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要点
会议摄影技巧与指南集体合影拍摄要点

会议摄影技巧与指南集体合影拍摄要点会议摄影是一种记录和展示会议过程的重要手段,能够为会议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进行会议摄影时,有一些技巧与指南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高质量、有意义的照片。
以下是关于会议摄影的一些建议与要点。
1.准备工作在进行会议摄影前,摄影师需要提前了解会议的日程安排和内容,以便把握重要时刻和重要人物的拍摄机会。
同时,还要了解会议场地的光线状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摄影设备和设置。
2.选择合适的设备会议通常需要拍摄大场景的合影,所以摄影师应选择焦距较长的镜头,以便能够从较远的距离拍摄到所有人的脸部。
此外,应该选择高分辨率的相机,以便能够捕捉到细节清晰的照片。
3.掌握光线会议场地通常提供的自然光线不足,所以摄影师应该带上闪光灯或者外置闪光灯以增强光线。
在使用闪光灯时,要注意避免直接对准人物,以免照片过曝或者破坏会议的氛围。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在镜头前出现反光的物品,以免影响照片质量。
4.关注细节会议摄影的目的之一是记录会议过程,所以摄影师应该注意捕捉到会议的细节和亮点。
例如,可以拍摄到主讲人演讲的瞬间,参会者们热烈讨论的场景,以及展示会议文档的画面。
这些细节能够为观看照片的人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体验。
5.拍摄合影拍摄集体合影是会议摄影的重要环节,所以摄影师需要注意一些要点。
首先,要确保所有人都在照片中,尽量不要遗漏。
其次,要注意人物的排列和姿势,使照片看起来整齐有序。
可以建议人们站在一个直线上,保持面带微笑和自然放松的姿势。
6.抓住精彩瞬间会议中有一些关键时刻是摄影师不能错过的,比如开幕致辞、奖项颁发、重要合作签约等。
在这些时刻,摄影师应该抓住瞬间,拍摄到决定性的动作或情感表达,以便把握住会议的关键时刻和氛围。
7.后期处理会议摄影是一门综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需要摄影师具备一定的摄影技巧、观察力和表现力。
通过运用上述技巧与指南,摄影师可以拍摄出生动、精彩的会议照片,为会议的记录与回顾提供有力的视觉支持。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1. 曝光:指相机的感光芯片(或胶卷)暴露到光线的时间。
曝光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
2. 快门速度: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
快门速度的选择可以控制画面中的运动模糊效果。
3. 光圈:相机镜头的光圈大小,决定了相机镜头通过的光线量。
光圈大小的调整可以控制照片的景深效果。
4. 焦距:指相机镜头到感光芯片(或胶卷)的距离。
焦距长短的选择可以决定照片的视角。
5. 白平衡:控制相机对白色光源的反应。
不同的光源下,照片的颜色会有所不同,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让照片看起来自然。
6. 景深:指照片中前景到背景的清晰范围。
景深较大时,前景和背景都可以清晰展现;景深较小时,只有部分距离镜头近的地方才能清晰。
7. 对焦:确定照片中的主体清晰的过程。
正确的对焦可以使照片更加清晰锐利。
8. 构图:指照片中的元素摆放和组合方式。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吸引力和意义。
9. 视角:指从哪个角度拍摄照片。
不同的视角可以表达不同的观点和情感。
10. 快门:相机镜头前方的控制快门的装置。
通过按下快门可以拍摄照片。
11. 曝光补偿:调整相机曝光量的功能。
通过增加或减少曝光补偿值,可以使照片暗或亮。
12. ISO:感光度的单位。
ISO值的选择可以控制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13. 哈曼曲线:指照片中亮度的分布关系。
正常的哈曼曲线应该呈S型。
14. 相机模式: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
常见的有全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和快门优先模式等。
15. 镜头:相机拍摄影像的光学部件。
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16. 反光:指照片中明亮光线的反射现象。
反光的控制可以使照片更加平衡和舒适。
17. 色彩管理:指对照片中颜色的处理和管理。
包括校正色温、调整饱和度和修正颜色偏差等。
18. 布光:调整照片中光线的亮度、角度和颜色等。
合理的布光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
19. 合焦:指相机自动或手动对焦到合适位置。
合焦的准确性可以决定照片的清晰度。
摄影要点

摄影要点微距拍摄(一)、背景虚的照片拍摄方法,比如花朵。
景深就是“清楚的图案所占的比例范围”。
景深越大,背景越清晰,景深越小,背景越模糊。
光圈的大小和景深成反比;其次是焦距,焦距的长度同样和景深成反比;最后就是拍摄距离,距离则和景深成正比。
获得浅景深就是“离得近、拉得近、光圈数值小。
