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危害
矿山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培训讲稿20100524

矿山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抚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李继华)一、职业危害防治的法规、规章《职业病防治法》——经全国人大和人大党委会通过,以主席令的形式发布。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部门规章,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一)、《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立法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职业病的概念: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各种不良因素(如有毒化学品、生产性粉尘、有害生物或物理因素、劳动强度过大、精神过度紧张、工作中不良体位、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等)称为“职业病危害因素”;因职业病危害因素直接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健康损害或疾病,称为“职业病”;易导致“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的特定工作条件,被专称为“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3号颁布,从2009年9月1日正式施行。
目的:为了加强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强化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1、机构与人员: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非煤矿山主要的作业类别、可能造成的事故或伤害类型以及适用的个体防护装备

TB-01安全帽
2B-01安全鞋
2X-01长管呼吸器
HX-08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FZ-03职业用防雨服
地下挖掘、地下管网的铺设
17
带电作业
工作人员接触带电部分的作业,或工作人员身体的任一部分或使用的工具、装置、设备进入带电作业区域内的作业
触电、灼烫
TB-01安全帽(绝缘)SF-01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12
操纵转动机械作业
机械设备运行中引起的绞、砚等伤害的作业
机械伤害
TB-01安全帽
YM-04职业眼面部防护具
机床、传动机械
13
接触使用锋利器具
生产中使用的生产工具或加工产品易对操作者产生割伤、刺伤等伤害的作业
机械伤害
TB-01安全帽
SF-08机械危害防护手套
ZB-01安全鞋
金属加工的打毛清边
14
地面存在尖利器物的作业
FZ-12阻燃服
电焊、易燃易爆材料的储存与运输、电瓶充电工、矿灯充电
2
有毒有害气体作业
存有常温、常压下呈气体或蒸气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能产生毒害物质的作业,包括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
中毒、窒息
YM-04职业眼面部防护具
HX-01长管呼吸器
HX-02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HX-05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
2B-01安全鞋(绝缘)FZ-01防电弧服
电气设备或线路带电作业、维修等
18
非电离辐射作业
接触微波辐射、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电磁辐射的作业
辐射伤害
YM-02激光防护镜
2M-04职业眼面部防护具
2Z-1微波辐射防护服
矿山职业病管理及职业危害

矿山职业病管理及职业危害矿山职业病是指在矿山作业过程中, 由于矿山特定的工作环境、作业方式和作业条件导致的一类特殊职业病。
由于矿山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有害因素, 劳动者在接触、吸入、摄入这些有害因素后, 有可能引发各种不同的职业病。
因此, 对于矿山职业病的管理和对职业危害的控制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矿山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管理措施、防护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矿山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一) 物理因素1.矿井通风不良: 矿井中的通风不良会导致氧气含量不足, 二氧化碳、氮气含量过高, 从而造成缺氧窒息、中毒等职业病。
2.噪音: 矿山作业中存在着爆破、震动等噪音源, 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下会导致聋哑、心血管疾病等职业病。
3.振动:矿山使用的机械装置和工具产生的振动会给工人的身体带来损伤,引发手臂痹、胃肠道疾病等职业病。
(二) 化学因素1.粉尘: 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尤其是煤炭矿山的煤尘、矿石粉尘和岩石粉尘等,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粉尘中会引发尘肺、结核病、肺癌等职业病。
2.有毒气体: 矿井中会释放出一些有毒气体,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等,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毒气体中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硫酸盐肺等职业病。
3.化学药品和毒物:矿井作业中使用的一些化学药品和毒物会对劳动者的身体产生危害,如苯、铅、汞等,会引发中毒、血液疾病等职业病。
(三) 生物因素1.生物灾害: 矿山中存在着一些生物灾害, 如蚊虫叮咬引发的疾病、野生动物的袭击等, 会导致工人受伤和疾病。
(四) 其他因素1.高温环境: 矿山中部分作业区域温度较高,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引发中暑、热衰竭等职业病。
2.辐射:在某些特定的矿山作业中会存在放射性物质的辐射,长时间暴露在这些辐射下会引发射线病等职业病。
二、矿山职业病管理措施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矿山应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矿山职业病的发生。
1.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定: 矿山应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规定和标准, 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
露天矿山职业危害管理

