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优质美术教案《风车转转转》
《风车转转转》教案(精选3篇)

《风车转转转》教案(精选3篇)《风车转转转》篇1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风车的结构 2、技能目标:学会制作风车的步骤以及对折3、情感目标:体验风车转动的快乐活动准备 1、手工纸、剪刀、胶棒、图钉、带橡皮的铅笔 2、制作好的各种风车活动过程导入:播放《大风车》音乐教:小朋友们都听过这首歌曲,里面唱的是什么?一、出示风车,分别观察外观师做了几种漂亮的风车,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它们的外观分别都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制作这种稍微简单一点儿的风车,小朋友你们知道怎样才能让我们制作好的风车转起来吗?教师演示两种方法,看看能不能让风车转起来。
小结:孩子们你们说的都对,风车离不开风娃娃,因为用嘴吹会产生风所以风车可以转动。
在室外只需要小朋友们迎着风跑起来就可以啦。
二、了解风车的结构孩子们你们知道风车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吗?(风叶、轴、杆)我们用图钉代替轴、用铅笔代替杆。
三、教师讲解制作步骤第一步:说出有四个角,两个角对折,另外两个角再对折,一定要压实。
第二步:沿着折线的痕迹用剪刀向中心剪去,注意不要剪到头。
第三步:任意取出一个角,在上面涂上胶,然后向中心粘,隔一个粘一个。
第四步:用图钉将制作好的风车固定在铅笔的橡皮上,注意不要按的太紧。
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不要拿着图钉玩耍、不要把图钉拔出来。
一会让我们一起出去体验风车转动的快乐吧!小结:引导孩子说出制作风车的四个步骤四、幼儿制作,教师指导活动延伸:希望小朋友们回家之后可以跟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做!《风车转转转》教案篇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直接出示漂亮的风车,大大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为了让幼儿能够直接感受风车的转动轨迹,我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一个风车,鼓励幼儿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在幼儿探索的同时,我还播放了优美的背景音乐,让活动的氛围更加温馨、热闹。
为了让幼儿对风车转动轨迹又更具体的认识,我直接操作给孩子们看,茹:怎样画螺旋线、色彩的搭配等,帮助孩子们学习一些关键的技能。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车转转转》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风车转转转》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风车的形态和转动方式,培养幼儿对风的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和装饰风车,培养幼儿的美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风车制作任务。
二、教学准备材料1.彩色纸和卡纸2.铜线或麦杆3.颜料和刷子4.剪刀5.胶水6.图片或视频素材:风车的图片或视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风车的图片或播放风车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风车的形态和特征。
•引导幼儿思考:风车是如何转动的?我们可以用风车来做什么?2. 创作(2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一个组长,其他成员给组长提供帮助。
•给每个小组发放彩色纸和创作工具。
•通过教师示范,向幼儿展示如何制作风车。
步骤如下:1.幼儿在彩色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装饰。
2.使用剪刀将彩色纸剪成正方形。
3.幼儿将剪好的彩色纸对角线对折,并在对角线交叉点处剪一个小口。
4.幼儿将每个角折到小口的位置,使彩色图案呈现风车的形态。
5.幼儿将铜线或麦杆穿过小口,固定在风车的中心位置。
6.幼儿可以使用颜料和刷子,给风车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 展示与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制作的风车,同时解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
•幼儿们互相欣赏和表扬彼此的作品,鼓励和激励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4. 教学反思(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询问幼儿们对风车制作过程和结果的感受和反思。
•引导幼儿回答以下问题:–制作风车的过程有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你觉得风车的转动和颜色有什么关系?–制作风车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小组合作的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学习反思,鼓励幼儿继续发扬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并指出幼儿在本节课中取得的进步和突出表现。
四、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制作风车的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艺术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大班美术教案《风车转转转》

大班美术教案《风车转转转》教学目标:1.了解风车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折、剪、塑等。
3.培养幼儿观察、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纸张(颜色纸、普通白纸等)。
2.剪刀、胶水、铅笔、圆规等工具。
