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辅具讲解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大全讲解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1.上肢训练辅助器具上肢训练辅助器具用于肩、上臂、前臂和手部的康复训练。
(1)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进行肩关节旋转运动,扩大活动度,增强肩部肌肉力量。
(2)肩抬举训练器:通过将棍棒放置于不同高度,训练上肢抬举功能。
可在棍棒两端悬挂沙袋,以增加抗阻力。
(3)肩梯:通过手指沿着阶梯不断上移,逐渐提高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疼痛。
(4)滑轮吊环训练器: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也可进行关节牵引及肌力训练。
(5)上肢推举训练器:提高上肢伸肌肌力、上肢关节活动度及协调活动能力。
(6)肘关节牵引椅:对肘关节持续牵引,用于肘关节屈伸活动障碍者。
牵引的重量和方向,座椅高度、固定部位可随需要调整。
(7)前臂旋转训练器:训练关节活动度,预防和改善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同时通过患者在不同阻力下的抗阻运动进行肌力及耐力训练。
(8)腕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腕部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
(9)腕关节旋转器:训练腕关节旋转,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增加肌力、耐力。
复式墙拉力器:通过抗阻主动运动,提高肌力。
关节活动度(10).训练,预防畸形全身肌肉、关节训练。
(11)系列哑铃:用于增强肌力和耐力。
(12)体操棒与抛接球:提高上肢活动范围,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分立式和卧式2种。
(13)手支撑器:训练上肢支撑能力及从床到轮椅的移乘(身体转移)训练。
(14)手指肌力训练桌:用于手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2.下肢训练辅助器具下肢训练辅助器具是用于训练下肢的辅助器具。
(1)下肢康复训练器:用于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和协调功能(2)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用于训练髋关节外展、内收的肌力。
(3)髋关节旋转训练器:通过足的画圈运动,改善髋关节的旋转功能。
(4)股四头肌训练椅: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适用于膝关节受限。
(5)踝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踝关节的活动度,矫正足下垂,足内外翻等,对站立功能障碍者的站立功能训练。
(6)踝关节训练器:矫正下肢姿势,防止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等畸形。
康复辅助器具操作手册

康复辅助器具操作手册一、引言康复辅助器具是为了帮助身体有功能障碍的人提供支持和独立性,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操作手册将向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请仔细阅读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
二、步行辅助器具1. 助步器(Walking Frame)助步器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平衡身体的辅助器具。
使用助步器时,请确保助步器的高度适合您的身高。
双手握住助步器的把手,并逐步地移动助步器。
移动时保持平稳,注意站稳后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2. 拐杖(Walking Stick)拐杖主要用于提供额外支撑和平衡。
拿起拐杖时,请确保杖头与您的非受伤一侧的腋下保持适当的距离。
松紧调节拐杖的高度,使其适合您的身高。
使用时将拐杖放在您的非受伤一侧,随着受伤一侧的腿一起移动。
注意步伐平稳,以避免摔倒。
三、上肢辅助器具1. 抓握器(Gripper)抓握器用于帮助提取和拿起物品。
将抓握器的夹爪放在要抓取的物品上,并用手柄操作握紧物品。
当握紧物品后,将抬起抓握器并小心地移动到目标位置。
2. 手指活动器(Finger Exerciser)手指活动器是用于增强手指灵活性和手部肌肉的弹性。
将手指握住活动器的握柄,并根据指导进行灵活的活动。
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手部不适。
四、日常生活辅助器具1. 可转动椅垫(Swivel Cushion)可转动椅垫可以帮助您在椅子上更容易地转动身体。
将可转动椅垫放在椅子上,坐下后可以通过上半身的旋转来转动椅垫。
使用时请注意稳定身体,避免摔倒。
2. 压缩袜(Compression Socks)压缩袜可以提供额外的腿部支持,减少肿胀和疲劳。
将压缩袜滑到小腿上,并确保不要过紧。
在穿着和脱下时请小心操作,避免损坏。
五、注意事项1. 在使用任何康复辅助器具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并根据其指导进行操作。
2. 请仔细阅读并遵守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说明书。
确保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使用。
3. 如果您在使用康复辅助器具时感到不适或有任何疑问,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康复 辅助器具 分类 和术语

康复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康复辅助器具是指在康复过程中,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轻疾病影响的工具和设备。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一、日常生活辅助器具:
