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知识讲解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5c5ef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0.png)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一)竞赛的一般常识⒈ 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
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
⒉ 竞赛按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⒊ 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⒋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
5.比赛顺序: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7.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8.得分相同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
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9、竞赛有关规定:(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4)比赛服装: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
(5)竞赛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
民运会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少数民族武术竞赛规则第一章比赛场地与器械1 比赛场地1.1 单练和对练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四周内沿标明5厘米宽的边线,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1.2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四周内沿标明5厘米宽的边线,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2 规定器械和比赛服装2.1 枪:全长不得短于本人直立、直臂上举时,从脚底到指端的长度。
2.2 棍:全长不得短于本人身高。
2.3 剑:本人直臂反手持剑时,剑尖不得低于耳上端。
2.4 刀:本人直臂抱刀时,刀尖不低于本人耳上端。
2.5 运动员需穿适合比赛的运动服或民族服装参赛。
第二章竞赛通则3 竞赛竞赛分个人和团体两大类。
4 竞赛分组4.1 按性别可分为男子组、女子组或混合组。
4.2 按年龄可分为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
5 竞赛项目5.1 拳术:5.1.1 规定拳术:长拳、太极拳、南拳的竞赛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5.1.2 传统拳术:少林、八极、南拳、形意、八卦、通臂、劈挂、翻子、戳脚、查、花、炮、红、华、地躺、象形拳等。
5.1.3 其它拳术:规则5.1.1和5.1.2以外经挖掘、整理、创编的拳术。
5.2 器械:5.2.1 规定器械:长拳类剑、刀、枪、棍。
5.2.2 传统单器械:规则5.2.1以外的各种传统单器械。
5.2.3 传统双器械:如双刀、双剑、双钩、双枪等。
5.2.4 传统软器械:如三节棍、九节鞭、绳鞭、流星锤、刀加鞭等。
5.2.5 其它器械:规则5.2.1至5.2.4以外的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器械。
5.3 对练项目:2~3人组成的徒手、器械对练。
5.4 集体项目:4人以上的徒手、器械演练。
6 比赛开始与结束6.1 运动员听到点名应立即进场,到达起势位置后,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并开始计时。
集体项目或对练项目在行进间开始动作者,须事先向裁判长申明。
6.2 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后,须并步收势,并计时结束。
不允许边收势边转向裁判长。
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是指对劲力、协调、精神、节奏、风格、内容、结构、布局等演练方面的抽象内容,由于不易采取量化的标准进行衡定,所以对这类错误的出现要在运动员全套技术演练完毕之后,通过整体比较,全面衡量,根据演练水平,一次性确定扣分。
(3)其他错误出现扣:
是指运动员临场所出现的其他错误,如器械变形、遗忘、失去平衡等,要依据规则中的“其他错误扣分”,每出现一次,根据程度不同予以扣分。
二、套路竞赛裁判法简介
裁判员不但要精通规则,更须熟悉裁判方法。武术裁判员在套路竞赛中的裁判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规格错误随时扣,演练水平一次扣,其他错误出现扣等方法。
(1)规格错误随时扣:
是指对动作规格方面的内容,如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身法、腿法等,要严格按照其动作规格的具体要求进行评判。对动作规格所出现的错误,随时发现,随时记录,按要求进行实扣。
武术竞赛类型可分为个人、团体、个人和团体赛三种。
2.竞赛项目
武术竞赛项目主要分为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等内容。
3.抱拳礼
运动员听到点名后,先向裁判长行抱拳礼,并立即进场,运动员身体任何部分开始动作即为起势(记时开始)。运动员完成套路动作后,须并步收势(记时结束),再转向裁判长行注目礼,而后退场。赛后示分时,运动员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②演练技巧方面(1.5分),要求达到精神饱满,节奏分明,风格突出者;
③编排方面(0.5分),要求达到内容充实,结构合理,变化多样,布局匀称。
(3)创新难度动作:
运动员临场较好地完成了申报的创新难度动作,由裁判长按确认的分值予以加分。
(4)裁判长的扣分:
