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蛋图片
鲁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两只鸟蛋》

鲁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两只鸟蛋》学习目标:1、能初步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定、向”两个生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以及了解相关的鸟类知识。
4、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珍爱动物的生命,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鸟妈妈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1、学生向长辈们了解小鸟是怎么样出生的。
2、教师两个鸟蛋、一个写有“魔术箱”的盒子、写有“凉凉的鸟蛋”和“鸟蛋凉凉的”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神奇的礼物──魔术箱。
这里面有什么呢?请一个小朋友伸手到里面摸一摸,把你摸到的这个东西的大小、形状说给大家听,看谁最先猜出来,是什么?鸟蛋。
2、咱们接着往下看,这鸟蛋还能变魔术播放鸟蛋孵化过程的录像。
鸟蛋变成了什么?3、这鸟蛋真奇妙,能变出小鸟。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两只鸟蛋》。
(出示课题)4、题目里有一个生字宝宝,我们还没认识呢,你们想跟它交朋友吗?(学习生字“蛋”)二、创设情景,初读课文1、小朋友们看这两个鸟蛋舒服地躺在鸟窝里,其实它们还经历了一段小小的旅行呢!请大家读读课文,说说鸟蛋有什么经历?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读后和学生一起交流。
(在课件上用箭头表示)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1、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自己喜欢的小节可以多读几遍,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2、选择你喜欢的一段用你最美的声音读出你喜欢的原因。
3、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两个鸟蛋,谁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凉凉的、小小的、滑滑的……)⑴你能用上鸟蛋把话说完整吗?(如“凉凉的鸟蛋、小小的鸟蛋……)随机出示卡片“凉凉的鸟蛋”和“鸟蛋凉凉的”,比较有什么不同?⑵你能学着卡片上的样子说短语吗?(课件出示各种鸟蛋的图片)如:鸟蛋圆圆的、鸟蛋滑滑的、圆圆的鸟蛋、滑滑的鸟蛋……4、如果这鸟蛋就拿在你手里,你会怎么想?(朗读体会“真好玩”)5、如果你是鸟妈妈,看见这情景你的心情会怎么样?(理解“焦急不安”)⑴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⑵妈妈看见了又是怎么说的?请你找出来读给四人小组内的同学们听。
鲁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两只鸟蛋》教案

鲁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两只鸟蛋》教案一、前言《两只鸟蛋》是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
本篇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提升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清楚地理解《两只鸟蛋》的故事情节;2.能够识认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并掌握其基本意义;3.能够正确理解寓意,并提出自己的体会。
三、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2.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教师可准备相关图片或模型等物资,让学生初步认识鸟蛋;2.教师可以演示或播放与鸟蛋有关的视频短片。
2.学习环节1.教师朗读《两只鸟蛋》全文,并引导学生跟读;2.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故事情节;3.教师让学生识别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并通过图示或描述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其意义;4.教师可以通过点读、音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5.教师带领学生理解寓意,并以问题的形式促进学生提出自己的体会;6.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检查学生的发音、语音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3.巩固环节1.教师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其他动物的产卵和孵化行为,并与鸟的产卵和孵化进行对比;2.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活动,邀请学生互相表演寓言故事或进行角色扮演;3.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大力表扬。
五、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口语表达、阅读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2.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互相评价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3.教师可采用自我评价和互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修正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两只鸟蛋》的寓意,并学会了如何使用一些工具来辅助阅读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和策略,如图片、小组活动等,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都能够得到满足和提高。
自己孵鸟蛋最简易的方法

