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概述

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概述

记叙文写作概述一、记叙文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局)。

二、描写的种类与方法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即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特定的地域、经济文化氛围及人际关系等,对于突出主题、塑造人物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即人物所处的各种客观自然条件和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情节展开的自然场景和人物生存活动的具体空间。

对于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和表现人物的心境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描写,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定要和事件的发展、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想适应,一定要为表现主题服务,不能脱离。

人物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要使人物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就必须对人物进行具体的描写。

描写要切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切合人物的思想品德,切合人物在事件变化中的转变,不可概念化。

景物描写自然景物、人造景物(包括动态和静态、群体与个体等)。

景物描写应注意顺序和角度,如移步换景、时节变景、定景换点等,又如视角(俯、平、仰,远、中、近)、动静、点面、声音、色彩、光线、气味、温度等等。

三、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必须自然合理,决不可牵强附会,更不能无中生有。

情感和认识必须来自于记叙和描写,必须切合具体的情境。

四、记叙文的选材选材的根本原则是要切合主题,能够充分表现主题。

具体来说,选材一要精,二要真,三要新,四要小。

所谓精,就是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即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材料。

所谓真,就是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即选择自己有切实经历或感受的材料。

只有真,才能写出真情、真知,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才能令人信服。

所谓新,就是选择新颖的材料———生活中的新鲜事,或者老素材有新发现;而且还要力求选择生动的材料,材料本身新鲜生动,文章也就容易写得活泼新颖。

所谓小,就是选择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小事,以小见大,用一滴水来反映太阳的光辉。

要使自己材料丰富,随时可用,就要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多读好书、好诗,多多积累,并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感悟。

记叙文知识点 记叙文知识点归纳

记叙文知识点 记叙文知识点归纳

记叙文知识点记叙文知识点归纳记叙文知识点1、记叙文的特点: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的中心思想通过写人、叙事来表达。

2、记叙文的六要素心要素是:人物和事件。

3、记叙文的线索: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1)线索的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①以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物线):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贯穿全文。

②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事线):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

③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人线):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展开。

④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展开(感情线):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⑤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为线索(时间线、地点线):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⑥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见闻线):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温馨提示:有些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作用。

明线一般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主要事件。

暗线一般是作者的情感。

如《背影》《枣核》的线索就是标题;《故乡》的线索是我回乡的见闻和感受……有的记叙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背影》的线索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父子深情;《枣核》的暗线是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深情。

(2)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的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推动情节的发展(3)寻找线索的方法: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④作者的思想情感⑤某一人的见闻感受⑥有的线索较隐含,需要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4.记叙的顺序:(1)顺叙的作用:(2)倒叙的作用:(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的作用:(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①对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②丰富人物形象或烘托相关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中心或表达作者的美好情感③照应上文或为下文作铺垫。

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大全记叙文是一种描写故事或事实经过的文体,通过叙述人物、事件和场景来传达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下面是记叙文的基础知识大全,包括定义、特点、写作方法和技巧。

一、定义:记叙文是一种以讲述的方式来叙述人物、事件或故事的文体。

它强调按照时间顺序生动地叙述事情的发展过程和情节的推移,通过描写人物行动、语言和心理等细节来塑造形象,以达到情感或思想的表达。

二、特点:1. 叙述性:记叙文的主要任务是叙述,以基本的事实和事件为中心,并通过描写细节和引发读者的联想来使读者对故事或事件产生共鸣。

2. 连贯性:记叙文的叙述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展开,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并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3. 具体性:记叙文注重描写人物、事件和场景的具体细节,通过丰富的描述和生动的语言来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或意义。

4. 个性化:记叙文可以突出个人观点和情感,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进行叙述,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写作方法:1. 确定叙事目标:写作前应明确想要传达的信息或情感,确定好自己要写的故事或事件,以及叙述的重点和方向。

2. 角色设定:确定好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设定他们的性格、外貌和背景等细节,使角色更加鲜活和可信。

3. 时间和地点: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便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点变化来叙述故事,增加连贯性。

4. 情节安排: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故事发展的情节,合理安排事件的顺序和时间跨度,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5. 描写细节: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状态等细节来塑造形象,使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和同情,进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意义。

6. 语言运用:运用形象、具体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场景和情感,使读者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使叙述更加通顺和易懂。

四、写作技巧:1. 开门见山:在开头就交代清楚故事的主题或事件的重要背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记叙文有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记叙文六要素
(一)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显得尤为关键。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行动描写
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

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2.肖像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

为此外貌描写应能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又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等符合,切忌面面俱到。

3.语言描写
4.心理描写
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是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时间、地点
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几种方式。