(二)、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光圈、摄距与焦距对景深的影响光圈与景深成反比。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例如f16 的景深大于f2。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
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
例如聚焦于10米的景深大于聚焦于1米的景深。
念头焦距一景深成反比。
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
例如焦距100mm的镜头其景深效果小于焦距28mm的镜头。
●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除了光圈、摄距、焦距影响景深大小外,摄影者对模糊圈的要求,即可允许的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
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
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时,如采用接触印相或小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景深就大些;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小时,如采用高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时,景深就小些。
光圈、摄距、镜头焦距以及可允许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影响的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即这四个因素在其中三个因素相同时,另一因素对景深大小的影响规律成立。
否则这些“规律”就不一定成立。
例如,镜头焦距75mm对焦在2 米处,f16的景深是1.5——3.1米,而对焦在5米处,f11的景深为3——11米。
光圈小的(f16)景深是1.6米,而光圈大的(f11)的景深则是8米了,这是由于摄距不一所至。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的规律还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摄距在超焦点距离以内。
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那第,摄距越远,景深不是越大,而是越小,与原规律相反了。
(三)、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术之一,运用这种控制,我们可以缩小景深,仅仅清晰地表现重要的物体而使其突出,让不需要的物体虚糊而被隐去;我们也可以扩大景深,使所有的被摄体在阵面上都清晰地展现,表现出它们的每一处细节。
学习摄影的新手要注意的11个要点

都讲解并描述了摄影的几种规则,总结并且学习这些摄影规则,是为了
把握后打破它。
魏
第2页共2页
图书馆中的摄影书籍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宝,假如你有兴趣学习后期处
11.不要可怕尝试
理,那么可以试试免费的图像处理软件。
假如你使用了数码相机而不是胶片时,就算你拍得再丑陋,都有
8.学会实践你相机的设置。
机会重来,而且这个机会是免费的。你应当学会尝试,最终会得到好
你要知道,你的相机远远比你知道的敏捷和强大。你远远没用够相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学习摄影的新手要注意的 11 个要点
不到的拍摄机会。当然,假如你在碰到秀丽景色的地点时,你也可以 使用有摄像头的手机做好“标记”,等拿到相机后回来拍摄。
4.记录你想拍摄的景点列表
1.摄影新手请不要疯狂购置昂贵的设备
某些时候你碰到了值得拍摄的景点,而又没携带相机,那么用笔
2.考虑购置一个三脚架
5.不要忽视四周的'环境
对于摄影新手来说,购置一个廉价的三脚架是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必要的;对于有
对于摄影新手来说,一般在你的客厅或者后院找不到新奇的事物
些拍照时手要抖动的摄影师,这更有必要。购置三脚架能让你的成像质
来拍摄,永久都是外出能看到新奇事物。但是,在熟识的地方用带有
量得到大幅的提升。为了提升三脚架的稳定性,我建议使用三脚架同时, 新奇感的目光来观看,你有可能会发觉家里能拍出奇怪的光线,或者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会看到你以前从没留意到的景象,所以,享受摄影中学习吧。
10.定期拍照
7.利用免费的资源来学习
试着每天都拍摄点东西;假如你不能做到每天都拍摄,最好花时间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摄影以其直观、生动的视觉语言,成为传递新闻信息的重要手段。
一张出色的新闻照片,不仅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目光,更能准确地传达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
那么,如何才能拍摄出优秀的新闻照片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
一、做好充分的拍摄准备1、了解新闻事件在拍摄前,要对即将报道的新闻事件有充分的了解。
包括事件的背景、主题、涉及的人物和可能出现的场景等。
这样可以让我们在拍摄时有更明确的目标和重点,提前构思好可能需要的拍摄角度和画面。