自己孵鸟蛋最简易的方法
最近,许多人都有孵鸟蛋的愿望。
但你知道,自己孵鸟蛋并不难,只要你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就可以顺利完成鸟蛋孵化过程。
1、准备好一个干净、安全、充足的空间,用来孵蛋,确保空气流通,保持温湿度稳定,空气也不能太潮湿,还要尽量避免粉尘等外界噪音,这样可以有效阻止鸟蛋受到破坏。
2、用针刺穿住鸟蛋的正中心,然后将针刺的鸟蛋浸入自来水中,以贴近自然温度的温水洗净,考虑到保持气孔清洁的重要性,最好不要用肥皂,每一次洗蛋都要换新的水。
3、将鸟蛋放入孵化笼,笼子要保持温湿稳定,可以用环绕式的暖气等。
让鸟蛋遵循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每天观察蛋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情况,并及时调整,以促进鸟蛋孵化。
4、观察蛋是否突然破裂,空腔变大,温度和湿度波动较大,都可以判断孵化过程即将结束,如果出现了新生小鸟,要及时清理其它鸟蛋,以免影响小鸟的健康。
自己孵鸟蛋,除了要考虑环境的温湿度,还需多观察蛋的情况,相对复杂一些。
但完全可以自己做到,这也会为家庭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
鸟蛋的形态结构和形成过程

鸟蛋的形态结构和形成过程鸟与人类关系相当紧密。
鸟类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够减少许多虫害,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鸟蛋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级营养品。
【一】鸟蛋的外部形态不同种类的鸟,其蛋在大小、形状、颜色和纹理等方面都不相同。
一般来说,鸟蛋重与体重呈正相关,有人推算出其关系为:W=aB b〔W:蛋重;a:每种鸟都有一恒定常数;B:体重;b:固定值0.675〕。
世界上最重的蛋为鸵鸟蛋,重量可达1500克;而最轻的蛋为蜂鸟蛋,重量只有0.5克。
鸟蛋的形状常可分球形〔猫头鹰〕、椭圆形〔孔雀〕、钝椭圆形〔斑鸠〕、长椭圆形〔雨燕〕、短钝椭圆形、长钝椭圆形、卵形、长卵形、短卵形、洋梨形〔水雉〕、短洋梨形、长洋梨形等12种类型。
鸟蛋的颜色与栖息场所有较大关系。
栖居在洞穴中的鸟,产的蛋大多为白色,其他鸟产的蛋,有着与环境颜色近似的保护色,如粉红色〔缝叶莺〕、绿色〔北尾红鸲〕、灰色〔朱鹮〕、褐色〔孔雀〕。
杜鹃蛋的颜色较为特别,杜鹃本身不孵蛋,而是把蛋产于其他鸟类的巢中代孵,蛋的颜色与寄主蛋颜色相仿。
鸟蛋的纹理形状差别也较大,有条状纹〔三道画眉鹀〕、块状斑〔寿带鸟〕、环状斑〔红尾伯劳〕、细密斑〔麻雀〕、稀疏斑〔金翅〕等,颜色有褐色〔秃鼻乌鸦〕、紫红色〔丹顶鹤〕、灰色等。
蛋的外部形状不但对蛋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对鸟识别蛋也有重要妨碍。
鸟能通过视觉判断蛋的大小,通过视觉上的差异判断蛋的颜色和纹理,通过喙的啄动来判断是否是自己的卵。
假设发明敲击声不同时,一律当成异物排出巢外。
【二】鸟蛋的内部结构蛋要紧由卵黄、卵白、卵壳组成,详细结构如下图。
1、卵黄卵黄要紧由胚膜〔未受精〕或胚盘〔受精〕、潘德尔氏核、白卵黄、卵黄膜和黄卵黄构成。
要紧成分为黄蛋白、磷脂、卵黄素和水分。
2、卵白卵白由卵白韧带、卵黄韧带、卵带膜层、卵白内层、卵白中层、卵白外层构成。
卵带与蛋的长轴平行,附着在卵黄两端。
蛋白从内到外可分为四层:(1)卵带膜层,附着在蛋黄上,占蛋白总量2.7%;(2)内稀薄层,位于卵带膜层之外,占蛋白总量16.8%;(3)浓厚层,居于蛋白的中间,蛋白浓厚而粘稠,占蛋白总量50%;(4)外稀薄层,含水较多,蛋白稀薄,占蛋白总量1/4。
鲁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两只鸟蛋》

