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同步练习题(二)(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独坐敬亭山》导学案一、基本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
3、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预测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学生自读自悟,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三、新知预习 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独” 的含义3、我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四、课堂探究 1、了解诗人。
2、自由诵读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含义。
3、此诗是李白独自一人坐在敬亭山上,以山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4 背诵并默写古诗。
5、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也可以简单总结为读通,读懂,读情。
五、达标练习一、查预习,扫生字 1、给生字注音。
亭()二、解诗题,知作者 1、解题意:独()独坐敬亭山:2、知作者:《独坐敬亭山》的诗人是 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被后人称为“ ”,他与杜甫并称为“ ”。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众:闲:相:厌:2、理解诗意。
( 1)“众鸟” 指什么?()“尽” 是什么意思?()“众鸟高飞尽” 的意思是()(2) “孤云” 是什么意思 ?()“孤云独去闲” 的意思是() (3) “相看” 是指谁与谁“相看” ?()“两不厌” 是什么意思?()“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的意思是()四、多诵读,悟诗情( 1)《独坐敬亭山》题目中的“独”,不仅写山,也是写作者。
这首诗里,还有 ______、 _______、 ________这些词也表现出孤独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03(1)(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2分)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kuòdàfàn wéi nǔlìchàshícàn lànzhèjiānɡluódiàn dùjuān xiázhǎi jiān tóu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重荷.(hèhé)刹.那(shàchà)紫.色(zǐzhǐ)臀.部(tún diàn)漆.黑(qīxī)蜿.蜒(wān wǎn)四、选择题。
(10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扩大浅蓝重荷云霞B.灿烂奇观光亮金华C.突兀聚集拥挤仰卧D.蜿蜒梢微撞破漆黑2.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A.安静,不嘈杂。
(清净)B.过重的负荷。
(重荷)C.光彩鲜明耀眼。
(灿烂)D.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景观)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对这句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具体地、形象地描述了海上日出的情景。
B.这句话作者先将太阳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负着重荷”,又用“一步一步”“慢慢地”等词语描写海上日出的动态,生动地写出了太阳上升的缓慢和吃力。
C.这句话中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伟力。
D.这句话是静态描写,写出了“我”观看海上日出时的感觉,表达出“我”对太阳的喜爱之情。
4.“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精选题(二)(含答案)

12020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精选题(二)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浙.江(zhé)范.围(fàn)陆.地(lù)石钟乳.(rǔ)B.重荷.(hé)蜿.蜒(wǎn)臀.部(tún)镶.金(xiāng)C.一簇.(cù)代替.(tì)漆.黑(qī)石笋.(sǔn)D.额角.(jiǎo)孔隙.(xī)窄.小(zǎi)灿.烂(càn)2.下列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奇关不仅甚致重围B.光芒夺目重荷清静C.范围渐渐油烔清静D.仿佛拥济石璧仰卧3.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颜色各异.(不相同的)B.变化多端.(项目,方面)C.伟大奇观.(看到的景象)D.盘.曲而上(像盘子那样的东西)4.对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拟人)B.我好像看到了天边的灿烂的云霞。
(比喻)C.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排比)D.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反问)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时天边如果有黑云,就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B.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C.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D.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本文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C.《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
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内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外洞。
D.《海上日出》的语言文字优美,描绘了晴朗的天气和有云的天气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fàn wéi càn làn zhè jiānɡdù juān ()()()()shí sǔn hūn àn xīn qínɡqīnɡjìnɡ()()()()二、选择题。
(12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萦绕盆栽栏竿变化多端B.荡漾琉璃掩映神清气爽C.矫健突兀横槛金壁辉煌D.远眺耸立枝丫五彩班斓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负荷.(hé)、盘曲.(qū)、漆.黑(qī)”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是对的。
B.词语“分辫、孔隙、蜿蜒”的书写都是正确的。
C.词语“颜色各异”与“奇花异草”中“异”字的意思相同。
D.“一刹那”与“一瞬间”意思相近。
3.下列词语与“目不转睛”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2分)A.聚精会神B.全神贯注C.目不斜视D.目不暇接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1)这个假期,我准备和家人一起去植物园______美丽的菊花。
(2)我______他的聪明和机智。
(3)______了电影《银河补习班》,我的感触很深。
A.观看观赏欣赏B.欣赏观赏观看C.观赏欣赏观看D.观看欣赏观赏5.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都是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B.叶圣陶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详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习作例文《颐和园》的游览顺序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D.从“负着重荷似的”“努力上升”“终于冲破”“完全跳出”等几个短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太阳跃出海面的艰辛和努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36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扩.大(kuò) 一簇.(chù) B.刹.那(shà) 宽窄.(zhǎi)C.浙.江(zhè) 漆.黑(qī) D.森郁.(yù) 蜿.蜒(wǎn)2.读拼音,写词语。