裁判长对起收势不符者扣0.1分;运动员重做扣1分;出界扣0.1~0.2分;平衡时间不足扣0.1~0.2分;太极拳、剑和集体项目套路完成时间超出规定时间5秒,扣0.1分,依此类推,其他项目不足规定时间在2秒内,扣0.1分,依此类推;器械、服装不符合规定取消其该项成绩;自选套路每少一个规定动作组别,扣0.3分;规定套路的动作缺少或增加,扣0.2分;每附加、漏做或改变一个指定动作,扣0.3分。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知识讲解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知识讲解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逐渐演化为一项竞技性的运动,因此对于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武术竞赛。
一、武术竞赛规则1. 赛事等级分类武术竞赛通常分为国际级、全国级、省级和市级等多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赛事有不同的参赛门槛和要求,选手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水平选择适合的比赛。
2. 比赛项目分类武术竞赛项目主要包括套路、散打和器械等多个项目。
套路是指按照特定的动作组合进行的武术表演,既要求动作准确、协调,也要求表演的力度、节奏感和美感。
散打则是指双方进行对抗性的比赛,根据技击的准确性和力度打分。
器械项目是指使用传统武器进行的表演和比拼,如刀、剑、枪等。
3. 裁判标准武术竞赛的裁判标准主要包括动作技术、表现力和规则遵守等方面。
动作技术是评判选手动作的准确性和完成度,包括动作的形象、规范和标准等。
表现力则是指选手在表演过程中展示的力量、灵活性和美感,评判其整体表现的好坏。
规则遵守是指选手在比赛过程中是否按照规则进行表演或对决,是否有违反规则的行为。
二、裁判法知识讲解1. 裁判组成武术竞赛的裁判一般由主裁判、技术裁判和记分裁判组成。
主裁判负责整个比赛的执法以及判罚,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
技术裁判则是负责对选手的动作技术和表现力进行评判,给出相应的分数。
记分裁判主要负责记分工作,确保比分的准确性。
2. 裁判标准裁判在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判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
在动作技术方面,裁判应该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以及动作的规范性和流畅性。
在表现力方面,裁判应关注选手的力度、灵活性和美感等。
此外,裁判还需要根据比赛规则判定选手的行为是否违反规则。
3. 裁判执法裁判在执法过程中需要做到公正、客观和准确。
裁判应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对选手的表演或对决进行及时评判,并根据评判标准给出分数。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一、比赛规则1.比赛分为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两大类,个人项目包括套路、散打等,团体项目包括对练和队形等。
2.选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名参加相应的比赛项目,但同一选手不可同时参加两个相同或相似的项目。
3.比赛分为多个级别,每个级别设立冠军、亚军和季军等奖项。
具体级别和奖项根据比赛的规模和参赛选手的数量而定。
4.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根据参赛选手的报名情况划定小组进行,决赛则是小组前几名之间的较量。
5.比赛时间、地点、参赛选手的报名要求和奖励等事项由主办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提前公布给参赛选手和相关人员。
二、裁判法1.裁判由具有一定资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裁判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2.裁判要保持客观、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不因个人情绪或喜好影响对比赛的评判结果。
3.裁判需要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判,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细致而公正的打分。
4.裁判应对比赛现场的安全保障负责,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根据比赛规则给予相应的处罚。
5.裁判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与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比赛的正常进行。
三、评判标准1.套路类项目评判主要根据选手的动作技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美感来进行评判。
2.散打类项目评判主要根据选手的攻防技巧、力量和速度来进行评判。
3.对练类项目评判主要根据选手的配合度、技术难度和表演效果来进行评判。
4.队形类项目评判主要根据团队的整体协调性、动作一致性和创新性来进行评判。
5.评判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比赛项目和级别进行微调,但需要保证评判标准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总之,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是确保比赛公正和评判标准统一的重要法规。
通过制定明确的比赛规则和评判标准,从而营造一个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竞技环境,鼓励选手们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技艺,并且提升武术运动的水平和影响力。
2024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

