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函数段测试时间方法及比较
用c语言,计算高次函数的零点的方法

用c语言,计算高次函数的零点的方法高次函数是指次数大于1的函数,如二次函数、三次函数等。
计算高次函数的零点是解方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常常需要使用数值计算方法来求解。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二分法和牛顿迭代法。
一、二分法计算高次函数的零点二分法,也称为折半搜索法,是一种不断缩小区间的搜索算法。
在计算高次函数的零点时,可以将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进行折半,每次选择区间的中点作为测试点,并通过比较测试点和零点的大小关系来确定下一次搜索的区间。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 假设要求解的零点在闭区间 [a, b] 中。
2. 求出区间的中点 c = (a + b) / 2。
3. 计算函数在 c 处的值 f(c)。
4. 如果 f(c) 等于零,则 c 就是要求的零点;否则,如果 f(c) 和f(a) 的符号相同,则零点应该在区间 [c, b] 中;如果 f(c) 和 f(b) 的符号相同,则零点应该在区间 [a, c] 中。
5. 重复步骤 2~4,直到找到满足精度要求的零点。
二分法计算高次函数零点的关键是如何确定精度要求。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定义一个精度阈值,当函数值的绝对值小于该阈值时,即可认为已经找到了零点。
但是,如果定义的精度阈值过小,会导致搜索时间过长,而如果太大,则会影响计算精度。
二、牛顿迭代法计算高次函数的零点牛顿迭代法,也称为牛顿-拉弗森算法,是一种基于泰勒级数的迭代算法。
该方法需要一个初值,并通过不断逼近函数零点来计算精确的解。
步骤如下:1. 假设要求解的零点为 x0,选择一个初值 x1。
2. 求出函数在 x1 处的导数 f'(x1)。
3. 根据泰勒级数公式,可以将函数在 x1 处展开为f(x) ≈ f(x1)+ f'(x1) × (x - x1)。
4. 将上式中的 f(x) 置为零,得到迭代公式 x = x1 - f(x1) / f'(x1)。
5. 用迭代公式反复迭代,直到满足精度要求。
51单片机延时函数

51单片机延时函数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51单片机因其易于学习和使用、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在51单片机的程序设计中,延时函数是一个常见的需求。
通过延时函数,我们可以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实现定时器功能,或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延时操作。
本文将介绍51单片机中常见的延时函数及其实现方法。
一、使用for循环延时这种方法不精确,但是对于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用来估算延时。
c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unsigned int i,j;for(i=0;i<time;i++)for(j=0;j<1275;j++);}这个延时函数的原理是:在第一个for循环中,我们循环了指定的时间次数(time次),然后在每一次循环中,我们又循环了1275次。
这样,整个函数的执行时间就是time乘以1275,大致上形成了一个延时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因为硬件和编译器的不同,延时时间会有很大差异,所以只适用于对延时时间要求不精确的场合。
二、使用while循环延时这种方法比使用for循环延时更精确一些,但是同样因为硬件和编译器的不同,延时时间会有差异。
c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unsigned int i;while(time--)for(i=0;i<1275;i++);}这个延时函数的原理是:我们先进入一个while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我们循环指定的时间次数(time次)。
然后在每一次循环中,我们又循环了1275次。
这样,整个函数的执行时间就是time乘以1275,大致上形成了一个延时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因为硬件和编译器的不同,延时时间会有差异,所以只适用于对延时时间要求不精确的场合。
三、使用定时器0实现精确延时这种方法需要在单片机中开启定时器0,并设置定时器中断。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我们进行相应的操作来实现精确的延时。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到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功能,相对复杂一些,但是可以实现精确的延时。
C语言上机指导(改)

