制网,除了用以精密测定桥梁长度外,还要用它来放样各个桥墩的位置,保证其上部结构的正确连接,因此其精度要求就比较高。
《工程测量》课件

按测量方式可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按测量精度可 分为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测量误差与精度
误差定义
01
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
粗大误差。
精度定义
02
精度是衡量测量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指标,通常用相对误差
和绝对误差来表示。
误差处理
03
误差处理包括误差识别、误差分析和误差减小。
课程目标
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了解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 和案例分析;
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 和操作;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02
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
测量的基本概念
测量定义
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或工具,通过一定的操作,获得被测对象量 值的过程。
测量要素
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精度和测量方法。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05
工程测量的应用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应用领 域之一,主要涉及建筑物的规划、设计 、施工和运营各阶段的测量工作。
在运营阶段,需要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 测、维护保养等,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 用和安全。
在施工阶段,需要进行施工放样、建筑 物的安全监测等,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
在规划阶段,需要进行地形测量、地质 勘察等,为建筑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测量工具与设备
传统测量工具
钢卷尺
用于测量长度,精度高 ,使用方便。
水准仪
用于测量水平面或倾斜 角度,常用于建筑工地
和道路建设。
罗盘
用于确定方向,常用于 地质勘探和地下工程。
测距仪
工程测量学 课件 10-7激光准直测量

一、氦氖激光器激光器的种类很多,在测量实践中用得最多的是氦氖激光器。
氦氖激光器原理毛细管铝箔箱负极正极 反光镜反光镜在此激光器中工作物质是氖原子。
电极通上直流电后管子内有高能电子运动。
通过碰撞,电子与氦原子交换部分能量,使氦原子激发至高能态,即21eH e H *ee+=+一、氦氖激光器氦氖激光器原理毛细管铝箔箱负极正极 反光镜反光镜处于亚稳态的受激氦原子与处于基态的氖原子碰撞交换能量,氦原子失去能量而回到低能态,氖原子进入受激态,即*ee e *eNH N H +=+氖原子不同能态间的跃迁产生不同的辐射,其中3s 向2p 能态跃迁时产生波长为的红光。
)10A 1(A 632810-m =一、氦氖激光器激光管两端的反射镜构成谐振腔,它们使运动方向垂直于镜面的光子在管内往返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它们使处于高能态的氖原子产生受激辐射,受激辐射光子的方向、相位、频率均与碰撞光子相同,结果使特定方向上光量得以放大。
相比之下其它方向的光子通过管壁逸散而得不到放大。
光在谐振腔内振荡放大的过程中通过一块反光镜透射出一束强光,即我们所需的激光。
一、氦氖激光器氦氖激光管的有效功率较小,工作电压约2000V,最佳工作电流约为5μA。
输入功率约为10W,输出功率约为1~2MW,即效率约为0.01~0.02﹪。
为了提供合适的电源,必须有专用的电源箱。
若用市电作能源,则电源箱的作用在于先整流,再倍压。
先提供较高的触发电压(4000~6000V),之后提供能维持氦氖激光管连续输出激光的工作电压。
也可以用蓄电池作能源。
二、波带板激光准直测量(一)光的相干性因为光具有波动性,所以如机械波那样,当两列光波频率相同、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时,这两列光波将产生干涉现象。
设一对相干光源为:)cos(11ϕω-=t a e )cos(22ϕω-=t a e 两波合成后,)cos(θω-=t A e 2121cos cos sin sin arctanϕϕϕϕθ++=)cos(2212ϕϕ-+=a A二、波带板激光准直测量(一)光的相干性设在光源S 和接受点K 之间有一光屏,SK 直线与光屏交于O 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内容: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任务与作用;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系(大地、天文)、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点:测量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异同;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
难点:大地水准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
§ 1.1 测量学的发展、学习意义及要求一、测量学的发展概况1、我国古代测量学的成就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 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 测量工作开始得很早,在测量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现举出以下几例。
(1)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时期长沙国地图——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军用地图。
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在古巴比伦北部的加苏古巴城(今伊拉克境内)发掘的刻在陶片上的地图。
图上绘有古巴比伦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大约是公元前 2500 年刻制的,距今大约四千余年了。
(2)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发现。
(3)清朝康熙年间, 1718 年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之一《皇与全图》。
在清朝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先后主持下,自康熙十七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即 1708 年至 1760 年的五十余年间,是中国大地测量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绘制全国地图、省区地图和各项专门地图最多的兴盛时期,亦是世界测绘史上首创中外人士合作先例,在一千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陆上完成了大规模三角测量的宏伟业绩。
2、目前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1)全站仪的测量室内外一体化。
(2)全球定位系统 GPS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发展。
(3)遥感 RS ( Remote sense )的发展。
(4)地理信息系统 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发展。
(5) 3S 技术的结合 , 和数字地球( digital earth )的概念。
3、本课程的意义及要求学习本课程的意义:(1)土木工程(包括公路、建筑、市政)的设计、施工、竣工、扩建维修及变形监测均要进行测量工作。
(2)从高职专业的特点,更要学好测量。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等级专门应用性人才,高职专业更加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测量课程是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掌握好本课程的要求: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独立完成作业;实验课认真对待。
4、测量学科的分类测量学的定义: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根据它的任务与作用,包括两个部分:测定(测绘)——由地面到图形。
指使用测量仪器,通过测量和计算,得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
测设(放样)——由图形到地面。
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量学科的分类:测量学科按照研究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产生了许多分支科学。
