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汽车的外形与特点
汽车外形与色彩

鱼型汽车
船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 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 们把船型汽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加大倾斜度,即成 为斜背式汽车。由于斜背式汽车的背部像鱼的脊 背,所以这类车称为鱼型汽车。 最初的鱼型汽车是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轿车。 196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顺风牌和1965年的福特野 马牌汽车都采用了鱼型造型。自顺风牌汽车之后, 世界各国开始逐渐生产鱼型汽车。
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与车速的关系
研究证明,当汽车以不变 的速度在平坦的路面上行 驶时,所受到的阻力有轮 胎与地面的滚动阻力和空 气阻力两种。其中滚动阻 力数值不是很大,而且随 车速的变化其变化值也不 大。但空气阻力就不一样 了,它与车速的平方成正 比,随车速的提高明显加 大。当车速超过60~ 70km/h,阻力逐渐增大, 超过100km/h后,功率 几乎都消耗在空气阻力盾的颜色,既代表保守和自尊,又 代表新潮和性感,给人以庄重、尊贵、严肃的感 觉。黑色也是中间色,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 但黑色车身反而不耐脏,有一点灰尘就能看出来。 黑色一直是公务车最受青睐的颜色,高档车黑色 气派十足,但低档车最好不要选用黑色,除非标 新立异。 红色包括大红、枣红,给人以跳跃、兴奋、欢乐 的感觉。红色是放大色,同样可以使小车显大。 高速公路上的红色跑车,在阳光下感觉如同一团 火焰掠过,非常提神。红色是别致又理想的颜色, 跑车或运动型车非常适合。 蓝色是安静的色调,但是感觉非常收敛,个性不 张扬,如同星球的深邃和大海的包容。但蓝色不 耐脏。
车身高度与最高车速的关系
减少迎风面积,可以减少空气 阻力,如降低车体高度可以明 显降低空气阻力。车体高度在 1900年几乎与马车同高,约为 2.7m;1910年降到2.4m左右; 1920年约为1.9m。但车高不能 无限制地降下去,1.3~1.4m基本 上就是最低限度了。对功率为 60hp的箱型车,车高2.7m时, 其最高速度只能达到80km/h; 车高降到1.9m,最高车速可达 100km/h;如果车高降为1.3m, 则最高车速可达120km/h.
汽车机械基础-第四章

2.计算公式 F = 3n - 2Pl - Ph n:机构中活动构件数; Ph :机构中高副数; 计算实例 n = 3, Pl = 4, Ph = 0
F = 3n - 2Pl - Ph
=3×3 - 2Pl - Ph =3×3 - 2×4 - 0
=1
Pl :机构中低副数; F :机构的自由度数;
❖计算实例
——第四章 机构的组成及汽车常用机构
本章内容
一、机构的组成与运动简图 二、汽车常用四杆机构 三、凸轮机构 四、螺旋机构
第一节 机构的组成与运动简图
第一节 机构的组成与运动简图
一、 机构的组成及相关概念
机械:机械和机构的统称 零件:制造单元体 构件:运动单元体
构件可由一个或 几个零件组成。
第一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构的组成与运动简图
图4-5a是几种二运动副构件(指一个构件上有两个运动副)的示例, 图4-5b是几种三运动副构件(指一个构件上有三个运动副)的示例。 图4-5的部分图形中,在线条交接的内角涂以形如“◢、◣、◤、◥”的 焊缝 标记,或在一个封闭的图形内画上斜向“剖面线”,这是表示同一构件的两 种符号。
图4-5 运动简图中构件的表示方法 a) 二运动副构件示例 b) 三运动副构件示例
机器 能代替或减
轻人的劳动、能完 成有用机械功的机 构与构件的组合。
活塞2 顶杆8 连杆5
曲轴6
排气阀4 气缸体1
齿轮9
凸轮7
二、运动副及其分类
运动副: 构件和构件之间既要相互连接(接触)在一起,又要有 相对运动。而两构件之间这种可动的连接(接触)就称 为运动副。
例如,轴与轴承的联接、活塞与汽缸的联接、两啮合齿轮的联接等。 平面运动副 分平面低副和平面高副两种基本类型。 空间运动副 常见的有螺旋副和球面副。
王望予《汽车设计》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什么?答: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小,低制造难度后置后驱优点: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1-3: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各参数是如何定义的?答:汽车的主要参数分三类: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1)尺寸参数: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2)质量参数: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
3)性能参数:①动力性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时间、上坡能力、比功率和比转距;②燃油经济性参数;③汽车最小转弯直径;④通过性几何参数;⑤操纵稳定性参数;⑥制动性参数;⑦舒适性1-4:简述在绘总布置图布置发动机及各总成的位置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或如何布置才是合理的?答:在绘总布置图时,按如下顺序:①整车布置基准线零线的确定②确定车轮中心(前、后)至车架上表面——零线的最小布置距离③前轴落差的确定④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的布置⑤车头、驾驶室的位置⑥悬架的位置⑦车架总成外型及横梁的布置⑧转向系的布置⑨制动系的布置⑩进、排气系统的布置⑪操纵系统的布置⑫车箱的布置1-5:总布置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运动校核,运动校核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答:内容:从整车角度出发进行运动学正确性的检查;对于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行运动干涉检查意义:由于汽车是由许多总成组装在一起,所以总体设计师应从整车角度出发考虑,根据总体布置和各总成结构特点完成运动正确性的检查;由于汽车是运动着的,这将造成零、部件之间有相对运动,并可能产生运动干涉而造成设计失误,所以,在原则上,有相对运动的地方都要进行运动干涉检查。