露天矿山企业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危害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的,由安顿。
露天矿山企业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危害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以二 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
监测频次:定期 与不定期相结合, 确保实时监测
监测人员要求: 具备相关资质, 熟悉监测设备使 用和数据处理
检测方法:定 期检测、随机 检测、跟踪检
测
检测设备:气 体检测仪、粉 尘检测仪、噪
音检测仪等
检测频率:根 据实际情况确 定,一般每月
至少一次
检测人员:专 业检测人员或 经过培训的矿
山工作人员
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监测报告的撰写和报送 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应用 监测结果的反馈和改进
添加标题
预防和控制露天矿山职业危害的必要性:为了保障劳 动者的健康权益和社会稳定,必须重视露天矿山职业 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职业危 害对劳动者和社会的影响。
减少职业危害的 发生
提高矿山生产的 安全性
保障员工的生命 安全和健康
提升企业的社会 形象和声誉
Part Three
现场调查:通过 实地考察了解矿 山作业环境和危 害因素
应急预案:制定露天矿山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 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监督与检查:加强对露天矿山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及 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
Part Five
监测目的:及时 发现职业危害, 采取有效措施, 保障员工健康
监测内容:粉尘、 噪声、振动、辐 射等职业危害因 素的监测
采石场职业危害制度[3]
![采石场职业危害制度[3]](https://img.taocdn.com/s3/m/8f76a4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d.png)
采石场职业危害制度1. 引言采石场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领域,其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危害。
为了保护采石场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制定职业危害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采石场职业危害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措施。
2. 职业危害的分类在采石场工作中,存在着多种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2.1 噪音危害采石场的机械设备和工作环境中噪音较大,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严重损害。
2.2 粉尘危害采石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石尘,工人长时间吸入石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病。
2.3 物理危害采石场存在坠落、滚动、切割等物理伤害的危险。
这些危险来自于采石设备和搬运过程。
2.4 化学危害采石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如腐蚀性化学品、有毒气体等。
3. 职业危害制度的内容为了降低采石场工作中职业危害对工人的伤害,制定职业危害制度以规范工作行为和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制度内容:3.1 职业危害评估采石场应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危害源和工人可能面临的风险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2 防护设施和装备采石场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耳塞、安全带等。
工人在工作中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防护设施和装备。
3.3 作业控制采石场应制定明确的作业规范,确保工人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作业。
同时,需要制定相关的清洁和维护程序,以减轻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危害。
3.4 健康监测采石场应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对可能受到职业危害影响的工人进行重点关注。
检查的内容包括听力、呼吸系统、皮肤病等。
3.5 培训和教育采石场需要对新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教育他们了解职业危害的相关知识、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职业危害的培训和巩固。
4. 实施措施为了有效实施采石场职业危害制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施措施:4.1 责任明确明确相关责任人和职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金属矿矿井空气中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分析

(上接第183页)摘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性质,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危害及其允许浓度。
矿井空气是指矿井内各种气体、蒸汽和矿尘的总称。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由于物质氧化、分解和其他气体与矿尘的混入,成分发生变化,O 2减少,CO 2增加,混入的有毒有害气体通常有CH 4,CO 2,CO,H 2S,NO 2,SO 2,H 2等。
生活在地面的人们非常习惯于新鲜空气,但在井下新鲜空气可是来之不易;在开放性的地面一阵自然风就可以把污风吹开,但在井下污风的排放可不是轻而易举。
矿井没有空气,矿井就不能下人。
矿井空气是关系到矿井人员生命的大事!本文根据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的特征及危害性提出一些防治措施,以保证矿工的安全与健康!关键词:金属矿矿井空气有毒有害气体1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常见的对安全生产威胁最大的有毒气体有:CO,NO x ,SO,H 2S 等。
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允许浓度常采用ppm 做单位,它表示按体积比的百万分之几,相当于1m 3空气中有害气体有多少cm 3数,ppm 通百分率的关系为10000ppm 相当于1%。
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得浓度还可以用mg/m 3表示。
ppm 和mg/m 3的关系在标准状况下为式(1-1)(1-2):1ppm=1mg/m 3×22.41M(1-1)1mg/m 3=1ppm×M 22.41(1-2)式中:M———物质的分子量。
1.1一氧化碳(CO )CO 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kg/m 3,是空气密度的0.97倍,能够均匀地散布于空气中,不用特殊仪器不易觉察。
一氧化碳微溶于水,爆炸界限为13%~75%。
CO 极毒,在空气中含有0.4%时,很短时间内人就会死亡。
日常生活中的“煤气中毒”就是CO 中毒。
CO 的毒性是因为: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专门在肺部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以维持人体的需要,而血红蛋白与CO 的亲和力超过它与氧的亲和力250~300倍,血红蛋白与CO 亲和就形成CO 血红素,妨碍体内的供氧能力,使人体各部分组织和细胞产生缺氧现象,引起一系列血液中毒现象,严重时造成窒息死亡。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目前,在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3个标准,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包括负荷超限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包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煤矿国家卫生标准