上机实验题实验1控制流的熟悉实验目的:熟练掌握if-else、while(do)、for、break和continue等控制语句实验要求:1.编写两个函数比较if else 与swich case区别2.编写两个函数比较while与do while区别3.编写一个函数熟悉for循环语句4.编写三个函数比较break与continue区别实验步骤、方法:选择结构:1、输入两个数,分别存放在变量a和b中:scand(“%d%d”,&a,&b);2、进行比较,并将较大数存储在变量c中if(a>b) c=a;else c=b;3、输出变量c printf(“%d”,c);循环结构:1+2+3+….+1001、初始化部分:建立循环首次执行所需条件:如:sum=0; k=1;2、循环部分:需要重复执行的操作:如:sum=sum+k;3、增量修改:修改循环次数变量的值,使之趋于结束:如:k++;4、终止测试:当不满足条件时执行循环,否则结束循环if(k<=100)实验练习:1、编程实现对键盘输入的英文名句子进行加密。
用加密方法为,当内容为英文字母时其在26字母中的其后三个字母代替该字母,若为其它字符时不变:2、编程实现将任意的十进制整数转换成R进制数(R在2-16之间)。
3、从键盘输入一指定金额(以元为单位,如345.78),然后显示支付该金额的各种面额人民币数量,要求显示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1角、5分、1分各多少张。
4、为进行交通流量统计调查,在路边设置一个车辆探测器,探测信号通过线路送入计算机。
当有车辆通过时,探测器传送数字信号1给计算机。
探测器中有一个计时器,每隔一秒钟发送一个数字信号2给计算机。
计时器从开始探测时计时,探测结束是送一个数字信号0给计算机。
写程序模拟:1、进行了多长时间的统计调查;2、记录到的车辆数;3、车辆间最长时间间隔是多少?(提示:用while语句写此程序)5编写一个程序模拟袖珍计算器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的定义及调用单元测试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下面对函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函数的返回值是通过return语句获得的B.函数中没有return语句,说明不带回值C.函数不能嵌套定义D.函数中无论是否有return语句,都能返回正确值正确答案:C2、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函数的形参和实参的类型要一致B.若函数的定义出现在主调函数之前,则可以不必再加说明C.函数的形参和实参必须要使用相同名字的变量D.函数的形式参数,在函数未被调用时不被分配存储空间正确答案:C3、若函数的调用形式如下:f((x1,x2,x3),(y1,y2))则函数形参个数是()。
A.4B.2C.5D.3正确答案:B4、下列程序段中,有错误的是()。
A. int f(){int x;scanf("%d", &x);return x++, x+5;}B. int f2(int x){return (x>1?printf("Y"): putchar('N'));}C. void change(int x, int y){int t;t=x; x=y; y=t;}D.int main(){float a=2.6 , b;b=max(2.1, 3.6)=a++;printf("%f", a+b);}正确答案:D5、关于函数正确的说法是()。
A.主函数可以写在其他函数之后,函数内不可以嵌套定义函数B.主函数必须写在其他函数之前,函数内可以嵌套定义函数C.主函数必须在写其他函数之后,函数内可以嵌套定义函数D.主函数必须写在其他函数之前,函数内不可以嵌套定义函数正确答案:A6、关于函数原型,叙述错误的是()。
A.函数可以不必进行声明,可以放在程序的任意位置B.当自定义函数被放在了主调函数的后面,就需要在函数调用之前,加上函数的原型声明C.被调用函数在主调函数之前定义,可以省略函数原型声明D.所有函数定义放在main函数之前,可以省略原型声明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1、函数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参数与调用函数之间进行数据传递。
C语言实验指导手册

C 语言实验指导手册本实验指导需要在上课的基础上,参考教材和C 函数手册.chm 和tcstudy.chm 帮助文档来动手完成,完成后给指导老师演示,并请指导老师打分!此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初学者能够快速的掌握C 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规范和设计技巧。
实验一:C 语言实验环境及C 语言基础(C01) 实验目的:1、 熟悉c 语言的编辑环境,掌握c 程序的总体框架2、 了解c 语言的执行步骤,学会跟踪与调试 第一部分:实验环境安装测试和学习一、C 语言程序开发过程编写一个完整的C 程序需要经过以下5个步骤: 1)启动集成开发环境。
2)进入编辑环境。
3)建立一个新的.c 文件,输入已有代码,并添加相应注释。
4)调试程序(编辑、编译、连接) 5)运行并分析程序输出结果。
在开发过程中,提到了编译,连接等名词,一些初学者还不能很好的对此加以区分,对C 程序的编译过程了解得也不甚清晰,鉴于描述性语言往往不够简明,笔者特制作了下图供读者参考。
图1.1 C 语言程序开发过程说明:图1.1中,如果编译、连接和执行时编译系统提示有错误或程序结果与预期不符,则需要重新修改源程序,直到编译、连接都通过且程序结果与预期相符。
【程序示例】编写程序,在屏幕上输出句子“让我们一起学习C 语言”。
【解】 程序如下:/*******************************************************功 能:本程序在屏幕上输出“Hello World!”编辑编译连接运行作者:XXXXXX编写时间:XXXX-XX-XX*******************************************************/ 注释#include <stdio.h>预编译命令(包含头文件)main( ){主函数首部printf(“Hello World!\n”);语句}程序简单说明:(1)C语言程序必须在文件的开头包含头文件:#include <stdio.h>;(2)每个C程序必须包含且只能包含一个主函数main;(3)函数体必须由一对花括号“{}”括起来;(4)函数都是由语句构成,每条语句必须用“;”结束;(5)C程序区分字母的大小写;(6)/* */之间的内容为注释。