2、检查设备确保相机、镜头、电池、存储卡等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根据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拍摄环境,选择合适的摄影器材。
例如,如果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拍摄,可能需要携带三脚架和闪光灯。
3、规划拍摄路线如果是在较大的场地或复杂的环境中拍摄,提前规划好拍摄路线可以节省时间,让我们能够更快速地捕捉到关键瞬间。
二、掌握构图技巧1、中心构图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能够突出主体的重要性,使读者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主体上。
这种构图方式适用于拍摄具有明确主体的新闻事件,如人物特写。
2、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为九宫格,将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点上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
这种构图方式能够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协调,给人以舒适的视觉感受。
3、对称构图利用画面中景物的对称关系来构图,可以营造出一种稳定、庄重的氛围。
常用于拍摄建筑、风景等具有对称美的场景。
4、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同时也能引导读者的视线聚焦在主体上。
三、善于捕捉瞬间1、保持敏锐的观察力新闻事件往往是瞬间发生的,作为新闻摄影师,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留意周围的一切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瞬间。
2、提前预判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做好预判,调整好相机的参数和拍摄角度,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按下快门。
3、连拍模式在关键时刻,可以使用相机的连拍模式,连续拍摄多张照片,从中挑选出最精彩的瞬间。
100个拍摄技巧要点

001. 如何摇拍摇拍是一种拍摄移动中被摄体的技法。
其特点是把摄影重点放在了静态的部分,以摇动镜头的方式跟随被摄体,表现其速度感。
要使用此种拍摄技法,需要把相机设置到快门优先的模式上,然后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一般采用1/30s或者1/60s。
相机要紧随被摄体,跟随其运动而移动,达到被摄体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
当然采用连拍的模式捕捉更锐利的照片的机会更大。
002. 在斜坡上如何放置三脚架如果在斜坡上用三脚架辅助拍摄,有一个方法可以让相机远离突发危险。
如果我们是在一块岩石或者小山上的斜坡上拍摄,让三脚架的一条腿对着自己,这样的话,三脚架的三条腿就可以稳定地支撑住相机,防止坠落。
003. 如何避免曝光不足摄影者在拍照时经常会曝光不足,打开闪光灯拍摄又怕会过亮,牺牲了现场环境的自然光线。
遇到此种情况,最佳方法就是利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
只要将曝光补偿功能推高一至两级,一般偏暗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004. 如何先对焦后构图先将画面中央的对焦点对准想拍摄的人物面部,半按快门按钮完成对焦及测光程序,按着快门按钮不放,横向移动相机重新构图。
005. 光圈优先有什么用途数码单反相机往往带有较大光圈数的镜头,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减少因震动而造成的不良拍摄效果。
但是,相机镜头一般是在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时拍摄的图像效果最好,所以如果要拍摄高质量的图像,可以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把光圈从最大往下调小一些。
另外,大光圈可以实现小景深,这有利于突出主体。
006. 如何避免眩光直接拍摄太阳,会在镜头内产生眩光,从而使画面的反差严重失调,同时会产生入射光线被镜头表面反射到CCD上而形成光斑线条。
高质量的遮光罩有助于限制眩光,同时使用最小光圈可减少这些光斑。
007. 如何使灯光产生星状效果要想使灯光产生星星的效果,那么摄影者就需要使用小光圈来进行曝光,光圈越小,效果越明显。
008. 如何保护相机为了保护好数码相机和电池,我们尽量不要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使用数码单反相机,千万不要长达几个小时地将自己的相机直接地暴露在阳光下,拍摄时避免镜头直对阳光以免损伤CCD板。
摄影基础基本要点

摄影基础基本要点
1. 视角选择:选择合适的视角可以改变照片的效果。
尝试不同的拍摄高度和角度,以寻找最佳的视觉效果。
2. 曝光控制:摄影中的曝光是非常重要的。
确保照片的亮度和对比度适宜,可以使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来调整曝光。
3. 对焦准确:保持照片的清晰度和锐度,需要准确地对焦。
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或手动对焦,确保主体清晰可见。