一般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和制图学。
工程测量是指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变形观测和运营管理各阶段中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总称。
§ 1.2 地面点位的确定地面点位的确定,一般需要三个量。
在测量工作中,我们一般用某点在基准面上的投影位置( x,y )和该点离基准面的高度( H )来确定。
一、测量基准面1、测量工作基准面——水准面、大地水准面。
测量工作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而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的 71% ,故最能代表地球表面的是海水面,人们将海水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看作地球的形状。
测量工作基准面自然选择海水面。
水准面——静止海水面所形成的封闭的曲面。
大地水准面——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那个水准面。
水准面的特性——处处与铅垂线正交、封闭的重力等位曲面。
铅垂线——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图2、测量计算基准面——旋转椭球由于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均匀,引起铅垂线的方向产生不规则的变化,致使大地水准面成为一个复杂的曲面,无法在这个曲面上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用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水准面,并可用数学式来表示的几何体来代替地球的形状,这就产生了“旋转椭球”的概念。
旋转椭球:由一椭圆(长半轴 a ,短半轴 b )绕其短半轴 b 旋转而成的椭球体。
二、地面点的坐标坐标分为地理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
1、地理坐标(属于球面坐标系统)——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适用于:在地球椭球面上确定点位。
2、平面直角坐标——用坐标( x , y )来表示。
适用于:测区范围较小,可将测区曲面当作平面看待。
其与数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相比,不同点:(1)测量上取南北方向为纵轴( X 轴),东西方向为横轴( Y 轴)(2)角度方向顺时针度量,象限顺时针编号。
相同点:数学中的三角公式在测量计算中可直接应用。
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适用于:测区范围较大,不能将测区曲面当作平面看待。
当测区范围较大,若将曲面当作平面来看待,则把地球椭球面上的图形展绘到平面上来,必然产生变形,为减小变形,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
测量上常采用的方法是高斯投影方法。
高斯投影方法是将地球划分成若干带,然后将每带投影到平面上。
(1)6 °带的划分1)为限制高斯投影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度变形愈大的缺点,从经度0 °开始,将整个地球分成 60 个带, 6 °为一带。
2)公式:——中央子午线经度; N ——投影带的带号。
(2)3 °带的划分从东经开始,将整个地球分成 120 个带,3 °为一带。
有:——中央子午线经度; N ——投影带的带号。
4、我国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表示。
方法:(1)先将自然值的横坐标 Y 加上 500000 米;(2)再在新的横坐标 Y 之前标以 2 位数的带号。
[例题]:国家高斯平面点P ( 3032586.48 , 20648680.54 ),请指出其所在的带号及自然坐标为多少?(1) 点 P 至赤道的距离:X= 3032586.48m(2) 其投影带的带号为 20 、 P 点离 20 带的纵轴 X 轴的实际距离:Y=648680.54-500000= 148680.54m三、地面点的高程1、绝对高程 H( 海拔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2、相对高程 H'——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3、高差—— h AB =H B -H A =H' B -H' A五、我国的高程系统主要有:(1) 1985 国家高程系统(2) 1956 黄海高程系统(3)地方高程系统。
如:珠江高程系统。
其中,我国的水准原点建在青岛市观象山,在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中,其高程为 72.260 米;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中的高程为 72.289 米。
§ 1.3 测量工作概述一、测量的基本工作由于地面点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以水平角(方向)、距离和高差来确定的,故测角、量距、测高程是测量基本工作,观测、计算和绘图是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
二、测量工作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用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可以使测量和绘图工作大为减化,下面来讨论由此引起的影响。
1、对水平角、距离的影响——在面积约 320平方km内,可忽略不计。
2、对高程的影响——即使距离很短也要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
三、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1、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工作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2、又一原则。
即:“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
第二章水准测量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 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1 高程测量( Height Measurement )的概念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 , 称为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1)水准测量(leveling)(2)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3)气压高程测量(air pressure leveling)(4)GPS 测量(GPS leveling)§2.2 水准测量原理一、基本原理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 ——后视读数 A ——后视点b ——前视读数 B ——前视点1、A 、 B 两点间高差:2、测得两点间高差后,若已知 A 点高程,则可得B点的高程:。
3、视线高程:4、转点 TP(turning point) 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如图所示,在实际水准测量中, A 、 B 两点间高差较大或相距较远,安置一次水准仪不能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
此时有必要沿 A 、 B 的水准路线增设若干个必要的临时立尺点,即转点(用作传递高程)。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求和得到 A 、 B 两点间的高差值,有:h 1 = a 1 - b 1h 2 = a 2 - b 2……则:h AB = h 1 + h 2 +…… + h n = Σ h = Σ a -Σ b结论: A 、 B 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 2.3 水准仪和水准尺一、水准仪 (level)如图所示,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DS3 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1、望远镜 (telescope) ——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上、中、下丝)三部分组成。
2、水准器 (bubble) 有两种:圆水准器 (circular bubble) ——精度低,用于粗略整平;水准管 (bubble tube) ——精度高,用于精平。
特性:气泡始终位于高处,气泡在哪处,说明哪处高。
3、基座(tribrach)二、水准尺 (leveling staff)水准尺主要有:单面尺、双面尺和塔尺。
1、尺面分划为 1cm ,每 10cm 处( E 字形刻划的尖端)注有阿拉伯数字。
2、双面尺的红面尺底刻划:一把为 4687mm ,另一把为 4787mm 。
三、尺垫 (staff plate)放置在转点上,为防止观测过程中水准尺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