2024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2024年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控制武术比赛和评判过程,确保公正、公平和规范的竞赛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规则和法则,包括赛制、规则、判罚和评分标准。
一、赛制和规则:1.赛事组织:武术比赛由国际武术联合会(IWUF)主导,并在中国武术协会(CWA)的监管下进行。
2.比赛项目:武术套路比赛分为太极拳、南拳、南剑、太极剑、长拳、对练等项目。
3.套路难度等级:根据动作难度划分A、B、C、D四个等级,分别由1-10个动作组成。
4.比赛时间:每个套路的比赛时间固定,分别为1分30秒、2分钟、2分30秒等。
5.套路表演:选手根据规定时间内完成套路表演,评委根据动作技巧、舞台表现和整体效果进行评分。
6.裁判秩序:每场比赛由三名裁判组成,其中一名主裁判,其他两名为副裁判。
主裁判负责最终判决和总分计算。
7.裁判评分:裁判根据动作的标准动作、难度、力量、节奏、整体编排和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
8.淘汰赛规则:淘汰赛采取循环赛制,每位选手都能对阵其他选手,评分累加进行排名。
二、判罚和评分标准:1.规定动作:每个套路都有特定的规定动作要求,选手需要准确地表演这些动作,否则将被扣分。
2.动作难度: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技巧难度调整动作,但过于简单或超出自身能力的动作都会被扣分。
3.姿势和力量:选手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力量,动作刚柔相济,流畅自然,扣分项包括肌肉紧张、力量不足等。
4.整体编排:选手的套路应该有合理的整体编排,包括动作顺序、动作数量和过渡等。
缺乏编排或不协调的动作将被扣分。
5.舞台表现和形象:选手的表演应具有舞台感,包括面部表情、视线、身体语言等。
形象方面,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也会影响评分。
6.倒计时和停顿: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套路表演,倒计时结束后仍未完成的动作将被扣分,停顿超过规定时间也会被计入裁判评分。
7.判罚标记:裁判在比赛中观察选手动作,如果发现违反规则的行为,例如超时、违反动作规定、离开比赛区域等,将做出判罚标记并扣除相应分数。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传统武术是中国古老而庄严的文化遗产,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竞技体育项目。
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许多国内外组织和团体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传统武术竞赛。
为了确保竞赛的公平和规范,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套路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本文将探讨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相关内容。
一、套路竞赛规则1. 套路分级制度传统武术套路在竞赛中根据难易程度和技术要求分为多个级别,在套路的编排和技术要求上会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选手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技术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参赛。
2. 套路要求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中,选手需要按照规定的动作序列和技术要求进行表演。
规定的动作序列需要完整、准确地呈现出来,同时还要注意呼吸、身形、力度等细节方面的控制。
此外,动作的连贯性、节奏感和动作美也是评判选手成绩的重要因素。
3. 套路评分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中,评判员会根据选手的动作表现和技术要求进行评分。
评分主要包括动作完成的准确度、技术的难度和美感。
评分通常是按照10分制进行,选手的最终得分是多名评判员评分的平均分。
二、裁判法1. 裁判组织传统武术套路竞赛通常由裁判委员会组织和管理。
裁判委员会由经验丰富、资格符合要求的裁判员组成。
裁判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试,以确保其具备公正、公平和专业的判定能力。
2. 裁判标准裁判员在竞赛中需遵守严格的裁判规则和标准。
他们需要熟悉套路竞赛的相关规定和技术要求,并准确、公正地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分。
裁判员还需保持专注和客观,避免个人情感和主观偏见对评判结果产生影响。
3. 裁判责任裁判员在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他们需要在比赛中严格按照规则进行评分,确保评分结果的公正和准确。
此外,裁判员还要引导和鼓励选手积极参与竞赛,给予选手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表现水平。
4. 裁判纪律裁判员在竞赛中需遵守严格的纪律要求。
他们不得违反评判规则和标准,不得有舞弊行为,不得接受或索取选手和相关方面的贿赂。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第一章竞赛组织机构第一条竞赛委员会根据不同的比赛规模,可设立竞赛委员会、竞赛部或竞赛处。
由负责竞赛业务的行政人员若干人组成。
在大会组委会统一领导下,负责整个大会的竞赛组织工作。
第二条竞赛监督委员会一、竞赛监督委员会为竞赛的监督机构。
表(四)检录长1人。
二、辅助工作人员的组成(根据比赛规模,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人员)(一)竞赛电子系统操作人员每场地1-2人。
(二)编排记录员3-5人。
(三)检录员每场地2-3人。
(四)宣告员1-2人。
(五)放音员1-2人。
(六)摄像员每场地1-2人。
第五条裁判员的职责一、总裁判长(一)组织领导各裁判组的工作,保证竞赛规则的执行,检查落实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二)解释规则、规程,但无权修改规则、规程。
