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热讲义分析教程瞬态分析

合集下载

ANSYS稳态和瞬态分析步调简述

ANSYS稳态和瞬态分析步调简述

ANSYS 稳态和瞬态热模拟基本步骤基于ANSYS 9.0一、稳态分析从温度场是否是时间的函数即是否随时间变化上,热分析包括稳态和瞬态热分析。

其中,稳态指的是系统的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系统的净热流率为0,即流入系统的热量加上系统自身产生的热量等于流出系统的热量:=0q q q+-流入生成流出在稳态分析中,任一节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基本步骤:(为简单起见,按照软件的菜单逐级介绍)1、选择分析类型点击Preferences 菜单,出现对话框1。

对话框1我们主要针对的是热分析的模拟,所以选择Thermal 。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后面的菜单中只有热分析相关的选项。

2、定义单元类型GUI :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出现对话框2对话框2(3-1)点击Add,出现对话框3对话框3在ANSYS中能够用来热分析的单元大约有40种,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选择合适的热分析单元。

对于三维模型,多选择SLOID87:六节点四面体单元。

3、选择温度单位默认一般都是国际单位制,温度为开尔文(K)。

如要改为℃,如下操作GUI: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Temperature Units选择需要的温度单位。

4、定义材料属性对于稳态分析,一般只需要定义导热系数,他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随温度变化。

GUI: 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出现对话框4对话框4一般热分析,材料的热导率都是各向同性的,热导率设定如对话框5.对话框5若要设定材料的热导率随温度变化,主要针对半导体材料。

则需要点击对话框5中的Add Temperature选项,设置不同温度点对应的热导率,当然温度点越多,模拟结果越准确。

设置完毕后,可以点击Graph按钮,软件会生成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热分析(ansys教程)

热分析(ansys教程)

1. 对流边界条件:需要提供对流 系数、流体温度和表面传热系数 等信息。
3. 初始条件:确保初始温度等初 始条件设置合理,不会导致求解 过程不稳定。
求解收敛问题
•·
1. 迭代方法:选择合适的迭代方 法,如共轭梯度法、牛顿-拉夫森 法等。
2. 松弛因子调整:根据求解过程, 适时调整松弛因子,以提高求解 收敛速度。
稳态热分析的步骤
建立模型
使用ANSYS的几何建模工具创建分析对象 的几何模型。
后处理
使用ANSYS的后处理功能,查看和分析结 果,如温度云图、等温线等。
网格化
对模型进行网格化,以便进行数值计算。 ANSYS提供了多种网格化工具和选项,可 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求解
运行求解器以获得温度分布和其他热分析 结果。
电子设备散热分析
研究电子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散热性能,提高设备可靠性和 使用寿命。
06 热分析的常见问题与解决 方案
网格划分问题
网格划分是热分析中重要 的一步,如果处理不当, 可能导致求解精度和稳定 性问题。
•·
1. 网格无关性:确保随着 网格数量的增加,解的收 敛性得到改善,且解不再 发生大的变化。
03 稳态热分析
稳态热分析的基本原理
01
稳态热分析是用于确定物体在稳定热载荷作用下的温度分布。在稳态条件下, 物体的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热平衡状态被建立,流入和流出物体的热量相等 。
02
稳态热分析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即流入物体的热量等于流出物体的热量加上物 体内部热量的变化。
03
稳态热分析通常用于研究物体的长期热行为,例如散热器的性能、电子设备的 热设计等。
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即物体内部的能量变化应满足能量守恒关系。

ansys瞬态热分析教程及实例

ansys瞬态热分析教程及实例

大家好
QUST
18
自动时间步长选项 命令:AUTOTS GUI:Main Menu > Solution > Analysis Type
> Sol'n Controls 打开后求解过程中将自动调整时间步长。
大家好
QUST
19
时间积分选项 命令:TIMINT GUI:Main Menu > Solution > Load Step
QUST
6
大家好
5. 瞬态传热分析
均匀初始温度:如果整个模
型的初始温度为均匀且非0
2
,使用下列菜单指定:
3 4 1
QUST
7
大家好
1
2 3
5. 瞬态传热分析
非均匀的初始温度
如果模型的初始温度分布
已知但不均匀,使用这些
菜单将初始条件施加在特
4
定节点上
5
QUST
8
大家好
5. 瞬态传热分析
ANSYS 瞬态传热分析的主要步骤 1.建立有限元模型 2.施加载荷并求解 3.求解 4.查看分析结果
QUST
5
大家好
5. 瞬态传热分析
在瞬态分析中,载荷步和子步的定义与非线性稳态分 析十分类似。载荷定义的每个载荷步的终点,并可以 随时间阶跃或渐进的施加。
每个载荷步的求解是在子步上得到。子步长根据时间 积分步长得到。
自动时间步 (ATS) 同样适用于瞬态分析,可以简化 ITS选择。 ITS选择将影响到瞬态分析的精度和非线性收敛性 (如果存在)。
Restart
大家好
QUST
10条件分为两种情况:其一, 初始温度场已知;其二,初始温度场未知。