汽车概论课件PPT课件

1、按结构型式分 骨架式、半骨架式、无骨架式。
2、按受力情况分 非承载式、半承载式、承载式。
三、汽车附属设备的组成 汽车仪表、风窗刮水器、风窗洗涤器、遮阳板、各种密封 件、门锁、门铰链、后视镜、拉手、电烟器、微波炉、小型电冰箱、空调装置等。
2. 前小灯主要用以在夜间会车行驶时,使对方能判断本画的外廓宽度,故又称示宽灯。前小灯也可供近距离照明用。很多公共汽车在车身顶部装有一个或两个标高灯,若有两个,则同时兼起示宽作用
3.后灯的玻璃是红色的,便于后车驾驶员判断前车的位置而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当前车突然制动时发生碰撞。后灯一般兼作照明汽车牌照的牌照灯,有的汽车牌照灯是单装的,它应保证:夜间在车后20m处能看清牌照号码
2、货车车厢
四、车门
车门的结构形式很多,有旋转式、水平移动、折叠式、外摆式及上掀式等。其中折叠式和外摆门主要用于大客车、货车和轿车多采用旋转门。 车门(旋转门)由壳体、附件和内饰盖板三部分组成
第三节 车身内部装置
一、汽车座椅
驾驶座椅应保持适当的硬度和适于人身体机能的形状。 座椅位置应可微调整,为缓和腰部疲劳还采用护腰机构,其中有机械式的,也有空气式的。 安全靠枕也有能上下、前后调整式、装卸离合式等,满足了乘坐舒适性。
第二节 车身壳体结构及门窗
一、轿车车身
1、类型 凹背式(3箱型) 2箱型,多见于FF车 1箱型,不分箱的平头式
二、客车车身
客车车身由车厢壳体、顶盖、左右侧围、前后围、内饰、地板、门窗、座椅及室内外附件组成。 一般厢式小型客车多采用应力蒙皮结构,而大中型客车一般采用有骨架的承载式车身。承载式车身可分为基础承载式和整体承载式。
三、货车驾驶室和车厢
1、 车驾驶室
幼儿园小班教案《碰碰车》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碰碰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宝贝》第四章《交通工具大世界》第二节《碰碰车》。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碰碰车的构造、功能及特点;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碰碰车的外形和玩法;培养幼儿对交通工具的兴趣和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碰碰车的构造、功能及特点,提高对交通工具的认知。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碰碰车的外形和玩法。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碰碰车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碰碰车的外形和玩法。
教学重点:了解碰碰车的构造、功能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碰碰车模型、图片、视频。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碰碰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碰碰车的特点,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10分钟):向幼儿介绍碰碰车的构造、功能及特点,让幼儿对碰碰车有更深入的了解。
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碰碰车的外形和玩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碰碰车为例,讲解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外形和玩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交通工具,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外形和玩法。
六、板书设计1. 碰碰车的构造、功能及特点。
2. 描述碰碰车外形和玩法的简单语言。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描述碰碰车的构造、功能及特点,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碰碰车的外形和玩法。
答案示例:碰碰车是一种游乐设施,它的形状像一个小汽车,有四个轮子,可以前后左右转动。
碰碰车可以让人坐在里面,通过碰撞来玩耍,非常有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练习,让幼儿了解了碰碰车的构造、功能及特点,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外形和玩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去游乐场实地观察碰碰车,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碰碰车的特点,提高认知。
《我喜欢的汽车》大班教案

《我喜欢的汽车》大班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让幼儿对汽车产生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汽车的特征。
1.2 教学内容:向幼儿介绍各种汽车的外形、颜色和功能。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幼儿讨论、情景模拟。
1.4 教学步骤:(1)向幼儿展示各种汽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汽车的外形、颜色和功能。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汽车,并描述其特征。
(3)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扮演汽车司机,体验驾驶汽车的乐趣。
