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运动治疗策略

合集下载

2023年糖尿病诊疗指南全文译文

2023年糖尿病诊疗指南全文译文

2023年糖尿病诊疗指南全文译文摘要:1.引言2.糖尿病的类型和诊断3.糖尿病的治疗策略4.糖尿病的监测和并发症管理5.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6.特殊人群的糖尿病管理7.糖尿病的预防与筛查8.结论与未来展望正文: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影响着数百万人。

为了提供最新的糖尿病诊疗方法和建议,世界卫生组织于2023年发布了一份糖尿病诊疗指南。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份指南,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士更好地管理糖尿病。

一、引言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造成严重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

为了提高糖尿病的诊疗水平,世界卫生组织编写了这份糖尿病诊疗指南。

二、糖尿病的类型和诊断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2型、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四种。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通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主要发生在成年人;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各种遗传性和获得性原因导致的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

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是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此外,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高血糖的疾病。

三、糖尿病的治疗策略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类型和病情,选用合适的降糖药物,如口服药物、胰岛素等。

2.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3.并发症管理:针对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进行早期筛查和综合管理。

四、糖尿病的监测和并发症管理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肾功能、眼底、神经功能等相关检查。

早期发现并控制并发症的风险,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

五、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1.饮食管理: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控制总热量摄入。

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目标

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目标

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目标
一、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目标二、2型糖尿病饮食禁忌三、 2型糖尿病吃什么水果好
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目标1、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目标
1.1、以减肥为目的:坚持每日上下楼梯(或中速跑步)60~90分钟,或以普通速度步行2~3小时。

1.2、以降低血糖为目的:将每天摄入能量10%~15%左右列为运动中消耗。

举例:100市斤成人20分钟运动,上下楼梯(或中速跑步)消耗100大卡,普通速度步行消耗50大卡,游泳消耗200大卡。

1.3、达到安全运动强度:即运动中最大脉率的60%。

简易计算法:170-年龄。

1.4、以代谢控制指标衡量:定期复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到理想控制为佳。

2、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2.1、双胍类(如二甲双胍)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2、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

2.3、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此类药物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

不过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2.4、苯甲酸衍生物类(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糖尿病康复运动

糖尿病康复运动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康复运动疗法是糖尿病基本治疗方法之一。

尤其对Ⅱ型糖尿病治疗效果较大.也在糖尿病防治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运动治疗的方法和组成:一、准备活动、锻炼部分和最后放松活动。

(1)准备活动:5-10分钟的四肢和全身活动。

如步行、太极拳和各种保健操。

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冬季准备活动时间相应延长。

(2)运动锻炼:是核心部分。

通常适用于糖尿病人的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称耐力运动,主要由机体中大肌肉群参加的持续性运动。

运动心率相当于最高心率的7O-80%。

(3)放松运动:每次运动结束后有5-10分钟放松运动。

如慢走、自我按摩或其他低强度活动。

二、运动量的掌握、运动量的大小是由运动的强度、时间和频度三因素决定的。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决定了运动效果。

运动强度达到50%最大摄氧量时.才能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功能。

(2)运动时间:可自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30-40分钟。

可穿插必要的时间,达到靶心率累计时间以20-30分钟为佳。

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共同决定了再次运动的量。

(3)运动频度:每周3-4次最适宜。

但运动间歇超过3-4天。

则运动锻炼的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少.难以产生疗效,运动锻炼不应间断。

运动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轻度和中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为最佳适应症,1型糖尿病患者只有在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良好时,方能进行适当的运动。

二、禁忌症:糖尿病患者发生一下情况时禁忌运动,①急性并发症如酮症、痛症酸中毒及高渗状态,②空腹血糖>15.0mmol/L或有严重的低血糖倾向,③感染,④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⑤严重糖尿病肾病,⑥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⑦严重糖尿病足,⑧新近发生的血栓。

