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与对策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校园污水处理是指对学校内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手段,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校园污水处理方法。
一、物理处理方法1. 筛网过滤:将污水通过筛网进行过滤,去除大颗粒的固体杂质,如纸屑、树叶等,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损坏。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形成污泥,进一步减少水中的固体颗粒。
3. 气浮:通过注入气体,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浮起,形成浮泡,然后通过刮泡器将浮泡去除,达到去除固体颗粒的目的。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混凝:加入化学药剂,如聚合铝盐等,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凝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处理。
2. 氧化: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等,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降低有机物浓度。
3. 中和:通过加入中和剂,如氢氧化钙等,调整污水的酸碱度,以达到中和的效果。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2. 厌氧处理:利用厌氧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甲烷等有机物,同时还能产生一定的沼气能源。
3. 植物处理: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和根系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如采用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处理。
四、高级处理方法1. 膜分离:采用微孔膜或者反渗透膜等分离技术,将污水中的溶解物和微生物分离出来,得到较为清澈的水体。
2.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辐射杀灭污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达到消毒的效果。
3. 活性炭吸附: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异味物质等。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处理方法,以提高处理效果。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洗,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校园污水处理的成本也需要考虑,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和循环利用等措施,降低处理成本。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校园作为人口密集的区域,污水处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生活环境的质量。
因此,本文将针对校园污水处理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污水处理设计方案1. 污水采集系统校园污水采集系统包括下水道、雨水采集系统和污水采集池。
下水道的设计应满足校园内各个区域的排水需求,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入污水处理设施。
同时,雨水采集系统可以将雨水进行采集和利用,降低对自来水的依赖。
污水采集池则用于暂时储存污水,以便后续处理。
2.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
格栅用于过滤大颗粒的杂物,如纸张、树叶等,防止阻塞后续处理设备。
沉砂池则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沙子和砂石等颗粒物。
调节池的作用是平衡污水的流量和水质,确保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次级处理次级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法。
活性污泥法通过在生物反应器中引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人工湿地法则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如深度过滤、吸附和消毒。
深度过滤通过多层滤料的堆积,去除污水中的弱小颗粒和胶体物质。
吸附则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消毒则通过紫外线或者氯化等方式,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的卫生安全。
5. 出水处理出水处理主要包括沉淀池和消毒设备。
沉淀池用于沉淀处理后的污泥,以便进一步处理或者处置。
消毒设备则用于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确保出水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
三、污水处理设施选址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距离校园主要污水源近,减少污水输送距离和输送损失。
2. 远离校园教学区域和宿舍区域,以避免对师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 周边环境条件良好,如土壤条件适宜、地势较高等,以便进行土地利用和设施建设。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保障校园环境卫生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校园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一、物理处理方法1. 筛网过滤:将污水通过筛网,去除大颗粒物质,如纸屑、树叶等。
这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后续处理工序的负担。
2. 沉淀:将污水放置一段时间,利用重力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沉淀池的设计要考虑到污水的流速和停留时间,以确保有效沉淀。
3. 浮选:利用气泡将悬浮物浮起,以便更容易分离。
这种方法适合于处理含有大量悬浮颗粒物质的污水,如餐厅厨余污水。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混凝剂处理:添加适量的混凝剂,如铝盐或者铁盐,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凝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或者过滤。