c语言中计算函数

c语言中计算函数
计算函数是C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函数类型,它通常用于对数学计算进行封装和简化。
计算函数可以用来执行各种数学运算,如算术运算、三角函数、指数和对数等。
C语言中有许多内置的计算函数,如sin、cos、sqrt、pow等。
这些函数都是标准库函数,可以直接在程序中调用。
除了内置的函数,开发者还可以自己编写计算函数,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要使用计算函数,需要在程序中包含相应的头文件。
例如,要使用sin函数,需要包含<math.h>头文件。
这个头文件中定义了许多数学函数的原型和常量。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如何使用sin函数计算正弦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t main()
{
double x = 1.0;
double result = sin(x);
printf('sin(1.0) = %lf
', result);
return 0;
}
这个程序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变量x,赋值为1.0。
然后调用sin
函数,将x作为参数传递给它。
最后,将结果打印到控制台上。
除了sin函数,C语言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计算函数,如cos、tan、asin、acos、atan、exp、log等。
这些函数的使用方法类似,只需要传递相应的参数即可。
总之,计算函数是C语言中非常重要和常用的函数类型,它们可以方便地执行各种数学计算,为程序开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C语言学习方法

C语言学习方法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C语言学习方法c语言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语言。
你如果想要学好它,就得下一翻功夫。
可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它太难学了。
所以就没有认真的学,也当然学不好了。
即使是学计算机的学生也不能把它学的很好,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学习这门语言的方法。
我也是一个学计算机的人,我用C语言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所以我有一些心得,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没有一个正确态度的人是学不好任何东西的。
你如果真想学好C语言的话,你就要做好好好学它的准备,不要三心二意。
其次,你要了解你学这个语言的目的。
你是想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呢?还是想真正想用这一门语言。
这就有很大的区别,这决定你学习的程度。
再次,你要了解你需要的教材。
什么样的教材才是适合你。
你要认真的选,不要太随意了。
因为不同的教材程度不同,也不一定适合你。
然后,就是学的问题了。
你做好了上面的准备,就好好开始学了。
可是学好一门语言,一个好的方法很重要的。
你要从整体上来理解C语言,认识到C语言的优势,还有C语言的特点。
C语言是面向过程的一门语言,特别强调各个程序的关系。
像程序之间的调用,这是很平常的。
一门语言的基础部分不过是一些关于数的类型,字符的类型的定义。
你只要认真看不难明白的。
不过最好的方法还是上机调试。
在这一阶段做一些简单的程序。
来明白C语言的编程环境,数字的类型。
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快些,也比较容易记忆。
后来,就是学习一些过程语言的基础的模式。
顺序,循环,选择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都是一些活的东西,千万不要死记硬背,这是没有用的。
在这一阶段,你可以编一些比较简单的程序。
像数据的计算,成绩的判定等等。
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发现C语言有许多东西很有趣的。
这样学习不再是一个多么难的事了,而是一件快乐的事。
最后C语言和任何一门语言一样需要多上机调试,多动脑。
C语言的基础部分很快就会掌握的。
最后记着: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祝:学习顺利我以前做机器人编程时学过。
c语言理论考试要点 (1)

C语言理论考试要点学习C语言后面的知识,不要忘了回头弄清遗留下的问题和加深理解前面的知识,这是我们学生最不易做到的,然而却又是最重要的。
比如:在C语言中最典型的是关于结构化程序设计构思,不管是那种教材,一开始就强调这种方法,这时也许你不能充分体会,但是学到函数时,再回头来仔细体会,温故知新,理解它就没有那么难了。
学习C语言就是要经过几个反复,才能前后贯穿,积累应该掌握的C知识。
C语言学得好的学生都是知难而上,不轻易放弃的强者。