作业场所国家卫生标准(煤矿)煤矿生产与其他企业生产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可以知道煤矿生产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可包括以下几类:一、粉尘,煤矿生产现场及职业危害中最主要的有害因素;二、井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三、三硝基甲苯,铅、苯、汞等生产性有毒物质;四、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物理因素。
其中可于现场检测的有害因素为上述一、二、四类,第三类生产性有毒物质的检测一般都需要较大型专业分析仪器才能完成,通常不在现场进行检测。
第一节粉尘的测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且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污染劳动环境,影响工人健康的职业性有害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某些生产性粉尘会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silicosis)。
如游离SiO2→矽肺,石棉尘→石棉肺,等。
在煤矿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如机采、综采、炮采、回采、锚喷、装运、选煤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
呼吸性粉尘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中的一部分,工人长期在高煤尘浓度的环境中作业,吸入呼吸性煤尘可引起尘肺,严重危害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
为了评价工作场所粉尘的危害、加强防尘措施的科学管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需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检测。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包括以下三种: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工班个体和定点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
一、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一)粉尘的浓度粉尘浓度愈大,对人体危害愈严重。
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比含量在10%以下的粉尘对肺组织的病变发展影响更大。
(二)粉尘的分散度粉尘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大小不同的粉尘粒子的百分组成表示。
粉尘分散度愈高,形成的气溶胶体系越稳定,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越长,被人体吸入的机会越多;粉尘分散度愈高,比表面积也越大,越容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危害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15497
矿山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危害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矿山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
及危害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在采矿生产过程中,从矿(岩)内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矿物质氧化以及放炮、人员呼吸、作业地点所产生粉尘等,使井下空气成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氧含量减少,另一方面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浓度增加,不但损害了作业人员的健康,而且有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中毒和气体、粉尘爆炸。
因此,必须认识矿山生产中所遇到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作业场所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矿山作业场所中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等,有些矿山还有民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性质是;①气味。
氨有剧臭味;二氧化硫有强烈硫磺臭和酸昧;硫化氢具有臭鸡蛋味;二氧化碳有微酸味。
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可判别其
是否存在。
②比重。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比重大于空气,一般处于巷道的底板处;氢、甲烷气体、氨、一氧化碳、氮的比重轻于空气,一般处于巷道的顶板处。
③溶水性。
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能溶于水。
利用这种性质,可通过洒水喷雾来吸收净化空气。
④爆炸性。
甲烷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氢在爆炸界限内可发生爆炸。
对人体致毒的气体有:①二氧化氮。
这种气体毒性比较大,能强烈地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它和呼吸道的水分化合形成硝酸,造成肺部肿大。
②二氧化硫。
对眼睛和呼吸系统有较强的刺激性。
③硫化氢。
能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并能使人体血液中毒。
④一氧化碳。
能驱逐人体血液中的氧,使血液缺氧致命。
⑤氨。
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矿山生产中遇到的有害物质主要指粉尘。
矿种不同,所产生的粉尘种类也不同,产生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作业人员呼吸了粉尘浓度超过限量的含尘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患矽肺、石棉肺、滑石肺等尘肺病。
有些粉尘内还含有放射性物质,被人体吸人体内,导致放射性疾病、皮肤病等。
有
些粉尘还有爆炸性等危害。
甲烷气体、二氧化碳、氢、氮等气体,虽然无毒性,但这些气体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氧的浓度降到12%以下时,能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