2. 活性炭吸附:将活性炭投入污水中,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质和某些重金属离子。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有效净化污水。
3. 氧化还原处理:利用氧化剂(如氯或者臭氧)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方法适合于处理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污水。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如细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这种方法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通常通过曝气设备实现。
2. 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如厌氧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这种方法不需要额外供氧,适合于处理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污水。
3. 植物净化:利用植物的吸收、降解和转化能力,通过人工湿地等方式处理污水。
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共同作用,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以上介绍的校园污水处理方法仅为常见的几种,实际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工程设计和运维管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校园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关乎校园环境的卫生和美观,也对保护水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校园污水处理是保障校园环境卫生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校园污水处理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背景介绍校园污水处理是指对校园内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将处理后的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校园污水主要来自于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和实验室等地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二、校园污水处理方法1. 预处理校园污水处理的第一步是预处理,主要包括固液分离和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这可以通过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等设备实现。
格栅可以过滤掉较大的杂质,沉砂池可以沉淀重颗粒物,而沉淀池则可以去除悬浮物。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校园污水处理的核心步骤,主要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常见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活性污泥法通过悬浮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生物膜法则利用生物膜对有机物进行吸附和降解,而人工湿地法则通过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对有机物进行处理。
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为了进一步去除校园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
常见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超滤和反渗透等。
活性炭吸附法可以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超滤和反渗透则可以去除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物。
4. 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为了杀灭校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以保证处理后的水资源的安全性。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等。
紫外线消毒通过紫外线照射来杀灭细菌和病毒,而氯消毒则是通过添加氯化物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5. 循环利用处理后的校园污水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用于冲厕、浇灌草坪和冷却等用途。
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节约水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三、校园污水处理效果经过上述处理步骤,校园污水可以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满足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需求。
处理后的水资源可以安全地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降低校园的用水成本。
四、校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了有效进行校园污水处理,需要建设相应的处理设施。
学校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学校生活污水处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生活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学校应该采取适当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本文将探讨学校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案。
一、学校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场所,拥有大量的师生群体。
由于学校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细菌等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解决学校生活污水处理问题非常重要。
二、为了有效地处理学校生活污水,以下是一个可行的处理方案。