Ansys热分析教程_瞬态分析

Ansys热分析教程_瞬态分析

载荷步和子步
在瞬态分析中,载荷步和子步的定义与非线性稳态分析十分类似。载 荷定义的每个载荷步的终点,并可以随时间阶跃或渐变的施加。 每个载荷步的求解是在子步上得到。 子步长根据时间积分步长得到。 自动时间步 (ATS) 同样适用于瞬态分析, 可以简化ITS选择。
ITS选择将影响到瞬态分析的精度和非线性收敛性 (如果存在)。
K T Q
n 1
K
Equivalent conductivity matrix
Q
Equivalent heat flow vector
If nonlinearities are present, the incremental form of this equation is iterated upon at every time point.
* MASS71热质量单元比较
特殊,它能够存贮热能单不 能传导热能。因此,本单元 不需要热传导系数。
瞬态分析前处理考虑因素(续)
象稳态分析一样,瞬态分析也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如果是 非线性的,前处理与稳态非线性分析有同样的要求。
稳态分析和瞬态分析对明显的区别在于加载和求解 过程。
在瞬态热分析数值方法的一个简单介绍以后,我们将集中解释 这些过程。
积分。
ANTYPE,TRANS + TIMINT,OFF ANTYPE,STATIC ANTYPE,STATIC + TIMINT,ON ANTYPE,TRANS
另外的时间积分例子
在本例中,不是在分析的开始关闭时间积分 效果来建立初始条件,而是在分析的结束关 闭时间积分来“加速”瞬态。
注意改变到稳态边界时 的突变。最后一个载荷 步的终止时间可以是任 意的,但必须比前面的瞬 态载荷步时间数值要大 。

ANSYS动力学分析指南——瞬态动力学分析

ANSYS动力学分析指南——瞬态动力学分析

ANSYS动力学分析指南——瞬态动力学分析§3.1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定义瞬态动力学分析(亦称时间历程分析)是用于确定承受任意的随时间变化载荷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的一种方法。

可以用瞬态动力学分析确定结构在稳态载荷、瞬态载荷和简谐载荷的随意组合作用下的随时间变化的位移、应变、应力及力。

载荷和时间的相关性使得惯性力和阻尼作用比较重要。

如果惯性力和阻尼作用不重要,就可以用静力学分析代替瞬态分析。

瞬态动力学的基本运动方程是:其中:[M] =质量矩阵[C] =阻尼矩阵[K] =刚度矩阵{}=节点加速度向量{}=节点速度向量{u} =节点位移向量在任意给定的时间,这些方程可看作是一系列考虑了惯性力([M]{})和阻尼力([C]{})的静力学平衡方程。

ANSYS程序使用Newmark时间积分方法在离散的时间点上求解这些方程。

两个连续时间点间的时间增量称为积分时间步长(integration time step)。

§3.2学习瞬态动力学的预备工作瞬态动力学分析比静力学分析更复杂,因为按“工程”时间计算,瞬态动力学分析通常要占用更多的计算机资源和更多的人力。

可以先做一些预备工作以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从而节省大量资源。

例如,可以做以下预备工作:1.首先分析一个较简单模型。

创建梁、质量体和弹簧组成的模型,以最小的代价深入的理解动力学认识,简单模型更有利于全面了解所有的动力学响应所需要的。

2.如果分析包括非线性特性,建议首先利用静力学分析掌握非线性特性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

在某些场合,动力学分析中是没必要包括非线性特性的。

3.掌握结构动力学特性。

通过做模态分析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了解这些模态被激活时结构的响应状态。

同时,固有频率对计算正确的积分时间步长十分有用。

4.对于非线性问题,考虑将模型的线性部分子结构化以降低分析代价。

<<高级技术分指南>>中将讲述子结构。

§3.3三种求解方法瞬态动力学分析可采用三种方法:完全(Full)法、缩减(Reduced)法及模态叠加法。

ANSYS稳态和瞬态分析步骤简述..

ANSYS稳态和瞬态分析步骤简述..