3.清晰的风车结构模板。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导观察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个纸风车的实物或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其组成结构,分析风车的转动原理。
第二步:制定计划在幼儿的帮助下,老师给幼儿提供制作风车的纸张以及工具,让幼儿自主选择颜色纸张并规划样式和尺寸。
第三步:动手制作1.折叠纸张:将幼儿所选的纸张对折,然后再将其对折一次,形成一个小正方形。
2.剪切、插孔:将封闭的小正方形的四个角各剪一个1-2厘米的小口,以形成四个三角形,在上下两边的三角形中分别剪一个可以插入圆珠笔住的小孔。
3.折叠、剪切:将红色纸张对半折叠,将紫色纸张切成1x10cm的细条,黄色纸张剪成8x8cm正方形和6x6cm正方形,并将6x6cm正方形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4.塑造:将红色纸的边缘剪成波浪形,黄色纸的角剪成圆形,将6x6cm正方形对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将其调整为一个小小角度。
5.组装:将米色纸张折成张角,并在折缝处抹上胶水,然后将它和剪好的其他纸张按照模板规定的顺序和方向与之组合,最后将插孔处插入圆珠笔住的小孔内,即可完成风车的制作。
第四步:展示分享老师要求每个孩子分享他们的风车成品,并和孩子一起比较不同之处,并欣赏它们的旋转和变幻,引导幼儿尝试对不同的纸张颜色、尺寸、形态等进行探究发现。
教学评价: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持耐心,并鼓励孩子进行自由和创造性的操作。
在教学结束时,老师应当对孩子的风车制作进行逐一点评和赞扬,以此来肯定幼儿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进步。
同时,老师可以邀请幼儿同样进行群体评价和分享,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供一个机会。
教学拓展:1.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纸风车的样式,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意教案】最新幼儿教育-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风车转转转(四篇)

教师:谁愿意用动作表现“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是真么样子呢?
*教师注意用语言营造意境,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的兴趣: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呀!
洁白的鹅群游在碧绿的水面, 水里倒映着它们美丽的影子,红红的脚掌轻轻划着清澈的河水。它们向天空伸展着长长的、优美的颈项,唱着快乐的歌。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比较,引导幼儿发现《太阳也跳舞》在图案、色彩上的特点,加深幼儿对这幅画的理解。
2、介绍画家,初步理解抽象画的含义。
3、介绍米罗的其他作品,感受米罗作品的童趣。
三、添画。
按照米罗作品的特点,幼儿试着模仿作品中的图形符号丰富画面。
课后反思:
以往的美术欣赏活动,我们习惯于让孩子看看、说说、画画,形式很单一,感觉孩子的兴趣也不浓厚。因此,本次活动我设计了默画--比画--添画三个环节。每一环节中,我都遵循动静交替的原则,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把教育目标分解成可以具体实施的一个个教育行为,寓教于乐,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欣赏作品中鹅的布局。
教师:画家画了这么多美丽的鹅,他在画面上又是怎样安排这些鹅的呢?如果我们把鹅都挤在一起好不好?画家是怎么做的?哪里的鹅安排的密一点?哪里又疏一点?谁来指一指?这么多鹅像排着队一样,如果我们把它们排成一条直线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画家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用手来指一指。他这样处理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2、在默画、比画的过程中,发现《太阳也跳舞》在造型、用色上的特点。
3、在欣赏的过程中能手脑并用,乐意表达,乐意创作。
活动准备:
PPT,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默画,初步欣赏作品。
1、快速欣赏绘画作品《太阳也跳舞》,体验名画带给自己的视觉冲击力。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风车转转转》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风车转转转》教案概述:本节课是针对大班幼儿开展的美术课,主题为《风车转转转》。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幼儿对风车的认识和创造力,学习画风车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同时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1. 认识风车,了解风车的形状和作用。
2. 学会画风车的基本步骤,培养绘画技巧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风车模型或图片。
2. 彩纸、颜料、刷子等绘画工具。
3. 制作风车的材料,如纸杯、剪刀、双面胶等。
4. 画画用具。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出示风车模型或图片,向幼儿们展示,并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叫风车。
”2. 提问:“你们知道风车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幼儿回答。
探究:1. 教师给幼儿们分发彩纸、颜料、刷子等绘画工具,让幼儿们自由发挥画一张风车的画。
2. 教师在幼儿们画画的同时,向幼儿们演示画风车的基本步骤。
- 首先,用铅笔画两条线,一条垂直向上,一条水平穿过中间。
- 然后,在水平线上画一个正方形作为风车的底座。