日常生活辅助器具是指能够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器具,如助行器、拐杖、轮椅、厕所扶手、浴椅等。
这些辅助器具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降低照顾者的负担,是患者在医院和家庭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
二、运动治疗辅助器具:
运动治疗辅助器具是指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用于加强肌肉功能、促进关节活动、提高协调能力的辅助器具。
如刺激肌肉的电刺激器、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的矫形器等。
三、智能康复辅助器具:
智能康复辅助器具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康复医学实践,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辅助器具。
如智能助行器、语音识别康复设备等。
四、视觉助具:
视觉助具是指为视觉障碍人士提供辅助帮助的器具,如扩大视野的放大镜、语音指示的指南针、语音播报的计步器等。
这些视觉助具能够使视觉障碍人士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生活。
五、听觉助具:
听觉助具是指为听觉障碍人士提供辅助帮助的器具,如助听器、骨传导听器、语音识别辅助设备等。
这些听觉助具能够改善听觉障碍人士的听力,提高他们的社交和生活能力。
在选择和使用康复辅助器具时,必须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程度、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的情况来进行。
医疗机构、专业辅具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辅助器具的选配和适配工作,以保障患者安全、舒适和有效的康复效果。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工具使用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工具使用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科学,旨在帮助人们恢复或改善因疾病、残疾或外伤而导致的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障碍。
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康复工具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康复工具是指为了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能力而设计和制造的各种辅助器具和设备。
本文将介绍康复医学中常见的康复工具使用。
一、运动康复工具在康复医学中,运动康复工具是最常见且最基本的康复工具之一。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力量锻炼、平衡训练、灵活性训练等。
例如,杠铃、哑铃、弹力带等工具常被用于肌肉力量锻炼。
而健身球、平衡板等工具则常用于平衡和协调训练。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工具,康复专家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功能,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二、助行康复工具助行康复工具主要用于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提高平衡和稳定性。
常见的助行康复工具包括拐杖、助行器、轮椅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身体负担,增加行走的稳定性,并减少跌倒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康复专家会选择适合的助行康复工具,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指导,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行走能力。
三、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是指那些辅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患者克服生活自理能力的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的康复辅助器具包括适配性餐具、洗浴辅具、助力设备等。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工具,患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四、康复技术辅助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康复技术辅助工具被应用于康复医学中。
这些工具主要依靠科技手段,如计算机、虚拟现实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各种日常生活场景,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智能康复设备可以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这些康复技术辅助工具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康复效果,还可以增加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康复工具在康复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康复工具,康复医生可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改善功能能力。
康复辅助器具使用-PPT

吃饭自助具
自动喂食器Βιβλιοθήκη 穿衣自助具扣 纽 扣
穿 袜
洗澡自助具
个人卫生自助具
交流自助具
其它自助具
拾物器
开瓶器
自助具的选择
➢偏瘫患者:手抓握能力差宜选加粗手柄自助具,单手洗
澡选加长手柄自助具,穿衣困难者需穿衣自助具。