第二章:汽车的发明与发展2.1 教学目的:让幼儿了解汽车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2.2 教学内容:介绍汽车的发明与发展历程,包括蒸汽汽车、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等。
2.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故事讲解、幼儿讨论。
2.4 教学步骤:(1)向幼儿展示汽车发明与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类型的汽车。
(2)讲述汽车发明与发展的小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3)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汽车发明与发展的看法,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第三章:汽车的结构与功能3.1 教学目的:让幼儿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汽车的基本结构,如发动机、轮胎、方向盘等,以及它们的功能。
3.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幼儿讨论、实地观察。
3.4 教学步骤:(1)向幼儿展示汽车结构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
(2)邀请幼儿讨论汽车各部分的功能,如发动机提供动力、轮胎支撑车身等。
(3)组织幼儿实地观察汽车,加深对汽车结构与功能的认识。
第四章:交通安全知识4.1 教学目的: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交通安全标志、交通信号灯、安全带等交通安全知识。
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情景模拟、游戏互动。
4.4 教学步骤:(1)向幼儿展示交通安全标志和交通信号灯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它们的意义。
(2)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了解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如等待绿灯、走斑马线等。
课件4-汽车的外形和色彩

汽车的色彩
(2)认可. 这一组的色彩灵感来自真正的黄金、金属紫铜和青铜以及土褐 色 (3)新鲜. “新鲜”的主题.这是一个蓝色与绿色结合的色系. 蓝色灵活且变幻莫测.可以亮也可以暗.偏红或偏绿.适用于不同风格 2. 7. 3 色彩 App 定制 MINI 高级定制(图 4 ̄10)、奔驰 Smart、甲壳虫手册等 A pp 应用程序.除了可以了解最全的车型信息、准确详实的配置参数.可 自选车型进行对比以及掌握销售信息外.关键是可以DIY.即可以随意挑 选加装组件、玩转各式轮毂以及试穿各种外装与内饰.同样可以定制自己 喜爱的色彩和搭配.达到个性化定制
汽车的外形
所谓流线型.是指空气流过不产生旋涡的理想形状.流线型应用的最高境界 是飞机的机翼.但是作为汽车.绝对的流线型是不能实现的. 目前.汽车的外 形均是流线型的变化型. 早期汽车外形如图 4 ̄1 所示.
汽车的外形
1. 1 马车形汽车 1885 年.德国的两位工程师戴姆勒和本茨分别试制出 1. 1kW(1. 5 马力)和 625W(0. 85马力)单缸汽油发动机并成功地试制出第一 台汽车.但当时的汽车车身基本还是沿用马车形.如图 4 ̄2 所示.
汽车的色彩
汽车的色彩
2. 6 汽车颜色的应用 轿车大多数是单色的.但级别不同.其色彩应有差别. 高级轿车应该采用较 稳重的色彩(明度较低).例如黑色、深蓝色、深灰色.中级及小排量轿车则 可采用较活泼的浅色(明度较高).如淡蓝、淡绿、淡黄、灰白色等. 深色的 车身光学效果特别明显.如果车身表面不顺光.则会损害其完美的外形.浅 色的车身却可以缓和高光点的对比.而且太阳不会把车身晒得过热. 提倡 统一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的单调.而是赞成适度的对比,例如在浅色车身 上采用面积较小的饱和色彩会产生活跃的效果.在深色车身上采用镀金或 镀铬的装饰件往往会有华美的感觉。
第四章_汽车外形设计与空气动力学

• 压差阻力(pressure drag )
在物体背流面,流束的扩展受到尾流区的限制,使流束截面较比迎流面 小,其压力较迎流面低。而尾流区的压力与相邻流体压力接近。这就使物体 在主气流方向上受到一个称为“压差阻力”的作用。 • 影响气流分离的因素 • 压力梯度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第五章—汽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
1.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如果我们把空气想象成薄层的话,当气流经过车身时保持流线状态, 说明空气阻力对车身的影响较小。一旦这种流线气流被打破并与车 身轮廓分离便会产生乱流,从而产生空气阻力。其实最理想的低风 阻形状是类似泪滴的圆滑造型,头部圆滑而尾部尖细。理论上,这 种泪滴造型的Cd风阻系数只有0.05。
)
V 2
2
A
令
CL X C Cd ZC lCMY
则
MY
CMY
V 2 2
Al
一般取汽车的轴距作为特征长度l 。
类似地,侧倾力矩MX、横摆力矩MZ也表示为
V 2
M X CMX
Al 2
MZ
CMZ
V 2 2
Al
汽车空气动力学
3.空气阻力
3.1 空气阻力的分类
• 形状阻力(Form Drag) • 干扰阻力(Interference Drag) • 内部阻力(Internal Flow Drag) • 诱导阻力(Induced Drag) • 摩擦阻力(Skin Friction)
压力系数定义: CP =
P-P∞
ρV ∞2/2
;
可整理为: CP
=
1-
(
V V∞
)2
CP≤1。CP=1处,V=0,是驻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制作模型、4.胶带图 5.全尺寸油泥模型 6.主图板
7.样车
样车是一辆具有试制性质,能够驾驶运行的 汽车。四、中国人对汽车外观的态度
• 1.三厢小汽车的受欢迎——象轿子 • 2.两厢小汽车的受冷落——没尾巴 • 3.轿车名称取代房车
五、汽车外观的性别特征
• 1.男性化车:宽大的外形,较高的车身和底盘; • 2.女性化车:短窄的外形,较低的车身和底盘; • 3.中性化车:中等外形以及车身和底盘。
二、汽车外形的演变