三、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①必须要有热身活动和放松运动,以避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或肌肉关节的损伤,②适当减少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剂量,以防发生低血糖,③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应避开运动肌群,以免加快该部位的胰岛素吸收,诱发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与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与指导

轻度运动
购物、散 步、做操 太极拳 气功等
中度运动 稍强度运动
快走、慢跑 骑车、爬楼 梯、健身操

跳绳、爬 山、游泳 球类、跳
舞等
四、有氧运动的益处
预防及延缓并发症 控制血糖 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调整血脂代谢 降低血压 控制体重 活血
改善心肺功能 防治骨质疏松 增强身体灵活度 放松紧张情绪
五、运动治疗的原则
因人而异 适可而止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六、运动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 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 稳定的1型糖尿病 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二)禁忌症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 严重糖尿病肾病,严重糖尿病足 严重的眼底病变,新近发生的血栓 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血糖控制不佳,频发低血糖
十二、运动中的注意点
运动即将结束时,再做5—10分钟的恢复 整理运动,并逐渐使心率降至运动前的水平 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
十三、其它注意事项
运动的选择简单、安全。运动时间相对固定,强 度相对固定,切忌运动量忽大忽小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运动前最好将胰岛素注射在 腹部,因为肢体的活动使胰岛素吸收加快、作用 加强,易发生低血糖
Thank you !
体,应避免运动 空腹血糖小于5.6mmol/L,应摄入额
外的碳水化合物后,方可运动 其它:糖果、急救卡、告之家人等
八、运动的方式和时间
选择适合自己,且易于坚持的运动方式 保持有一定的运动时间(每周5次) 注意降糖药、运动、饮食量变化的协调(避开降糖药 作用的高峰期)防止低血糖
九、强度、时间和频率
三、运动的种类:
有氧运动:大肌肉群的运动,连续性的运动, 可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使心肺活动加强 常见的形式有慢跑、游泳、骑车、快走、打球等

糖尿病的治疗指南

糖尿病的治疗指南

糖尿病的治疗指南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和管理。

以下是一份糖尿病治疗的指南,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和管理相关风险。

饮食控制1.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合理分配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避免过量摄入。

2.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3. 选择健康的脂肪: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

4. 控制饮食热量:根据个体情况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超过需求。

运动和体重管理1. 运动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方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2.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运动计划:参考医生或专业教练的建议,制定适合个体情况的运动计划。

3. 控制体重:合理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

药物治疗1. 胰岛素注射治疗: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2型糖尿病无法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的患者,需要胰岛素注射治疗。

2. 口服药物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根据医生的建议选用合适的药物。

定期检测和随访1. 定期监测血糖:掌握自己的血糖水平,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血糖监测。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3. 定期随访: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1. 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糖尿病的风险,应坚决戒烟戒酒。

2. 定期眼底检查: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 及时处理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为糖尿病的治疗指南,但请注意,这仅为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请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 注意:以上内容为提供一般性建议,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制定。

本文档中的内容可能需要与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最新研究保持一致。

请在对内容进行引用之前,确认其可靠性。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方案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控制总热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运动量,合理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保持能量 平衡。
避免低血糖反应的措施
规律饮食
遵循定时定量的饮食原 则,避免长时间空腹或
暴饮暴食。
合理搭配食物
在饮食中适当搭配高纤 维食物和优质蛋白质, 以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随身携带零食
在外出或运动时随身携 带一些含糖零食,如糖 果、饼干等,以备不时
神经病变并发症预防
1 2
控制血糖
保持血糖稳定是预防神经病变的关键,通过合理 的饮食和药物治疗,避免血糖波动。
足部护理
定期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伤。
3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剧神经病变,应尽量避免。
眼部并发症预防
定期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眼 部并发症。
均衡摄取各种营养素,包括碳水 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
选择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如全谷类、蔬菜、水果、豆类、
坚果、瘦肉和低脂奶制品等。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和种类 ,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 物。
适量摄取富含纤维的碳水化合 物,如全谷类、豆类、水果和 蔬菜。
避免或限制高糖食品的摄入, 如糖果、甜饮料和甜点等。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和运 动方案
汇报人:XX 2024-01-25
目录
• 引言 • 饮食控制方案 • 运动方案 • 饮食与运动结合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管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阐述糖尿病患者的饮 食控制和运动方案的 重要性