➢四肢瘫患者:手功能差者宜选C型手柄自助具或万能袖
套、书写自助具等。
➢截瘫患者:常需拾物器,部分需穿袜自助具。
皮襞处量到脚跟,再加5cm。
• 2)患者站立,自腋窝前皱皮襞下
5cm量到足底外缘,再加15cm。
• 3)患者的身高减去41cm
腋拐的使用指导
腋拐的正确起始位置:
腋拐的正确起始位置是 指拐杖底部对准双脚大 脚趾头,向15-20cm, 再向外左右各1520cm。 正确的操作拐杖包括将身体 的重量交于手掌,手腕 背屈、手肘弯曲25°30°,腋横把离腋窝两 横指,但须紧靠胸廓以 求使拐杖稳固,切不可 一直看向地面或双脚。
你们好
辅助器具使用
主要内容
自助具 助行器具 矫形器具
辅助器具的基本概念
➢辅助器具是指病、伤、残患者使用的,用于
防止、补偿、减轻或抵销残疾的各种产品、 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的总称。
辅助器具的分类
➢ 矫形器和假肢 ➢ 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 ➢ 个人移动的辅助器具 ➢ 家务管理辅助器具 ➢ 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和适配件 ➢ 通讯、信息和讯号辅助器具 ➢ 产品和物品管理辅助器具 ➢ 用于环境改建的辅助器具和设备,工具和机器 ➢ 用于休闲娱乐辅助器具
髋部矫形器
膝踝足矫形器
踝足矫形器
足部矫形器
康复辅助器具使用评定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训练设备介绍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训练设备介绍康复训练设备介绍康复医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通过训练和治疗来恢复患病或受伤人士身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学科。
康复训练设备在康复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以帮助康复患者进行有效的训练和恢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康复动力设备、康复助行器和康复辅助装置。
一、康复动力设备康复动力设备是一类通过机械力量辅助进行运动的康复训练设备。
这些设备常用于肌肉力量恢复、关节灵活性提高和神经系统康复训练。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康复动力设备:1. 静力训练机:这类机器通过提供稳定的阻力和支撑,帮助患者进行肌肉力量训练。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调节阻力来逐渐增加训练难度。
2. 动力步态训练机:这种设备常用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步态恢复训练。
它通过模拟人体行走的动作,辅助患者进行重心控制、平衡和步伐训练。
3. 运动自行车:康复运动自行车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和心肺功能恢复。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康复需求和能力,调节自行车的阻力和速度。
二、康复助行器康复助行器是一类可用于帮助行动不便患者恢复步行能力的设备。
这些设备通过提供支撑和稳定性,帮助患者恢复平衡、增强步行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康复助行器:1. 步行辅助器:包括拐杖、助步器和轮椅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下肢受损患者改善行走能力,并提供稳定性和支撑。
2. 外骨骼助行器:外骨骼助行器通过机械结构和电动力量辅助患者进行行走。
它们可以提供力量和平衡支持,帮助行动不便患者实现独立步行。
3. 助行机器人:这是一种结合机械学和控制技术的新型康复助行设备。
助行机器人可以主动感知和适应患者的行动意图,以提供准确的支持和协助。
三、康复辅助装置康复辅助装置主要是为了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存在障碍的人恢复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康复辅助装置:1. 洗护辅助器具:如洗澡椅、洗头盆、洗衣机等,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洗护活动。
2. 搭扶装置:用于协助上下楼梯、坐起、躺下等动作。
医疗行业智能康复辅具方案

医疗行业智能康复辅具方案第一章智能康复辅具概述 (3)1.1 康复辅具的定义与分类 (3)1.1.1 功能性康复辅具:主要用于补偿和增强人体功能,如假肢、矫形器、助听器等。
(3)1.1.2 生活辅助性康复辅具:主要用于帮助残疾人、老年人及功能障碍者实现生活自理,如轮椅、拐杖、护理床等。
(3)1.1.3 训练性康复辅具:主要用于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功能,如康复、训练仪器等。
(3)1.1.4 监测性康复辅具:主要用于监测患者生理参数,为康复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如心电监测仪、血压计等。
(3)1.2 智能康复辅具的发展趋势 (3)1.2.1 个性化定制:通过采集患者生理数据和康复需求,为患者量身定制合适的康复辅具,提高康复效果。
(3)1.2.2 互联网康复辅具:将康复辅具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在线咨询等功能,提高康复服务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3)1.2.3 人机协同: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康复辅具与患者的智能交互,提高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3)1.2.4 跨界融合:康复辅具与生物医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技术融合,推动康复辅具的创新和发展。
(3)1.2.5 智能化康复评估与监测:利用智能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测患者康复进程,为康复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3)1.2.6 产业化发展:智能康复辅具技术的成熟,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市场潜力巨大。