1. 污水收集和初步过滤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将学校内的生活污水集中起来。
污水收集系统应该涵盖所有学生宿舍、教学楼和食堂等主要污水源。
此外,对于收集到的污水,需要进行初步过滤以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等杂质。
这可以通过设置格栅、沉沙池和沉淀池等设备来实现。
2. 生物处理污水经过初步过滤后,需要进行生物处理以去除有机物和细菌等有害物质。
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生物处理系统,采用活性污泥法、生态滤池或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处理。
生物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可以降解有机物,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而生态滤池和人工湿地等植物生态系统则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来净化水体。
3. 消毒处理在生物处理后的污水中可能仍然存在细菌和其他病原体。
因此,需要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水质达到安全标准。
消毒处理可以选择使用紫外线照射或氯消毒等方法。
4. 二次过滤和回用经过前述的处理步骤后,污水可以进一步进行二次过滤,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微生物。
常用的二次过滤方式包括砂滤和活性炭吸附等方法。
经过二次过滤后的水体可以用于冲洗厕所、浇灌花草等非饮用用途,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结语学校生活污水处理是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应采取合适的污水处理方案,包括污水收集和初步过滤、生物处理、消毒处理以及二次过滤和回用。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校园污水的处理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校园污水处理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保护,也影响到校园环境的改善。
本文将全面探讨校园污水处理的方法,从处理流程、工艺、污泥处理到维护管理,为校园污水处理提供专业的参考。
二、污水处理流程污水采集:通过地下管网,将校园内各个区域的污水集中采集。
预处理: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浮油。
初级处理: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悬浮物和部份有机物。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常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营养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排放或者再利用:处理后的水可选择排放或者再用于校园绿化、清洁等。
三、污水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适合于校园污水的处理。
生物膜法: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具有较高的耐冲击负荷。
自然生态处理:利用湿地、土壤等自然环境净化水质,适合于对环境影响小的区域。
化学处理:通过投加药剂去除特定污染物,如除磷、除重金属等。
膜过滤技术: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技术用于深度处理,满足高标准的排放或者再利用要求。
四、污泥处理污泥的来源与特性:来自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固体残留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污泥的减量与稳定:通过减少污泥的含水率、添加石灰减少污泥体积和采用厌氧消化等方法实现稳定化。
污泥的处置与利用:可选择填埋、焚烧或者制作肥料等方法,但需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防止二次污染:应重视污泥处理的二次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
新技术与新方法:研发和推广先进的污泥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
五、排放标准与监测水质标准确定:根据当地水质要求和水体功能,制定合理的排放标准。
监测计划:定期对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水质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在线监测与手工监测结合:利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质,定期进行手工取样检测。
数据分析与利用: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污水处理效果,为后续的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校园污水处理方案

校园污水处理方案校园污水处理方案(精选14篇)校园污水处理方案(精选14篇)1一、含油废水的定义含油废水是指:含有脂(脂肪酸、皂类、脂肪、蜡等)及各种油类(矿物油、动植物油)的废水。
含油废水的特点是C0D、B0D高,有一定的气味和色度、易燃、易氧化分解,一般比水轻、难溶于水,含油废水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危害严重的工业废水,其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恶化水质、危害水产资源;2、危害人体健康;3、污染大气;4、影响农作物生产;5、影响自然景观;6、影响洁净的自然水源。
鉴于含油废水的污染性,我国规定含油废水最高允许排放1衣度为mg/L。
二、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1、悬浮油:粒度≥100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上。
2、分散油:粒度为10100um,悬浮、弥散在水相中,在足够时间静置或外力的作用,可凝聚成教大的油滴上浮到水面,也可能进一步变小,转化成乳化油。
3、乳化油:粒度为0.110um(极微细的油滴),由于油——水界面有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以水包油的形式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单纯用静置的方法很难实现油水分离。
上述3种油在电镀废水中都存在,油脂浓度一般在300—500mg/L,其中乳化油所占比例最大。
三、处理方法1、沉降分离法沉降分离法是利用油水两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容性进行分离的,属一级处理。
沉降分离在隔油池中进行,常见的有平流式(APZ)、平行板式(P1PI)、波纹板式(CPI)等型式。
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主要基于斯托克斯公式,由公式可求得一定表面积的隔油池所能除去的最小油滴直径。