糖尿病患者适宜的运动疗法

糖尿病患者适宜的运动疗法

糖尿病患者适宜的运动疗法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并不是越剧烈越好,运动强度要根据自己的年龄、体重、血糖水平、心肺功能状态等情况,制定适宜自己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太大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运动强度太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

体育运动有“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之分。

“有氧运动”是在运动时吸入的氧气能满足人体氧化代谢之需,一般是中小强度、反复多次的运动。

“无氧运动”则是在运动时运动量超出了自己的心肺负荷能力,吸入的氧气不能满足人体氧化代谢之需,人体组织中进行了无氧代谢。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要根据自己的心肺功能状态进行“有氧运动”,超出自己心肺负荷能力的剧烈运动不可取。

进行有氧运动可增加心、脑血液的氧供应,增强大脑的活动量,对缺血性心脏病十分有利。

运动后可使人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

此外,足够的氧供应还可促使脂肪代谢,有利于消耗体内堆积的剩余脂肪。

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如何确定运动强度:我们知道,糖尿病病人要根据自己的心肺功能状态进行“有氧运动”,所以糖尿病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就是控制在既达到了运动治疗的目的,又不能过分剧烈进入“无氧运动”状态。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可以根据自己运动后每分钟的心脏跳动次数和自我感觉进行判断。

“有氧运动”的目标心跳次数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目标心跳次数=(220-年龄)×60%~80%运动的时间:每次连续运动的时间一般不能少于20分钟,但不宜超过1小时,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有条件者可在三餐后半小时均进行20~40分钟的适量运动,这样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并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

一般糖尿病病人每天都应该有半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长期坚持中小运动量的体育运动比间断进行大运动量的运动要好得多。

一天之中较适宜运动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或下班后,不要在饱食后即刻进行运动,也不可在饥饿时进行运动,应该在饭后半小时开始进行运动,这时血糖水平较高,进行运动不易发生低血糖,而且有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运动的频率:一般糖尿病病人每天都应该有半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有条件者三餐后都应进行适当的运动,长期坚持中小运动量的体育运动比间断进行大运动量的运动要好得多。