31.2.7 政策扶持:我国高度重视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为智能康复辅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第二章智能康复辅具技术原理 (4)2.1 传感器技术 (4)2.2 控制系统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第三章智能假肢与矫形器 (5)3.1 智能假肢的设计与制造 (5)3.1.1 设计理念 (5)3.1.2 设计流程 (5)3.1.3 制造工艺 (6)3.2 智能矫形器的应用与优化 (6)3.2.1 应用领域 (6)3.2.2 优化策略 (6)第四章智能康复 (7)4.1 康复的分类与特点 (7)4.2 康复的应用场景 (7)第五章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辅具中的应用 (8)5.1 脑机接口技术原理 (8)5.2 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辅具中的应用案例 (8)5.2.1 脑机接口技术在轮椅控制中的应用 (8)5.2.2 脑机接口技术在假肢控制中的应用 (8)5.2.3 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9)第六章智能康复辅具的材料与工艺 (9)6.1 材料选择与功能 (9)6.1.1 生物相容性 (9)6.1.2 机械功能 (9)6.1.3 舒适性 (9)6.1.4 耐腐蚀性 (9)6.1.5 加工功能 (9)6.2 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 (10)6.2.1 设计与建模 (10)6.2.2 材料制备 (10)6.2.3 成型工艺 (10)6.2.4 组装与调试 (10)6.2.5 表面处理 (10)6.2.6 质量检验 (10)6.2.7 成品测试 (10)6.2.8 包装与运输 (10)第七章智能康复辅具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0)7.1 安全性评估 (11)7.2 可靠性评价方法 (11)第八章智能康复辅具的法规与标准 (12)8.1 国际法规与标准 (12)8.1.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2)8.1.2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12)8.1.3 欧洲联盟(EU) (13)8.2 我国法规与标准 (13)8.2.1 法律法规 (13)8.2.2 国家标准 (13)8.2.3 行业标准 (13)第九章智能康复辅具的市场与发展前景 (13)9.1 市场现状与趋势 (13)9.2 发展前景与挑战 (14)第十章智能康复辅具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案例 (15)10.1 典型应用案例解析 (15)10.1.1 案例一:智能轮椅 (15)10.1.2 案例二:智能假肢 (15)10.1.3 案例三:智能康复手套 (15)10.2 成功案例的经验与启示 (15)10.2.1 案例经验 (15)10.2.2 启示 (16)第一章智能康复辅具概述1.1 康复辅具的定义与分类康复辅具,作为一种辅助残疾人、老年人及功能障碍者实现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的工具,已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训练辅助器具名词解释

康复训练辅助器具名词解释
康复训练辅助器具是指用于帮助人们进行康复训练的各种设备、工具或仪器。
它们被设计和制造出来,目的是促进受伤或患有某种疾病的人恢复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辅助器具可以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涵盖了康复训练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辅助器具及其功能:
1. 步态辅助器具:如助行器、拐杖、手杖等,用于帮助患者维持平衡、支撑身体重量和改善步态。
2. 缓解疼痛器具:如电疗器、热敷器、冷敷器等,通过电疗或温热疗法来减轻疼痛和促进组织修复。
3. 运动训练器具:如运动自行车、划船机、步步机等,用于进行康复锻炼,加强肌肉力量和提高心肺功能。
4. 关节活动辅助器具:如关节活动器、手指活动器等,用于帮助患者恢复关节灵活性和增加关节运动范围。
5. 坐姿辅助器具:如轮椅、拐杖等,用于提供支持和便携性,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各种活动。
6. 平衡和协调训练器具:如平衡板、平衡球等,用于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以降低跌倒风险。
7. 手功能训练器具:如手指灵活器、握力器等,用于帮助患者恢复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和力量。
康复训练辅助器具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进行定制。
它们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康复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医疗专业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康复目标和能力,结合适当的辅助器具,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居家常用辅具
无障碍环境设计
导盲砖、扶手、电梯、斜坡等建筑设施
日常生活辅具 行动类辅具 坐姿、减压辅具 感官类辅具
无障碍生活环境
物质环境和信息交流无障碍 无障碍生活环境包括自助器具、生活辅具、
房间设备、房间、建筑物、社区、都市环 境、交通工具 门〈加宽、折叠门、剔除门槛、自动门〉、 扶手、水龙头、斜坡道、防滑措施、厨房 改善工程、浴室改善工程、特殊简易洗槽
腋拐
杖面与腋下保留两指宽,
手轴呈20~30度
步行器的发展
自动力式
自动力式步行器 功能电刺激与活动矫形器结合起来的混合式交
替步态矫形器 气动装置的截瘫步行器
外动力式
五、家务管理辅助器具
例如:自动喂食机 功能:电动帮助人喂食的器
械是不是所有肢残患者都需要?