4. 色彩平衡:不同的照明条件可能会导致照片色彩偏差。
通过设置相机的白平衡来调整色温,确保照片的色彩真实。
5. 构图技巧:有一个良好的构图可以增强照片的视觉吸引力。
使用规则的第三方构图法则来帮助你组织主体和背景。
6. 行为捕捉:拍摄人物或动物时,捕捉到它们的特殊动作和表情能够增加照片的情感。
7. 使用三脚架:在需要长时间曝光或稳定拍摄时,使用三脚架可以减少摄像机的晃动,帮助拍摄清晰的照片。
8. 合适的镜头选择:不同的镜头适合不同的拍摄场景。
选择合适的镜头可以突出主题并增强照片的质感。
这些摄影基础基本要点可以帮助你在摄影过程中获得更加出色的照片。
不断练习和尝试新的技巧,提升自己的摄影技术。
掌握摄影技巧的关键要点

掌握摄影技巧的关键要点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让人们能够回味和分享。
然而,要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并不容易。
掌握摄影技巧是关键,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要点,帮助您提升拍摄水平。
1. 理解光线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对于摄影师来说,理解光线的性质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拍摄时,要注意光线的亮度、颜色和方向。
不同的光线条件会给照片带来不同的效果,例如,柔和的光线可以创造出温暖的氛围,而强烈的逆光则可以营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因此,要学会观察光线,并根据不同的场景调整相机的曝光和白平衡。
2. 确定焦点焦点是照片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并传达出照片的主题。
在拍摄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焦点,并将其放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
例如,如果拍摄一朵花,可以将焦点放在花瓣上,突出花朵的细节和美感。
同时,还可以运用景深的原理,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焦点的范围,创造出前景和背景的虚化效果,增强照片的立体感。
3. 构图和角度构图是指将照片中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视觉上的平衡和美感。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例如,采用“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将主体放置在其中一个交叉点上,可以使照片更具有吸引力。
此外,还可以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例如,俯拍、仰拍、侧拍等,以展现不同的视角和观点。
4. 运用色彩色彩是摄影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它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在拍摄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并运用色彩的对比和饱和度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例如,可以运用冷暖色调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或者运用互补色彩的对比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5. 抓住瞬间摄影是记录瞬间的艺术,抓住瞬间是摄影师的重要能力之一。
要想拍摄到生动的瞬间,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在拍摄时,要时刻保持警觉,观察周围的细节和变化,以便在关键时刻按下快门。
6.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对照片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升照片的质量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摄影与商业摄影概论第一节摄影艺术简史一、视觉的延伸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是尼埃普斯1826年经过8小时曝光,在自家阁楼后窗拍摄的《鸽子棚》。
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和美术院举行联席会议,天文学家、物理学家阿拉戈(D.F.J.Arago)向全世界公布了“达盖尔银版摄影术”,并预言:“摄影对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将会作出伟大的贡献”。
二、时代的见证《汉堡大火遗迹》——1842年5月,摄影师比欧乌、画家史特尔兹纳合作用银版摄影术拍摄了大火后的汉堡遗迹,记录下这一震惊世界的新闻事件。
从此,新闻纪实摄影由此产生。
1855年,英国人芬顿受官方委派,拍摄克里米亚战争,开战地纪实摄影先河。
1855年,英国人芬顿受官方委派,拍摄克里米亚战争,开战地纪实摄影先河。
“决定性瞬间”大师布列松伟大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