(8分)3.选字填空。
(8分)[努怒]愤( ) ( )力[原源]( )头平( )[烂栏]( )杆( )漫[移侈]( )动奢( )4.查字典填空。
(3分)5.用“赏”字组成不同的词,填在句子中。
(4分)(1)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____________。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____________。
6.按要求写句子。
(6分)(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仿照句子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仿照句子,补写句子)怎样重的石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以下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游莫高窟》中的句子,请你重新排列顺序。
(5分)( )只见洞窟连绵十几里,远远望去像神话中的迷宫。
( )汽车在戈壁上一路颠簸。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培优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识字与写字(18分)1.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分)fàn wéi càn làn dù juānyí dònɡé jiǎo dēng lù2.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3分)(1)A. 臀.部(tún) B. 浙.江(zhé) C. 漆.黑(qī) ( )(2)A. 蜿蜒.(yán) B. 簇.拥(cù) C. 重荷.(hé) ( )(3)A. 扩.展(kuò) B. 窄.小(zhǎi) C. 刹.那(shà) ( ) 3. 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同音字。
(2分)【yuán】水( ) 方( ) ( )来花( )4. “镶”字是________结构,共_______画。
“紫”字的第五笔是______。
(3分) 5. “端”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正,不歪斜;②项目,方面;③用手很平正地拿着。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端”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1)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出两杯茶放在了桌子上。
( )6. 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冲破阻力穿行林间冲出重围B. 担任重荷欢快跳跃放射光芒C. 努力上升缓缓流淌变换调子D. 耀眼的霞光夺目的亮光葱郁的树丛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7. 选词填空。
(4分)扩大扩展(1)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 )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2)这家公司的业务范围早已( )到海外。
观赏欣赏(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 )。
(4)语文课程将培养学生( )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重要任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了解文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扬州个园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因园中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
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
这就是“夏山”。
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
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相传为大画家石涛的杰作。
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
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
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
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有删改)1.【语文要素】作者是怎样游览扬州个园的请按顺序填空。
步入大门→→→2.【信息提取】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本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
3.【信息梳理】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第五单元主题阅读参考答案类文阅读1.绕过“宜雨轩”转过“鹤亭”过“透风漏月厅”2.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总—分3.藕荷飘香,苍翠生凉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山脉、山顶“终年积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习效果评估试卷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每空1分,共10分)ménɡ lónɡ mǐn jié zāo yānɡ qián kūnjǐnɡ jiè yōu lǜ hú dié wéi chíwèi jiè kū lonɡ二、比一比,再组词。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句子训练专项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句子训练专项1.按要求写句子。
(1)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大约估计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照样子,补全句子)①短跑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快得像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散落在草丛里的野花,多得像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练习。
1.我喜欢梅花,更喜欢梅花自强不息的精神。
(用画横线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用画横线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太阳慢慢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红色。
(仿写一个含有多个动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5.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估计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40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f àn w éi n ǔ l ì c àn l àn z ǐ s èy ōng j ǐ gu ān sh ǎng d ēng l ù d ù ju ān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分)扩.大(ku ò gu ò) 刹.那(ch à sh à) 镶.边(r āng xi āng ) 浙.江(z è zh è) 宽窄.(zh ǎi z ǎi ) 漆.黑(x ī q ī) 葱郁.(y ǜ y ù) 蜿蜒.(y án y áng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襄嵌 矫健 代替 萦绕B. 清澈 负荷 分辩 一簇C. 光茫 臀部 漆黑 幽静D. 斑斓 漆黑 蜿蜒 溪流4.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2分)A.荷.花B.负荷.C.重荷.D. 荷.枪实弹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2分)准:①一定,确实。
②正确。
③允许,许可。
(1)我准.确无误地背诵了《海上日出》这篇课文。
( ) (2)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