分析评估 1、上肢及手功能障碍 2、常见用于四肢瘫的患者
分析评估 1、长期卧床的患者 2、认知能力正常的患者
人工耳蜗、人工喉与人工眼
八、产品及物品管理辅具
控制开关的辅具
鼠标辅具
九、用于环境改善的辅助器具、设备工具 和机器
休闲娱乐辅具 (10)
玩具 游戏用具 锻炼和运动的辅助器具 音乐设备 照相辅助器具 手工工艺工具、材料和设备 维护庭院的辅助器具 打猎和钓鱼的辅助器具 野营和旅行的辅助器具 吸烟的辅助器具
2.下肢矫形器 踝足矫形器(AFO) 膝踝足矫形器(KAFO) 髋膝踝足矫形器(HKAFO) 膝关节矫形器(KO)
合适的鞋
鞋跟不能太高,大约2、3cm为适中 鞋底在跟骨位置不应太硬 鞋内底部要有金属勾心 鞋后帮片需加硬 鞋长要有约1cm的虚位,宽度不可太紧
选择鞋的样式
扶手应比最后一个阶梯略长
阶梯平坦、防滑或设置止滑条
电梯的设计
电梯內的墙上应加装镜子,以利让轮椅使 用者再出电梯时能了解背后门外的情形
电梯內可设计座椅 开门、关门的时间要足够,可加装感应器,
以防夹人 引导设施
利用文字、符号、 数字或色彩以区 别楼层
墙面之设计
不建议采用全面玻璃,若使用,应贴 上色带与各种花纹贴纸,作为标示
浴缸内底部应采凹凸表面设计或放置防 滑板,以增加摩擦力
热水供应及设备应强调安全原则,可考 虑定温的设定,并注意浴室内温度,避 免变化过大
家务管理辅具分类
准备食品和饮料的辅 助器具
盘子清洗辅助器具 饮水和进食辅助器具 房内清洁辅助器具 制作和保存纺织品的
辅助器具
六、家庭及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 适配器
七、通讯、信息和讯号辅助器具
例如:折射眼镜 (21 03 33)
功能:可调整仰卧者的视 角,如阅读和看电视
统)
摇杆式比轮环式驱动(3-5%) 坐椅的位置、轮子直径、轮胎材料等均对驱动
效率有相当大的影响
助行器作用: 保持平衡 支撑体重 增强肌力
手杖与拐杖
器材名称 注意事项
手杖
手杖使用在健侧
简单型 手杖与患肢一起前进
正确的手杖使用时,手
四脚型 轴应成15度角,双肩自
然垂下
前臂拐 手臂托重量而非腋下
了解辅助器具的价格,考虑经济能力。
结构紧凑,光滑,无毛刺,造型美观大方,使用 舒适,颜色适宜,使用者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 乐于把它当成自身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辅具科学性
遵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人 体的生理功能需要。
地球引力的环境,所以必须符合人体的生物力 学规律。
辅助器具主要为的是克服障碍、改善功能、提 高效率,所以必须符合工效学理论,也就是要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基本规律。
避免铁钉等突出物 明亮为原则 挂上照片等装饰,增加温馨感
家具
家具选择与摆设应考虑使用者的限制、安 全、方便性及材质
轮椅使用者,桌面高度必须考量轮椅能充 分的嵌入桌面下,以利取物
柺杖使用者,应避免桌椅的滑动性 床的高度应适合双脚着地 柜子的深度以一手臂能取物为佳 家具材质应易清洗,避免藏污纳垢
改装,个体性训练
安全、独立地操纵
选择轮椅大小尺寸
座位的宽度 2.5cm 座位的深度 6.5cm 座位的高度与脚踏板高度配合,大腿后份
近腘窝处与座垫之间应4cm 脚踏板的高度 5cm
轮椅坐垫
特点
帆布 大多数 式
优点 缺点
便宜,方 塌陷
便
变形
影响
影响骨盆及大 腿的姿势
平面 硬式
二、矫形器和假肢
矫形器
是为了矫正四肢,躯干的畸形或治疗骨关 节及神经肌肉疾病并补偿其功能的一类器具。
基本功能 1.稳定支撑,如坐骨承重矫形器 2.固定与矫正,如硬踝足塑料矫形器 3.代偿与助动,如腕手矫形器
分类与命名 1.上肢矫形器
固定夹板 纠正畸形夹板 动力性夹板(功能性夹板) 抗痉挛夹板
扶手的高度最好在80~85cm,直径约 32~38mm,墙壁与扶手间的间隔至少 5cm以上
楼梯的设计
楼梯应有扶手装置,若为不锈钢扶手则 加装防滑把手,扶手应比最后一个阶梯 略长
每一阶梯高度< 15cm 梯面 (级深) > 25cm 净宽度>90cm 阶梯超过10阶者需加设平台,以利休息 梯面防滑处理、配合照明设备
鞋楔 外底加宽 跗骨横条 弧形外底 补高鞋
上肢假肢的发展与方向