ANSYS稳态和瞬态热模拟基本步骤基于ANSYS 9。

0一、稳态分析从温度场是否是时间的函数即是否随时间变化上,热分析包括稳态和瞬态热分析。

其中,稳态指的是系统的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系统的净热流率为0,即流入系统的热量加上系统自身产生的热量等于流出系统的热量:(3-1)=0+-q q q流入生成流出在稳态分析中,任一节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基本步骤:(为简单起见,按照软件的菜单逐级介绍)1、选择分析类型点击Preferences菜单,出现对话框1。

对话框1我们主要针对的是热分析的模拟,所以选择Thermal.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后面的菜单中只有热分析相关的选项.2、定义单元类型GUI: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出现对话框2对话框2点击Add,出现对话框3对话框3在ANSYS中能够用来热分析的单元大约有40种,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选择合适的热分析单元。

对于三维模型,多选择SLOID87:六节点四面体单元。

3、选择温度单位默认一般都是国际单位制,温度为开尔文(K).如要改为℃,如下操作GUI: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Temperature Units选择需要的温度单位。

4、定义材料属性对于稳态分析,一般只需要定义导热系数,他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随温度变化。

GUI: 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出现对话框4对话框4一般热分析,材料的热导率都是各向同性的,热导率设定如对话框5.对话框5若要设定材料的热导率随温度变化,主要针对半导体材料。

则需要点击对话框5中的Add Temperature选项,设置不同温度点对应的热导率,当然温度点越多,模拟结果越准确.设置完毕后,可以点击Graph按钮,软件会生成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对话框5中,Material菜单,New Model选项,添加多种材料的热参数。

ANSYS热分析指南——ANSYS瞬态热分析

ANSYS热分析指南——ANSYS瞬态热分析

4.1瞬态传热的定义ANSYS/Multiphysics , ANSYS/Mechanical, ANSYS/FLOTRANANSYS/Professional 这些产品支持瞬态热分析。

瞬态热分析用于计算一个系统 的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及其它热参数。

在工程上一般用瞬态热分析计算温度场, 并将之作为热载荷进行应力分析。

许多传热应用一热处理问题,喷管,引擎堵塞, 管路系统,压力容器等,都包含瞬态热分析。

瞬态热分析的基本步骤与稳态热分析类似。

主要的区别是瞬态热分析中的载 荷是随时间变化的。

为了表达随时间变化的载荷,可使用提供的函数工具描述载 荷〜时间曲线并将该函数作为载荷施加(请参考《ANSYS Basic Porcedures Guide 》中的“施加函数边界条件载荷”),或将载荷〜时间曲线分为载荷步。

载荷〜时间曲线中的每一个拐点为一个载荷步,如下图所示:图4-1用荷载步定义时变荷载对于每一个载荷步,必须定义载荷值及时间值,同时还需定义其它载荷步选 项,如:载荷步为渐变或阶跃、自动时间步长等,定义完一个载荷步的所有信息 后,将其写为载荷步文件,最后利用载荷步文件统一求解。

本章对一个铸件的分 析的实例对此有进一步说明。

4.2瞬态热分析中使用的单元和命令瞬态热分析中使用的单元与稳态热分析相同,第三章对单元有简单的描述。

要了解每个单元的详细说明,请参阅《 ANSYS Eleme nt Refere nee 》。

要了解每 个命令的详细功能,请参阅《ANSYS Comma nds Refere nce 。

4.3瞬态热分析的过程瞬态热分析的过程为:建模施加荷载并求解ANSYS 热分析指南(第四章) 第四章瞬态热分析Load▲ Stepped (KBCJ) ■SteppedSteady<state analysis在后处理中查看结果以下的内容将讲述瞬态分析的基本步骤,由于并不是每个瞬态分析的过程都一致,因此本书先对整个过程进行了一般的讲解,再进行实例的分析。

(完整版)ansys动力学瞬态分析详解

(完整版)ansys动力学瞬态分析详解
KBC,0! Ramped loads (if appropriate)
!Continue with normal transient solution procedures
...
参见<<ANSYS命令参考手册>>中关于命令ACEL、TIME、NSUBST、KBC、LSWRITE、DDELE和KBC的论述。
2.如果分析包括非线性特性,建议首先利用静力学分析掌握非线性特性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在某些场合,动力学分析中是没必要包括非线性特性的。
3.掌握结构动力学特性。通过做模态分析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了解这些模态被激活时结构的响应状态。同时,固有频率对计算正确的积分时间步长十分有用。
4.对于非线性问题,考虑将模型的线性部分子结构化以降低分析代价。<<高级技术分指南>>中将讲述子结构。
·允许在实体模型上施加的载荷。
完全法的主要缺点是它比其它方法开销大。
§
模态叠加法通过对模态分析得到的振型(特征值)乘上因子并求和来计算结构的响应。此法是ANSYS/Professional程序中唯一可用的瞬态动力学分析法。
模态叠加法的优点是:
·对于许多问题,它比缩减法或完全法更快开销更小;
·只要模态分析不采用PowerDynamics方法,通过 LVSCALE 命令将模态分析中施加的单元载荷引入到瞬态分析中;
TIME,...! Realistic time interval
DDELE,ALL,UY! Remove displacement constraints
KBC,0! Ramped loads (if appropriate)
!Continue with normal transient solution procedur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