三、审美的艺术1857年,英国画家、摄影家雷兰德(Oscar Reilander 1813—1875)用30张底片叠放出一幅31×16英寸的照片《人生的两条道路》,在曼彻斯特艺术作品展览会上展出,成为最早的摄影艺术作品,并被英女王维多利亚重金收购,立即引起轰动。
从此,摄影彻底摆脱“绘画的仆人和侍女”的地位,成为独立于绘画、雕塑、音乐之外的一门艺术。
第二章摄影基础知识第一节摄影器材一、照相机(一)相机种类在此,根据相机的不同取景方式和构造特点,我们把相机分为下列几大类:1.旁轴取景相机在相机镜头旁另装有一组专起对焦取景作用的光学系统的照相机,称为旁轴取景相机,也叫旁侧取景相机。
这类相机由于构造相对简单,故价格便宜。
另外多采用镜间快门,无反光板动作,所以振动小,快门没有时滞。
由于最大孔径较大,因此在光照较暗的室内环境也便于拍摄,适用面较广。
由于取景与成像不同光路, 旁轴取景相机最突出的缺点是存在视差。
2.单镜头反光相机这是目前广泛使用于摄影各个领域的相机。
被新闻摄影、体育摄影、民俗风情摄影、风光及野生动物摄影等领域的摄影师大量使用。
这类相机的取景和成像共用一个摄影镜头,所见即所得,不存在视差,且可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功能齐全,配件完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但构造复杂,故价格相对较贵。
单镜头反光相机由于反光镜的升落造成相机振动较大,容易影响画面清晰度,成为它的一个最大缺点,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3.双镜头反光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是在方箱机身上,安装有上下两个焦距相同的镜头,上面用来取景和调焦,下面用于拍摄。
4.机背取景相机机背取景相机又称座机或技术相机、大画幅相机,有单轨和双轨两种机型,有金属机身,也有木制机身。
它是通过皮腔把镜头板和机背磨砂玻璃对焦屏联接起来,进行工作。
操作复杂、繁琐、技术要求严谨,但底片面积大,所得照片画面非常清晰,画质极佳,因此大量被广告摄影公司采用于商品广告摄影。
要求苛刻的风光和建筑摄影也广泛使用。
5.数码相机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试制成功用磁盘记录图像的数码相机。
谁也无法预料,短短20年,数码相机(又称数字相机,简称“DC”)可谓异军突起,如今已成风靡全球之势。
数码相机最大特点是记录影像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由感光材料演进到磁盘、光盘及各种闪存卡,从而减少了中间的冲洗环节,并能直接输入电脑,任意地进行修改,再通过打印机输出。
各种存储卡可重复使用,大大节省了时间、金钱。
(二)相机构造通常照相机是由机身和镜头两大部分组成。
机身部分又包括快门、取景、输片、倒片等装置;镜头部分包括光圈、聚焦和变焦装置。
1.快门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通常用快门系数来表示:1、2、4、8、15、30、60、125、250、50 0、1000等,它们分别代表1秒、1/2秒、1/4秒、1/8秒……。
快门的作用:一是控制进光时间,与光圈配合获得正确曝光。
二是影响成像清晰度。
当被摄物体运动速度高于快门速度时,将影响物体成像清晰度。
另外,当快门速度过低时,因为手持的稳定性,也会影响成像清晰。
2.光圈光圈大小用光圈系数“f”表示:1、1.4、2、2.8、4、5.6、8、11、1 6、22、32、45、64(图32)。
f系数=镜头焦距÷光孔直径。
因此,f系数越小,表示光孔越大,进光量越多;f系数越大,表示光孔越小,进光量越少。
相邻两数字之间,曝光量相差一档。
光圈的作用:一是调节进光孔大小,与快门配合获得正确曝光。
二是控制景深效果。
光圈大,景深小,重点突出;光圈小,景深大,画面整体清晰。
例如:拍摄风光、建筑照片往往采用小光圈,以获得最大景深,保证画面清晰范围;而在人像拍摄时则多采用大光圈,以虚化背景,突出人物主体。
三是影响成像清晰度。
由于镜头存在像差问题,当使用最大和最小光圈时,像差最严重,影响成像清晰,所以在日常拍摄时,尽可能采用中等光圈,一般为f8、f11、f16,俗称“最佳光圈”。
3、聚焦装置聚焦装置又称对焦装置,其作用通过调节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结像。
现代相机的聚焦方式有两类:手动聚焦和自动聚焦。
(三)镜头镜头是相机的眼睛,是相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机的性能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镜头性能与质量的高低。
解像力、色彩还原、反差、锐度和像差是评价一只镜头素质高低的几个主要标准。
镜头是由透镜组和调节装置构成。
1.镜头的特性①.焦距焦距从实用角度可以简单理解为“镜头光学中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用毫米表示。
②.口径镜头口径又称有效口径,是镜头的最大进光孔,即镜头最大光圈。
“口径”通常采用最大光孔直径与焦距的比值表示。
显而易见,这种比值越小,代表口径越大,通光量越多。
反之亦然。
③.视场与视角景物透过镜头在底片(焦平面)上结成清晰影像的范围叫视场。
视场与镜头光学中心所形成的夹角称为视角。
④.焦距与视角、视场关系焦距短,视角大,视场广阔,拍摄范围大,但成像比例小。
焦距长,视角小,视场狭窄,拍摄范围小,但成像比例大。