- 在风车的底座上画一个十字形,分成四个小区域。
- 最后,用彩纸或颜料将风车的叶片涂上颜色。
3. 教师引导幼儿们按照演示的步骤,一起画一幅大的风车画。
展示:1. 教师把幼儿们画好的风车画挂在墙上展示,并夸奖他们的绘画能力。
2. 教师鼓励幼儿们展示他们自己画的风车,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延伸活动:1. 教师组织幼儿们分组制作风车。
2. 使用纸杯作为风车的底座,剪开四个小口,将风车叶片固定在纸杯上,然后用双面胶将纸杯固定在一根竹签上。
3. 教师带领幼儿们到室外,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况,并让幼儿们体验到风的作用。
总结反思:1. 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刚刚的学习内容,复习绘画风车的基本步骤。
2. 教师引导幼儿们思考课堂学习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教师对幼儿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对美术创作的自信心。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风车转转转》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风车转转转》教案名称:风车转转转教案类型:美术适用对象:大班学生教案时长:1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风车的形状和结构。
2. 能够通过剪纸的方式制作一个简单的风车。
3. 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纸张(建议使用彩纸)2. 剪刀3. 铅笔4. 颜料和刷子5. 活动课件或图片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让学生观察教案准备中的图片或课件上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风车的形状和结构。
教师可以适当提问,如“你们见过风车吗?它是什么样子的?”等。
步骤二:教学(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剪纸制作风车的步骤,并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教师可以用手势或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使用铅笔在纸张上画出风车的形状。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3. 学生使用剪刀剪下风车的形状,然后轻轻折叠其中的四个角,使它们在中心交叉。
4. 学生使用颜料和刷子为风车上色,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意选择颜色。
5. 学生等颜料干燥后,可以在风车的中心穿过一根细棍或饮管,使风车能够转动。
步骤三:实践(25分钟)1. 学生拿着自制的风车,互相欣赏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2. 学生可以站在窗边或户外,让风吹动风车,观察风车的转动情况。
3. 学生还可以尝试其他的颜料、图案和材料来装饰自己的风车,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步骤四: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个制作过程,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比如“你们喜欢制作风车吗?你们的风车转起来了吗?”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风车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如花朵、动物、卡通人物等。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制作风车,如纸板、塑料、羊毛等,比较它们的质感和效果。
3. 学生可以互相交换风车,进行交流和欣赏。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制作风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成品的完成度,以及学生对风车的转动情况的观察和描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幼儿园大班优质美术教案《风车转转转》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美术教案《风车转转转》教学背景这是一节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的教案,主要面向3-4岁的儿童。
本次课程涉及到色彩、形状及手工制作等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包括红色、蓝色、黄色等基本颜色;2.能够识别基本的图形,例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3.通过手工制作,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4.提高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放置一个风车在课桌上,让学生觉察立体、形状及色彩等元素。
2. 学习色彩老师让孩子们用蜡笔或彩笔涂色以及讲解红、蓝、黄三种基本色和彩色的组合。
3. 学习形状老师通过图画或实物,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形状,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并通过抢答的方式让孩子们认知形状。
4. 制作风车老师放置制作优质风车的材料给每个孩子,包括用色纸剪成不同的图形,以及木棒及意大利面通等其他工具。
孩子们跟随老师的教导,将色纸剪成不同的形状,逐步构成风车的各个部分,并用适当的颜色涂绘。
通过自己亲手制作,让孩子们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同时由于手工制作过程需要体现精细、耐心、集中等品质,也帮助孩子们发展良好的品格。
5. 结尾环节老师在结尾环节要给予肯定,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车,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造过程。