隔油池水流状态对除油能力和效果也有很大影响,最好的水流状态是层流状态,它有利于油滴的上升和固相的沉降。
2、粗粒化法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
含油废水通过粗粒化材料时,其中细小的油滴聚结成较大的油粒,从而加大上浮速度,属二级处理。
粗粒化式是将材料填充于粗粒化装置中,当废水通过时可以去除其中的分散油,该技术关键是粗粒化材料,材料的形状主要有纤维状和颗粒。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

校园污水处理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中,校园污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如何有效处理校园污水,保护环境,保障师生健康,已经成为各大学和学校必须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校园污水处理的方法。
一、污水收集与预处理1.1 安装污水收集系统:校园内的污水应该通过管道系统进行收集,避免污水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1.2 确保污水预处理:在将污水送入处理设备之前,需要对污水进行初步的处理,包括去除固体颗粒、过滤杂质等。
1.3 检查管道系统:定期检查校园内的污水管道系统,确保管道畅通,避免污水外溢,造成二次污染。
二、生物处理方法2.1 采用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处理设备,可以有效净化污水。
2.2 增加好氧区和厌氧区:好氧区和厌氧区是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生长的环境,通过合理设置这两个区域可以提高处理效率。
2.3 控制水质参数:在生物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水质参数如pH值、温度等,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降解有机物的效率。
三、物理处理方法3.1 采用沉淀池:沉淀池是一种通过重力沉降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到底部的设备,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
3.2 过滤处理:通过过滤器等设备,将污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有机物过滤掉,提高污水的透明度和清洁度。
3.3 膜分离技术:利用膜分离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去除微小颗粒和有机物,提高处理效率。
四、化学处理方法4.1 使用氯气消毒:在处理污水的最后阶段,可以使用氯气等消毒剂对污水进行消毒,杀灭细菌和病原体,保障水质安全。
4.2 添加絮凝剂:絮凝剂可以帮助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团块,便于后续的过滤和沉淀处理。
4.3 调节pH值:在化学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污水的特性调节pH值,以提高化学处理的效果。
五、综合处理方法5.1 结合多种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生物、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形成综合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一、进水水质设计根据学校的化验报告统计显示和城市污水平均水质确定污水进口处浓度如下:二、出水要求三、主要污染物去除率根据上述污水水质,采用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处理污水,其去除率如下:处理程度(%)95.67 96 95 87.5 50四、主要污染物处理量污染物名称污染物处理量CODcr BOD5SS NH3-N 石油类1200吨污水中每天和每年污染物消除污染物量日处理量(kg/d) 344.4 288 228 42 6 年处理量(T/年) 125.7 105.12 83.22 15.33 2.19五、污水处理系统设计1、工艺流程图2、系统设计(1)、格栅池①、主要功能: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状态的污物。
在污水处理流程中,格栅是一种对后续处理构筑物或水泵机组具有保护作用的处理设备。
②、设计数据A、设计流量:Q max=1200m3/d=50m3/h=0.014m3/s,变化系数K=1.8—2.2,取2.2,Q max为0.03m3/s。
B、栅前进水管道:栅前水深(h)、进水渠宽(B1)与渠内流速(v1)之间的关系为v1 = Q max / B1h ,则栅前水深h = 0.50 m,进水渠宽B1 =0.5m,渠内流速v1 = 0.04 m/s,设栅前管道超高h2 = 0.30 m。
C、格栅:一般污水栅条的间距采用10~50 mm。
对于生活污水,规模较小的选取栅条间隙b = 20mm。
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
人工清理格栅,一般与水平面成45°~60°倾角安放,倾角小时,清理时较省力,但占地则较大。
机械清渣的格栅,倾角一般为60°~70°,有时为90°。
生活污水处理中,当原水悬浮物含量低、处理水量小(每日截留污物量小于0.2m3的格栅)、清除污物数量小时,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一般应考虑采用人工固定格栅。
本设计中,拟采用人工固定格栅,格栅倾角为α= 60°。
为了防止栅条间隙堵塞,污水通过栅条间隙的流速一般采用0.6 ~1.0 m/s,最大流量时可高于1.2 ~1.4 m/s。
但如用平均流量时速度为0.3 m/s,另外校核最大流量时的流速。
栅条断面形状、尺寸及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取用)锐形矩形ζ=βsb4/3β= 2.42图2-1 格栅断面形状示意图 (4) 进水管道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 20°。
(5) 当格栅间距为16 ~ 25 mm 时,栅渣截留量为0.10 ~ 0.05 m 3/103 m 3污水,当格栅间距为30 ~50 mm 时,栅渣截留量为0.03 ~0.01m 3/103 m 3污水。
本设计中,格栅间距为20mm,所以设栅渣量为每1200 m 3污水产0.08m 3。
③ 设计计算A 、 栅条的间隙数n式中:Q max —最大设计流量,m 3/s ; α —格栅倾角,°; b —格栅间隙,m ; h —栅前水深,m ; v —过栅流速,m/s 。
格栅的设计流量按总流量的80%计,栅前水深h = 0. 5 m ,过栅流速v = 0.6 m/s ,栅条间隙宽度b = 0.02 m ,格栅倾角α=60°。
120.0380%40.020.60.5(sin60)n ⨯⨯==⨯⨯︒个B 、 栅槽宽度B(1)B s n bn =-+式中:s —栅条宽度,m ;n =Q max(sin α)1/2bhv()个b —栅条间隙,m ; n —栅条间隙数,个。
则设栅条宽度s = 0.02 m ,栅条间隙宽度b = 0.02 m ,栅条间隙数n 由上式算出为4个。