等级考试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
江苏省计算机二级考试成绩分为: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20分C语言理论部分40分C语言上机考试40分证书分:合格、优秀两种,没有期限通过准考证在网上查询成绩,大约考完后50天可查。
期末复习以理论为主,上机为次;暑假开始以上机为主,理论为次。
二级C语言等级考试没有通过的98%以上是因为上机未达线。
目前我校C语言等级考试通过率为40%左右。
仔细研究大纲和样题,大纲提到的知识点和库函数要熟练掌握。
常用算法默写后对照,再默写再对照。
不要不肯动笔,多做归纳总结,包括知识点的归纳和算法的归纳。
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占20分,要作适当复习。
C语言理论部分占40分,上机占40分。
C语言理论题大多数是数组以后的内容,但要熟练运用前面表达式、数据类型、三种基本结构等知识。
选择题需要记忆的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这些内容看似不起眼,但如果不适当加以记忆,考试时因此失分十分可惜。
我们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整理,适当记忆。
近年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考得比较实用、如:优盘、数量级、存取速度、通讯技术、网络知识。
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如下:➢循环嵌套➢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插入或删除、或排序、或重新组合➢函数参数的传递,传值和传址的不同、函数的定义和返回值➢变量的作用域(选择题,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如:05春25题)➢变量的存储类型(填空题,如:04春填空第9题,每次调用函数,静态变量y保留上次调用时的值;C是全局变量,&b对应指针sum传址,b和*sum值一致;a单向传值给x,x的值不影响a)➢指针传址、指针数组、指针处理二维数组、指针处理字符串数组和字符串、指针处理结构体和链表(填空题)、指针与结构体结合(填空题)笔试只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题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段测试时间方法及比较作者:Peter 2011.4.7一.用四种函数测量同一程序所需时间1.函数段的测试有4中方法,分别是clock,times,gettimeofday,getrusage来实现的。
2.四种函数的精度如下:clock()函数的精确度是10毫秒(ms);times()函数的精确度是10毫秒(ms);gettimofday()函数的精确度是微秒(μs);getrusage()函数的精确度是纳秒(ns)。
===============================================================3.编写test5.c程序,测试1024*1024矩阵运行的时间,比较四种函数测量相同函数段所需的时间。
测试程序如下:=======================/*调用所需的头文件*/=======================#include <sys/time.h>#include <sys/resource.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dio.h>#include <time.h>=================/*定义宏变量:所需的4中测试方法*/=================#define TEST_BY_CLOCK (char)(0x00) //CLOCK测试#define TEST_BY_TIMES (char)(0x01) //TIME测试#define TEST_BY_GETTIMEOFDAY (char)(0x02) //GETTIMEOFDAY测试#define TEST_BY_GETRUSAGE (char)(0x03) //GETRUSAGE测试#define TEST_METHOD (TEST_BY_CLOCK) //选择需要的测试方法====================== /*矩阵格式定义*/========================#define COORDINATION_X (int)(1024)#define COORDINATION_Y (int)(1024)static int g_Matrix[COORDINATION_X][COORDINATION_Y];=============/*geTimeval类型及gettimeofday和getrusage计算方法*/==========double getTimeval(){struct rusage stRusage;struct timeval stTimeval;if (TEST_METHOD == TEST_BY_GETTIMEOFDAY) {gettimeofday(&stTimeval, NULL);} else if (TEST_METHOD == TEST_BY_GETRUSAGE) {getrusage(RUSAGE_SELF, &stRusage);stTimeval = stRusage.ru_utime;}return _sec + (double)_usec*1E-6;}=======================/*主函数程序如下*/===========================int main(){int i, j;int n = 0;clock_t clockT1, clockT2; //时钟的 