糖尿病患者运动指导与体育锻炼计划

糖尿病患者运动指导与体育锻炼计划
类型
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01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以及自身免疫因素等。
02
危险因素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年龄增长、缺 乏运动等。
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 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 ≥11.1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
治疗方法
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 和胰岛素治疗等,根据患者病情和医 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02
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益处
改善血糖控制
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 糖水平。
长期坚持适量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 敏感性,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提高心肺功能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脏和肺部的耐受力,有助于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疲劳感。 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降低静息心率,提高心肺功能储备。
定期体检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确保运动安 全。
注意运动环境
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如酷暑、严寒、潮湿等 。选择室内或适宜的环境进行锻炼。
足部保护及鞋袜选择建议
选择合适的鞋袜
穿着舒适、透气、合脚的鞋袜进行运动,避 免穿着过紧或过松的鞋子。
检查足部
在运动前后检查足部是否有破损、红肿等问 题,及时处理。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运动后及时清洗足部,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
其他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
避免空腹运动
空腹运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应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运 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果血糖小于5.6 mmol/L, 应摄入额外的碳水化合物后, 方可运动。
运动的注意事项
其它
— 随身携带糖果,当血 糖较低时及时服下, 避免低血糖发生
— 随身携带糖尿病卡, 写明姓名、年龄、 住址、电话等
— 运动后仔细检查双脚, 发现红肿、青紫、水泡、 血泡、感染等,应及时找专 业人员处理
运动的注意事项
• 明显低血糖或血糖波动大暂不运动,血糖平稳后进行 • 并发各种急性感染,尤其发热时,切忌强行运动,待感染控制后进行 • 血压>180/120mmHg,待药物治疗血压平稳后进行 • 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稍活动即感到胸闷、心悸,需待药物治疗待心功能
稳定后进行运动,但应进行心脏康复训练 • 严重糖尿病肾病应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运动 • 严重视网膜病变或眼底出血者咨询医生后选合适运动 • 合并新发血栓,应先进行康复运动训练,之后再进行有氧运动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原则
量力而行
运动量适宜 运动量太小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运动过量又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原则
循序渐进
从10分钟开始 随运动能力的提高逐渐延长运动时间 维持在30分钟到1小时
科学选择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增强 心肺功能
力量练习增加肌 肉的力量和耐力
柔韧、平衡训练降 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时间
频率
强度
30-60分钟/次
>3-5次/周
运动后心率: 最大心率的50-70%
最大心率=220-年龄
简便方法170-年龄
ADA: 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 recommend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运动强度的确定--自我认知法
购物
健身 操 球类
太极 拳 爬楼 梯
跳绳
抗阻运动
• 可以利用自身重量、弹力带、家里的物品、哑铃、训练器械等 • 先从小负荷开始,逐渐加量。 • 每举起或推起负荷用3秒钟,在一定位置保持1秒钟,然后用3秒钟回到起始位置。
缓慢进行非常重要。 • 力量训练时不要屏住呼吸,否则会增加血压,对心血管病人有害 • 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 • 不要猛力推、举负荷,以免受伤。 • 腿和上肢伸直位时,避免因过伸引起关节闭锁 • 肌肉力量训练后肌肉酸痛持续几天是正常的,几周后会自然减轻、 消失。
毛细血管有 营养神经的 作用
5.运动降体重后对血糖的影响
运动产生3-5%体重 降低,HbA1c 下降 1%,空腹血糖降低 2.5mmol/L

怎样的患者适宜运动
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者 血糖<14mmol/L
1型糖尿病稳定期 轻度合并症,可选小运动量
运动治疗相对或绝对禁忌症
• 血糖超过16.7mmol/l时,尤其尿酮体阳性时暂时不宜运动,待血糖稳定、 酮体消失后进行
பைடு நூலகம்
什么时候锻炼最好?
以早餐或晚餐后90分钟开始锻炼较为适宜
餐前锻炼: 未进食而低血糖 或 未服药而高血糖 餐后即运动: 容易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
提倡:晚餐后90分钟进行锻炼。 因为中国人多半习惯吃丰盛的晚餐,而且饭后主要的活动是 看报纸、看电视,这对控制血糖和减轻体重十分不利
运动的时间、频率及强度的确定
糖尿病病人的运动原则:
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而应进行有一定耐力的、持续缓慢消耗的运动。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持之以恒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原则
持之以恒 •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必须的手段,要象吃药一样
规律地执行,保证充足的运动时间和频率
为了实现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不乘电梯走楼梯;尽量步行少乘车; 多做有一定运动量的家务,比如拖地、浇花、清洁等。一旦遇到天 气或周围环境不适合锻炼,尽量选择能在家里开展的活动,或者干 脆去大商场逛逛。
2.运动针对“血管”的治疗
运动改善心脏泵功能
使冠脉直径变大/侧枝循环增加
运动是最好的“血管按摩”
运动使血管 变粗
使毛细血管网 增多
血管弹性 恢复
3.运动针对“血液中垃圾”的清除作用