• 1.马车形汽车 汽车诞生时,人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动力的更换上,汽车的
外形被忽视仍沿用了马车造型(图2.19),当时人们将汽车称无 马的“马车”,汽车还没有自己的造型风格。
2.箱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
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 箱子,被称为“箱型汽车”。 为提高车速,人们开始降低车的 高度减小空气阻力。但由于车顶高度的降低影响前方视野,这种 方法最终被放弃,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方法。
提高功率
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4缸、6缸、8缸,
汽缸一列排开,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典型的例子
就是意大利1931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汽车的外 形。
作为高速车,箱型汽车并不够理想,因为它的阻
力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
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
• 3.甲壳虫型汽车
•
流线型车身的大量生产从德国“大众”开始。
涡流阻力较小。
• 另外鱼型汽车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车室 宽大,视野开阔,舒适性也好,并增大了行李舱的
容积。 最初的鱼型车是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小 客车。
• 196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顺风牌和1965年的福特.野马牌都采用了 鱼型造型。世界各国逐渐生产鱼型汽车。 鱼型汽车由于鱼型车
后窗玻璃倾斜太甚,表面积增加两倍,强度下降,产生结构上的 缺陷。 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加以克服,在尾部安上一只翘翘的 “鸭尾”,这便是“鱼型鸭尾”式车型。
•
汽车车身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1.马车
型、2.箱型、3.甲壳虫型、4.船型、5.鱼型、6.楔型
和7.子弹头形汽车等几个阶段。
一、影响汽车外形的因素
• 影响汽车外形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机械工 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汽车外 形的演变就是三者协调发展的结果。
一、机械工程学的要素
要使汽车具有行走功能,必须安装发动机、变 速器、车轮、制动器、散热器等装置,而且要考 虑把这些装置安装在车体的哪个部位才能使汽车 更好地行驶。
1.初始设计造型
• 任何新车的构思,都是建立在旧款车或者其它车 辆的基础上借鉴、继承和改进而形成的,这里面 包括消费者对汽车的意见和期望。
2.制作造型构思效果图
• 汽车造型设计师对新车形状的构思反映在图画上, 具体内容有整车的形状,色彩,材料质感及反光 效果等(如图4.9),作为开发人员表述造型的构 思和初步选型的参考。
第三章 汽车外形与色彩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汽车造 型的基本要素,了 解传统汽车造型设 计的步骤; 2.了解影响汽车色 彩的主要因素; 3.熟悉车身外型演 变的过程,了解现 代汽车造型设计的方法。
第一节 汽车外形
•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9马力汽油机 的三轮车,拉开了汽车现代史的帷幕。
1933年德国的波尔舍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
形的汽车。
• 波尔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其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 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甲壳虫型汽车直
到1949年才真正大批量生产,并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二千万辆的记录畅 销世界各地。
4.船型汽车 美国福特公司1949年推出具有历史
• 以自然物的色彩命名,如苹果绿、橘黄、驼灰、孔雀蓝、 象牙白等;以色彩浓度命名,如淡黄、浅绿、深黄等;以 色彩的明暗命名,如明绿、暗绿、正绿等。
一、汽车色彩与联想
• 由于传统文化习惯等因素的作用,人们对 某种色彩会产生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会轻 易改变,因为色彩会使人产生联想。
1)银色是最能反映汽车本质的颜色。看见银 色使人想起金属材料,这种颜色给人感觉 整体感很强。
•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内,汽车无论是从车身造型 还是从动力源或底盘、电器设备来讲,都有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 其中最富特色、最具直观感的当数车身外形的 演变。汽车车身既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也是 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 从现在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基本成熟, 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 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 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 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 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科学与 艺术的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最完美的境地。