鲁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两只鸟蛋》篇一学习目标:1、能初步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定、向”两个生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以及了解相关的鸟类知识。
4、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珍爱动物的生命,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鸟妈妈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1、学生向长辈们了解小鸟是怎么样出生的。
2、教师两个鸟蛋、一个写有“魔术箱”的盒子、写有“凉凉的鸟蛋”和“鸟蛋凉凉的”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神奇的礼物──魔术箱。
这里面有什么呢?请一个小朋友伸手到里面摸一摸,把你摸到的这个东西的大小、形状说给大家听,看谁最先猜出来,是什么?鸟蛋。
2、咱们接着往下看,这鸟蛋还能变魔术播放鸟蛋孵化过程的录像。
鸟蛋变成了什么?3、这鸟蛋真奇妙,能变出小鸟。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两只鸟蛋》。
(出示课题)4、题目里有一个生字宝宝,我们还没认识呢,你们想跟它交朋友吗?(学习生字“蛋”)二、创设情景,初读课文1、小朋友们看这两个鸟蛋舒服地躺在鸟窝里,其实它们还经历了一段小小的旅行呢!请大家读读课文,说说鸟蛋有什么经历?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读后和学生一起交流。
(在课件上用箭头表示)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1、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自己喜欢的小节可以多读几遍,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2、选择你喜欢的一段用你最美的声音读出你喜欢的原因。
3、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两个鸟蛋,谁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凉凉的、小小的、滑滑的……)⑴你能用上鸟蛋把话说完整吗?(如“凉凉的鸟蛋、小小的鸟蛋……)随机出示卡片“凉凉的鸟蛋”和“鸟蛋凉凉的”,比较有什么不同?⑵你能学着卡片上的样子说短语吗?(课件出示各种鸟蛋的图片)如:鸟蛋圆圆的、鸟蛋滑滑的、圆圆的鸟蛋、滑滑的鸟蛋……4、如果这鸟蛋就拿在你手里,你会怎么想?(朗读体会“真好玩”)5、如果你是鸟妈妈,看见这情景你的心情会怎么样?(理解“焦急不安”)⑴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⑵妈妈看见了又是怎么说的?请你找出来读给四人小组内的同学们听。
详解鸟儿在蛋内孵化全过程

详解鸟儿在蛋内孵化全过程如果你有繁殖鹦鹉的打算,那么在鹦鹉产蛋后的孵化可是非常重要的一关,可能你曾经成功孵化出幼鸟,也可能你有孵化的打算,你是否了解过在那颗小小的蛋中发生了些什么呢?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从孵化开始到成功孵化的过程,让你知道你的鸟儿都是怎么成功来到这世上的。
灰文鸟(详情介绍)第1天鸟蛋产下之后,在适当的环境下(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蛋内细胞继续分裂,胚胎继续发展。
头部和消化道开始出现,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在建立。
眼睛也开始慢慢发育。
第2天脑部开始形成,耳朵和眼睛正在逐渐形成。
第3天爪子和翅膀开始形成。
头部和颈部分离,耳、脸部、喙部逐步形成。
尾巴开始显露。
呼吸和排泄系统也开始形成。
蛋白的养份源源不断输送到胚胎内。
第4天雏鸟的全部器官基本上都初步形成,维持生命的丈部分器官都显露出轮廓。
胚胎变化成C形。
随着口腔、舌和鼻窦的发育,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进一步发展。
心脏继续发育,在这个阶段,鹦鹉的胚胎看上去就象是一个哺乳动物的胚胎。
第7天由于胚胎继续增长,循环系统占据了蛋黄的一半。
第7天开始,心脏完全密封在胸部肌肉里,翅膀和爪子基本成型。
雏鸟破壳的乳齿开始发育。
第8-10天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头部和喙部进一步发展,脚趾可以清晰地看到。
羽毛开始形成,眼睛上出现眼睑,身体开始成长得更快。
灰文鸟(详情介绍)第11天第11天,胚胎的莺量比两天前增加了一倍。
接下来的两天内,胚胎将会继续增加一倍重量。
血管形成,耳朵明显变得清晰,羽毛继续增多。
头骨和关节清晰可见。
第12-19天由于胚胎发育速度加快,因此每一天都带来新的变化。
从第12天开始尾部和身上的羽毛继续增多,清晰可见。
脚部的鳞片和脚趾甲形成。
眼睑几乎盖过了眼睛。
喙部变得坚硬。
第14天,羽毛覆盖了身躯的大部分,眼睑已完全盖过了眼睛。
胚胎体位也开始调整:头部向着气室一端,为最后的破壳做准备。
第16天蛋白的养份已经完全消耗殆尽,胚胎唯一的养份来自蛋黄。
喙部、爪子、翅膀、运步变硬。
鲁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两只鸟蛋》教案范文三篇