“好”
“坏” 甘















4.运动加快氧及营养物质的运输
输送氧气与营养物质的速度也会明显增加。
不合理的运动所产生的后果!
血糖波动
最常见的低血糖,容易发生在运动量过大又没及时加餐的时候
心肌缺血
运动量过大,人体不能适应,会诱发心律不齐、心肌梗死等危险
加重运动器官的病变
比如一些老年人已经发生了退行性关节病,觉得关节疼痛,却反而觉 得是“没活动开”,贸然加大运动量而不给它休息的机会,关节病变 必然加重
运动的注意事项
其它:
— 运动时间和运动 强度相对固定。
— 注射胰岛素的病 人,运动前应将 胰岛素注射在腹 部。
运动的注意事项
其它:
— 有条件者最好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各测一次血糖。
- 如果血糖大于13.9mmol/L, 且出现酮体,应避免运动。
- 如果血糖大于16.7 mmol/L, 但未出现酮体,应谨慎运动。
糖尿病运动治疗策略
主讲人:
糖尿病治疗5驾马车
药物
饮食
运动
血糖监测
健康教育
规律运动的益处
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低血糖 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减轻体重,纠正血脂异常 缓解轻、中度高血压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 预防骨质疏松 改善心情
1.运动针对“病根”的治疗
运动使糖走“后门”直接进入细胞
避免高强度运动
高血压: 周围血管病变: 视网膜病变: 周围神经病:
—不举重屏气 —走—休息—走 —不举重、不潜水、头不低于腰 —避免过度伸展、不负重
管理需要全方位
家人陪伴、相互交流、集体训练、树立信心、 长期坚持
2型糖尿病运动指南
——2010美国糖尿病协会和美国运动医学会
有氧运动:
• 150min/周,中等至高强度,并至少分配到3d中 进行, 但不能连续2d以上不运动,即相邻两次 运动时间的间隔不超过两天。
抗阻运动:
• 中等至高强度,每周至少两次, 最好3次,不 应在连续的2d内进行同一肌群锻炼。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运动量适宜:稍乏力、微汗、休息后恢复 运动量不足:无汗、无发热感,脉搏无改变,血糖无变化
运动量过大:乏力、大汗淋漓、胸闷 有并发症时,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运动
如何运动
5-10分钟
运动前热身,从慢到快
20-30分钟 运动过程,运动量从小到大
5-10分钟
恢复过程,从快到慢
怎样才能坚持进行运动治疗呢?
• 运动如何清降糖?
运动中及运动后的几个小 时里,肌细胞膜的通透性显 著升高、有活性的糖原合成 酶增加,使糖不依赖胰岛素 就可直接进入细胞 。此过程 大约持续45~60分钟,最多 几个小时。即使是产生胰岛 素抵抗的肌肉在运动的刺激 下其葡萄糖的摄取也增加
运动除“锁锈” 使细胞门更容易打开
运动使细胞对胰岛 素的敏感性便显著增 加,这种效应至少维 持48小时,一般情况 下可维持三天左右。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 慢跑,太极拳等、健身操等
强度较低(<150次/分) 持续时间长、有节奏的运动
提高心、肺功能 消耗多余的脂肪
无氧运动 短跑、举重、健身器械运动等
强度高、剧烈运动 持续时间短
对心肺功能无帮助 不会消耗脂肪
不同方式运动强度比较
轻度 中度 重度
散步 快走 爬山
做操 慢跑 游泳
气功 骑车 跳舞
要注意鞋的密闭性和透 气性。
— 运动场地要平整、 安全,空气新鲜。
运动的注意事项
运动时:
— 先做热身运动15分钟。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
— 运动中要注意饮一些白开水,以补充水分和氧的消耗。
运动的注意事项
运动时:
— 若出现乏力、头晕、 心慌、出虚汗,胸闷、 憋气、腿痛等不适, 应立即停止运动。
— 运动即将结束时,再 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 整理活动。
适度锻炼 见缝插针 交替锻炼 养成运动习惯
运动的注意事项
运动前:
—全面体检: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血压、心电图、眼底、尿常 规或尿微量白蛋白、足部和 关节,以及神经 系统等。
年龄大于40岁、病程超过10 年,行运动心电图检查,以 判断心功能是否适合运动
运动的注意事项
运动前:
— 确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 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和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