2.镜头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镜头的种类很多,根据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们通常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远摄镜头)、变焦距镜头和微焦距镜头几类。
①.标准镜头标准镜头指焦距长度与底片对角线基本相等的镜头。
画幅不同的相机,其标准镜头的焦距也就不同。
如135相机标准镜头焦距为50mm,120相机为80mm,尽管画幅不同标准镜头焦距不同,但它们的视角却是相同的,都与人眼视角接近,为45゜左右。
因此,标准镜头的成像效果,诸如拍摄范围、透视比例,都接近人们的视觉效果,显得亲切、自然。
②.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焦距长度短于底片对角线长度,视角大于60゜以上。
广角镜头的主要特点及用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视角大,有利于在狭窄空间里拍摄较广阔的范围和拍摄全景图片。
二是景深大,有利于同时再现景物近景和远景清晰度,特别适用于风光和建筑摄影。
三是画面透视感强,夸大近大远小的比例关系,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四是畸变像差强,在近距离拍摄时失真较大,边缘尤甚。
在拍摄时要注意角度,尽量减小变形失真(图38)。
③.长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又称摄远镜头,其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视角小于60゜。
长焦镜头的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视角小,成像大,能远距离摄取无法靠近和易被干扰的物体。
广泛使用于体育摄影和野生动物摄影。
二是景深小,有利于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三是压缩画面纵深透视感,削弱远近物体的大小比例。
四是畸变像差小,在人像摄影中尤其见长。
因而在肖像摄影、婚纱摄影、时装摄影领域广泛使用。
二、照明工具1、电子闪光灯基本特性电子闪光灯有四大基本特性:这就是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持续时间极短,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①.发光强度特大②.发光持续时间极短③.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④.发光性质为冷光2、电子闪光灯类型①小型便携式闪光灯这类灯体积小巧,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常用于日常的拍摄工作,如新闻摄影、家庭摄影等。
②.大型电子闪光灯这类灯体积较大,操作复杂,发光功率大,不便于携带,故常用于广告摄影、婚纱摄影等大型室内摄影棚内。
3、闪光灯曝光控制①. 闪光指数指闪光灯的最大输出功率。
闪光灯上都标示有闪光功率和指数以便于使用。
②.闪光同步速度指闪光灯在相机快门完全开启后的瞬间闪光,使整幅画面感光。
③.光圈与闪光指数关系光圈F=闪光指数/闪光灯至被摄体距离(摄距)。
三、滤色镜滤色镜从实用的角度,可分为三大类:黑白摄影滤色镜、彩色摄影滤色镜、通用滤色镜。
1.通用滤色镜通用滤色镜是一个非常大的门类,拥有众多的品种,常见的有UV 镜、偏振镜、柔焦镜、中灰镜、多影镜、近摄镜、速度镜等等。
①.UV镜又称“紫外线滤镜”、“去雾镜”,为无色透明光学玻璃,能有效阻挡紫外线,提高远景清晰度。
由于其无色透明,大部分人用它作为镜头保护镜。
②.偏振镜又称“偏光镜”,是最常用的滤镜,为深灰色双环镜片。
主要用途:一可消除非金属(如玻璃、水面、瓷器、上光木器等)表面的反光,增强表面质感表现;二是在彩色摄影中可压暗蓝天色调,增加景物色彩饱和度;三可透过雾气,提高远景清晰度。
③.柔焦镜又称“柔光镜”,是一种能获得柔化画面效果的滤镜。
常用于人像、婚纱摄影,起到柔和脸部的美化作用。
当使用广角镜头和小光圈时,效果不明显。
④.中灰镜又称“灰度镜”,是一种能阻挡部分光线、减弱光照强度的灰色镜片。
主要用于强光下慢速摄影,以获得动感效果。
这类滤镜有星光镜、彩虹镜、渐变镜、红外镜等等。
第二节摄影基本技术一、正确曝光1.曝光的含义①.正确认识曝光通过测光调节好光圈和快门速度,按下快门,光线通过光孔使胶片感光,并且获得一张密度正常、影像清晰、色彩准确的照片,这就是正确曝光的含义。
②.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当胶片曝光过度时,密度就大,底片发暗,俗称“厚底片”,亮部细节损失;而曝光不足时,密度小,底片透明,俗称“薄底片”,暗部层次丧失。
2.影响曝光的因素①.光线强弱----光线强时,减少曝光量;光线弱时,增加曝光量。
因为胶片对曝光量的要求是恒定的。
②.胶片感光度----胶片感光度不同,对曝光量的要求不同。
在同样光线条件下,感光度高的胶片,曝光量少;感光度低的胶片,曝光量多。
③.显影条件----显影液配方改变、显影时间的增减、显影温度的高低,都将改变胶片的正常密度,从而影响曝光量。
④.互易律失效—--互易律就是指光照度和曝光时间可以按正比互易而曝光保持不变的规律。
然而,这一规律在曝光时间太长(如长于1秒)或太短(如短于1/1000秒)时,此互易律失效。
要用增加曝光量来补偿。
①.相机准确性----器材性能,如光圈、快门速度及测光系统准确与否,是直接影响曝光准确的潜在因素。
因此,经常性地检查相机上这三者的性能是正确曝光的必要保证。
3.影响照片清晰度的因素有哪些?答题要点:①镜头是否清洁;②拍摄时减少弦光;③拍摄时仔细焦;④使用中等光圈;⑤防止振动;⑥曝光正确.⑦冲扩质量的好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