鲁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两只鸟蛋》教案范文三篇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
2、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课前准备:1、《百鸟朝凤》录音带。
2、课文插图(挂图)。
3、小鸟破壳而出的图片。
4、2个鸟蛋。
5、带和不带拼音的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出示鸟蛋,板书课题学习生字“蛋”同学们在哪儿见过“蛋”这个字?(蛋黄派、蛋糕、动画片中的人名)你们可以给“蛋”字找个朋友吗?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应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新课之前,小朋友们该做什么呢?1、自由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不懂的可以轻声地问同桌。
2、选择读请小朋友选择自己读得的或最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比一比谁的耳朵灵,能发现这个小朋友哪个字音读得最准,你要向他学习,哪个字音不够准,读完后你提醒他。
3、互相读同桌互相读一读,纠正字音。
4、抽读带拼音的生字词鸟蛋取下凉凉的一定捧着连忙轻轻仿佛抬起投向5、抽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鸟蛋取下凉凉的一定捧着连忙轻轻仿佛抬起投向6、齐读生字词。
采用灵活多样的朗读,自由读、选择读、对读、带拼音读、不带拼音读,让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和生字“见面”,克服单一呆板的识字方法,多见几次“面”,生字就熟了。
三、细读课文,促进感悟小朋友们生字词读得很准确,这回再读课文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准确、更流利。
1、自由读全诗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分小节细读诗学习第一节⑴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⑵出示鸟蛋尽量让每个学生摸摸鸟蛋,并说说摸鸟蛋有什么感受?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读出“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的感觉。
①刚才,同学们摸鸟蛋有什么感受就怎么读第一节。
②指名读说说他读得怎么样?③比赛读哪个小朋友读的“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这些词?“摸鸟蛋”多么有趣呀!一下子唤醒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童真、童趣,“摸一摸”、“说一说”、“读一读”,不露痕迹地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
《蛋宝宝历险记》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用简易工具测量鸟蛋的大小和重量!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蛋宝宝历险记》:用简易工具测量鸟蛋的大小和重量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鸟蛋的大小和重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三、活动准备:1. 鸟蛋若干个,大小不一。
2. 测量工具:尺子、电子秤。
3. 记录表格、笔。
4. 故事课件《蛋宝宝历险记》。
四、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故事《蛋宝宝历险记》,引导幼儿关注鸟蛋的大小和重量。
2. 观察鸟蛋:让幼儿观察鸟蛋,引导幼儿发现鸟蛋的大小和颜色差异。
3. 测量鸟蛋:a) 教师示范使用尺子和电子秤测量鸟蛋的大小和重量,讲解测量方法。
b) 幼儿分组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c) 幼儿相互交流测量结果,分享发现。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鸟蛋的大小和重量差异,让幼儿认识到不同鸟蛋的特点。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不同种类的鸟蛋,了解鸟蛋的保护作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自然角设立“鸟蛋观察区”,让幼儿持续关注鸟蛋的变化。
3. 科学探索:开展“鸟蛋宝宝成长记”活动,让幼儿观察鸟蛋孵化过程,了解鸟类孵化知识。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鸟蛋来源安全,避免使用受精蛋或孵化蛋,以尊重生命。
2. 活动中注意幼儿的安全,使用测量工具时需成人陪同。
3.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尊重每个幼儿的测量结果。
七、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鸟蛋大小和重量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搜集幼儿的测量记录,分析他们对鸟蛋大小和重量的理解。
八、教学建议:1.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活动设计应简单明了,注重操作性。
2. 教师在活动中应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针对幼儿的兴趣和疑问,适时扩展相关科学知识。
九、活动反馈:1.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以了解活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