clockT1, clockT2分别计时所要测的程序开始和结束double doubleT1, doubleT2; // doubleT1, doubleT2 分别计时所要测的程序开始和结束===============/*利用各种METHOD对测试程序进行开始取值*/===============if (TEST_METHOD == TEST_BY_CLOCK) {clockT1 = clock();} else if (TEST_METHOD == TEST_BY_TIMES) {times(&clockT1);} else if (TEST_METHOD == TEST_BY_GETTIMEOFDAY) {doubleT1 = getTimeval();} else if (TEST_METHOD == TEST_BY_GETRUSAGE) {doubleT1 = getTimeval();}========================/*矩阵的算法*/=============================for (i = 0; i < COORDINATION_X; i++) {for (j = 0; j < COORDINATION_Y; j++) {g_Matrix[i][j] = i * j;}}=========/*利用各种METHOD对测试程序进行结束取值,并打出相应的提示*/======= if (TEST_METHOD == TEST_BY_CLOCK) {clockT2 = clock();printf("Time result tested by clock = %10.30f\n",(double)(clockT2 - clockT1)/CLOCKS_PER_SEC);} else if (TEST_METHOD == TEST_BY_TIMES) {times(&clockT2);printf("Time result tested by times = %10.30f\n",(double)(clockT1 - clockT2)/sysconf(_SC_CLK_TCK));} else if (TEST_METHOD == TEST_BY_GETTIMEOFDAY) {doubleT2 = getTimeval();printf("Time result tested by gettimeofday = %10.30f\n",(double)(doubleT2 - doubleT1));} else if (TEST_METHOD == TEST_BY_GETRUSAGE) {doubleT2 = getTimeval();printf("Time result tested by getrusage = %10.70f\n",(double)(doubleT2 - doubleT1));}return 0;}========================/*程序结束*/=============================调试命令:$ gcc test5.c –o test5$ ./test54.测试结果数据图5.各种测试方法的注意点1)使用times的方法:times的用法基本和clock类似,同样是取得CPU时间片的数量,所不同的是要除以的时间单位值为sysconf(_SC_CLK_TCK)(=1000000)。
2)使用gettimeofday的方法:用gettimeofday直接提取硬件时钟进行运算,得到的结果的精度相比前两种方法提高了很多。
但是也正由于它提取硬件时钟的原因,这个方法只能计算程序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差值。
而此时系统中如果在运行其他的后台程序,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值。
如果后台繁忙,系统dispatch过多的话,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被测量函数的运行时间。
3)使用getrusage的方法:getrusage得到的是程序对系统资源的占用信息。
只要指定RUSAGE_SELF,就可以得到程序本身运行所占用的系统时间。
可以说是精度最高的测量方法了。
试用了这四种方法,感觉需要高精度测试的话,getrusage和gettimeofday 都可以选择。
需要长时间测试的话,clock也是不错的,尤其是考虑到它的通用性。
二.通过上述比较采用gettimeofday来进行程序段所消耗时间的具体测编辑调试程序test.c(命令:$ gedit test.c),内容如下:#include <sys/time.h>#include <stdio.h>#include <unistd.h>int main(){long i=1000L;struct timeval tvs,tve;gettimeofday(&tvs,NULL);======/*下面的放入所要测试的程序,例如: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 int main(int argc,char**argv){ printf("Hello world!\n");return 0;}=============================================================== gettimeofday(&tve,NULL);double span = __sec + (__usec)/1000000.0; printf("time: %.12f\n",span);return 0;}===============================/*程序结束*/=================================调试命令:$ gcc test.c –o test$ ./test.程序结果图通过显示的数据,能够满足要求也验证了gettimeofday的精确度为微秒(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