• 6.楔型汽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人们设想 了种种方案,最后终于找到了“楔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 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 楔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已接近理想造型。汽车发展 到鱼型,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楔型继承了这一成 果,并有效地克服了鱼型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有 了显著的提高,当之无愧为目前最为理想的车身造型。
7.子弹头形汽车
当鱼型汽车存在的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又从改变轿车使用的 概念做文章,于是多用途厢式汽车问世了。
多用途厢式汽车全称为Multi—Purpose Vehicle,缩写为MPV 。它属于微型厢式汽车范畴,外形趋于楔形,我国称为子弹头 形汽车,如图4.7所示。
图4.7 子弹头形汽车
图4.8 多用途汽车
三、现代汽车的造型设计
• 过去,新型轿车从构思到试产一般要经历 4~5年,现在运用了计算机,仅需要2年或 更少的时间。其中,轿车的车身造型设计 是整个设计工作最重要的内容,越是现代 化的大批量流水生产的产品,对其设计的 内容要求更严密,要经过一步步可靠的技 术验证,否则设计中的错误或缺陷将会在 批量生产中造成严重的后果。
• 色彩基本知识——色彩三要素
• 1.色相:色相是指色彩具有的相貌特征。如红、黄、绿
• 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每种色彩都有其自身的 明暗程度。
• 3.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饱和程度,色彩达到饱和状态时称 为纯色。标准色就是纯色,所以标准色纯度最高,最鲜艳。
• 目前我国对色彩的表示方法,多以色相命名,而对明度 和纯度的表示,以修饰语加以区别,通常有以下几类:
• 5.汽车速度越来越快——鱼型汽车
•
船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
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
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
成为斜背式。这类车被称为“鱼型汽车”。
• 与甲壳虫型汽车相比,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的角 度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比较平顺,
意义的新型福特V8型汽车。这种车型改 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 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融于 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一个平滑 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 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 “船型汽车”。 福特V8型汽车的成功, 不仅在外形上有所突破,还首先把人体 工程学应用在汽车的设计上,强调以人 为主体来设计便于操纵、乘坐舒服的汽 车。
二、人体工程学要素
• 首先应确保乘员的空间,保证乘坐舒适,驾驶方 便,并尽量扩大驾驶员的视野。
三、空气动力学要素
• 高速行驶的汽车,肯定会受到空气阻力。空气阻 力的大小,大致与车速的平方成比例增加。因此, 必须在车身外形上下工夫,尽量减少空气阻力。
• 另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商品学要素对 汽车的设计就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 汽车色彩
• 我们的世界是色彩的世界。色彩能美化产品 和环境,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优美的色彩 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增强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
• 色彩是汽车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 观察汽车的瞬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汽车的 色彩,然后才是外形、质感。也就是说,人 的视觉神经对色彩的感知是最快的,其次是 形态,最后是质感。
色、黄色、蓝色、绿色4车保持相同的距离, 红车和黄车看上去近一些,而蓝色和绿色的 轿车看上去较远。
• 5.汽车的流行色彩:流行、时尚。
对光的折 射率高
复习思考题
• 1.影响汽车外形的因素有哪些? • 2.汽车诞生100多年来,车身外型演变的过
程是怎样的? • 3.现代汽车造型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 4.汽车颜色与安全有什么联系? • 5.如何选择汽车颜色?
• 5)蓝色,安静的色调,感觉非常收敛。
• 6)黄色,欢快、温暖、活泼,扩大色。
• 7)绿色,森林和春天的色彩,活力和希望。
• 8)灰色,给人以朴素、柔和、含蓄之感。
二、汽车色彩的设计
• 1.汽车的使用功能:例如:消防车采用红 色 ,白色用于医疗救护车 ,军用车辆,一 般都为深绿色 。
• 2.汽车的使用环境:国家、地区、宗教。 • 3.汽车的使用对象:地区、性别、职业。 • 4.汽车的使用安全:收缩性和膨胀性。红
2)白色,使人联想到白云、白玉、白雪,象 征明亮、洁净、纯洁。白色是中间色,给 人以清洁朴实的感觉。
• 3)黑色,是一种矛盾的颜色,既代表保守和自尊, 又代表新潮和性感,给人以庄重、尊贵、严肃的 感觉。
• 4)红色,包括大红、枣红,给人以跳跃、兴奋、 欢乐的感觉。红色是放大色,同样可以使小车显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