(1)0.02(41)0.020.14B s n bn m =-+=⨯-+⨯4=由于计算出栅槽宽度偏小, 实际栅槽宽度B 取1.0m图:格栅水力计算示意图C 、 进水管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11112tan B B l -=α式中:B —栅槽宽度,m ; B 1 —进水渠宽,m ;α1—进水管道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则设进水渠宽B 1 = 0.5 m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 = 20°,栅槽宽度B=1.0m ,11 1.00.50.682tan 2tan 20B B l m °1--==≈αD 、 栅槽与出水管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122l l =则20.680.342l m == E 、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211sin ()2v h k m gξ=α⨯式中:ξ—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4/3s b ξβ⎛⎫= ⎪⎝⎭ ;v —过栅流速(m/s );g —重力加速度(m/s 2);α—格栅倾角(°);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k=3。
则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2.42s 0.02m b 0.02m ,,β===;过栅流速v = 0.6 m/s ;格栅倾角60α=42310.020.62.42()sin 6030.120.0229.8h m =⨯⨯⨯⨯=⨯°F 、 栅后槽总高度H12H = h + h + h式中:h —栅前水深(m ); 1h —设计水头损失(m );2h —栅前管道超高,一般采用2h = 0.3 m 。
则设栅前水深h = 0.5 m ,栅前管道超高2h = 0.3 m ,设计水头损失由上述算得1h = 0.12m 。
5.0=H +0.12+0.3=0.92mG 、 栅槽总长度L()112H L l l 1.00.5m tan α=++++式中:1l —进水管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 );2l —栅槽与出水管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 );1H —栅前管道深(m )。
则1l 与2l 由前知得1l = 0.68 m ,2l =0.34 m ,栅前管道深1H 为栅前水深和超高的和,H 1=0.5+0.3=0.8m ,0.8L 0.680.341.00.53tan60m =++++≈°H 、校核 校核过栅流速:3max 0.03/,0.5,4Q m s h m n ===个max 0.030.7/0.020.54Q v m s bhn ==≈⨯⨯污水通过栅条间距的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但是由于污水量小,当采用平均流量时其值可取0.1~0.3m/s.,所以满足要求。
I 、格栅尺寸:L ×B ×H =3.0×1.0×0.92m 有效容积:2.8 m 3结构方式:地上式或半地下式砖混结构。
(2)、调节池由于生活污水排放具有非连续性,污水浓度和产生量波动较大,这些特点给污水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必须设一调节池给予均合调节污水水质水量,才不致后续处理受到较大的负荷冲击。
为了保证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污水进入处理设备之前,必须预先进行调节。
将不同时间排出的污水,贮存在同一水池内,并通过机械或空气的搅拌达到出水均匀的目的,此种水池称为调节池。
调节池根据来水的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情况,不仅具有调节水质的功能,还有调节水量的作用,另外调节池还具有预沉淀、预曝气、降温和贮存临时事故排水的功能。
本设计中,拟选用矩形水质调节池。
污水从栅后渠道自流入调节池的配水槽,污水分为两路,进入左右两侧配水槽中,经配水孔流入调节池中。
同时,考虑到避免调节池中发生沉淀,拟采用空气搅拌方式。
(1)、设计数据A 、设计流量3331200//0.014/Q m d m h m s ==50≈B 、设计停留时间由于污水排放的不规律性,所以水量在时间方面变化较大,而水质也时常有一定的变化。
所以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本设计中拟采用水力停留时间为T = 4.0 h 。
(2)、设计计算A 、调节池的有效容积V式中:Q —平均进水流量(m 3/h ); T —停留时间(h )。
则调节池的有效容积3504200V m =⨯=B 、调节池的尺寸调节池平面形状为矩形。
由于调节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为3.0~ 5.0 m ,故其有效水深h 2采用4 m 。
那么,调节池的面积F222004V F m h ==≈50 池宽B 取4m ,则池长L/50/4L F B m ===12.5保护高h 1 = 0.5 m ,则池总高H120.54 4.5H h h m =+=+=C 、进水设计 a 、进水部分污水从格栅池管道流入调节池的配水槽,然后前端配水槽进入调节池,污水经配水V=Q T⨯孔流入。
取配水孔流速0.15/v m s =(流速不能太小,以免配水不均匀)。
配水孔总面积212000.092436000.15Q A m v ===⨯⨯ 池宽5m ,取n=25孔(孔间距20cm ),道配水槽,则单孔直径为0.076d m ==≈b 、出水部分调节池的末端设置两台提升泵(潜水泵),一用一备,即相当于集水井建于调节池中。
污水经提升泵直接打入水解酸化池的配水渠中,进入处理设备中。
D 、调节池技术参数组合尺寸:L ×B ×H =12.0×4.0×4.5m 容积:216m 3结构方式:地上式或半地下式砖混结构主要设备及控制方式:提升泵2台,一用一备,型号:65WQ50-10-4, Q=50m 3/h ,H=10m ,N=4kw 。
3、初沉池采用导流沉淀快速分离工艺,污水以下向流的方式,均匀的进入中间沉降区,并借助于流体下行的重力作用,使污泥以4倍于平流沉淀池的沉速,将污泥快速沉降到导流沉淀快速分离系统底部,在上部水的压力下,通过无泵污泥外排系统,将污泥排至污泥干化池进行处理。
污水在导流板的作用下,以上向流的方式,经过斜管沉淀区,以8倍于平流沉淀池的沉淀速度,使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同样快速沉降到导流沉淀快速分流系统底部,污泥同样经无泵排泥系统流至污泥干化池进行处理。
污水经导流沉淀快速分离系统处理后,清水流至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系统,进行继续处理。
设计参数:Q =1200m 3/86400s =0.014m 3/s竖沉区设计参数:设计表面水力负荷:4m3/m2·h;则A1′=50/4=12.5m2;斜沉区设计参数:设计表面水力负荷:8m3/m2·h;则A2′=50/8=6.25m2;A1′+A2′=12.5+6.25=18.75m2;导流沉淀快速分离池表面积:4.5×4.5m设计斜管孔径100mm,斜管长1m,斜管水平倾角60度,斜管垂直调试0.86m,斜管上部水深0.7m,缓冲层高度1m;池内停留时间:t1=2.5m/8m3/m2·h=18min(2.5代表池深1+0.7+0.86)t2=2.5m/4m3/m2·h=37.5min无泵污泥回流区尺寸:L×B=1×1m;泥斗倾角:45度;泥斗高:2.8m;导流沉淀快速分离池总高:0.7+0.86+1+2.8+0.05m=5.86m;停留时间:2.5h;有效尺寸:L×B×H=4.5×4.5×6m;有效容积:121.5m3;结构方式: 地上式或半地下式砖混结构。