肌电假手(清华大学 )电动肘关节(上海 生理所)和肩关节离断假肢(东南大学)
仿生假手:比例控制假手(德国)、智能 型肌电假手(英国)、握力感觉假手 (美 国)
我国早年的肌电假手
1969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为因 公致残的青年女工王世芬研制肌电控制前 臂假手
地板应采用粗糙面或防滑材料
室內各空间的地板最好都是同一平面, 避免有高低落差的情形
如有高低落差情形可用不同颜色标示出 斜坡道坡度比值最好是1/14以下,一般
以1/12为准 短距离或辅助性的向下避难路径可以定
为1/10以下,向上的避难路径则必须在 1/20以下
高低差
扶手
应于行动范围内,设置连续性之水平 与垂直扶手
康复工程-辅具-无障 碍环境
历史
古代人类使用拐杖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德国等国家假肢制
造厂 (作坊)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1945年制订了以
伤残退伍军人为对象的假肢研究计划,并 成立了假体研究开发委员会,全国各地成 立了康复工程中心
什么是辅助技术装置(辅具)
辅助技术装置是指任何能解决残疾 人日常生活、工作、娱乐和生活自 理中的问题,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 选择、增加用户的参与性、使用户 有更多的控制力或耐受力、获得更 多的娱乐和自主能力的装置(美国 公共法,PL100-407)。如:轮椅、 拐杖、假肢、矫形器、助听器等。
比较理想, 一层软垫, 一层硬式坐 板
价格便宜,减压 容易修改 效果
差
压疮,可加人 体力学垫、气 垫、流源自力学 垫沉入 类似平面硬 不会因加 价格 ----
式 式座墊
垫而增座 高
面高度
轮椅背靠
优点
帆布式 便宜, 方便
平面硬 价格便
式
宜,容
易修改
缺点 影响
塌陷变形 驼背或 脊柱侧 弯
不符合人 脊柱侧 体力学 弯
作用
辅助技术(assistive technology)协助老人或身心障 碍者在就医、就学、就业、就餐 方面克服障碍的影响,获得公平 的机会,减轻照护者负担,提高 生活自主性,提升生活品质
辅助技术装置的特点
广泛性:它包括市场现有的、改进型 的或定做的;
强调对功能能力的补偿,这是唯一用 来衡量辅助技术装置的成功与否的标 准;
浴厕
浴室是最易发生跌倒意外的场所之一 浴室门最好采外开放式,避免内推式以
利紧急状况之处理 浴室内放置防滑椅子,减少跌倒机会并
降低因沐浴产生的疲惫 浴室中置物架高度应不宜过高 马桶的高度以42-45cm为宜,马桶旁可
加装扶手设备,回转直径应在140cm以 上
浴缸
浴缸边加直立式及橫向的扶手,或浴缸 外缘加装把手,以方便出入浴缸 (可不 用浴缸)
个体性:每一种装置的应用都是独立 的,特殊的。
选择合适的辅具
安全、可靠、科学、合理、稳定性好,能够防止 再损伤及防止再残疾或加重残疾程度。
先行试用,确认自身已经具备或经过训练能够具 备使用这种辅助器具的能力。
考虑到使用场所、居住条件,确定是否具备使用 这种辅助器具的空间环境和各种条件。
人体力 硬式曲 另安装, ---学式 面板 价格较高
轮椅手扶圈
手扶圈的材料有多种,包括不锈钢、 轻金属、塑胶材料等。对于手握力 较弱的人士,可使用花轮突起、缠 橡皮带、胶质涂层以增强摩擦力, 比较容易握紧。
分类 普通轮椅 电动轮椅 特性轮椅
轮椅的发展
有站立功能的轮椅 上、下楼梯的轮椅 轮椅的人机工程学研究(人-轮椅-汽车系
辅助器具还要符合一般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规律。否则,反而会制造障碍、残疾加重
辅具分类
用于个人治疗与训练的 辅具:如职业训练辅具 等 (18,60)
矫形器和假肢 (11,73)
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设 备:如厕、穿脱衣物、 淋浴辅具 (17,108)
家庭及其他场所使用的 家具及适配器 (12,64)
四、个人移动辅助器具
〈Locomotion Aids〉
移动辅具〈mobility aids〉:轮椅、特制推 车、儿童移动辅具〈如三轮车〉
步行辅具〈walking aids〉:柺杖、助行器、 特制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