(三)在比赛过程中,根据比赛需要可调动裁判人员工作,裁判人员发生严重错误时,有权处理。
(四)审核并宣布成绩,做好裁判工作总结。
二、副总裁判长(一)协助总裁判长的工作,并可重点负责竞赛中某一部分的工作。
(二)在总裁判长缺席时,代行其职责。
三、裁判长的职责(一)组织本裁判组的业务学习和实施裁判工作。
(二)执行比赛中对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重做、集体项目少于规定人数、配乐项目不合保证竞赛注释:1.10-15abc.同一时间的两个场地宜安排不同项目、不同组别的比赛。
d.同一项目的比赛应尽量集中在一起比完,若参赛人数多,也应注意安排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场地进行,中间不宜间隔,力求在同等条件下进行。
e.每一个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最好只安排一项;若必须进行两项比赛,则应考虑有比较充足的间歇时间。
f.每一项目比赛的第一出场者,力求分散到不同的队中,使各队机会尽量均等。
g.每项比赛第一位出场者,力求分散到不同的运动队;如果一个运动员,出现两次以上第一个出场比赛的情况,应作适当调整。
3.项目分类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第一类:形意、八卦、八极第二类:通臂、劈挂、翻子第三类:地躺、象形第四类:查、花、炮、红、华拳、少林等传统器械:单器械;双器械;软器械七、检录长的职责(一)负责在赛前协调安排布置场地,落实各场地检录处位置、运动员入场和退场的位置及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
法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开展武术竞赛的目的,在于广泛的交流经验,该进教学与训练工作,推动群众性武术运动的开展,不断的促进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
竞赛通则
一、竞赛性质:个人赛。
二、竞赛项目:棍术。
三、进场、退场、起势、收势、套路计时、配乐、礼节。
1.运动员听到点名后,应立即进场待裁判长示意后,即可走向起势位置。
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计时开始)。
2.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后,须并步收势(计时结束),再转裁判长行注目礼,然后退场。
3.运动员应在同侧场内完成相同方向(左右不得超过90度)的起势与收势。
4.计时以临场裁判组的计时表为准。
5.除集体项目外,任何项目在比赛时均不得配乐。
6.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和赛后示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评分办法与标准
一、棍术评分及标准
(1)评分裁判员的组成:由评判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的裁判员四名组成。
(2)裁判员评分: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规格分值为7分,演练水平分值分,服装要求为1分。
1.动作规格分的评定
(1)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的动作规格要求,减去该动作规格中出现的错误扣分和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规格分。
(2)动作规格的评分标准:该类分值满分为7分。
(见附表)
①动作规格扣分
②其他错误扣分
2.演练水平的评定
(1)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表现的整套演练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在功力(劲力、协调)、演练技巧(精神、节奏、风格)、编排(内容、结
构、布局)等方面的标准,整体比较,确定扣分,从该类分值中减去应
扣分数,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
(2)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该类分值满分为3分。
(见附表)
①劲力水平分值为1分(劲力、协调各占0.5分)。
②演练技巧分值为1分(精神、节奏各占0.5分)。
3.裁判员的示分
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必须是0或5。
4.应得分数的确定
(1)动作规格应得分与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数。
(2)动作规格应得分与演练水平得分的确定:四个裁判员评分,取四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应得分;运动员的应得分数只取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小数点后第三位不作四舍五入。
5.最后得分的确定
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再加上“服装”加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二、裁判长的扣分
1、起势、收势
2、重做
3、出界
4、平衡时间不足
5、套路完成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时间
6、器械、服装不符合规定
7、动作组别不够
8、规定套路的动作缺少或增加
9、指定动作的扣分
三、裁判长对评分的调整
当评分出现明显不合理现象时,在出示运动员最后分数前,裁判长可召集场上裁判员协商或同个别有关裁判员协商,改变分数,被确定该分的裁判员必须服从。
四、示分方法
比赛中采用公开示分的方法,既得到信号后,每个裁判员都要公开示分。
五、名次确定
按最终得分的大小进行名次确定,初赛和复赛总分相同时,在复赛结束后在进行比赛,确定同分数两组的名次大小。
完成套路时间及场地确定
一、比赛场地的规定
1、个人项目的场地:长14米、宽8米,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2、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二、棍术完成套路时间:不得少于1分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