一般写作用顺叙,但为了突出结局,可以采用倒叙的方法,这可以设置悬念。

插叙、补叙往往起到扩充文章内容,丰富文章表达的作用。

(三)情节
情节是一个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

它一般由起因,经过,结果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记叙文知识

记叙文知识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 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 事件的发展情况。 • 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 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 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 说明:补充交代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 • 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直接发表评论,点明记叙的意图, 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办法,抒发作者 强烈的感情。抒情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在记叙描写中抒 情。
•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 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 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 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 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 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 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 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 一个是“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对这一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
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 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 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 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 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一、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表达、描写人物、大事、景物的文章。

即通过人物的言行、事情的经过,来表达肯定的中心思想。

或者说,记叙文是通过记叙人物、大事,来说明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不是狭义的文体概念,它是泛指以表达、描写为主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文章。

写人、记事、摹景、状物均属广义的记叙,以这些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叫记叙文。

[ 记叙文的特点]1、以人、事、物、景为写作对象;2、以表达、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3、通过对事物的描述,用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的思想感情。

4、记叙文的主题,一般是通过对人事物的描述表现出来煌,而不是由作直接讲出来的。

二、记叙文的类型A、一般来说, 记叙文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简洁记叙文':只记一人一事,篇幅比较短小;另一种是"冗杂记叙文':所记的人和大事,不限于一个或一件;写作方法也比较冗杂。

记叙文包括范围很广,童话、故事、散文、游记、参观记、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回忆录、家史、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B、记叙文本身也较冗杂,它又可公为四种类型: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写人、记事,只是侧重不同,二者密不行分。

写人要叙事;记事要有人。

只是人、事在不同的文章里描述的程度不同:写景、状物有亲密关系,其实质是咏物抒情,"情景作文'是二者合一之表达。

景也是物(是有欣赏价值的物),关键在"情',然"情'之依托物,乃景、物及表达方式(表达、描写、谈论等)。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但它并不排斥谈论、说明和抒情。

冗杂的记叙文,往往是表达、描写、谈论、和抒情互相结合。

为什么会这样来表达呢?1、由于在记叙文中,所写的人、所记的事、所描摹的事物,总要有的看法,总要表达自已的感情。

这种对人或事物发表看法,进行评论这就是"谈论';这种对人或事物,表达自已的爱憎感情这就叫"抒情'。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记叙文含义: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初中课本中的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游记、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一、记叙文的范围从一个大范围看:记叙文有一般记叙文和特殊记叙文之分。

其中一般记叙文就是简单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而抒情意味浓郁的散文和有着虚构情节的小说就属于特殊记叙文的范畴。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首先注意弄清文章的体裁,然后根据不同的特点认真答题。

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写论说情)狭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

广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二、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关于记叙文阅读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记叙文、新闻、通讯)1.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理解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3.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得当。

4.理解和分析记叙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5.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三、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例如:1.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记叙文的知识点归纳

记叙文的知识点归纳

记叙文的知识点归纳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通过描写人物、事件、环境等,来展现事物的变化过程和人物的经历。

以下是记叙文的知识点归纳:一、记叙文的基本要素1. 人称: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第二人称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亲切感;第三人称则能更客观地展现事件。

2. 时间:记叙文要明确时间,包括时间period(时代)、时间point(时刻)和时间relation (时间关系)。

正确把握时间,有助于读者理解事件的发展脉络。

3. 地点:记叙文中的地点包括空间location(地点)、space relation(空间关系)和atmosphere (氛围)。

地点的描述有助于读者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

4. 人物:记叙文要描绘人物形象,包括外貌、性格、动作、语言、心理等。

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人物的内在品质和情感变化。

5. 事件:记叙文要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

事件的描述要有起伏、波折,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记叙文的结构1. 导入:引出记叙文的背景、人物、事件等,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2. 主体:详细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人物的动作、心理、对话等。

3. 高潮:事件发展到最紧张、最激动人心的阶段,是文章的关键部分。

4. 结局:叙述事件的结果,包括人物的命运、情感变化等。

5. 尾声:总结全文,点明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记叙文的写作技巧1. 描述:通过细节描写,使人物、事件、环境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知力。

2. 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

3. 心理描写: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4. 象征手法:运用象征手法,暗示文章主题,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5. 抒情议论:在记叙过程中,适时加入抒情、议论,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四、记叙文的语言特点1. 生动性: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
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
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1.2015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2.关于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及基础知识
3.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4.写作的基础知识
5.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写作常识
6.写作基础知识—散文的写作
7.写作基础知识—公文的写作
8.写作基础知识:小说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