通过结尾环节的互动,帮助孩子们连通课程,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细致耐心而不丢失孩子的兴趣及注意力;2.在给孩子们讲解时要简洁明了、大众化,适合听众年龄及认知;3.在实践环节,及时给予鼓励、肯定;4.通过互动环节给予孩子多种形式的自我认知和分享的机会。
总结本节课以风车涉入美术教育,通过不同方式,使学生们学会了基本的色彩和形状知识,并通过手工制作起到激发创造力,提高兴趣的效果。
此次教案不但为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美术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自己实践,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认真态度等优良品质。
风车转转转幼儿园大班优质美术教案

风车转转转幼儿园大班优质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教材为《创意美术》。
主要围绕“风车转转转”主题展开,详细内容涉及第二章“有趣的旋转”,通过引导幼儿观察风车的特点,了解旋转的趣味性,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车的结构特点,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进行美术创作。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旋转的方法进行美术创作。
重点:观察风车的结构特点,掌握绘画和剪贴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模型、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展示板。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风车模型,让幼儿观察风车的结构特点。
(2)让幼儿动手操作,感受风车旋转的趣味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绘制风车,讲解绘画技巧。
(2)教师示范如何剪贴风车,讲解剪贴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根据观察和示范,自行绘制风车。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
4. 创作展示(5分钟)(2)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各自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风车的结构特点。
2. 绘画和剪贴技巧。
3. 旋转风车的创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旋转的风车。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个具有创意的旋转风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绘画和剪贴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风车,如:废旧报纸、彩纸等。
(2)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风车在不同环境下的旋转情况。
(3)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旋转风车的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
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优质美术教案《风车转转转》
活动目标:
1、幼儿选择合适的多种材料制作风车。
2、初步感受风车转动与风力大小及材料的关系,体验获得成功的
快乐。
设计意图:
最近,我们开展了有关风车的系列活动,在一次多媒体活动开展
之后,在孩子们中引发出许多不同的疑问和意见:
”为什么风车要叫风车?…”、”风车为什么会转动?…”、”
风车都是用纸做的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解答孩子们所提出的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科常现象的兴趣,
教师也初步尝试在整个活动中注入”Handson”教学的新理念。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开展子题一、子题二活动。
2、”大风车俱乐部”环境布置、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3、幼儿收集的多种材料、提供各种操作工具。
重、难点:
1、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风车。
2、风车的固定与叶片的制作。
活动过程:
一、讲讲风车
1、以”大风车俱乐部”的形式导入活动。
2、教师扮演主持人”闵闵姐姐”,引出今日话题:风车
3、主持人出示一辆风车:”你们认为要做成功一辆风车应该要什
么条件呢?
4、小结:除了刚才你们说的这些条件,制作风车的材料也要注意,那用纸可以来制作风车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一辆风车呢?
5、主持人播放多媒体幻灯:今天闵闵姐姐带来了一辆很特别的风车,我们来看看这辆风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做做风车
1、今天请你们到大风车剧场来参加节目,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
参加我们的巧手比赛,就是请你们用各种材料来做风车。
这些都是你
们自己收集的材料,制作风车前仔细想想,这些材料中有哪些适合做
风车?
2、幼儿选择材料之后,主持人请几位幼儿介绍一下,他们选择的
材料和原因:为什么要选择这几种材料来制作风车?
3、主持人重点指导:风车车身与把杆的固定和风车叶片的制作。
三、评评风车
1、谁愿意把你制作的风车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呢?也可以把你特别
的想法告诉大家。
2、主持人小结:其实在生活中风车不仅仅是让小朋友玩乐的玩具,还有很多风车有着自己特殊的用途,等待着小朋友们一起去发现、去
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