( ) (3)郊游的方案得到了老师的批准.,同学们可高兴啦! ( )6.对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拟人)C.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排比)D.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反问)7.给句子排列顺序。
(3分)()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月台两头种了几株杏树。
()喷水池中间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种着一棵小树。
()杏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
()喷泉从小树下的石孔喷出,把假山洗得一尘不染。
()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宁静的小站。
8.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4分)不管……都……如果……就……即使……也……只有……才……(1)( )刮风下雨,解放军战士( )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
(3)( )没有空气和水,人类( )不能生存。
(4)( )善于调査研究,( )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9.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2分)(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怀着好奇心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慢慢地上升。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花朵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5分)(1)《海上日出》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课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2)《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作者________的先后顺序;一条是暗线,即作者多次写到水,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
(3)中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__________(外洞内洞孔隙)的景色。
二、积累与运用。
(30分)(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14分)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片段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分)2.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2分)3.洞内的景物很多,作者在写的时候,用了“_______”和“_______”这两个词来表明看的先后顺序。
(4分)4.双龙洞内的龙是真的吗?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发挥想象,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写一处石钟乳或石笋。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快乐阅读。
(16分)巫峡赏雾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
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
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
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
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
那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时让人想起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
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
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牛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
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
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
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
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
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
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
这时,从峡口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
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1.本文是按照()的结构形式具体描写巫峡迷人的雾的。
(3分)A.总—分B.分—总C.总—分—总2.用“”画出与文章第2自然段相呼应的句子。
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提醒读者不要被雾所迷惑。
B.不仅强调巫峡的雾美得迷人,而且使文章结构严谨。
C.强调雾太美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4分)山帽子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纱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与“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最相近的是()(3分)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作与表达。
(30分)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选一处,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要突出景物的特点,重点的地方写具体,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题目自拟,不得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一、1.范围努力灿烂紫色拥挤观赏登录杜鹃2.kuòchàxiāng zhèzhǎi qīyùyán3. D4.A5.(1)②(2)①(3)③6.B7.1 4 2 5 3 68.(1)不管……都……(2)即使……也……(3)如果……就……(4)只有……才……9.(1)这是伟大的奇观。
(2)示例: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又快结束了。
(3)我仰卧在小船里。
(4)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5)颐和园是公园。
(6)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10.(1)巴金早晨太阳变化(2)游览溪流(3)晴朗的天气有云的天气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和赞叹(4)内洞二.(一)1.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2.双龙洞的内洞黑、奇、大3.先其他4.不是真的,我是从文中“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一句看出来的。
5.那石钟乳,像一头张牙舞爪的狮子,橙黄色的头,毛发竖起,十分霸气。
(二)1.C2.巫峡的雾,迷人的雾。
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B3.大而圆,光彩夺目。
轻盈,飘逸。
4.D5.表达了作者对巫山雾的赞赏、喜爱之情。
三、习作例文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40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huǒ kàài bùqiāng shuān gēbo jié nàn dí rén shī shǒu 2.2扭.头(liǔ niǔ)塞.住(sāi sài)打劫.(qù jié)趁.其不备(chèn chèng)雪屑.(xiè xuè)祈.祷(qí qǐ)倔强.(qiáng jiàng)一声不吭.(kēng háng) 3.照样子,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